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卷(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基础过关解析版)

2021届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卷(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基础过关解析版)

2021届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卷(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基础过关解析版)
2021届高一数学单元测试卷(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基础过关解析版)

第一章 预备知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2*

2240,M x x x x N

=+-=∈,{}6,0,4N =-,

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 ) A .M N

B .N

M ?≠

C .

N

M ?≠

D .N M ?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解方程22240x x +-=,求出M ,根据元素即可判断M 与N 的关系. 【详解】

首先解方程22240x x +-=,由*x ∈N 可得4x =或6x =-(舍)

所以{}4M =,可得

N

M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间关系,考查了真子集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2.已知}3{1

A =,,5{}34

B =,,,则集合A B =( )

A .{}3

B .{4}5,

C .15}2{4,,,

D .{345},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交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3{1A =,,5{}34B =,,,

∴{}3A 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3.已知集合{

}2*

|1,P x x n n N ==+∈,{}2

*|45,M x x m

m m N ==-+∈,则集合P 与M 的

关系是( ) A .P ?M B .P M

C .M ?P

D .M ?P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

(){

}

2

2**

|45,2,1|M x x m m m N x x m m N ==-+∈=+=-∈,由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

}{}2*

2

22|1,1

1,21,31,......P x x n n N

==+∈=+++,

{}(){}

{}2

2**222|45,|2,1,11,21,31,...1...M x x m m m N x x m m N ==-+∈==-∈=++++即

集合M 比集合P 多一个元素1,

因此P ?M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的关系,熟记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4.函数2()24f x x x =-+在[2,3]-上的最大值是( ) A .3 B .10 C .12 D .7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函数2

()24f x x x =-+对称轴方程为1x =,可得函数()f x 在[2,3]-上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出函数

的最大值. 【详解】

二次函数2

()24f x x x =-+对称轴方程为1x =,开口向上.

所以函数()f x 在[2,1]-上单调递减,在[1,3]上单调递增.

又()244412f -=++=,()39647f =-+=,()()23f f ->. 函数()f x 在[2,3]-上的最大值是()212f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求函数的最大值,属于基础题.

5.已知集合{}|34A x x =-<<,{}|46B x x =-<<,则(

)A B =R

( )

A .{}|46x x <<

B .{}{}43||46x x x x -<<-?<<

C .{

} 6|4x x ≤< D .{}{}43||46x x x 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补集的运算法则,求出集合A 的补集,再求交集即可得解. 【详解】

因为{}|34A x x =-<<,{}|46B x x =-<<,

所以

(

){}{}|43|46B x x x A x ?=-<≤-?≤

.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集合的补集运算和交集运算,属于简单题目,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

6.已知全集U =R ,集合91A x

x ??

=>????

和{}44,B x x x Z =-<<∈关系的Venn 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无穷多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解分式不等式得集合A ,再化简B ,最后根据交集与补集定义得结果. 【详解】

因为91(0,9)A x

x ??

=>=????

,{}{}44,3,2,1,0,1,2,3B x x x Z =-<<∈=---, 所以阴影部分所表示集合为(){0,1,2,3}U C A B =---,元素共有4个,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以及交集与补集定义,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函数2

22

()2

f x x x =+

+的最小值是2 B .“04m <≤”是“210mx mx ++≥”的充要条件

C .若命题2:,10p x R x x ?∈-+≠,则2

000:,10p x R x x ??∈-+= D .“已知,x y R ∈,若1xy <,则,x y 都不大于1”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利用基本不等式分析判断;

B ,举反例判断得解;

C ,利用全称命题的否定分析判断得解;

D ,举反例判断得解. 【详解】

对于A: 2

22222()22222f x x x x x =+

=++-≥++,但是2

2

222

x x +=+没有实数解,所以等号不成立,所以A 错;

对于B :当0m =时,210mx mx ++≥也成立,所以B 错;

对于C ,命题2

:,10p x R x x ?∈-+≠,则2

000:,10p x R x x ??∈-+=,由全称命题的否定得该

命题正确; 对于D:当1

,23

x y ==时, 1xy <也成立,所以原命题错误,所以其逆否命题也错误,所以D 错;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和基本不等式,考查充要条件和逆否命题的真假,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8.已知1x >-,求函数1

