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原植物为茜草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e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h.。别名:钓藤、吊藤、钩藤钩子、钩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钓、钩耳、金钩藤等。是贵州富有的、又是尚未被开发的宝贵野生中草药资源。钩藤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等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悸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尤其对小儿惊风具有独特疗效,是中医儿科要药。钩藤为贵州省重要的出口药材,同时又是地方企业贵州益佰药业“天麻头风灵胶囊”、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天麻钩藤颗粒”及贵州百花药业“百花杜仲降压片”的主要原料。钩藤主产我国贵州、湖南及广西等省区,其中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安顺地区等地,野生深山间谷地或湿润灌丛中。

进行钩藤药材种植研究,对保护贵州省这一宝贵的中药材资源及其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解决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退耕还林,治理和保护环境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1、植物形态特征

钩藤,又名鹰爪凤、金钩藤、金钩连等,属茜草科多年生木质常绿藤本植物,是贵州富有的宝贵野生中草药资源。在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广泛分布。主要有毛钩藤、华钩藤两个种,也有其它种的分布。钩藤其形态特征,小枝四棱柱形。茎长可达10米左右,生于腋内的变态枝成钩状,长1~2 cm,钩多以单双间隔生长,也有极少数只带双钩或双钩占多数。叶对生,纸质,椭圆形,罕有卵形,长6~10cm,宽3~6cm,基部宽楔形,上面光亮,略呈粉白色,于后变褐色;叶柄长8~12mm;托叶2深裂,裂片条状钻形,长6~12mm。头状花序单个腋生或为顶生的总状花序,直径2~2.5cm;总花梗纤细,长2~5 cm,中部着生几枚苞片;花5数;花萼长约2mm,被小粗毛,萼檐裂片长不及lmm;花冠黄色,长6~7mm,仅裂片外面被粉末状柔毛。蒴果倒圆锥形,长7~10mm,直径1.5~2mm,被柔毛,具宿萼。花期5~7月,果熟期10~11月。

2、生长习性

钩藤适应性强,在贵州省主要分布区的剑河、锦屏、雷山、三都等县的野生钩藤多生于坡面,喜温暖、湿润,在日照强度相对较弱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在海拔500-800m针阔混交林中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3、种植技术

3.1 育苗

繁殖方法:采用扦插繁殖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2~3年生的钩藤茎枝扦插育苗,种子繁殖以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

3.1.1扦插育苗

3.1.1.1 扦插条的选择不同树龄、不同部位的插穗生根率有明显差异。采集一二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成活率达50%以上。钩藤扦插繁殖成活率与插穗的枝龄有关。即二年生和多年生枝条上剪取的插条较当年生枝条上剪取的生根成活率高,且从当年生枝条上部剪取的插穗比枝条下部的插穗生根成活率低。究其原因可能与枝条本身木质化程度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3.1.1.2扦插条的截取用剪刀直接截成12~15厘米长的插穗,每段带有3~4节(或每段带有2~3个节)。将插穗绑成捆,要防止上下头颠倒,捆好后备用。剪口要平,上剪口距芽1~1.5厘米处剪平(刀要快,防止其破裂。若天气较干燥也可用蜡把上切口封住),下剪口在侧芽基部或节处斜剪,一般离节处4~5毫米,剪口要平滑。

3.1.1.3育苗

3.1.1.3.1扦插条的育苗

3.1.1.3.1.1育苗时间3月上旬至4月下旬,此时气温回升,雨量渐多,扦插条易于成活。

3.1.1.3.1.2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平坦、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有一定遮荫条件的地块作苗床。

3.1.1.3.1.3整地于上年冬天(10~11月)深翻晒土,每亩施充分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作基肥,于育苗前细耙整平,做成宽1.0~1.2m,长10m,高20cm的平畦。插床要整平,要整成高厢,避免积水。

3.1.1.3.1.4插穗处理把生根粉配制成10克/千克的浓度溶液后,将绑成捆的插穗下部浸泡在溶液中数小时(一般0.5-1小时),浸泡时间长短,因植物的生长年限(老、嫩)

而异。这种处理方法对休眠枝特别重要,有利于休眠枝内抑制物质的洗脱,利于扦插生根。

3.1.1.3.1.5扦插方法扦插将茎枝按8cm×12cm的株行距以75°~85°的向北夹角,斜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扦插茎枝埋入土中约2/3,露出地面约1/3,压紧,浇足水。具体操作方法是:用锄头把苗床打成横沟,深度约为10cm,把扦插条向北摆好,株距8cm,然后在12cm处用锄头掏沟并用其泥土盖住扦插条,用脚把泥土踩紧,再往上面盖层土,用此方法操作即可。插床基质就会与插穗紧实地相接在一起了。这样做就避免插条皮的破损以及能与土壤更充分的接触,提高扦插条的成活率。

扦插结束后,覆盖地膜或搭设荫棚,在苗床上搭建50厘米高的荫棚,用以白天遮荫,荫棚常用遮阳网,正常情况下,即晴天8~17时遮阳,其他时间应撤去遮阳物。7天后再浇透水,保持畦内湿润,高湿和适宜温度的扦插环境,能维持枝条水分代谢的平衡,提高扦插的生根率。20天长出愈伤组织,45~50天生根、发芽。苗高4~5厘米时去掉覆盖物,让成活的扦插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一般苗龄在翌年就可移栽。

3.1.2种子育苗

3.1.2.1育苗时间3月上旬至下旬,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

3.1.2.2苗床准备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的地方。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通气性好不板结,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于秋播前深耕,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再深耕细耙。苗圃地的前茬作物,以水稻田为好,不宜选长期种植蔬菜等地块,因这些地块中病菌含量高,会导致苗木病害严重。育苗地还要采取轮作。

选好苗圃地后,于秋季对圃地进行深翻,翌年春进行整地,并用多菌灵对土壤进行处理,翻后耙平作床。土面耙平越细就越好。并要取成高畦,做80~100cm宽的苗床,床高15~20cm,在苗床上按15cm开沟条播,沟深2~3cm。

3.1.2.3播种方法在苗床上按行距15cm条播。播前开横沟,种子播于沟内,并施上人畜粪水,然后覆上一层细土,厚约1cm,轻轻压实,最后在畦面盖禾草或茅草保湿。翌年春种苗顶土后,及时揭除盖草。苗高2~3cm时,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便。并结合松土除草,做好苗期管理工作。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可用草木灰浸种后再播种。

播种一般于3月初到中旬进行,到5月中旬就出苗,出苗的天数为55天左右。出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控制浇水,促进根的生长。在此期间要注意防涝抗旱措施,特别是涝害,如果苗期被水淹(半天)则幼苗的成活率就会大大的降低,成活率只有20%~30%左右。在苗期要注意合理的施肥,可以撒施少量尿素,多施人粪尿水,也可以用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间苗,把长得比较密长势较好的植株用于假植。株行距以

