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

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

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
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

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3

刘卓峰1,冯学斌2,肖加余1,曾竟成1

(1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2 时代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株洲412007)

摘要 采用DSC 方法对低粘度环氧树脂基体进行了固化度分析,并研究了环氧树脂浇铸体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热变形温度与固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浇铸体的最高强度不与最高固化度同步出现,但热变形温度随固化度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浇铸体 力学性能 热变形温度 固化度中图分类号:TB332

Relation of t he Propert y of a Low Visco sit y Epoxy Resin Casting

Mat rix to It s Degree of Cure

L IU Zhuofeng 1,FEN G Xuebin 2,XIAO Jiayu 1,ZEN G Jingcheng 1

(1 College of Aerospace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2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ed ,Zhuzhou 412007)

Abstract The degree of cure of the low viscosity epoxy resin system is calcul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 2rimetry (DSC )technique.The rel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tensile modulus ,flexural strength ,flexural modulus and temperature of deflection of the epoxy resin casting matrix to the degree of cure i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st value of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 does not come with the greatest value of curing degree synchronously ,but the temperature of deflec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cure.

K ey w ords epoxy resin ,casting matrix ,mechanical property ,temperature of deflection ,degree of cure

 3国家“863”基金资助项目(2007AA03Z563);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06GK1002)

 刘卓峰:1982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E 2mail :Liuzhuofeng @https://www.doczj.com/doc/af4047971.html,

0 前言

固化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1]。同样的树脂体系在不同条件下固化可以形成性能相差极大的不同结构,因此复合材料要求固化制度最佳化[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是高分子材料的交联反应,即树脂由线型分子结构变成网状分子结构。通常采用固化度反映树脂基体固化程度[3]。影响固化度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树脂的成分、固化温度和时间。对树脂基体固化度测定的方法有很多,如粘度测定法、折光指数法、红外光谱法、环氧基团分析法等[4,5]。本实验采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 )对环氧树脂基体的固化度进行了分析。

通常采用树脂浇铸体性能反映固化后树脂基体的性能。一般来说,固化度越高,树脂浇铸体的性能越好,但对于某些型号的树脂,情况并非如此。安静波等通过研究某些不饱和聚酯树脂发现,其浇铸体最高拉伸强度与最佳固化度并不同步出现[6]。本研究也发现,对于某型号的环氧树脂,随着固化度的增大,其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1 实验

1.1 原材料

低粘度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体系———HUN TSMAN

1564/3486体系,美国HUN TSMAN 公司生产。

1.2 实验过程1.

2.1 树脂体系DSC 热分析

根据树脂制造商提供的标准树脂/固化剂配比配制胶液。采用N ETZSC H STA 449C 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DSC 监测。测试之前按推荐的规程对温度、基线和热流率进行校正。分别选择60℃、70℃和80℃测定固化过程的等温固化反应热ΔH ,然后采用5℃/min 的升温速率测定树脂的动态固化反应热。所有测试均在氮气气氛中进行,氮气流量为40mL/min 。

1.2.2 树脂浇铸体制备实验

浇铸体制备模具为依据G B/T 256721995自行设计并制备的钢制模具。将树脂、固化剂和组装好的模具放入30℃的烘箱中恒温2h 以上,然后按标准配比配制胶液。配好的胶液采用自制系统真空脱除气泡15min ,再静置15min 后浇注入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恒温箱中,按照设定的固化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为了考察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之间

?62?材料导报:研究篇 2009年10月(下)第23卷第10期

的关系,本实验选取了4种固化制度对浇铸体试样进行固化,分别是60℃固化4h 、60℃固化6h 、80℃固化2h 和80℃固化4h 。

1.2.3 树脂浇铸体性能实验

浇铸体固化完成后于室温冷却,然后立即采用WDW 2100型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按照G B/T 256821995和G B/T 257021995分别测试其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采用KYKY 22800型电镜观测树脂浇铸体的拉伸断裂面。采用DM TA 2IV 型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仪,按照G B/T 1634.122004测试树脂浇铸体的热变形温度。

2 结果和讨论

2.1 树脂固化度分析

DSC 方法是研究树脂固化动力学最常用的手段。DSC

试验通常有等温DSC 和动态DSC 2种操作模式。等温DSC 通常可以得到某个恒温温度下的反应热,而动态DSC 则可

以得到树脂固化完全时的反应热。由于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反应只与热历史相关,因此固化度α可定义为:

α=H t /H u (1)式中:H t 为具体时间下的反应热,H u 为树脂完全固化的总反应热。H t 可由等温DSC 放热曲线对某个时间点积分得到,而H u 则可由动态DSC 测试对全放热曲线积分得到。因此可以计算出恒定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的固化度曲线[7]。

通过实验测得动态DSC 和等温DSC 树脂固化放热峰数

据,然后根据式(1)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固化度,固化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根据图1的固化度曲线对时间t

求微分,计算出固化速率(d α/d t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

所示。由图1和图2可知,完成固化的时间随固化温度的升高不断缩短;固化速率极大值出现在固化开始一小段时间后,这段时间随固化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2.2 树脂浇铸体性能分析

将根据不同固化制度得到的树脂浇铸体进行性能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其对应的固化度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固化制度下得到的树脂浇铸体性能及

对应的固化度

Table 1 Properties and αof t he casting matrix curing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固化制度

性能及固化度

60℃,2h 60℃,4h 80℃,2h 80℃,4h

拉伸强度/MPa 65.260.458.858.0拉伸模量/MPa 2968263325312524断裂伸长率/% 3.8 4.2 4.8 5.5弯曲强度/MPa 95.180.077.177.2弯曲模量/MPa 2894305428542829热变形温度/℃64.167.772.975.3固化度α87.74%90.44%94.77%95.59% 本实验所选用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剂为改性胺类固化

剂,固化反应特征可以认为是胺固化典型反应。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表1中给定的4种固化制度下,环氧树脂固化反应都渡过了反应速率最快的阶段,并趋于平稳,但其固化度并未达到最大。

对于选定的环氧树脂,浇铸体的拉伸和弯曲力学性能并不随固化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固化度大于87.74%后,随着固化度的增大,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反而有所下降,但浇铸体的热变形温度随着固化度的增大而升高。这是因为环氧树脂都至少具有2个环氧基,在与胺类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时,伯氨基转变成仲氨基,环氧基开环生成羟基,并且释放热量,同时分子链得到生长,在这个生成的分子链上仲胺与另一个环氧树脂反应形成叔胺侧链结构,侧链末端的环氧基与临近分子链的氨基反应形成网络。这就是用胺作固化剂时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

在固化反应初期固化度低,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量缓慢增加,这种变化表现为体系中形成的线性分子的移动,如图3(a )所示,波浪线代表线性分子链;在聚合反应的早期阶段,只有线性分子链在体系中流动,有足够的自由度与参与反应的其它分子进行碰撞,这导致了高的反应速率,图3(b )中大量的箭头象征了此情形;伴随着分子量的增加,体系达到凝胶状态,分子活动性受到限制,反应速率下降,反应变为由扩散控制,图3(c )中箭头数目的减少和随后断掉的箭头表示了这种转变;在进入扩散控制的反应阶段后,交联密度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如图3(d )所示;最终,反应趋向结束,大分子交联充分形成网状结构,如图3(e )所示。

?