1

y x x =++的最小值是 ( ) A .4 B .3

C .2

D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整体代换,构造均值不等式. 【详解】

由1x >-,即10x +>,所以()11111111

y x x x x =+=++-≥=++,0x =时取“=”,所以正确选项为D 【点睛】

本体考查基本不等式,采用构造法,基本不等式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 9.若a ,b ,c ,d R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22a b >

B .若a b >,c d >,则ac bd >

C .若0a b <<,则11a b

< D .若0a b >>,0c d <<,则

a b d c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排除法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

由1,2a b ==-,得22a b <,可判断A 错误;

由1,2,1,2a b c d ==-==-,得ac bd <,可判断B 错误;

由2,1a b =-=-,

11

a b

>,可判断C 错误; 由不等式的性质, 11

00c d d c <->,又0a b >>,所以0a b d c

->->,即a b d c <,可判断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带特殊值排除法是解题的关键,是基础题. 10.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x ﹣a =0的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是( ) A .﹣3

B .﹣2

C .3

D .6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另一根为t,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t,

根据题意得2+t=﹣1,解得t=﹣3,

即方程的另一个根是﹣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1.若0

1

x

t

??

-

?

??

>0的解集是()

A.

1

x x t

t

??

<<

??

??

B.

1

x x

t

?

>

?

?

或}

x t

<

C.

1

x x

t

?

<

?

?

或}

x t

>D.

1

x t x

t

??

<<

??

??

【答案】D 【解析】【分析】

判断出1

t

t

>,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求解.

【详解】

∵01,∵1

t

>t .

∵(t -x )1x t ??- ??? >0∵(x -t )1x t ??- ??

? <0∵t

t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已知函数()2

2x x x m f k +-=在区间()2,6上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则实数k 的取值范

围是( ) A .()6,2- B .(),2-∞

C .(][),62,-∞-+∞

D .(][),6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要使得函数()2

2x x x m f k +-=在区间()2,6上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转化为函数()f x 在

区间()2,6为单调函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函数()2

2x x x m f k +-=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的方程为x k =-,

要使得函数()2

2x x x m f k +-=在区间()2,6上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

可得函数()f x 在区间()2,6为单调函数,则满足2k -≤或6k -≥, 解得2k ≥-或6k ≤-,即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6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合理转化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已知正实数,x y 满足39x y +=______.

【答案】【解析】 【分析】

9

2

≤,再计算

2

18≤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正实数,x y ,则39x y +=≥92

, 2

318x y =++≤

当93

,22

x y =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均值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属于较易题. 14.“1x >”是“0x >”的________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

【分析】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

1x >时一定能得出0x >,故是充分的,但0x >时不一定有1x >,因此是不必要的.、所以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5.1

:

03

p x <-,2:450q x x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3,)-∞-?+∞

【解析】 【分析】

化简命题p :3x <,q :15x -<<,转化条件得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即可得解. 【详解】

p 为真时,3x <;q 为真时,15x -<<.

“p 且q ”为假命题,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

∴3x ≥或1x ≤-或5x ≥,整理得3x ≥或1x ≤-.

故答案为:(,1][3,)-∞-?+∞.

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已知函数()2

48f x x kx =--在区间()5,20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40160k << 【解析】 【分析】

先求得函数的对称轴,要使函数()2

48f x x kx =--在区间()5,20不是单调函数,则必有对称轴在

区间内,列不等式解出即可. 【详解】

解:由已知函数()2

48f x x kx =--的对称轴为8

k x =

, 又函数()f x 在区间()5,20上不是单调函数,

则必有5208

k

<

<,解得40160k <<, 故答案为:40160k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关键是要知道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由对称轴和区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是基础题. 三、解答题

17.已知{0,2,4,6,8},{0,1,2,3,4,5},{4,5,6}A B C ===,求: (1)A B C ??;(2)A

B C ;

(3)()A B C ??;(4)()A B C .

