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丙戊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Valproatefor Injection

【成份】

主要成分:丙戊酸钠

化学名:2-丙基戊酸钠

分子式:C8H15NaO2

分子量:166.20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癫痫的单纯或复杂性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时静注400mg,每日2次。

【不良反应】

1.少见的有:(1)过敏性皮疹。(2)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以致异常出血或瘀斑。(3)肝脏中毒出现眼和皮肤黄染。

2.下列的反应如果持续出现时应予注意:(1)较常见的有:腹泻、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便秘、倦睡、一般轻而短暂的脱发、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异常地兴奋、不安和烦燥。【禁忌】

有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时禁用。

【注意事项】

1.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时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尿酮试验可能由于酮性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影响。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可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3.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作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在最初半年内最好每1~2月复查一次,半年后复查间隔酌量延长。【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参见其他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1.与癫痫及抗癫痫药物相关的危险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妇女,其后代发生畸变的总体比率要比正常人群(3%)高2~3倍。虽然多药合用导致婴儿畸变儿童的报道增多,但是每种药物的致畸作用尚未建立。最常见的畸形是唇裂和心血管畸形;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突然停止,会使母亲病症恶化,这对胎儿也是有害的。2.与丙戊酸钠相关的危险动物方面:实验表明对小鼠、大鼠和兔子有致畸作用。人体方面:癫痫妇女在妊娠头3个月,服用丙戊酸钠的致畸危险性与服用其它抗癫痫药一样,但丙戊酸钠可导致神经管缺损,如:脑脊膜膨出,脊柱裂等,这些畸形在出生前是可以诊断的,其发生率大约是1%,也有少数脸部畸形和四肢异常的病例报告,但发生比率还不确切。对以上报道的看法:①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妇女不建议怀孕;②如果计划怀孕,要再次权衡抗癫痫治疗的方案;③妊娠期间,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如果有效就不应该停药,建议单药治疗,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每天分几次使用。④妊娠一开始即要在专科中心进行特异性产前监测,以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神经管缺损或畸形。3.新生儿有个别报道,母亲妊娠期间使用丙戊酸钠可引起新生儿出血综合征,但该病症与苯巴比妥和酶诱导剂所致的维生素K缺乏的出血症状不同,丙戊酸钠所致的出血,

不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是与低纤维蛋白血症有关。母亲分娩前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凝血时间测定(APTT:部分凝血酶原活性时间)。如果这些检查正常,就能排除新生儿凝血异常。有创分娩会增加出血危险。新生儿出生时,同样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凝血时间测定(APTT)检查。哺乳丙戊酸钠在人乳汁中的分泌量很少,约为血浆浓度的1%~10%,随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发现有临床异常。

老人注意事项:

参见其他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2 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

3 全麻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丙戊酸合用,前者的临床效应可更明显。

4 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5 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由于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

6 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降低,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7 与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吩噻嗪类、噻吨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惊厥阈和丙戊酸的效应,须及时调整用量以控制发作。

【药理作用】

抗癫痫作用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升高有关。一般GABA的升高是通过代谢的降低或重吸收来达到。另外丙戊酸作用于突触

后感受器部位模拟或加强着GABA的抑制作用,对神经膜的作用则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直接作用于对钾传导有关的膜活动。

【贮藏】

密封,置25℃以下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4540

【说明书修订日期】

2011年05月16日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

有关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预防癫痫发作的说明

有关在神经外科疾病中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预防癫痫发作的说明 一、药物的理论依据 1.丙戊酸为广谱抗癫痫药,其作用机制:(1)通过影响γ‐氨基丁酸(GABA)合成或代谢增强GABA 的抑制作用;(2)增加神经细胞突触后GABA 亲和力;(3)减少门冬氨酸等兴奋介质含量,抑制琥珀酸半醛还原酶活性。静脉用药时,生物利用度100%,分布主要在血液,快速到细胞外液,通过脑脊液入脑。丙戊酸对全身性和局灶性发作均有效,且对认知功能、行为、智能影响轻。适用于在口服丙戊酸盐暂时不可行的情况下.作为静脉滴注给药来进行替代治疗。 二、在《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一书中,明确提出在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路径治疗时可以静脉给予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三、临床适应症: 1.创伤性癫痫即创伤性脑损伤后出现的癫痫反复发作,是颅脑刨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症状性癫痫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创伤性脑损伤发生后,如果不进行预防性干预.早期创伤性癫痫发生率为4%-25%,晚期创伤性癫痫发生率为9%-42%。颅脑创伤发生后预防性应用药物预防创伤性癫痫的发生是目前的共识。目前大多应用抗癫痫药预防创伤性癫痫的发生.大量研究证明抗癫痫药可以减低创伤性癫痫特别是早期创伤性癫痫的发病率。 2.颅内肿瘤手术,尤其额叶、颞叶、顶叶等部位的手术可引起脑的代谢、血流和内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术后癫痫发作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常加重脑水肿而影响患者的预后,甚

