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一《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

常用补益气血药物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充盛调和则五脏安和,经、孕、产、乳如常,故傅氏治疗妇科病非常重视调护气血。

《傅青主女科》168首方剂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9味药。

傅氏认为:“血为有形之物,难于速生,气于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因而补气与补血在总体上比较,前者多于后者。用药纯和

傅氏认为:“善医者,只用纯和之品而大病清除,不善医者,立意惊奇,不唯恐无效,反致百病丛生”。其治疗女科疾患,补不过用滋腻,温不过用燥热,清不过用寒凉,泻不过用攻伐,方剂配伍“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药量轻重悬殊

《傅青主女科》用药最大特色,在于药物用量轻重悬殊。

岳美中说:“其用药前无古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讲究药物炮制

《傅青主女科》常用炮制方法如蒸、炒(土炒、面炒、酒炒、醋炒、炒黑)、洗(酒洗)、浸、去心、泡炒、研、醋制等。白术土炒则可增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杜仲炒黑而兼有止血之力;荆芥穗炒黑有“引血归经”作用;醋炒白芍既可引药入肝经,又可增强其舒肝、柔肝、解郁之功;当归酒洗,可借酒行药,通行表里上下,直达病所,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功效;

二《傅青主女科》名方

完带汤

健脾疏肝,祛湿止带

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生化汤

养血化瘀,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

两地汤

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组成:生地、元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

固本止崩汤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组成:大熟地、白术、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炭

易黄汤

健脾祛湿,清热止带

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

温经摄血汤

补益精血,温经散寒

组成:大熟地、白芍、川芎、白术、柴胡、五味子、肉桂、续断

定经汤

舒肝解郁,补肾调经

组成:菟丝子、白芍、当归、大熟地、山药、白茯苓、芥穗、柴胡

顺经汤

滋肾柔肝,补水制火,降逆止血

组成:当归、大熟地、白芍、丹皮、白茯苓、沙参、黑芥穗

清肝止淋汤

养血清肝,祛湿止带

组成:白芍、当归、生地、阿胶、粉丹皮、黄柏、牛膝、香附、红枣、小黑豆调肝汤

填经养血,补肾调肝

组成: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巴戟、甘草

清经散

清热凉血,滋肾益阴

组成:丹皮、白芍、大熟地、地骨皮、青蒿、白茯苓、黄柏

开郁种玉汤舒肝解郁,养血调经

组成: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

完带汤

【药物组成】白术30g(土炒)、山药30g(炒)、人参6g、白芍15g(酒炒)、车前子9g(酒炒)、苍术9g(制)、甘草3g、陈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8g。

【功效】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恍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用药特色:方中大量白术、山药30g为君药,双补脾胃阴阳;用中量人参、苍术为臣药,补中气燥脾土;芍药、甘草合用为酸甘化阳,车前子利湿,均为正佐之药。方中最妙者,柴胡、陈皮,黑芥穗俱用不及钱之小量,柴胡用于升提肝木之气,陈皮用于疏导脾经之滞,黑芥穗用于收湿止带并有引血归经作用。方中山药、白术用量可谓大矣,陈皮、柴胡、黑芥穗用量可谓小矣。现代临证应用于:带下病、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崩漏、蛋白尿、水肿等

生化汤

【药物组成】当归25g、川芎9g、桃仁6g、炮姜2g、炙甘草2g、黄酒童便各半

【功效】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主治】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傅氏认为:“生化汤新产之主剂,而血块之圣药,凡当新产、块痛未除或其他病,总以生化汤为主,随证加减,不可拘泥贴数,一昼一夜,必连服三四剂,服至病退为止。”

生化汤有当归、川芎、黑姜、桃仁、炙甘草5味药组成,有学者分析:“方中重用当归,而当归辛甘味苦温,为血中气药,能补血润燥,去祛瘀生新;川芎辛温生浮,搜风散寒,止痛调经,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桃仁苦平微甘,泄血滞而破瘀,缓肝急而生新;黑姜辛苦太热,去脏腑之寒,有阳生阴长之义;甘草甘平,以和诸药,炙用气温,能补三焦元气而散外寒。方名生化,功专去故生新。”本方现广泛用于临床,可治产后腹痛、恶露不绝、胞衣不下等,效佳。

固本止崩汤

【药物组成】大熟地1两(酒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芪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

【主治】妇人虚火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

“固本止崩汤”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之血崩昏暗篇,其言:“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人漠不谓火盛动血也。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傅山认为一家一遇到崩漏病,往往只用固涩止血的药物,虽然可以快速止血,但未考虑阴虚阳亢,虚火易于冲击,若不同时加用滋阴之品,恐怕疾病会随止随发,经久不愈。这是傅山所云:“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的道理所在。故其拟一方名曰:固本止崩汤。适用于脾气虚,失于统摄之崩漏。傅氏认为治崩重在调补肝肾,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统摄血液。

固本止崩汤的用药特色:方中用药妙在无止血之药而自止血,其全不去止血,而唯补血,又不只补血,而更补气,非唯补气,而更补火。借重剂熟地黄滋阴养血,伍以参、术、芪益气资化源而固冲,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的同时,指出:血崩而昏暗,为血气尽欲散之象,非唯气血双布更宜。故借重剂熟地黄滋阴养血,起到生阴血降虚火的功效;人参大补元气,固本升阳,黄芪益气止血,白术健脾益气统血归经,当归补血益气,使血有所生气有所主,并兼活血之效,补而不滞;以上兼以补气养阴生血之效;

