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

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

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
粪污无害化处理标准

奶牛场粪污无害化加工与应用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CJ/T 3059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

CJJ 60-1994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 64-1995 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

CJJ/T 30 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T 54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HJ/T 81-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1168-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1222-200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NY/T 1220.3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奶牛粪污Fecal residue and waste water

指奶牛场产生的废水和固体粪便的总称。

3.2 奶牛养殖废水Waste water

指由奶牛场产生的尿液、全部粪便或残余粪便及饲料残渣、冲洗水及工人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总称,其中冲洗水占大部分。

3.3 干清粪工艺Dry collection

指奶牛排放的粪便一经产生便通过机械或人工收集、清除,尿液、残余粪便及冲洗水则从排污道排出的清粪方式。

3.4 水冲粪工艺Manure cleaning by rinsing

指奶牛排放的粪、尿和污水混合进入粪沟,每天数次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的清粪工艺。

3.5 水泡粪工艺Manure cleaning by water submerging

指在奶牛舍内的排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将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至漏粪地板下的粪沟中,贮存一定时间(一般为 1~2 个月)、待粪沟填满后,打开出口闸门,沟中的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后排出的清粪工艺。

3.6 堆肥Composting

指将奶牛粪便等有机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并在微生物作用下使有机物发生生物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过程。〔NY/T 1168-2006〕

3.7 好氧堆肥Aerobic composting

指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对废物进行堆肥的方法。〔DB11/T 272-2005〕

3.8 腐熟度Maturity

指堆肥过程中的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是反映堆肥化过程中稳定化程度的指标。

3.9 恶臭污染物Odor pollutants

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GB 18596-2001〕

3.10 无害化处理Non-hazardous treatment

指利用高温、好氧或厌氧等工艺杀灭奶牛粪污中病原菌、寄生虫和杂草种子的过程。〔NY/T 1168-2006〕

4 工艺选择

4.1 粪污收集与贮存

4.1.1 粪污收集

新建、改建、扩建的奶牛场宜采用干清粪工艺。现有采用水冲粪、水泡粪清粪工艺的奶牛场,应逐步改为干清粪工艺。

奶牛粪污应日产日清。

奶牛场应建立排水系统,并实行雨污分流。

4.1.2 粪污贮存

奶牛粪污处理区应设置专门的贮存池。

贮存池的位置选择应满足 HJ/T 81-2001 第 5.2 条的规定。

贮存池的总有效容积应根据贮存期确定。贮存池的贮存期不得低于当地农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和冬季封冻期或雨季最长降雨期,一般不得小于30d 的排放总量。

贮存池的结构应符合 GB 50069 的有关规定,具有防渗漏功能,不得污染地下水。

对易侵蚀的部位,应按照 GB 50046 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贮存池应配备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措施。

贮存池宜配置排污泵。

4.2 粪污处理基本工艺模式

4.2.1 工艺选择原则

选用粪污处理工艺时,应根据奶牛场养殖规模、粪污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奶牛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的处理工艺;应慎重选用物化处理工艺。

当采用干清粪工艺时,清粪比例宜控制在 70%。

4.2.2 模式Ⅰ

模式Ⅰ的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模式Ⅰ工艺基本流程

模式Ⅰ工艺以能源利用与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适用于当地有较大的能源需求,沼气能完全利用,同时周边有足够土地消纳沼液、沼渣,并有一倍以上的土地轮作面积,使整个奶牛场(区)的奶牛排泄物在小区域范围内全部达到循环利用的情况。

粪尿连同废水一同进入厌氧反应器;未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应严格控制冲洗用水,提高废水浓度,减少废水总量。

4.2.3 模式Ⅱ

模式Ⅱ工艺基本流程见图 2。

图 2 模式Ⅱ工艺基本流程

模式Ⅱ工艺适用于能源需求不大,主要以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减少沼液和沼渣消纳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积为目的,且奶牛场周围具有足够土地面积全部消纳低浓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轮作面积的情况。

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应先进行固液(干湿)分离,然后再对固体粪渣和废水分别进行处理。

5 废水处理

5.1 预处理

奶牛场废水处理前应强化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固液分离系统、水解酸化池等。

5.1.1 格栅

废水进入集水池前应设置格栅。

当污水量较大时,宜采用机械格栅,栅渣应及时运至粪便堆肥场或其他无害化场所进行处理。

格栅的技术要求按 GB 50014-2006 的有关规定执行。

5.1.2 沉砂池

处理散栏式奶牛场废水时应强化沉砂池设置;其他奶牛场废水处理可使设置的集水池具有一定的沉砂功能,不单独设置沉砂池。

沉砂池的设计参照 CJJ 64-1995 第 3.3 条的有关规定。

5.1.3 集水池

厌氧处理系统前应设置集水池。集水池的容量不宜小于最大日排放量的50%。集水池的设置应方便去除浮渣和沉渣。

5.1.4 固液分离

固液分离设备可选用水力筛网、螺旋挤压分离机等,应根据处理水量、水质、场地、经济情况等条件综合考虑选用,并考虑废渣的贮存、运输等情况。

当采用螺旋挤压分离机时,宜在排污收集后 3h 内进行污水的固液分离。

5.1.5 水解酸化池

废水经固液分离后、进厌氧处理系统前,根据工艺要求宜设置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容积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废水经固液分离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宜为12h~24h。

5.2 厌氧生物处理

5.2.1 一般规定

厌氧生物处理单元通常由厌氧反应器、沼气收集与处置系统(净化系统、贮气罐、输配气管和使用系统等)、沼液和沼渣处置系统组成。

厌氧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应根据粪污种类和工艺路线确定。

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厌氧反应器宜设置加热保温措施。

5.2.2 沼气净化、贮存及利用

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须完全利用,不得直接向环境排放。经净化处理后通过输配气系统可用于居民生活用气、锅炉燃烧、沼气发电等。

沼气的净化、贮存按照NY/T 1222-2006 第8.5 条、第8.6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5.2.3 沼液、沼渣处置与利用

