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1课时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的事物。

2、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己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谁想把你调查的家中的一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

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

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

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教师在学生

读数时板书读法。(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感知

1、大数的读法

(例一)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投影出示第一页例一。4人每人说一种)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订正、教师板书完整计数单位。)

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已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师:万位上的1表示了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师:能把图中的4个大数填在表中。(试填,把自己家的一种电器的价钱也填在表中,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师:最后一个自已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组成。(3页练一练第一题)

师:除了商品价格,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大数。观察图,试一读出图中数学信息。(补充开小有图书二万一七千余册)

2、大数的写法

(2页上的四幅图)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你找到哪些大数?

师:你会把这些大数写出来吗?(习题纸上写,小黑板前找人写)(订正。)师:怎样判断自己写的数对不对?(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和前面的数一样。)这是检验写数是否正确的的好办法。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大数?

假设:如果表示数量的与表示事物的或者说,就板书两列,比较两边的读法,明确数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事物。交流板书的事物,结合投影。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知道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展开一个小调查。(调查家庭月收入,手机价钱等)愿我们以后多多留心生活中的数,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2课时认识一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准备】

计数器、正方形模具、视频投影、课件、读数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2)一个数是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出下面的数,再接着说出后面3个数。

3200、2760、4099、5949、9999、10000。

二、认识一万

1、数一数:出示数数要求,师生共同边数边答

一个十个地数,数到几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几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几个一千是一万?

从一而归纳出:10个一千是一万

算一算

出示情境“红红一家谈工资”,指名读(教师相机板书:800,,1000,,10000)

学生交流:从谈话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感受一万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发言,也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父母的收入谈谈对一万的感受。

3、认一认

师:一万元人民币究竟有多少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分别出示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具(100元、50元、10元)

学生观察插图,交流发现的信息,然后讨论:

你知道银行中1捆人民币有多少张吗? (100)

(1)1捆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

(2)1捆面值5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

(3)1捆面值1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

4、量一量(教材要求测量复印纸,根据实际情况,我班课堂上测量8开纸)(1)测算一万张纸的厚度:

教师提出数和量的要求(数出100张纸,量一量星有多厚),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班内交流;

(2)想象一千页的书有多厚?一万页呢?(教师提供超千页的大词典作验证)(3)师生一起推算:

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有多厚?2000张、3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擦在一起有多厚?推算后,比一比1万张纸的高(厚)度与学生身高,进一步建立数感。

5、学习一万的写法:

引导小结:通过前面的各种研究活动,你能说说一万有多大吗?

人头蛙:你知道一万怎样写?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并总结:一万写作:10000也可以写作“1万”

练习写数:你会写“二万”“六万”“八万”吗?

指名板演。

三、练一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一万的大小

1、看图推算玻璃球数量并填空。

2、安排看电影场次(引导说清推算过程:两场有1000人,1万人要看20场)

3、学生站成一排,测算长多少米。(鼓励学生先测量再推算)

扩展:

A:新星小学大约有1000个学生,几个这样的学校大约是10000人?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旗会是什么样的?一万人呢?

B:电脑出示学校图书馆的情景图:我们学校图书馆一个书架人约有500本书?两个这样的书架有多少本书?几个这样的书架是10000本?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一切联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人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2、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电器的价格数据)。

二、探究: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教师收集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找出最便宜和最贵的,并

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2)学生汇报:五位数>四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剩下的位数一样多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

(2)学生汇报: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着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

3、教师小结并揭题:

万以内数人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三、练习: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2,揭开小花背后的秘密。

3、有奖竞猜活动。

4,摆卡片游戏。

四、评价小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4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巾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

1、引出近似数

咱们三年级一共有308名学生,我们经常说三年级有300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例如:

(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2)、某小学有学生1260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人约1300名。

2,认识近似数

(1)、3000是2904的近似数,1300是1260的近似数,

分别写作:2904≈3000 1260≈1300

二、尝试运用近似数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一下面的事物

(1)、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

(2)、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大产鸡蛋227个,试着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

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济讨论。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的鸡蛋人约3600个。李奶奶的家一天养的鸡蛋大约是230个。