“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速生”,故用黑姜温中助火,黑姜有引血归经、补火温阳收敛,补中有收涩之妙,因此,黑姜的应用为傅氏治疗血崩的一大用药特色。

温经摄血汤

【组成】大熟地30g(九蒸)、白芍30g(酒炒)、川芎15g(酒炒)、白术15g(土炒)、柴胡1.5g、五味子0.9g、续断3g、肉桂1.5g(去粗皮,研)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妇人肝肾虚寒,经水后期,量多者。

温经摄血汤是清代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中记载的调经方,专为血寒所致经水后期者而设,但在方后论述中傅氏又谓:“此方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凡经来后期者,俱可用。”方中熟地黄、炒白芍补肾养血,川芎活血,炒白术健脾生血,柴胡疏肝和血,肉桂辛温,温肾散寒、温经通脉。

《本草要略》谓:“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之凝滞其能补肾也必矣。”

五味子酸甘,滋肾生津,宁心安神。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可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孙思邈曾指出:“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肉桂和五味子,一散一收,阴阳双补。

续断,《本草汇言》认为:“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女科、外科取用恒多也。”《本草正义》亦有论述:“续断,通行百脉,能续绝伤而调气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使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肾精充足,气盛血旺,冲任得养,经血自能满盈,应时而下。

现代研究:

有学者研究发现该病以血虚、血寒、肝郁多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患者或因长期慢性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生化之源不足,营血衰少,致冲任血虚而月经后

期;或因经行之际过食生冷,或感受寒邪,或素体阳虚而阴寒内生,寒邪与血相搏,血为寒凝而运行不畅,导致月经后期;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条达,而妇女多抑郁恚怒而伤肝,肝受伤而藏泄失常,气滞不宣,气行不畅则血行亦不畅;“经水出诸肾。”,若禀赋素弱,或少年肾气未充,或多产,以致肾气不足,精血不充,血海不盈,亦致月经后期。多种原因终致气血失调,冲任受阻而月经后期,甚或闭经。

因此现代学者多认为治疗月经后期宜肝脾肾三脏同治。古代医家有诸多论述,如《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说:“妇人经水后期而至者,血虚也。此由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不能生血所致,当补脾胃,以滋生化之源。”李士材《病机沙篆》谓:“血之源头在于肾,气血久虚,常须补肾益精以生血。”《女科经纶·引方约之》言:“凡妇人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郁开气行,而月候自调,诸病自瘥矣。”

在近现代研究当中,温经摄血汤仍然主要用于治疗月经后期,尚有报道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不孕症