沼渣应及时运至粪便堆肥场或其他无害化场所,进行妥善处理。

沼液可作为农田、大棚蔬菜田、苗木基地、茶园等的有机肥,宜放置2d~3d 后再利用。

6 固体粪便处理

奶牛固体粪便宜采用好氧堆肥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未采用干清粪的奶牛场,

堆肥前应先将粪水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粪渣进入堆肥场,液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6.1 堆肥场地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

a)堆肥场地一般应由粪便贮存池、堆肥场地以及成品堆肥存放场地等组成;

b)采用间歇式堆肥处理时,粪便贮存池的有效体积应按至少能容纳6个月粪便产生量计算;

c)场内应建立收集堆肥渗滤液的贮存池;

d)应考虑防渗漏措施,不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e)应配置防雨淋设施和雨水排水系统。

6.2 好氧堆肥

奶牛粪便的好氧堆肥通常由预处理、发酵、后处理、贮存等工序组成。6.2.1 奶牛粪便经预处理调整水分和碳氮比(C/N),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堆肥粪便的起始含水率应为40%~60%;

b)碳氮比(C/N)应为20:1~30:1,可通过添加植物秸秆、稻壳等物料进行调节,必要时需添加菌剂和酶制剂;

c)堆肥粪便的pH 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

6.2.2 好氧发酵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发酵过程温度宜控制在55℃~65℃,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d,最高温度不宜高于75℃;

b)堆肥时间应根据碳氮比(C/N)、湿度、天气条件、堆肥工艺类型及废物和添加剂种类确定;

c)堆肥物料各测试点的氧气浓度不宜低于10%;

d)可适时采用翻堆方式自然通风或设有其他机械通风装置换气,调节堆肥物料的氧气浓度和温度;

6.2.3 发酵结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碳氮比(C/N)不大于20:1;

b)含水率为20%~35%;

c)堆肥应符合GB 7959 中关于无害化卫生要求的规定;

d)耗氧速率趋于稳定;

e)腐熟度应大于等于Ⅳ级。

6.2.4 发酵完毕后进行后处理,确保堆肥制品质量合格。后处理通常由再干燥、破碎、造粒、过筛、包装至成品等工序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最后的堆肥制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堆肥产品存放时,含水率应不高于30%,袋装堆肥含水率应不高于20%;

b)堆肥产品的含盐量应在1%~2%;

c)成品堆肥外观应为茶褐色或黑褐色、无恶臭、质地松散,具有泥土气味。

6.2.5 堆肥场宜设有至少能容纳6个月堆肥产量的贮存设施。

7 恶臭控制

奶牛场场区应通过控制饲养密度、加强舍内通风、采用节水型饮水器、及时清粪、绿化等措施抑制或减少臭气的产生。

粪污处理各工艺单元宜设计为密闭形式,减少恶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奶牛场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应符合GB 18596-2001 的规定。

7.1 物理除臭

可采用向粪便或舍内投(铺)放吸附剂减少臭气的散发,宜采用的吸附剂有沸石、锯末、膨润土以及秸秆、泥炭等含纤维素和木质素较多的材料。

7.2 化学除臭

可向奶牛场区和粪污处理厂(站)投加或喷洒化学除臭剂消除或减少臭气的产生。宜采用的化学氧化剂有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臭氧等。

7.4 生物除臭

宜采用的生物除臭措施有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洗涤法等。

8 运行与维护

8.1 废水处理系统

8.1.1 集水池

应定期对调节池及其管道进行冲刷清洗,避免外排管道堵塞、粪便积存及漂浮物结痂现象发生。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集水池巡回检查、及时捞清浮渣。

清捞出的浮渣不得露天长期存放,应运至其他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正常运转情况应定期进行排泥。

8.1.2 固液分离系统

固液分离设备带负荷运行前,应进行试车。

开机后应经常观察固液分离设备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并根据污水水质、分离后污水水量及时调节进入固液分离机的污水流量。

应根据固液分离机分离出的固形物的含水率,按工艺要求调节设备运行参数。

分离出的固体粪渣宜及时送往堆肥场处理,或送往其他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在场内积存。

8.1.3 厌氧生物处理单元

厌氧反应器进水应按具体工艺设计要求进行,避免进水有机负荷过高或过低、温度骤升或骤降等情况发生。

宜每日监测厌氧反应器内液体的 pH 值、温度及内部沼气压力、产气量和沼气成分等指标,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厌氧反应器运行工况或采取相应措施。

各项目的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应保证厌氧反应器内料液的 pH 值维持在 6.8~7.6 之间。

厌氧反应器沼气中的甲烷(CH4)含量应为 50%~80%。

厌氧反应器宜维持稳定的消化温度。采用热交换器加热的,应每日测量反应器温度变化情况。

厌氧反应器溢流管应保持畅通,并保持厌氧反应器的水封高度,冬季应每日检查。环境温度低于 0℃时,应防止水封结冰。

需进行搅拌的厌氧反应器在出水排放前 30min 应停止搅拌。

污泥(沼渣)的排出应符合下述规定:

a)厌氧反应器的污泥(沼渣)应按设计要求定期排出。排出量可用污泥界面仪控制或经验判断,以不影响厌氧正常发酵为准;

b)排放频次应适当。

停运与再启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厌氧反应器停运期较长时,应定期进行搅拌;

b)停运期间应使出水口及导气管等保持开放;

c)厌氧反应器再启动时,应先恢复运行温度,并根据运行状态逐步提高进水负荷。

厌氧反应器需停运放空清理和维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打开人孔与顶盖,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24h 后,采用活体小动物(鸡、狗等)进行有害气体检测无误后维修人员在有安全保护下方可进入,池外必须有人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意外发生,一次进入维修时间一般不超过 2h;

b)对大型、特大型构筑物进行排空和检修时,进入前 30min 应经安全分析检验,符合GBZ1 和 GB 8958 的要求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设备内作业;若在设备内作业时间较长,应每隔 2h 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对产生、输送、贮存沼气的设施应做好安全防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不得沼气泄露或空气进入厌氧反应器及沼气贮气、配气系统;

b)不得违章明火作业;

c)贮气柜蓄水池的水不得随意排放,以防罐内产生负压损坏罐体。

沼气贮气柜和沼气净化装置的运行管理参照NY/T1221-2006第13章、第14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沼气柜巡视、操作时,不得穿带铁钉的鞋或高跟鞋。

