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训练》考试内容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

《舞蹈训练》考试内容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

《舞蹈训练》考试内容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
《舞蹈训练》考试内容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

2018-2019第一学期《舞蹈训练》考试内容、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

一、考试内容:

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身韵,技巧

1、认知:使学生的领悟舞蹈语言的表达。促进表演艺术形体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舞蹈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及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加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能自由运用自然的肢体语言。

2、掌握:藏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中国古典舞气韵和技巧熟练完成组合。做到动作规范,节奏感强,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较强。

3、理解:舞蹈注意身体运用与大脑思维有机结合,强化动作的正确概念,积累表演中的形体动作技术。强化和培养形体思维能力,为影视戏剧表演艺术的形体表达打好基础。

二、基本题型

(一)本课程考试的基本题型:小组现场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情况打分。

(二)命题:通过两个代表性舞蹈组合,考验学生形体语言知识的认知与表达能力。

三、评分标准

打分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认知、理解与掌握程度现场打分,分A、B、C、D、E五个等级。

A:(90-100)

1、印象分10分:服装整齐,形态自然大方,神态表情好

2、舞蹈组合1::40分:肢体的灵活、动作规范,舞蹈语言表达准确,肢体节奏与音乐相配合很好。

3、舞蹈组合2:35分:舞蹈动作特征和表情及内在的情感表达自然洒脱。具有较好的欣赏价值。

4、舞蹈技巧:15分。音乐与技巧节奏统一,肢体动作熟练有一定技术水平,表现出很好的合作,与积极向上的力量

B:(89-80)分;与A相比较弱

1、印象分:服装,形态,神态、表情等一项不合格

2、舞蹈组合1:肢体不十分灵活、动作较规范,舞蹈语言表达出现一两错误,肢体节奏与音乐相配合较好。

3、舞蹈组合2:舞蹈动作特征和表情及内在的情感表达自然洒脱。具有较好的欣赏价值。

4、舞蹈技巧:音乐与技巧节奏较为统一,肢体动作技术水平较好,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C:(79-70)分;与B相比较弱

1、印象分:服装,体态,神态表情等两项不合格

2、舞蹈组合1:肢体不十分灵活、动作能够完成,但不够规范,出现三处以下错误,肢体节奏与音乐相配合一般。

3、舞蹈组合2:舞蹈动作完成,出现三处以下错误

4、舞蹈技巧:肢体动作技术完成质量一般或出现失误

D:(69-60)分;

1、印象分:服装,体态,神态表情等三项不合格

2、舞蹈组合1:肢体不太协调、动作不够规范,出现五处以下错误,肢体节奏与音乐配合出现不同步。

3、舞蹈组合2:舞蹈动作出现四处以上错误

4、舞蹈技巧:肢体动作技术完成质量较差,

E(60分以下)

服装不规范,面无表情,所有动作紧张僵硬,屡次出现错误。舞台调度凌乱,队形乱,忘动作,作品不能完成。

50项护理基础操作评分标准[1]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目录 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 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 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 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 第七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 第八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 第九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第十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 第十一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 第十二项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 第十三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 第十四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4) 第十五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 第十六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6) 第十七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 第十八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 第十九项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 第二十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 第二十一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 第二十二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2) 第二十三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3) 第二十四项酒精拭浴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 第二十五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5) 第二十六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 第二十七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7) 第二十八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8) 第二十九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 第三十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0) 第三十一项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

工程流体力学(Ⅰ)-考试基本要求

工程流体力学(Ⅰ)考试 基本要求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油气储运 学时: 64-80 大纲编写人:陈小榆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工程流体力学》(一)是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流体,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流体力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石油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门课程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主要阐述流体的流动规律,它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能直接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工程流体力学是石油工程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研打下必要的流体力学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程及其工程应用; 3.掌握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力的计算; 4.掌握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 5.了解一元非恒定流动基本概念及基本计算; 6.了解气体动力学有关基础知识,并会进行有关参数的计算; 7.了解非牛顿流体的有关概念,掌握非牛顿流体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三、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2学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正确理解流体连续介质模型; 2.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正确理解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的概念; 3.会分析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流体的概念 1. 流体的定义及特性; 2.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 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的粘性及表面张力。 第三节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三) 考核知识点

