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稿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稿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稿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1 减法反应时实验

1 实验目的

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 实验仪器

EP2004心理实验台和EPT801速示仪、卡片16张、注视卡片一张

3实验程序

1)主试先将16张卡片随机排列顺序并将卡号记入表中(记录表附后)

2)将主机与附机EPT801速示仪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句子图形匹配---学号---姓名---A视场(6秒)---间隔(5秒)---测试次数(16)。主试将注视卡片插入B视场,根据记录表顺序把第一张卡片插入A视场,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后,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可以开始测试。

4)指导语为:这是一个测试辨别反应时地典型实验,实验时你会看到有一个星形和一个十字组成的图形,另有一句描述它的相对位置的话,图形呈现时,你要判断该句话是不是符合图形,如符合按〈是(+)〉,不符合按〈否(—)〉,反应越快越好。当你按了〈确定〉键后,实验开始。

5)被试见绿灯指示灯亮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看注视卡片,并按〈确定〉键,测试开始,对卡片做是与否反应,直至做满16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

6)主试打印或查看数据,填入到记录表中,或者进入测试,换被试测试,待做完5名再一并打印或查看。

注:A、B视场呈现时间可随意设置,结果数据中“是”表示相符合

4结果与分析

(1)计算图形和句子不同匹配情况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2)计算不同匹配情况下反应正确的百分数。

5讨论

(1)分析个体判断过程经过几个加工阶段

(2)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对反应时有什么影响,试分析原因。

附:

记录表

实验顺序(卡号)

1,2,5,……..,16

图形语句情况(符合/不符合)

被试反应

反应时

【附录:实验说明】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些心理学家Clark和Chase(1972)所做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推崇为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在这种实验里,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和否定的,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依照他们的看法,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即以命

题来表征句子,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比对“之上”的加工需时较多(参数a),对否定句的加工需时多于肯定句的加工(参数b);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换为命题,并带有前句中所应用的介词即“之上”或“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为少(参数c),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数d);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to)。这样,对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来说,减法反应时实验就在于将依赖所呈现的句子和图画的诸反应时加以比较。例如,“星形在十字之下”这个句子真实说明了图画,那么它只有参数a和to;如果“星形在十字之上”这个句子真实说明了图画,那它就只有参数to;这两个反应时之差就为参数a的时间。但参数b和d只出现在否定句中,所以无法分别测量。

在研究快速的住信息加式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时,常应用这种反应时实验。这个方法最初是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反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具体地说,在一个掺应时实验中,要求被试觉察一个灯光刺激并以右手按键作出反应,这种就测得一个简单的视觉反应时(RT1)。如果实验安排红绿光刺激,并要求被度看到红光时以右手按键来反应;而看到绿光时不反应,这样测到的复杂反应时(RT2)要长于前面的简单反应时(RT1)。这两种反应时作业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需要将红绿两个色光刺激区分开来,反以这两个反应的差就是辨别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RT2-RT1=辨别过程时间。同理,如果实验仍安排红绿两个色光刺激,但要求被试在看到红光时,以右手按键来反应;而在看到绿光时,以左手按键来反应,这时被不仅要对两个色光刺激进行激进辨别,而且还要对反应作出选择,将这样测到的复杂反应时(RT3)减去含有辨别过程的复杂反应时(RT2),就可得到选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RT3-RT2=选择过程时间。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的,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去反应时实验的。

在认知心理学中,减法反应时实验既可用于研究某一个信息加工阶段或操作,也可用于研究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例如,自60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人的自顾不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即有听觉编码。但是Posner等(1969,1970)却表明,这种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Posner等(1969,1970)用实验证明了人的短时记忆信息如字母等不单单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还可以有视觉编码。在其中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两个字母如果相继呈现,其时间间隔为0.5s和1s,或1s 和2s等。实验结果发现,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对AA对和Aa对的反应时的差别也逐渐缩小,当两个字母呈现的时间间隔达到2s,这个差别就很小了。这意味着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至少部分如此,而Aa对必须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匹配,需要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因此用时也较多。根据这些实验结果Posner等认为,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式

阶段。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用这种实验来研究各种具体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在复杂的过程中,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的。需要依照不同课题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以避免或减少一些困难。

实验2 辨别反应时(选做,略)

实验3 串行并行加工

1 实验目的

检查在辨别复杂刺激时信息加工是串行方式还是并行方式。

2 实验仪器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和EPT801速示仪,测试卡片2套共54张,注视卡片1张。

3实验程序

1)首先将两套卡片混合,按随机顺序排列,并把号码填入记录表中。

2)将主机与附机EPT801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串行并行---学号---姓名---A视场(0.5秒)---间隔(10秒)---测试(54次),主试把注视卡片插入B视场,按记录顺序把第1张卡片插入A视场,按《确定》键,主机背后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实验中屏幕上的实心三角指着间隔时,主试按记录表顺序插卡片。

4)被试见绿色指示灯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看注视卡片,然后手指按附机上的《确定》键,根据呈现的卡片判断:认为两图形相同的按《是(+)》键,认为两图形不同的按《否(-)》键。注意相同是指两个图形在大小,形状和颜色上完全一样,做完54次后鸣响,黄色指示灯亮,测试结束。

5)记录打印或查看数据后,填入记录表。主试选进行测试,更换被试。

4结果与分析

(1)计算被试正确判断相同(“是”)和不同(“否”)的平均反应时。

(2)比较刺激复杂程度不同时的平均反应时。

5讨论

(1)被试在复杂刺激时采用的是串行还是并行加工?说明得出结论的理由。

(2)复杂刺激的辨别反应时还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附录】

1、记录表

表1 记录表

实验顺序(卡片号)B2 A5 A4 A8 B20 A15 B9┄┄A27 B27 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被试的反应