8.1.4 其他

格栅、泵房、沉砂池等其他设施的运行管理可参照CJJ 60及CJJ/T 30的有关规定执行。

8.2 固体粪便堆肥

堆肥场的运行管理除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参照 CJJ/T 86 的有关规定执行。应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及奶牛粪便的实际条件,适时调整、控制发酵各阶段主要技术参数。堆肥布料时应保证物料均匀,防止出现物料层厚度不等、含水率不均等情况。应特别注意观测发酵过程中气味的变化,当有腐烂气味时应通过调整供氧量或含水量等方式及时进行调解。

8.2.1 发酵过程

应适时通过污水回喷、或添加物料、或通风散热等措施调节堆肥物料水分含量。

发酵过程中应对氧气浓度进行跟踪测定,及时调整通风量。

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试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测温点应根据升温变化规律分层、分区设置。

发酵腐熟阶段应适时控制堆高、通风及翻堆作业,以满足物料进一步发酵的适宜条件。

发酵腐熟阶段不得再次向物料中添加污泥、粪便等新鲜可堆肥原料。

8.2.2 堆肥检测

堆肥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变化应以日为单位进行跟踪检测,内容包括含水率的变化、碳氮比(C/N)的变化、堆层温度的变化、堆层氧浓度和耗氧速率变化。

堆肥制品的质量应每季度抽样检测 1~2 次。

8.3 臭气控制系统

室内臭气浓度应符合GB/T 18883 的规定,适合操作人员长期在岗工作。采用物理化学除臭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吸收塔内的吸附剂应定期再生;

b)在使用化学除臭剂过程中不得对设备造成腐蚀。

采用生物除臭系统时应定期投加微生物和营养物质。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大全

一、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范》JGJ79-2002 3.0.5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0.6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5.4.2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1.2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6.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

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7.4.4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8.4.4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9.4.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0.4.2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1.1.2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11.3.15水泥土搅拌法(干法)喷粉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量的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11.4.3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12.4.5竖向承载旋喷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

猪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猪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古代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植物养分添加来源——畜禽粪便,如今却变成了城乡环境治理“难上难”的大问题。当前我国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3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不足60%。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等要求。 农业部提炼出了7种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包括:收集还田、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异味发酵床模式、粪便垫料回用、污水肥料化利用和达标排放等模式。 土地承载量的推算:一头猪每年产生的氮8.12kg,磷3.27kg。每公顷土地每年需求氮170kg,磷35kg。据此推算我省可承载1.33亿猪当量。 今天主要说说堆肥处理和尿液沼气处理。 静态堆肥技术 一、猪粪预处理生猪粪便含水量高、黏性重、通气性差,不能直接发酵,应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后才能进行发酵。一般可采用机械脱水,将猪粪的含水率降低到80%以下,然后添加适量的木屑、蘑菇渣、麦糠、稻壳等辅料,也可以试掺鸡粪,以起到调节水分、通气和碳氮比作用,使猪粪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具体物料配比以实际情况为准)。这一过程不但是为猪粪的后续发酵做准备,而且可以减少猪粪厌氧发酵产生恶臭的可能。 猪粪发酵前预处理要控制的参数:待发酵物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碳氮比在30~40之间(可用辅料进行调节);调节猪粪pH在7.5左右(可使用过磷酸钙)。 二、猪粪发酵猪粪发酵是无害化处理的主要环节,通过高温(55~65℃)发酵,猪粪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被杀灭,有机质腐殖化,其中养分变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形态。为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建造合适的发酵车间和发酵槽。 1 发酵车间假设养猪场规模为10000头猪,那么建议发酵车间建造尺寸为长30 m、宽9 m、高5-6m,盖顶选用阳光板,使太阳热能透过阳光板来提高发酵车间室温,加快发酵物料起始温度的提高。顶部留有换气孔,以便物料发酵时产生的水蒸气等气体散发排出,四面墙体为砖混结构,留好门窗。 2 发酵槽发酵车间内建发酵槽二个,槽长25m、宽3m,高度2m槽边用砖砌成,水泥抹面。物料发酵周期大约为20-25天。 3 物料翻抛可用翻抛机或人工翻料。翻抛机由带有翻铲的旋转滚筒、行走装置和提升装置等组成,旋转滚筒由液压马达带动,翻动发酵物料,在向后抛撒发酵物料过程中,起到疏松通气、散发水气、粉碎、搅拌等作用,促进物料发酵腐熟、干燥。具体翻抛机的规格可在发酵槽规格定了之后进行确定。 4翻堆操作参数冬春季每4天翻料1次,夏秋季每2天翻料1次,使物

xxx公司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案范本

` 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案 - XXX有限公司 -

一、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现状 对于鸡粪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晾晒模式。它的主要工艺过程是把鸡粪用人工直接摊开晾晒,晒干后,压碎直接包装作为产品出售。采取直接晾晒的厂家在大兴1家,顺义有2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 2、晾晒还存在一个时间性与季节性的问题,不能工厂化连续生产。 3、产品体积大,养分低,存在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2、烘干鸡粪模式。它的工艺流程是把鸡粪直接通过高温、热化、灭菌、烘干,最后出来含水量为13%左右的干鸡粪,作为产品直接销售。采用这种模式生产的厂家较多,在大兴有联合鸡厂和鹿圈2家,顺义有俸伯鸡场和北郎中2家,平谷峪口有1家,在昌平北七家和东沙各庄各有1家,顺义有3家、密云有云水养殖场1家,另外海淀还有3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生产量大,速度快;2、产品的质量稳定,水分含量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污染环境。2、生产过程中能耗高,吨能耗达200元左右。 3、出来的产品只是表面干燥,浸水后仍有臭味和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不可靠。 4、设备投资大,利用率不高。 3、生物发酵模式。它主要有以下这三种发酵模式:

(1)、发酵池发酵。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草炭、锯末混合放入水泥池中,充氧发酵,发酵完成后粉碎,过筛包装成为产品。通县农丰试验场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方便,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主要缺点是1、产品养分含量低,水分含量高,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2、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低,生产周期长。 (2)、直接堆腐。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和秸杆或草炭混合,堆高1米左右,利用高温堆肥,定期翻动通气发酵,发酵完后就作为产品。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延庆长城有机肥厂,顺义大孙各庄有机肥厂共2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投入少,成本低。主要问题在于1、产品堆造时间过长,受各种外界条件影响大,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2、产品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不高,生产周期长。 (3)、塔式发酵。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与锯末等辅料混合,再接入生物菌剂,同时塔体自动翻动通气,利用生物生长加速鸡粪发酵、脱臭,经过一个发酵循环过程后,从塔体出来的就基本是产品。顺义的良种场,密云的农乐公司就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染小,工厂化程度高的优点,但它现在存在的问题是:1、仅靠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来排湿,产品的水分含量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2、目前工艺流程运行不畅,造成人工成本大增,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3、设备的腐蚀问题较严重,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粪污处理技术经验

粪污处理技术 10万头猪场沼气发电的经济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养猪业以较快的速度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但随之产生了猪场的环境保护、猪粪尿及猪场污水处理的问题。猪场污水处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生态学及生物学处理,在生物学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及含氮、磷等物质。 沼气是极好的能源物质,其热值较高,燃烧后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猪场中沼气的产量充足,就可以作为发电的能源。据我国的技术条件,沼气发电仍需辅以15%的柴油,余者皆为沼气,因此可节省大量柴油,这对解决我国能源缺乏,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为探讨利用猪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沼气进行发电的可行性,本文以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绿美特农业园10万头养猪场(下称深绿园猪场)已经实践了6年利用沼气发电的实例,进行经济分析并探讨其可行性。 一、厌氧发酵及沼气发电的设备与装置 1、发酵池 污水厌氧装置有很多类型,可根据猪场规模、所要求的发酵效率及投资能力等综合因素考虑。深绿园猪场的养猪规模大,污水处理量也大,因此采用了1700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卧式发酵池,日处理污水可达850立方米,产气量随气温变化,冬季产气少一些,但不低于500立方米,最高可产1500立方米以上。 2、脱硫塔、贮气罐、输送装置

除发酵池(包括固液分离池、调节池)外,沼气要经过脱硫塔入贮气罐,再进入发电机系统,为防腐蚀,输气管一般用塑料管比较好。 3、发电设备 发电设备为1台改装后的柴油发电机(现增为2台),每台功率为100KW。 二、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包括: 1、发酵装置、脱硫塔及管道共投资71万元。 2、贮气罐为18万元。 3、100KW发电机(包括改装的二手55KW柴油机)8.4万元。 总计投资97.4万元。 此投资额包括污水处理及发电两个部分。按年产10万头肥猪计算,一次性投资每头猪仅占9.7元;分10年摊销,10年共生产100万头,则每头猪年支出仅为0.97元。 三、运行情况及成本分析 本项目运行至今已6年多,运行一直良好,运行成本较低。厌氧发酵部分全部采用自流方式,只需1人操作,发电部分也只有3人,其中包括发电机管理及维修。 沼气发电在启动时要用一部分柴油,耗油量为柴油发电的15%,发动机启动后,就不再需要柴油。根据6年多的运行成本分析如下(按年算)。 1、柴油成本根据测算,每千瓦时电需耗用柴油0.073升,按时价3.3元/L计算,其柴油成本为:3.3元/升×0.073升=0.241元。

工程建设标准简介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简介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一、工程建设标准有什么特点 工程建设标准的特点,取决于工程建设所具有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工程本身的固定性和建设活动的流动性。建设工程只能固定在某个特定的地点,不可移动,建设活动只能围绕这一特定的位置展开,不同的工程决定了从事建设活动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不可能永久地围绕在一个地点活动,必然要进行迁移或流动。 二是建设工程的单一性和整体性。绝大多数建设工程因使用功能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建设的目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不可能批量生产,都需要单独设计、单独施工、分别验收等,因此,无论是咨询、设计、施工还是使用管理等,其目标都只能针对单一的工程。而且,在建设活动各方的交易中,投资方不可能通过前期检查工程来确定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资意图,只能根据自身的投资意图,选择合适的合作者或建设方案来实现,而且实现自身投资意图的 - 1 -

建设工程,无论是一个住宅小区、一座电站、一条高速公路,还是一幢办公大楼,甚至是一次家庭装饰装修,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综合考虑其布局、设计和建造等。 三是企业的专业性和建设活动的相对独立性。由于建设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建设企业的专业性特点十分明显,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维修等大部分都是由专业性企业分别完成的,虽然我国的工程总承包单位逐渐增多,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工程的各建设环节也都分别是由其合作的或内部的专业企业或机构分别完成的。建设工程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建设工程具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在可研阶段,特定的建设工程表现为咨询机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的咨询论证材料等;在招标阶段,表现的是招标代理单位提供的招标书、评标定标的分析报告、合同文本或咨询机构的标底、造价估算报告等;在勘察设计阶段,可以是勘察报告或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在施工阶段,可以是一幢建筑物、一个住宅小区、工业群体建筑、一段铁路等。不同的建设阶段,不仅建设活动的特点和人员差别很大,而且都是由不同实施主体分别独立完 - 2 -

奶牛场畜禽类粪污无害化处理与沼气综合利用施工组织设计

奶牛场畜禽类粪污无害化处理及沼气综合利用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1章综合说明 (3) 第2章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方案及控制 (9) 第4章材料、劳动力、机械等资源需要量计划及控制 (74) 第5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计划及目标管理的措施.. (86) 第8章项目管理体系及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资历 (97) 第9章电气施工方法 (49) 第10章雨季施工措施 (107) 第11章现场维护措施 (109)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11) 附表二:拟投入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11)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13)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14)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115)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12)