72?低粘度环氧树脂浇铸体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刘卓峰等

因此,在固化反应进行到扩散控制阶段后,固化度主要是随高分子链之间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即浇铸体的韧性提高。随着固化度的增加,浇铸体在拉伸和弯曲载荷下的破坏逐渐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体现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上反而造成了强度和模量都有所下降、断裂伸长有所增加。为了验证这种推论,对树脂浇铸体拉伸断面进行了SEM 观测,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浇铸体固化度的增加,拉伸断裂面由平整断面逐渐变为“沟壑”状断面,有利地验证了这种推论。对于热变形温度随固化度的变化,Raju Thomas等认为玻璃化温度T g值随交联点之间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即随固化度的增大而增大,理想情况下应达到甚至超过树脂的固化温度T cure[8]。这与本实验的结果基本相符。

3 结论

通过DSC方法测定并计算了典型固化制度下环氧树脂的反应速度和得到的环氧树脂浇铸体的固化度,同步测试了浇铸体的拉伸、弯曲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发现浇铸体的拉伸、弯曲强度模量并不随固化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速率最快的阶段过后,此时固化反应的形式主要是大分子链之间交联密度的上升,浇铸体脆性降低、韧性增强,反而会使得拉伸、弯曲强度模量有所下降,但浇铸体的热变形温度随着固化温度和固化度的上升而升高。

参考文献

1 刘炳禹.固化条件对容器表观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

航天工艺,1994,6:34

2 Kim H J,Hang C S.Buckling mad post buckling behavior of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a de2lamination[J].Compos Sci Techn,1997,57:555

3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15 4 Crane L W.Analysis of curing kinetics in polymer composi2 tes[J].J Polym Sci,1973,11(8):533

5 Mijovm J,Kim J,Slaby J.Cure kinetics of epoxy formula2 tions of the type used in advanced composites[J].J Appl Polym Sci,1984,29(4):1449

6 安静波,王仲丽.不饱和聚酯浇铸体拉伸性能与固化度的关系[J].热固性树脂,1988,2:26

7 郭战胜,杜善义,张博明,等.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双马来酞亚胺的固化动力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36(10):1375

8 Raju Thomas,et al.Cure kinetics,morphology and misci2 bility of modified D GEBA2based epoxy resin2effects of a liq2 uid rubber inclusion[J].Sci Direct Polym,2007,48:1695

(责任编辑 张 竞)

(上接第19页)

11Zhang Y ongsheng,Yu Ke,et al.Patterned growt h and field emission of ZnO nanowires[J].Mater Lett,2006, 60:522

12Liao L,Li J C,et al.Electron field emission st udies on

ZnO nanowires[J].Mater Lett,2005,59:2465

13Li C,Fang G J,et al.Structural,photoluminescence,and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vertically well2aligned ZnO nano2 rod arrays[J].J Phys Chem C,2007,111:12566

(责任编辑 张 竞)

?

8

2

?材料导报:研究篇 2009年10月(下)第23卷第10期

环氧树脂浇注工艺设计

1、目的 线圈的环氧树脂浇注是一项工艺性强、技术难度较高的生产工序。为确保变压器质量,每个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2、适用围 指导书适用于10~35kV级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 3、工艺装备: 3.1真空浇注设备: 真空浇注罐:可调温度在0~150℃,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 ±3℃,真空度小于50Pa。 电动混料罐:可调温度在0~150℃,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 ±3℃。 抽真空设备:应具备油水滤清器、冷凝器、真空泵及增压泵等。 3.2专用固化箱:可调温度在0~250℃,并有恒温控制装置,温度控制精度±2℃。 3.3称量工具:50kg电子称 3.4通风、起重等常用设备 4、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 4.1工作场所环境要保持整洁与通风,配备。 4.2工作场所溅出物的处理,用锯末或回丝吸干,弃于废物箱。

4.3参与该项工作的作业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手套,在加料、混料时使用呼吸罩。 4.4皮肤保护:开始工作前先清洗后对暴露皮肤涂防护霜,若皮肤被浇注原料粘污,用吸纸擦掉,然后用温水和无碱皂清洗。眼睛沾染了树脂、固化剂或混合料时,应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10~15分钟,然后请医生诊治。 4.5如作业人员呼吸道吸入原料蒸汽出现不适异兆,应立即将人员转移至通风处并请医生处理。 5、材料及配方 5.1树脂配方(按重量比) 5.1.1采用或化工厂固化剂和增韧剂 树脂:硅微粉:固化剂:增韧剂:色浆:促进剂 百分比20% :60% : 15% : 5% : 0.2% : 0.03% (围0.03~0.04%) 重量比100 :300 :75 :25 : 1 :0.15 (围0.15~0.2) 5.1.2采用清洋化学固化剂和增韧剂 树脂:硅微粉:固化剂:增韧剂:色浆:促进剂 百分比20.7% :62.1% : 13.9% : 3.3% : 0.207% : 0.03% (围0.02~0.31%) 重量比100 :300 :67 :16 : 1 :0.145 (围0.0015~0.002)