10cm×15cm为宜。待到春季雨水季节即可用于大田栽培种植。

3.2大田移栽

3.2.1大田准备

3.2.1.1选地根据绿色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所推行的 GAP 工程,种植地宜选半阴半阳、向阳的林边空地或采伐基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有灌溉条件而无污染源的,微酸性砂质壤土阴坡地块种植。钩藤是比较好进行立体种植的中药材,草本×灌木×乔木(仙茅×钩藤×杉木)。

3.2.1.2整地即种前一个月先翻土一次,让其进行晒(或冻),捡净杂物,细碎土块。把然后按株行距1.5m×1.5m挖穴,规格为50cm×50cm×50cm。每穴施基肥2千克,与土拌匀,并用表层土回填。

3.2.1.3基肥施充分腐熟无害化的厩肥2000~4000千克/亩作基肥。

3.2.2大田移栽

3.2.2.1移栽时间春季3~5月,春分前后,雨水充足,定植后容易恢复生机。秋季9~11月阴雨天气进行。

3.2.2.2移栽方法

当天起苗当天栽完为好,栽后浇足定根水,苗木远至种植地时应立即打浆,半天内无法完成栽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苗木位于穴中,根系舒展,不得窝根)、深浅适宜,钩藤为浅根系作物,一般栽种深度10cm为宜,穴土打紧(以两指提苗,感觉苗木稳固为准),植后培土(苗木打紧后应再培上10cm松土)。每穴栽1株苗,种后覆土压实苗根,非雨天浇(灌)足定根水。

3.2.2.3株行距以150cm×150cm距离挖穴,施入基肥与土拌匀,在植入1株扦插苗或种子苗。可按三角形定植,两排之间彼此挫开,有利于合理立体种植,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定植时每株高度保持在30~40cm为宜,其余的用剪刀剪掉,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成活率。

3.2.2.4种植密度每亩种植300~400株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3田间管理

3.3.1定植定植后用草遮荫,注意浇水保持湿润。

3.3.2补苗移栽后当年内及时检查成活率,发现死苗、缺苗时,及时用预备苗补栽,补苗时间最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补苗时补施一次速效化肥。保证成活率达90%以上。

3.3.3中耕除草第一年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6月份进行,中耕宜浅;第二次于11月份进行,中耕较第一次稍深,松土和培土一起进行。除草第一年进行三次,第一次结合中耕进行,第二次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第三次于8月份进行;第二年第一次于3

月份进行,第二次于5月份进行。用割下的杂草盖其树脚,保湿。

3.3.4追肥第一年二次,第一次于移栽成活后及时进行,亩追施尿素20㎏,集中施。第二次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亩追施复合肥60㎏,四周挖小穴集中施,穴深5~8cm,施好

填土盖肥;第二年追施一次,于4月份结合中耕挖大穴深施,穴深8cm左右,施好填土盖肥,亩用复合肥60㎏加钾肥5㎏氮肥15㎏。

3.3.5打顶

第一年当钩藤茎藤长高至50cm以上时,打顶尖,保持植株高度在50cm以内,同时侧枝多于3枝以上时,剪去长势差和带有病虫害、干枯的枝条;

第二年冬季开始定形,保留植株高度在100cm,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

第三年后当钩藤长至1.5m左右时,及时打去顶尖,防止植株徒长,减少养分消耗。钩藤在正常生长过程中,由于顶端生长优势,对萌蘖力有制约。通过摘心和剪梢去顶的办法,可削弱顶端生长,促进侧芽萌发和二次枝生长,增加分枝数,促进枝芽充实。秋季对将要停长的新梢摘心,可促进枝芽充实,有利越冬。摘心和剪梢一般在急需养分调整的关键时期进行。钩藤的摘心和剪梢去顶可以在整个生长期进行,在去顶后,促进分侧枝抽发,冠幅增大。

3.4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3.4.1根腐病根腐病的病原是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r],属于半知菌的一种真菌。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多发生在 6~8 月份的雨季,初期症状是植株地上部的茎叶表现似缺肥水状失绿,较健株矮小,生长不良。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代森锌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浇根,以减轻为害。病轻者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灌根防治。发病时,也可以用0.1%~0.3% 的高锰酸钾溶液600~800倍液灌根 ,5~7 天 1 次,连续进行 4 次,防治效果可达 90% 以上。

3.4.2蚜虫[Sitobion avenae(Fabricius)].4月份,幼苗长出嫩叶时发生,7、8月份危害植株顶部嫩茎叶。防治方法:用50%久效磷、50%辛硫磷、40%氧化乐果、40%毙蚜丁、35%伏杀蚜、50%磷胺等药剂稀释1000~1500倍喷雾。

3.4.3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 Meyrick)5~6月雨湿利其发生。秋季干旱发生轻。幼虫在芽梢上卷缀嫩叶藏在其中,咀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形成透明枯斑,后随虫龄增大,食叶量大增,卷叶苞可多达10个叶,蚕食成叶、老叶。防治方法:喷射白僵菌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9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9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

3.4.4天牛(Cerambycidae;longhornedbeetles)幼虫为害造成植株枯死或生长衰弱、植株变黄。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初期至产卵期6月1~10日为药杀成虫的最好时期,此时成虫主要在中上部取食树皮及草丛栖息,可用较高浓度80% 敌敌畏乳剂800倍液喷雾,或当成虫羽化时喷洒“绿色微雷”200~300倍液,用量以枝干微湿为宜。幼虫为害期宜在7月10日至8月10日有木屑排出的树下用 805 敌敌畏乳油 800 倍液浇灌根蔸,每亮浇 1~2 千克药液,防效均在 90% 以上。或在幼虫期,用棉花蘸敌敌畏堵住虫眼。