第1章编制说明与项目概况 1.1工程规模 本工程座落于江苏省某市上海牛奶集团(某)海丰奶牛场,该沼气工程用地面积约41亩,其主要建设范围为:1、集料池:1000m3 1座及配套设施。2、沉淀池: 1000m3 2座及配套设施。3、调配池: 1100m3 1座及配套设施。4、发酵罐:有效容积7000m3 2座及配套设施。5、沼液缓冲池:1100m3 1座及配套设施。6、泵房: 100m2 1座及配套设施。7、脱硫系统:原位脱硫1套,空气脱硫3套,活性炭脱硫3套。8、发酵罐改建:6000m3(有效)1座,增加搅拌系统、出料除渣装置、罐顶加固。 本工程由江苏上电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设,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德国BEB柏林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监理,北京中宇瑞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1.2 项目概况 1、工程特点: 1)江苏省某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13天,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时。历年最大风速为21.3米/秒,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冬季冻土深度,据统计历年来冻土最大值31cm(1963年1月28日)近二十年来最大冻土深度为14cm(1999年12月23日); 2)本工程工期较为紧张,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及人员,灵活调配施工材料是本工程的重点;

畜禽养殖场院粪便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场院粪便无害化处理 一、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现状 Ⅰ、对于鸡粪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晾晒模式。它的主要工艺过程是把鸡粪用人工直接摊开晾晒,晒干后,压碎直接包装作为产品出售。采取直接晾晒的厂家在大兴1家,顺义有2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 2、晾晒还存在一个时间性与季节性的问题,不能工厂化连续生产。 3、产品体积大,养分低,存在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2、烘干鸡粪模式。它的工艺流程是把鸡粪直接通过高温、热化、灭菌、烘干,最后出来含水量为13%左右的干鸡粪,作为产品直接销售。采用这种模式生产的厂家较多,在大兴有联合鸡厂和鹿圈2家,顺义有俸伯鸡场和北郎中2家,平谷峪口有1家,在昌平北七家和东沙各庄各有1家,顺义有3家、密云有云水养殖场1家,另外海淀还有3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生产量大,速度快;2、产品的质量稳定,水分含量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污染环境。2、生产过程中能耗高,吨能耗达200元左右。 3、出来的产品只是表面干燥,浸水后仍有臭味和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不可靠。 4、设备投资大,利用率不高。 3、生物发酵模式。它主要有以下这三种发酵模式: (1)、发酵池发酵。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草炭、锯末混合放入水泥池中,充氧发酵,发酵完成后粉碎,过筛包装成为产品。通县农丰试验场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方便,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主要缺点是1、产品养分含量低,水分含量高,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2、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低,生产周期长。 (2)、直接堆腐。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和秸杆或草炭混合,堆高1米左右,利用高温堆肥,定期翻动通气发酵,发酵完后就作为产品。采用这种模式

畜禽粪便废水处理主要污染指标

水污染治理技术 之畜禽粪便废水处理处理前(单位:kg/t)

处理后 畜禽粪便废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畜禽产品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因此,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近20年来,我国禽畜养殖业规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解决人类肉、蛋、奶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测,一个万头生猪养殖场日排泄物约150t。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畜禽粪便产量和COD排放量都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排放量之和, 2010年达到45亿t。 大量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但不能被充分利用,有些还被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从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水体、土壤以及大气等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对畜禽粪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和消除畜禽粪便污染,对于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农业畜禽粪便的特性 畜禽养殖类型,其粪便排放量有较大差异。不同畜禽生长周期也有一定差异。表一是综合多种资料得出的农村散养条件下不同畜禽的粪便排放量。表二是规模化养猪条件下粪便排放量。 表一畜禽的粪便排放量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物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了太湖地区的畜禽粪便污染,测定了各种类型畜禽粪便中COD、BOD5、NH3-N、总氮及总磷的含量(表三),这一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 表二规模化猪场粪尿及其干物质排放量 表三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含量单位:kg/t

二、畜禽粪便污染状况及防治存在的问题 畜禽粪便存在大量的氮、磷、有机悬浮物、重金属、致病菌及寄生虫。具体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便: 1.污染土壤 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地表,可导致土壤空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引起土壤板结。饲料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添加剂所含的铜、锌、砷等重金属经畜禽粪便浓缩后排入土壤,可造成土壤长期的重金属污染。如铜的过量应用将引起植物中铜含量的增加、植物生长减慢、产量降低;长期在牧草地上大量施用含铜高的粪便,致使牧草(干重)含铜量很高,当牧草(干重)含铜量达15~20mg/kg时,可使对铜敏感的绵羊发生中毒。 2.污染水质 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大量排入农村沟渠、江海湖泊中,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造成水体缺氧,释放的氮磷营养元素,则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若有害、有毒物质通过土壤进入地表水,还会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3.污染空气 畜禽粪便的堆积,会产生大量含氨、硫化氢、甲烷、吲哚、粪臭素等有毒有害气体成分,这类恶臭气体污染空气不仅对畜禽正常生长造成不利,而且直接给临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传播疾病 畜禽粪便一般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黄曲霉素、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以及寄生虫,如血吸虫、旋毛囊虫等,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环境恶化,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虫卵及蚊蝇的滋生,极易造成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影响畜禽养殖效益,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 在大中型畜禽养殖场中,只有少部分进行了粪便处理,主要用作堆肥或生产沼气,大部分都未做任何处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我国规模化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此外,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一些地方将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以鼓励,但环境意识相对薄弱,污染治理严重滞后。 在农村畜禽粪便的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民用人畜粪便做肥料,使用上比较随意,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施用量一般偏高,也不注意N、P、K的比例,各地都按自己的习惯来施肥,结果因施肥过高反而造成作物减产,同时养分大量流失造成江河、湖泊造成面源污染。 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全国农村平均小于3%。由于近几年禽粪水量急剧增加,而无害化处理、利用能力却有限,多数未经处理就任其流入水体,恶化环境、影响生产及人畜健康。 3.农户用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沼气产率低,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经济效益低,没有政府扶持,沼气人难大规模推广。

