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教师资格考试之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教师要充当的主要角色有以下几个

1.知识的传播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

4.教学的研究者。

二、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教师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3.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廷系。

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合适的要求,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与鼓励、公正而足够的关爱,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其潜能,主动、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第二节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特点

'

一、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1.特定的学科知识;

2.一般的教育学知识;

3.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二、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1.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且有预见性;

2.教学技能程序化、自动化;

3.教学监控能力强;

]

4.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妥当应对纪律。

三、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第三节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一、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

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三,即: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和系统过程。

二、教师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

3.关注学生阶段。

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2.微型教学训练;

3.教学决策训练;

4.校本培训;

5.反思教学经验;

6.教师参与研究。

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典型真题分析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2008年4月) 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 【评析】答案为D。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所以教师成长的最高目标应为专家型教师。 2.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_____和关注_____等三个阶段。 (2007年) 【评析】情境学生此题旨在考查教师成长的历程。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5.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6.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 )的反映。 A.教学水平 B.科研成果 C.学历和才能 D.人际关系

7.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0.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 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11.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鸟申斯基 12.以下关于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步骤分为选出专家、新手,提出任务;比较两者完成任务情况 B.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 C.它是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常采用的方法 D.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 1.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关注问题 E.行动研究 2.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有( )。 A.每天进行回顾 B.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 C.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D.布置家庭作业 E.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3.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 )。 A.思维的条理性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教育心理学练习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一.单选题 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A.关系密切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3.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A.教师素质 B.心理素质 C.教学能力 D.教育机智 4.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 A.爱好 B.忠诚 C.热爱 D.兴趣 6.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 )。 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相关学科知识 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A.系统性 B.预见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 9.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B.领导的批评 C.家长意见 D.社会舆论 10.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 )观摩。 A.正式 B.非正式 C.组织化 D.非组织化 11.“不断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掌握和使用教材,进行知识再加工,善于表达,善于选择运用好方法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自学、实践等”属于教师的( )。 A.教育才能 B.教学才能 C.社会交往才能 D.组织才能 12.(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 B.波斯纳 C.布鲁纳 D.布鲁巴奇 13.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 A.教师权威 B.教师感召力 C.师生关系 D.教师能力 14.以下属于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划分的教学监控能力有( )。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 2.教师角色 3.教育归因 4.教师心理素质 5.教师期望效应 二、填空题 1.社会角色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与()的关系; 2.教师角色的冲突,包括()冲突与()冲突两类; 3.“三维权变归因”过程中,包括()、()和()三个阶段; 4.教育行为研究的原则,是将()因素确定为主导因素; 5.教育归因具有()、()和()三个特点。 三、选择题(多项选择) 1、根据凯利的归因模型,判断事件原因的信息包括 A 一致性;B一贯性;C特异性;D情境性 2教师职业倦怠症状包括 A情感耗竭;B人格分裂;C职业成就感降低;D人格解体 3、素质一般包括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C社会素质;D文化素质 4、教师职业能力包括 A创新能力;B批判能力;C反思能力;D审美能力 5教育归因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教育事件的要素包括 A行为主体、B行为对象、C行为环境、D行为动机 四、判断题 1.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学生的榜样; 2.学校没有出现之前没有教师; 3.人类美德必须靠教师去传承; 4.“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学生; 5.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抽象道德观 五、简答题 1.社会角色的特征; 2.当代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 3.教师心理素质的特征; 4.教育归因的理论模型。 六、论述题: 1.请从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谈谈你的教师道德观; 2.请从职业人格的角度阐述教师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 二、1.职责,权利;2.角色内、角色间;3.原因分析、归因导向、权变解释;4.内部; 5.全面性、发展性、理性。 三、选择题:1.ABC;2.ABD;3.ABC;4.ABCD;5.ABC 四、判断题:1.×;2. ×;3. ×;4. ×;5.∨ 其他各题参见教材。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一、选择题: 1、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然后再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称为【C 】 A.微型教学 B.尝试教学 c.微格教学 D.教学训练。 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C 】P237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课堂细节阶段3、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期望会产生预言效应,这种现 象称为【 D 】P231 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D 】 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 5、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C)。P230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P231 A.存在正相关 B.关系不明显 C.存在负相关 D.有利有弊 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P232 A.系统性 B.结构性 C.预见性 D.实效性 8、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9、教师的(B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