【答案】(1){}4;(2){0,1,2,3,4,5,6,8};(3){}0,2,4,5,6;(4){4,5,6}. 【解析】 【分析】

根据交集和并集的定义求解. 【详解】

∵{0,2,4,6,8},{0,1,2,3,4,5},{4,5,6}A B C ===,

∵{0,2,4}A B =,{0,1,2,3,4,5,6,8}A B =,

∵(1){4}A

B C =.(2){0,1,2,3,4,5,6,8}A B C =. (3)(){0,2,4,5,6}A

B C =;(4)(){4,5,6}A B C =.

【点睛】

本题考查交集和并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8.已知0a >,0b >.

(1)若0c >,证明24a b c ++≥+;

(2)若a b >,证明:2222

1633222ab a b a b a ab b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基本不等式可得:4a b +≥,2a c +≥,24b c +≥,三个式子相加可得到结论;

(2)经过变形,不等式左边2

123()a a b =+--,故证明

21

2()3()a b a b -+≥-即可,然后利用三个正数的基本不等式可证明结论. 【详解】

(1)依题意,4a b +≥4a b =时等号成立.

2a c +≥,当且仅当2a c =时等号成立.

24b c +≥,当且仅当24b c =时等号成立.

三式相加可得,2282a b c ++≥+,

即24a b c ++≥+,当且仅当24a b c ==时等号成立. (2)因为a b >,所以0a b ->.

而2222222

163313()1

22232()()ab a b a b a a a a ab b a b a b +----+

=+=+--+--. 要证21232()a b a b +

-≥-,即证

2

1

2()3()a b a b -+≥-, 即证2

1

()()3()a b a b a b -+-+

≥-,

而21()()3()a b a b a b -+-+

≥=-,

当且仅当21()a b a b =--,即1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22221633222ab a b a b a ab b

+--+≥-+.

本题考查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9.已知A ={x |x 2﹣6x +8≤0},B ={x |2

1

x - ≥0},C ={x |x 2﹣mx +6<0}且“x ∵A ∩B ”是“x ∵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2

m > 【解析】 【分析】

首先求解集合,A B ,和A

B ,根据条件可知()A B

C ≠

?,结合二次函数()26f x x mx =-+的图像,将端点值代入建立不等关系得到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A ={x |x 2﹣6x +8≤0}=[2,4]; B ={x |

2

1

x -≥0}=[1,+∞); ∵A ∩B =[2,4].

∵“x ∵A ∩B ”是“x ∵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 ∩B ∵C .

设f (x )=x 2﹣mx +6,

则f (2)=4﹣2m +6<0,f (4)=16﹣4m +6<0, 解得112

m >

. ∵m 的取值范围是112

m >

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取值范围,涉及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利用充分必要性转化为两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给定区间恒成立的问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属于中档题型.

20.已知二次函数243y x x =-+,非空集合{|0}A x x a =≤≤. (1) 当x A ∈时,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 是否存在整数a 的值,使得 “x A ∈”是“二次函数的大值为3”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一个整数a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a ≥; (2)0,1,2,3,4. 【解析】 【分析】

(1)根据函数图象判断a 的取值范围;

(2)根据图象确定a 的取值范围,然后考虑a 的具体取值. 【详解】

(1)画出二次函数243y x x =

-+的图象,如图

当0x a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取值范围为2a ≥;

(2)“x A ∈”是“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3”的充分条件,同理由图象二次函数的 最大值为3,得04a ≤≤,所以a 可以取的整数值为0、1、2、3、4均可. (答案是0、1、2、3、4中的任意一个数均可)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与二次函数图象的结合,难度较易.判断过程中对于二次函数的值域可借助函数图象来分析.

2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x a a -+-≤. (1)求不等式的解集A ; (2)若1

2

a >

,()1,1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当1 2a <

时,{|1}A x a x a =≤≤-;当1 2a =时, 12A ??=????

;当1 2a >时, {|1}A x a x a =-≤≤;(2)1

12

a <<.

【解析】 【分析】

(1)通过因式分解得,()()2

2

10??-+-=---≤??x x a a x a x a ,然后分3种情况,当1a a <-,

1a a ,1a a 时,分别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2)根据()1,1A ?-,列出不等式组,可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1) ()()2

2

10??-+-=---≤??x x a a x a x a ,

当1a a <-(1

2

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x a x a ≤≤-; 当1a a (1

2

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x a x a -≤≤; 当1a a (12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2

x x =. 所以,当1 2

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A x a x a =≤≤-; 当1 2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2A ??=????

