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划环评-总纲

规划环评-总纲

规划环评-总纲
规划环评-总纲

规划环评总纲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各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应根据本标准制(修)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其它类型的规划、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可参照执行。

2 总纲

2.1 目的:提供规划决策所需的资源与环境信息,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和环境要素(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2 评价原则

4.2.1 全程互动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4.2.2 一致性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4.2.3 整体性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4.2.4 层次性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

4.2.5 科学性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

4.3 评价范围

4.3.1 按照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确定评价范围。

4.3.2 评价范围在时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整个规划周期。对于中、长期规划,可以规划的近期为评价的重点时段;必要时,也可根据规划方案的建设时序选择评价的重点时段。

4.3.3 评价范围在空间跨度上,一般应包括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特别应将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整体纳入评价范围。

4.3.4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一般应同时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二是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三是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如自然保护区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等)。

4.4 评价工作流程

4.4.1 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同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案。

4.4.2 在规划的研究阶段,分析、预测和评估,综合论证不同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供其在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中参考与利用。

4.4.3 在规划的编制阶段:

a)从战略和政策层面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如果规划未采纳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方案,还应重点对规划方案提出必要的优化调整建议。编制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案,提出环境管理要求,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b)如果规划选择的方案资源环境无法承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环境影响且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或减轻对策和措施,以及对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尚无法做出科学判断时,应提出放弃规划方案的建议,反馈给规划编制机关。

5 规划分析

5.1 基本要求

规划分析应包括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5.2 规划概述

5.2.1 简要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定位,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等)、建设时序,配套设施安排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内容,其中,规划的范围、布局等应给出相应的图、表。

5.2.2 分析给出规划实施所依托的资源与环境条件。

5.3 规划协调性分析

5.3.1 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规划的功能属性、规划的时间属性

5.3.2 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资源利用和产业政策,并分析本规划与其相关要求的符合性。

5.3.3 分析规划目标、规模、布局等各规划要素与上层位规划的符合性,重点分析规划之间在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要求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5.3.4 分析规划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功能定位、开发原则和环境政策要求等方面的符合性。

5.3.5 筛选出在评价范围内与本规划所依托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相同的同层位规划,在环境目标、资源利用、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冲突和矛盾。

5.3.6 分析规划方案的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与规划发展目标、定位的协调性。

5.3.7 通过上述协调性分析,从多个规划方案中筛选出与各项要求较为协调的规划方案作为备选方案,或综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果,提出与环保法规、各项要求相符合的规划调整方案作为备选方案。

5.4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5.4.1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及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三个方面。

6 现状调查与评价

6.2 现状调查内容

6.2.1 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内容。6.2.2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内容。6.2.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6.2.4 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 6.2.5 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

6.3 现状分析与评价

6.3.1 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6.3.2 环境与生态现状评价 6.3.3 主要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分析

6.4 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现状评价和规划分析结果,结合环境影响回顾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结论,重点分析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质量、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目标间的差距,明确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

7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基本要求

按照一致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初步判断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确定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7.2 环境影响识别

7.2.1造成影响的途径与方式,以及影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如果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或其他时段,还应识别不同时段的影响。

7.2.2 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影响或不良影响,重点识别可能造成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包括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各种可能发生的区域性、综合性、累积性的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

7.2.3 对于某些有可能产生具有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重金属污染物、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微生物等的规划,还应识别规划实施产生的污染物与人体接触的途径、方式(如经皮肤、口或鼻腔等)以及可能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

7.2.4 对资源、环境要素的重大不良影响,可从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资源与环境利用严重冲突、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判断。

7.2.5 通过环境影响识别,以图、表等形式,建立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给出影响途径,筛选出受规划影响大、范围广的资源、环境要素,作为分析、预测与评价的重点内容。

7.3 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

7.3.1 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7.3.2 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

7.3.3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能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战略、政策、法规的要求,体现规划的行业特点及其主要环境影响特征并易于统计、比较和量化。

7.3.4 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如国内政策、法规和

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值也可参考国际标准确定;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可经过专家论证,给出半定量的指标值或定性说明。

8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1 基本要求

8.1.1 系统分析,按照规划不确定性分析给出的不同发展情景,进行同等深度的影响预测与评价,明确给出规划实施对评价区域资源、环境要素的影响性质、程度和范围,为提出评价推荐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和优化调整建议提供支撑。