反应时

2、简介

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即认为信息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或串行的,前一个阶段的加工完成以后,接着是下一个阶段的加工。这种现代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方式是否符合人的实际心理学活动,有些心理学家持怀疑态度。Eysenck(1984)指出,如果坚持这个系列加工方式,那么只能有刺激驱动的加工即受刺激的性质所影响的加工,而不会有概念驱动加工,即爱过去知识和经验所影响的加工。但是现在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既包含前者,也包含后者,甚至认为这两种加工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或部分重叠的。这意味着一些加工阶段可以同时起作用,即存在着平行加工方式。即使不从这两种加工过程的角度来看,也仍然可以提出平行加工问题,如对多个项目的识别或提取,不过这里涉及的主要是同一加工阶段的操作,大多具有局部的性质。平行加工方式存在的可能

性是不能否定的,然而认知活动在整体上,仍可保持加工的系列性。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没有前一阶段的加工,后一阶段的加工是无法进行的。如果承认信息加工系统的能力有限,那么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系列加工是可以有效地完成作业的。根据目前的情况,也许可以这样说,人的信息加工在整体上是以系列方式进行的,但也包含平行加工,实际上则是系列加工上和平行加工的混合。即使如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论点似乎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实验4 视觉搜索中的非对称性(选做,略)

实验5记忆的加工水平

1 实验目的

考察不同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影响。

2 实验仪器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3实验程序

(说明:实验报告需要将下面的内容改为正式的有步骤的实验程序)

一共100对单字反义词词对,学习其中的50对。要求记忆的是50对中的一个字。分三种方式呈现:先呈现注视点,再直接呈现要记忆的字;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要记忆的单字;先呈现要记忆的单字的反义词,然后呈现问号,让被试想出要记忆的单字。

测验分为2种:再认和辨认,各测一半,即25个。但每种测验会加入25个新字。即再认任务一共50个单字,辨认也一共是50个单字。

根据被试的编号的奇偶性,分成两种顺序:再认—辨认,辨认—再认。

在辨认中,先将单字在Photoshop中运用高斯模糊,然后以很快的速度呈现。

4结果与分析

列出辨认任务中的新词和旧词各自的辨认正确率,再认任务中击中和正确否定的次数和正确率。

5讨论

再认任务与知觉辨认任务加工水平有怎样的具体关系?

【附录】

1、简介

当前的记忆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两种记忆说和加工层次说(1evels of processing或LOP)。前者认为记忆主要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贮存大量信息;而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容量以内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短暂地保持。而后者是由Craik和Lockhart于1972年提出的。Craik等人针对两种记忆说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加工层次模型。这个学说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肤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更深的加工深度意味着更多的意义或认知分析。这样,加工水平说就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两种记忆说相对立的观点。

加工层次说的实验范式为不随意学习(incidentallearning),具体如下:要求被试完成不同的定向任务(orientaltask),通常任务水平有字型、语音和字义。结果一般是,完成字义任务的条件下识记效果最好,其次为语音任务的操作,最差的是在对字型这样的物理属性加工的任务之下。

上述早期的理论和研究是针对外显记忆提出和进行的。近10多年来,随着内隐记忆的

兴起,心理学家逐渐把注意转向了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似乎是不同的:较多的意义加工通常会导致较好的外显记忆,但并不一定导致较好的内隐记忆:某些内隐记忆似乎更多地受到感知觉加工数量的影响。1983年,Jacoby作的典型实验表明再认成绩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不断提高,而知觉辨认的成绩却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降低,即随着感知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

实验将通过再认测验和知觉辨认测验考察不同的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从而验证加工水平与记忆持久性的关系以及加工提取的一致性。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再认成绩应随着意义加工的增多而提高;知觉辨认成绩则应随着字形加工的增多而提高。

实验6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1 实验目的

验证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理解实验的实验逻辑

2 实验仪器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3实验程序

1)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强调反应方法:“是”按红键,“否”按绿键。被试明白后开始正式实验。

2)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记忆集),相继呈现,每呈现1.2S,全部数字(1个到6个)呈现完后,过2S,伴随一声长音,又出现一个数字,并开始记时,要求被试判断它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

3)实验中记忆集大小共六种(1到6),其中1,2,3和6各做12次,4做8次,5做10次,“是.否”反应和位置完全平衡,共做66次,随机呈现,每次先提醒注意,再呈现记忆集,然后测试。

4结果与分析

(1)将记忆集、“是”与“否”反应的反应时、同一记忆集的正确率列成表格。

(2)以记忆集为横坐标,以反应时为纵坐标画图,计算公式RT=cN+(e+d)中的参数值。

5讨论

本实验的实验逻辑是什么?

【附录】

实验简介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Sternberg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即著名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这个实验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系列扫描的,并且是从头到尾扫描的。

虽然这个理论现在仍有很大争论,但它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个实验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法—相加因素法。其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则它们属于同一个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独立,则它们属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实验7 内隐记忆

1 实验目的

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理解实验的实验逻辑;根据试验程序说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2 实验仪器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3实验程序

1)学习

每个被试按5个缓冲词——40个学习词——5个缓冲词的顺序学习(这个过程被试不知道),每个词语呈现1秒。40个学习词及10个缓冲词是分别从80个学习词及20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休息5分钟。

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的10个缓冲词和剩余的40个学习词。

休息15分钟。

2)测试

每个被试做4个测试,流程为:再认1——知觉辨别1——知觉辨别2——再认2。

①再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

②知觉辨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50ms。被试在纸上写下辨认的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

③知觉辨认2

程序同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的;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④再认2

程序同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学习用词;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

4结果与分析

(1)计算被试的再认结果即给出击中和虚报各自的次数和百分比率。

(2)给出新词、旧词各自的知觉辨认正确率,两者之差即为启动效应。

5讨论

为什么在每一部分实验前和后要使用缓冲词?

