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

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

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
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

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

磁盘容量有300GB,之前分区的时候只分了一个150GB 的/data分区,现在/data分区已经不够用了。

需求:把这块磁盘剩余的150GB容量增加到之前的/data分区,并且保证/data分区原有的数据不损坏。

具体操作:一、关闭掉使用/data分区的服务,这里/data分区是mysql数据库

service mysqld stop

二、卸载掉磁盘,重新分区

1、卸载磁盘

umount -l /data

若提示磁盘忙,使用fuser找出将正在使用磁盘的程序并结束掉。

fuser -m -v /data

fuser -m -v -i -k /data

2、磁盘分区

使用fdisk命令重新调整磁盘分区大小fdisk -l

fdisk /dev/sdb

p #查看磁柱号,记住,后面要用到d #删除之前的分区

n #建立新分区

p #主分区

1 #第一个主分区

删除之前的分区,然后建立新分区,注意开始的磁柱号要和原来的一致(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关键步骤),结束的磁柱号默认回车使用全部磁盘。

wq #保存分区信息并退出3、调整分区

e2fsck -f /dev/sdb1 #检查分区信息

resize2fs /dev/sdb1 #调整分区大小4、重新挂载分区

mount /data

df -h #可以看到磁盘容量已经变为300GB了

至此,Linux下使用fdisk扩大分区容量教程完成。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2009-06-29 01:28:08 标签:linux硬盘分区fdisk建立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推送到技 术圈] 将硬盘某个分区挂载到系统中以便存取文件,先fdisk进行分区,然后mkfs建立文件系统,接着便可以mount 它。 一.Linux 的分区规定 1. 设备管理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 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sd 前缀组成的文件。例如,第一个 IDE 设备,Linux 就定义为 hda;第二个 IDE 设备就定义为 hdb;下面以此类推。而 SCSI 设备就应该是 sda、sdb、sdc 等。 2. 分区数量 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盘或是一块SCSI硬盘。对于每一个硬盘(IDE 或 SCSI)设备,Linux 分配了一个 1 到 16 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例如,第一个 IDE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 hda2。对于 SCSI 硬盘则是 sda1、sdb1 等。 3. 各分区的作用 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对于早期的 DOS 和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 Linux 的bootloader 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

让多个虚拟机系统(Linux)同主机实现共享上网

让多个虚拟机系统(Linux)同主机实现共享上网 第一步:安装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6 第二步:设置你的虚拟网卡VMnet1、VMnet8 (1)、VMnet1用系统默认,不做任何设置. (2)、VMnet8设置为自动获得IP、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启用。 第三步:新创建一个虚拟机(Fedora 9),在创建过程中的Network Type时,将其Network connection 选择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第四步:给新创建的虚拟机安装上系统(以Fedora 9为例).装完后,把你虚拟机中操作系统的“本地连接”也设置为自动获得IP、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在虚拟机中,右键“本地连接”-双击“Internet 协议”,看看是不是自动的吧!固定IP的也在这里改!) 第五步:打VMware Workstation 6的菜单栏,点菜单栏里的“编辑”-选“虚拟网络设置”进行设置: (1)、先将“自动桥接”给去掉(去掉钩钩):automatic bridging-Automatically choose an available physical network adapter to bridge to VMnet0(去掉其钩:即取消自动桥接) (2)、再选“DHCP”开启DHCP服务,点“开始”-应用(开启DHCP服务). (3)、最后选“NAT”开启NAT服务,点“开始”-应用(开启路由功能) 第六步:检查VMware DHCP Service 和VMware NAT Service服务是否开启(具体操作如下: 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确保VMware DHCP Service 和VMware NAT Service 服务已经启动),注意:这两个服务必须开启: 到此如果你的机子能上网,VMware便能上网了。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图文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图文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07-10 21:28:58【大中小】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 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虚拟机VMware下RedHat Linux上网设置