(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生产鸡蛋227个,可以说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产鸡蛋230个(较精细的人),也可以说每天大约产鸡蛋200个(比较粗线条的人)。但如果有人说每天大约产300个则是不合适的。)

三、完成练一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5课时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明确两个符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前两大天去商场逛了逛,准备买两件家电。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上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境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二件家电的价格等)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从这些电器中任选两件,然后,试着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自已尝试解决,算完之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估算情况。)

2、解决问题

师:刚才,有的司学估算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大约需要4500元,那么,如果我们只带着4500元钱,够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吗?大家可以商量一下。(小组交流,也可以实际算一下)通过实际计算,学生明自:估算的结果4500元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实际要用1280+3240 = 4520(元)。

师:看来呀!我们今后去买东西时,估算的结果所带的钱不一定够用,我们要适当地多带一点钱!

三、尝试应用

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之后出示问题。因为我们把1280的近似数看作1300,所以把850看成800要比把850看成900的结果更接近一些。因为前个数多估了,后一个数只有少估,才能使估算和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些。

第2题:这道题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过程和方法。

第3题:重点提示:手摇车最少500元,最多750元。妈妈已经带了380元,所以最少还要500-380=120(元),最多还要带750-380=370(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6课时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问题,经历了解信息、制定购物方案和跟定购物方案和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购物计划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3.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

【教学难点】

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平时购买东西时,经常遇到许多数学问题,如应找多少钱,给售货员钱后,应找回多少元等。前几天,老师的一个朋友,在购物时,碰到了意见“奇怪”的事情,用85元钱买了一件标价为100元的毛衣。你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猜测,如:

毛衣有毛病了。

售货员算错了。

是打折促销吧。

学生说不出打折,教师介绍。

师:对了,是打折促销。没当过年、过节或换季的时候,商场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说各种商品名称、价钱和“好消息”的内容。

师:请你们解释一下“好消息”的意思。“下列商品”指什么?

生1:给出的商品。

生2:只有这些商品。

师:“购买1000元商品,奖100元”是什么意思?

生1: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够1000元,就返还100元。

生2:购买1000元的商品,就少要100元。

生3:买1000元的商品,只要900元。

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说,买够1000元的商品,就给100元的购物券。教师可肯定有些商家是这样做的,但这个“好消息”中没有明确是给奖券。

师:亮亮的爸爸想买一部手机和一部电话。请同学们给他当个参谋,每人制定一个购物方案,怎样购买最合适?

学生独立制定方案。教师巡视时,了解学生制定方案的情况,知道有困难的同学。师:谁来说一说自己制定的方案?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

买135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因为135元的电话便宜,两样菜花995元。买228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因为228元的电话机质量好。另外买228元的电话还可以获奖,比买135元的还省钱呢。两样价钱是1088元,奖100

元,才花988元。

师:呀,奇怪了,为什么买贵的还省钱呢?

学生讨论,只要说明意思就可以了。

虽然买228元的电话机贵,但是两样合起来是:228+860=1088(元),够1000元就可以获得100元的奖励,那就是买这两样东西花篮988元,而买135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要花998元,购买商品的价钱不够1000元,没有获奖,所以买贵的到省钱了。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想到了哪些购物的问题?

一台电视标价1080元,由于够1000元,奖100元,其实买一台电视才花980元。

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块手表花914元。

买一台洗衣机和一部135元的电话机花963元。

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三、课堂小结

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但要学会合理购物,还要学会计划购物。特别是购物买大件物品,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购物的方案。你们看,亮亮全家正商量着买一台电脑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你了解了那些信息?师生共同交流对话中的信息和电脑的价钱。

师:现在亮亮家计划买一台电脑,要制定购物计划,必须确定什么?

必须知道亮亮家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知道他们家每个月剩多少钱。

确定要买那种电脑?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还要适当考虑除生活费外的一些花销,比如有时来客人了,买一些吃的东西等等。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制定一个购买电脑的计划。教师巡视,指导合作,了解学生的购物计划。

师:你们组计划买哪种电脑?怎样考虑?

