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第十章第一节讲义.doc

初三化学第十章第一节讲义.doc

初三化学第十章第一节讲义.doc
初三化学第十章第一节讲义.doc

九年级化学《常用的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一、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

【实验步骤】

将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只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不变色

石灰水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不变色

氢氧化钠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1.紫色石蕊溶液:①遇酸变红色

..【酸红碱蓝】

..②遇碱变蓝色

2.无色酚酞溶液:①遇酸不变色

..【酸无碱红】

...②遇碱变红色

【同步训练】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它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呈无色 D.变紫色

3.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4.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三种植物的花瓣,将它们分别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酒精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了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液体中,得到以下。

若用所制得的溶液检验花盆中土壤的酸碱性,你会建议选择的溶液来做酸碱指示剂

二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

①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②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实验解释与结论】如下表所示

注意:

①浓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一般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不具有挥发性

②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但工业盐酸常因含有杂质(主要含Fe3+)而显黄色

③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会看到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正因如此,在制取氢气时要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

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浓盐酸需密封保存

说明:除盐酸、硫酸外,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酸还有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另外,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物质中也含有酸

【同步训练】

1.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烧杯,乙烧杯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 D.氨水

2.如上图所示,密闭容器中盛有甲、乙两烧杯,乙烧杯中盛有无色酚酞试液,当甲烧杯中盛有下列何种试剂时,过一会儿乙烧杯中酚酞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 D.氨水

3.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需加入适量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白酒,但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因为。

2.浓硫酸的腐蚀性

(1)脱水性

【实验10-3】浓硫酸的脱水性

说明: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腐蚀 【同步训练】

1.将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很快变黑。这说明浓硫酸具有的特性是( ) A .酸性 B .吸水性 C .脱水性 D .氧化性 (2)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浓硫酸需密封保存 【同步训练】

1.下列物质敞口放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A .浓硫酸 B .大理石 C .稀硫酸 D .浓盐酸

2.将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

A .颜色发生改变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②用小木棒蘸取少量浓硫酸 ③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①先变黑,后出现小洞 ②变黑

③先变黑,后出现小洞

实验结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棍、棉布里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实验10-4、实验10-5】稀释浓硫酸

注意:①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②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同步训练】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C.稀释浓硫酸时,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动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2.某同学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

A.先用较多的水冲洗 B.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不作任何处理

3.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会增大B.浓硫酸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布拭干

D.浓硫酸易溶于水,溶于水时会放热

4.如果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是否需要进行处理?为什么?

【小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同步训练】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初三化学第一章讲义

精锐一对一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________________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 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4. 物质的加热 (1 )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使用原则: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查酒精剩余量。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两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 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一不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②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2)给物质加热: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 注意: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 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 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1?原子、分子理论: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一分子理论。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 表:由门捷列夫(俄国人)发现。 7. 一些常见危险化学药品标志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课 教师讲义