【附录】

实验简介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一个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补上。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作出正确解答;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它们。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启动效应的产生似乎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内隐和外显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实验8 心理旋转

1 实验目的

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进行简单的有关心理旋转的混合设计。

2 实验仪器

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和EPT801速示仪,“R”字的正反方向6个倾斜角度共12张卡片,注视卡片1张。

3实验程序

研究1:实验法

1)首先将卡片随机排列好,并将卡片号填入记录表。

2)将主机与附机EPT801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心理旋转---学号---姓名---A视场(0.5秒)---间隔(7秒)---测试(12次),主试把注视卡片插入B视场,按记录顺序把第1张卡片插入A视场,按《确定》键,主机背后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实验开始。实验中屏幕上的实心三角,指着间隔时,主试按记录表顺序插卡片。

4)被试见绿色指示灯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看注视卡片,然后手指按附机上的《确定》键,根据呈现的卡片判断:卡片中的R是正向的按《是(+)》键,卡片中的R是反向(镜像)的按《否(-)》键,要求快而准确。直至做满12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测试结束。

5)记录人员查看数据,并填入记录表。主试选进行测试,更换被试。

研究2:访谈法

通过访谈的方法,询问被试判断时是否在进行心理旋转?

4结果与分析

计算不同角度下的平均反应时间,并以平均反应时间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角度为横坐标,画出曲线图。

5讨论

(1)被试是否真正在连续地进行心理旋转?

(2)对文字辨认的反应时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附录】

1、记录表

表1 记录表

实验顺序(卡片号) 2 5 3 1 6 ┄┄12 应作出的正确反应

被试的反应

反应时

2、简介

表象是类似于知觉的信息表征.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表象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表象旋转的研究。Cooper等人1973年用不同倾斜角度的正的和反的(即镜像)字母来研究表象的旋转.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在以后还会重复,直至反应正确。

Cooper的实验表明: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和360

实验用字母R来重复Cooper的表象旋转实验.有不同方位的正和反的R字母共12种,随机呈现给被试,每种呈现6次,共72次实验.

实验9 概念形成

1 实验目的

学习概念形成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有关概念形成的混合设计。

2 实验仪器

PSYKEY心理教学系统

3实验程序

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一个。

1)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

2)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的,才能继续下一次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中止。

4结果与分析

将被试学习遍数、每遍中反应错误的次数和所用时间制成表格。

5讨论

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附录】

1、简介

概念是人脑放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叶可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认知心理学 复习提纲(经典实验)

Sternberg的记忆扫描(memory scanning)实验(连榕P87)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检索)是指把记忆项目从短时记忆中回忆出来。关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问题,Sternberg用记忆扫描实验进行了研究。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每次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记忆项目,如1――6个数字、字母等。(低于短时记忆的记忆广度)每个项目的呈现时间为1.2秒,呈现完毕后2秒,进行测验。测验项目一半是原记忆项目中的项目,一半不是原项目,前者让被试做“是”反应,后者让被试做“否”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反应时(从呈现测试刺激到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反应时间)为提取的心理历程提供了一个客观指标。Sternberg认为被试的反应时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个阶段是编码阶段,被试把测验项目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第二个阶段是比较阶段,把记忆项目从工作记忆中提取出来与测试项目进行比较;第三阶段是反应阶段,在比较的基础上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这三个阶段所获得时间的总和就是反应时。另外,Sternberg把识记项目的数量作为唯一的实验变量,并认为记忆项目的多少对比较阶段影响很大,而对编码阶段和反应阶段影响较小。 1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的假设 Sternberg推断,考察被试者反应时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被试在被试在短时记忆中比较信息的方式。即平行扫描还是系列扫描。 平行扫描是指被试能在同一时间内把测验项目与记忆项目同时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有的记忆项目被一次检查完毕,因此记忆项目的多少对反应时没有影响。 系列扫描是指被试把测验项目同记忆项目一个一个的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也会增加。 按Sternberg的看法,系列扫描又分两种方式,一是完全的系列扫描,一是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 在完全的系列扫描情况下,无论是“是”反应,还是“否”反应,测验项目要与记忆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比较,而提取和比较每一个记忆项目都需要时间。因此,随记忆项目的增加,反应时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增长。 在自我停止的系列扫描情况下,一种可能是,被试在发现某个记

《认知心理学》实验指导

概念形成 简介: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讲,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被试可以任选其中1个。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即结束。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结果与讨论: 结果文件第一行是被试达到标准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其后的结果分三列印出:第一列是遍数;第二列为每遍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三列表示这一遍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根据结果试说明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 交叉参考:思维策略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9-321页