(完整版)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建设部令第24号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已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经第二十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一)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质量要求; (二)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三)工程建设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 (四)工程建设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等方法; (五)工程建设通用的信息技术要求; (六)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通用的技术要求。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一)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 (二)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三)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标准; (四)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等标准; (五)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六)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通用的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国家标准的计划 第四条国家标准的计划分为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五年计划是编制年度计划的依据;年度计划是确定工作任务和组织编制标准的依据。 第五条编制国家标准的计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体现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二)适应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在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要求,综合考虑相关标准之间的构成和协调配套; (四)从实际出发,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轻重缓急,做好计划的综合平衡。 第六条五年计划由计划编制纲要和计划项目两部分组成。其内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计划编制纲要包括计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计划的主要措施等; (二)计划项目的内容包括标准名称、制订或修订、适用范围及其主要技术内容、主编部门、主编单位和起始年限等。 第七条列入五年计划的国家标准制订项目应当落实主编单位、主编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承担过与该国家标准项目相应的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或科研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能组织解决国家标准编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第八条列入五年计划的国家标准修订项目,其主编单位一般由原国家标准的管理单位承担。 第九条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应当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原则和要求,统一部署编制国家标准五年计划的任务;

粪污处理工艺方案

畜禽粪便处理处置技术 目前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殖生产占主要地位,这些养殖场处理畜禽粪便时大多是水冲式清除畜禽粪便,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一般畜禽养殖场处理畜禽粪便时都要先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再单独对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进行处理。这样,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处理就包括了畜禽粪便处理和有机废水处理两个方面。 畜禽养殖场特别是大中型养猪场废水处理难度很大:一是由于大多数猪场都是采用漏缝板式的栏舍,水冲式清粪,排水量大;二是冲洗栏舍的时间相对集中,冲击负荷很大;三是粪便和污水量大且集中,而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周围农田无法全部消纳;四是废水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而且粘稠度很大;五是养猪业属微利行业,受到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的影响,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用于处理废水,也难以承受过高的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因此,根据养殖场的水质特点,选择经济合理,处理后保证达标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质水量 1、水质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三个方面。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畜禽养 殖废水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 Cr 、NH 4 +-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温度较低, 废水中固液混杂,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而粪污中的重金属则来自于饲料和饮水进入畜禽体内后排泄的,因为含量低不做考虑。 表1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排泄系数/[kg/(头?a)] 畜禽名称粪尿BOD 5 COD Cr NH 3 -N T P T N 牛猪 羊家禽-- 2、水量 尽管猪粪尿排泄量受到环境因子、饲养质量、饮用水量等的影响,但可以根据下式计算: Yf= Yf—尿排泄量,kg; F—饲料采用量,kg Yu=+ Yu—粪便排泄量,kg; W—饲水量,kg;

(可研报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 项目类别: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项目属性:重点养殖小区粪污处理 申报单位: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3月4日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没有有效的环境治理手段,养殖场区排放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导致BOD(生化含氧量)和COD (化学含氧量)值急剧上升和严重超标。有些小区一年四季粪便臭气难闻、蚊蝇成群,粪便污水给生活生产用水造成严重污染,粪便中的各种病毒、病原菌和虫卵,成为疾病传染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禽流感的传播及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进一步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将养殖业污染控制纳入法制轨道,并明确了各类养殖业污染治理的目标,为所有没有畜禽粪便配套治理措施的养殖场敲响了警钟,如不及时改善,将会被停止生产。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人多地少,土地由于单靠化肥来补充养分,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土壤退化,有机质减少,农产品品质下降。土壤的保护、调理和修复已成为农业是否能过持续发展、农民能否增收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生物有机肥是以有机质为主的全营养性肥料,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平衡土壤微生态系统。因此,将畜禽养殖粪便和农产品有机废物充分利用,用科学的方法转化为优质生物有机肥,是解决资源浪费、治理养殖业环境污染及改良土壤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必要因素。

生物有机肥能有效遏制土壤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腐熟程度高:无异臭味,不烧根苗,适合有机蔬菜、水果生产和工厂育苗等农业生产;速效养分含量高,有利于农作物吸收;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含农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生理活性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品质,恢复农产品的天然口味。适用于:有机(绿色)蔬菜、瓜果、烟草、茶树、花卉和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营养基。 本项目是运用成熟的技术成果,对区域内畜禽养殖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对环境进行彻底治理,创建生态畜牧业和生态农业,促进生产和环境协调发展。 1.2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1.2.1国内现状 我国的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起步较晚,目前大多数畜禽场依然以传统的直接晾晒模式和烘干模式为主体,而生物发酵(发酵池发酵、直接堆腐、塔式发酵)采用的很少。粪便的处理,主要采用水冲,造成大量粪水下渗,污染地下水。粪水和粪渣未经处理直接施入大田,会造成二次发酵。由于固液分离设备主要是进口机械,价格昂贵,国产设备故障较多,匹配不合理,不利于推广使用,而且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能耗大、成本高,工厂不能连续作业,设备利用率低,以上各因素制约了我国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的发展,

粪污处理技术

粪污处理技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粪污处理技术 10万头猪场沼气发电的经济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养猪业以较快的速度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但随之产生了猪场的环境保护、猪粪尿及猪场污水处理的问题。猪场污水处理的最好方法是采用生态学及生物学处理,在生物学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厌氧发酵,厌氧发酵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及含氮、磷等物质。 沼气是极好的能源物质,其热值较高,燃烧后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猪场中沼气的产量充足,就可以作为发电的能源。据我国的技术条件,沼气发电仍需辅以15%的柴油,余者皆为沼气,因此可节省大量柴油,这对解决我国能源缺乏,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为探讨利用猪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沼气进行发电的可行性,本文以深圳市农牧实业有限公司绿美特农业园10万头养猪场(下称深绿园猪场)已经实践了6年利用沼气发电的实例,进行经济分析并探讨其可行性。 一、厌氧发酵及沼气发电的设备与装置 1、发酵池 污水厌氧装置有很多类型,可根据猪场规模、所要求的发酵效率及投资能力等综合因素考虑。深绿园猪场的养猪规模大,污水处理量也大,因此采用了1700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卧式发酵池,日处理污水可达850立方米,产气量随气温变化,冬季产气少一些,但不低于500立方米,最高可产1500立方米以上。 2、脱硫塔、贮气罐、输送装置