精心整理知识点一: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 家里的塑料制品:手机、牙刷、肥皂盒等 厨房里:炊具——金属制品 天然气、液化气——化工产品 衣料中的化学合成纤维:特殊衣服——防寒衣、防水衣等 化学与家居特点——牢固耐穿、易洗快干、安全舒适、抗皱性好 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房:钢铁、水泥、不锈钢、铝合金、玻璃、油漆等 洗涤用品:洗涤剂、沐浴露、洗衣粉等化学制品 例1从自己的服饰或书包中找出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并写出名称。 答案:化纤服装、尼龙袜、棉手套、有机玻璃扣子、铅笔、课本、铅笔盒、钢笔等。 知识点二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 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 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 化学的作用 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 航天事业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 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误区警告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并不是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得看问题,判断一种事物的优劣,应评价该事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的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其产生危害。 例2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含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环节了人类粮食危机 知识点三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误区警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原料,物体是具体的事物。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铁这种物质,可以组成铁锅、铁勺、菜刀等多种物体。 例3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 C.合成新的物质 D.防止环境污染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练习: 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2.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拥有更文明更健康的生活,下列叙述与其意不符的是() A.化学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烟草的性质,提高吸烟的技能和吸烟的效率 B.学习化学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奇异现象,做到避凶趋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在使用燃气或用煤炉取暖时,学习化学可以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D.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揭穿“水变油”“铜变金”这样的骗术,以免上当 3.“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播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肥 C.加工成饲料 D.制造沼气 5.用下述物质填空(填序号): (1)水泥(2)沙子(3)腈轮毛衣(4)煤炭(5)食醋(6)汽油(7)酒精 (1).以上物质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讲义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大家是否思考过:水为什么能够灭火?如果炒菜的时候油锅起火了,你会用水把它扑灭么?家里面的水壶是不是有一层白色的叫做水垢的东西?水垢是什么东西?怎么除掉它?在洗碗刷盘子的时候,是用水冲还是先用洗洁精洗再用水冲?洗洁精为什么能够用来清洗油污呢?平时吃的膨化食品的袋子为什么总是鼓鼓的?里面的干燥剂是什么东西?馒头为什么使用了发酵粉之后蒸出来就会又松又软?电视剧中经常 出现的毒药〝鹤顶红〞,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到底 是什么东西?大家都见过焰火,是什么东西使得焰火 看起来五颜六色的?大家都听说过温室效应,那是什 么引起了温室效应? 化学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 我们从日常生活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知,化学科学的研究 成果已经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 在日常生活中:粮食的生产、食品的保存和添加剂的生产与使用; 五彩缤纷衣料的生产〔化学纤维的生产和加工、染料的生产和纤 维的染色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装饰材料的加工;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生产、交通工具所用燃料的生产、公路和铁路等所用材料 的生产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信息工业中原材料的加工,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航天工业中高能燃料的生产、材料的制造等。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材料工业中各种新型材料的制造;环境保护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保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生命科学中新型药物的合成、基因工程的研究等。 图1-2 裁出美丽的衣裳

据研究,塑料袋几百年都不腐烂,一节电池能污染一平方米的土地达几十年之久,这些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有些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令,规定垃圾分类盛放、集中回收,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开始这样〝管理〞垃圾。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垃圾的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垃圾的回收能变废为宝。 到底什么是化学呢? 我们每天都要喝水〔H2O〕,那么大家知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内部又有怎样的结构呢?一些古代的字画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可见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生产联系的相当密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的自然科学。 【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 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 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出结论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例2】化学给我们带来了〔〕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化学第一章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基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化学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三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量取时,量筒必须平放,而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的_______ 保持 水平。 3、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去点火,酒精灯的火焰必须用_______ 灭,给 物质加热时,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部分,若碰到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的时候, 应立 即用_______________扑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必须使用试管夹,将夹从试管的底部往________,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液体的体 积一般 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要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里的液体_______加热, 管口不 能对着______________。 5、托盘天平称量前先把游码调到____处,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_____g,称量时实物放在____盘,砝码放在 ____盘。 称量干燥的药品放在____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如_______)里称量。 6、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量筒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镊子⑥药匙。用序号回答: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 取用 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准确量取5mL液体的是_____,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_____。 7、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8、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编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验时万一眼睛里进了药液,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连接仪器装置时,连接的一端用_________润湿,再_______插入。 二、理解性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某学生要称量6.5 克食盐实验(1 克以下用游码),他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右盘,结果他称量的 食盐质 量是______克。 2、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教案资料.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 ( 第一 章)