认知心理学 第七章--第十章

第七章表象 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 一、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一)定位实验Podgorny和Shepard(1978)进行的视觉定位实验如下,实验分3组: 1、知觉-记忆组。示例 2、带栅格的表象组。示例 3、不带栅格的表象组。示例 实验材料与结果:图示 实验结论:3个组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有四种共同的反应模式。说明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支持了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二)锐敏度实验Finke&Kosslyn,1980 1、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实验材料及过程 2、表象锐敏度实验。 结果:表象鲜明组被试在知觉和表象条件下的锐敏度几乎一样,且都随两点的实际距离增大而提高;非鲜明组尽管表象条件低于知觉条件,但曲线相似。支持了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三)McCollough (麦考勒)效应实验 McCollough效应:在令被试注视不断交替出现的一个红色背景上的垂直栅条和一个绿色背景上的水平栅条,适应后,改为注视一个由黑白色的半边垂直栅条和半边水平栅条所构成的复合刺激图形,被试报告此图形的白色竖条被看成绿色,而白色横条被看成红色的现象。示例1;2 finke(1980)的实验: 如果在实验中只让被试看两种颜色,而要求被试相应想象横竖线条,可以得到McCollough效应; 如果在实验中只让被试看横竖线条,但需表象出两种颜色,那么就不会出现McCollough效应。 结果说明: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与知觉有机能等价,而颜色信息加工水平则没有。 (四)选择性干扰实验Segal&Fusella,1970 实验过程:要求被试形成某个视觉表象(如一棵树)或某个听觉表象(如电话铃声),接着对他们进行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的觉察实验。 结果表明:视觉表象对视觉信息觉察有干扰,听觉表象对听觉信息觉察有干扰。支持了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 表象是对当前未直接呈现的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或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 二、表象表征存在的论证:双重代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 Paivio(1975)的实验 实验过程:先给被试呈现实验材料卡片,然后让被试判断画出来的图对或词对所标志的一对东西实际上的大小,记录反应时。实验材料示例 他假设:(1)若长时记忆只含有语言编码的信息,那么,对图画的判断要慢于字词的判断。因为需要把图画转换成语词。如果长时记忆也有视觉表象,对图画的反应时就不会慢于对语词的反应时。 (2)如果长时记忆存在视觉表象,对不一致的图画的反应时长于一致的图画的反应时;字词则无此问题。因为字词是语言编码。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认知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范式和理论取向。 2. 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是以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时,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其研究范围按照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推理、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3.两种加工方式: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 4.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5.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6.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是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认知心理学正是这样来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法反应时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 但是,减法反应时实验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法法的广泛使用。 7. 加法反应时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使用加法反应时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分别是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8.开窗实验 减法和加法反应时实验都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 如果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这种实验技术称为“开窗”(open window)实验,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9.速度-正确率权衡 反应时实验普遍存在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 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是指在一个反应时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测试,被试以降低反应正确率为代价可提高反应的速度,或者相反,为了达到较高的反应正确率而减慢反应的速度。 这就要求反应时实验: 1. 记录的反应时数据是正确反应的反应时数据;记录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2. 在达到高正确率的条件下,反应时数据是有效的。错误率太高,实验无效。 3. 所以在统计实验结果时,应单独对反应错误率进行统计,在分析结果时加以考虑。 第二章知觉 1.知觉理论:假设考验说(建构知觉观);直接知觉观(以Gibson 为代表)。 建构知觉观——强调人主观能动性;人的知觉常常是错误的吗?;大多数实验和演示都用了人工或非自然刺激直接知觉观——强调环境信息;真的不需要假设内部表征来理解知觉吗?“看见”与“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2.知觉信息加工过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加工 3.模式识别概述:模式:刺激的整体结构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认知心理学实验设计

一、转换和衰减: 感官将外界的物理能量输入到我们的神经和认知系统。并在此对能量做进一步加工。 外界的物理能量必须转换为神经事件的模式(一种神经能),这种模式作为以后所有认知加工的基础。 一旦感觉刺激中的物理能量被转换为神经事件的模式,则所有未被转换的物理能就会完全丢失。 当认知系统衰减感觉输入时,就发生这种转换。 衰减意味着神经和认知过程也许不能保存感觉世界中的所有能量。 在感觉世界中我们不断地处于潜在刺激的包围之中,这种衰减是必要的。 二、反应时 一、涵义:它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其过程包括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感受器的换能、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的相应区域,大脑再对这些兴奋进行分析加工并通过传出通路将指令传到运动器官,运动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的反应。 它是一种反应变量,作为个体成绩指标或内部加工信息过程的复杂程度的指标 1850年赫尔姆霍兹,测定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1868年唐德斯(荷兰,FCDonders)利用反应时观察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所需要的“心理过程速度”的时间,由此反应时被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一)减法反应时(唐德斯反应时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是由斯腾伯格(Sternberg, 1966, 1967, 1969)发展出来的 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反应时实验存在的问题 速度与正确率权衡(trade off)问题:目前的主导看法是,就一般的反应时实验来说,在实验达到高正确率的条件下,反应时数据是有效的。在统计实验结果时,应单独对反应错误率进行统计,在分析结果时加以考虑 三、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指知觉系统直接接受外部世界输入信息的影响。 安德森(J.R.Anderson)认为:“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信息由细小的知觉片断产生由它们组成的较大的单位”。 数据驱动加工(Deta-driven processing):根据知觉到的特征和构造这一数据知觉外界对象。 格拉斯(A.L.Glass)模型。 1、从视觉输入开始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分为高低阶段。 3、低阶段依赖视觉输入;高阶段产生知觉再现。 4、低阶段的结果,不受高阶段影响。 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 1、输入图形分成字母串; 2、将字母串与单词比较,从而确定单词的意义。