虚拟机VMware下RedHat Linux上网设置(bridged NAT 方式) 图文详解安装环境: 1、宿主机系统:windows xp ps2 2、虚拟机系统: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3、Vmware版本:vmware workstation 6.5 方法一:bridged方式 1、安装vmware(那个版本也可以,这里以6.5为例来说明配置方法) 2、禁用掉网络连接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和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 (在bridged这种方式下不需要这两个连接,如下图) 3、打开vmware Workstation 6.5àVMàseting设置如下图

4、(可选)设置vmnet0(如果你只有一个网卡的时候,这项可以使用默认,如果使用多个网卡的话选择当前使用的网卡,具体方法是打开vmware workstation 6.5—Edit—Virtual net Editor…,设置的效果如下图(我使用的是默认设置))

说明:由于我使用的是内网,所以选择了内网的一个IP设置就行了。

6、设置DNS(如下图首先选择DNS项,然后进行设置)

7、Ok,现在该机子就像一台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一样,可以被内网的记者ping通了,当然也可以上网了。 方法二:NAT方式 1、安装vmware 2、禁用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启用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查看IP配置如下图所示:

Linux下如何调整磁盘分区

环境 服务器安装有一个60G的硬盘,目前已经划分为/、/home、/chroot和/swap,详细的分区信息如何下所示: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a: 61.4 GB, 614928384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747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915 7349706 83 Linux /dev/hda2 916 1414 4008217+ 83 Linux /dev/hda3 1415 7476 48693015 5 Extended /dev/hda5 1415 1477 506016 82 Linux swap /dev/hda6 1478 7476 48186936 83 Linux 然后现在希望从/home分区里面分出大约4GB的空间用于安装FreeBSD。 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注意是文件系统,而不是分区的大小),然后对调整完毕的文件系统进行检查,然后再进一步调整分区的大小。 文章以我自己用的系统为例子,实际操作时根据情况调整即可。 用惯了传统调整硬盘工具的人可能会认为文件系统和硬盘的分区之间是统一的,实际上他们之间并不是完整的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BSD可以在一个硬盘分区里面制作多个文件系统分区)。想像一下带有移动式书架的书橱。你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的位置。把书当成文件系统,你可以在书橱里面放满书籍,也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的空间。当然也可以通过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存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 hda1------>;|<-- hda2------>;|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VMware虚拟机客户机固定ip设置_linux&windows(nat&host&bridge)

安装VMware之后,发现网络连接中多了两个网卡: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 和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 其中VMnet1是host网卡,用于host方式连接网络的。VMnet8是NAT网卡,用于NAT方式连接网络的。 这两个网卡有着固定的IP地址,IP地址是自动生成的,如下图:

两个网卡属于不同的网段,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默认为空。 VMware的三种主要连接方式:桥接(Bridged)、NAT、主机网络(Host-Only) 1. Use bridged networking(使用桥接网络) 说明:使用VMnet0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相当与网络上的一台独立计算机与主机一样,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其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使用桥接方式,A,A1,A2,B可互访。

图1 桥接方式拓扑示意 2. 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说明:使用Vmnet8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可以通过主机单向网络上的其他工作站,其他工作站不能访问虚拟机。其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使用NAT方式,A1,A2可以访问B,但B不可以访问A1,A2。但A,A1,A2可以互访。 图2 NAT方式拓扑示意 3. Use Host-Only networking(使用主机网络) 说明:使用Vmnet1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只能与虚拟机、主机互访。也就是不能上

Internet,其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使用Host方式,A,A1,A2可以互访,但A1,A2不能访问B,也不能被B访问。 图3 主机网络方式拓扑示意 以上内容转自:https://www.doczj.com/doc/b013361090.html,/space.php?uid=20653907&do=blog&id=1590716 个人小记: 在创建XP和2008虚拟机是都默认选择了NAT,这样在创建完虚拟机之后,都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并可以登录互联网。进入2008虚拟机后“开始-运行-cmd-ipconfig /all”,结果如下图:

Linux中fdisk分区使用方法

一、fdisk 的介绍 fdisk - Partition table manipulator for Linux ,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本人译的不太好,也没有看中文文档;其实就是分区工具 fdsik 能划分磁盘成为若干个区,同时也能为每个分区指定分区的文件系统,比如linux 、fat32、 linux 、linux swap 、fat16 以及其实类Unix类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等;当然我们用fdisk 对磁盘操作分区时,并不是一个终点,我们还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所需要的文件系统;这样一个分区才能使用;这和DOS中的fdisk 是类似的 二、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 在操作分区之前,我们要明白硬盘分区一点理论,比如硬盘容量和分区大小的计算;对一个硬盘如何规划分区等,请参考如下文档,谢谢 三、fdisk -l 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通过《合理规划您的硬盘分区》,我们知道主分区(包括扩展分区)的总个数不能超过四个;也不能把扩展分区包围在主分区之间;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划分硬盘分区就比较容易的多;也能为以后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1、通过fdisk -l 查看机器所挂硬盘个数及分区情况 [root@localhost beinan]# fdisk -l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Disk /dev/sda: 1035 MB, 1035730944 bytes 256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128 * 512 = 8257536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虚拟机RedHat_linux_nat联网实施步骤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的RedHat 9.0 linux有三种方式实现上网,桥接、nat、host-only。此篇文档选择使用的是nat网络连接 1.网上邻居-属性-可以看到在你安装好 VM虚拟机后又多了两个网络连接 (vmnet1 是host-only,也就是说,选择用vmnet1的话就相当于VMware给你提供了一个虚拟交换机,仅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了,虚拟机可以与真实系统相互共享文件,但是虚拟机无法访问外部互联网,而vmnet8是NAT,就是网络地址转换,相当于给你一个虚拟交换机,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去了,同时这台虚拟交换机又和外部互联网相连,这样虚拟机和真是系统可以相互共享,同时又都能访问外部互联网,而且虚拟机是借用真实系统的IP上网的,不会受到IP-MAC绑定的限制。) 右键VMnet8-属性-tcp/ip协议 -双击打开 -勾选使用下面的IP地址, 把IP地址改为192.168.132(这个自己随便设1-224内的数字).1 /255.255.255.0 网关以及DNS不用设置,点确定。

2.打开vm虚拟机,点左上方的编辑-虚拟网络设置-nat 虚拟机的DNS就是这里的网关IP地址192.168.132.2,这个vmnet8相当于局域网里的网关。把这个地址记下。 3.编辑-虚拟网络设置-主机虚拟网络映射,在vmnet0下拉框勾选自己的网卡,其余的一般默认即可。

4.回到win主机,开始-运行-CMD,打开DOS,输入命令ipconfig/all,可以看到相关的IP配置,记好。 5.进入VM虚拟机中的linux系统,主菜单-系统设置-网络-勾选下面的设备eth0-进入以太网设备编辑状态

Disk-Genius分区图解教程

一、硬盘分区DiskGen分区图解教程 未建立分区的硬盘空间(即自由空间)在分区结构图中显示为灰色,只有在硬盘的自由空间才能新建分区。如图1。 分区参数表格的第 0~3 项分别对应硬盘主分区表的四个表项,而将来新建立的第4、5、6…以后的项分别对应逻辑盘D、E、F…等。当硬盘只有一个DOS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利用FDISK进行分区的硬盘一般都是这样的),“第0项”表示主分区(逻辑盘C)的分区信息,“第1项”表示扩展分区的信息,“第2、第3项”则全部为零,不对应任何分区,所以无法选中。笔者曾在某网站论坛上发现一张有关DISKMAN疑问的帖子,询问有没有办法将分区参数表格中全部为零的“第2项、第3项”删除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发帖者显然对硬盘分区知识缺乏了解。想真正弄懂分区参数表格中各项的意义,必须了解硬盘分区表链结构,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多找一些相关资料看看。 图1:未建立分区的新硬盘 1 建立主分区想从硬盘引导系统,那么硬盘上至少需要有一个主分区,所以建立主分区就是我们的第一步。先选中分区结构图中的灰色区域,然后选择分区菜单里面的“新建分区”,此时会要求你输入主分区的大小,确定之后软件会询问是否建立DOS FAT分区,如果选择“是”那么软件会根据你刚刚天写的分区的小进行设置,小于640M时该分区将被自动设为FAT16格式,而大于640M时分区则会自动设为FAT32格式。如果选择了“否”软件将会提示你手工填写一个系统标志,并在右边窗体的下部给出一个系统标志的列表供用户参考和填写,确定之后主分区的建立就完成了,如图2,主分区就是我们将来的 C 盘。