; 当1 2

a >

时,不等式解集为{|1}A x a x a =-≤≤. (2)由上(1),1

2a >时,() {|1}1,1A x a x a =-≤≤?-,所以111a a ->-??

,得1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

12

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集合之间的包含的关系,可通过解不等式组来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60,(0)kx x k k -+<≠

(1)若不等式的解集是{}

|32x x x <->-或,求k 的值;

(2)若不等式的解集是R ,求k 的取值范围; (3)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k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5k =-

(2)6k <-(3)k ≥

【解析】

【分析】

(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与对应的不等式的关系,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k 的值; (2)跟据题意24240,0k k ?=-<<解得即可, (3)根据题意,得0?≤且0k >,由此求出k 的取值范围 【详解】

(1)∵不等式2260,(0)kx x k k -+<≠的解集是{}

|32x x x <->-或,

∵k 0<且-3和-2是方程2260kx x k -+=的实数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2(3)(2)k

-+-=

,所以25k =-;

(2)不等式的解集是R ,所以24240,0k k ?=-<<,解得k <

(3)不等式的解集为?,得24240,0k k ?=-≤>,解得k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问题,是综合性题目.

基础知识的试题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基础知识测试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U ={1, 2, 3, 4, 5}, A ={1, 2, 3}, B ={2, 5},则A (C U B)=() A 、{2} {1, 3} B 、{2, 3} C 、{3} D 、 2、已知集合M ={0,1, 2}, N ={x x = 2a, a ∈M },则集合M N () A 、{0} {0, 2} B 、{0,1} C 、{1, 2} D 、 3、函数y =1+ log2x, (x≥ 4)的值域是() A 、[2, +∞) (-∞, +∞) B 、(3, +∞) C 、[3, +∞)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 B A 、①② D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5、在y = 1 , y = 2x, y =x2+x, y = x2 四个函数中,幂函数有()3 x5

a a 2 A 、 1 个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6、已知函数 f ( x +1) = x 2 - x + 3 ,那么 f ( x -1) 的表达式是 ( ) A 、 x 2 - 5x + 9 B 、 x 2 - x - 3 C 、 x 2 + 5x - 9 D 、 x 2 - x +1 7、若方程a x - x - a = 0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 B 、(1, +∞) C 、(0,1) D 、 ? 8、若102x = 25 ,则10-x 等于 ( ) A 、 - 1 5 D 、 1 625 B 、 1 5 C 、 1 50 9、若log (a 2 +1) < log 2a < 0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 a < 1 a > 1 10、设 0.9 0.48 B 、1 < a < 1 2 ? 1 ? -1.5 C 、0 < a < 1 D 、 2 a = 4 , b = 8 , c = ? ? ? ,则a , b , c 的大小顺序为 ( ) A 、a > b > c B 、a > c > b C 、b > a > c D 、 c > a > b 11、已知 f ( x ) = x 2 + 2 (a -1) x + 2 在(-∞, 4] 上单调递减,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 -3 答案都不对 B 、a ≥ -3 C 、a = -3 D 、以上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升腾教育高一数学 满分150分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U }{1=}{ 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19、已知集合{}1,1A =-,B=} { 2 20x x ax b -+=,若B ≠?,且A B A ?= 求实数 a , b 的值。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221 ,2,,y y x y x x y x ===+=,幂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15- B 、15 C 、150 D 、 1 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数学测试题

高一数学第一章集合数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12=60分) 1.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为() (A)??? (B)? (C)? (D) 2.设集合,,则(?? ) (A)?(B)? (C)?(D) 3.下列表示①②③④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满足的集合的个数为() (A)6??? (B) 7? (C)? 8 (D)9 5.若集合、、,满足,,则与之间的关系为(? )(A)? (B)(C)?? (D) 6.下列集合中,表示方程组的解集的是(? ) (A)??? (B)?? (C)?? (D) 7.设,,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已知全集合,,,那么是() (A)?? (B)? (C)?? (D) 9.已知集合,则等于() (A)???????? (B)? ? (C)??? (D) 10.已知集合,,那么(? )(A)?? (B)? (C)?? (D) 11.如图所示,,,是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B)(C)?(D) 12.设全集,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且(B)且(C)且(D)且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4×4=16分) 13.已知集合,,则集合———— 14.用描述法表示平面内不在第一与第三象限的点的集合为——---------- 15.设全集,,,则的值为16.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计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若,求实数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合,, ,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集合与集合,且,求,