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 10、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A )的反映。 A.教学水平 B.科研成果 C.学历和才能 D.人际关系 11、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C )。P236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C )。P237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13、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4、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D ) A.“家长代理人” B.“知识传授者” C.“学生楷模” D.“心理调节者” 15、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D)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鸟申斯基 16、以下关于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A)。 A.研究步骤分为选出专家、新手,提出任务;比较两者完成任务情况 B.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 C.它是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常采用的方法 D.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

小学教育心理学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 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 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 个案研究法(5)教育实验总结法(6)作品分析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1.心理发展概念:心理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时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而有规律的。 2.(选择)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大题论述)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认为知识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

图式: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或是行为以及思维的方式,最初的图式源于遗传。 例如出生的婴儿具有吸允、哭叫以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属于遗传图式。 例如一个四个半月的婴儿,当看到拨浪鼓时,就会伸手去抓,抓住后摇晃拨浪鼓。这一个行为模式的心理结构,即图式。或者:敲击东西有声音。 同化:根据已有的图式结构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 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当看到床上的玩具时,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个人,玩具又较远(看得见),手够不着时,他仍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婴儿用以前的经验来对待新的事物(远处的玩具),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小孩子敲东西,给他新的事物的时候她还是敲。 顺应:有机体调节自己图式结构来理解新事物或者事件的过程 例如;如上述提到的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的抓到床单一拉,玩具就从远处到了近处,以后婴儿就会用这一动作来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或者:小孩子敲击鸡蛋时鸡蛋碎了,打破了原有的图式任何东西都能敲击。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 例如:如上述举的实例,当婴儿获得拉床单可以得到远处的玩具,这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五章教学心理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五章教学心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 )。 A.没有关系 B.呈负相关 C.有较高相关 D.有利有弊 2.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A.无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利有弊 D.有显著的相关 3.教师( )的流畅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 B.思维 C.想象 D.观察 4.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 情心;二是教师的( )。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 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6.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 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 A.教育手段 B.教育机智 C.教育反响 D.教育灵感
1

7.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 )。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因效应 8.一位教师把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这在教师成长过程中 属于(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9.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 )。 A.预见性 B.系统性 C.结构性 D.实效性 10.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 )。 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B.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 C.课堂管理问题 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11.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1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布鲁纳 B.加涅 C.罗森塔尔 D.斯金纳 13.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4.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
2

教师资格证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__________ A.没有关系 B.呈页相关 C.有较高相关 D.有利有弊() 2.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__________ A.无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利有弊 D.有显著的相关() 3. 教师__________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 B.思维 C.现象 D.观察() 4. 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 程中它属于 __________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5.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 A.定势效应 B.晕轮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首困效应() 6.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 同情心,二是教师__________ A.敬业精神 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D.高超的能力()