(要建立非DOS分区,还须根据提示设定系统标志,如建立Linux分区,系统标志为“83”)。 图2:建立了一个FAT32主分区 2 建立扩展分区在建立了主分区之后,接着要建立扩展分区。首先建立扩展分区,先在柱状硬盘空间显示条上选定未分配的灰色区域,选择菜单 > 分 区 > 建扩展分区,之后会有提示要求你输入建的扩展分区的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将所有的剩余空间都建立为扩展分区,所以这里可以直接按回车确定。如图3。

Lin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

Lin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 对于Linuux服务器站长们是否了解呢,在这里专职优化、域名注册、网站空间、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vps主机、服务器租用的中国信息港来为你详细分析Linu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方法!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当前安装LILO的版本,因为 LILO2.21及早期版本对硬盘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装LILO到1023磁道以外即8G的空间以外,LILO就无法启动。但一些BIOS较老的机器,LINUX仍然无法突破1024磁道的限制,因此这些BIOS无法认出大于1024的硬盘空间。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是否限制用户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 在系统中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 交换分区需要多大? · 系统是否有多个硬盘? 下面,我们按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分区的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系统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区大小也可以灵活的变动。 基本工作站的分区方案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 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服务器硬盘分区方案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WWW服务及FTP服务等几种服务,通过telnet登录的用户数很少。假设其硬盘大小为 25G。 /boot 20M Swap 128M

在VMware虚拟机下Linux系统上网方法介绍

在VMware虚拟机下Linux系统上网方法介绍 原理:使用Windows下的连接作为网关。Linux作为一个虚拟的客户端通过这个Windows下的连接连上网。 1、设置Windows下的本地连接允许VMware的虚拟网卡来共享上网。 2、设置Windows下的VMware产生的虚拟网卡1。将其IP设置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设置VMware的网卡为Host-only 4、启动Linux,然后在网络设置中将eth0设置为IP为192.168.0.2。然后设置子网掩码255.255.255.0。再设置网关为192.168.0.1。最后设置DNS为Windows下使用的那个DNS地址即可(在安装虚拟机前可以用ipconfig查到)。再激活eth0即可。 5、如果不行,那就设置完后,重启你的电脑。 而我在公司装的时候,没做第3步,用了默认的NAT方式,同样也可以上网。 VMware的网卡设置模式 VMware 提供四种网络连接方式 ======================================================== = Bridge:这种方式最简单,直接将虚拟网卡桥接到一个物理网卡上

面,和linux下一个网卡绑定两个不同地址类似,实际上是将网 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达到侦听多个IP的能力. 在此种模式下,虚拟机内部的网卡(例如linux下的eth0)直接连 到了物理网卡所在的网络上,可以想象为虚拟机和host机处于对 等的地位,在网络关系上是平等的,没有谁在谁后面的问题. 使用这种方式很简单,前提是你可以得到1个以上的地址.对于想 进行种种网络实验的朋友不太适合,因为你无法对虚拟机的网络 进行控制,它直接出去了. nat方式:这种方式下host内部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网卡vmnet8(默 认情况下),如果你有过做nat服务器的经验,这里的vmnet8就相 当于连接到内网的网卡,而虚拟机本身则相当于运行在内网上的 机器,虚拟机内的网卡(eth0)则独立于vmnet8. 你会发现在这种方式下,vmware自带的dhcp会默认地加载到vmnet8界面上,这样虚拟机就可以使用dhcp服务.更为重要的是,vmware自带了nat服务,提供了从vmnet8到外网的地址转换,所以这种情况是一个实实在在的nat服务器在运行,只不过是供 虚拟机用的. 很显然,如果你只有一个外网地址,此种方式很合适.