1、下列中,你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的成与构B.物的化与性C.物体的运状D.物的 用途与制取 2、小猫可站在正在加的高分子材料板上,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 A .性B.性 C .性 D . 性 3、下列有关道和阿伏加德等科学家的研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物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合是化学 化的基 B.在化学化中,分子会破裂,原子也会破裂C.原子和分子学 的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 D.原子和分子学的立,使人化学的由表象化内部本 4、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便化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 明的增加 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5、人的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科学道理。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 作,如:茶杯盖子、盖、酒瓶和料瓶盖等,些盖子取下后怎放 置比合理?????() A .正放 B.倒放 C.放 D.随便放 6、如右所示的器,常用来取用状固体品的是???????????? ( ) 7、下列操作的是??????????????????????)( 8、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管中液体加,液体体不超管容的1/3B.把杯置于架台的圈上直接加 C.用量筒量取液体,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保持水平D.剩余的品,不能放回原瓶 9、下列象中生的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一种是????() A.鞭炮爆炸B.食物C.冰雪融化 D.生 10、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丙(C3H8)。下列关于丙性的描述,属 于化学性的是???() A .无色气体B.着火点 450℃,易燃C.沸点 -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1、下列各所示化属于物理化的是????????????)(

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探究】 物质的变化 【实验1-1】水(H 2O )的加热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成小液滴 液态水 水蒸气液态水 【实验1-2】块状胆矾(CuSO 4·5H 2O )的研碎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实验现象】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状固体 【实验1-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胆矾固体溶解,变为蓝色澄清的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后试管内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1-4】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块状固体逐渐消失;烧杯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示例:水的蒸发、汽油的挥发、玻璃的破碎、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溶化、氧气的液化、木材制成桌椅、矿石粉碎等 (3)基本特征:物质常伴有形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 (1)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2)示例:如木炭的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火药爆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冷凝 加热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 ※说明: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 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 化。2)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 变化 ..。如蜡烛燃烧时先熔化成液体,然后燃烧,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而蜡烛熔化成液体是物理变化,但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B钢铁生锈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水的蒸发 【变式联系】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①冰雪融化②铁生锈③木材制桌椅④木材燃烧⑤石碏熔化 ⑥石碏燃烧⑦酒精挥发⑧海水晒盐⑨气球爆炸⑩火药爆炸 属于化学变化有;属于物理变化有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示例:颜色、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 (3)物理性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熔点:物质的熔化(固态→液态)温度 沸点:液体沸腾(液态→汽态)时的温度 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说明:物质的有些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易挥发等,都可以利用人的眼、鼻、舌等感官感知;还有些性质,如熔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的数据,可计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这些性质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示例:煤和木材中的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此外还有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待学) ※说明: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但物理性质不一定要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人可以直接感知到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有答案

化学检测题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初三化学第一章第一节课 教师讲义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化学制品和现象 家里的塑料制品:手机、牙刷、肥皂盒等 厨房里:炊具——金属制品 天然气、液化气——化工产品 衣料中的化学合成纤维:特殊衣服——防寒衣、防水衣等 化学与家居特点——牢固耐穿、易洗快干、安全舒适、抗皱性好 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 住房:钢铁、水泥、不锈钢、铝合金、玻璃、油漆等 洗涤用品:洗涤剂、沐浴露、洗衣粉等化学制品 例1 从自己的服饰或书包中找出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并写出名称。 答案:化纤服装、尼龙袜、棉手套、有机玻璃扣子、铅笔、课本、铅笔盒、钢笔等。 知识点二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 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材料 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 化学的作用 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 航天事业需要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 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

误区警告化学制品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并不是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得看问题,判断一种事物的优劣,应评价该事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更好的利用物质,发挥其优点,避免其产生危害。 例2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含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环节了人类粮食危机 知识点三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 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 科学探究的方法。 误区警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不是物体。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原料,物体是具体的事物。一种物质可以组成多种物体,如铁这种物质,可以组成铁锅、铁勺、菜刀等多种物体。 例3 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 B.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 C. 合成新的物质 D.防止环境污染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练习: 1.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上海市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知识总结与训练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表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的生成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改变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 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实例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说明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但有 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注意】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实例 (1)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现象:大理石表面产生很多气泡。 反应方程式:CaCO3 + 2HCl ═CaCl2+ C02↑+ H2O 结论:大理石跟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向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Ca(OH)2 + C02 ═CaCO3↓+ H2O 结论: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作用生成难溶的碳酸钙。 (3)镁带燃烧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物质。 反应方程式:2Mg + 02 ═点燃2MgO 结论: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3、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吸纳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 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等。 例题: 【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例2】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例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故D 错误. 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 ―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 图1—1—1