8.1.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般包括规划开发强度的分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对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影响,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等内容。

8.1.3 环境影响预测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层级和属性,依据不同层级和属性规划的决策需求,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工业、能源、城市建设、区域建设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应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对于资源和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声环境指标的预测与评价,一般应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

8.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8.2.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8.2.2 影响预测与评价8.2.3 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2.4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

8.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8.3.1 规划开发强度分析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负荷分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趋势分析、弹性系数法、类比分析、对比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供需平衡分析、专家咨询等。

8.3.3 累积影响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矩阵分析、网络分析、系统流图、叠图分析、情景分析、数值模拟、生态学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4 环境风险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灰色系统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数值模拟、风险概率统计、事件树分析、生态学分析法、类比分析等。

8.3.5 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类比分析、供需平衡分析、系统动力学法、生态学分析法等。

9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9.1 基本要求

详细说明制约的程度、范围、方式等,进而提出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和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9.1.2 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包括环境合理性论证和可持续发展论证两部分内容。其中,前者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资源、环境整体影响的角度,论证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后者则侧重于从规划实施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贡献,以及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2 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9.2.1 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a)基于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综合要求,结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b)基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结论,结合区域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等要求,论证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c)基于规划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结合环境风险评价的结论,论证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d)基于区域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结果,重点结合规划重点产业的环境准入条件,论证规划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e)基于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重点结合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

9.2.2 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从保障区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消耗(或占用)资源的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能否解决区域、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能否使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高;论证规划实施能否使其所依赖的环境状况整体改善。

b)综合分析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论证规划方案与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符合性,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区域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促进性等。

9.2.3 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a)进行综合论证时,可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规划的环境影响特点,突出论证重点。

b)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的行业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的支撑能力、规划实施对敏感环境保护目标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程度、清洁生产水平、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论述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布局(及选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c)对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旅游、自然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及环境敏感区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d)对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类规划,重点从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区划、景观生态格局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规划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占用效率等方面,论述交通设施结构、布局等的合理性。

e)对于开发区及产业园区等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选址及各规划要素的合理性。

f)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综合类规划,重点从区域资源、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能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综合论述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9.3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9.3.1 根据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果,对规划要素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特别是出现以下情形时。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不符。

b)规划的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

c)规划本身或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包括环境保护相关规划、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要求等)。

d)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无法支撑规划的实施,或仍可能造成重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e)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

者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

9.3.2 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应全面、具体、可操作。如对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提出了调整建议,应明确给出调整后的规划规模(或布局、结构、建设时序等),并保证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实施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可以支撑。

9.3.3 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作为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10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10.1 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是对规划方案中配套建设的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措施进行评估后,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提出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10.2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或缓解规划所在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使环境目标在相应的规划期限内可以实现。

10.3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预防、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议发布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设定环境准入条件、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等方面提出。

b)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可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

c)修复补救措施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补偿、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

10.4 如规划方案中包含有具体的建设项目,还应针对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并依据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环境准入(包括选址或选线、规模、清洁生产水平、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和生态保护要求等)、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等要求。同时,在充分考虑规划编制时设定的某些资源、环境基础条件随区域发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的具体简化建议。

11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11.1 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在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拟定跟踪评价方案,对规划的不确定性提出管理要求,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产生的实际资源、环境、生态影响进行跟踪监测。

11.2 跟踪评价取得的数据、资料和评价结果应能够为规划的调整及下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同时为规划实施区域的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11.3 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包括评价的时段、主要评价内容、资金来源、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等。

其中,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a) 对规划实施全过程中已经或正在造成的影响提出监控要求,明确需要进行监控的资源、环境要素及其具体的评价指标,提出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的主要内容。

b)对规划实施中所采取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分析和评价的具体要求,明确评价对策和措施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路线。

c)明确公众对规划实施区域环境与生态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建议的调查方案。

d)提出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要求(环境目标的落实情况等)。

12 公众参与

12.1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12.2 公开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概况、规划的主要环境影响、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评价结论。_12.3 公众参与可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进行。对于政策性、宏观性较强的