学生可能买同一种电脑会出现不同的计划。

只要学生说的合情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玩具熊装箱问题,经历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并能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3、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并能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并能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玩具吗?把你最喜欢的一件玩具介绍给大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玩具从玩具厂运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可能会说是一箱一箱的。

师:对!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厂去看看,工人叔叔是怎样分装玩具的。你们看!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每天生产80个玩具熊”和“平均装在4个箱子中”这两条数学信息。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帮叔叔算一算每箱装多少个”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师: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帮叔叔算一算“每箱装多少个?”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如:

先每箱装10个,共40个,再每箱装10个,一共就是80个。

每箱装20个,两箱装40个,三箱正好装60个,四箱就装80个。

用口算,把80看作8个十,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学生还可以出现其它的方法,教师在听学生做法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用口算的方法学生出不来,教师可以介绍。如果出来了,教师可以启发:把80看作8个十,8个十除以2,想哪句口诀。

师: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如果结果还得整数,我们可以用口诀直接口算。我们知道了把80个玩具熊平均装在4个箱子中,每箱装20个,具体怎么装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意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装几层,每层装几个等等。对不切合实际的意见,可以进行讨论。

提出“平均装在4个箱子里,每箱装多少个玩具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师:(出示教材上装满玩具熊的箱子图。)同学们看一看,这就是工人叔叔一箱装20个的情况,你们看行吗?

生:太满了,没办法封箱。

师:对!太满了,怎么办?

生:多用几个箱子就行了。

师:按照同学们的想法,把80个玩具熊平均装在4个箱子中,每箱装多少个?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4、师:把你算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还会出现每箱装10个,或每箱装5个的方法。如果有人用口算想20×4=80,教师要给予肯定,不错,想乘法得出了结果,以后,计算熟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竖式出来,放到最后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用竖式计算,教师也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这道题,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四、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一组计算题,我们看看谁能全部计算正确。

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3.练一练第3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教学反思

在学生交流个性化口算方法的同时,学习用竖式计算。在“试一试”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2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竖式的写法和算理。

多媒体课件或者小黑板。

一、情景揭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引出情景,妈妈买来48枝玫瑰,想把它们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棒动手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进行独立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那么,如何用竖式来计算48÷2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吧。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找学生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重难点: 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1、实验,容量。 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识认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具: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一、 创 设 情 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 动作。(学生笑有部分 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 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 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 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心理发展规 律而言这样的游 戏情境设计最能 吸引他们的注意 力让他们积极投 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伸 二、 体 验 感 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 黑板的右边有镜框。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 右边有一只脚。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 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 “左”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 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 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 摆好。 用左右来描述教 室中的物体和学 生自已身上的各 个器官是学生乐 于参与的数学活 动交流时可不必 拘泥于坐姿鼓励 学生用各种方式 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自 操作活动让学生 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

【精选】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课本第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左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教案 冀教版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德育教学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各小组操作用的图片(P*例分一分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分类,揭示分类的含义 1.大家喜欢逛超市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超市看看,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超市部分商品专柜图)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么这些商品在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我看到超市把吃的都放在一起了。 我看到超市把玩具都放到了一起。 我看到超市把衣服都放在一起了…… 3.揭示课题:摆放得很有规律,吃的放在一起,用的放在一起了。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像超市中这样摆放东西,还有在生活中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数学王国里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4.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超市里这样分类地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呢? (整齐.干净.漂亮.方便) 说得很对,同学们想得真全面,分类地摆放东西实际上就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也去超市了,而且还给你们买来了许多礼物呢!每个小组一袋礼物,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有哪些礼物。 3.小组活动,进行分类 4.指名汇报,学生自评,师适时点拨,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吃的放在一起,穿的放在一起,学习用品放在一起。 5.整理学具。 (三)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那么,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是分类摆放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孩子们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 分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看到过爸爸妈妈收拾房间吗?请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课件出示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大头蛙说太乱了,你们有什么感觉?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三单元 辨认方向