怎样使用环氧树脂才能粘得牢

怎样使用环氧树脂才能粘得牢 环氧树脂可以用来粘接金属、玻璃、木器等物品.它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物质, 未固化之前性质稳定, 常温下可以贮存多年.但与胺类固化剂接触混合, 便会迅速起反应固化.因此, 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粘接效果才能理想. 1.固化剂.常用的常温固化剂有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选用不同的固化剂, 对树脂硬化程度、操作时间、固化后的性能都有很大影响.乙二胺是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臭味和腐蚀性, 毒性比较大.它固化速度快, 因此混合时温度水温过高.二乙烯三胺是有刺激性的淡黄色液体, 挥发比较慢, 对人体危害也比较小, 固化后脆性也比乙二胺小, 因此被广泛采用. 固化剂的用量必须严格控制.用多了, 没有粘接就已经先固化了, 固化物发脆;用少了固化时间长, 固化物强度低.乙二胺一般用量在6% -8% , 二乙烯三胺为8% -11% .市场上出售的乙二胺溶液, 有70% 和95% 两种, 要注意换算使用. 2.增韧剂.为了降低树脂硬化后的脆性, 增加韧性, 提高抗弯强度和杭冲击强度, 可以加进增韧性, 常用的增韧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用量为环氧树脂的15% 左右. 3.稀释剂.操作时可加入稀释剂, 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粘度和延长操作时间.常用的稀释剂有丙酮、甲苯、二甲苯、醋酸丁脂等.这些都属于非活性稀释剂, 多加会降低粘结强度.如果改用活性稀释剂环氧丙烷苯基醚, 用量应提高到树脂量的20% 左右. 4.填料.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 提高强度和粘结力.常用的粉状填料有石英粉、石棉粉、铝粉、滑石粉和水泥等.

5.表面清洗.粘接的部位必须干净, 清除铁锈, 有油污的地方必须用汽油清洗, 才能保证粘接的牢固.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根据其测量原理,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周期检定,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二、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许多用户忽视这一点,认为温度差一点无所谓,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0.5℃ 时,有些液体粘度值偏差超过5% ,温度偏差对粘 粘度计 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 粘度下降。所以要特别注意将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规定的温度点附近,对精确测量最好不要超过0.1℃。 三、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 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尺寸。例如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NDJ-1型旋转粘度计,要求测量用烧杯或直筒形容器直径不小于70mm。实验证明特别在使用一号转子时,若容器内径过小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四、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使示值在20~90格之间。该类仪器采用刻度盘加指针方式读数,其稳定性及读数偏差综合在一起有0.5格,如果读数偏小如5格附近,引起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上,如果选择合适的转子或转速使读数在50格,那么其相对误差可降低到1%。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使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容易产生蠕变,损伤游丝,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五、频率修正。对于国产仪器名义频率在50Hz,而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 Hz,我们用频率计测试变动性小于0.5%,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修正。但对于日本和欧美的有些仪器, 名义频率在60Hz, 必须进行频率修正,否则会产生20%的误差,修正公式为: 实际粘度=指示粘度×名义频率÷实际频率 六、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旋转粘度计对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严格要求,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作(有些双筒仪器对测试的液体用量有严格要求,必须用量筒量取)。在转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气泡,在转子旋转后一段时间大部分会上浮消失,附在转子下部的气泡有时无法消除,气泡的存在会给测量数据带来较大的偏差,所以倾斜缓慢地浸入转子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七、转子的清洗。测量用的转子(包括外筒)要清洁无污物,一般要在测量后及时

HEXION环氧树脂浇注工艺

HEXION环氧树脂浇注工艺 ,1,浇注体的配方: 环氧树脂EPIKOTE 1800 100份 固化剂EPIKURE 2100 100份 增韧剂HELOXY 200 10份 促进剂EPICURE 100 0.1份 色浆EPIKOTE 1100 3份 填料硅微粉379份 2,浇注前的准备工作 2.1硅微粉的干燥处理 最好在130-150度6H干燥处理,使用前在70-90度100-200pa条件真空干燥处理30分钟待用。 2.2模具处理 2.2.1新模具的处理:将浇注模具的内壁涂刷脱模剂,并180-200度6H干燥处理。待降温40度后按上述方法进行第2遍处理。 2.2.2旧模具的处理:将浇注模具的内壁涂刷脱模剂,并在150度6H干燥处理 2.3,浇注体系确定后,要在终混的温度下进行成型时间的试验确定物料混合后的使用时间。 2.4,检查浇注设备是否完好,绕组是否符合图纸。 2.5,预浇注线圈干燥处理:80-100度8-10H. 真空度

100-200pa 2.6,浇注罐的预热处理:75度1-2H,真空度200-300pa 2.7,在浇注前2H将变压器线圈送入真空浇注罐中,预热1-2H。 3,浇注工艺 3.1将环氧树脂、增韧剂和色浆按比例的量加到甲罐中进行脱水脱气处理,温度75度,真空度100pa(推荐工艺200-300pa)时间1H,然后加入188.5份的硅微粉继续抽空1-2H直至表面无气泡为止。 3.2将固化剂、促进剂加到乙罐中,同样进行脱水脱气处理,温度65度,真空度100pa时间1H,然后加入188.5份的硅微粉继续抽空1-2H,直至表面无气泡为止。 3.3将甲乙两罐的树脂和固化剂注入混料罐中(静态或动态混料罐),温度70度,真空度100pa,时间约40分钟, 3.4浇注,浇注罐的温度在75度左右,真空度比混料罐高800-1000pa,由阀门的大小来控制浇注的速度,一般在30-40分钟浇注完(浇注的速度一般控制在1-5升/分)浇注完成后,抽真空100-500pa,30min。 4,固化 4.1一次固化 70度7H,80度2.5H,90度3.5H,120度15H,升温速度,30度/H时间达到后,自然降温,50-60度脱模。