规划,参与的人员可以规划涉及的部门代表和专家为主;对于内容较为具体的开发建设类规划,参与的人员还应包括直接环境利益相关群体的代表。

12.4 处理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时,对于已采纳的,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明确说明修改的具体内容;对于不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13 评价结论

13.1 评价结论是对整个评价工作成果的归纳总结,应力求文字简洁、论点明确、结论清晰准确。

13.2 在评价结论中应明确给出:

a)评价区域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敏感性、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对规划实施具有重大制约的资源、环境要素。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风险评价结论;对水、土地、生物资源和能源等的需求情况。c)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主要包括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环境保护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可达性评价结论,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等。

d)规划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环境准入条件、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的构建方案、生态建设和补偿方案、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要求等。

e) 跟踪评价方案,跟踪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f)公众参与意见和建议处理情况,不采纳意见的理由说明。

14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

14.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结论和建议明确。

14.2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总则。b)规划分析。c)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f)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g)环境影响减缓措施。i)公众参与。j)评价结论。

k)附必要的表征规划发展目标、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表征规划涉及的资源与环境的图、表和文件,给出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监测点位分布等图件。

14.3 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环境影响分析依据。重点明确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经济与技术政策、产业政策和环境标准

b)环境现状评价。c)环境影响分析、预测与评价。d)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总论 1.1规划背景及任务由来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原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9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区内建立了“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一区两园”构成了开发区的基本框架,成为徐州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基地。2001年6月调整区划后,面积扩大至25.9平方公里。徐政发[2005]84号“市政府关于将铜山县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管辖的通知”规定将鼓楼区大黄山镇、大庙镇的人、财、物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辖区面积由25.9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52.8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和3个办事处,常住人口16.8万人,成为徐州市市域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2004年对开发区一期环评进行了批复。开发区一期面积为19.8km2,北起京杭大运河,南至扬山、老龙潭山脊线,东界引线河,产业定位为高新机械、电子、轻工、新型建材和信息、生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 2007年徐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开发区一期19.8km2的基础上,扩区建设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区二期大至范围为: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开发区一期西边界,南至规划路,东至大庙居住组团(安然山以南),面积为60km2,产业定位为:光伏特(多晶硅、单晶硅、光电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港口物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加工与制造、特种汽车工业。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评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于2007年11月1日通过了江苏省环保厅的批复。 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管理水平的工作方案》(苏环管〔2008〕56号)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批复要求的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综述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

第1章总则 1.1 项目背景 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板模板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 板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评价目的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评价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有关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评价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环境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评价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排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评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评价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评报告简本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报告简本 1 线网规划概况 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全长186.7km。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线路总长134km。都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线路总长52.7km。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采用跨座式单轨。 近期建设初步方案拟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其中1号线线路长度32.471km,4号线线路长度18.513km。全线设置车辆基地1处、车辆段1处,停车场1处,设主变电站3座。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年度: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远景2050年 表1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表

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示意图 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1 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符合性评价 (1)邯郸市目前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的申