3.5采收与加工

3.5.1采收时间种植两年后秋季采收。

3.5.2采收标准钩枝呈黄褐色已木质化,韧性好,枝条上要着生有钩。叶片略带黄色时采收。

3.5.3采收方法把带钩的枝条用剪刀剪下,去除叶片,把去叶的枝条理齐,捆成把。

3.5.4晾晒把采收的钩藤枝条立即倒在晒席上晾晒,每晒2个小时需要翻枝条一次,直至晒干为止。

3.5.5加工把枝条剪成齐头平钩,钩放在一边,圆杆放在另一边,如果是统货只需按10cm的长度直接切断即可。

茶叶种植技术

茶叶种植技术 栽培: 茶树的繁殖多采用带根栽培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茶树生育速度。温度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和 土壤温度两个方面。 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地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长。但气温与地温是相互关联的。就气温而言,从热带到温带茶树都能广泛的 适应。但作为生育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即茶树生长的起点温度,适宜温度和低限温度。 温度 (1)生长起点温度 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 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 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 提早。 (2)最适温度 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 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我国大部分茶区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 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 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 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 8个月。 (3)低限温度 我国大部分山区,进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0℃,茶芽停止萌发,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甚至有时出现严重的低 温霜冻,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还会受到冻害。茶树能忍 耐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 节而异如当气温降到-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气温下降到 1-2℃时萌发的茶芽也会枯焦,而茶树的枝梢忍耐低温的能力较强, 乔木型大叶种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能忍受低温的能力 更强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处于大雪覆盖,则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侵袭。又如,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 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也不一样,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 耐-7℃低温,而生长在皖南茶区却能忍受-8至℃-10℃的低温。一 般说来,低于茶树所“忍耐”的低温度限度时,就会产生冻害。茶 树发生冻害的程度,除与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外,与低温持续时间、 风速、冻结时间也有密切关系。据浙江气象局在浙江嵊县的调查, 茶树越冬期间,当气温降至-6℃左右,连续冻结6天,西北风风速 每6-8米时,当地的茶树品种嫩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当最低 温度降至-8℃连续冰冻12天以上更会引起严重冻害,使茶嫩梢冻死 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 愈长,加上干燥的西北风或早春气候转暧后突然降温等,都会使冻 害程度加重。 温度过低固然会使茶树遭受冻害而损伤,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但遇到的机会不多。如当日平均气温到35℃以上时,生长 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这种现象为茶树热害。通常是新梢和嫩叶比老化的枝条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危害。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又名洋丝瓜、合掌瓜、丰收瓜、菜肴梨,系葫芦科佛手瓜属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佛手瓜果实营养丰富,且含钾多、含钠少、宜作忌盐者的食物。佛手瓜在我县已有很久的栽培历史,但规模不大,近几年有逐渐扩展的趋势。 一、品种 1、绿皮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强,藤蔓粗壮而长,结果多、较丰产,并能产生块根。瓜形较长而大,上有钢刺,皮色深绿。 2、白皮种:该品种生长势较弱,蔓较细而短,结瓜少、产量较低。瓜形圆而小,光滑无毛刺,皮色白绿,组织致密,食味较佳。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佛手瓜性喜温暖,并能忍受较高温度,属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只长蔓不开花。发芽适温为 18~25℃,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0~30℃,2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高于30℃时,植株生长受抑制。当地温低于5℃时,根系易受冻害而枯死。栽培地要求富含有机质、排灌良好的壤土。 三、栽培技术要点 1、种苗繁殖。佛手瓜的苗木繁殖方法有如下两种: (1)果实繁殖。2~4月,将种瓜包在塑料袋里,置于15~25℃的场所催芽,当种瓜长出较多的根系时,从塑料袋中取出种瓜进行营养杯育苗。 (2)分枝繁殖。在清明左右将老株的兜头部挖开一半,露出块根,用刀切下重50克左右并带2~3个芽的块根,栽于准备好的穴内,使芽露出土表1.5厘米左右即可。也可把整个老株挖出,按上述方法切块根繁殖。 2、定植。一般土壤肥水条件好的,每亩栽25株左右,庭园一般以栽植1~2株为宜。栽植前要挖好种植穴,穴宽0.8米、深.05米,每穴施农家肥25公斤、过磷酸磷0.5公斤、氯化钾.02公斤,并与土充分拌和,把种苗定植后用土盖过种瓜或块茎淋水湿润即可。 3、浇水追肥。佛手瓜6月前植株生长缓慢,自7月起生长加快,此时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年内需追肥3次,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进行。追肥时先在距瓜穴30厘米周围开环状浅沟,肥料施入后,即以原土覆盖。人畜粪尿和化肥均可作为追肥,但三要素要配合使用。 4、搭棚整蔓。佛手瓜的攀缘性极强,因此需搭棚架。一般棚架高2米,每株需棚架面积约25平方米,架下可栽种耐荫蔬菜。棚架要牢固,以防大风吹倒或压倒。佛手瓜分枝性强,每节都能萌发侧蔓,初期要注意理蔓,使蔓在架上均匀地分布,避免蔓重叠或纠缠在一起,影响通风透光。佛手瓜的子蔓和孙蔓结瓜较早,主蔓应及时早摘心,子蔓亦要适当摘心,促使早生子蔓和孙蔓,提早结瓜,提高产量。 5、病虫害防治。佛手瓜病虫害极少,一般不需要喷药防治。 6、采收。佛手瓜授粉后发育很快,15~20天即可采食,一般在瓜重250克左右时采收上市,有利于提高质量和产量。采收时不要损伤果皮,以免影响运输和贮藏。留做种瓜用的,应选架下离地1.5m左右的主蔓结的长形瓜,当果皮黄色,表面光滑时即可采收,并在干燥处存放。

钩藤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南哨)

项目编号: 贵州省2014年省级财政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中药材(钩藤)产业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名称:剑河县南哨乡2015年钩藤种植项目 申报和实施单位(盖章):南哨乡人民政府

2014年8月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南哨乡2014年省级财政现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中药材(钩藤)产业化项目 项目编号: 建设内容及规模: 钩藤种植1000亩,其中朗晃村300亩、白索村100亩、巫沙村200、德号村250亩、九虎村100亩、高定村100亩、老寨村50亩。 实施地点:剑河县南哨乡7个村,包括朗晃村、白索村、巫沙村、德号村、九虎村、高定村、老寨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3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其中2012集团帮扶资金200万元、2013年油茶产业项目资金1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976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扶持7个村,15个村民组,9个自然寨,20户,人口180人,劳动力153人,贫困户37户145人。1000亩钩藤,年产值270万元,年利润140万元。 项目联系人:陶承刚 联系方式:手机:邮箱: 主管单位:剑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实施单位:南哨乡人民政府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剑河县中药办、

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剑河县十二五扶贫规划》精神,加大我乡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强化贫困群众增收效果,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到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按照“发展产业、农民增收、减贫摘帽”的工作思路,依据剑河县钩藤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乡是全县重点中药材生产地之一,钩藤种植由来已久,但都未成规模。我乡自2009年以来,已发展钩藤种植6158.9亩,项目建设得到当地群众的肯定。2015计划实施的项目1000亩,完全满足钩藤种植产业发展和科学合理开发土地需求。项目区共7个村,15个村民组,9个自然寨,20户,人口180人,劳动力153人,贫困户37户145人。 (二)发展优势和潜力 1、地理环境优越:项目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足、雨热同季,有利于钩藤的生长。项目区现有大量野生钩藤分布,具备适宜钩藤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均在70%以上,植被生长茂盛,土层较深厚,易保水保肥,适合钩藤产业化种植。 2、劳动力资源丰富:项目涉及南哨乡7个村,其中包括

