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中国航天常识重点(精)

世界中国航天常识重点(精)

世界中国航天常识重点(精)
世界中国航天常识重点(精)

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

(1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1号”成功升空,标志我国航天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 (卫星

(2 2003年 10月 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杨利伟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航天技术, 标志我国进入航天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 (载人航天史

(3 2009年 3月 1日,嫦娥一号奔月成功, (深空探测

大事记:

(1 1956年 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3 1956年 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 ,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 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4 1958年 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958年 5月 17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5 1966年 11月“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6 1968年 2月 20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院长钱学森。

(7 1970年 4月 24日“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

(8 1971年 3月 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

(9 1971年 9月 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0 1975年 11月 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 (长征 2号

(11 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六月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

(11-1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 1970开始建设, 1982 年交付使用, 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将成为我国第四个发射中心,因为此地区离赤道很近,因此在发射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提供的离心力,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

(12 1984年 4月 8日

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十六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 (13 1986年 2月 1日

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4 1988年 9月 7日

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5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把美国制造的亚洲 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 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16 1991年 1月 22日下午 18点 23分 , 中国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 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1994年 2月 20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7 1998年 5月 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 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8 1999年 11月 20日 6时 30分 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 神舟一

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 2003年 10月 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长征二号 F 型火箭发射。第一次载人飞船 , 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 2005年 10月 12日 , 神舟六号, 长征二号 F 型运载火箭 , 酒泉发射中心 , 费俊龙聂海胜

(21 2008年 9月 25日神舟七号 , 长征二号 F 火箭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酒泉发射中心 ,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出舱作业的是翟志刚 ,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探月工程 :

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2004年 1月 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2007年 10月 24日, 嫦娥一号探测器,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四川西昌发射场发射, 2009年 3月 1日 16时 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

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2010年 10月 1日, “ 嫦娥二号” 西昌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嫦娥三号有望运载月球车和月球着落器。

登月分为三步,绕,落,回,回指取回样本。

长征系列火箭:

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主要承担近地轨道的发射,长征三号主要承担高轨道的发射,长征四号承担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的发射。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 ,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 2003年 10月 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 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 ,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 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 三步走” 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航天史

1957年 10月 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

造卫星上天

1959年 9月 12日前苏联发射“ 月球”2号探测器 ,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 年 4 月 12 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 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70 年 12 月 15 日前苏联“金星”7 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 年 4 月 9 日前苏联“礼炮”1 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 年 12 月 2 日前苏联“火星”3 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

着陆。年后, 5 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 年 4 月 12 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6 年 1 月 28 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 73 秒后爆炸 1986 年 2 月 20 日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 8 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 1993 年 11 月 1 日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载人航天史 1961 年 4 月 12 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 1 号飞船升空,历时 108 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 年 6 月 16 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 6 号飞船上天,历时 2 天又 22 小时 50 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 1965 年 3 月 18 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 2 号飞船,离船 5 米,停留 12 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1967 年 4 月 24 日乘联盟 1 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1969 年 1 月14―17 日,前苏联的联盟 4 号和 5 号飞船在太空首次实现交会对接,并交换了宇航员。 1969 年 7 月 21 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 11 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 21 小时又 18 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1971 年 4 月 9 日,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艘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礼炮 1 号空间站。 1975 年 7 月15―21 日,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前苏联的联盟 19 号飞船在太空联合飞行,成为载人航天的首次国际合作。 1981 年 4 月 21 日,美国成功发射并返回世界上首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使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梦想成真。1984 年 2 月 7 日,美国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拴系绳离开挑战者号航天

飞机,成为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 1984 年 7 月 25 日,前苏联萨维茨卡娅离开礼炮 7 号空间站,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 1985 年 7 月 25 日,王赣骏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俄罗斯的波利亚科夫,于1994―1995 年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停留 438 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男宇航员;而美国的露西德于 1996 年在和平号上停留了 188 天,成为在太空时间呆得最长的女宇航员。 1986 年 2 月 20 日进入轨道的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太空中运行了 13 年,成为寿命最长的空间站。 1995 年 3 月2―18 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其上的 7 位宇航员加上和平号上的 6 位宇航员,共有 13 位宇航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1986 年 1 月 28 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 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在 1995 年 2 月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美国宇航员科林斯成为第一位航天飞机的女驾驶员。生于 1935 年的美国宇航员马斯洛雷夫,具有 2 个学士、3 个硕士和 1 个博士学位,是学位最多的宇航员。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是 1996 年 11 月 19 日起飞、12 月 7 日降落的哥伦比亚号,历时 17 天 15 小时53 分钟。 1995 年 6 月 29 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次对接,开始了总计 9 次的航天飞机与空间站的对接,为建造国际空间站拉开序幕。