请建设轻轨的最低标准。 (2)邯郸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通过这一绿色交通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减少邯郸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邯郸市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3)根据邯郸市经济、土地资源特点和城市现状布局结构,城市交通发展应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本次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将推动邯郸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促进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维护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符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2.2规划相容性和协调性分析 (1)与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 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可以缓解城市交通的主要矛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地位,具有减少大规模道路建设对城市街区产生切割与破坏,减少污染、优化环境、资源节约利用等优势,符合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性质是相容的。 邯郸市城市发展方向为“十字型”,近期建设规划在主城区构筑“十字型”线,符合邯郸市的城市发展方向,线网规划通过加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突出了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核心区向外围发展的核心理念,充分考虑了邯郸城市发展要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设时序与城市近期建设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因此,轨道交通建设符合邯郸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性质及规模的定位;轨道交通规划线网总体布局与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一致性较高;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001]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六月 一、规划背景 注重资源的集聚与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建立专业化园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莲花村,该地区为自贡市固废处置的固有区域。该地区已建有自贡市垃圾填埋场、自贡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自贡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但随着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现有处置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全市现有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且设施简陋,建筑垃圾未开展综合利用,市政污泥还停留在填埋处理阶段,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还处于空白,各类废弃物散乱且多点处置、缺乏协同,处理处置成本高、效率低,存在巨大的环境安全风险,严重制约着自贡市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统筹加以解决。 由于目前全市固体废物快速增长与处理处置能力、设施选址与人们固有认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园区理念越来越被各界认同。大封闭、大集中、大规模、大综合形式的城市固废综合处理园区建设成为各地政府主导的新型发展途径。近年来,建设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区域发展的大趋势,形成集节地、节能、环保、循环等先进工艺技术的综合平台,有利于提高城乡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对城市发展固废处理问题给出了一个综合的、协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四川省委、中共自贡市委先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中共自贡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自贡的决定》等文件,均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和要求。因此,规划建设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相关产业政策,是实现省政府关于固废治理“区域性布局、系统性收集、综合性处理”要求的集中体现。在此背景下,2017年9月,自贡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委托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编制工作。 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莲花村和王井镇鱼塘村部分村组之间,园区规划面积151.7公顷,北距自贡市中心城区约28 km,南距富顺县约6km,东距G348国道4公里。根据《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0)》,园区规划以固废循环经济为主导方向,全面实现各类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 为进一步完善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正确把握规划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及规模、空间布局等,按四川省人民政府要求,应对该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为宏观决策服务。按国家相关环保政策、法规,以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 (川府发〔2007〕价法〉实施办法》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 16号)等规定,自贡市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18年3月委托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对《自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规划环评将依据国家及四川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特点开展工作,对规划目标、产业结构、规划规模及布局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寻求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规划方案。 二、规划简介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1总论 1.1评价任务的由来 ww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东南与通辽市奈曼旗和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临界,西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和ww市相邻;北、西北隔老哈河与ww市和翁牛特旗相望。ww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综合经济区交叉区域,受双重辐射。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为ww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的战略构想,ww在旗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新惠镇是ww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为确保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综合新惠镇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2009年编制的《ww新惠镇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为:“产业向北、生活向东”。敖汉工业园区建设是ww城镇建设的两个重点项目之一。 新惠镇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半径以内。以北京为起点的111国道,加强了新惠镇与北京、河北、黑龙江及内蒙古其他地区的联系;京通铁路在东西横贯ww,通过京通铁路,到北京行程约为490公里、9小时;通过赤通高速到ww市区的时间约为1小时;同时,ww是ww距沿海最近的旗县,距锦州港仅为200公里,是ww北部旗县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ww工业园区位于新惠城区东北部,西侧贴规划铁路和玉四公路,北至111国道,东临城市外环,西南靠架子山,南部隔防护绿地与城区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区地处新惠镇北部门户,呼应区域经济流向和交通引力方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有效指导园区的建设,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区域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经济开发区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为了协调好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

环评报告可研报告哪个在前

环评报告可研报告哪个在前 属于建设项目开工前的可行性研究论证阶段。可研报告→安评环评→地质勘探→施工许可→施工→竣工验收 先后顺序: 1.规划设计:建委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许可证 2.环保局:环保评测、日照分析 3.地震局:地震测试 4.人防办:相关人防工程建设方案 5.民航局:标高申请 6.环卫、市政等申请 7.地勘立项之后,施工之前 那个报告要先做?应该是先做可研,可研是环评的依据。但是审批的时候是先 批环评,有了环评批复才能批可研。 先可研再环评,可研是环评的依据。 一般来说,可研和环评不能同一家公司包办,需要分别完成。 按照道理,可研应该是一个项目最前期的工作,而环评报告则是依据可研来写, 我记得《环评技术方法》中就写明数据主要参考可研。 可是我发现这个程序在化工项目中适用,在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中就不太 合适了,因为好多设计单位现在很游击、很业余,往往不加调查,轻率的作出 一个工艺。 而且建设单位(往往是当地建设局)招标的专家也是不懂装懂,造成工艺严重 脱离实际。这样,在环评过程中需要重新核实的东西太多了,不但增加了工作 量,而且有时需要否掉原有的工艺,使前期的工作变成浪费。更有甚者,建设

