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9年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9年贵州省部分重点中学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强调,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充分了解重要民生商品产供

储销情况,重点加强猪肉、粮油、蔬菜市场供应,确保春节期间各地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图示能准确反映国家发改委意图的是()

A.

B.

C.

D.

2.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

企收费,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实施这些举措意在()

①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

③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④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由图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②我国应加快建设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③我国应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④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

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次个税修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是(()

①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②提高居民投资热情

③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④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⑤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⑥→④→⑤

D. ⑥→②→⑤

5.我国农村在原来的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再新增一组织: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由农民自已选举

产生的专门对村两委以及村于部行使管理权力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一职位:村第一书记,(上级直接选派,主要负责各项惠农补贴的申报和发放事项)。这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组织管理体系,捍卫农民合法权益

②保障国家对农村的监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③促进村集体和谐建设,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截至2019年1月,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已在25个省份,230座城市签发,市民参保就医更加方便。

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电子社保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持卡人仅需提供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即可完成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市民公共场所的身份认证。上述举措表明,政府()

①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③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④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调控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7.2019年1月。我国外交部部长指出,中国对非合作坚持开放透明,我们愿同非国家协商、探索开展对

非合作。我们始终认为,对非合作首先要尊重非洲意愿,倾听非洲声音,响应非州需求,非洲应该是各国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材料透露出,中国()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合作协商的基本立场

②主张中非同心协力,共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③致力于增强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④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有评论员文章指出,文化自信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和动力之源;瞩目新时代文

艺高峰建设,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找准构筑文艺高峰的导航仪和坐标系,才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①既让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秀,又让我们重视其价值的永恒性

②要求我们既接续民族的文化血脉,又植根当代实践

③既让我们更加开放包容,又让我们秉持清醒的价值理性

④要求我们既要正确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又要预防传统文化因时而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某地在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挖掘身边“红色资源”,重温“红色记忆”。

引导群众目光向身边的老前辈、老英雄聚焦。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①能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是基于教育是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手段,在人的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③意在用革命前辈的理想之火,激发起担当重任的力量

④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不能看

到成绩。而且,用现有的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实际,通常产生的效果普遍是更糟。”下列对这个论断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识的真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②各国的情况不同,脱离本国实际的理论难以发挥作用

③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往往与认识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④只有来自本国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本国实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月球背面是迄今为止人类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

背面的预选区域成功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国通信,书写了人类月球探索史上的新篇章,但人们对月球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月球背面探索的过程性

③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④人们对月球背面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如果说流行语是时代的年轮,皱纹是脸庞的年轮的话,那么,事业则是我们的年轮,太阳不息。奋

斗不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对自已价值的承认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2019年的重点任务。

材料一: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表(图)

材料二: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从六个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

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二是抓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工业强基等专项工程的实施;三是坚持不懈去产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四是推动落实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五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稳定国内有效需求;六是落实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开放政策,促进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能合作。

简要说明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科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新挑战。无论风云变幻万千重,既然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放松、不走偏、不懈怠,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绝不可丢掉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绝不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的认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利监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国家之统,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列出两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A符合题意,春节期间民生商品需求量相对往常会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而“重点加强猪肉、粮油、蔬菜市场供应”会使得供给量增加,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确保春节期间各地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B不合题意,图B表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不符合国家发改委保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的意图;C不合题意,图C表示需求大幅度增加,供给没跟上,使得价格上涨较快,不符合国家发改委保持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的意图;

D不合题意,春节期间民生商品需求量相对往常会增加,而图D表示需求减少,“重点加强猪肉、粮油、蔬菜市场供应”会使得供给量增加,而图D表示供给减少;

故选:A。

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

①一般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

②当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需求增加。

本题遵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命题原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考生发

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解答时需要有提取信息、调

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

①不合题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根基,但材料没有涉及夯实基本经济制度;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这是为了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③表述错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不能说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故选:C。

本题考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①范围: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②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混合所有制经济

①含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③作用: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料的理解和把握。

3.【答案】A

【解析】

①②正确,图表信息为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但农村恩格尔系数高于城市。因此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表明我国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在不断上升;我国应加快建设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③错误,“扩大城市规模”说法错误。

④错误,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图表信息为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但农村恩格尔系数高于城市。不能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故选:A。

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

①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及注释,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解答图表题要注意图表的题头、图表内容、走势、注解。

4.【答案】C

【解析】

AB错误,本次个税修订,对于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的群体没有影响,因此“③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说法错误。

C正确,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说明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④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从而⑤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D错误,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不一定会②提高居民投资热情。

故选: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传导式选择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题型。解答传导式选择题,必须把握“甲→乙→丙→丁”的原则。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不能引起下一个结果的产生或者上一个因素不是下一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则该选项为错误选项。另外,需要注意:题干所给条件必须为最初的原因。

5.【答案】A

【解析】

①③正确,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专门对村两委以及村干部行使管理权力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而且村干部以及与村干部沾亲带故的村集体成员都不能参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有权对于村集体资产收益、村集体财产使用、村内低保补助审核以及各项涉农补贴发放等多方面记性监督,促进村集体和谐建设。

②错误,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立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无关,且“保障国家对农村的监督”说法有误。

④错误,我国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机构。

故选:A。

本题考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民主管理的性质: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3、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1)从社会角度看: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从公民角度看: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6.【答案】A