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1. 用自然过滤法分离Fe(OH)3胶状沉淀。 (1)胶体或胶状沉淀不能直接过滤(应先加热破坏胶体,否则会透滤。稍加热示范即可。若学生不加热便过滤,则提示。) (2)自然过滤(滤纸折叠法、撕去一角、放入漏斗、调节水柱、玻棒引流、“三靠两低”等,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每次转移量不能超过滤纸高度的2/3。) 2. 现有由CuSO4与NaHCO3在水中反应制备的Cu2(OH)2CO3沉淀,利用倾析法将其与溶液分离并检查SO42-洗净否。 (1)倾析分离(静置、玻棒引流、蒸馏水洗涤两三遍。) (2)SO 42-检查(用小漏斗过滤法,过滤几滴溶液在试管中,因有CO 3 2-、需加几滴HNO 3 、 再加几滴BaCl2溶液检查。) 3. 在不增加溶液体积前提下除去硫酸亚铁铵过饱和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 热过滤操作(加热使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完全、选无颈漏斗并注意预热、过滤时每次转移少量溶液、烧杯中剩余溶液保持加热。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必要时提醒学生80°C以上硫酸亚铁铵晶体会溶解完全。) 4. 将CuSO4·5H2O晶体与母液分离并用乙醇洗涤晶体。 (1)抽滤操作(滤纸大小、润湿滤纸、稍抽气使滤纸紧贴、玻棒引流、注意加入的溶液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开大水龙头抽滤、滤饼要较均匀地铺满漏斗底、用药勺压实滤饼、抽滤至干、先拔橡皮管再关水龙头、玻棒轻轻揭起滤纸边、取出滤纸与沉淀、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 (2)洗涤操作(2种方法:沉淀较多时,拔掉橡皮管暂停抽滤、加入洗涤剂洗涤;沉淀较少时,关小水龙头、加入洗涤剂洗涤。我们要求用前一种方法,所以要求学生过滤较多晶体。) 5. 将预先已称好的10.0 g CuSO4·5H2O晶体重结晶。 重结晶操作(按1:1量好10mL蒸馏水,先加部分水、几滴H2SO4,加热至沸,若晶体未完全溶解,则用滴管逐滴加水至晶体刚好完全溶解,停止加热,然后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注:不允许浓缩、不用过滤。) 6. 水浴蒸发浓缩制备CuSO4·5H2O晶体。 (1)水浴加热(500 mL大烧杯、水量为其容量的1/2~2/3。) (2)蒸发浓缩(蒸发皿。先加硫酸酸化再加热、前期搅拌、发现有晶体析出时停止搅拌,浓缩至表面出现一层完整的晶膜即停止加热浓缩。) 7. 称取5.0 g NaCl固体并将其溶解。 (1)电子秤的使用(注意:不能用滤纸称量、不能将试剂撒在电子秤上。) (2)固体试剂的取用(试剂瓶盖子反过来放在实验台上、用干净药勺取试剂、取出试剂后立即盖紧瓶盖、取多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 (3)固体溶解(加热、搅拌) 8. 将15.0 mL 0.1 mol/L Fe2(SO4)3溶液沉淀完全。 (1)沉淀操作(煮沸后边搅拌边滴加NaOH溶液、双手并用。沉淀完全后要煮沸一段时间,要学生口头说明即可。)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2012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色彩构成 适用学时:50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工业设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的。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学习领域定位 色彩构成是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色彩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包括工业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广告设计都开设此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内容如: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的色调,色彩的表情与色彩的情感情绪表达等形式,色彩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色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色彩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地掌握色彩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今后色彩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色彩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色彩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课程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 基于色彩构成的内容量大、面广、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各专业又应当有不同的选择点和侧重点及难易程度,从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方式及实践实练的布置安排上都应与本专业密切相连,一切以为具体专业服务为基准。 二、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法能力目标: 1. 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 2.掌握色彩构成的形式设计的美学法则。 3.整和不同源流的基础教学内容,吸收和运用不同原理的基础造型方法,强化课程的综合实