7.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8.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9. 专家教师的课时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10. 专业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来安排教学进度。 A.已有的能力结构 B.先前的知识 C.已有的学习习惯 D.固有的学习方法 11.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__________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名人效应() 12. 教师善于快速准确的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标准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__________ A.客观性 B.全面性 C.精密性 D.敏锐性() 13. 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的__________ A.专业知识 B.教育学知识 C.心理学知识 D.相对学科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学教育心理学 一章绪论 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育心理学的形成 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代克(Thorndike)(美): 903年着成《教育心理学》 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涵: 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质: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何揭密专长? 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 新教师 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学≠传授知识 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 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师必备的知识。 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B.教师是团体的领导者 C.教师要充当心理辅导者 D.教师教好学科知识即可 2. 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不包括()。 A.精通教学业务 B.放任学生的行为 C.公正、民主、合作 D.同情、理解、真诚、关心 3. 下列关于教师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师的人格特征不影响其职业成就 B.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教育才能无关 C.教师的认知水平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 D.教师的认知到一定水平时其认知水平高低与学生成绩无显著相关 4. 下列关于教师认知能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思维能力属于教师的认知能力 B.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属于教师的认知能力 C.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能力属于教师的认知能力 D.教师的认知能力主要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5. 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是()。 A.课堂管理能力 B.管理学生的能力 C.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D.纪律管理能力 6. 下列有关教师的人格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的个性会对教学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B.教师的个性对其职业成就影响不大 C.教师的个性会对学生的个性产生较大影响 D.教师的个性会对其教育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7. 下列有关教师期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的期望是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作用于学生的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应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发生受多因素影响 D.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预言效应 8. 专家型教师的特点不包括()。 A.能牢牢控制住学生 B.能高效解决各种教学问题 C.从教15年以上的高级教师 D.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 9.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的特点不包括()。 A.简洁 B.灵活 C.具有预见性 D.以教师为中心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规则明确且能有效执行 B.专家型教师不需要课堂练习环节 C.专家型教师善用各种教学策略 D.专家型教师善用声音、动作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11.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表现为()。 A.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B.关注的焦点为学生成绩 C.喜欢找学生谈心 D.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来教学 12.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表现为()。 A.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B.关注的焦点为学生成绩 C.喜欢找学生谈心 D.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来教学 13.处于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表现为()。 A.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B.关注的焦点为学生成绩 C.喜欢找学生谈心 D.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来教学 1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是否关注生存适应 B.是否关注情境 C.是否关注成绩 D.是否关注学生 15.课堂教学观摩有组织化观摩和()两种。 A.非正式观摩 B.现场观摩 C.录像观摩 D.非组织化观摩 16.()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着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在进行分析。 A.课堂教学 B.摄影教学 C.微格教学 D.尝试教学 17.以下()方法不能用于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关注问题 D.行动研究 18.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 B.同化理论 C.关系转换理论 D.罗森塔尔效应 19.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 A.有利有弊 B.关系不明显 C.负相关 D.正相关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五要素、三过程) 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 过程:学习过程(研究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发展概况 创建:夸美纽斯(遵循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世界最早的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 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 完善(成果[4]) 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概述 含义[5]: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4]: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 初中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 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显著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 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 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2; 关键期: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识论创始人—四阶段: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最近发展区”) 认知过程发展特点(观察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 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 ⑴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阶段论

教育学第十五章知识要点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1、反思教学、微格教学的概念 2、教师的期望效应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4、教师的成长阶段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一)知识传播者 (二)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三)榜样和模范公民 (四)教学的研究者 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所以说,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的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1、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前计划与安排 2、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 3、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修正 教师的监控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教师人格是指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 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乌申斯基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还有的研究认为,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作用。加涅的研究指出,对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并以追求知识获得满足的学生同以追求教师认可来获得满足的学生不同,他们喜欢的教师与教师的热情程度无关。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种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第二节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特点 一、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特定的学科知识 (二)一般的教育学知识 (三)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二、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解释、预测和调控)。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 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 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 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意识流.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B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1.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C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A.分组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大班教学 2.( A )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3.“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C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项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D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的需要 D.审美需要 5.阅读技能是一种( C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A )。 A.学习任务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7.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8.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9.将学业成绩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C )。 A.学习驱力 B.认知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在原因的是( 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 )。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范文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第二节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本章考点归纳】 1.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掌握教师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3.掌握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4.掌握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5.掌握教师成长的过程★★★ 6.掌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本章教材内容讲解】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心理特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并随之逐渐形成的特有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教师不仅运用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也以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在学生心目中对老师的形象可能不太相同。

为了有效地评价这些差异和不同,心理学工作者会设计问卷,向学生作调查,了解他们喜欢与不喜欢的教师的特征,并对这些特征加以排序。根据这些研究,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多角色。由此可见,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和多变性,使教成为一个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 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时,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维护者时,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当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时,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的代理人时,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当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时,他们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总之,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有一般公民应有的良好品质,也应具备教师职业所需的特殊品质。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本节开头部分阐明了教师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及人格特征等方面。而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