环氧树脂优缺点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应用得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电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材料可设计性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性能,如减振、消音、透电磁波、隐身、耐烧蚀等特性,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无法取代的重要材料。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使用最多的树脂仍然是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酪树脂和环氧树脂这三大热固性树脂。这三种树脂阶性能各有特点: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较高、耐酸性好、固化速度快,但较脆、需高压成型;不饱和聚酪树脂的工艺性好、价格最低,但性能较差;环氧树脂的粘结强度和内聚强度高,耐腐蚀性及介电性能优异,综合性能最好,但价格较贵。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多用于对使用性能要求高的场合,如用作结构材料、耐腐蚀材料、电绝缘材料及透波材料等。 1、环氯树脂复合材料的分类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简称环氧复合材料,也有人称为环氧增强塑料)的品种很多,其名称、含义和分类方法也没有完全统一,但大体上讲可按以下方法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环氧结构复合材料、环氧功能复合材料和环氧功能型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力学性能的复合,使之能用作受力结构材料,并能按受力情况设计和制造材料,以达到材料性能册格比的最佳状态。功能复合材料是通过组成材料其他性能(如光、电、热、耐腐蚀等)的复合,以得到具有某种理想功能的材料。例如环氧树脂覆铜板、环氧树脂电子塑封料、雷达罩等。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使用的是材料的哪一种功能性,都必须具有必要的力学性能,否则再好的功能材料也没有实用性。已有些功能材料同时还要有很高的强度,如高压绝缘子芯棒,要求绝缘性和强度都很高,是一种绝缘性结构复合材料。 (2)按成型压力可分为高压成型材料(成型压力5—30MPa),如环氧工程塑料及环氧层压塑料;低压成型材料(成型压力<2.5MPa),如环氧玻璃钢和高性能环氧复合材料。玻璃钢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由于制件尺寸较大(可达几个㎡)、型面通常不是平面,所以不宜用高压成型。否则模具造价太高,压机吨位太大,因而成本太贵。 (3)按环氧复合材料阶性能、成型方法、产品及应用领域的特点,并照顾到习惯上的名称综合考虑可分为:环氧树脂工程塑料、环氧树脂层压塑料、环氧树脂玻璃钢(通用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环氧树脂结构复合材料。 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特性 (1)密度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高模量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比强度为钢的5倍、铝合金的4倍,钻合金的3.2倍。其比模量是钢、铝合金、钦合金的5.5—6倍。因此,在强度和刚度相同的情况下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构件的重量可以大大减轻。这在节省能源、提高构件的使用性能方面,是现有任何金属材料所不能相比的。 (2)疲劳强度高,破损安全特性好。环氧复合材料在静载荷或疲劳载荷作用下,首先在最薄弱处出现损伤,如横向裂纹、界面脱胶、分层、纤维断裂等。然而众多的纤维和界面会阻

环氧树脂配置讲义

校讲义 《水声换能器设计与制作工艺》 实验指导书 水声工程学院 王文芝

目录 1.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1) 2.实验二环氧树脂粘结与灌封工艺实验 (4) 3.实验三薄壁圆管换能器的制作 (6) 4.实验四复合棒换能器的制作 (10) 5.实验五聚氨酯橡胶的灌封工艺 (13) 6.实验六薄圆片径向振动换能器的制作 (15) 7.实验七薄长片长度振动换能器的设计与制作 (18) 8.实验八水声换能器电声性能参数测量实验 (20) 9.实验九氯丁橡胶硫化工艺实验 (26) 10.实验十超声应用实验 (27)

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掌握压电瓷材料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了解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容: 1.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 2.用“谐振-反谐振”法测试PZT-4、PZT-5的主要参数; 3.电容电桥测量T C ,δtg ; 4.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 5.用ZJ-3A 型准静态33d 测量仪测量各元件的33d 值。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 GFG ——8250A 一台 毫伏表 DF2175 二台 π型网络转接器 自制 一个 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 NW1232 一台 准静态33d 测量仪 ZJ-3A 一台 电容电桥 一台 四、实验原理:通过“谐振-反谐振”方法,测试压电瓷材料的串联谐振频率s f 、并联谐振频率1s p f f 及等,计算出各主要参数。 实验仪器:

五、仪器连接: 六:实验方法: 1.按图连接好仪器。 2.打开仪器开关,将样品夹到夹持架两顶尖处,注意夹持力要尽量小,以样品不掉下来即可,夹持点应选在样品的中心处。 3.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薄圆片和薄长条片材料时,使V=1V ,测量长圆柱试样时,使V=3V 。 4.调节信号频率,按测量参数的需要测出试样的1,,m n m f f f ,测量1,m m f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2T R ,测量n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3T R ,注意观察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峰值时,此时的信号频率即为m f ,继续调节输入信号频率,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谷值时,此时频率为n f ,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二个峰值时,此时的输入信号频率为1m f 。 5.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时,选扫频方式为“线性”,检波方式为“线性”,调节扫频宽度可观测到频率特性曲线,再将扫频方式改为“手动”,可在相应位置测出1,,m n m f f f 。 6.ZJ-3A 静态33d 测量仪使用方法见附页。 七、实验步骤: 1、用薄圆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δεσtg k T p ,,,33 2、用薄长方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3111 31),(,d Y S k E

粘度测试

实验三十 黏度的测定和应用 (一) 溶液黏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奥氏黏度计测量溶液黏度的方法。 2. 了解黏度的物理意义、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当流体受外力作用产生流动时,在流动着的液体层之间存在着切向的内部摩擦力。如果要使液体通过管子,必须消耗一部分功来克服这种流动的阻力。在流速低时管子中的液体沿着与管壁平行的直线方向前进,最靠近管壁的液体实际上是静止的,与管壁距离愈远,流动的速度也愈大。 流层之间的切向力f 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A 和速度差Δv 成正比,而与两层间的距离Δx 成反比: x A f ??=ν η (1) 式中,η是比例系数,称为液体的黏度系数,简称黏度。黏度系数的单位在C.G.S.制中用“泊”表示,在国际单位制(SI)中用Pa ·S 表示,1泊=10-1Pa ·S 。 液体的黏度可用毛细管法测定。泊肃叶(Poiseuille)得出液体流出毛细管的速度与黏度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 VL t pr 84πη= (2) 式中,V 为在时间t 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p 为管两端的压力差;r 为管半径;L 为管长。按(2)式由实验直接来测定液体的绝对黏度是困难的,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黏度是简单实用的。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黏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黏度。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 221 12 12242114188t p t p VL t p r VL t p r =?= = ηηπηπη (3) 式中,p = hgρ,其中h 为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如果每次取用试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因此可得: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环氧树脂是一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的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粘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的树脂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环氧树脂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因此固化剂在环氧树脂的应用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的热点。所谓潜伏性固化剂,是指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与其组成的单组分体系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加热、光照、湿气、加压等条件下能迅速进行固化反应的固化剂,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体系相比,由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配制而成的单组分环氧树脂体系具有简化生产操作工艺,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一般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普通使用低温和高温固化剂的固化活性加以改进,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将一些反应活性高而贮存稳定性差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进行封闭、钝化;二是将一些贮存稳定性好而反应活性低的固化剂的反应活性提高、激发。最终达到使固化剂在室温下加入到环氧树脂中时具有一定的贮存稳定性,而在使用时通过光、热等外界条件将固化剂的反应活性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使环氧树脂迅速固化的目的。本文就国内外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的研究进展作一基本概述。 1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 1.1 改性脂肪族胺类 脂肪族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是常用的双组分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将其与有机酮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脱水生成亚胺是一种封闭、降低其固化活性,提高其贮存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这种酮亚胺型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单组分体系通过湿气和水分的作用而使酮亚胺分解成胺因此在常温下即可使环氧树脂固化。但一般固化速度不快,使用期也较短,原因是亚胺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仍具有一定的开环活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武田敏之用羰基两端具有立体阻碍基团的酮3-甲基-2 -丁酮与高活性的二胺1,3 二氨甲基环己烷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不仅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而且贮存稳定性明显改善。另外日本专利报道采用聚醚改性的脂肪族胺类化合物与甲基异丁基酮反应得到的酮亚胺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脂肪族胺类固化剂通过与丙烯腈、有机膦化合物,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反应,也可使其固化反应活性降低,从而具有一定的潜伏性。 1.2 芳香族二胺类 芳香胺由于具有较高的Tg而受到重视,但由于其的剧毒性而限制了应用。经改性制得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则具有Tg高、毒性低、吸水率低、综合性能好的优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有二胺基二苯砜(DDS)、二胺基二苯甲烷(DDM)、间苯二胺(m PDA)等,其中以DDS研究得最多最成熟,成为高性能环氧树脂中常用的固化剂。DDS用作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时,与MP DA、DDM等芳香二胺相比,由于其分子中有强吸电子的砜基,反应活性大大降低,其适用期也增长。在无促进剂时,100克环氧树脂配合物的适用期可达1年,固化温度一般要达到200℃。为了降低其固化温度,常加入促进剂以实现中温固化。近年来为了改善体系的湿热性能和韧性,对DDS进行了改性,开发出多种聚醚二胺型固化剂,使得它们在干燥时耐热性有所降低,这些二胺因两端胺基间的距离较长,造成吸水点氨基减少,并且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

