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_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

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

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

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的

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使用

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

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

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伊战

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

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

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3、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治黄河水成功。尧、舜、禹的传说主要反映了禅让制,

禅让制是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制。

14、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

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考古发掘为人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古代传说为人们提供了第二手资料。

1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生活在这

里。我国山西省古城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发生的矛盾冲突有: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等。

16、保护文物古迹的意义有:能使我们了解历史获取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对过去的有更多、更详

细、更准确的认识。所以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17、史前时代人们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在史前时代人工的取火,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的实现。

18.、如果以制造和打制时期作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经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19、新石器时代体现在:1.在生产领域: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 2.在生活领域:陶器开始出现。

20、新石器时代的影响: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 3.加快

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

21、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是相互依存的。

22、考古发掘的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考古发掘和古代的传说相

互命证,都是很重要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描写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和沿草。

23、P18页的自我测评

第二单元

17、国家的出现、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是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

18、四大文明古国建立统一国家的时间、建立者和古文明发祥的流域。

19、早期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蛋壳黑陶杯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反映了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

20、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这是最早国家的出现。公元前15世纪

埃及成为一个在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1、西亚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

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苏美尔人,还有希伯来人,希伯来

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两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22、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印度种植了世界上最

早的农作物棉花。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

23、公元前1600年后商灭夏,在商汤的统治下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4、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

25、禹划定

“九州”铸造“九鼎”作为权力的象征。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后建立军队,制定刑法刑法,设置监狱。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商周时期统治者以血缘关系来区分尊碑等级。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领。夏商墓葬中的骨架说明当时出现的人殉和人祭。26、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是一部代

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如,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

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可见,法典具

27、

四大文明古国的成果对今天的影响:古埃及的太阳历;西亚的星期制度;印度人发明的“阿拉

伯数字”;西亚的60进位法;古埃及的几何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

为3.16;古埃及的解剖学;中国的文字等;真正的文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29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是楔形文字。刻在龟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的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纸草;西亚的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版;中国商朝的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兽骨。

30、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的金字塔,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尊

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青铜器品种繁多,

工艺精湛,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大方鼎,最大的精品是四羊方尊。

31、古埃及在科学上的成就有: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源于这种历法)。

制作了木乃伊,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掌

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在数学上巳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还推算出

圆周率为3.16。

32、西亚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制定了七天一星期制度和计时法。

33、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学符号,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

伯数字。

34、在古代埃及阿蒙神成为王国的保护神。

35、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

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36、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演变进化和文明的发展进步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改

造了自然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留下了人类智慧的痕迹,但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果人类不顾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

37、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依赖于自然条件的优越,例如:人类的进化:因为自然条件的改变,被

迫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生产劳动。原始农业、畜牧业都与气候的变化、自然条件有关。早期亚非文明源于大河流域: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38、尼罗河为埃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那些资源:1.完善的水源 2.洪水消退后留下的大量泥沙

3.淤泥带来的天然肥料

39、古代两河流域现在在伊拉克

40、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有什么意义:结束战争两河流域战争纷乱的格局,现实了统一,为发

展西亚文明传承。

41、同早期城市相比较现在城市有什么共同点:新辅导教学P34 打“★”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点:1.沿河提起 2.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3.城市功能性强,设施齐全,农业手工业发达

42、三类文字的共同点:都从图画文字早期发展而来,都有读盲,是三代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

要标志

43、商朝时期为什么那么迷信: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一些正常现象人们往往步伐用科学观点去

解释

44、10世纪初,为什么唐代就不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了:由于唐代后期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长安

城的地位开始下降

45、在这些天灾中人么获得的教训和启发:

1.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命运和名族前途大事,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了破坏,人类必将为

此付出代价,因此要强化环境意识

2.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生产率,加大可以用资源的科技投入。盲目第无限制开发和索取,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边开发边保护边恢复的战略方计,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

环,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单元

38、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

尼为中心。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斯巴达是一个尚武的国家。

39、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公元前27年,

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到2世纪罗马成

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故此被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40、西方文化之根是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表法>>

它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的建筑:如,凯旋门、万神殿、古罗马竞技场,罗马被称着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条条道路通罗马。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古希腊是欧洲的戏剧的故乡。