傅青主女科方剂

白带----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青带-----加减逍遥散 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黑带----利火汤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 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 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 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 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三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粉丹皮(三钱),元胡(一钱酒炒),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加荆芥穗炒黑一钱,尤妙。 经水未来腹先疼----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炒),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行经後小腹疼痛----调肝汤 山药(五钱炒),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熟),巴戟(一钱盐水浸),甘草(一钱)。 经前腹疼吐血----顺经汤 当归(五钱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二钱酒炒),丹皮(五钱),白茯苓(三钱),沙叁(三钱),黑芥穗(三钱)。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温脐化湿汤 白术(一两土炒),白茯苓(三钱),山药(五钱炒),巴戟肉(五钱盐水浸),扁豆炒捣(三钱),白果(十枚捣碎),建莲子(三十枚不去心)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三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二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黑芥穗(三钱),山萸(三钱蒸),续断(一钱),甘草(一钱) 经前先泄水----健固汤 人叁(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一两土炒),巴戟(五钱盐水浸),薏苡仁(三钱炒) 经前大便血----顺经两安汤 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萸肉(二钱蒸),人叁(三钱),白术(五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及组方规律初探 本课题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传统研究方法,对《傅青主女科》及其同时代相关著作进行整理,对《女科》中较具代表的白芍、柴胡、白术、巴戟天、附子、续断、五味子、元参、荆芥穗、车前子、天花粉等11味药物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傅氏对此11味药的用药模式(包含功用、剂量与配伍),此外对于傅青主调理肝脾肾的方剂进行分析,总结出调肾、调肝、调脾胃的组方规律。 《女科》治肝必用白芍,亦用于补心、助收脱、助滋阴药入肝肾。平肝时剂量最多可用达一两,与补血药配伍时,其剂量约三到五钱。肝血不足,芍、归同用以养肝血:肾水不足,则配以地、萸;肝郁而克脾土,佐以红枣或参、术、草以健脾:郁甚加用小剂量柴胡或香附以开郁;兼有气郁并出血者加用小剂量郁金:肝郁化火,则惯用丹皮、生地、栀子、黄芩等清肝。 本研究分类归纳出《女科》柴胡的四个功用:1.开郁;2.提气;3.与补精血药及温下焦命门药同用,补散同用,以散血寒;4.引药入肝肾以泻火;而柴胡均用小剂量一钱以内,且肝郁而肾水相对不足时较为少用。白术不仅是用来健脾,而能利腰脐之气,进而调理全身气机,并兼治与腰脐相关联的带脉、胞胎与任督疾病,《女科》以补药(大剂量的白术)做通用(利腰脐之气)为其重要的学术特色。参、术相配为《女科》补气的基本药对,而与熟地相配以燥润调和,兼益先后二天,本文并探讨不同体质下,白术、熟地的不同使用比例。在温阳药的使用方面,《女科》应用巴戟天做为温心肾之阳的主药,多用以温心肾以助脾胃,次则助胞胎、带脉、膀胱,本研究并同时探讨其相关配伍与使用剂量。《女科》应用附子以温肾阳为本,且常用小剂量,本研究探讨附子几种不同的功用与配伍剂量。续断在《女科》中使用的病机偏于与血病有关,多用于血虚、失血后,而兼有血脉受损。小剂量五味子的运用,既能添益肾水、又可滋补肺金,而能避免其过于收敛与易动龙雷之火的害处。傅氏用大剂量的玄参,以微寒药滋阴降火,于部分方剂中,取代需要用到性大寒的药物如知母、黄柏、石膏。本研究归纳出《女科》中荆芥穗四个功用,为升散郁气、通经络、化瘀血、引血归经,并探讨不同剂量时的运用。依照使用剂量的不同,车前子存在着利水与泻火两种作用。天花粉多用于妊娠期,并归纳整理出三种作用,补虚安中、消痰降气和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本研究分析《女科》中具代表性的七个调肾方,归纳出傅氏调肾时或有补其母,或有益其子,或滋其源等不同方法,但皆重视各脏腑间的互动平衡。本研究同时归纳整理了补精药物的选用与剂量,并归纳出傅氏大剂量的使用补肾精药的规律与重水补水的组方理念。而产后失血过多,出现阴阳两虚,若欲温阳,仍须顾及阴弱的矛盾,而于阴中求阳,避免温阳而动火之弊。调肝法的组方规律以半肝养血为主轴,特色为大剂量的芍、归配伍,稍佐极微量的柴胡(1:20)以解肝郁,或用小量香附、薄荷,并以肝肾同源为理论基础,配合以补精药熟地、山萸、山药,本研究发现,肝郁时用山药的频次比山萸多;肝木郁则克牌土,故需配以健脾胃药,如白术、山药、人参等,健脾药的使用可以缓本土之不和,再则可以助运化以增强对补肾药的吸收与助阴精疏布,而且可以调和重用平肝养血药后气血间的平衡。 治疗肝火傅氏常用黄芩、山栀、丹皮等,《女科》中对于湿热的探讨较少,仅有加减逍遥散中用了山栀、茯苓、茵陈以清湿热而止青带下。此外针对症状施以少量佐药的治疗,也是傅氏的组方规律特色之一,如胁肋闷痛用枳壳,肝郁经痛用延胡索,肝不藏血而导致出血用三七、荆芥炭、木耳炭、姜炭等,或用郁金理血止血,若遇妊娠需要调肝,则以养胞胎气血为主,而平肝养血为次。傅氏补脾胃之气多用参、术,而按气虚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比例与配伍,如黄芪、山药;若脾虚因于心肾火衰,则于补脾的同时补心包、命门之火,一般用巴戟天、覆盆子,而妊娠期改用肉桂与极小量附子,与微温的山茱萸、续断、枸杞子、菟丝子;脾虚兼有湿邪而出现泄泻,则配合茯苓、薏苡仁以利湿,脾虚而气血下陷则在补气血的同时配合微量升提药如升麻、柴胡之类以升提气血;因色欲过甚而伤及肾精,则配以熟地、山萸、枸杞等补精药,傅氏的组方,以调脾胃为中心,不同兼挟症状而有不同配伍,依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色而有不同的用药,其灵活的组方用药,围绕人体气血阴阳虚实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变化,对临床妇科调脾胃时的用药,留给后人启发而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浅谈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论治特色