PQMagic(硬盘分区)完全使用教程

PQMagic(硬盘分区)完全使用教程$_n_o_t1_0_1_0_0_0_$拆分分区(一) “分区”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复杂而且危险的操作,时不时的还让人想起CIH,CIH病毒一旦发作就会破坏硬盘分区表,那简直就是一场恶梦。如果我们把硬盘只分了一个区,假如CIH真的发作了,没有电脑专家的帮助我们只能眼看着硬盘上的数据毁于一旦。 如果当初分成两个C、D区,把重要的数据都保存到D区上,我们就可以使用KV300来恢复硬盘上的逻辑分区,这样就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小。 可是我的硬盘现在只有一个区,而且已经用了很久,如果用Fdisk去分区的话,那也痛苦了点,会把硬盘的所有内容毁掉,一切都要从头安装。别说是分区,就是重新安装一下Windows,还总漏掉一些东西忘记了备份。 今天我要给你介绍一位新助手:Partition Magic,我把叫做:“魔术分区”。这位魔术师可是非同一般,它可以在不损伤硬盘数据的情况下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魔法吧! 1.拆分分区 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让魔术师把一个硬盘分区拆分成两个分区。 安装好了“魔术分区4.0”后,会在“开始”菜单的“程序”项下面添加一个“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 4.0”,这一项“PartitionMagic 4.0”便是魔术分区的启动程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魔术分区”的外观, 上面是菜单条和快捷工具栏,中间这个是当前硬盘的分区情况,下面的这五个人形的图标是操作向导。我最喜欢在中间的分区表中操作了。 在进行真正的分区前,我建议你最好还是把重要的数据做好备份,如果你的硬盘本身已经有了坏的扇区,或是你的Windows不时的还冒出个“非法操作”的提示,或是偶尔屏幕上还来一个“蓝色雪崩”,或是你那里总是经常断电跳闸,更应该做好数据备份,因为“魔法师”还无法对付这些突发事件,那将意味着悲惨的后果,所以我提前声明,如果出现问题,我们概不负责。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4磁盘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实验题目:磁盘管理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盘管理常用命令;掌握利用虚拟机增加新硬盘,使用fdisk对磁盘分区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盘显示信息内容;掌握使用卷组进行磁盘管理操作。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内容、方法、步骤: 1,使用GUI方式建立用户user01,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1, 用户id: 520, 用户组grp01 2,使用修改配置文件方式建立用户user02,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2,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2 3,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用户user03,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3,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3,附属组grp02 4,对user01,user02,user03,设置密码并登录。 一、磁盘和分区信息查看 1 fdisk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及分区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的磁盘容量,分区数量、名称和大小,分区挂载点,分区使用方式(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和大小)。 步骤:fdisk –l 2 显示当前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主要文件系统信息及使用情况(包括主要文件系统名称、挂载点、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骤:df –h 二、添加新硬盘 内容:关闭虚拟机操作系统,添加2块硬盘,大小分别为5G和10G。开机后查看新硬盘是否成功添加。 步骤: 1 关机:init 0 2 添加新硬盘:右键单击虚拟机,选择setting(设置)。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块新硬盘(HardDisk) 3 开机后,打开终端。输入命令fdisk –l 或ls /dev/sd*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三、对新添加硬盘进行分区 内容: 1. 将第二块硬盘sdb分区(5G),要求分区1(sdb1)为主分区,类型为swap (82),大小为500M;分区2(sdb2)为主分区,类型为linux(83),大小为2G;分区3为扩展分区(sdb3),大小为sdb所有剩余容量;分区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8e),大小为2G。分区后,查看sdb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2. 将第三块硬盘sdc分区(10G),要求分区1(sdc1)为扩展分区,大小为10G;