XX藤茶种植加工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议书

藤茶种植及加工产业一体化项目商 业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藤茶产业化项目 2、项目建设类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3、主要种植、加工品种:来凤藤茶 4、建设地点:来凤县经济开发区桂花树工业园、三胡乡、旧司乡、革勒车乡 5、建设单位: 6、法人代表: : 7、技术负责人: 8、项目建设时间: 9、项目主管部门:来凤县人民政府藤茶产业化领导小组 (二)建设规模与内容 1、藤茶种植面积:20000亩; 2、藤茶加工厂:4座; 3、年加工藤茶量:2000吨;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与依据 《7>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来凤县《关于藤茶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纪要》[2012]4号 《恩施州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基金使用实施细则》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一)主要的技术

1、藤茶种植技术:《来凤藤茶种植技术规程》(DB42/T288-2004) 2、藤茶加工技术:《来凤藤茶》(DB42/T289-2004) 3、藤茶提取技术:湖北民族学院《从藤茶中提取二氢杨梅素、藤茶多糖和藤茶多酚的方法》 (二)经济指标 年份销售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上交税收(万元) 农民增收(万元) 2012 300084 300 2013 8000 539.8 237 1200 2014 15000 1243.5 386 2800 2015 30000 2730 529 4400 2016 50000 4087 678 8000 第二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依据来凤县藤茶资源优势和市场藤茶总黄酮需求状况,通过标准、规模化种植和产品深度开发,可以做长藤茶产业链,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更好地开发利用来凤藤茶特色资源。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栽培技术 1.种瓜的选择与贮藏 种瓜需选择个头肥壮、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腊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做种瓜。将种瓜于11月下旬放在5℃~7℃的室内保存,具体方法是用箩筐装沙储藏,即用箩筐装一层沙,放一层瓜,不留空隙,箩筐顶端覆盖10cm~15cm的沙即可。若数量大可在室内建沙池储藏,在整个储藏期要特别注意几点:①自始至终不能浇水,即使表皮起皱也不能浇。②必须用于沙储藏覆盖,不能用农家肥和田园土储藏覆盖。③若无干沙可用干煤灰储藏覆盖。 2.育苗 佛手瓜在温带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须整瓜播种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贮藏,翌年清明前后自然出苗,而后选择苗好的种瓜直接播种。北方为培育大壮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适时进行室内催芽。催芽时间于翌年1月下旬将种瓜取出,用塑料袋逐个包好,移到暖室或热炕上催芽,温度15~20℃。催芽温度不宜太高.温度过高出芽快,但芽细不健壮。适当降低催芽温度,芽粗短健壮。半月左右种瓜顶端开裂,生出幼根,当种瓜发出幼芽时进行育苗。数量小用大营养袋或花盆放在暖室培育,数量大用简易保护地培育。营养土用通气性能好的砂质土与菜园土对半混合配制,种瓜发芽端朝上,柄朝下,覆土4~6cm、土壤湿度为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准。不要有积水。育苗期瓜蔓幼芽留2~3枝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时摘掉。对生长过旺的瓜蔓留4~5叶摘心,控制徒长,促其发侧芽。育苗期间要保持20~25℃,并还要注意保持较好的通风光照条件。 佛手瓜(14张)佛手瓜整瓜播种,需种瓜量较多,成本偏高。为减少种瓜用量,扩大繁殖系数,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获得成功。具体方法是:将种瓜提前育苗,培育出用于切段扦插的健壮秧蔓。在有温室的地方,可于11~12月育苗,延长育苗期可使幼苗多发枝、发壮枝。于3月上、中旬将幼苗秧蔓剪断,每一切段含2~3个节。将切段茎部置于5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插于育苗营养土或蛭石、珍珠岩、过筛炉渣等轻质基质内,保温保湿促其生根。据试验,采用此法扦插成活率达80%以上。 3.定植

佛手瓜的栽培技术

佛手瓜的栽培技术 佛手瓜在北方栽培必须育苗移栽,因为种瓜发芽率只有60%--80%,为了保全苗不 宜直播,还要先催出芽再播种。育苗分为种瓜育苗、光胚育苗和扦插育苗三种方法。 1 育苗 1.1 种瓜育苗佛手瓜是名符其实的“种瓜得瓜” 蔬菜。种瓜育苗就是栽一个 种瓜。选择瓜大无伤的种瓜,用刀把首端的合缝处开口,装入25厘米x15厘米的塑料袋 里,码入筐中,在15--20℃处催芽,经15天左右,种瓜由首端合缝处长出根系,子叶张 开后即可播种。 也可把种瓜用河沙下铺上盖2--3厘米催芽。 用肥沃田土和细沙各50%拌匀,加入清水,温度以不黏手为度,装入直径20--30厘 米、高20厘米的薄膜筒或花盆,把发芽的种瓜芽朝上,直立或斜栽其中,上面盖4--6厘 米的土,放在温室中育苗。 在育苗过程中严格控制水分,以防烂瓜,只要叶片不萎蔫就不要浇水。 1.2 光胚育苗利用充分后熟的种瓜,经过催芽,待胚随着子

叶伸出瓜外脱离 胎座时,把种瓜割开将胚取出进行育苗,叫光胚育苗。这和花生去仁去皮、谷子去壳仍 能正常发芽是一样的。光胚育苗成苗率高,取出胚种,瓜仍能食用。胚轴上已长出少量 细根时,是取胚的最佳时机。取胚时一手拿种瓜,一手拿刀,顺着合缝线向上向下割, 用拿瓜的手,将拇指插入刀口处,向两面慢慢撑开1.50--2厘米,用嫁接刀的另一端轻 轻拨动子叶,使其完全脱离瓜体后取出完整的胚,立即育苗。 用直径12厘米、高20厘米的薄膜筒,装营养土3--4成,将光胚芽取上栽入筒中,再 填营养土至子叶上3厘米左右,摆入温室中育苗。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15--20℃,土壤水分控制在相对湿度70%--80%,光照要充足。 1.3 扦插育苗提早在温室中进行种瓜或光胚育苗,在苗高5--6厘米时加大肥 水,促进生长,培养成有多个侧枝的健壮苗,在3月上中旬将秧蔓剪下,2--3节切段, 最上段保留新梢,摘除下端叶片,用5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浸蘸5--10分钟,插于 床上或容器中,浇足水,保持15--20℃,黑色膜遮光,7天后去

藤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藤茶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项目概述;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与依据; 3、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 1、项目的背景;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项目拟建区域的基本情况; 4、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市场预测与分析 1、市场现状的调查; 2、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 3、产品的价格预测; 4、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5、产品市场风险性分析; 6、产品的基本营销策略。 第四章项目地点的选址 1、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2、场址选择

3、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 5、原材料、能源消耗; 6、项目平面布臵与交通运输; 7、项目实施计划 第六章项目设备与物质采购 1、设备采购及说明; 2、物质供应。 第七章项目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项目运行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4、项目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5、项目运行安全生产分析; 6、主要的安全生产措施; 第八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 3、资本金; 4、投资使用计划。