大学考试《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10分,不提供线索要点 二、名词 1、《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2、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玛雅文明在物质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有很大成就 4、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在哲学家的辅助下,改革社会生活的主张,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腓特列二世 5、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

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兹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7、“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9、考迪罗主义 :考迪罗是西班牙语caudillo的音译。拉丁美洲的政治术语,原指割据一方的军事首领,后引申为军事独裁者。考迪罗主义是指那些以暴力夺取政权,并以暴力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独裁者专制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考迪罗独裁又各有其特点。 11、《解放宣言》: 《解放奴隶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

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

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法律知识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参会代表共同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并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设立宗旨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 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2014年4月24日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司法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氛围。 政府责任 环保法第6条第2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

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第26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监督管理 环保法第10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24条规定,环境监察机构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有权对排污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监测制度 环保法第17条强调,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监测机构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污染防治 环保法第44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公益诉讼 环保法第58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世界史)

高考历史选择题【世界史】 整理:文仓 一、世界古代史 (一)希腊 1.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进程而削弱 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3.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4.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5.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6.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政治出现危机D.乱引发思想纷争 7.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3

世界近代史试题汇总 世界近代史是每年考研的重点,暑假快结束了大家复习后肯定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掌握了或者顾忌到,我给大家出了 3套世界近代的模拟题,希望大家利用它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世界近代史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革命前的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______________去。 2、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_______,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1748年,__________发表了积27年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 4、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爆发了____________。 5、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法国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召开了 ______________。 6、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史称__________。 7、1795年10月3日,为了镇压王党BD,巴拉斯启用了年轻的__________。 8、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列宁称之为__________,以区别于“普鲁士式道路”。 9、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________的帷幕。 10、丑恶揭发运动的先驱者是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1603年______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 A 玛丽 B 安娜 C维多利亚 D伊丽莎白 2、路易十四任命__________为财政总监,在他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

A黎塞留 B马萨林 C科尔伯 D魁奈 3、法国1792年8月10日起义后,掌握政权的政治派别是___________。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山岳派 4、1831年马志尼创建了_____________。 A烧炭党B民意党C青年意大利党D自由解放社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____________。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荷兰 6、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改组____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同盟。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正义者同盟 C国际工人协会D自由同盟 7、倒幕运动中,__________在长州组织了第一支草莽武装——奇兵队。 A西乡隆盛B大久保利通 C木户孝允D高杉晋作 8、____________表明,两种制度的矛盾已发展为武装冲突,马克思称这一事件为美国内战的开始。 A密苏里妥协案B1850年妥协案 C德累德.斯考特判决案D堪萨斯内战 9、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是在__________。 A19世纪中叶B20世纪 C19世纪后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近代亚洲的第一部宪法是____________。 A印度宪法B菲律宾宪法C明治宪法D日本宪法 三、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世界环境日创意活动方案

世界环境日创意活 动方案

世界环境日创意活动方案 世界环境日创意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向污染宣战”这一主题,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区两会提出的环保目标,深化大行动,抢抓大机遇,坚持“环境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战略,以世界环境日和“浙江生态日”为载体,以创立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立省级生态区、五水共治为重点,送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经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努力构建全区“大环保”格局,不断改进全区环境质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环保新道路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和良好舆论氛围,为打造“生态路桥,美丽路桥”作出新贡献。 二、活动安排 1、广场系列活动 6月5日上午,在路桥富士路华联超市广场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活动。活动内容:环保宣传咨询、横幅签名活动,接受群众投诉,展示环保宣传展板,现场开展环保知识抢答等活动。分发各种印有环保宣传标语的小礼品,如车载垃圾箱、环保袋等。 2、环保送戏下乡 6月份,我局组织古街社区文艺社编制有关环保节目下乡演