制冷剂粘度测量

制冷剂粘度测量 1、服务范围 测量范围:动力粘度:0.1~100 mPa·s 运动粘度:0.1~2500 mm2/s 温度范围:-30 ℃~350 ℃ 压力范围:0.1~30 MPa 2、测量方法 测量粘度的方法很多,如毛细管法、落体法、旋转法、振动法等。在众多的测量方法中,振动弦方法因为结构简单、适用于宽广的粘度、温度、压力范围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比于其他方法,振动弦法具有一些特别的优势,因而受到国际流体粘度研究领域的普遍关注。比如振动弦法拥有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方程以及有明确含义的物理参数;由于测量量基本为电测量,理论上振动弦法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测量;由于传感器的几何结构简单,可以避免了进行任何关于温度和压力的标定;振动弦系统可以避免逐级标定,且理论上可以实现绝对测量,不需要任何标定(已经有实验室实现);振动弦法特别适合高压和低温下其他方法不能测量的场合,因此近二三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分析还是实验装置系统,振动弦方法都得到飞速的进步,其测量准确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应用领域得到快速扩展,同时成为IAT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ransport Properties)建立高粘度标准物质的首选测量方法。 3、样品种类 可测量的液体种类包括各种极性和非极性流体的纯质及混合物: ●油品:导热油、润滑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硅油等; ●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 ●制冷剂:R134a、R12、R22、R123、二甲醚等; ●纳米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石墨纳米流体、Fe3O4纳米流体等; ●化学试剂:水、甲苯、醇类、离子液体等。

环氧树脂浇注及浇注材料——工艺

体交联固化成热固性制品的过程。由于环氧树脂浇注产品集优良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于一体,因此环氧树脂浇注在电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 环氧树脂浇注的基本工艺方法 环氧树脂浇注的工艺方法,从不同的工艺条件去理解有不同的区分方法。从物料进入模具的方式来区分可分为浇注和压注。浇注指物料自流进入模具。它又分常压浇注和真空浇注。压注指物料在外界压力下进入模具,并且为了强制补缩,在物料固化过程中,仍保持着一定的外压,它由过去的简单加压凝胶法发展成现在成熟的自动压力凝胶法。 从物料固化温度来区分可分为常温浇注法和高温浇注法。选用常温或高温浇注法是由 浇注材料的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其根本区别是浇注材料固化过程中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从物料固化的速度来区分可分为普通固化法和快速固化法。物料进入模具至拆模所需的时间为初固化时间,普通固化法需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快速固化法只需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af4047971.html,)专家介绍,现代浇注工艺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浇注 工艺方法主要是真空浇注法和自动压力凝胶法。 1、真空浇注工艺 真空浇注工艺是目前环氧树脂浇注中应用最为广泛、工艺条件最为成熟的工艺方法。对于一件环氧树脂浇注的电器绝缘制品,它要求外观完美、尺寸稳定、力学性能、电性能合格。它的这些性能取决于制件本身的设计、模具的质量、浇注用材料的选择、浇注工艺条件的控制等各个方面。环氧树脂真空浇注的技术要点就是尽可能减少浇注制品中的气隙和气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原料的预处理、混料、浇注等各个工序都需要控制好真空度、温度及工序时间。 2、自动压力凝胶工艺 自动压力凝胶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瑞士CIBA-Geigy公司开发的技术。因为这种工艺类似于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艺方法,因此也称其为压力注射工艺。它的最为显著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浇注工效。可以说自动压力凝胶技术的开发成功及在工业上的大量应用,是真空浇注由间歇、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生产发展的一场革命,它和真空浇注的主要区别在于: (1)浇注材料是在外界压力下通过管道由注人口注入模具。 (2)物料的混料处理温度低,模具温度高。 (3)物料进入模具后,固化速度快,通常为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4)模具固定在液压机上,模具加热由模具或模具固定板上的电热器提供。 (5)模具的合拆由液压机上的模具固定板移动来完成。 自动压力凝胶工艺的特点:模具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劳动效率高;模具装卸过程 中损伤程度低,模具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轻;制品成型性好,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的命名 (1) 双酚A型环氧树脂 (2) 水性环氧树脂 (3) 柔韧性环氧树脂 (4) 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

一、环氧树脂的命名 1、国标GB/T1630-1989的命名法 按照GB/T1630-1989的规定,环氧树脂的名称由树脂缩写代号加牌号组成。按照GB/T1844-1995规定,环氧树脂缩写代号用“EP”表示。环氧树脂牌号由两个数字组组成。两组数字间用一字线连接:第Ⅰ数字组—第Ⅱ数字组。 (1)第1数字组。第1数字组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一数字(命名顺序号l、2、3、4、5)代表所指的特性,前两位数字表示树