linux添加并挂载新磁盘或优盘的方法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1.查看系统当前分区情况 命令df –h 实例: Last login: Fri Oct 26 00:01:51 2012 from e10-3 E10-3:~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0G 4.7G 33G 13% / devtmpfs 12G 144K 12G 1% /dev tmpfs 3.9G 100K 3.9G 1% /dev/shm /dev/sda1 479M 72M 383M 16% /boot /dev/sda5 869G 201M 824G 1% /home /dev/sr0 2.9G 2.9G 0 100% /media/SLES-11-SP1-DVD-x86_64.0432..001 2.查看系统当前硬盘分区情况 命令:fdisk –l E10-3:~ # fdisk -l Disk /dev/sda: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4cb7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3 506016 83 Linux /dev/sda2 64 5284 41937682+ 83 Linux /dev/sda3 5285 6328 838593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4 6329 121454 924749595 f W95 Ext'd (LBA) /dev/sda5 6329 121452 924733498+ 83 Linux Disk /dev/sdb: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网络配置过程

VMWare虚拟机下安装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网络配置过程 本操作参考VMWare虚拟机下安装RedHat 9.0linux联网教程 https://www.doczj.com/doc/b013361090.html,/Charistain_huang/archive/2009/12/14/5006861.aspx 1.网上邻居-属性-可以看到在你安装好 VM虚拟机后又多了两个网络连接 (vmnet1是host-only,也就是说,选择用vmnet1的话就相当于VMware给你提供了一个虚拟交换机,仅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了,虚拟机可以与真实系统相互共享文件,但是虚拟机无法访问外部互联网,而vmnet8是NAT,就是网络地址转换,相当于给你一个虚拟交换机,将虚拟机和真实系统连上去了,同时这台虚拟交换机又和外部互联网相连,这样虚拟机和真是系统可以相互共享,同时又都能访问外部互联网,而且虚拟机是借用真实系统的IP上网的,不会受到IP-MAC 绑定的限制。) 右键VMnet8-属性-tcp/ip协议 -双击打开 -勾选使用下面的IP地址, 把IP地址改为192.168.132(这个自己随便设1-224内的数字).1 /255.255.255.0 网关以及DNS不用设置,点确定。

2.打开vm虚拟机,点左上方的编辑-虚拟网络设置-nat edit--->virtual network editor

NAT Settings OK 虚拟机的DNS就是这里的网关IP地址192.168.132.2,这个vmnet8相当于局域网里的网关。 3.编辑-虚拟网络设置-主机虚拟网络映射,在vmnet0下拉框勾选自己的网卡,其余的一般默认即可。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 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 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此处可输入p查看分区是否成功,输入p回车,如下图:显示分区成功 接下来我们就划分扩展分区,按n回车 这里输入e,表示创建扩展分区,输入e回车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文章目录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二、挂载单个分区大于2T的分区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1.查看系统当前分区情况 命令df –h 实例: [211.139.10.178_Y1025_16:09:31] Last login: Fri Oct 26 00:01:51 2012 from e10-3 E10-3:~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0G 4.7G 33G 13% / devtmpfs 12G 144K 12G 1% /dev tmpfs 3.9G 100K 3.9G 1% /dev/shm /dev/sda1 479M 72M 383M 16% /boot /dev/sda5 869G 201M 824G 1% /home /dev/sr0 2.9G 2.9G 0 100% /media/SLES-11-SP1-DVD-x86_64.0432..001 2.查看系统当前硬盘分区情况 命令:fdisk –l E10-3:~ # fdisk -l Disk /dev/sda: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4cb7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3 506016 83 Linux /dev/sda2 64 5284 41937682+ 83 Linux /dev/sda3 5285 6328 838593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4 6329 121454 924749595 f W95 Ext'd (LBA) /dev/sda5 6329 121452 924733498+ 83 Linux Disk /dev/sdb: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Disk /dev/sdc: 4994.0 GB, 4993981612032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0715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c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3.创建新的硬盘分区 命令: fdisk /dev/sdb 注:这里的/dev/sdb是具体一个硬盘,此参数可改成fdisk –l显示的硬盘的序号。 实例: E10-3:~ # fdisk /dev/sdb 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d3f0a6aa.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