人教版高一数学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 一、 选择题(12×5分=60分)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 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5、直线5x-2y-10=0在x 轴上的截距为a,在y 轴上的截距为b,则( ) A.a=2,b=5; B.a=2,b=5-; C.a=2-,b=5; D.a=2-,b=5-.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过点P(4,-1)且与直线3x-4y+6=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4x+3y-13=0 B 4x-3y-19=0 C 3x-4y-16=0 D 3x+4y-8=0 8、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3a π; B.2 a π; C.a π2; D.a π3 . A B A ’

{高中试卷}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试题选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试题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3分,共96分) 1.已知集合M{4,7,8},且M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 ) (A)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在①1{0,1,2};②{1}∈{0,1,2};③{0,1,2}{0,1,2};④{0}上述四个关系中,错误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已知S={x|x=2n,n∈Z}, T={x|x=4k±1,k∈Z},则()(A)S T (B) T S (C)S≠T (D)S=T 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A)( B)( C)(D) 5.在图中,U表示全集,用A,B表示出阴影部分, 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A∩B (B) A∪B (C)(C U A)∩(C U B) (D)(C U A)∪(C U B) 6.已知集合P=, Q=,那么等于()

(A)(0,2),(1,1) (B){(0,2 ),(1,1)} (C){1,2} (D) 7.以下四个命题中互为等价命题是() (1)当c>0时,若a>b,则ac>bc;(2)当c>0时, 若ac>bc,则a>b; (3)当c>0时,若a≤b,则ac≤bc;(4)当c>0时,若ac≤bc, 则a≤b; (A)(1)与(4) (B)(1)与(4);(2)与(3) (C)(1)与(3);(2)与(4) (D)(2)与(3) 8.与同解的不等式是() (A)x2-4≤0 (B)4-x2≤0 (C)4-x2≤0且x≠-2 (D)x2-4≤0且x ≠-2 9.已知p:x2≠y2,q:x≠y,则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不等式的解集为R,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 11.下列各图象中,哪一个不可能是函数 y=f(x)的图象() 12.函数的定义域是() (A).[-2,2] (B)(C).(-∞,-2)∪(2,+∞)

高中数学集合测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集合测试题 请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 : 1. 设集合,则( ) A .{75}x x -<<-∣ B .{35}x x <<∣ C .{53}x x -<<∣ D .{|75}x x -<< 【答案】 C 【解析】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由绝对值的意义解出集合S ,再解出集合T ,求交集即可. 解答:由{|55}S x x =-<<,{|73}T x x =-<<故{|53}S T x x =-<