脂的化学组分,后三位数字分别表示树脂黏度、环氧当量的范围值和对改性剂或溶剂的规定。按照表2—1列出的命名顺序号,依次标出各项性能的类别数或档数。如果某项性能末作规定,则在相应位置以“0”表示。 (2)第Ⅱ数字组。第Ⅱ数字组由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每一数字(命名顺序号6、7、8)代表所指的特性,分别表示树脂的密度范围值、添加剂类型和特征。按照表2—2列出的命名顺序号,依次标出各项性能的档数。如果某项性能未作规定,则在相应位置以“0”表示。 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

注:树脂化学组分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类树脂写作“01”,“10”类树脂写作“10”。对由两类不同化学组分组成的树脂混合物,可用符号“00”表示。 环氧树脂的次要性能

注:①如果使用多种添加剂或规定有多种特征标示,应标出最主要的一种。②全面评定材料的燃烧性,至少需要测定燃烧性、引火性、放出热量、释放的有毒气体和烟密度等性能。 (3)命名举例。例1-某种环氧树脂(EP),化学组分为脂肪族缩水甘油醚(03),教度为l-5Pa·s(3),环氧当量为291-525g/mol(6),不含改性剂(1),密度为1.15-1.19g/cm3(3),未规定添加剂(0)和特征(o),其名称为EP0336l-300。例2- 某种环氧树脂(EP),系以两种不同化学组分(00)组成,树脂为半固体(5),环氧当量为2ll一290g/mol(5),含有活性剂(2),密度为1.20-1.29 g/cm3 (4),加有填料(2)和具有耐热注(5),其名称为EP 00552—425。 2、国标GB/T1630-1989的命名法 鉴于目前仍大量采用环氧树脂的老型号,故将老国标“GB/T1630-1989环氧树脂分类、型号、命名”中环氧树脂的命名摘录于下,以便查阅。 (1)分类和代号环氧树脂按其主要组成物质不同而分类,并分别给以代号如下。

SCB10-400KVA10KV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 8

SCB10-400KVA/10KV/0.4KV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 SCB9型、SCB10、SCB11型低噪音低损耗型树脂绕注线圈干式变压器。由于先进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科学的配方、严格的工艺和高标准的检测,使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1. 高压绕组用铜线,低压绕组用铜线或铜箔绕制,玻璃纤维毡填充包绕,真空状态下用不加填料的环氧树脂浇注,固化后形成坚固的圆筒形整体,机械强度高,局部放电小,可靠性高。 2. 阻燃、防爆、不污染环境。缠绕线圈的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具有自熄特性,不会因短路产生电弧,高热下树脂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3. 线圈不吸潮,铁心夹件优特殊的防蚀保护层,可在100%相对湿度和其它恶劣环境中运行。间断运行无须去潮处理。 4. 抗短路、雷电冲击水平高。 5. 线圈内外侧树脂层薄,散热性能好。冷却方式一般采用空气自然冷却。对于任何防护等级的变压器,都可配置风冷系统,以提高短时过载能力,确保安全运行。 6. 体积小,重量轻,占地空间少,安装费用低,不须考虑排油池、防火消防设施和备用电源等。 7. 损耗低,节电效果好,运行经济,可免维护。 8. 因无火灭爆炸之虞,可分散安装在负荷中心,充分靠近用火点,从而降低线路造价和节省昂贵的低压设施费用。 环氧树脂浇注干式配电变压器绝缘性能好,高、低压线圈均采用无氧化铜箔绕,圈绕层间采用F级绝缘材料,内外用玻璃网格板加强,所有引线采用氩弧焊接,在高真空下用环氧树脂浇注而成。所采用的环氧树脂性能好,抗裂,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寿命长。阻燃、防潮、防爆无污染安全,难燃防火,无污染,。抗短路能力强,耐雷电冲击水平高。免维护、安装简便、综合运行成本低。 产品体积小、噪声低。各绕组在运行中都有温度自动监测和保护报警装置。在强迫风冷时可使额定容量超40%左右。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车站、机场、码头、地铁、电厂等重要场所的输配电系统,它是最理想的供配电设备。 加工定制:是应用范围:电力 频率特性:低频电源相数:三相 铁心形状:E型冷却形式:干式 防潮方式:灌封式冷却方式:风冷式 外形结构:立式电压比:10000(V) 额定功率:50(KVA) SCB10-400KVA/10KV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型号参数规格 商标华恒型号SCB10-400KVA 结构形式环氧树脂浇注干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数三相 规格容量400KVA 电压等级10-0.4(KV) 冷却方式AN/AF 调压方式无励磁调压 联接组标号Dyn11/Yyn0 短路阻抗6% SCB10-400KVA干式变压器执行标准。使用场所及条件。性能特点 1.SCB10变压器与scb10型相比,空载损耗、空载电流和噪声更低。 2.安全,防火,无污染,可直接运行于负荷中心。 3.机械强度高,抗短路能力强,局部放电小,热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4.散热性能好,过负载能力强,强迫风冷时可提高容量运行。

环氧树脂基本知识

环氧树脂及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基本知识 (一)、环氧树脂的概念: 环氧树脂是指高分子链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属于热固性树脂,代表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 (二).环氧树脂的特点(通常指双酚A型环氧树脂) 1.单独的环氧树脂应用价值很低,它需要与固化剂配合使用才有实用价值。 2.高粘接强度:在合成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胶接强度居前列。3.固化收缩率小,在胶粘剂中环氧树脂胶的收缩率最小,这也是环氧树脂胶固化胶接高的原因之一。例如: 酚醛树脂胶:8—10% ;有机硅树脂胶:6—8% 聚酯树脂胶:4—8% ;环氧树脂胶:1—3% 若经过改性加工后的环氧树脂胶收缩率可降为0.1—0.3%,热膨胀系数为6.0×10-5/℃ 4.耐化学性能工好:在固化体系中的醚基、苯环和脂肪羟基不易受酸碱侵蚀。在海水、石油、煤油、10%H2SO4、10%HCl、10%HAc、10%NH3、10%H3PO4和30%Na2CO3中可以用两年;而在50%H2SO4和10%HNO3常温浸泡半年;10%NaOH(100℃)浸泡