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目录2 1、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2、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3、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4、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5、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6、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操作考核评分 7、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8、静脉采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9、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考核评分 10、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 1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考核评分 12、除颤技术操作考核评分 13、简易呼吸器及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2、无菌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一切清扫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2)操作者衣帽、口罩穿戴整洁,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中,置于清洁、干燥处;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位置要固定;未经使用的无菌包(容器),一般可保存7-14天,一经打开,只限24h内应用,过期均应重新消毒。 4)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镊)。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经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中。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 5)无菌物品疑有污染,即不能再使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理论提问 1、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轻柔,避免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酿,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 2)昏迷患者禁止漱口并注意棉球干湿度。 3)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4)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5)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6)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2、常用漱口溶液浓度及作用? 1)0.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2)1%-3%过氧化氢溶液:防腐、防臭,适用于口腔感染有溃烂、坏死组织者; 3)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溶液,适用于真菌感染; 4)0.02%洗必泰溶液: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5)0.02%吠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6)0.1%醋酸溶液: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doc

测生命体征操作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考核时同学互测。全程操作10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洗手,床旁评估:病情、意识、心理状态、有无影响准确测量的因 素等 6 病人准备:病人理解操作目的、配合要点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2 准备工作20 护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指甲已修剪、洗手(六/七步)、戴口 罩 4 用物准备并检查: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纱布、秒表、笔、记 录单、洗手液等 6 核对病人,安置体位 4 腋温测量:擦拭、放表、屈臂过胸 6 测脉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于桡动脉上,计数不小于30s 5 测呼吸:似诊脉状,观察胸廓起伏,计数不小于30 秒 5 告知脉搏、呼吸结果 1 卷袖露臂,手心朝上 2 放平血压计并打开,缠绕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 4 测血压操作流程60 置听诊器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 加压注气 6 缓慢放气 5 听音判断,告知结果 6 解开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整理并关闭血压计 3 取出体温表,擦拭 2 检视读数,告知结果 2 甩表,妥善放置 2 安置病人,终末处置 4 洗手,脱口罩,记录 3 安全意识、查对制度 5 终末质量15 交流技巧、人文关怀 5 程序正确、结果满意 5 理论回答 5 提问:目的或注意事项5

总分100 100

无菌技术操作法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备注:1. 全程操作10 分钟,超时终止操作 2. 任何操作步骤出现跨越、污染,扣除该步骤的全部分值 项目总分具体内容分值环境准备:操作室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1 分) 半小时内停止打扫、减少走动;( 1 分) 3 操作台宽阔、清洁、干燥、平坦( 1 分) 准备工作10 个人准备:着装符合要求( 1 分),指甲已修剪( 1 分),洗手(六步/ 七步法)( 3 分)、戴口罩( 1 分) 6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无菌纱布罐、无菌溶 液、无菌手套;另备清洁干燥治疗盘、棉签、碘伏溶液、弯盘、纸、笔、 1 手消毒剂 检查物品: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巾包、无菌碗、纱布罐、溶液、碘伏、 棉签、治疗盘、手套 10 将无菌包放置在操作台上打开 2 依次揭开左右两角,再解开内角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置于备好的治疗盘内 5 按原折痕回包 3 注明开包时间,放置妥当 2 将取出的治疗巾双折铺于治疗盘内 2 治疗巾上层扇形折叠,无菌面向上 3 一次性打开无菌碗 4 放置无菌碗 5 去除瓶盖,消毒无菌溶液瓶塞 2 操作流程78 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纱布一块 3 垫纱布打开无菌溶液瓶塞 2 瓶签向手心,旋转冲洗瓶口,倒溶液于无菌碗内 5 盖瓶塞 1 记录开瓶时间并签名 2 移动无菌碗置中央,将上层无菌巾拉下,边缘对齐 3 折叠治疗巾 3 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2 打开手套袋,取出手套 3 对好五指,戴手套,调整位置贴合紧密 6 翻转脱手套,置黄色垃圾袋内 3 终末处置 2 洗手、脱口罩2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基本内容与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010年研究生入学复试《原子物理学》考试大纲(物理学科同等学力入学复试加试科目)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题型: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约70% 二、其他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2、a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 3、同位素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1、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3、类氢离子的光谱 4、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5、量子化通道 6、电子的椭圆轨道和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应 7、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8、原子的激发和辐射 9、激光原理 10、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定位 第三章量子力学初步 1、物质的二象性 2、测不准原理 3、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1、碱金属原子的光谱 2、原子实验的极化和轨道贯穿 3、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4、电子自旋同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 5、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 6、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与蓝姆移动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1、氦及周期系第二族元素的光谱和能级 2、具有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 3、泡利原理与同科电子 4、复杂原子光谱的一般规律 5、辐射跃迁的普用选择定则 6、原子的激发和辐射跃迁的一个实例——氦氖激光器 第六章在磁场中的原子 1、原子的磁矩 2、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 3、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结果 4、顺磁共振 5、塞曼效应 第七章原子的壳层结构 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2、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3、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第八章 X射线 1、X射线的产生及其波长和强度的测量 2、X射线的发射谱 3、同X射线有关的原子能级 4、X射线的吸收 第九章原子核 1、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原子核的放射衰变 3、r射线同实物的相互作用和放射性应用 4、核力的主要性质和核力的介子论 5、原子核结构模型 6、原子核反应 7、原子裂变和原子能 8、原子核的聚变和原子能利用的展望 二、考试要求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情况 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对认识原子结构的作用,理解如何由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的结构。 重点:卢瑟福散射公式和原子的核式模型。 第二章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美术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美术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美术设计构成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三个专门化方向的基础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充分了解构成在美术设计专业的作用,探索形式美的构成表现规律,为后续美术设计专业专门化方向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设计思路,采用以美术设计构成中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任务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设计该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美术设计构成中所涉及到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为主线来划分和设计的。通过图形组合处理、图形色彩处理、空间形态组合等逐步递进的任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掌握美术设计构成的形式法则。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完成本课程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力及创新设计能力。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216课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将构成的观念、方法运用到美术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审美、创新、动手及制作能力,启迪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按照构成的形式法则,完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能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色彩设计。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形态的组合能力。