第九章项目财务估算 1、价格确定原则; 2、成本估算; 3、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 4、财务分析 第十章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2、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藤茶种植产业化项目 2、项目建设类型:农业综合开发藤茶产业化项目 3、主要种植、加工品种:某某藤茶 4、建设地点:某某县经济开发区桂花树工业园、三胡乡、旧司乡、革勒车乡 5、建设单位:某某某某藤茶生物有限公司 6、法人代表:吕某某 7、技术负责人:林某某 8、项目建设时间:2015年11月-2020年11月 9、项目主管部门:某某县人民政府藤茶产业化领导小组 (二)建设规模与内容 1、藤茶种植面积:20000亩; 2、藤茶加工厂:4座; 3、年加工藤茶量:2000吨;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与依据 《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某某县《关于藤茶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纪要》[2016]4号 《某某州某某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基金使用实施细则》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一)主要的技术

钩藤种植实用技术汇总

钩藤种植实用技术 钩藤图片: 一、植物种类【药名】:钩藤,【别名】:金钩藤、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钩、钩耳、双钩藤、鹰爪风、倒挂剌;【植物拉丁名学名】: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Jacks.,【中药拉丁名学名】:Ramulus Uncariae CumUncis。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菊亚纲(Asterid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family Rubiaceae),金鸡纳亚科(Subfam. Cinchonoi deae Raf.),钩藤属(Uncaria),钩藤种。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 钩藤性状特征:①带单钩、双钩的茎枝小段;②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③表面红棕色至紫棕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④钩略扁或稍圆,先端

细尖,基部稍圆而扁宽阔;⑤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托叶痕;⑥质轻而坚韧,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疏松似海绵,或萎缩成空洞;⑦无臭,味淡。 二、生长习性生境: 野生钩藤常生长于300-2000海拔的米山坡林中,喜生于常绿阔叶林下及灌丛中;山坡常绿阔叶林、河谷常绿阔叶林、山坡疏林、山坡林的林下及山谷、溪边、湿润地等均有分布。喜温暖、湿润,在日照强度相对较弱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三、地理分布主产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湖北、福建、江西,四川、浙江、安徽、陕西、甘肃、西藏及台湾等省区亦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尼泊尔、越南北部及老挝。在环江县全境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下及灌丛中发现有较多分布。 四、功用与价值钩藤的用药部位主要为带钩的茎枝,秋冬进行采收,晒干,或置锅内蒸后再晒干备用。钩藤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等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悸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尤其对小儿惊风具有独特疗效,是中医儿科要药。此外,国外已经将钩藤提取物开发成抗癌药物。 五、市场需求及价格 钩藤是中医临床配方必不可少的中药饮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钩藤成为重要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原料药物,用量较大。我国是钩藤的富产国,钩藤为重要的出口药材,同时又是国内制药的主要原料,如:贵州益佰药业“天麻头风灵胶囊”、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天麻钩藤颗粒”及贵州百花药业“百花杜仲降压片”等。目前,以钩藤为原料加工的,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金钩茶”在市场上热销,又进一步增加了钩藤的市场需求和推动了其价格的上涨。 根据调查,目前国际市场钩藤(钩)需求量约为10万吨,缺口6万吨,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不断上涨,产地钩藤商品价格(鲜带钩茎枝)由2002年的2元/公斤,上涨到2014年的12元/公斤。目前我县的钩藤生品(鲜带钩茎枝)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6元以上。 六、钩藤生态种植技术 (一)钩藤适宜种植区域环境

佛手瓜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佛手瓜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一概述 佛手瓜别名合掌瓜、拳头瓜、万年瓜、洋丝瓜等。是葫芦科佛手瓜属中的栽培种,为蔓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佛手瓜是喜温而不耐热,又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结实的多年生菜用瓜。佛手瓜的结果期很长,亚热带地区每年春秋两季结果,在温带地区作1年生作物栽培。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一带。18世纪传入美国,约19世纪传入我国,在我国的华南和西南等地均有种植。由于佛手瓜的单株产量高,嫩瓜质脆味鲜,耐贮存,病虫害较少,作为一种无公害蔬菜和适应消费者对蔬菜多样化的需求,因而其栽培地域不断扩大。自20世纪70年代,山东烟台从福州引进试种成功后,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推广。近年来,随着蔬菜品种的多样化栽培以及栽培设施的发展,佛手瓜的种植面积也有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仅山东省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 每100克佛手瓜的果实中含有水分90-92克,蛋白质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维生素C12-22毫克,胡萝卜素20微克。钾的含量较高,可达190毫克。佛手瓜的植株适应性广,果实耐贮藏和运输,其瓜和地下块根均可食用。食用方法很多,鲜瓜可切片、切丝,作荤炒、素炒、凉拌,做汤、优质饺子馅等。还可加工成腌制品或做罐头。在国外,佛手瓜以蒸制、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实、块根外,嫩叶和新梢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佛手瓜由于它耐贮藏和运输,在8-℃条件下,可在室内存放4-5个月,因此,它是增加冬季瓜果蔬菜供应的花色品种之一。 二佛手瓜植物学性状及生育特点 1、植物学性状 (1)根 佛手瓜的根系最初是弦状须根,白色,随着植株的生长,须根逐渐加粗伸长,形成半木质化的侧根,上生不规则的副侧根,侧根长而粗,在一般土壤中,1年生的侧根长2米以上,2年生的侧根可长达4米以上。根系的分布范围广,吸收水肥能力强而耐旱。栽种2年后能产生类似山药的块根,但条件不适合则不易形成块根。在海南夜温高的炎热地区,植株容易衰老,一般无块根,但在定植早、发育好的植株上可发现垂直生长的块根,长15-35厘米,株产块根0.5-3千克。 (2)茎 佛手瓜的茎长而分枝性强,一般主蔓长达10米以上,几乎每节都有分枝,分枝上又有2-5级侧枝,蔓略呈圆形,色绿,有不明显的纵棱。

上市公司所有药材种植基地.doc

上市公司白云山康美药业 昆明制药 两面针 片仔癀 天士力 同仁堂信邦制药 种植基地和面积、品种种植方式 阜阳三万亩、大庆五万亩板蓝根、乌兰察布黄芪、云南文山州万亩三七科技+农户+企业 康美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交易品种包括亳白芍、当归、黄芪三种,云南文农户 +公司 山州等地万亩三七基地、集安人参已种植八千多亩,可种植两万多亩企业 +基地 +农户云南文山州两千亩三七(农户 +公司)签订种植协议 融水县建约五十亩的南药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包括两面针、何首乌、金钱 草等珍贵药材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开始从事人工养麝,几百头 商洛丹参一万亩、柴胡一千亩、黄岑五百亩、文山州一千亩三七政府+龙头企业+高科技+基地+ 药农 内乡二十万亩山茱萸,吉林一千亩人参,玉田一万亩中草药基地,陵川五示范化种植、订单式推广 千亩党参基地,湖北七千亩茯苓,杭州的白芍 罗甸、施秉两大 GAP种植基地,银杏、何首乌、山慈菇、白及、太极参、一是采取“农户 +基地 +公司”的模桔梗、南沙参、玉竹、钩藤、雷公腾、仙茅等十余种。种植规模示范三千式。二是采取“公司 +农民中草药专