C 4.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6 B .7 C .8 D .9 【答案】 C 5.设P={x|x ≤8},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P B .a P C .{a}P D .{a}P 【答案】 D 6. 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 8 D .10 【答案】 D 【解析】 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题意,根据集合B 中的元素属性对x ,y 进行赋值得出B 中所有元素,即可得出B 中所含有的元素个数,得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由题意,x=5时,y=1,2,3,4, x=4时,y=1,2,3, x=3时,y=1,2, ????∈?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I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I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 221,2,,y y x y x x y x = ==+=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 15- B 、15 C 、150 D 、1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a << B 、112a << C 、102 a << D 、1a >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V R 3 4 3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2011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 图象关于y=x 对称。 3、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 4.奇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必修二 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 R S π= 3、柱体h s V ?=,锥体 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 (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 V s h 1 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高一数学集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 集合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φ ②φ=0 ③φ {φ} ④φ∈{φ} ⑤{0}?φ ⑥0?φ ⑦φ≠{0} ⑧φ≠{φ}其中正确的个数( ) (A )4 (B )5 (C )6 (D )7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3.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 ,,B b A a ∈∈则有( ) (A )(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4.设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且A ?B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C U A ?C U B (B )C U A ?C U B=U (C )A ?C U B=φ (D )C U A ?B=φ 5.已知集合A={022≥-x x } B={0342≤+-x x x }则A B ?=( ) (A )R (B ){12≥-≤x x x 或} (C ){21≥≤x x x 或} (D ){32≥≤x x x 或} 6.设f (n )=2n +1(n ∈N ),P ={1,2,3,4,5},Q ={3,4,5,6,7},记P ∧ ={n ∈N |f (n )∈P },Q ∧={n ∈N |f (n )∈Q },则(P ∧∩N eQ ∧)∪(Q ∧∩N eP ∧ )=( ) (A) {0,3} (B){1,2} (C) (3,4,5} (D){1,2,6,7} 7.已知A={1,2,a 2 -3a-1},B={1,3},A =?B {3,1}则a 等于( ) (A )-4或1 (B )-1或4 (C )-1 (D )4 8.设U={0,1,2,3,4},A={0,1,2,3},B={2,3,4},则(C U A )?(C U B )=( ) (A ){0} (B ){0,1} (C ){0,1,4} (D ){0,1,2,3,4} 10.设A={x 0152=+-∈px x Z },B={x 052 =+-∈q x x Z },若A ?B={2,3,5},A 、B 分别为( ) (A ){3,5}、{2,3} (B ){2,3}、{3,5} (C ){2,5}、{3,5} (D ){3,5}、{2,5} 11.设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a<0)的根的判别式042 =-=?ac b ,则不等式 ax 2 +bx+c ≥0的解集为( ) ≠ ?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综合应用题;单调性、奇偶性证明与应用; 第二章、指数幂与对数的运算;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第三章、零点问题,尤其是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根的分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Ⅰ)列举法: (Ⅱ)描述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6、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相等,子集,真子集,空集等定义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并集、全集与补集的定义 2.性质:A∩A = A,A∩φ= φ, A∩B = B∩A,A∪A = A,A∪φ= A , A∪B = B∪A. ⑴C U(C U A)=A ⑵(C U A)∩A=Φ⑶(C U A)∪A=U (4)(C U A)∩(C U B)=C U(A∪B) (5)(C U A)∪(C U B)=C U(A∩B)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看课本) 注意:1、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 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1(有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1,1}A =-,{|1}B x mx ==,且A B A =U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D 2.已知集合1 {|ln ,1},{|(),1},2 x A y y x x B y y x A B ==>==>I 则=( ) A .{|01}y y << B .1{|0}2y y << C .1 {|1}2 y y << D .? B 3.下列函数中,在R 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y x = B .2log y x = C .13 y x = D .tan y x = C 4.如图所示,U 是全集,A 、B 是U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A B I B .()U B C A I C .A B U D .()U A C B I B 5.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0,1)A -、(3,1)B 是图象上两点, 那么(1)1f x +<的解集是( ) A .(1,2)- B .(1,4) C .(,1][4,)-∞-+∞U D .(,1][2,)-∞-+∞U A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11 B .余弦函数当且仅当2(Z)x k k π=∈时,取得最大值1

C .正弦函数在3[2,2](Z)2 2 k k k π π ππ+ + ∈上都是减函数 D .余弦函数在[2,2](Z)k k k πππ-∈上都是减函数 D 7.若sin cos αα-=,则1tan tan αα +=( ) A .4- B .4 C .8- D .8 C 8.若sin 46,cos 46,cos36a b c ===o o o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 c a b >> B .a b c >> C .a c b >> D .b c a >> A 9.函数sin(2)(0)y x ??π=+≤≤的图象关于直线8 x π = 对称,则?的值是( ) A .0 B .4π C .2 π D .π B 10.已知从甲地到乙地通话m 分钟的电话费由)1][5.0(06.1)(+=m m f 元给出,其中0>m ,[m ]表示不超过m 的最大整数,(如[3]=3,[]=3),则从甲地到乙地通话时间为分钟的话费为( ) A . B .3.97 C . D . A 11.函数2 ()ln 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2)1 B .(2,3) C .1(1,)e 和(3,4) D .(),e +∞ B 12.已知()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f x x =-,那么不等式1()2 f x <的解集是( ) A .5|02x x ??<