初中化学第一章知识点梳理和总结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点梳理和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网络】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 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碱式碳酸 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即物理所学的物 态变化);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 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 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 二、误区扫描 1.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元素组成,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检测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 B.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 C.蜡燃烧,纸撕成碎片 D.矿石粉碎,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 B.硬度 C.氧化性 D.熔点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mLB.1mL~2mL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 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回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沪教版第一章知识点

加热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知识要点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使用铁锅炒菜的优点:铁锅中含有铁元素,预防缺铁性贫血; 2.吸烟有害健康的原因: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3.<碳酸氢铵加热>实验 (1)碳酸氢钠俗称:碳铵; (2)原理(即:文字表达式<含物质化学式>): 碳酸氢铵=====氨气+二氧化碳+水 (NH4HCO3)(NH3)(CO2)(H2O) (3)反应装置I: 反应装置II: (4)反应现象:①白色固体逐渐消失,直至没有;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③产生小液滴; ④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如何使用和保存碳酸化肥 ①使用方法:阴雨天使用,使用后用土覆盖; ②保存方法:密封保存于阴凉之处。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氮气(N2)的性质和用途 (1)氮气的性质:常温下很稳定、不活泼; 高温下能和一些物质反应。 (2)氮气的用途:①液氮用于医疗手术(原因:液氮汽化时吸热); ②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③用于制氮肥; ④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2.<铁丝网生锈>实验 (1)实验装置: (2)原理: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 (3)反应现象:①铁丝网生锈; ②红墨水倒吸;(原因:铁丝和锥形瓶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使瓶中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减小,故红墨水 倒吸) (4)红墨水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浓食盐水作用:加快铁丝生锈。 (5)如何保护铁制品:①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涂油漆等; ②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 ③制成不锈钢。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商代-------------青铜器 2.元代------------瓷器 3.石英砂---------制造光导纤维 4.半导体硅晶片--------制造计算机芯片 5.高强度陶瓷------制成航天飞机的放热瓦

完整版初中英语各年级所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英语各年级所学的主要内容 英语中考满分是120分,考试时间是100分钟,包括:听力(20道题,20分),单选(15道题,15分),完型(10道题,10分),阅读(20道题,40分),词语运用(10道。分)15)道题,10分,写作(1篇,(5)10题,分,补全对话

1 初中各年数学级所学的主要内容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

2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3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

,体育分)分,化学历史各分,物理政治各120(语数英各中考文化课满分6007050 分,680,共理化生实验,5030 120数学分。 4 初中物理之课本篇:初中物理几本书?76问题初中物理是人教版的课本,初二才有物理,初二上下册各一本,初三一本全一册。问题77:中考物理考几道题?每道题的分值多少? 中考物理共5大题,70分。其中填空题7个,共14分;选择题8个,共15分;作图分。172个,共分;实验探究题3个,共19分;综合应用题2题个,共4:新东方授课用什么教材?问题78新东方授课的教材是新东方内部根据每周定期教研汇总整理的新东方内部讲义。初中化学之课本篇 :初中化学几本书?问题79初中化学是人教版的课本,初三才有化学,初三共上下册两本书。 问题80:中考化学考几道题?每道题的分值多少?