41、人们把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至16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称为“中世纪”。

42、日耳曼人的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

着查理曙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定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日耳曼人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43、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的经典是<<

圣经>>。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44、11世纪,巴黎和伦敦不仅成为政治中心,也是商旅云集的经济和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

和热那亚对外贸易繁荣,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城市手工业者成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叫行会地。

45、610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建立伊斯兰教,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伊斯兰教徒称

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军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从8世纪开始,巴格达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6、中世纪时阿拉伯学者有哪些重要文化成就?这些文化有何特点?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

了什么作用?(表现:①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重放古代文化异彩。②创立了完整代数学。

③吸收印度十个数字的计数法,传播到欧洲。④整理出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

⑤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特点:①由于阿拉伯帝国地域广阔,其文化是世界各族智慧的

结晶。②注意把学习、改造和创新结合起来。作用: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沟通和加强作用,把印度、中国等文化传到西方,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天文、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世界三大宗教是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建筑叫寺庙(类似皇宫建筑表现地位),基督教建筑叫教堂(高耸入云显示上帝的威严),伊斯兰教建筑叫清真寺(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

47、古代希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三面环海,与古代埃及和地中海东岸国家联系十分繁密,这种

开放性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古希腊航海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未古希腊人吸收西亚和北非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8、,民主制度的影响:虽然具有一定的阶级的局限性,但比起史前明文的时代残酷、野蛮的政治

制度是一种进步,它有力的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使早期雅典城邦日益增大

49、民主制局限性的表现:1.建立的基础是奴隶国 2.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的

政治权利

50、斯巴达和雅典的不同点:雅典:沿海地区,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比较发达,崇尚文化,人

们眼界比较开阔,民主制级盛

斯巴达:内陆国家,崇尚武力,经营农业

51、教皇为查理加冕意味着什么:教皇为查理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

味着查理负责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额义务,标志着教权与政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共联盟的建立

52、教科书P57页重点

53、为什么是同样的寺庙建筑风格不一样:这说明文化传播过程中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也说明外

来文化只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才能生存发展

第四单元

1、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礼乐文明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当时西周的分封制。

二、东周:1、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平王建立东周,都城洛邑,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2、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共同有的是:齐倒是公、晋文公、楚庄王。

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同时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并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最先称霸。

3、战国七雄是指:秦、楚、燕、齐、赵、魏、韩七国。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得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进行变法,主要有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废除土地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4、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同时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采用圆形方孔钱。③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演变为隶书。④思想上:采纳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坑儒。⑤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车轨。⑥军事上: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北拒匈奴;开凿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南统越族。

2、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四、西汉: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导致七国之乱,后被平定。

3、汉武帝的主要政绩:⑴政治上:①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③加强监察制度,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进行监督,以加强皇帝的权威。⑵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亲治黄河,使农业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⑶民族关系上:①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往来。②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取得决定性胜利,使北部边郡安定。③在西南地区设立郡县,疆域大大扩展了。⑷文化上:在长安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大大推行儒学教育。(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西域: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同时加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

五、东汉:公元9年西汉灭亡。公元25年西汉的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减轻赋役负担,作用清廉官吏,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这一时期为“光武中兴”。

六、三国:赤壁之战奠定了在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掉汉献帝称皇帝,国号魏,东汉结束。221年齐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

七、北魏: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政权,5世纪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废除鲜卑族的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统一用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八、隋唐: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民族纷争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618年李渊反隋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①政治上: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扩大科举选拔,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隋朝创立了科举考试的制度)②经济上:减免租赋和力役,重视农业生产。③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进民族关系的融合。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称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重视人才,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

观遗风”。

4、唐玄宗: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此唐朝开由盛转衰。

5、农业:唐朝出现了的生产工具:筒车和曲辕犁。手工业:丝织技巧高超,丝织品轻盈而精薄,瓷器业发达,有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还有世界艺术珍品唐三彩。商业和城市:当时长安城内商人云集,长安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有人口百万。社会生活:与少数民族和外国进行频繁交流,吃胡饼、穿胡服胡帽胡靴。妇女生活比较开放可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体娱乐活动。