除发酵池(包括固液分离池、调节池)外,沼气要经过脱硫塔入贮气罐,再进入发电机系统,为防腐蚀,输气管一般用塑料管比较好。 3、发电设备 发电设备为1台改装后的柴油发电机(现增为2台),每台功率为 100KW。 二、设备投资 设备投资包括: 1、发酵装置、脱硫塔及管道共投资71万元。 2、贮气罐为18万元。 3、100KW发电机(包括改装的二手55KW柴油机)万元。 总计投资万元。 此投资额包括污水处理及发电两个部分。按年产10万头肥猪计算,一次性投资每头猪仅占元;分10年摊销,10年共生产100万头,则每头猪年支出仅为元。 三、运行情况及成本分析 本项目运行至今已6年多,运行一直良好,运行成本较低。厌氧发酵部分全部采用自流方式,只需1人操作,发电部分也只有3人,其中包括发电机管理及维修。 沼气发电在启动时要用一部分柴油,耗油量为柴油发电的15%,发动机启动后,就不再需要柴油。根据6年多的运行成本分析如下(按年算)。 1、柴油成本根据测算,每千瓦时电需耗用柴油升,按时价元/L计算,其柴油成本为:元/升×升=元。

粪污处理工艺方案样本

畜禽粪便处理处理技术 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殖生产占主要地位, 这些养殖场处理畜禽粪便时大多是水冲式清除畜禽粪便, 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一般畜禽养殖场处理畜禽粪便时都要先进行固液分离, 然后再单独对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进行处理。这样, 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处理就包括了畜禽粪便处理和有机废水处理两个方面。 畜禽养殖场特别是大中型养猪场废水处理难度很大: 一是由于大多数猪场都是采用漏缝板式的栏舍, 水冲式清粪, 排水量大; 二是冲洗栏舍的时间相对集中, 冲击负荷很大; 三是粪便和污水量大且集中, 而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的, 周围农田无法全部消纳; 四是废水固液混杂, 有机质浓度较高, 而且粘稠度很大; 五是养猪业属微利行业, 受到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的影响, 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用于处理废水, 也难以承受过高的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因此, 根据养殖场的水质特点, 选择经济合理, 处理后保证达标的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质水量 1、水质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三个方面。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 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 菌量增大, 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

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 畜禽养殖废水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COD Cr、NH4+-N、SS含量都很高, 水量大且温度较低, 废水中固液混杂, 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而粪污中的重金属则来自于饲料和饮水进入畜禽体内后排泄的, 因为含量低不做考虑。 表1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排泄系数/[kg/(头?a)] 畜禽名称粪尿BOD5COD Cr NH3-N TP TN 牛猪羊家禽7300.00 398.00 950.00 26.30 3650.00 656.70 - - 193.70 25.98 2.70 1.015 248.2 26.61 4.40 1.165 25.15 2.07 0.57 0.125 10.07 1.70 0.45 0.115 61.10 4.51 2.28 0.275 2、水量 尽管猪粪尿排泄量受到环境因子、饲养质量、饮用水量等的影响, 但能够根据下式计算: Yf=0.530F-0.049 Yf—尿排泄量, kg; F—饲料采用量, kg Yu=0.205+0.438W Yu—粪便排泄量, kg; W—饲水量, kg; 表2 -1猪粪尿量 体重/kg 20 40 60 80 100 粪尿量/kg 2.88~3.14 3.36~3.58 3.84~4.03 4.32~4.47 4.79~4.92 表2-2畜禽粪尿排泄量 项目牛猪羊鸡鸭粪天排泄量/( kg·d-1) 20.0 2.0 2.6 0.12 0.13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模板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管理, 统一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要求, 确保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质量, 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以下统称为标准) 的编写。工程建设企业标准的编写, 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标准编写应做到格式规范, 逻辑严谨, 结构清晰, 用词简明, 规定明确。 第四条在编写标准条文的同时, 应编写标准的条文说明, 并应同时出版, 配套使用。 第五条标准的正式文本应由标准批准部门指定的出版机构出版。标准局部修订内容和强制性条文的正式文本, 可在标准批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刊登。

第二章标准构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六条标准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构成。 第七条标准各部分的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一、前引部分 1、封面; 2、扉页; 3、公告; 4、前言; 5、目次。 二、正文部分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技术内容。 三、补充部分 1、附录; 2、标准用词说明; 3、引用标准名录。 第二节前引部分 第八条标准封面应包括标准类别、检索代号、分类符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英文译名、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机构等要素。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封面还应包括标准备案号。 第九条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发布标准的顺序号、发布标准的年号组成。同一类或同一领域标准的代号应统一。当标准中无强制性条文时, 标准代号后应加”/T”表示。例如: 某项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 50×××-20××”表示, 某项无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T 50×××-20××”表示。 第十条标准名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标准名称应简练明确地反映标准的主题内容; 二、标准名称宜由标准的对象、用途和特征名三部分组成; 例如: 钢结构设计规范 ( 对象) ( 用途) ( 特征名) 三、标准应根据其特点和性质, 采用”标准”、”规范”或”规程”作为特征名; 四、标准名称应有对应的英文译名。 第十一条标准发布公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标题及公告号; 二、标准名称和编号; 三、标准实施日期; 四、有强制性条文的, 应列出强制性条文的编号; 全文强制的, 用文字表明; 五、全面修订的标准应列出被替代标准的名称、编号和废止日期;

(完整word版)粪污收集与无害化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粪污收集与无害化处理系统 操作规程(试行) 一、工艺流程:(见附图). 二、操作要点: (一)回冲循环水 1、冲洗奶厅转盘至回冲水池,回冲水池冲洗待挤区至奶厅集粪池,奶厅集粪池冲洗牛舍至1#、2#集粪池,集粪池再打入调节池,经过调解进入发酵池,再经发酵池打入脱渣机房缓冲池,经五棍分离机后进入沼液回冲池,回冲牛舍,多余沼液打入大沼液池或奶厅回冲池。 (二)粪污清理 1、开启刮粪板前首先要检查粪污道粪污产生情况,及时开启运行清理,同时防止牛床垫料过度混入,必要时采取人工办法予以剥离; 2、刮粪板启动期间要注意观察运行情况,要控制刮粪板运行时间间距以保持粪污量适度,不得集粪污过于超量或量少; 3、如粪污过于干燥,要在运行期间要不断向粪污道地面喷洒水,避免设备负荷过重; 4、集粪沟内粪污量不得超过沟壁高度的1/2、且在开启水泵后要密切观察冲流情况,如出现堵塞及时疏通,避免造成污水外溢; 5、经检查粪污全部经集粪沟冲入集粪池后,通知停止回冲泵,关闭回冲阀门。 (三)集粪池