浅谈中医外科疾病的辩证论治特色 15中医学升X班姓名:XX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自身也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运用“有诸内,必行诸外”、“治外必本诸内”的人体内外统一理论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中医外科之所以具有中医特色,关键不在其药,而在其法。法有诊法和治法,诊法为治法的基础,治法是诊法的具体体现方式。诊法之中最具特色的应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内涵,其中包括:四诊八纲,寒热虚实,五行脏象,经络循行。 外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身疾病在体表的反应,所以明代医家汪机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治外必本诸内。即使纯属外来小恙的蚊虫叮咬,其在体表的病变反应也与个人的内在体质(即整体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人微痒之后并无任何状况,但也有的人会引起急性的全身过敏状况。病因虽自外来,但病势发展及预后轻重却取决于内因。那么内因又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的祖先在没有任何现代解剖和生理病理知识可借助的情况下,以实践为基础将现有医学知识与朴素的古代哲学相结合,居然能创造出一套哲学化的医学,这就更能从较高的层次上对治病和预防进行指导。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才提出“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其实早就包含在我们的中医经典《内经》及其他许多著作中了,而且在中医范围内早已成了共识。 那么具体说来,人的“内因”到底是怎样的呢?——看不到。看不到怎么办呢?——类比、倒推,然后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最后终于找到了规律:人的内部就是一小天地——天人相应,小大同理;五行生克——脏腑之间相互支持,互相制约;经络循行——脏腑经气在体表都可以找到按规律分布的循行路线,且可以定出相对固定的刺激点:穴位。所以,变诸内必见诸外,只要在体表引起了病变,即属于我们外科病的范畴了。 外科外治固然重要,然必须了解整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寒热虚实和脏腑所属,不然未免有瞎子摸象和扬汤止沸之嫌了。当外治则内治,当内治则内治,当内外结合则内外结合,这样才能够进退自如,准确把握。下面结合我个人的学习谈谈外科病辩证论治的一点看法。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内经》有“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之训。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两大类。外邪引起的疮疡,以“热毒”、“火毒”最为多见,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疮疡,有的在初起阶段,并不都具有热毒、火毒的红热现象,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病至中期,才能显现。这类疮疡一般都具有阳证疮疡的特点,因为疮疡发生之后,病理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疮疡的最终表现,大多为热毒、火毒之象。内伤引起的疮疡,大多因虚致病,且多属于慢性,如肾虚络空,易为风寒痰浊侵袭而成流痰;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瘰疬这类疮疡的初、中期多具有阴证疮疡的特点。此外,由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而引起疮疡,虽然有时正气尚未虚衰,但较之单为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宣传资料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 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有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外固定,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敷药法等特色治疗方法。 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是骨折外固定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闭合性骨折,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而不包括上下两个关节,上下两个关节不会僵硬,解决了“静”与“动”,“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能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又能使骨折两端关节适当的活动。 手法整复:手法整复是针对闭合骨折或脱位,通过医师的手法复位,恢复骨的连续性或关节的复位,辅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法整复包括拔伸、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旋、蹬顶、杠杆等十二种手法。 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将骨折远近两端用骨针或钉穿过,在皮肤外将穿过骨折两端的骨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使骨折对位和固定的目的。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骨不连、肢体延长术、多段骨折、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等。 石膏外固定:石膏外固定是将石膏绷带卷平放于30-40度的温水桶内,待气泡出净后取出,医者以双手握住绷带的两端,挤去多余水分,平铺后放置棉纸作为衬垫,包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待石膏干后达到固定的目的。适用于骨折和关节操作的固定、骨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等疾病。 艾灸法:艾灸法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胃痛呕吐、腹痛等。 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软组织损伤等。 刮痧法:刮痧法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刮痧疗法的适应症十分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科等360多个病种。此外,还有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 敷药法:敷药法指将新鲜的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外或穴位,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垫解毒、拔毒等功效。

傅青主女科 (精校)

傅青主女科 (精校) 傅青主女科 上卷共三十八條三十交骨不開降子湯九症四十一方種子腳手先下轉天湯身瘦不孕養精種玉湯氣逆舒氣湯帶下胸滿不思食不孕并提湯子死產門救母湯白帶完帶湯下部冰冷不受孕溫胞飲子死腹中療兒散青帶加減逍遙散胸滿少食不受孕溫土毓麟湯正產黃帶易黃湯少腹急迫不受孕寬帶湯胞衣不下送胞湯補中益氣黑帶利火湯嫉妒不孕開鬱種玉湯湯 赤帶清肝止淋湯肥胖不受孕加味補中益氣湯氣虛血暈補氣解暈湯 骨蒸夜熱不受孕清骨滋腎湯血暈不語刺眉心穴法獨參血崩腰酸腹脹不受孕升帶湯湯當歸補血湯昏暗固本止崩湯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受孕化水敗血攻心暈安心湯年老血崩加減當歸補血湯種子湯腸下補氣升腸湯萆麻仁提少婦血崩固氣散法 交感血出引精止血湯 鬱結血崩帄肝開鬱止血湯下卷共三十九條四十產後閃跌血崩逐瘀止血湯一症四十二方二法少腹疼血瘀散結定瘀湯血血海太熱血崩清海丸虛腸寧湯妊娠氣喘救脫活母湯鬼胎惡阻順肝益氣湯惡寒身顫十全大補湯婦人鬼胎蕩鬼湯紅花霹靂浮腫加減補中益氣湯惡心嘔吐溫腎止嘔湯散少腹疼安奠二天湯血崩救敗求生湯室女鬼胎蕩邪散調正湯口乾咽疼潤燥安胎湯手傷胞胎淋漓不止完胞湯 吐瀉腹疼援土固胎湯四肢浮腫轉氣湯調經子懸脅疼解鬱湯肉線出兩收湯 經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經散跌損救損安胎湯肝痿收膜湯火旺水虧兩地湯胎漏助氣補漏湯氣血兩虛乳汁不下通乳丹經水後期溫經攝血湯子鳴扶氣止啼湯鬱結乳汁不通通肝生乳湯經水前後焝定期定經湯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息焚