认知心理学

1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一门心理科学。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思考着的心智的科学,他的研究对象是; 我们怎样注意到并获取世界上的信息。 信息在头脑中是怎么储存和加工的。 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以及语言的产生。 2 广义的“认知”: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 3 狭义的“认知”: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 4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 5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这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对于信息的知觉,理解,思考,答案的形成和产生。6信息加工系统(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IPS)又称物理符号系统(Physical Symbol System),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它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 7信息加工模型,这个模型基本上是将事件以时间顺序排列。其建立在以下3个假设:认知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独一无二的加工。最终的反应被假定为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结果。 每一个阶段都从先前阶段接受信息,然后完成其都特的功能。 8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存在着心理加工 人类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心理加工可通过外部行为的测量来推知 9认知模型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 基于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serially)和序列(sequentially)的方式进行的。又称“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实际上是把人的认知活动看作为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可以按照符号结构和符号过程的表征来加工各种信息。Newell和Simon是首先对符号操作系统作出完整论述的认知心理学家。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六种功能:输入符号、存储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复制符号、输出符号。 2)联结主义范式 联结主义把认知描绘成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在此网络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激活水平与来自于环境和其他与之相连接的单元有关。 知识贮存在单元之间的联结中,学习就是建立新的联结或改变联结间的激活强度。 该模型把信息看成是分布在各个神经元及神经元的连结中的,信息的加工是并行的,因此被称作“并行分布系统”(parallel distributed system)。在计算机和工程领域,人们又把它称作“人工神经网络”。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绪论 一、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也叫认识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认知。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将人脑和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但这种类比之设计软件,而不涉及硬件。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的加工过程,实质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过程) 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实都是抽象推理) (一)减法反应时实验 该实验方法最初由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968)提出。 实验设计为: 给被试先后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有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一信息加工过程。然后测定两种作业各自所使用的反应时,两个反应时之差便是某该信息加工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A活动——RT1:(识别)时间 ●C活动—— RT2:(识别+辨别)时间 ●B活动—— RT3:(识别+辨别+选择)时间 ●RT2 -RT1= :(辨别)时间 ●RT3-RT2= (选择)时间 Posner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结果分析: (二)“开窗”技术 “开窗”实验的目的是采开“开窗”技术,将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所使用时间直接地测量出来。使用研究者可以清楚感知该过程。 经典实验:字母转换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大脑在进行字母转换加工时,通常经历三个加工阶段: ●对于任何形式的反应时实验,都要求被试在保证反应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做出反应。 ●反应时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速度-正确率权衡问题。它表明被试在此类实验中,可有不同的速度-正确率权衡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 (三)出声思考 即让被试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 第二讲感知觉 一、感觉的涵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特征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觉察和获取刺激信息的重要渠道。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一、什么是认知 (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 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 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 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 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 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 1、感觉登记 2、模式识别 3、短时记忆 4、长时记忆 5、注意 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 (一)信息加工取向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选择填空 1、认知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2、认知是人的复杂心理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想象思维言语等诸多心理能力综合起来,去获得外部世界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结构去指导自己行为的总体。 3、认知阶段划分为:乳儿期(出生到一周岁)幼儿期(1岁到3岁)幼儿期(3岁到67岁) 童年期或者学前期(67岁到十一二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4回忆常常以联想为基础,其表现形式如下: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关系联想。 5、布格尔韦伯定律:18世纪后半期法国物理学家布格尔初次发现光学领域的差别阈限现象19市集前半期德生物学家韦伯在研究重量感觉时发现了同样的事实。 6、费西纳定律:德物理学家费西纳在韦伯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费西纳的定律是:感觉与其刺激之术成正比。S = k lg I + C (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物理量,C是积分常数) 7.对比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 8.空间的知觉包括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 10. 依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日常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两种.日常生活概念是在人们交往和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 11. 美国的赫尔(Hull)在1920首次用实验方法对概念进行研究. 12..最早研究心理定势的人:心理学家卢钦斯(A*S.Luehins)做以下实验P227页 13. 某种物体经常以某种方式使用,其功能就被固定在那种物体上,以至影响一般人不考虑该事物是否还有另外的功能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14. 前语言区主要是布洛卡区,它位于左额页第三额回后部,主要与语言表达有关.布洛卡区受损伤的病人说话不流畅,发音不清楚....后语言区主要包括威尔尼区,它位于左颞页后上部,它与语言理解有关.威尔尼区受损伤的病人言语流畅.语法正常,但内容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5. 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右半球与空间知觉.形象思维有关,而左半球同抽象思维.细节分析有关,能进行说.写。计算等活动,是语言功能的优势半球. 16、计算智商的公式:IQ=MA除以 CA乘以100.(MA为智力年龄,CA 为实际年龄) 17、韦氏智力测验改变了智商的 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 智商.即以同年龄组的总平均数 当做智商100,标准差为15,用个 人的实得分数与总平均数比较, 就可以看出他在同年龄组的位置. 离差智商:IQ=15(X---M)除以S再 加100 [X 为实得分数,M为个人 在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同 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名词解释 1、兴奋和抑制:同一时间内大脑 只有在某些区域内神经细胞处在 积极活动状态;而另一些区域的 神经细胞却处在安静状态,前者 叫做兴奋后者叫做抑制。 2、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特定 对象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他有 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3、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随意注意;有目的在必要时还 需要加以意志努力的注意 5、随意后注意;注意的一种特殊 形式,他是有目的的注意但不需 要意志努力,是由注意转化来的。 6、注意的转移:主体根据新任务 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 一个对象上。 7、感觉;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 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的反映。 8.视觉效应:当照明条件改变时, 视觉可以通过一定的生理过程适 应光强度的改变,以便产生清晰 的视觉。 9.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 率的增加,人们回得到融合的感 觉。 10.后象:当刺激停止作用,在一 定的时间内还有感觉印象存在。 11.对比现象和或感觉之间的相 互作用现象:在人的生活中,经常 是两种或两中以上的刺激物同时 或先后作用于同一分析器或不同 分析器,由于分析器的不同状态。 12.对比:是同一分析器受不同刺 激物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两种刺 激物同时作用产生出同时对比现 象,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 生先后对比现象。同样的灰色正 方形,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 显得比在黑色背景更暗一些。 13.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 的感觉器官是,在人脑中产生的 关于这个事物的各部分或属性的 综合反映。 14.知觉的选择性:指知觉的对象 能够迅速的从背景中挑出来,成 为被我们清晰知觉到的事物。 15.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 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 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稳 定。 16.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对象 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 解释对象,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这种特点就是。 17.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 的时间关系的知觉,它是对客观 现象的延续性和先后顺序的反 映。 18.似动:在一定时间的空间和条 件下,没有运动的刺激模式,而 知觉到运动这种现象称为 19. 空气透视:估计事物的远近, 对事物知觉清晰程度形成的距离 知觉。 20. 诱发运动现象:一个物体的 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 产生运动。 21.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 觉登记)当刺激物停止作用之后, 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在极短 的时间内,仍保留其印象,这种 只是在瞬间储存的信息。 22.识记:人获得巩固个体经验 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语言 来说,就是信息编码的过程。 23.机械识记;学习者对材料识记 不加理解,只是根据其表现形式 机械重复的进行识记。 24.意义识记:对学习材料理解的 基础上依据材料内在联系进行的 识记。 25.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 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26.倒摄抑制:指后学习材料的材 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27. 首因效应:例如学习一篇文 章,一般总是对其首.尾部分容易 记住,不易遗忘,而对中间的的 部分识记则较难,也容易忘。这 种在回忆材料时经常发生的现象 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识记的材 料最易回忆,且遗忘较少,这种 现象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 料较易记住,且遗忘较少。 28.回忆: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物 不在眼前时,在脑中重新出现的 过程。 29.联想:人脑对事物间相互联系 和关系的反映,是已建立起的暂 时神经联系的复活。 30.表象:指曾经作用于人的具体 事物被保留在头脑中,当该事物 不在面前时所浮现的心理形象。 31.想象:指在客观事物的影响 下,人脑中已有表象结合成新表 象的一种反映过程。 32. 创作想象;在活动中根据一 定的任务,独立的构成新形象的 心理活动. 33. 幻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 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34.思维;一种复杂的高级认识 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间 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35. 创造性思维;指提供新的.首 创性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思维 活动. 36. 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明 确了的规则或综合已知的各种信 息.导出出发点,并在这个出发点, 像辐揍般地指向惟一正确的答案. 方法或结论. 37. 直觉思维;指在接触感性材 料时,不以论证的形式,迅速地对 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选择和把握 的思维. 38. 人工概念:为了揭示概念形 成的规律,心理工作者运用实验 法探究概念形成的阶段和影响概 念变化的因素,以及有关概念内 涵与外延等问题.这也称为人工 概念研究. 39.变式;指在提供用以形成概 念的那些直观材料变换形式,使 其本质保持恒定,而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变换非本质属性,或时 有时无. 40. 问题解决;对由一定情景所 引起的问题,按照一定的目标,通 过记忆.思维.想象.技能.情感. 意志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阶段,使 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41. 言语;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 际的活动与过程,它是在个体身 上进行的. 42. 口头言语;一个人凭借自己 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某种语言声音 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言语. 43. 书面言语;一个人凭借某种 语言.文字影响别人或借助阅读 来接受别人言语影响的活动. 44. 内部言语;一种思考问题时 自问自答的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它不直接起交际作用. 45. 感受性;指对于刺激物的感 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 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46、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 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 量。。 47.差别感受性辨别出最小差别 量的能力。 48.时间知觉是一种感知时间的 长短.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 觉。它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 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50.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和 移动速度的知觉。 51. 空间知觉:指人对客观事物 的空间关系的反映。空间知觉是 凭借某些分析器得来的关于物体 的大小,形状,立体,距离,方 位等的认识。 52.立体与距离知觉也统称为深 度知觉,它也是多种分析器协同 活动的结果,是种更为复杂的空 间知觉,物体的立体和距离的知 觉。 53.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比较持久的运动过程。 54. 记忆:在人脑中对个体经验 的积累和保存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稿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稿 认知心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1 减法反应时实验 1 实验目的 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 实验仪器 EP2004心理实验台和EPT801速示仪、卡片16张、注视卡片一张 3实验程序 1)主试先将16张卡片随机排列顺序并将卡号记入表中(记录表附后) 2)将主机与附机EPT801速示仪连接好,打开电源,按《运行/待机》键。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联机模式---句子图形匹配---学号---姓名---A视场(6秒)---间隔(5秒)---测试次数(16)。主试将注视卡片插入B视场,根据记录表顺序把第一张卡片插入A视场,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后,主机背后的绿色指示灯亮,提示被试可以开始测试。 4)指导语为:这是一个测试辨别反应时地典型实验,实验时你会看到有一个星形和一个十字组成的图形,另有一句描述它的相对位置的话,图形呈现时,你要判断该句话是不是符合图形,如符合按〈是(+)〉,不符合按〈否(—)〉,反应越快越好。当你按了〈确定〉键后,实验开始。 5)被试见绿灯指示灯亮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看注视卡片,并按〈确定〉键,测试开始,对卡片做是与否反应,直至做满16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 6)主试打印或查看数据,填入到记录表中,或者进入测试,换被试测试,待做完5名再一并打印或查看。 注:A、B视场呈现时间可随意设置,结果数据中“是”表示相符合 4结果与分析 (1)计算图形和句子不同匹配情况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2)计算不同匹配情况下反应正确的百分数。 5讨论 (1)分析个体判断过程经过几个加工阶段 (2)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对反应时有什么影响,试分析原因。 附: 记录表 实验顺序(卡号) 1,2,5,……..,16 图形语句情况(符合/不符合) 被试反应 反应时 【附录:实验说明】在认知心理学中,有些心理学家Clark和Chase(1972)所做的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推崇为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在这种实验里,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和否定的,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依照他们的看法,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即以命