云南白药 上市公司奇正藏药紫鑫药业亩,形成三万亩的推广。力争五到八年形成规范化种植十万亩,带动二十业协会 +农户”的模式。采用“订单万亩的中草药种植。农业”形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 合同 文山州万亩三七,武定三千亩示范种植重楼、红豆杉、云黄连、云木香、基地通过“公司+基地+示范户+云当归、岩白菜、黄草乌、金铁锁等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中 药材种子、资金和种植技术,扶持 和示范带动武定县种植中药材三千 余亩,实行订单生产 种植基地和面积、品种种植方式 七千余亩分布藏菖蒲、藏茵陈、波棱瓜、龙胆花、红景天、雪莲、高山大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奇正米林藏黄、冬虫夏草等各类藏药材。还成为世界独有的大花黄牡丹繁育基地。同药基地取得了土地的永久使用权。时试种了甘草、麻黄、高山大黄、莪大夏、栽植了沙棘、悬钩子、杜仲、 金樱子、水柏枝、黑朗玛等木本藏药材,开展了西红花引种栽培试验。 敦化近五千亩的药材种植基地,有五味子,人参,北黄芪等药材 康定和石渠两千多亩冬虫夏草种植基地,太极集团所处的三峡地区拥有丰

佛手瓜种植技术

佛手瓜种植技术 1.选种 种瓜需选择个头肥壮、重量500克左右、表皮光滑润薄、腊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 做种瓜。将种瓜于11月下旬放在5~7℃的室内保存,具体方法是 用箩筐装沙储藏,即用箩筐装一层沙,放一层瓜,不留空隙,箩筐 顶端覆盖10~15厘米的沙即可。若数量大可在室内建沙池储藏,在 整个储藏期要特别注意几点: ①自始至终不能浇水,即使表皮起皱也不能浇。 ②必须用于沙储藏覆盖,不能用农家肥和田园土储藏覆盖。 ③若无干沙可用干煤灰储藏覆盖。 2.育苗 佛手瓜在温带地区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须整瓜播种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贮藏,翌年清明前后自然出苗,而后选择苗好的种瓜直 接播种。佛手瓜整瓜播种,需种瓜量较多,成本偏高。为减少种瓜 用量,可采用茎切段扦插育苗。具体方法是:将种瓜提前育苗,培 育出用于切段扦插的健壮秧蔓。在有温室的地方,可于11~12月育苗,延长育苗期可使幼苗多发枝、发壮枝。于3月上、中旬将幼苗 秧蔓剪断,每一切段含2~3个节。将切段茎部置于500ppm的萘乙 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取出插于育苗营养土或蛭石、珍珠岩、 过筛炉渣等轻质基质内,保温保湿促其生根。采用此法扦插成活率 达80%以上。 3.定植

佛手瓜易受冻害,一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一般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移栽。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提前。 4.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只要水能保证,坡地平地均可,选好的地块先挖一个长、宽、深 各1米左右的深坑,用混合均匀的农家肥回填深坑。如果连片种植,种瓜育苗的,每亩种植20-30株;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适 当加大,行距3~4米,株距2米,每亩种植80~110株。为提高农 家肥肥效,可在每100千克的人粪尿中加5-7千克过磷酸钙,搅拌 均匀,存放5-10天发酵后,在每坑穴内适量施用。 5.精选瓜苗,覆膜防冻 选择健壮、无病的带土坨瓜苗,放入坑穴内,用农家肥和细土将之与地面平齐埋好,细水足量浇好围坑内。如果定植偏早,要采用 薄膜覆盖,以防冻害。 6.加强管理 佛手瓜有4个月左右的生长前期,地上茎生长缓慢,茎基部侧枝生长较快,易形成丛生状。前期要及时抹去太多的萌芽,每株保留 3-5个粗壮的枝蔓为宜。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进入 爬蔓期,要尽早搭架固秧。越夏时注意及时浇水,土壤保持湿润。 入秋后,是佛手瓜结瓜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施肥浇水并摘除过于 茂盛挡阳叶片,施肥以每周一次为宜,注意偏重磷钾肥,量以叶片 颜色增减,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佛手瓜最常见病害是白粉病,可采用生物和药剂方法防治。 生物防治:采用人工大量繁殖白粉寄生菌,即白粉菌黑点病菌进行生物防治。于佛手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到植株上面,可有效地 抑制白粉病的扩展。

