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8.1.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8.1.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级上册 第五课

八年级xx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__________、公证处、__________等。 2.诉讼是___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__. 3.诉讼俗称“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B.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D.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4.下列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⑤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6.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 这一做法()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违反xx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7.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说明()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8.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答案 1.法律救助律师事务所xx中心 2.人民法院最xx最后屏障 3.C 4.C 5.C 6.C 7.B 8.(1)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2)①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编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编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我与社会 一、必背知识点: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社会关系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二、基础问题: 1.走进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②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怎样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个人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我们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 一、必背知识点: 1、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基础问题: 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社会的关爱,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怎样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重点掌握)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重点掌握) ①以热心公益的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了解、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观察、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习得亲社会行为。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归纳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 民》知识点归纳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 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 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的 行为 民法通则、合 同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 物权法 承担民事 责任 如民事赔偿、借贷不 还、侵犯消费者合法 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撕毁合同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 理法规的 行为 治安管理处 罚条列、交通 管理法规、义 务教育法、劳 动法、环境保 护法 受到行政 制裁,包括 行政处分 与行政处 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殴打他人、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污 染环境、使用童工、 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等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 节严重,对社 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应 受到刑法处 罚的行为 刑法应受到刑 罚处罚(主 刑与附加 刑) 抢劫、盗窃、故意杀 人、绑架、投毒、 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 犯罪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媒介(电视、报纸)、书籍、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4.亲社会行为的内容/表现是什么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教学教材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学习难点: 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夯基寻困】 请你阅读课本1-8页,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完成下面的问题。 自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自学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学3、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自学4、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合作探究、互助解惑】 请同学们讨论,相互合作。我相信大家的力量。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探究二: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回答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范围 分别是什么?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一、【基础题】(A级)

【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1.1.1 我与社会 ①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2.随着身体、智力、能力对社会生活感受丰富,认识深刻,关注社区治理,关心国家发展 ②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有机部分组成;2.人们在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 3.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不同的社会管子有着不同的身份 ③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1.1.2在社会中成长 ①成长的表现——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成长 ②如何成长——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 ③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 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在社会中成长的原因和意义——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⑤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1.青少年初五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⑥亲社会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⑦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⑧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既时体验社会生活的活成,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1.2.1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利与弊 ①利 1.丰富日常生活——1.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推动社会进步——经济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治上: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文化上: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教案

第1课时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 (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 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 3.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违法行为的图片,讲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到不违法。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八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知识大全pdf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四个层面去理解记忆】? (1)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教育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部编人版2018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 一、 1、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订的红十字会法、民法总则、测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 ) A 、立法法 B 、民法通则 C 、宪法 D 、行政法 2、刑警王某在调查刑事案件中,采取非法手段,逼取供词,构成刑讯逼供罪,被依法逮捕。王某的行为是 ( ) A 、做了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C 、做了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行使了刑警的权利 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下列属于宪法中规定的容的有 ( )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②我国城市、乡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 )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 ②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不用实行集中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为民众的住房提供扶持与帮助指导。可见,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利实现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 ) ①创造和提供条件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②废除公民的义务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③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来保障公利的实现 ④定期发放金钱和物质来保障公利实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我国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 、劳动权 B 、财产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受教育权 7、以下言行中,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 ) A 、“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B 、“又该交税了。”“让我想想怎样少交点税。” C 、“征兵工作又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 D 、“妈,开学得交一些杂费了。”“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 8、午休时间,同宿舍的同学都在休息,可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昊同学的观点是 ( ) A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 、错误的,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 、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平等性和真实性 D 、错误的,因为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 )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 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 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 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 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2018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P2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P4 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 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P11 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_做守法公民_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1课时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 (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 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3.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4.网络中的陷阱(弊端)有哪些?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合理利用网络

2020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3 善用法律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__________、公证处、__________等。 2.诉讼是___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__. 3.诉讼俗称“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B.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D.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4.下列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⑤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 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6.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违反道德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7.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说明( )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8.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答案 1.法律救助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 2.人民法院最权威最后屏障 3.C 4.C 5.C 6.C 7.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1、我们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感受社会生活? 答:(1)参与社会劳动、阅读、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2)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盛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2、感受社会生活的危机意义是什么? 答:(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为准备为之分忧。 3、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答:(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4、社会关系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答:(1)血缘关系: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2)地缘关系: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业缘关系:以人们广博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在社会中成长 1、怎样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答:(1)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盛、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3、怎样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答: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4、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5、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塑造康健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6、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7、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4、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还规定了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5、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8、我国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其广泛性表现在哪里? 人权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https://www.doczj.com/doc/af774277.html, 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如何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立法机关: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各项具体 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原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公民角度: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11、列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发展义务教育;为困难地区困难学生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精准扶贫;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治理环境突出问题。 12、国家权力机关指的是什么?“一府两院” 指的是什么?权力机关和“一府两院” 的关系怎样的?(1)国家权 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一府两院分别指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行政机关(政府)、审判机关(法院)、检察机关(检察院),它们 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在这种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13、我国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保障权力属于人民的? (1)宪法规定,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年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 页.共两部分.25 道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19 北京西城初二(下)期末 政治2019.7 第一部分选择题((40 分) 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小芳计划做一份以“2019年,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①五四运动100 周年 ②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 ③改革开放40 周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9 年5 月15 日, 在北京隆重举行的以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大会是 3.“领票、划票、投票,直到选出人大代表,没想到我们这些服刑人员也有资格参加投票选举。”这是某监狱服刑人员发出的感慨。服刑人员参与选举人大代表,表明在我国 A.国家给予服刑人员特殊的司法保护 B.国家尊重和保障服刑人员的政治权利 C.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参与选举是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下列内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是 ①国家性质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③国家机构④犯罪与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下列行为体现公民履行这项义务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