认知心理学.终极版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概述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1956年的一系列认知革命事件——艾森克等人 1967年,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普遍的观点 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主要思潮(知道) 一、信息加工学说 基本观点——计算机隐喻 在功能的水平上把人脑比作计算机;把认知看作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就是对符号的操作;强调符号的序列或串行的加工方式。 信息加工模型 二、联结主义学说 基本观点——神经网络隐喻 以类似于神经元的结点和单元构成认知网络。每个结点或单元都有不同的活性(既可兴奋或抑制其他单元,也可受其他单元的兴奋或抑制)。 信息加工是并行加工或分布加工。 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研究范式 反应时记录法 1.反应时的含义 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潜伏期。 2.基本指标 反应时和正确率。 3.基本程序 快速向被试呈现某种刺激,要求在接收刺激后准确而快速地做出反应。同时,通过设备记录从刺激开始呈现到被试做出外显反应的时间。 4.基本原则 被试反应要符合“速度—准确率”权衡的原则。 5.数据处理 反应时数据仅限正确的反应,要将错误反应的反应时剔除。 就某个被试而言,如果他的错误率高于一定标准(如20%),那么这个被试就是无效被试。 二、认知神经科学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1.事件相关电位(ERP ) 一种脑电采集和分析技术。在头皮上安置一定的电极,记录来自大脑的电信号,进而测定和记录于某一具体事件相关的大脑区域的反应。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一种功能脑成像技术,根据脑内各个部位的放射量来推测相应部位的血流量,从而推测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 3.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 利用血液的磁性特征进行脑成像的技术,可以检测出大脑活动区域中血流充氧量的变化。 第二章注意 两种注意(了解) 选择性注意:在同时呈现的两种及以上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分配性注意: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同时对两种及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第一节瓶颈理论 一、过滤器模型(Broadbent,1958) (一)基本观点(假设) 1.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装置”来筛检信息。 2.装置名为“过滤器”,位于感知阶段。 3.过滤器为单通道形式,遵循“全或无”原则。 (二)实验证据——双耳分听实验范式 1.仪器与材料 仪器采用可控声道的耳机 材料为一系列6个数字构成的字符串 2 5 8 3 6 9 2.程序及结果 根据刺激呈现和被试报告的方式,分三种: (1)双耳兼听+任意报告的方式 如:左耳=右耳=258369。正确率约为93% (2)双耳分听+任意报告的方式 如:左耳=258,右耳=369。正确率约为65% (3)双耳分听+顺序报告的方式 正确率约为20% 3.理论解释 条件(1):注意无需转移,成绩最好。 条件(2):注意只需转移一次,成绩较好。 条件(3):需要多次转移注意,成绩最差。 二、衰减器模型(Treisman,1964) (一)基本观点(假设) 1.认知能力有限,需要“装置”来筛检信息。 2.装置名为“衰减器”,位于感知阶段。 3.衰减器为多通道形式,遵循重要或意义原则。 (二)实验证据——双听附加追随耳范式