淫羊藿加工生产制造技术, 人工种植繁育栽培,淫羊藿素制备方法

目前,全国的各种淫羊藿栽培及加工制造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谁掌握了技术,谁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为了帮助相关企业和人士快速了解全国的本技术领域的技术动态,掌握其技术要领,本公司开辟了一条通往该技术领域的快捷通道,让您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先进的核心技术。 本公司(卡伊路技术网,百度一下, 业务Q*Q2604223299)编辑部专家组认真研判和整理了国内众多相关厂家和研究机构的专利原文,其中包含大专院校或个人的专利技术文献原文,均为科研人员多年辛勤研究反复实验而得出的结晶,资料里详细地阐述了本领域的技术动态及应用前景,现有市场产品技术分析,新产品发明的市场背景,新产品制作的主要技术原理,实现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配方比例等。通过学习本套专辑,可以让您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快速了解行业核心技术,启迪创新思路、节约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同步技术步伐,轻松立于技术之巅。 其中的很多项目均是国内科研院所正在对外转让的热门技术,单项转让费都在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以上。 下面是各项技术的目录部分 (专利)号主分类号名称 CN96121318.3 A61K35/78 复方淫羊藿软膏 CN00118336.2 A61K31/7042 淫羊藿甙在预防治疗性功能障碍以及与改善血管收缩有关疾病的用途 CN00110647.3 C07G3/00 一种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的方法 CN99117325.2 C07H17/065 淫羊藿总黄酮甙的制备工艺 CN00112618.0 C12G3/04 淫羊藿复方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00135885.5 A61K31/715 淫羊藿多糖及其在制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药物中的应用 CN01138925.7 A61K35/78 一种以三七、淫羊藿为原料而制得的抗冠心病中成药CN02111472.2 A61K35/78 含有仙茅与淫羊藿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01120115.0 C07H1/08 一种制备高纯度淫羊藿甙的方法 CN02138339.1 C07H17/065 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淫羊藿总黄酮的制备方法 CN02148571.2 A61K31/715 治疗前列腺肥大的淫羊藿提取物及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02160367.7 C12N5/08 淫羊藿苷在诱导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方面的用途CN03127009.3 C07H17/07 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常温提取方法 CN03129242.9 A61K31/7048 一种含淫羊藿素、去甲基淫羊藿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03141371.4 C07H17/07 淫羊藿提取物及其生产工艺 CN03133635.3 C12P19/44 酶法水解淫羊藿甙糖基制备低糖淫羊藿甙或甙元的方法 CN02137367.1 C07H17/065 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物所制成的产品CN03117106.0 A61K35/78 淫羊藿的新用途 CN03121821.0 C07H17/07 一种从淫羊藿属植物中提取淫羊藿甙的方法 CN03127917.1 A61K31/7048 淫羊藿苷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CN200410034456.6 A61K35/78 含淫羊藿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 CN200310116004.8 C07B63/00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新工艺 CN03141780.9 A61K31/7048 淫羊藿总黄酮片剂及制备方法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栽培技术 佛手瓜喜温暖,畏炎热和严寒。地上部遇霜冻即枯萎死亡,地下部较耐寒,在土壤不结冻的情况下,可安全越冬,翌年春暖时再萌发生长。佛手瓜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怕干旱,也怕涝渍,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比较稳定的湿润状态,栽培时,多在根部附近覆盖稻草保湿。 佛手瓜对肥料的需要量大,但对肥料浓度很敏感,施用浓度大的化肥,往往适得其反,选择肥沃的土壤,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以获得高产。佛手瓜病虫害少,生长期间—般不需喷药,是无公害蔬菜。 1.品种 我国栽培的佛手瓜主要有绿皮和白皮两个品种。 ①绿皮佛手瓜:生长势强,蔓粗壮且长,结果多,产量高,并能产生块根。果形较长而大,上有刚刺,皮色深绿,味稍淡。 ②白皮佛手瓜:生长较弱,蔓较粗而短,结果少,产量较低,果形稍小,光滑无刺,皮色白绿,糯性,味较佳。 2.繁殖方法 (1)种瓜繁殖 首先要选择无病、无伤斑、达生理成熟(表皮发白,瓜嘴开裂)的老瓜作种瓜。瓜龄25—30天。好的种瓜,单瓜重应在1千克以上,瓜皮薄而光滑,蜡质多,芽眼凹陷,纹理明显,未长芽,没有外伤。摘下的种瓜,应放在干燥的细沙中妥善保存。播种前放人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中浸1—2分钟。南方地区可以用种瓜直播,具体方法:在春分时,挖深60--100厘米、宽150厘米的栽培坑,坑内要施足底肥,一般每坑可施200—250千克堆肥或垃圾土和1.5~2千克过磷酸钙,再在底肥上再挖一小穴,穴底加6—7厘米厚的新土,将在干沙中贮藏的种瓜横放在穴底的新土上,再盖一层17~20厘米厚的新土,并稍加压实。在气温16 的条件下,种瓜栽后20天就破土而出,这时芽眼上不止1个分枝,可以保留 1~2个,其余的摘下,可用于扦插繁殖。 种瓜繁殖注意事项:①要选用达生理成熟的种瓜;②播后不可浇水,因佛手瓜果肉内的水分足以供种子萌发;③苗期不可施粪水,因幼苗对粪水敏感。 (2)扦插繁殖 用藤蔓扦插繁殖,可以大大提高繁殖系数。具体方法是:于3月上中旬选择生长健壮的藤蔓切段(切段的剪刀或刀片先用75%酒精消毒,以防病菌感染),每段含2个节.将下面—节的叶片剪掉,然后将切段的下端置于1× 10-4--1.5×10-4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插入装有蛭石的育苗盘、营养钵或塑料袋内,将育苗盘、营养钵或塑料袋浇透水。置于18—24 的温度下,上盖黑膜或草苫遮光保湿,根据墒情适时浇水,一般1—2天喷水1次,—星期后去掉不透明覆盖物,并注意保湿和浇施营养液:营养液配方为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半,浓度为0.2%。当苗长出3—4片叶时,于4月下旬选择温暖天气下地定植。 3.栽培技术 (1)大田栽培 ①定植:各地均应在霜期结束后定植,选择土壤疏松、干爽、排水良好的田块,在冬前或早春进行全田深耕,定植前 10—20天再挖大小为1立方米的定植穴。每穴内施土杂肥

贵州的名贵中药材种植

贵州的名贵中药材种植 贵州的名贵中药材种植贵州道地药材、大宗药材适合种植的地区 ①铜仁地区:位于贵州东北部,区内有武陵山脉,海拔高达2493米,此外多为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湿度大,日照少。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等。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吴茱萸、半夏、杜仲、金银花、首乌、天冬、麦冬、百合、木瓜、桃仁、杏仁、枳壳、枳实、陈皮、南沙参、百部、栀子、钩藤、瓜萎、骨碎补、茵陈、独活、石菖蒲、白及、白芍、朱砂、雄黄等。 ②黔东南州:位于贵州东南部,区内有雷公山、月亮山,最高海拔达2178.8米,最低为137米,属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土壤为红壤或红黄壤,主要植被为常绿栎林及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茯苓、首乌、天冬、南沙参、淫羊藿、钩藤、山慈菇、桔梗、吴茱萸、百合、山药、龙胆、白及、枳实、黄柏、厚朴、官桂、菊花、黄精、前胡、续断、骨碎补、淡竹叶、香附子、黄药子、天花粉、樟脑等。 ③黔南州:位于贵州南部,州内有斗蓬山,海拔高1961米,最低为26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壤、山地灌草丛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

绿阔叶林、河谷季雨林、常绿栎林等。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首乌、艾纳香、桔梗、马槟榔、木蝴蝶、天冬、龙胆、通草、百部、乌梅、乌柏、鸡血藤、百合、瓜蒌、白及、决明子、南沙参、官桂、拳参、钩藤、夜交藤、山乌龟、淫羊藿、狗脊、山豆根、苦参、果上叶等。 ④黔西南州:位于贵州西南部,州内最高海拔2207米,最低海拔为275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有红壤、红黄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冲积土等,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季雨林、常绿栎林。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石斛、杜仲、苏木、儿茶、天冬、厚朴、黄柏、金银花、龙胆、倒提壶、拳参、通草、桔梗、半夏、陈皮、木蝴蝶、黄药子、牛膝、黄精、紫草、白薇、天南星、益母草、白及、薏苡仁、百部、姜黄、郁金、果上叶、山乌龟、地不容、山豆根、夜交藤、雄黄等。 ⑤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区内最高海拔为2900米,最低海拔为457米,属高原性气候,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山地草甸土,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山地灌丛草甸等。区内适合种植的中草药有:天麻、杜仲、五倍子、天冬、厚朴、黄柏、党参、半夏、龙胆、乌梅、续断、川牛膝、首乌、天南星、桃仁、杏仁、黄精、茯苓、猪苓、独定子、木瓜、秦艽、防风、桔梗、泽泻、栀子、玄参、射干、草乌、麦冬、火麻仁、木姜子、重楼、金果榄、云木香、地不容、牛黄等。 南沙参的胜利特性1、轮叶沙参:茎高大,可达1.5米,不分枝,无毛,少有毛。茎生叶3-6枚轮生,无柄或有不明显叶柄,叶片卵圆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14厘米,边缘有锯齿,两面