中考化学四大题,共50分。其中选择题12个共12分;填空题6个,共16分;简答分。个共10分;综合应用题4个,共121题 5 高中英语所学的主要内容 高一教材主要内容(语法) 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定语从句,谓上学期必修二必修一,语动词的时态语态, (课本中的重点语法) 下学期必修三,必修四情态动词,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课本中的重点语法)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一)概念 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例: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小麦加工成面粉、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食盐溶解在水中、灯泡、电炉丝通电发光、发热。以上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例:燃烧、铁生锈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现象:会伴随产生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有这些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不一定引起生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 定性、毒性、酸碱性、活动性等。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化学性质常用“易、会、能”等词来描述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或需要仪器测定。但一定不能有新物质生成 4、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 三、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保存和取用 1.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或滴瓶)中。 2.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2)节约原则:如果未指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3.固体药品的取用 (1)往试管中装入粉末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药品时,一般使用药匙或纸槽,倾斜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不沾在管口和管壁上。(2)把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者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使用镊子夹取,先平放容器,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让药品缓缓地滑入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①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对于易吸水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表面皿、小烧杯)里称量。③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以防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来腐蚀标签。取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2)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时常用胶头滴管。向容器中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滴液后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不能平放或倒持,防止药品腐蚀胶头,用后要立即清洗后放入一洗净的小烧杯或小试管中。滴瓶上的滴管专管专用,用完不必清洗)。

初三化学讲义(完整版)

第一部分:考纲要求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会正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物质的加热、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室安全和事故处理等,实验基本操作贯串 在整个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常被纳入到系统的实验情景中考查。 3.了解并能正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会根据化学反应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一、 .物质的变化 二、实验操作 1.托盘天平的使用 ( 1)精确度2) 左右(3)氢氧化钠等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称量。 2.酒精灯的使用 两禁:熄灭:。 如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 3.量筒的使用 用途:。读书时视线应。 4.过滤:( 1)作用: ( 2)操作要点: 一贴:两低: 三靠: 5.蒸发: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注意:( 1)加热时要,防止。( 2)当时即停止加热。 6.蒸馏: 7.浓酸、浓碱的使用 ( 1)浓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时,应再涂上( 2)浓碱沾在皮肤或衣服上时,应再涂上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四、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的是 1.4( 09 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2.5( 09 南京)“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 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氢气具有可燃性 3.3( 09 苏州)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4( 09苏州)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蘸取试液B.搅拌溶液C.引流液体 D .研磨固体 5.6( 09福州)图 2 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7.1( 09眉山)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 D 、尘土飞扬 8.2( 09 德州)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

初三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实验室B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初三辅导科目:化学课时数:3 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的 1.知道化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2.知道化学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和安全措施;学会一些轻微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 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3.知道部分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仪器的方法。 4.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用酒精灯加热等)。 5.学习观察和记录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养成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的科学 态度,初步知道如何填写实验报告。 6.初步知道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培养实验探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 一、知识梳理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一般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中配备有实验仪器、药品(试剂)和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设备,如实验台、灭火器、安全淋浴点、急救箱等(参见教材附录I、Ⅱ)。 【知识回顾】 (1)认识以下仪器

(2)画出一下常用仪器的平面示意图 试管烧杯漏斗 集气瓶玻璃导管玻璃棒 2、化学实验前的注意事项 (1)明确实验目的,熟悉(预习)实验内容。

C.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D.未注明药品用量,固体药品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举一反三】下列取用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大块的固体可用手抓人烧杯 B.用嘴品尝试剂,观察是否变质 C.粉末状试剂,直接用药匙伸入潮湿的试管中 D.没有规定用量的液体试剂,一般取用1~2mL,移人试管中 E.用鼻子在瓶口嗅试剂的气味 F.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G.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H.实验后的废物要倒入专门的废液缸内 【例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验操作图中分别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用你学到的有关实验操作的知识加以说明。 【举一反三】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加热时,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 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子上的标签未向手心: 【例3】如图所示,现有如下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它能否用于直接加热?。(填“能”或“否”) (2)仪器B一般用于盛放少量的或试剂进行反应;它能否用于直接加热?。(填“能”或“否”) (3)仪器C的用途是;它能否用作反应容器?。(填“能”或“否”) (4)将不同的仪器进行适当组合,就能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装置。如将、、组合起来,这是实验室常用的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举一反三】(1)在空格内写出以下操作中,要选用仪器的名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