4.1教材编写 (1)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编写教材的依据。 (2)教材应该充分体现以启发创新意识为目标,以任务为引领的课程设计思路。 (3)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和教学方法,把基础学科的训练项目分解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去,真正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会”的理念,使学习目标明确,更具应用性。(4)教材编写应注意到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编写和运用上要有前瞻性,争取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发展融入教材建设中去。 (5)教材应体现高要求、低难度的思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来设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用适量的直观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配合各种材料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丰富表现手段。 4.2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应充分考虑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可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活动教学、观摩教学、临摹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即有明确的实战目的,也能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2)教学演绎过程中应突出师生的“互动性”,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职业化、市场化、实战化水平,真正实施“产——学—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内科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检测时间: 项目考核内容分值考核办法扣分得分管理制度 38 有健全的护理差错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6 查资料,抽问护士有护理缺陷管理记录,及时登记发生缺陷的事由、后果及当事人 4 查资料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2分),明确缺陷性质、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3分),记录完整(1分) 6 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完善(2),按规定上报(2),并填写报表(1) 5 坚持每周自查(2分),每周定期讲评有强调防范差错事故及护理安全的内容(2分),有记录和签名(1分)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6 查现场,查资料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6 查现场环节管理47 药品过敏者病历、床旁、一览表有醒目标记(各1分)病人知晓 4 查现场,问病人静脉输液袋上有病人床号、姓名、药名、剂量、配置时间 3 查现场,无措施,措施不当不得分意识障碍、烦躁病人及特殊病人有安全保护措施 2 危重病人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无护理并发症 2 查现场,查护理记录,措施不

到位有并发症不得分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并经二人在治疗室查对及床旁核对,医嘱单上有两人签名,护理记录单上有记录,床旁有血型标记 4 查现场,查资料有医嘱查对登记本(1分),查对后有护士及护士长签名(2分) 3 查资料院外压疮或难免压疮者有申报、记录、防范措施及效果评价 4 查资料查护理记录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执行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履行告知义务 3 查现场,询问病人,未做到不得分消毒剂使用管理规范 2 查现场各种特殊急救仪器上有操作程序说明(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等) 3 查现场查记录设备定时安全检查有记录 3 无严重差错及事故 5 发生严重差错事故不得分护理人员熟悉护理应急预案 4 问护士一次性医疗物品及医疗垃圾处理符合要求 2 查现场护士工作中无自伤发生 3 发生自伤不得分消防治安管理 15 工作人员掌握消防器械的使用及消防应急预案 3 抽问护士消防器械定位放置 2 查现场氧气使用管理规范2 用电仪器使用规范,无乱接乱搭电源插头 2 开水锅炉使用安全 2 病区内无财物遗失现象 4 有遗失不得分注:满分100分,80分合格。 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内科科室: 得分: 检查人: 检测时间检查项目考核标准值分评分标准扣分