滇重楼栽培管理技术

滇重楼栽培管理技术 一、概述 滇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 p. S. Var. chinensis (F.) Hara的干燥根茎。又名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性能】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应用】 1.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本品苦以降泄,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为治痈肿疔毒,毒蛇咬伤的常用药。用治痈肿疔毒,可单用为末,醋调外敷,亦可与黄连、赤芍、金银花等同用,如夺命汤(《外科全生集》);用治咽喉肿痛,痄腮,喉痹,常与牛蒡子、连翘、板蓝根等同用;若治瘰疬痰核,可与夏枯草、牡蛎、大贝母等同用;单用本品研末冲服,另用其鲜根捣烂外敷患处,治疗毒蛇咬伤,红肿疼痛,也常与半边莲配伍使用。 2.惊风抽搐。本品苦寒入肝,有凉肝泻火,息风定惊之功。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研末冲服,或与钩藤、菊花、蝉蜕等配伍,用于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等均有良效。 3.跌打损伤。本品入肝经血分,能消肿止痛,化瘀止血,可单用研末冲服,治疗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也可配三七、血竭、自然铜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体虚、无实火热毒者、孕妇及患阴证疮疡者均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2.《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为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蚤休苷、薯蓣皂苷,单宁酸及18种氨基酸,肌酸酐,生物碱,黄酮,甾酮,蜕皮激素,胡萝卜苷等。 2.药理作用:蚤休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化脓性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黄连;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所含甾体皂苷和氨基酸有抗蛇毒作用;蚤休苷有镇静、镇痛作用;本品的水煎剂或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蚤休粉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本品解毒消肿力强,现在临床上常配伍相应的药物广泛用于多种癌症,如食道癌、喉癌、直肠癌、肺癌、肝癌、脑瘤、宫颈癌、急性白血病等,均有一定疗效(抗癌治验本草1994:64)。蚤休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蚤休、瓜蒌炒黄研末内服,白糖水冲服,同时又用上药以白糖水调敷神阙穴,治疗小儿癫痫9例,8例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94,11:522);有用蚤休虎杖丸(蚤休70g、虎杖70g,配伍皂刺、连翘、当归等药及雷米封片0.1g×100片)炼蜜为丸,治疗卵巢囊肿96例,总有效率为92%(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3:35);另有用蚤休、青黛,配以石膏、黄芩等药,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腔炎38例,全部治愈(时珍国医国药1999,4:291)。此外,蚤休尚能治疗腮腺炎、咽喉炎、牙痛、虫咬皮炎、宫颈糜烂以及皮肤感染性炎症等。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技术 钩藤栽培育苗的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于秋播前深耕,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再深耕细耙,并做成高约20cm、宽约1m的苗床。 一、选地整地 育苗的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于秋播前深耕,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再深耕细耙,并做成高约20cm、宽约1m的苗床。 定植地选择土壤湿润肥沃,稍有荫蔽的地块,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全垦、带垦或穴垦,以待定植。 二、种植方法

1.种子繁殖:大面积栽培均采用此法繁殖。于10-11月,当果实黄褐时采集,置阴凉处风干,搓出种子,及时播种。为提高发芽率,播前可浸种12小时,捞出晾干后即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25cm条播。播前开横沟,种子播于沟内,并施上人畜粪水,干后先施上一层火土灰,再覆上一层细土,厚约1-2cm,轻轻压实,最后与畦面盖禾草或茅草保湿。翌春种子顶土后,及时揭除盖草。苗高2-3cm时,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便。并结合松土除草,做好苗期管理工作。管理得当,播后的二年苗高可达40-60cm,第三年春即可定植。 分株繁殖:钩藤地下根粗壮发达,根部前端有自然萌发小芽的习性,但数量较少,因此分株繁殖时可于春季选择生长健壮者作为母株,在其周围把根锄伤,促使根上萌发不定芽,增加分株数,并加强管理,约经一年即可分株定植。 三、定植

幼苗高40-100cm即可定植。定植前适当节制浇水,进行蹲苗。定植时如遇苗床干燥,须先行浇水,使土壤湿润松软,便于起苗,带土移栽者,成活率更高。定植穴按株行距1.7*2m挖穴,穴径以苗根系在穴中舒展为度,并施足基肥。栽时每穴一株,扶正苗木,用熟土覆盖根系,当土填至穴深1/2时,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一下,以利根系舒展,再踏实土壤,填土满穴,浇定根水。 四、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定植后,每年的冬末春初中耕1-2次,清除杂草压入土中成片栽植的幼苗园,可结合套种作物的田间管理进行。 (二)搭架设棚:定植二年后应架设棚架,以利于枝藤攀援。

钩藤的种植技术

钩藤的种植技术 钩藤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同时常绿藤本植物,其茎枝可入药,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是中医儿科之要药,应用历史悠久。目前市场需求日益增大,但是野生资源严重减少,所以很多地区皆有家种,那么钩藤该怎么种植呢?一起来看看吧。 1、选地整地 钩藤的适应力强,对于土壤的要求不严,一般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爬拉猴的壤土上生长较好。选地后,深翻地块,将土块打散、耙细之后,施入基肥,做畦,畦宽在1-1.2米。大田可选择山坡、林间,在定植前按行距3米挖穴,每穴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

2、繁殖方法 钩藤可通过种子、扦插、分枝三种方法进行繁殖,种子繁殖在秋季采集成熟的种植,随采随播,在畦面上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在盖一层火灰土和细土即可。分株繁殖要在春季植株生长时,可结合中耕进行,将根系挖伤,促使根系萌发不定芽,到幼芽生长成新的植株是,将其连根切下,重新移栽即可。扦插一般在3月初进行,这时正是花芽分化期,剪取植株上2年生带芽的枝条,每节要待壮芽2-3个,随剪随插。

3、田间管理 采用种子繁殖的在一年春季出苗,要及时除草和清园,而扦插繁殖成活后,要每隔一月追施薄肥一次。在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及培土,钩藤在清明节前后开始萌发新枝,到秋分时要将顶枝剪除,能促使植株萌发新枝。在定植后每隔40天要浇施薄肥一次,在冬季时要覆盖一层粪肥,以利植株越冬。

4、病虫害防治 钩藤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多发生在苗期,发病时幼苗的根系腐烂,茎叶逐渐枯死,防治方法为及时排水,以免土壤积水诱发此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对病穴泼洒石灰粉消毒,或全面喷洒多菌灵防治,以免病情蔓延。虫害有蚜虫和蛀心虫危害,蚜虫可用乐果防治,蛀心虫可喷洒敌百虫防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