經水數月一行助,丹安胎湯 年老經水復行安老湯中惡消惡安胎湯 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加味多怒墜胎利氣洩火湯 四物湯 經水未來腹先疼宣鬱通經湯小產 行經後小腹疼痛調肝湯行房不慎固氣填精湯 經前腹疼吐血順經湯跌閃理氣散瘀湯 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溫臍化大便乾結加減四物湯 溼湯畏寒腹疼黃耆補氣湯 經水過多加減四物湯大怒引氣歸血湯 經前先洩水健固湯 經前大便血順經兩安湯難產 年未老經水斷益經湯血虛送子丹 1 女科上卷陽曲傅山青主手著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 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白帶下一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剋脾土,補益 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溼,何難分消水夫帶下俱是溼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裏以及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爾。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糸也,帶脈焝力則 難以提繫,必焞胎胞不固,故曰,帶弱青帶下二 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焞而帶脈之

中医整体护理的特色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两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人是有机的整体;人是身心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与环境构成统一的整体;人是不断发展的整体;人是独立的整体。 (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在二、三千年前,就形成了系统的整体、矛盾、恒动人体观,成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人体内部是一个充满矛盾,永恒运动的统一整体,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诸如脏、腑、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目、耳、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通过经络都能互相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也都是互相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体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各方面。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医学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

之消渴有关。因此,中医就是运用这一观点,指导诊断与治疗,能够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来了解人体内在的脏腑病变,此外如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脏腑病变对精神活动的干扰等,都说明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树立整体观念,妥善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疾病,取得护理工作的主动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二)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中医学有“人与天地相应”的著名论断,即《内经》中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空气、水、饮食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地受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但人体对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必然相应的产生生理或病理上的反应,如自然界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人体受其影响,通过生理功能予以调节来适应。 《内经》在《异法方宜论》、《五常政大论》中:就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疾病流行以及对寿命的影响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还告诫医家除应研究医道外,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能取得满意

骨伤科发展规划

骨伤科是古老而又年青,充满活力的一门医学学科,作为中医学科的一个分支,中医骨伤科学也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理论需要更新以适应社会需要。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骨伤科的发展,我院骨伤科根据目前现状以及自身水平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我院骨伤专科为省中医重点专科,需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对骨伤科设备设施投入,引进先进仪器,水平能力更上台阶,加强骨伤科专科医生的培养,增加病床数量,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与市立医院形成强有力的竟争,对周边县市产生辐射影响。 二、重点发展骨伤科优势我们将在保留传统的中医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创伤骨伤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创伤康复的要求也越来越来越高,完全靠传统的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特别是复杂骨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小切口微创手术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在今后将努力发展微创的手术方法。再者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骨关节退变疾病越来越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全民医保的进一步推行,骨关节退变性疾病的就诊率越来越高。骨伤科将继续应用中医骨伤传统治疗方法,如口服中药调理,外敷,熏洗等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同时积极吸取西医先进技术,使二者彼此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中西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特色。 三、组建骨折康复治疗中心现今骨折后期功能锻炼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在院领导的重视下逐步建成县骨折后期功能康复治疗中心,逐步开展伤骨科康复系统治疗,骨折病人术后配合中医康复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加速病人康复。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康复方案,发挥中医特色,更好更快地促进病人康复,扩大我院骨伤科在县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择优录取,每年有计划的引进和

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生活于明万历35年至清康熙23年(公元1607-1684)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先生为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其代表作,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医妇产科专着,书中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妇科临床。笔者学习先生著作,对其辨证论治思想初探一二。1论病求因,辨证简要 《女科》书中每论一病一证,必探其病因,别其异同,且言简意赅,扼要得当,便于临床掌握。如论不孕证,详列十种之多,但每一证型只抓住一两个主证加以识别:如谓身瘦者为血虚,阴虚;下部冰冷者为胞宫寒;心怀狭隘,易生嫉妒者为肝气郁结;体胖痰多者为湿胜;骨蒸潮热者为骨髓内热。又如论妇人带下,谓“带下俱是湿证”,一个“湿”字便概括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进而以显而易见的带下颜色为根据,区别为青、赤、黄、白、黑五带。证候虽然复杂,但寥寥数语即剖析清楚,判然有别,要简不繁,形成傅氏辨证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八纲辨证,妙解病机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傅氏在《女科》中灵活运用阴阳之理,妙解病机,见病知源,尤具特色。其以阴阳为纲,辨明证候寒热虚实。如论经水先期云“妇人有先期而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又有妇人先期经来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时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又如“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以上从月经的先后期辨其寒热,又从月经的量来辨其虚实,这种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3脏腑辨证,统筹兼顾 傅氏十分重视脏腑学说,针对妇科病特点,提出肾为任脉之本,脾为带脉之本,肝为冲脉之本,强调肝、脾、肾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指出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又相互滋生,因此肾与妇女经、孕、产、乳均密切相关。“经本于肾”,傅氏认为月经病与肾精、肾气均密切相关;不孕则多责之肾虚:身瘦为血虚肾阴亏虚,胸满不思饮食为肾阳气不足;骨蒸夜热为肾水不足;同样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不足而胎动。因此,傅氏善用生熟地,山萸肉等滋补肾精,加上当归,阿胶等养血以生精。总结其补肾之法,有温润填精补肾阳法、甘温补肾气法、甘咸滋阴养血补肾法、滋阴清热泻火法、引火归元法、滋肾养肝法、补肾健脾法等。