单位其实就是敷衍了事,而且未批先建,事后找评价单位补做环评,工艺还不合理,出水比进水浓度还高,兑水达到标准,这让环评怎么写? 所以,我觉得还是环评在前较为合理。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操作的? 我认为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但是大体上是要先有可研报告的,因为如果没有可研,你连这个项目要干什么都不知道,还评价个什么意思,评价啥,莫非无中生有不成,所以一定是先有可研,当然有些项目是只需要有项目建议书就可以的,比如房地产之类的简单的,因为这种只需要知道占地面积啊之类的也就差不多可以写出来了。 但是涉及到具体工艺或者选线选址的还是必须要可研的,就拿污水处理厂来说,如果没有可研,莫非环评给他提出工艺方案不成?告诉公路建设如果没有可研的选线方案,莫非要环评替他选线不成? 总之还是可研要先有,但是可研报批可以在环评之后,因为我觉得环评本来就是可研的一部分,要不为什么我们结论都是说“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可行”呢? 参考“环评技术方法08版”第13页,做环评前,特别是初步的工程分析,要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进行”所以原则上,可研在前,环评在后。 一般情况:先进行可研,然后是环评,环评过程提出可研中的不足之出,修改可研,最后可研和环评要一致。

环评报告可研报告那个在前

环评报告可研报告哪个在前 那个报告要先做?应该是先做可研,可研是环评的依据。但是审批的时候是先批环评,有了环评批复才能批可研。 先可研再环评,可研是环评的依据。 一般来说,可研和环评不能同一家公司包办,需要分别完成。 按照道理,可研应该是一个项目最前期的工作,而环评报告则是依据可研来写,我记得《环评技术方法》中就写明数据主要参考可研。 可是我发现这个程序在化工项目中适用,在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中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好多设计单位现在很游击、很业余,往往不加调查,轻率的作出一个工艺。 而且建设单位(往往是当地建设局)招标的专家也是不懂装懂,造成工艺严重脱离实际。这样,在环评过程中需要重新核实的东西太多了,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有时需要否掉原有的工艺,使前期的工作变成浪费。更有甚者,建设单位其实就是敷衍了事,而且未批先建,事后找评价单位补做环评,工艺还不合理,出水比进水浓度还高,兑水达到标准,这让环评怎么写? 所以,我觉得还是环评在前较为合理。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操作的? 我认为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但是大体上是要先有可研报告的,因为如果没有可研,你连这个项目要干什么都不知道,还评价个什么意思,评价啥,莫非无中生有不成,所以一定是先有可研,当然有些项目是只需要有项目建议书就可以的,比如房地产之类的简单的,因为这种只需要知道占地面积啊之类的也就差不多可以写出来了。 但是涉及到具体工艺或者选线选址的还是必须要可研的,就拿污水处理厂来说,如果没有可研,莫非环评给他提出工艺方案不成?告诉公路建设如果没有可研的选线方案,莫非要环评替他选线不成?

总之还是可研要先有,但是可研报批可以在环评之后,因为我觉得环评本来就是可研的一部分,要不为什么我们结论都是说“从环境角度分析,本项目可行”呢? 参考“环评技术方法08版”第13页,做环评前,特别是初步的工程分析,要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进行” 所以原则上,可研在前,环评在后。 一般情况:先进行可研,然后是环评,环评过程提出可研中的不足之出,修改可研,最后可研和环评要一致 环评所需的挤出资料来自可研,因此,可先编制可研,初稿完成提供给环评单位,如果环评单位在编写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可研单位调整。等环评批复后,企业再向发改委报批项目。 中国石油内部的做法是这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前,要完成环评。 实际操作中,可研初稿完成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报批在可研报批前完成。 这不是鸡与蛋的问题。这有着先后顺序。 在上海就是先要立项,立项的时候就要递交可研报告,然后做环评,等环评报告拿到后就可以申请营业执照。 项目不做可研报告,是不能做环评报告的,环评,必须要依据可研报告去编制。 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安评环评,地质勘探在什么阶段进行,并且先后顺序,需要的文件?一般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前,然后是环评和安评。 安评分为四类,不知你指的哪一种,如果是一个尚未建设的项目,应该是指安全预评价,可以和环评同期进行。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做安评。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及建议