7《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02470建议课时数:90学分:5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专门化)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构成基础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是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密切相连的课程。该课程是空间设计、室内环境与色彩、家具设计与制作、纤维综合材料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照明设计、环境与设备、装置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光艺术陈设设计与制作、涉外室内空间设计、旧建筑改造、计算机三维表现、毕业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室内装饰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和从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工作。构成基础是以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构成基础以及现代空间设计理论为指导,以空间造型训练为主线,使学生在形象与逻辑思维的融汇中,探索空间与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培养运用新概念进行快速空间创造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打基础。树立严谨的造型设计观念,以设计性、创造性课题进行课题训练,在感性与体验的设计过程中,掌握造型设计的语汇与文法,养成综合思考的习惯、直觉判断力、创造力。使学习者综合创作的深度与艺术性都有所提高。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构成作为一种造型观念,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所起重要的作用,探索形

式美的构成表现规律,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为下一步进入室内装饰设计的学习,作好平面、立体形态构成造型能力的准备。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确定了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空间构成作为载体的项目设计思路,具有实际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有在社会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达到本课程目标的含义。通过对几何抽象图形的认识及思维转换,对视觉元素的提取,对形式美法则(秩序、运动、发散、均衡、渐变等)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90课时,5个学分。 2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引导学生将构成的观念、方法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启迪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达设计方案提供有效的方法。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形态的组合能力。 ●能按照构成的形式法则,进行平、立面及立体设计活动。 ●能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室内装饰色彩设计。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能具备一定的空间形态组合能力。 ●能有一定的细心、耐心以及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初中英语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命题指导项目组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专家,就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对9个省(市) 的16 000 多名学生、2 000 多名校长、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数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调查结论认为,当时的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着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研究新的课程方案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中考改革。 1998 年4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江苏省苏州市、湖北省荆门市、福建省莆田市、山东省烟台市、吉林省辽源市、上海市闽行区、北京市顺义县等七个地区进行初中毕业、升学语文考试改革试点。以语文学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帷幕。 1999 年和2000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两次下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应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1999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建了“全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评价课题组”,从1999~2003 年连续五年对各地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进行分学科的评价,并于2000 年、2001 年、2003 年三次组织全国命题单位的研修培训,对命题、审题、阅卷和试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02 年12 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

考试内容的具体要求 (一) 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实数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实数的平方根、立方 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甩立方 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 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④会求代数式的值。 (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 算。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22 ()2 a b a ab b +=++,了解 +-=-;222 ()() a b a b a b 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计算。 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式加、减、乘、除运 算。 2.方程和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②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 程。 ③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④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釉上的表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3.函数 (1)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医卫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医卫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辨认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2、掌握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熟悉测试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应用能力 1、能运用人体的形态结构知识对一些常见疾病进行初步的诊疗定位。 2、能正确运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调控知识,解释相关临床问题。 3、不同专业应具备下列相应能力: ⑴护理专业具有基础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应用护理程序对压疮、发热、食入性中毒、尿失禁、尿潴留、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⑵临床医学相关类专业应具有体格检查的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常用实验室检查报告的能力,以及掌握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的操作原则和方法。 ⑶药学专业具有临床常用药物的制备、检验、分析、使用、调配的能力。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不同专业应具备下列相应操作技能: 1、生命体征的监测、无菌技术操作、隔离技术、各种给药法及常用的抢救技术等操作原则、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体格检查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常用剂型的工艺流程和药品生产中一般性技术问题的处理以及临床常用药物的使用调配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理论知识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构造;人体各部骨的配布及重要的骨性标志;颅的前面观和颅底内面观;关节的概