6文化:史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世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学: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佛学: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唐太宗时派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他把自己西行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鉴真五次率众去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教,不有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道教产生天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经典为<<道德经>>。艺术:东晋人王羲之的法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书圣”。东晋人顾恺之的人物画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人颜真卿创立了“颜体”(<<多宝塔碑>>,唐朝人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有<<历代帝王图>>,唐代的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像很有名。

7、丝绸之路: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往西,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丝绸、茶叶等传到西方,西方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传入中国,唐代流行的马球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亚欧大陆桥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8、京杭大运河:隋统一后隋炀帝派人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大运河开凿的功:①大运河促使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②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③大运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大运河开凿的过: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的徭役和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建成之后有造龙舟沿运河下江南更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

九、五代、十国、北宋:1、大唐帝国瓦解后,黄河流域想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五代十国”。

2、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北宋重新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但这时的中国仍外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结果辽宋议和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111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辽,后灭北宋。

十、南宋:1、1127年北宋皇族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抗金。

2、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河流域的转移。农业:占城稻源于越南,宋代占城稻在中国的种植扩大。手工业:宋代陶瓷制造业发达,重要的有定窑、钧窑、还有北宋兴起的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如孩儿枕)。城市:唐代城市坊(居民区)、市(商业区)分离,北宋城市坊、市界限消除。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元朝在世界上最早推行了纯纸币的流通。北宋东京建立了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南宋临安划分为若干消防区。北宋的东京、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在宋代城市中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瓦子”,在瓦子中固定的演出场所叫“勾栏”。在勾栏里最吸引观众的节目是杂剧,杂剧源于宋金时代,成熟于

元代。元宵节起源于汉代。

3、宋代的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事业在民间有了较大发展,各地开始普遍设立学校。宋代的文人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宋诗最大的特色是讲求诗歌的哲理性。宋词是宋代出现的新式诗歌体裁。宋代文人画以山水画为主,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是文人们最爱描绘的景物。<<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梁的城市风貌。

十一、元朝:1、铁木真统一蒙古,1296年铁木真被推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1 3世纪中叶,蒙古军队接连灭亡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灭南宋,中国再度统一。

2、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其中马致远的散曲最为人熟知。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最为著名。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火药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隋唐时期人们在印章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活字-木活字)。元代科学家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指南仪器,宋朝时,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将指南针又叫罗盘针。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技术。元代妇女黄道婆到海南跟黎族人学会了棉纺技术,发展了松江棉纺织业,宋元时期棉布取代了丝绸和麻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加强了西藏发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元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中国古代的许多科技文化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13世纪末,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多次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各地,并在扬州做官,并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一个国际性的大港口,同时还成为多种宗教汇合的地方,有泉州伊斯兰教清净寺和泉州摩尼教遗址。泉州被西方人称着为Zitun港。陶瓷之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元代中国陶瓷风靡亚非欧三洲取代铜器、玻璃等,成为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具。宋元时期在西方中国陶瓷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4、春节起源于西周,到汉武帝时春节开始定型,新中国成立后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守岁、祭祖、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包饺子等。除春节外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维吾尔族的尔邦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等。

5、深圳本地的文物古迹有:南头古城、南山烽火台、大鹏所城、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追树岭文物遗址、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书上笔记都要看一遍都是重点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 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 4.《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5.印度种姓制度 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 (1)古埃及的太阳历; (2)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 (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5)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 8.古代印度的佛教 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 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印度——中亚——东亚)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印度——东南亚) 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①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西周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1.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 2.分封制和宗法制 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规范贵族的身份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内容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 古代埃及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①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②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③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战争、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 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 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 岸。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俄、德、美、日、 法、意、奥、比利时、 荷兰、西班牙11个 国家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 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 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 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浙江宁波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1898-1900年 1898在山东兴起;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解释题目:“人猿相揖别。”——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 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新——¬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许会有新的结论。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学习新课: 一、从猿到人 1、进化中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 小组讨论:直立行走有什么作用? 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古猿改变原来的行走方式而站立起来的? 那么,直立行走为何能实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劳动不仅使猿直立行走,还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提问:观察P5图,比较人手和猿手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猿手的大拇指不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人手大拇指增长,大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拇指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工具 展示一些旧石器的图片 提问:这些石器是怎样制成的?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 (已有二三百万年) 旧石器、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 3、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看P6《古人类分布图》回答: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气候有什么特点? 继元谋人之后,已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比较著名的有