高一数学集合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 ) A 7 B 8 C 9 D 10 3、若{1,2}?A ?{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9 4、若U={1,2,3,4},M={1,2},N={2,3},则C U (M ∪N )= ( ) A . {1,2,3} B. {2} C. {1,3,4} D. {4} 5、方程组 1 1x y x y +=-=- 的解集是 ( ) A .{x=0,y=1} B. {0,1} C. {(0,1)} D. {(x,y)|x=0或y=1} 6、以下六个关系式:{}00∈,{}0??,Q ?3.0, N ∈0, {}{},,a b b a ? , {}2 |20,x x x Z -=∈是空集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7、点的集合M ={(x,y)|xy≥0}是指 (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8、设集合A=} {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 2a a ≥ B } { 1a a ≤ C } { 1a a ≥ D } { 2a a ≤

9、 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10、集合{}|2,P x x k k Z ==∈,{}|21,Q x x k k Z ==+∈, {}|41,R x x k k Z ==+∈,且,a P b Q ∈∈,则有 ( ) A a b P +∈ B a b Q +∈ C a b R +∈ D a b +不属于P 、Q 、R 中的任意一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4,3,2,2{-=A ,},|{2 A t t x x B ∈==,用列举法表示B 12、集合A={x| x 2 +x-6=0}, B={x| ax+1=0}, 若B ?A ,则a=__________ 13、设全集U={ } 2 2,3,23a a +-,A={}2,b ,C U A={} 5,则a = ,b = 。 14、集合{}33|>-<=x x x A 或,{}41|><=x x x B 或,A B ?=____________. 15、已知集合A={x|2 0x x m ++=}, 若A ∩R=?,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6、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7、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C=Φ,求m 的值 18、已知二次函数f (x )=2 x ax b ++,A=}{ }{ ()222x f x x ==,试求 f ()x 的解析式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考点、题型汇总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讲解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1539252 2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及测试题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一般,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 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Venn图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④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高一数学集合与集合的运算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集合的运算测试题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集合a,b,C当中的元素是△ ABC的三边长,则该三角形是( ) A ?正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不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 ?集合{1 , 2, 3}的真子集共有( ) A ? 5个 B ? 6个 C ? 7个 D ? 8个 3 .设A、B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且 A B,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C u A C u B B ? C U A C U B=U C ? A C u B= D ? C u A B= 4 .如果集合A={x|ax 2+ 2x + 仁0} 中只有一个元素,那么a的值是( ) A ? 0 B ? 0 或1 C ? 1 D ?不能确定 5 ?设集合M x| x 2 .3 , a -.11 b其中b 0,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 a M B ? a M C ? a M D ? a M 6 .已知A={1 , 2, a2-3a-1},B={1,3},A B {3,1}则a等于( ) A ? -4 或1 B ? -1 或4 C ? -1 D ? 4 7 ?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_ T,T_S,令X=S T,那么S X= ( ) A ? X B ? T C ? D ? S 8 ?给定集合 A B ,定义 A % B { x| x m n , m A , n B } ?若 A {4,5,6}, B {1, 2,3}, J 厂厂-——-■ -Tr-t 、f ( )则集合 A -※B 中的所有兀素之和为 A ? 15 B ? 14 C ? 27 D ? -14 9 ?设集合M={x|x € Z 且一10 W x W 3},N={x|x € Z 且|x| W 5 },贝U M U N中元素的个— 数为( ) (C u A) (C u B )={1 , 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集合与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函数y ==x 2-6x +10在区间(2,4)上是( )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C .先递减再递增 D .选递增再递减. 2.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3.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 A. a B. {a ,c } C. {a ,e } D.{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0{=? B. }0{?? C. }0{?? D. }0{∈? 6、设集合A ={x|x 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B ={x|x 参加蛙泳的运动员},对于“既参 加自由泳又参加蛙泳的运动员”用集合运算表示为 ( ) A.A∩B B.A ?B C.A ∪B D.A ?B 7.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8.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9.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10.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 B= {1 ,3 ,6 },那么集合 { 2 ,7 ,8}是 ( ) A. A B Y B. B A I C. B C A C U U I D. B C A C U U Y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 C .2x y = D .13+=x y 12.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f (x )=2×2-3|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 14.函数y =1 1+x 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 1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a b a ,又可表示成}0,,{2b a a +,则M N A M N B N M C M N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