□ 李强标,张丽虹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及建议 1 引言 众所周知,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英文缩写为“EIA”,以下简称“环评”)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它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目前,在国际上,按照评价对象,环评主要分为建设项目环评和战略环评两大类。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战略环评在法规、政策层面的应用往往很难推行。为了有效推进环保事业和环评工作的开展,环评研究人员就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创造了“规划环评”的名词,以称谓“战略环评”在规划层次的工作。因此,我国的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在规划层次的一种应用形式,是战略环评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环评相关立法与制定政策时,也基本上紧紧围绕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两大类来进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就是以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两种分类来立法的。 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环评法》,到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以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中国至今尚无明确的、具体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的相关规定,这种状况阻碍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的发展。研究认为,中国后续制定或修改的相关条例、导则、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均应在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定框架范围内,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与城乡规划法规对规划名词的提法应尽可能统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市城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具体划分方式,提出了协调环境影响评价与城乡规划两者之间关系的建议。[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杭州 下简称《规划环评条例》),我国规划环评的法规政策历程跨越了6年多的时光。应该说,在这期间我国的规划环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对规划环评范围界定的不同理解与争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使我国的规划环评工作进展缓慢,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以《杭州市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办法研究》的编制为契机,笔者就规划环评范围界定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本着学术争鸣有助于进步的精神,希望能促进我国规划环评工作与城乡规划工作的和谐合作与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城乡规划层次均约定在杭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城乡规划层面,即为杭州市规划局主管的城乡规划,主要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详细规划和各城乡建设专项规划三大类,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其城乡规划层次分类及编制深度要求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规划环评所涉及的法规主要依据《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导则》)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98号文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编制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编制时间:2011年9月 1 规划背景 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为海南省和海口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海口市规划打造成环北部湾和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全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全国一流的热带滨海商务休闲和娱乐目的地。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海口西部片区拟发展成为海口市新的城市中心地带,城市规模和建设进程将快速增加;同时,随着海口市作为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开发建设,旅游业也将出现跨越性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用水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海口市西部片区主要供水水源的永庄水库主要由松涛水库白莲东分干渠补水,由于渠道较长,沿线水量损失较多,目前实际补水量尚未达到原设计分配水量指标。为满足西部片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需规划建设可靠的城市水源和供水工程。 海口市西南羊山地区地处火山喷发沉积岩地区,土壤保水性差,农业灌溉设施缺乏,目前基本处于靠天收状态,干旱季节缺水严重。羊山地区具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业的条件,急需建设骨干水源工程解决灌溉缺水问题。 南渡江是海南省第一大河流,发源于海南省白沙县南峰山,向北流经澄迈、安定、海口等地后入海,流域面积7033km2,占全岛面积的21%,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障了海口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次有关水利规划均将迈湾水利枢纽作为南渡江中下游治理开发的骨干控制性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可有效缓解海口市未来发展中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缺水矛盾,解决羊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改善海口市区河道水环境状况,对促进海口

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背景及工作简介 **市**工业园于2002年经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立,2004年7月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备案予以保留,纳入省管工业园行列,为**市唯一设立在乡镇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84公顷。目前,该园已有和在建的特钢生产、模具加工企业十二家,协议总投资额达28.12亿元。 2007年底,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论证,工业园编制了《**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将特钢生产、模具加工、装备制造作为园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战略崛起”、湖北打造“1+8武汉城市圈”和“**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些历史性机遇,发挥**、**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聚集产业群,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延伸和资源升值,努力将****工业园打造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 与此同时,新一轮《**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实施。为有效地指导园区内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和优化工业园用地功能结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工业园管委会委托,在《**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和《**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编制完成了《**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为进一步完善《**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工业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工业园管委会于2007年12月委托湖北**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

(完整版)如何做环评报告

如何做环评报告 首先找到有做环评资质的单位,跟对方洽谈价格,然后签合同确定意向,然后对方会来看现场,您提供给对方立项文件,详细工艺流程,土地相关文件(规划用地许可证、房产证、选址意见书随便一项都可以)。 做环评报告前应该问项目单位要什么? 各地环保局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套词的内容自不必多说,比如当地环境现状。需要企业提供的至少会有,工业性质土地使用证、租赁合同、当地政府的许可证明、当地工商局的经营场所证明及有关生产的所需资料... 现场自然是水、气、声数据,有些地方需要你去寻找历年的水文、地质信息。 请问如何看环评报告书,要注意哪些地方? 作为业主应该关心的问题核心是:环评能否通过! 一般来讲,建设项目环评主要关心选址、布局、规模、环境影响的大小、能不能通过措施降低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的预测情况。 你可以主要看看环评书的一下几个方面: (一)环评书中环境影响预测符合不符合实际情况:采用类别的方法,相同产业规模的项目,别的地方,别的厂家是不是差不多这样。 (二)环评书中可能涉及降低环境影响的措施:重点分析这些环保措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简单讲,你一个300万的某厂让你上一个200万的环保设备,你恐怕不会认可这样的环评书的。 (三)核对一下常识问题,很多环评中的化学方程式都配不平! 请问环评报告书和环评报告表的区别 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法律效用都一样,只是篇幅格式,内容的详细程度不一样,收费也不一样。 如果你要具体规定去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参考资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环评估发【2014】80号-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要点