1、粪污回冲前要首先检查格栅分离机运行情况,并清理鱼骨挤奶厅污水入口过滤网、池内漂浮异物。格栅机出口附着异物必须及时清理,地面所有异物及垃圾须每日清扫、外运,日清日结; 2、首先开启搅拌泵,待运行3~5min后再开启潜污泵; 3、定期清理潜污泵,如果潜污泵堵塞,处理时将潜污泵提起,泵底端进污口内堵塞物清理排出即可。提起潜污泵前注意关闭搅拌; 4、粪污回冲完毕后关闭格栅分离机、继续保持泵体运行,直至降至最低液位后关闭潜污泵、搅拌泵; 5、随后切断配电柜电源,清理室内、池内杂物,关闭门、窗。 (四)调节池 1、首先开启搅拌泵,待运行3~5min后再开启潜污泵; 2、粪污输送完毕、液位降至最低后关闭潜污泵、搅拌泵; 3、随后切断配电柜电源,清理室内、池内杂物,关闭门、窗。 (五)发酵池 1、进入发酵室须2人以上前后进入,严禁同时进入; 2、进入前带好防毒器具及有毒有害气体预警器具; 3、定期观察发酵池液位变化,及时调整入池口阀门,保证液位稳定; 4、发酵池隔墙顶禁止上人行走,防止出现人身伤亡及损坏沼气膜。

浅谈畜禽粪污处理

浅谈畜禽粪污处理 摘要:畜禽粪污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下面就畜禽粪污问题谈谈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处理方法。 关键词:畜禽粪污处理 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和总体思想 1.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量在不断增加,畜禽粪污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畜禽养殖业发展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4]。一个千头猪场每年排放环境中氨100吨,磷30吨,10万只养鸡场年排放环境中的粪便3000吨。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见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而且面源污染比例有增大的趋势[2]。最近几年来,畜禽养殖业的经营方式和饲养规模日益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数养殖场却未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得畜禽养殖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27亿吨[6],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妥善的处理好畜禽养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使畜禽养殖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双赢,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2畜禽粪污处理的总体思想 在社会的其它行业,也同样经历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随社会经济发展,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应对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挑战。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末端的废物进行处理,即所谓的末端处理。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乃至大规模复杂的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末端治理出现越来越不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弊端: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整体设计和技术对策的实施上看,其着眼点侧重于污染产生后的治理,使一个综合的污染产生、控制、排放系统人为的割裂开来,因而呈现着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分离脱节,环境污染治不胜治的明显弊端。末端处理作为传统生产过程的延长,不仅需要投入昂贵的设备费用、惊人的维护开支和最终的处理费用,而且本身还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3].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开始治理环境污染,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道路给予我们的警示,它警示我们不要再走末端治理的老路,而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来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只有通过这双重控制,才能实现环境保护最终目标的实现。 2、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产生量。 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的产生量在以往总是没有受到足够的

大中型养猪场粪污清理工艺

大中型养猪场粪污清理工艺 一、水冲粪工艺 水冲粪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国外引进规模化养猪技术和管理方法时采用的主要清粪模式。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提高养殖场自动化管理水平。水冲粪的方法是粪尿污水混合进入缝隙地板下的粪沟,每天数次从沟端的水喷头放水冲洗。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进入地下贮粪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贮粪池。 投资情况:水冲粪系统是在建场时设计和施工,粪污收集系统不需要单独投资。高压喷头每只约RMB100元左右。污水泵每台约RMB2000元,一个污水收集系统至少需污水泵3台。人工费用极少。后续的粪污处理工艺需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占地约50m2,采用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每台约RMB9万元(LJG-1型)。 运行费用主要包括:水费、电费和维护费。一头猪每天需用水20~25L,电费主要来自水喷头和污水泵用电。维护费约为3000元/月。 优点:水冲粪方式可保持猪舍内的环境清洁,有利于动物健康。劳动强度小,劳动效率高,有利于养殖场工人健康,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较为适用。 缺点:耗水量大,一个万头养猪场每天需消耗大量的水(200~250m3)来冲洗猪舍的粪便。污染物浓度高,COD为11000~13000mg/L,BOD为5000~6000mg/L,SS为17000~20000mg/L。固液分离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等留在污水中,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仍然很高,而分离出的固体

物养分含量低,肥料价值低。该工艺技术上不复杂,不受气候变化影响,但污水处理部分基建投资及动力消耗很高。 二、水泡粪工艺 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定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劳动力投入,减少冲洗用水,提高养殖场自动化管理水平。水泡粪清粪工艺是在水冲粪工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工艺流程是在猪舍内的排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缝隙地板下的粪沟中,储存一定时间后(一般为1~2个月),待粪沟装满后,打开出口的闸门,将沟中粪水排出。粪水顺粪沟流入粪便主干沟,进入地下贮粪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贮粪池。 投资情况:水泡粪系统是在建场时设计和施工,粪污收集系统不需要单独投资。闸门自动开关每台约RMB500~1000元,污水泵每台约RMB2000元,一个污水收集系统至少需污水泵3台。人工费用极少。后续的粪污处理工艺需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占地约50m2,采用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每台约RMB9万元(LJG-1型)。运行费用主要包括:水费、电费和维护费。一头猪每天需用水10~15L,电费主要来闸门自动开关系统和污水泵用电。维护费约为3000元/月。 优点:比水冲粪工艺节省用水。缺点:由于粪便长时间在猪舍中停留,形成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H2S(硫化氢),CH4(甲烷)等,恶化舍内空气环境,危及动物和饲养人员的健康。粪水混合物的污染物浓度更高,后处理也更加困难。该工艺技术上不复杂,不受气候变化影响,污水处理部分基建投资及动力消耗较高。 三、干清粪工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