心理学实验-正确认知你自己

心理学实验-正确认知你自己

心理学实验,正确认知你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做眼下的事情?虽然我们尽力去“了解自己”,但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却知之甚少。就像查尔斯·狄更斯曾说过:“每个人对别人来说都是个天生的奥秘和奇迹——此事细想起来确实有些玄妙。” 对于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其行为背后的源动力,心理学家早就想对其一探究竟。目前,他们为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算那些心理学座谈形式的实验,过去一个世纪,有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展现了人性中普遍却令人惊讶的真相。下面是能改变你自我认知的10大经典心理学实验 We all have some capacity for evil. 总有恶在我们心中 可以说,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的实验,就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研究了社会现状对人行为的影响。在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主导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心理学系地下室改造成一个模拟监狱,选择了24个(无犯罪记录,均精神健康)本科生来分饰狱警和囚犯,然后利用隐形摄像机观察囚犯(需24小时呆在牢房中)和狱警(八小时轮班制)。 由于狱警的虐待行为——有时甚至上升到精神折磨的地步——和囚犯的极端情绪压力和焦虑表现,原定为期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在进行六天之后被强制终止。 “狱警对囚犯逐步地进行侵犯,先是脱衣裸露,用纸袋遮盖头部,到最后的无人道的性虐待行为,”Zimbardo对《美国科学家》的记者说,“六天之后,我不得不终止实验,因为现场已经失去了控制——我连睡觉都担心晚上那些狱警会对囚犯做出什么要命的事情。”

We don't notice what's right in front of us. 我们对眼前视而不见 你知道你周边的一切?你也许没你想的那么了解。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大学研究学者对校园散步的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他们对周边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关注度。实验中,一个工作人员向路人询问方向。当路人给予指点的时候,两个扛着一扇大木头门的工人从他们两人间穿过,几秒钟内完全堵住问路和指路两人的视线。此时,工作人员换成另一个工作人员,两者身高体重,外套发型声音完全不同。整整一半的实验对象没有发现问路的人变了。 这实验是一系列“变化视盲”现象的实验之一,这反映出我们对所看到的一切都存在很大的选择性认知——似乎与理性思考相比,我们更依赖记忆和模式辨别 Delaying gratification is hard -- but we're more successful when we do. 推迟享受很苦难——但成此事者成大事 上世纪60年代后期,斯坦福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测试学龄前儿童对眼前诱惑的忍耐能力——实验结果让我们对毅力和自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实验中,一群四岁的孩子带进一个房间。每个孩子面前摆着一个棉花糖,被告知:“你可以现在把糖吃了,或者你不吃等到15分钟,实验员回来会给你两个棉花糖吃。” 《时代周刊》写到,虽然大部分孩子同意等待,但他们通常无法抵御诱惑,在实验员返回之前放弃并吃掉糖果。那些坚持15分钟的孩子们,通常使用回避的战术,例如转身走开或者闭上眼。那些孩子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预示性:那些能推迟享受的人,更不容易肥胖、吸毒上瘾或者成为问题青年,而且更有可能日后获得成功。 We can experience deeply conflicting moral impulses. 我们潜隐默化的受到内心道德的审判