附件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审核要点规定了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的重点和基本要求,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召集审查的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技术审核。 本技术审核要点所称工业园区,包括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发区,以及各类产业集聚区等。 其他部门和单位委托的同类型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审核或咨询,可参照执行。 二、总体要求 (一)技术审核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有效缓解工业园区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技术审核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导则、标准的要求,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和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公

正的评价,确保审核结论的科学性。 (三)技术审核应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及工业园区产业特点,重点审核报告书的评价内容、评价深度与规划内容、规划环境影响性质、范围和程度,以及相关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审核报告书是否综合考虑了规划近、远期方案内容详细程度的差异,既深入评价了规划近期工业园区规划布局、结构、规模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途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又分析了规划远期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趋势。 (四)技术审核应从报告书所用资料、数据的有效性,图件的规范性,规划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全面性,规划协调性分析的完整性,评价方法选择的适当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的合理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总量控制分析的可信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的合理性和环境目标的可达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可信性等方面给出明确的审核结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和完善报告书内容的技术审核意见。 (五)规划方案本身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技术审核应明确提出放弃或调整规划方案的建议: 1.规划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与上层位相关规划(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园区涉及行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等)不符。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规划环评)汇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1.规划环评的工作内容:a规划分析b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c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d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e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f开展公众参与g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h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a总则:背景、保护政策、保护目标和标准b 规划的概述与分析c环境现状分析:调查工作概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历史演变、受规划影响的区域及部门d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突出对主要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e规划方案与减缓措施f监测与跟踪评价g公众参与h困难和不确定性i 执行总结。 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a识别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b确定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c从环保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d对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编制要求:a开发区规划简介b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环境状况c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d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e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f评价专题设置和实施方案。 5.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方法包括:矩阵法、网络法、GIS叠加图法。 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的专题: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g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h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i公众参与j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k区域开发影响地下水时,应设置地下水环评专题l涉及大量征用土地和移民搬迁时,需设置社会影响分析专题。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规划背景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利用福州市的岸线资源,尽快形成福州港整体优势,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2004年福州市港务局和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了《福州港总体规划》。交通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2004年10月5日以交规划发【2004】556号文件批复了《福州港总体规划》。 为落实《福州港总体规划》和福建省港口发展“两集两散”的战略,2007年7月福建省交通规划办公室、福建省路港交通咨询中心编制完成了《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3月编制完成了《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福州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补充。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以《福州港总体规划》和《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评价对象。 2. 规划目标 (1)福州港的规划功能和发展目标 规划功能:福州港将逐步建成以能源、原材料、集装箱和其他外贸物资中转运输为主的,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储运、工业开发、现代物流、通信信息和综合服务等功能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发展的目标是:2010年基本适应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适应并适度超前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港口功能得到拓展,港口基本实现现代化。 (2)规划范围、规划年限 规划范围为福州市辖区内的闽江口下游两岸、福清湾、兴化湾、罗源湾的岸线资源和港口陆域、水域。