一个月,性能保持不变。 5.电绝缘性优良:环氧树脂的击穿电压可大于35kv/mm 6.工艺性能良好、制品尺寸稳定、耐性良好和吸水率低。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优点固然好,但也有其缺点: ①.操作粘度大,这在施工方面显的有些不方便 ②.固化物性脆,伸长率小。 ③.剥离强度低。 ④.耐机械冲击和热冲击差。 (三).环氧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1.环氧树脂的发展史: 环氧树脂是1938年由P.Castam申请瑞士专利,由汽巴公司在1946年研制出最早的环氧粘接剂,1949年美国的S.O.Creentee研制了环氧涂料,我国于1958年开始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2.环氧树脂的应用: ①涂料工业:环氧树脂在涂料工业中需用量最大,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有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高固分涂料。可广泛用于管道容器、汽车、船舶、航天、电子、玩具、工艺品等行业。 ②电子电器工业:环氧树脂胶可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例如整流器、变压器的密封灌注;电子元器件的密封保护;机电产品的绝缘处理与粘

油墨粘度暂行标准

油墨验收暂行标准 、粘度:(3号量杯)使用粘度检测须上机后跟踪测量 东方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 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15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25秒; 圣龙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 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18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25秒; 链条机普通墨: 三、初干速度:水墨的初干速度,如无检测工具,可暂由供应合作商每一个月提供一次相关检测报告;测 试方法:将油墨调稀到印刷粘度 25± 2S ,用展色仪印刷于牛卡纸张上,在 3S 内即用一张白纸迅速盖 于印品上,白纸不粘油墨即为合格。 四、 耐水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 2个小时,将纸板倾斜 45度后,将200ml 水在5cm 的距离泼向 图文,检查水流不能带有墨色,为合格; 五、 耐磨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 2个小时,将白纸用约 2公斤的力反复擦拭 5次,白纸上不能有 明显的墨迹; 六、 色相饱和度:在规定粘度以内印刷,图文布墨均匀不露底、不起毛、不糊版,色彩鲜艳、图文饱满; 七、 外观:包装完好,具有氨水淡淡的气味,无其它刺激性异味。 丿八、抽样数量 九、合格判定:初干速度、PH 值、粘度、耐水性、耐磨性、色相饱和度、外观 其中只要有一项不 合格,则该件油墨为不合格,抽样2—3件不合格或抽样4件有2件不合格则该批油墨为 不合格。 十、不合格处置:粘度不合格按 1元/秒?公斤扣款,其它不合格按退货处置。 品保部 2008年12月28日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酸碱 度:PH 值:在一之间; 18-25 秒; 4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35秒;

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基本要求: 1、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机械基础知 识、真空技术、自动控制(数控)技术,并经过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的专门培训,熟悉、掌握设备的性能,经考试合格取得环氧树脂真空浇注设备安全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上岗操作。准备工作: 1、打开气源,当气压到6帕时将排污阀打开排污,水、污物排尽 后,方可准备开机。 2、检查油雾器的油量,油量应该在油杯的1/3~2/3之间,不足应补 充。补充油量时一定要关闭气源并排空压缩空气。 3、检查真空泵、罗兹泵油量,不足时应补充。 4、计量泵逐一润滑。 5、检查加热系统压力,压力不足时应补充水量到合适的压力。 6、检查冷却系统。 7、检查浇注罐内的破窗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工作过程: 1、开机。进入操作系统。 2、逐一开启真空泵,观察真空泵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正常 后才能进入下步操作。 3、环氧树脂、固化剂、增韧剂真空吸料时应关闭抽真空阀门,以

防树脂被吸入真空泵内。 4、硅粉上料时应先开启搅拌,然后关闭抽真空阀门,破真空后, 才能打开下料阀门开启输料螺杆,并应根据情况开启振动。5、硅粉上料后应等到树脂、硅粉搅拌均匀,罐内基本无硅粉漂浮 后才能慢慢由小到大打开阀门抽真空处理料。谨防树脂混合物被抽到真空泵。 6、固化剂、增韧剂处理料时也要慢慢由小到大打开阀门抽真空。 当罐内出现大量气泡时应立即关闭抽真空阀门,等到气泡消失后才能继续抽真空。 7、在线脱气设备上料时应注意下料口一定要安装的牢固、可靠, 防止材料溢出;进气孔畅通。 8、计量取样时要选择合适的容器,注意力集中,防止材料溢出。 9、上料、取样时如果有材料溢出,应立即擦拭干净。 10、上料、取样时如果有材料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清洗,如 果有必要应立即到医院处理。 11、线圈从干燥炉(固化炉)向浇注处理罐转移时应戴防护手套操 作,身体的任何部位一定不要接触固化炉、线圈和浇注罐,以防烫伤。如有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院处理。12、关闭罐门前应把门框、门盖和密封圈擦拭干净,并且要均匀的 涂抹硅脂。 13、多人操作,关门时一定要确认罐内无人后才能关闭罐门。 14、数据输入时一定要按照工艺要求,并经核查无误后才能浇注线