201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01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个单 元)全部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 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 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⑷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⑸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 practise doing sth. 练习做某事 2. study plan学习计划 3. a number of +可数名词复数+V(复数):许多 the number of+可数名词复数+V(单数):……的数量 4.advice建议 paper纸(都是不可数名词) a piece of advice一条建议 a piece of paper 一张纸 three pieces of paper 三张纸 5. give sb. some advice给某人一些建议 advise sb. to do sth. 建议某人去做某事 write it / them down把它(它们) 写下来 6. What else? 还有什么其它的? 7. It is adj.(形容 词)+for sb. to do sth. 作文加分句(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怎么样对 于老年人来说学习英语很难。 It is difficult for old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adj. (形容词)+ (of sb.) to do sth. 某人做某事某人怎么样你能帮我你 真好。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以上动词不定式短语在句中 作真正主语,It 是形式主语) 8.It is a good idea\way to do sth. 做某事时个好主意(好方法)。 9.this term这学期 last term上学期 next term下学期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课堂)2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注:前面带“*”表示对今天仍有直接影响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

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秦——西汉——东汉——魏蜀吴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2、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 (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 (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 (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进行证明(两种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222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1.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概念:如果2x a =,那么x 是a 的平方根,记作: a 的算术平方根。 a ≥00;当a 2=a ;③a =。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13a ,那么x 是 a (2a =;②3a == 3.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2)分类:按定义分为有理数可分为整数的分数;按性质分为正数、负数和零。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数可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分数。 4.与实数有关的概念: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完全一致;在实数范围内,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同样成立。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 5.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律: (a ≥0,b ≥0≥0,b >0)。 第三章 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2.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点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旋转,图形点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1.多边形的分类: 2.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判别: =b a b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总整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课人类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 会上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课标要求: 1. 图文结合,了解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产生的自然环境,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尼罗河在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在古代西亚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要点:(1)古代埃及: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统一、强盛、衰亡、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贡献、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古代西亚: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古代西亚文明、西亚地区的早期居民。(3)古代印度: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佛教。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1.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2.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掌握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理解变革与争霸的关系,理解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变革中的作用。3.认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力的发展产生的作用。4.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有一个初步认识,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知识要点:(1)早期国家的建立、夏朝后期的都城、商的建立、甲骨文、中国青铜文化、西周的建立、夏商周军队和刑法、分封制、礼乐制度、疆域、西周灭亡。(2)东周、春秋时期、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齐桓公称霸的实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背景、主要学派、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的生平、孔子学说的影响、老子的贡献、百家争鸣的影响。 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 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能根据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文明的特点。2.认识雅典民主制的双重性,知道斯巴达崇尚武力。直到亚历山大帝国的概况。3.了解古代罗马帝国的兴衰,能根据资料描述出古代罗马文明的特点。4.认识古代罗马人的民族特性,即尚武精神,知道帝国发展的基本脉络。5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知识要点:(1)希腊的地理概况、城邦文明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特征、希腊的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概况影响。(2)古代罗马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的贸易、基督教产生、罗马帝国的衰落。(3)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文化成就、古代罗马文化的成就。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标要求:1.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的形成与特点。2.理解基督教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 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 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第1课鸦片战争(英国VS中国)(时间:1840——1842)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2.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3.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东进行禁烟。 4.鸦片战争的开始:1840年6月,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 相关战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战虎门,壮烈牺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5.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 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7.1844年,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8.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启示:落后就会挨打 10.课后补充: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VS中国)(时间:1856——1860年) 1.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发动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以调停为名)。 3.借口: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 4.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各 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 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5.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6. 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 各800万两。 7.沙俄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 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此外,还签订了《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占西北地区44万)等不平等条约。 第3课太平天国(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1.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又称为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洪秀全为天王,在永安分封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王,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3.定都天京: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并没有真正落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 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 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 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 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古代印度 1.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 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种姓制度: 地位等级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一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 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被 统治阶级三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 第一第二等级 四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 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上层剥削奴 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职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 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摆脱欲望 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 公元元年前后) 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 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 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 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4. 西周:?分封制:(内容+影响:P12)?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齐恒公称霸:?原因: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③.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必行, : ?.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