【解析】

①不合题意,材料强调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思想,没有涉及发展思想;

②③符合题意,题目强调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让市民参保就医更加方便,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电子社保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便于市民公共场所的身份认证,这体现了

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体现了政府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调控。

故选:A。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2)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要求: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具体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可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7.【答案】D

【解析】

①说法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符合题意,中国对非合作坚持开放透明,我们愿同非国家协商、探索开展对非合作,这说明我国主张中非同心协力,共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③说法错误,我国加强中非合作的目的并不是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④符合题意,对非合作首先要尊重非洲意愿,倾听非洲声音,响应非州需求,非洲应该是各国合作的大舞台,这说明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故选:D。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①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③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8.【答案】C

【解析】

①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③正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既接续民族的文化血脉,又植根当代实践;既让我们更加开放包容,又让我们秉持清醒的价值理性;

④错误,预防传统文化因时而变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9.【答案】A

【解析】

①③符合题意,某地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国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挖掘身边“红色资源”,重温“红色记忆”。引导群众目光向身边的老前辈、老英雄聚焦。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能弘扬中国精神,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在用革命前辈的理想之火,激发起担当重任的力量;

②说法错误,在现代,大众传媒是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说法错误,“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0.【答案】C

【解析】

①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

②③符合题意,“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不能看到成绩。而且,用现有的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实际,通常产生的效果普遍是更糟。”,这说明各国的情况不同,脱离本国实际的理论难以发挥作用、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往往与认识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④说法错误,适合国情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本国实践,不一定是来自本国。

故选:C。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影响认识的因素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影响认识的因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①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些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名言名句的准确解读。

11.【答案】A

【解析】

①符合题意,月球背面是迄今为止人类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说明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表述错误,人们对月球背面探索的过程性说明人类认识反复性,而不能说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月球背面探索的过程性;

③符合题意,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国通信,书写了人类月球探索史上的新篇章,但人们对月球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说明人们对月球背面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④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但改造世界有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分,因此,不能笼统地说人们对月球背面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故选:A。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本题遵循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命题原则,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考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解答时需要有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

①表述错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事业则是我们的年轮,太阳不息,奋斗不休”,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而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故选:C。

本题考查:价值得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料的理解和把握。

13.【答案】【小题1】(1)

材料一体现了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稳发展,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

①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③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

④切实降低制造业的负担,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⑤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制造业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完善对外开放体系。

【小题2】

【解析】

(1)本题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信息。属于图表信息解读类试题,解答时需认真分析图表数据变化,图表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6.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7%,装备制造业增长8.1%可以概括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稳发展,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知识范围是经济知识,话题是分析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解答时由材料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从六个方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的信息着手,联系经济理论进行分析,阐释意义所在。“建立健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抓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工业强基等专项工程的实施”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坚持不懈去产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这样做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落实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稳定国内有效需求”这有利于实降低制造业的负担,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落实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开放政策。促进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这有利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制造业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完善对外开放体系。

(1)本题以图表加注解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图表和注解的各项信息,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和注解的全部信息。需要将图表数据转换成理论文字,需一定的比较、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思维要求较高。(2)该题属意义类的题型,意义类的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等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和

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

用相关考点分析。

14.【答案】①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指明了一切与时代发展脱节的制度,观念都是能改的、该改的,“改”是为了提高国家机关的威信,增强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的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在说明”改”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不该“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意在强调不能改变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能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必须保持的政治底线。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等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制度安排,是决不可丢掉的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解析】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全面准确把握住

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的认识。该题属于认识类试题,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解答时要紧扣“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观点,对

接材料信息,联系政治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尺度”说明“改”是为了提高国家机关的威信,增强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的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制

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改”必须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绝不可丢掉党、国家、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绝不可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说明不

能改变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能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等不能改变,这是党、国家、

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该题属于认识类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需做到政治学道理与材料中

“咬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要全面准确把握住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的信息有机对接。

15.【答案】

【小题1】(1)

矛盾普遍性和特保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坚持捍卫国家统一。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普遍性。又照顾合湾同胞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现实情况的

特殊性,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华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能够增强两岸人民对中华民

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两岸通报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能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力和凝聚力之中,促进两岸民心相通。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深保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是推动两岸统一的强大精神动力。

(3)

答案示例:

①准确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涵,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①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小题2

】【小题3】

【解析】

(1)本题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通读材料后可知,“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照顾合湾同胞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现实情况的特殊性”体现矛盾的特殊性,涉及矛盾普遍性和特保性相互联结的内容,并展现分析。(2)本题题目类型意义类主观题,答题范围文化生活,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故考点涉及文化的特点及作用,题目中强调“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涉及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涉及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力和凝聚力之中;“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涉及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中华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能够增强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措施的对象是祖国和平统一,言之有理的均可,如与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等。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明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在教材中的第三单元第九课,体系是比较明晰和集中的,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相关知识,并能够紧扣题目指向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本题中,答题格式:哲理+材料分析。

(2)本题属于意义类的题型,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作答,知识限定不明确,但由材料内容及设问可作出正确的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及传统文化的特点的知识在教材的第一、二单元,主要涉及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也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这类试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紧扣设问和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答案中,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3)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题目的主旨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考查的是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