出。 3、环保图片巡检 在区政府大厅、办证中心、各镇街道、各学校开展环保图片巡展。 4、报纸专版宣传 “”期间,在台州日报、今日路桥围绕“世界环境日”主题及今年的两个创立内容进行专版宣传。 5、校园系列活动 联合教育局在全区各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经过宣传图片展板在全区进行巡展;开展以“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家园的”主题的手抄报、主题班会、社会调查报告等评比活动。 6、巾帼环保活动 会同妇联围绕“拒绝污染巾帼共建洁美家园”主题开展各项活动。 7、城区窗口宣传 期间,联系同创办,借助城区的LED滚动播放环保“绿色”标语,并播放环保法律、法规。 8、绿色骑游活动 6月5日上午百名环保志愿者开展“百人共绕城,低碳伴我行”绕城骑游宣传活动。 9、印发宣传资料 印制了创立宣传资料以及环保小手册等宣传资料,做到宣传

人教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下第1-4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内容:第1~4单元)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1.“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2.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下列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 ) ①改组行政机构②创建新式常备军③废除农奴制度④推行文化教育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② D.①③④ 3. 下列对19世纪工业化社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使人口增长迅速,并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 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C.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D.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①轮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飞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萨拉热窝事件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6. 下列巨著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费曼物理学讲义》 D.《齐民要术》 7.打破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的伟大生物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霍金 8.下列是领导印度人民抗争的领袖是( ) A.①④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9. 巴尔扎克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一部( )国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 A.英 B.法 C.美 D.俄国 10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贝多芬人文主义B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 C. 爱因斯坦一—进化论 D.达尔文一相对论

世界近代史论述

世界近代史论述 为什么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产生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发生,经济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学者云集提供了人才,统治者和富商也乐于为艺术家提供物质帮助。 继承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产,形成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 各城市间相对独立,无战乱,有利于文化发展。 意大利民族的形成深受拉丁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特有的民族心理环境。 意大利商人在文化沟通上的作用有利于意大利形成丰富多样的文化环境。 教会西迁,随后分裂,导致了教会神学的文化运动,天天主教会猖獗,社会矛盾尖锐,启迪了人们的思考。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后果 意义:○1使人类从陆地转向海洋,打破了世界个地区相互隔绝的状态,加强了世界的交往和联系,启动了世界整体化得历史进程。○2促进了国际 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经济联系,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殖民制度的简历,开始了划分世界范围和争夺世 界霸权的角逐。○4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冯家制度的阶 梯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加速了人类有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 业文明的过渡进程,标志着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最早起步。○6开阔 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对世界的了解。○7摧毁了印第安文明,形 成了由多种文化汇合而成的美洲文化,促进了文化在新旧大陆间的交 流。 后果:实现了东西半球的碰撞: ·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世界范围内商 品大流通,世界贸易中心有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引发价格革命:指16世纪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大量金银,使 欧洲市场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从而引起了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从 而导致,经商的资产阶级视力膨胀,而封建贵族实力日渐衰弱。 ·引起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这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罪恶的殖民活动使得亚非拉人民饱受灾难。 比较英、法、俄、西班牙专制制度的异同 相同点:四国都是在16世纪封建制度阶梯,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政治实现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同点:·形成方式不同:英法通过把政治改革,武力镇压和教会民主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俄以政治改革为主;西班牙则在反阿拉伯人的“收 复失地运动”中确立了王权。 ·不同经济状况,导致阶级基础不同:英国发展最快,新贵族与新 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成为英国的专制基础。法国虽有资产阶级萌 芽,但农村封建势力强大,故有资产阶级贵族化和贵族联合支持王 权。西班牙资产阶级没有地位,王权相对弱小。俄资本主义未发展

环保小常识 问答题

环保小常识问答题 环保小常识问答题(一) 一、简答题 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6月5日) 2、今年世界环境日世界主题是什么(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 未来) 3、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什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4、森林有哪三大效益(环境、社会、经济) 5、什么是城市环境“四害”(污水、烟尘、废渣、噪音) 6、什么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汽车尾气) 7、 21世纪是什么世纪(环保世纪) 8、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什么(良好的生态环境) 9、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什么号码(12369) 10、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主要可分为哪四类(工业、农业、交 通运输、生活污染) 11、工业三废是指哪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12、一般使用的塑料制品至少要经过多少年才能在自然界中自行降解? (100年)