中医特色护理实施方案

深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实施方案 为了发挥中医药优势,传承中医技术操作,夯实基础护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改进工作模式,改善服务品质,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积极响应我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特制订实施方案如如下: 一、成立实施方案工作小组: 组长:王伟杰 副组长:邹志杰李峰卫 成员:金妍河、王丽、邱春艳、赵敏、田俊月、张海英职责: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督导。 二、工作目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实施标准: 1、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医院中医护理特色评价标准 3、患者满意度 4、中医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四、实施方案: (一)、加强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中医特色辩证护

理。 1、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在每月进行的护理查房及护理病例讨论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护理内涵,并针对其中医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持续改进工作。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同时护理部增设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检查组,每月对科室的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有效地促进了我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2、开展以聘请专家授课、组织科室讲座、进行晨间学习提问等方式,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对学过的知识每月进行考核。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种形式函授学习,提高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 3、每季度进行全院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学习和考核一次,并通过参加中医传统疗法技术观摩和技术比赛等形式,积极开展中药灌肠、拔火罐、艾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贴敷等传统技术疗法。 4、针对科室收治范围,制定了中医辨证施护病种。根据病种制定辨证护理常规,并逐年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发挥了中医护理在心血管科疾病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将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康复护理之中。将治未病的预防贯穿于患者健康教育全过程,

中药外用制剂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

附件4 中药外用制剂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 中药外用制剂主要是指通过皮肤、粘膜、腔道等途径给药的中药制剂。与口服给药的中药制剂相比,中药外用制剂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制剂工艺较为特殊、辅料变化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药物多发挥局部作用、对用药剂量的精确性要求相对较低、用药的安全性相对较大等。在相关药品的研究与评价中,需充分考虑到中药外用制剂的特点。 过渡期品种中药8、9类(外用制剂)的注册申请是依据2002年12月公布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2005年5月公布实施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按照工艺无质的改变申请减免临床研究直接申报生产的改剂型注册申请,以及申报生产的仿制药的注册申请。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此类中药外用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根据国家局《关于印发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128号)精神,结合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在中药外用制剂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和仿制的研究与评价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是否明确的判断标准 (一)制成总量 中药外用制剂的制成总量是保证制剂含药量稳定以及不同批次产品质量均一的重要参数,因此,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的制成总量应该明确。 鉴于中药外用制剂的特点,用于完整皮肤中药外用制剂的质量标准,属于以下情形的可视同制成总量基本明确: 1.处方原料或提取物(中间体)与辅料的比例明确的; 2.其它可以通过质量标准的规格或制法项推算出制成总量的。 (二)日用生药量

中药制剂的日用生药量一般由处方量、制成总量、用法用量决定,在处方量和制成总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用法用量成为影响日用生药量的主要因素。考虑到部分中药外用制剂的用量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根据用药部位及适应症的特点确定,对于中药外用制剂的用法用量要求如下:1.局部给药发挥全身作用的,应明确每次用量和每日用药次数。 2.粘膜给药(主要指鼻腔、口腔和眼部的粘膜给药)、创面给药、破损皮肤和完整皮肤给药: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往往可以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确定。该类中药外用制剂,如果是发挥局部作用的,应明确每日用药次数。 3.腔道给药(主要指阴道、直肠等):考虑到此类制剂的用药特点,一般情况下,应明确每次用量和每日用药次数。但是,由于洗剂等在临床应用上有其特点,如果是发挥局部作用,应明确每日用药次数。 除以上要求外,中药外用制剂原标准是否明确的其它判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按照《中药质量标准不明确的判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中药工艺相关问题处理原则》等相关原则进行判断和处理。 二、中药外用制剂安全性、有效性的一般原则 (一)处方中含有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颁布的28种毒性药材和法定标准记载为大(剧)毒药材的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试验的改剂型时,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 (二)处方中含有现代研究发现有严重毒性的药材,如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药材的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时,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方面的一致性。 (三)处方中含有化学药物(维生素等除外)或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中药外用制剂,在仿制和减免临床研究的改剂型时,应注重辅料改变对药物吸收利用的影响,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说明仿制药与已上市药品,改剂型品种与原剂型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一致性。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骨伤科护理的中医特色疗法 一、艾灸关元、气海缓解骨科术后癃闭和拔尿管后小便淋沥 1、原理:温通经络,益气扶正,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而起到调理三焦,温补下元,通阳利尿,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以达到术后尿潴留患者小便自利的目的。 2、适应症:骨科术后尿闭之患者、骨科术后留置尿管者拔除尿管后小便不出者。 3、禁忌症: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 灸治的禁忌点:睪丸,大血管的深处部,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女性,高血压及高热度者。 二、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1、原理:大承气汤具有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和中化食,安和五脏,软坚化燥,泻下清热,理气止痛之功效。 2、适应证: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急腹症和胃肠道出血,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虚症病人,脱症,脑疝患者禁用。 三、开天门缓解骨科患者创伤后精神压力、促进睡眠 1、原理:开天门按摩头颈部诸穴,能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具有镇静安神、镇惊止痛除烦的作用。即使无病通过按摩也可以增强体质,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2、适应症:骨科创伤后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头胀、失眠。 3、禁忌症:凡有头部外伤、皮疹、血液病患者、过敏的患者禁用。 四、四黄水蜜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 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适应症 (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 (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各类筋伤。