人类认知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结果

人类认知的心理学实验和研究结果人类的认知是指概念、思维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由于认知的重要性,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实验和研究来探究认知的本质。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人类心理和人类思维方式提供了深入的了解。 1. 决策心理学 决策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核心领域,决策心理学就是研究决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行为表现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决策心理学中进行了很多实验来探究人们决策时的心理机制。 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是决策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他们的实验表明人类对风险的态度和期望是异曲同工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效应偏差”。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究决策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例如,在选购商品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略带便宜的商品。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定价效应”。 2.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这个理论是由原 始研究者Festinger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它指出了人们在 经历认知不一致或行为与信念不一致时的内心体验。 具体来说,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我们在行为和信念上存在不一 致时,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状态,我们会为了缓解这种状态而 进行某些调整,最终达到一致状态。这个过程被称为“认知调整”。 研究表明,认知失调理论适用于广泛的情形,从购买商品到政 治观点的改变。例如,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会通过消费来弥补他 们的消费决策所造成的错误或思维上的不一致。 3.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人类短期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它是我们 进行复杂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的能 力与我们在学校或工作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 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是由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布鲁纳(John Bruner)于 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开展的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旨在探索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 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实验,布鲁纳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如”发现学习”、“认知结构”和”教育发展区”等,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实验设计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主要包括两个经典的实验:盒子实验和锁实验。 盒子实验 盒子实验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给儿童展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色和蓝色的小球。研究者告诉儿童,当盒子里的小球是红色时,按下一个按钮会发出”嘟嘟”的声音,当盒子里的小球是蓝色时,按下按钮会发出”滴滴”的声音。 接着,研究者逐渐改变盒子中小球的颜色,并观察儿童的反应。结果显示,儿童很快就能够将盒子中小球的颜色和按钮声音联系起来,并准确地按下按钮。这表明儿童具有将观察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匹配和应用的能力。 锁实验 锁实验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实验中的第二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给儿童展示一个锁,要求他们尝试打开锁。研究者提供了一串钥匙,并告诉儿童,其中一个钥匙可以打开锁。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儿童会随机选择一个钥匙进行尝试,但很少成功打开锁。然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儿童逐渐发现一些钥匙更容易打开锁,而其他钥匙则无法打开。他们开始对不同的钥匙进行比较和分类,并逐渐找到了能够成功打开锁的钥匙。 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的发现学习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儿童通过不断尝试和比较,逐渐发现了打开锁的规律,并应用这个规律找到了正确的钥匙。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 反应时(response time,RT),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反应时包括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如何使用反应时测定仪。 2.学习对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比较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反应时的差别。实验仪器 反应时测定仪 程序 1. 打开仪器。连接好仪器,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器显示为“n1---n4” 2. 、选择“简单反应时”功能,选择刺激并设置实验次数。按下4号键,仪器显示n4,即为简单反应时功能。接着仪器呈现“L-----S”,这时需要选择做声刺激还是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按1选择光,按4选择声音。刺激选好后,接着呈现“-----20”即为测试次数20次。再依次按1号键,可以依次选择实验次数40、60、80次,本实验选择20次。 3. 被试准备。被试坐好,用你的优势手的食指放在反应键盘的任一颜色圆圈里。实验要求你用一直用优势手的优势手指进行反应。 4. 开始实验。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主试按下“启动”键,实验按设定的刺激呈现。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同时呈现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灯光。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发出响声。 5. 被试反应。被试见到灯光之后或听到声刺激后立即作出反应,即手指马上离开反应键,显示窗计时停止,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被试反应后,又将手指放回键盘中心的白色圆圈内。如不放回则自动进入等待状态。 6. 主试记录。被试反应后,主试迅速记录下该次反应时。

7. 实验循环与结束。实验一次一次地自动进行,直到设定的实验次数后,仪器会发出一声响声,提示实验结束。 结果 绘图:分别将两种刺激20次的实验数据绘图,比较被试20次实验结果的变化?及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分别计算两种刺激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并进行大小的比较。讨论 1. 不同刺激间反应时的差异? 2. 在20次简单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应? 3. 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深度知觉实验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实验目的与仪器 目的:1.学会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2.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 仪器:深度知觉测试仪 程序 1. 被试坐在仪器前面,距离仪器零点位置2米,俯身使眼睛与观察孔处于同一水平上,并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仪器内部中央零点位置有两根立柱,为标准刺激,位置固定,中间一根可移动的立柱作,为比较刺激。 实验时主试按一下仪器的“复位键”,使比较刺激处于初始位置(即停于离标准刺激最远处),然后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整移动杆直到他认为两根立柱成一条线。主试记录下移动杆距离两根立柱的实际距离,即误差。 2. 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10次实验,其中5次是比较刺激在前,由近向远调整;另5次是比较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比较刺激的前后顺序随机安排,求出10次的平均结果。 3. 按照上述程序,再以单眼(优势眼)视觉实验10次,并求出平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