13、白色污染是指什么(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14、当今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什么(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 境) 15、什么是绿色食品(是指经过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 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二、选择题 1、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3%) (1)3% (2) 5% (3)9% 2、世界水日是每年的哪一天(3月22日) (1)3月15日(2)3月22日(3)6月1日 3、一节1号电池能使多少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1平方米) (1)平方米(2)平方米(3)1平方米 4、买回来的蔬菜,在清水中浸泡多少时间,可清除大部分的残留农药(10分钟——20分钟) (1)3分钟—5分钟(2)5分钟—10分钟(3)10分钟—20分钟 5、保护水环境,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洗衣粉(无磷) (1)普通(2)廉价(3)无磷 6、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商品(小包装商品)

参考书目(世界近代史)

导 论 (美)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上、下),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全24册),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美)马里·佩里等编:《西方文明史》(上、下卷),胡万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美)罗宾·W. 温克,R. J. Q. 亚当斯著:《牛津欧洲史》(全4卷),吴舒屏, 张良福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年。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潘润涵、林承节、王建吉:《简明世界近代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3年。 (英)G. N. 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梁于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二、三卷,尤来寅、孙立田、吕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文艺复兴 (意)欧金尼奥·加林:《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法)丹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傅雷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 (美)玛格丽特·L. 金:《欧洲文艺复兴》,第2版,李平译,上海:上海人民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 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 ?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 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 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A. 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下名词解释 (适用于王晓焰老师) -------杨帆编辑整理1.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洛维特领导的“伦敦工人协 会”拟定,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④议员应支付薪俸;⑤平均分配选举区,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反映了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宪章运动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2.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第一次大会。原为1864年9月,在伦敦 圣马丁教堂召开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大会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对第一国际指导,拟定《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使第一国际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并阐明了其目标、任务,建立了组织架构,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3. 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波拿马原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 统,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在位时期,积极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期间,法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积极发动对外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击败俄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在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被俘,其第二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三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巨变,在经济上确立了现代水平的资本主义的根基。 4. 1832年会议改革: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 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在1832年会议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发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5. 宪法纠纷:德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议会与政府之间就军事改革进行的争论。前后共两 次。第一次是1860年,陆军部长洛恩提出的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了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为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结束。宪法纠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容克阶级争夺政治权的斗争,也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拥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上帝有意为之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由于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3、在公元2世纪左右,有个欧洲国家繁盛开放,以致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国商贾都可云集于此。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下面哪个统治者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矮子丕平 B、查理·马特 C、汉谟拉比 D、伯利克里 5、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中国已经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的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7、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8、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已创造的

第1部分 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

世界近代史通史概讲 通史坐标 通史综述 1.时间:14世纪到1917年。 2.近代内涵:(1)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看,是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个体手工劳动。(2)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把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统治阶级的高度。(3)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国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度国家。 3.主题:(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2)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3)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①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②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③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 4.分期:(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4~16世纪。(2)工场手工业时期:17~18世纪。(3)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后期~1917年。 一、工业革命前的资本主义世界(14~18世纪) [史实要点]