况;脊柱、胸廓、骨盆的组成;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构造及运动;咀嚼肌的名称及功能、躯干浅层肌的位置及功能、四肢肌群配布及作用。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颅的组成;关节的运动形式;骨的形态分类;新生儿颅的主要特征;背阔肌、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及作用。 2、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腺的位置、各部消化管的形态及位置、肝外胆道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和形态、肺的位置及形态;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位置及结构、输尿管的行程及分部和狭窄;膀胱的位置和膀胱粘膜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男性和女性尿道特点;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的组成;腹膜及腹膜腔概念、腹膜与内脏关系。熟悉肾的被膜;各内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腹膜形成结构。 3、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 4、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心的位置、形态、结构,心的传导系统,心的营养血管;大动脉干行程及分支、重要器官的动脉分布;全身静脉的分布概况、四肢浅静脉的行程、门静脉的组成和收集范围、门静脉的循环途径;淋巴系统的组

《形态构成》课程标准.

《形态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301350 课程类别:专业支撑课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授课单位:数字媒体学院 学分:2 学时:3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慧2014年8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池诗伟2014年9月1日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形态构成是电脑艺术设计的专业必修课,是设计者掌握设计艺术的基础。 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终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熟悉设计艺术的基本形式规律, 具有良好的视觉表达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图形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形态创造能力。 课程作用 本课程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形态构成学的形态构成规律和基本技巧,使 学生熟悉各种形态构成原理,最终达到能以此学科知识独立完成平面形态构成 设计的基本运用,为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打下基础。满足了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插图绘制、工业造型设计、建筑平

面图绘制、Web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等多个领域关于平面设计制作人才的需求,对于学生将来的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形态构成学习上须结合素描基础、色彩基础课程作练习;本课程 的掌握会为后续专业课程: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 包装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为:先修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后续课: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对其工作岗位职业素养进行深层渗透和熏陶,纵向 起到承上启下的链接与支撑作用,横向又与岗位实际环境、学生职业素质与情感、学生成才志向相对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树立操作规范意识非常重要。 1.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实 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设计的理念是: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与 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设计课程,注重与后期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 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体现基于 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 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 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色。 1.3课程设计思路 (1)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态构成》课程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多层次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科学地实现 从技能到能力的自然转换过程。 (2)工学结合:一是与企业深入合作,努力探索并形成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二是将企业公司的优秀项目以案例形式导入到教学内容体 系中;三是把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引入教学团队参与教学,包括实训教学的 指导、特色教材的编写、学生答疑、就业指导等。这样,从课程的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的选取于组织安排、项目的确定、实践环节的设计、实习的管理到考

中考考试范围与内容具体要求

中考考试范围与内容具体要求 数与代数 ⒈有理数 ⑴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⑵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 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⑶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以三步为主)。 ⑷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⑸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⒉实数 ⑴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⑵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⑶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对应。 ⑷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⑸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数式 ⑴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⑵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⑶会求代数式的值。 ⒋整式与分式 ⑴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⑵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 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⑶会推导乘法公式:,并能运 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⑷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 是正整数)。 ⑸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 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⒋方程与不等式 ⑴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 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②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 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③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 二次方程。 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 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设计基础》课程标准2019年2月18日 课程代码:课时数:学分: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设计基础》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理论与实践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它通常分为造型设计基础、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三个方面。造型设计基础是培养学生的造型意识、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学习结构形态造型设计、明暗形态造型设计、精细特写造型设计、创意形态造型和快速表现(速写)技能训练,为专业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色彩构成是对色彩进行深入地研究,研究色彩的科学原理、各种色彩组合搭配的规律和原则;立体构成学习的是三维空间内各种形态元素的分解和组合的规律和方法。 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 其任务是:任何一种艺术设计种类,其实都是一种建立在平面、立体、色彩设计基础上的综合设计。设计基础课程通过对形态、色彩、肌理、空间等方面的创造而进行的一种偏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以及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获得丰富的、适应于现代装潢艺术设计的造型艺术知识,为以后专业设计领域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以适应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岗位需求。 2.设计思路 设计基础课程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探索新的视觉语言,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它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是造型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科学,它能够把对平面和立体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以独立的而又相互作用的形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它的基础设计理念对世界各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