辨认方向 第一讲:生活中的方向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南、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向的技能,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具准备 指南针、指示牌、课件、有关在野外找方向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拍手游戏,导入新课。 师:让学生跟自己一起拍手,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生:跟老师一起拍手。 师:刚才我们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生:上、下、左、右、前、后。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 生:东、南、西、北。 师:除了这四个方向还有其他方向吗? 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师: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几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八个方向。 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学生在操场上辨认四个方向。 师:你能找出东南西北中的哪一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生:这边是东边,因为早晨太阳从这边升起。 师:好,请你把这块指示牌放在操场的东边。 师:他找得对吗?老师可以借助一个工具准确地测出东在哪里,你们知道是什么工具吗? 生:指南针。 师:请你(刚才找到该方向的学生)过来.,看一看,东在哪边?操场的东边有什么? 生:操场东边有3号教学楼和后门。 师:你们知道了这个方向,还能知道哪个方向?想不想试一试?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其余三个方向,找到的就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拿指示牌去放,看一看你们最先能找到哪一个方向?开始。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找出其余的三个方向,观察各个方向有什么景物,放好指示牌。 师:你们说说是怎么找到这个方向的。 生:中午,太阳在南边。 生:老师,我还知道太阳从西边落下。(学生说出他们找到的方向以及他们自己的方法)师:那到底同学们找到的方向对不对,准不准呢?老师现在拿指南针来测一测,请几个同学上来看一看。红色指针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这边就是北。这边就是南,这边就是西。请大声地告诉大家这边是……你们的指示牌放对了吗?谁能去调整一下? 2.找方向。 师:现在我们站在操场的中间,用手指一指东南西北,你有什么感受?谁能来发口令,带领大家一起找方向吗? 生发口令:东、南、西、北,再来一次,东、南、西、北。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请你伸出两只手,同时指两个方向行 吗?东和西,南和北。 师:看看指示牌,检查一下,你指对了没有? 师:现在我们一起面向西,如果知道了西,怎样辨认其他三个方向呢? 生:后边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师:现在我们一起面向北方,如果知道了北方,怎样辨认其他三个方向呢?自己试一试。(生自己试着做) 师: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生:我面对北方,后面是南方,左边是西方,右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全套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思考兔博士的问题。 学生回答 师: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生答。 师: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师: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一些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剖开得到的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2、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3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同时介绍直径和半径。 4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汇报: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有没有谁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师: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怎么不相等?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与等圆中) (板书:都相等) (3)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谈话: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d=2r,r=d÷2)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下数 学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前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三课时上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2、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3、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单元主备人: 第一课时厘米得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瞧一瞧、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得表象。 2、通过学生得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得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得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得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得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得长度不就是件容易得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得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得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瞧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瞧一瞧、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得多样性。 过渡语:您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您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得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瞧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瞧书中得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得长度时您采用得方法就是哪一种?您们得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得长度单位就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瞧一瞧(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瞧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瞧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得长度时您采用得方法就是哪一种?您们得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得长度单位就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得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得小对子给以帮助与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得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得地方老师或其她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得长度,会因选取得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得长度时,要使用统一得标准,这样才能准确得得到物体得长度。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数2教案 冀教版

数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同学们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数,体验出数数的不同方法,培养同学们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数100以内的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同学们做事认真的习惯。 学习方式: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图片花生米。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创设 同学们,下课的时候老师布置大家数一数教室门窗玻璃的块数,谁来说一说一共多少块? 生:一共34块。 都是谁数的是34块?(数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能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来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数,看哪位同学这节课将成为我们班的数数小能手.大家看,(出示41页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邮票,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你们能够数出邮票的张数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41页,自己数一数,数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通过数出教师的玻璃的生活情境入手,加强了数数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评选数数小能手的评比活动,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二、问题探究与体验