规划基础年为2000年,水平年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近期指2010年,远期指2020年,2020年之后为远景。 (3)规划预测吞吐量 根据《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福州港预测2010年分担的货物吞吐量为1.01亿吨(其中集装箱300万TEU),2020年货物吞吐量为2.02亿吨(其中集装箱730万TEU)。 (4)岸线利用规划 《福州港总体规划》规划港口岸线总长76.9km,其中闽江口内规划港口岸线19.3km;福清湾规划港口岸线4.1km、规划临港工业岸线3.5km;兴化湾北岸规划港口岸线8.5km、规划港口预留岸线16.5km;罗源湾南北岸规划港口岸线20km,规划港口预留岸线5km。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福州港总体规划》罗源湾港区规划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增补。控规规划港口岸线和预留港口岸线41.034km。其中,北岸规划港口岸线11.693km;西岸规划港口预留岸线18.90km;南岸规划港口岸线10.441km。比《福州港总体规划》新增规划了北岸的将军帽岸段、濂澳岸段规划港口岸线和西岸的港口预留岸线。 《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福州港总体规划》江阴港区规划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增补。控规规划港口岸线和预留港口岸线27.2km、临港工业岸线68.3km。其中,江阴作业区规划港口岸线9.8km、新厝岸段规划预留港口岸线4.8km;龙高半岛规划牛头尾作业区港口岸线7.6km、临港工业岸线9.6km、预留临港工业岸线10.6km,万安段规划万安作业区和临港工业岸线24.4km(环评按:万安段万安作业区和临港工业岸线各占多少规划未明确)、韩瑶~东薛岸段规划临港工业岸线11.4km;草屿岛规划预留港口岸线5km。 (4)港区布局规划 闽江口内港区规划了台江、马尾、青州、筹东、松门、长安、小长门、琅岐等8个作业区和长安预留发展区1段0.6km的港口预留岸线,规划用地503.7万m2。 松下港区规划了松下作业区1个作业区和牛角山以南段1段3.5km的临港工业发展预留岸线。松下作业区规划用地255万m2。

环评规划及环评流程-(500字)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及编制要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在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就充分考虑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同时在该法第十二条中还要求,规划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规划,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通过组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要给予说明。 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细化,环评的内容具体包括了对规划的分析;环境现状与分析;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针对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开展公众参与;拟订监测、跟踪评价计划和编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内容。要求在环评中必须坚持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要综合考虑对各种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当把与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考虑;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主张;评价的结论要有可操作性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三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此条款一是明确审查的时间在审批规划草案前进行。二是明确审查的组织者。三是传递程序。 在自治区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综合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说明的审查,由规划审批机关在组织规划审查时一并进行。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第18号令发布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对审查的范围、组织的部门、审查的时限、专家的组成和审查意见应包括的内容审查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还明确"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所需费用,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费用中列支。" 根据以上规定和此次试点要求,为了便于操作和指导,规划环评单位在实施中应先完成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案(大纲)并经环评报告审查部门审查。属于须上报国家审批的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编制部门先交自治区环保局,经其组织初步审查,在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审查;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审批的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编制部门交自治区环保局组织审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

(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XXX市XXX片区(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委托单位:XXX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前言 XXX市在“十二五”旅游规划中,提出将XXX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冬季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大香格里拉重要旅游集散地的发展目标,并且规划了攀枝花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一心一轴两翼”旅游产业发展格局。XXX虽然拥有亚热带阳光休闲旅游资源、亚热带水果资源、亚热带山地景观资源、工业文明旅游资源、彝族民俗文化资源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是目前市内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匮乏,休闲空间稀少。XXX急需发展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实现阳光花城和旅游新城的发展目标,从而满足市民对宜居生活的要求和外地游客对阳光度假的市场需求。 XXX镇XXX片区是距离市中区最近的彝族村寨,位于飞机场西侧,东邻金江片区,北邻攀密片区,西邻炳草岗片区及大渡口仁和片区,是进入XXX的门户,离市区仅8 公里,城市干道紧濒西南,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阿署达村为中低山区宽谷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山势呈“U”形椅靠状,最低海拔1060 米,最高海拔2143.8 米,谷内视野开阔,梯田错落,林木成荫,山塘掩映,屋舍俨然,环境清幽,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拥有最宜人居的环境,故而人寿年丰,村寨里不乏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在神秘的村寨文化中,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长寿文化。将XXX 景区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会展接待、避寒养生、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国际知名养生产业城,已经成为XXX市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XXX市住建局和XXX景区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X X X X X X总体规划 (2012~2030)》,《XXX市XXX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2030)》,规划范围是XXX市东区XXX镇XXX行政村村界,总用地面积为1334.16 公顷。 按环评法、规划环评条例、环发[2011]99 号的要求,应对本次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XXX景区实业有限公司委托XXX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技术人员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掌握了充分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