常用环氧树脂参数总结

常用环氧树脂参数总结 一、缩水甘油基型环氧树脂: 1.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 1.1双酚A型环氧树脂: 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应用最广泛的树脂之一,占环氧树脂树脂总产量的90%。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醚键,固化过程进一步生成新的—OH和—O—,使固化物具有很高的内聚力和粘附力。因此可以对金属、陶瓷、木材、水泥和塑料进行粘接。 另外,双酚A型环氧树脂属无毒树脂,其白鼠的最低口服致死量为LD50为11.4g/kg。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牌号与性质表 新牌号原牌号外观粘度(Pa.s)软化点(℃)环氧值 E—55 616# 浅黄粘稠液体 6-8 ---- 0.55-0.56 E—51 618# 浅黄粘稠液体 10-16 ---- 0.48-0.54 E—44 6101# 黄色高粘度液体 20-40 ---- 0.41-0.47 E—42 634# 同上---- 21-27 0.38-0.45 E—35 637# 同上---- 20-35 0.30-0.40 E—31 638# 浅黄粘稠液体---- 40-55 0.23-0.38 E—20 601# 黄色透明固体---- 64-76 0.18-0.22 E—14 603# 同上---- 78-85 0.10-0.18 E—12 604# 同上---- 85-95 0.10-0.18 E—06 607# 同上---- 110-135 0.04-0.07 E—03 609# 同上---- 135-155 0.02-0.04 E—01 665# 液体 30-40 ---- 0.01-0.03 1.2双酚S型环氧树脂 双酚S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S和过量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缩聚得到的耐高温环氧树脂。 双酚S为浅黄色固体,由东北石化研究所研制,全名为“4,4‘—二羟基二苯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胺类、酸酐、咪唑均能固化双酚S,其固化物具有热变形温度高、热稳定性能好的特点。这是因为分子中极性强的砜基—SO2—取代双酚A中的异丙基,提高了热稳定性;砜基改善了粘附力,增强了环氧基的开环活性。 1.3双酚F型环氧树脂 双酚F型环氧树脂是由双酚F和过量环氧氯丙烷(1:10),在四甲基氯化铵和NaOH条件下,经醚化和闭环反应,缩聚而成的。 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粘度低,可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纤增强塑料以及地下油井的灌封材料。 1.4环氧化线型酚醛树脂 环氧酚醛是由低分子量酚醛树脂与环氧氯丙烷在酸催化剂下缩合而成,兼有酚醛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优点。按线型酚醛树脂分子量和发羟基含量不同,可以合成不同分子量和官能度的环氧酚醛,如甲酚线型酚醛树脂。 环氧酚醛高粘度半固体,平均官能度为2.5-6.0,软化点≤28℃,环氧值0.53-0.57,在上海树脂厂和无锡树脂厂生产。为改善工艺,添加低粘度的稀释剂,或与双酚A混合使用。 胺类、酸酐类和咪唑均能固化环氧酚醛。在150℃以下固化环氧酚醛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热变形温度相近。例如: 固化剂固化条件用量% 热变形温度(℃)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常用配方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常用配方 玻璃钢 常用于环氧玻璃钢的环氧树脂,有普通双酚A型如681#、6101#、634#,酚醛型环氧树脂644#,脂环族环氧6207#和HY-201聚丁二烯环氧树脂。辅助材料中固化剂常用DTA、间苯二胺、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等,促进剂为三乙醇胺。 配方一: 6109#环氧树脂 100 苯乙烯 5 三乙醇胺 6 三乙烯四胺 4 室温10天,加上130℃6h τ=13MPa δ=298.5MPa δ抗压=300MPa 配方二: 644#酚醛环氧化 100 NA酸酐 68 二甲基苄胺 1.8 丙酮 100 室温——120℃(40min)——200℃(40分) ——降温——卸模处理150℃/2h+260℃/1天 配方三: 634#环氧树脂 32 3193#聚酯 28 邻苯二甲酸酐 8 BPO 2 苯乙烯 30 100。C/2h + 180。C/8h 弯曲强度和反弹能力佳。 配方一: 618# 100 DTA 8 DBP 20 AL2O3(200目) 100 固化条件:压力(MPa)/温度℃/时间(h)0.05/20℃/24h τ=18MPa 适用金属玻璃和陶瓷粘接。 配方二: 618# 100 二乙基丙胺 8 DBP 20 AL2O3 100 0.05/20℃/48h τ >20MPa 用途同上。 配方三:HYJ-6# 618#100 DBP 15 AL2O3 25 2#SiO22-5 四乙烯五胺 12 0.05/20℃/48h AL/玻钢>20MPa 适用于金属/玻璃钢粘接。 配方四: 618# 100 间苯二胺 18 600#稀释剂10 间苯二酚 10 0.05/20℃/24h τ=17.5MPa τ200℃=5.0MPa 用于耐热接头粘接。 配方五:913# A组:601#环氧 600#稀释剂201#聚酯铝粉和石英粉 B组:BF3乙醚四氢呋喃 A3PO4 A:B=10:1 0.05/15℃/6h τ=19MPa 低温快速固化适用于寒冷地区。 配方六: 四氢呋喃聚醚环氧 5 590#固化剂KH-550 0.2 0.05/30℃/30h τ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标准测试方法(及动力学粘度的计

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标准测试方法(及动力学粘度的计算)1 (ASTM D445-04标准翻译) 苏秀丽 (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乌鲁木齐 830063) 标准自发布日起,命名为D 445; D445后的“-04”是标准最初采用时间,如标准有变更,则为最后修改时间。括号内数字是本标准最后采用时间。上标第五个希腊字母ε表示从最后修改时间或标准采用时间起,标准在编辑上的变化。本标准已经被国防部批准使用 。 1.范围 1.1 本测试方法指定了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校准过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包括透明及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ν的方法。动力学粘度η,等于运动粘度ν乘以液体密度ρ。 注释1:沥青的动力学粘度及运动粘度的测量参看测试方法D 2170及D2171。 1.2 本测试方法获得的结果取决于样品自身行为,并仅限于测定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成比例的液体,即遵守牛顿流体力学行为的液体。否则,如果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时,采用不同直径毛细管粘度计测量同一液体时,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尽管残余燃料油的测量程序和精密度值,某些情况下会产生非牛顿行为,但是也被包括在本标准测量范围内。 1.3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所有温度条件(详见本标准6.3和6.4部分),运动粘度在0.2~300000 mm2/s之间的液体的动力学运动粘度的测定(参见附表A1.1)。本标准中精密度的测定仅限于运动粘度范围和测试温度范围在相关部分的脚注中标示出的液体。 1.4 在本测试方法中,数字单位均使用SI 单位制。 1.5 本测试方法申明,方法建立过程中未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安全因素。因此凡使用本方法者,有 责任进行必要的安全及健康测试实践,以确定使用本方法前适当调整标准的适用性。 2. 参考文献 2.1 ASTM 标准 D446 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说明及操作指导 D1193 试剂水的说明 D1217宾汉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密度及相对密度 D1480宾汉比重瓶法测定粘性液体密度及相对密度 D1481 Lipkin双毛细管比重瓶法测定粘性液体密度及相对密度 D2162标准粘度计(或毛细管型主粘度计)及粘质油标准样品的校准方法。 D2170沥青动力学粘度测定方法。 D2171真空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沥青粘度。 D6074烃类润滑油基础油性质指南 D6617标准物质单个测定结果检验实验偏离的实践操作。 E1ASTM内装液体玻璃温度计使用说明 E77温度计的确认及检查测定方法 2.2 ISO标准 ISO3104 石油产品-透明及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的测定和动力学粘度的计算 ISO3105玻璃毛细管动力学粘度计-操作说明 ISO3696分析实验室用水-说明及测试方法 ISO5725测量方法及结果准确性(包括真实性与精密度) 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选择与使用的方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