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时间:14~16世纪。 总体特征:“人”和“世界”被发现,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分类描述:(1)商品经济发达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雏形(经济)。 (2)欧洲社会仍处于神权与王权的封建统治之下(政治)。(3)人文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 神权受到冲击(思想)。(4)世界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外关系)。 主干知识:(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517年)。(2)新航路开辟(1487、1492、1497、1519)。 主题词: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2.工场手工业阶段 时间:17~18世纪中期。 总体特征: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制度矛盾尖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开启了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分类描述:(1)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等国确立并完善(法制化、民主化趋势增强),但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3)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理性主义精神得到传播,封建主义(王权、教权)受到进一步冲击。(4)世界日益走向整体。 主干知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18世纪中叶)、1787年宪法、华盛顿(18世纪)、拿破仑(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2)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588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3)启蒙运动(17~18世纪)。(4)经典力学(1687年)。 主题词: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期,近代科学诞生。 [解题探究] (2013·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现代史阅读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 ●通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美)威廉·麦克尼尔:《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年到2000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王保存、王章辉、余昌楷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年。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沈苏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1年。(原联邦德国)弗里茨·费舍尔:《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苏)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上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潘人杰、朱立人、黄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钮先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阿诺德·托因比、维罗尼卡·M·托因比编:《大战前夕,1939年》(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英)阿诺德·托因比、维罗尼卡·M·托因比编:《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康春林:《世界战争起源新论——东欧与两次世界大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美)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美)威廉·麦克尼尔:《美国、英国与俄国——它们的合作与冲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英国 (英)梅德利科特:《英国现代史1914—1964》,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英)肯尼斯·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英)伊恩·麦克劳德:《张伯伦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C )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D )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历史进步 D、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D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5、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C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A、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比其他国家发达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强大 C、封建专制统治障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7、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A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全国政权 8、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D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D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B)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目的在于(B) A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 B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C彼此利用对方D都有反人民的一面 12、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世界近代史 上卷 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欧洲文艺复兴的实质[D] A.复兴古代文化运动 B.以文化复兴促进科学生产的运动 C.颂扬宗教的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2.他的发现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可直到他逝世之前他一直坚信这只是亚洲的一个海岛,并将他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指:[A] A.哥伦布B.达伽马C.麦哲伦D.迪亚斯 3.世纪末被法国国王宣布为国教的是[C] A.路德派新教 B.加尔文派新教 C.天主教 D.安立甘教 4.对尼德兰革命的形式准确地表达方式是[B] A.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农民战争 B.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民族独立战争 C.新教徒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 D.加尔文派新教徒的大起义 5.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指[A] A.但丁 B.薄伽丘 C.彼特拉克 D.乔托 6.下列不属于米开朗基罗作品的是[D] A.《大卫》《摩西》B.《创始论》C.《末日审判》D.《教义争论》 6.下列不属于拉菲尔艺术作品的是[D] A.《教义争论》 B.《西斯廷圣母》 C.《花园中的圣母》 D.《圣母像》 二.填空题 1.16世纪前后对世界近代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分别指[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运动]。 2.16世纪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 3.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路卡·帕乔利主张商人交易时采用[复式薄记],清晰了财务状况,加强了盈利意识,从而推动了商业的进步,客观上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 4.在地里大发现进程中,1487年葡萄牙人[巴托洛繆·迪亚斯]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该海角后被称为“好望角”。1497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5.1509年,[葡萄牙]在阿拉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穆斯林舰队,从而确立了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 6.1565年,[西班牙]征服了佛罗里达建立了北美第一个西班牙殖民地。 7.新航路的发现引起商业革命的表现有[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8.新航路的开辟在经济领域造成美洲的白银大量流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 9.1776年,《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重商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让·博丹和英国人托马斯曼,这一理论后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被自由贸易理论所取代。 10.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国家是[意大利]。 1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名著《君主论》强调“强权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治国理论。

世界史参考书

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三卷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5.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钱乘旦审读:《世界:一部历史》第2版(全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四卷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0. (美)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10。 11. (美)彭慕兰著,史建去译:《大分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2. (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3. (德)韦伯著,马奇炎,陈婧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4. (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 15. (英)鲍威尔等著,杨凯译:《全球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16. 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17.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8. (英)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 (美)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0.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011年世界历史中考试题汇编选择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世界古代史——选择题 1. (2011连云港)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力 2. (2011成都)“它是全希腊的学校.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的“它”指的是A.斯巴达B.雅典C.罗马D.迈锡尼 3.(2011成都)西方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与该节日相关的宗教信仰是A佛教B伊斯兰教C犹太教D基督教4.(2011南宁)古代希腊著名的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阶段的情况()A.晚期智人 B.母系氏族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5.(2011南宁)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6.(2011南宁)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7. (2011福州)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A.古埃及 B.古印度C.古巴比伦D.古希腊 8. (2011福州)将图2所示奉为经典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9. (2011海南)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文明,金字塔向世界展示了她曾 经的辉煌。 创造这一古老文明的国度是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土耳其 10.(2011海南)元朝时到过中国、他的一本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渴望,他是 A.马可·波罗 B.亚历山大 C.亚里士多德 D. 屋大维 11.(2011杭州)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B.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D.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2、(2011吉林)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剁掉。此规定出自于()A.《汉谟拉比法典》 B.《古兰经》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13.(2011天津)右图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制定者是()A.汉谟拉比B.伯利克里C.亚历山大D.查 理·马特 14.(2011天津)《天方夜谭》所描述的丰富社会生活发生在()C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2011上海)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 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16.(2011上海)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17.(2011上海)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