Linux虚拟机NAT网络连接设置

2010-04-17 Linux虚拟机NAT网络连接设置 文章分类:操作系统 1.打开VMware,Fedora 4关机状态,在Devices区域中鼠标双击Ethernet,选择"NAT"。 2.2.在VMware中,Edit-〉Virtual Network Settings,看到如下两张图的设置,说明VMnet8启用。VMnet8的启用说明VMware软件虚拟了一台网络交换机,带有DHCP功能,本身起到NAT服务器的作用。 请注意第二张图VMnet8的Gateway IP Address。

3.打开Fedora 4虚拟机,以root账号登入系统,如果是图形界面的话,请按"Ctrl+Alt+F1"切换到终端命令行模式。

4.设置主机名称与默认网关(通过vi编辑器打开/etc/sysconfig/network文件)[root@hostname root]# vi /etc/sysconfig/network 按照下图设置,注意HOSTNAME这里设置成https://www.doczj.com/doc/b013361090.html,,配置完成后,重启机器后hostname会变成daquan。 5.设置网卡参数(通过vi编辑器打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 [root@hostname root]#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按照下图设置即可

6.设置DNS主机的IP(通过vi编辑器打开/etc/resolv.conf文件) [root@hostname root]# vi /etc/resolv.conf 下图无需设置,大家看一下即可,如果不是如下,重新启动机器应该就会自动设置,因为已经设置为DHCP,nameserver会自动设置成 VMnet8的Gateway IP Address,nameserver就起到Windows下的DNS Server作用,这种设置类似于Windows域环境下的DNS转发器,说明这个地址会自动转发DNS查询到主机的DNS。 7.重新启动网络设置 因为更改了/etc/sysconfig/network这个文件,按照如下三个命令重新启动,不行就reboot虚拟机。 参看下图

硬盘分区教程

图解如何给硬盘分区(集多种分区方法) DISKGEN 介绍 现在可供选用的硬盘分区工具软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外国货”,只有被誉为分区小超人的DISKMAN是地地道道的国货。DISKMAN以其操作直观简便的特点为菜鸟级电脑用户所喜爱,但在近两年的时间里,DISKMAN的版本一直停留在V1.2,总不见作者推出升级版本,不免让人为它担心。现在,2.0版本的DISKMAN终于出现了,仍然是免费软件,只是名子改成了Disk Genius。经过近两年的潜心“修炼”,Disk Genius的“功力”确实不可当日而语,它不仅提供了基本的硬盘分区功能(如建立、激活、删除、隐藏分区),还具有强大的分区维护功能(如分区表备份和恢复、分区参数修改、硬盘主引导记录修复、重建分区表等);此外,它还具有分区格式化、分区无损调整、硬盘表面扫描、扇区拷贝、彻底清除扇区数据等实用功能。虽然Disk Genius 功能更强大了,但它的身材依然“苗条”,只有区区143KB。 一、硬盘分区 未建立分区的硬盘空间(即自由空间)在分区结构图中显示为灰色,只有在硬盘的自由空间才能新建分区。如图1。 分区参数表格的第 0~3 项分别对应硬盘主分区表的四个表项,而将来新建立的第4、5、6…以后的项分别对应逻辑盘D、E、F…等。当硬盘只有一个DOS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利用FDISK进行分区的硬盘一般都是这样的),“第0项”表示主分区(逻辑盘C)的分区信息,“第1项”表示扩展分区的信息,“第2、第3项”则全部为零,不对应任何分区,所以无法选中。笔者曾在某网站论坛上发现一张有关DISKMAN疑问的帖子,询问有没有办法将分区参数表格中全部为零的“第2项、第3项”删除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