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 五、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 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 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 3、禁忌症: (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处忌用;(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六、中药熏洗缓解骨关节肿痛 1、原理: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去腐生肌、杀菌抑菌之功效。熏洗可扩张患部血管、改善其局部微循环的物理作用,从而增强伤口上皮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能力。 2、适应症:对于肾虚血淤所致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风寒外侵或虚寒、气虚血淤所引起关节疼痛,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3、禁忌症:凡皮肤烧伤、烫伤、脓包疮或皮肤病,糖尿病足者不宜浴足,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饭后不宜浴足。凡狂犬病、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本法。 七、砭石治疗颈椎、腰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1、原理:砭石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可产生极丰富的超声脉冲,接触人体表皮可使血液循环加快20%,治疗时还可以与患者身体进行能量交换,通过不断刺激局部腧穴,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顺畅腹部气机,同时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激发神经一内分泌一体液调节功能,从而达到缓解胃肠功能障碍的目的。 2、适应症:颈椎、腰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骨性疾病长期卧床胃肠功能障碍辩证属气滞血瘀、寒湿内阻者。 3、禁忌症:实热症,如感染性骨关节炎辩证属实热症者。 八、金桂外洗方湿热敷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病 1、原理:金桂外洗方主要药物是半枫荷、桂枝、生草乌、宽筋藤、入地金牛、威灵仙、海桐皮、透骨消。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除瘀止痛功效。

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名方

一《傅青主女科》用药特色 常用补益气血药物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充盛调和则五脏安和,经、孕、产、乳如常,故傅氏治疗妇科病非常重视调护气血。 《傅青主女科》168首方剂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等9味药。 傅氏认为:“血为有形之物,难于速生,气于无形之物,易于速发,补气以生血,尤易于补血以生血耳。”因而补气与补血在总体上比较,前者多于后者。用药纯和 傅氏认为:“善医者,只用纯和之品而大病清除,不善医者,立意惊奇,不唯恐无效,反致百病丛生”。其治疗女科疾患,补不过用滋腻,温不过用燥热,清不过用寒凉,泻不过用攻伐,方剂配伍“用药纯和,无一峻品”。 药量轻重悬殊 《傅青主女科》用药最大特色,在于药物用量轻重悬殊。 岳美中说:“其用药前无古人,该重时用量特重,动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讲究药物炮制 《傅青主女科》常用炮制方法如蒸、炒(土炒、面炒、酒炒、醋炒、炒黑)、洗(酒洗)、浸、去心、泡炒、研、醋制等。白术土炒则可增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杜仲炒黑而兼有止血之力;荆芥穗炒黑有“引血归经”作用;醋炒白芍既可引药入肝经,又可增强其舒肝、柔肝、解郁之功;当归酒洗,可借酒行药,通行表里上下,直达病所,同时也可以增强其养血活血之功效; 二《傅青主女科》名方 完带汤 健脾疏肝,祛湿止带 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生化汤 养血化瘀,温经散寒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黄酒、童便 两地汤 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组成:生地、元参、白芍、麦冬、地骨皮、阿胶 固本止崩汤 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组成:大熟地、白术、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炭 易黄汤 健脾祛湿,清热止带 组成: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 温经摄血汤 补益精血,温经散寒 组成:大熟地、白芍、川芎、白术、柴胡、五味子、肉桂、续断 定经汤 舒肝解郁,补肾调经

中医特色外用药制剂

中医特色外用药制剂 外用药制剂1.1. 51癣药膏2号(《中医外科学》) 配方:土槿皮10g 雄黄5 g氧化锌10g 青黛1g 凡士林100g制法:各研细粉,凡士林调匀即成。主治:浅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处。 第二节独特外用制剂 1.2. 1精制黑豆馏油(《皮肤病方药手册》) 配方:黑豆10000克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馏锅”或用“大型干馏锅”。将洗净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黄泥一层,再加热(先武火后文火),再经20—30分钟后,温度高达200—240度,最后在导管中流出油液,冷却后成为粗制品,使油水分层,弃去水分,将油加热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馏油。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用法:配成20%黑豆馏油软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纯黑豆馏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胶布叠瓦状贴敷,每2—3天1次。 配方:群药类:鲜羊蹄梗叶(土大黄)大枫子百部、皂刺各60g 鲜凤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前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子各30g 山甲、川草乌、血竭、斑蝥和15g金头蜈蚣15条;药面类:白芨面30g藤黄面、轻粉面各15g 硇砂面9g 制法:香油3840毫升、生桐油960毫升,放入铁锅内,浸泡群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将药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温度约为240度左右)