1.在学生自己出声音数,数完后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及时评价。学生可能回答出: 我数的一共是100张邮票,我是一张一张数的。 我是10张10张数的,一共是100张师问,因为我发现每行邮票都是10张,所以我就10张10张得数,10、 20、30……100。 教师引导学生用10张10张的数的方法数邮票。 2.探究研讨其他的数数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都数出了一共有100张邮票,大家数的都很准确.老师这还有两串非常漂亮的珠子(出示42页珠子图),漂亮吗?(漂亮)你们想不想数出每串珠子的粒数?(想)请大家打开书42页,先仔细观察这两串珠子,再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多少粒,看谁数的又准又快。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得出:教师及时评价。 我发现第一串珠子都是2个红的2个绿的, 2个红的2个绿的……所以我就2个2个的数,一共28粒。 (师评价) 我发现第二串珠子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 5个绿的5个红的,……我是5个5个数的,再加上最后的3的珠子,一共53个珠子。 我是1个1个数的,一共53粒珠子。 我是10个10个数的,因为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是1组共10粒,10、20、30、40、50、51、52、53。一共53粒珠子。 刚才很多同学发现珠子都是5个绿的5个红的,5个绿的5个红的……我们也用这种方法一起数一遍。(齐数)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都准确的数出了这两串珠子的粒数,老师这还有1串珠子(出示第3幅图)大家打开书42页,看第三串珠子图,看谁数的又准又快。 教师在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数数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及时评价。 一共80粒,我是1个1个数的。 一共80粒,我是2粒2粒数的。 我数的也是80粒,我是10粒10粒数的,因为我发现珠子是1粒红的9粒绿的、2粒红的8粒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篇一: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 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3页。 教材分析: 0的认识,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充满童趣的小鸟长 大飞离巢穴的情境和“鸟窝里有几只鸟”的问题,让孩子们知道一个 也没有用0表示。再通过“想一想”的问题和常用的尺子、电视、温 度计等物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0的含义。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2、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并给予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自 己发现、探讨、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把已有经验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0,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0的意义,了解0在实际 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析: 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而且农村的孩子接触的范围较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引出内容并且利用游戏巩 固所学知识借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0的含义,能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探求新知。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大家高兴吗?(学生说:高兴)大家要好好表现哦!老师呢!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小鸟,就 准备了几幅小鸟图,你们想看一看吗?(学生:想) 2、观察讨论。 出示第一幅小鸟图。 师:看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后三幅图。 师:发生了什么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谁想说一说? 师:3只小鸟用数字几表示?2只呢? 3、设疑引出0。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现在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应该用数 字几表示? 师:说的非常好,一只小鸟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 “0”这个新朋友。板书:0的认识 4、出示课件(兔子拔萝卜),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一个也没有,用0 来表示”。板书:一个也没有 做拍手游戏。5、4、3、0 5、下面请同学们举例子来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指名回答。 6、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是不是还有 别的意义呢?出示课件(直尺), 提问: 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呢?(学生刘思源回答:表示起点)注意:多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王辛晨) 老师: 答的很好,因为我们在量东西时,是从0开始的,所以0就 表示起点。 板书:起点 老师:0在几的前面?(学生:在1的前面) 教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数越大,离0就越远。所以,人们就利用这个原理,用直尺来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 教师:让学生齐读直尺上的数字。正读、倒读。 8、体会“起点” 教师:0可以表示起点,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像这样表示起点的还有 哪些东西呢?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教案 冀教版

分类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德育教学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各小组操作用的图片(P*例分一分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分类,揭示分类的含义 1.大家喜欢逛超市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超市看看,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超市部分商品专柜图)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么这些商品在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我看到超市把吃的都放在一起了。 我看到超市把玩具都放到了一起。 我看到超市把衣服都放在一起了…… 3.揭示课题:摆放得很有规律,吃的放在一起,用的放在一起了。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像超市中这样摆放东西,还有在生活中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数学王国里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4.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超市里这样分类地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呢? (整齐.干净.漂亮.方便) 说得很对,同学们想得真全面,分类地摆放东西实际上就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也去超市了,而且还给你们买来了许多礼物呢!每个小组一袋礼物,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有哪些礼物。 3.小组活动,进行分类 4.指名汇报,学生自评,师适时点拨,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吃的放在一起,穿的放在一起,学习用品放在一起。 5.整理学具。 (三)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那么,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是分类摆放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孩子们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 分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看到过爸爸妈妈收拾房间吗?请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课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