然后下丹,每480ML药油加樟丹300克,药面90克,檀香60克搅匀至冷即成。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结节性痒疹、寻常疣,胼胝、鸡眼、甲癣、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用法:加温外贴切患处,3—5天更换1次,清拭时需要用植物油或挥发性油才能擦净。 1.2.3拔甲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蓖麻子45g 蛇蜕45g 天南星45g 川椒30g 大枫子30g 生川乌18g 乌梅31g 皂角45g 地肤子45g 杏仁31g 威灵仙31g 凤仙花子120g 千金子45g 五加皮45g僵蚕30g 生草乌18g 凤仙花60g 地骨皮45g 香油1500ML制法:上药加热熬黑,去渣,再熬炼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适量成膏,候温,入硇砂60克,拌匀即成。主治:甲癣、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将拔甲膏放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软化,置病甲上,用手压平,外用胶布包裹固定。每4—5天换药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脱落,残甲可用手术刀修平。病甲除去后,可外搽癣药水至新甲长全为止。 1.2.4疯油膏(《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配方:扫盆25g 东丹5g 乙辰砂20g 麻油300ML黄蜡30g 制法:各药共研细粉。先将麻油煎沸,入黄蜡,取起离火,再入药粉,拌匀即成。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藓、皮肤淀粉样变、斑秃等。用法:外搽患处,电吹风机喷射热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1.2.5熏条剂(《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

王大增用药特色

王大增用药特色 一、轻可去实 "轻可去实”,一般理介是指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而言。先生提出的“轻可去实”其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药物性味而言:在解表时主张施用荆芥、防风、薄荷、桑叶、菊花等轻清升散之品,不用桂枝、麻黄等重浊厚味之属;湿浊中阻时施用茅术(米泔水浸)、茯苓等淡渗之品,不用苍术、厚朴等厚味燥湿之属;瘀血内阻,症瘕积聚时选用三棱、莪术、刘寄奴、大黄等破瘀逐血软坚散积之品,不用失笑散、全蝎、蜈蚣等气味重浊之品。 2.指剂量轻微:先生所用的剂量宗叶天士法,一般均以1~9克为准,很少超过9克以上的认为只要掌握病情,药宜轻用,重用者往往旧疾不去,反致他病。当然剂量之多寡,最终还应适合病情之轻重,切忌太过与不及。太过则伤正;不及则罔效,务使药病相抵为贵。因此,用于疏肝解郁的柴胡,郁金只用到3~6克;攻下通腑的生大黄则用至3~6克;清心泄火之黄连只用到1.5~3克左右。

3.指药味少而精:良医治病,辨证确切,用药如用兵。药味少而精同样能取胜;多而杂说明医者心中无数,对病情掌握不准,这样不但不能取效,往往反遗他害。因此先生的处方一般均在10味左右。 二、重视炮制,讲究服法 有些药物通过炮制和配伍,要减少或监视其副作用,并能增加治疗作用,如熟地、阿胶等炒炭或珠(用蛤粉炒),或配以辛香理气的如炒枳壳、陈皮之品,可减少其滋腻呆胃的副作用,从而发挥其补益的作用;对砂仁、蒲黄、车前子或有关丸剂入药者用包煎,以免药液混浊;对紫菀、贯众、仙茅等品,方书中记载有小毒,与甘草同用,以解毒性;对有特殊气味的如乳香、没药、五灵脂之类以炒炙用。如某些刺激胃肠的药物如墓头回、椿根皮、臭阿魏等尽量不用或慎用;患者服药后有不适感,嘱其改在饭后服,对某些虫类药物尽量避免应用,以防异体旦白过敏反应的发生。 加工炮制能改变药物升降沉浮作用趋势。盐炒则降,如杜仲、菟丝子盐炒后则增强其下行补肾的作用;姜炒则散、厚朴、半夏经姜炒后,增强其止咳化痰、温中止呕的功效;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 骨伤科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 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 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 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 (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 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 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

(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 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 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 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 (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是炮制后的中药饮片,而不是原药材。通过炮制,可调整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临床医生要提高疗效,根据辨证论治,选择恰当的炮制品是十分重要的。炮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而中药炮制的各个操作步骤均能影响其质量。必须注意药物的净制、切制、加热、辅料等与药效的关系。清代《修事指南》的作者张仲岩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这段话反映了炮制与药性、医疗活动、临床疗效的关系。强调了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炮制品药性的改变以及炮制品的选择应用,以对症下药,取得疗效。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是由中医用药的特点所决定的。1.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施治的基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施治的基础。故中医师在确定治疗原则,谴方用药时,应根据病人的症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气候等具体情况来选用炮制品种,以提高临床疗效。如:在下列情况下如何选择麻黄炮制品?风寒表实证----生麻黄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蜜炙麻黄老人、幼儿及虚弱者风寒感冒----麻黄绒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蜜炙麻黄绒2.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临床用药常需突出某方面的作用,而不是用全部功效。通过炮制可对药物原有性能功用进行优化取舍,突出某些作用,同时降低某些作用,使之更适合病情的需要。如柏子仁润肠通便、心安神。生品有令人呕吐的副作用,多用于肠燥便秘。若用于心神不安、虚烦失眠的脾虚患者,则需将柏子仁制霜,消除呕吐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功专养心安神。3.炮制品种的选用,明确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特点。炮制品种的选用,明确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病因、病机、生理、病理、脏腑的属性、喜恶等各种因素。例:张仲景名方“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伤寒病,用白虎汤主治阳明实热、大热、大汗、口渴、脉洪大。此时病邪由表及里,传经化热,病邪已经深入,人体之正气亦有损耗,过于苦寒易于伤中。选用炙甘草调和药性,顾护脾胃,防止石膏、知母大寒伤中。温病是直接感受热邪,最易伤阴,应及早清热护津,故甘草生用,以增强泻热作用,甘凉生津,兼和脾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