至危及患者生命。 3.急性脑血管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等疾病造成血-脑脊液屏障的破坏、神经递质改变、铁离子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出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还参与了癫痫的发作机制。 四、应用方法的建议: 丙戊酸钠注射液从10~15mg/(kg/天)开始静脉用药,并以5~10mg /(kg/周)的速度递增,直至达到最佳临床疗效。通常在60mg/(kg/天)以下即可获得最佳临床疗效。持续7 天,7 天内如果没有癫痫发作,则停止静脉预防性用药。若癫痫发作,则调整为癫痫治疗用药方法。

(完整版)丙戊酸钠说明书

丙戊酸钠片说明书 【中文名称】丙戊酸钠片 【产品英文名称】Sodium Valproate Tablets 【功效主治】主要适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全身性强直性-阵挛发作(大发作)的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特别是大发作和肌阵挛性癫痫发热惊厥顽固性呃逆偏头痛尤其是无先兆的偏头痛急性躁狂大剂量时对恐慌焦虑等或戒断综合征有效 【化学成分】丙戊酸 【药理作用】抗癫痫作用抗癫痫作用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升高有关。一般GABA的升高是通过代谢的降低或重吸收来达到。另外丙戊酸作用于突触后感受器部位模拟或加强着GABA的抑制作用对神经膜的作用则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直接作用于对钾传导有关的膜活动 【药物相互作用】 1 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 2 全麻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丙成酸合用前者的临床效应可更明显 3 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可能增加抗凝药的效应;丙戊酸可引起低凝血酶原症和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给予抗凝药或溶血栓药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4 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由于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 5 与苯巴比妥类药合用后者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上升因而增加镇静作用而导致嗜睡 6 与扑米酮合用也可引起血药浓度升高导致中毒必要时需减少扑米酮的用量 7 与氯硝西泮合用防治失神发作时曾有报道少数病例反而诱发失神状态 8 与苯妥英合用时因与蛋白结合的竞争可使两者的血药浓度发生改变由于苯妥英浓度变化较大需经常测定但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应视临床情况与血药浓度而定 9 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降低故需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10 与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合用时潜在着肝脏中毒的危险有肝病史者长期应用需经常检查肝功能 11 与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马普替林(maprotiline)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吩噻嗪噻吨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惊厥阈和丙戊酸的效应需及时调整用量以控制发作水杨酸可抑制丙戊酸盐代谢使其半减期延长并两者合用可影响血凝集和血小板功能在儿童中水杨酸盐不能与丙戊酸盐合用以免造成Reye综合征萘普生干涉丙戊酸的蛋白结合红霉素与丙戊酸合用易出现丙戊酸的毒性症状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可降低血清丙戊酸浓度;并且丙戊酸抑制苯巴比妥代谢反而使苯巴比妥血浓度增高丙戊酸与氯硝西泮硝西泮等合用会使嗜睡加重服用抗疟药甲氟喹可使丙戊酸盐血浓度大降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后增加丙戊酸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其他止酸剂效果不明显西咪替丁延长丙戊酸半减期而雷尼替丁无此作用避免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合用 【不良反应】1 少见的有;①过敏性皮疹;②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以致异常出血或瘀斑;②肝脏中毒出现眼和皮肤黄染 2 下列反应如果持续出现时应予注意 ①较常见的有:腹泻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 ②较少见或罕见的有;便秘倦睡一般轻而短暂的脱发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异常地兴奋不安和烦燥最常见副反应是胃肠功能紊乱其中以丙戊酸半钠的反应最小如果反应严重时可将药物与食物同服或逐渐加量或减少剂量少见副反应有食欲和体重增力嗜睡和共济失调头昏和头痛造血系统方面有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骨髓抑制血小板减性紫癜少数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说明书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妊娠:权衡利弊后使用 哺乳:用药后停止哺乳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02月20日 修改日期:2007年08月02日 修改日期:2008年05月23日 修改日期:2008年07月07日 修改日期:2009年01月21日 修改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修改日期:2012年04月01日 修改日期:2013年10月11日 【药品名称】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英文名称】 Imipenem andCilastat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Yaanpeinan Xisitadingna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亚胺培南500mg和西司他丁钠(以C16H26N2O5S计)500mg。辅料为碳酸氢钠。 【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 治疗 本品(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一非常广谱的抗生素,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本品适用于由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腹腔内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妇科感染 ●败血症 ●泌尿生殖道感染 ●骨关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心内膜炎 本品适用于治疗由敏感的需氧菌/厌氧菌株所引起的混合感染。这些混合感染主要与粪便、阴道、皮肤及口腔的菌株污染有关。脆弱拟杆菌是这些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厌氧菌,它们通常对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而对本品敏感。 已经证明本品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引起的感染仍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这些细菌耐药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噻肟、羟羧氧酰胺菌素、头孢孟多、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同样,许多由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或青霉素类(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的细菌引起的感染,使用本品仍有效。 本品不适用于脑膜炎的治疗。 预防 对那些已经污染或具有潜在污染性外科手术的病人或术后感染一旦发生将会特别严重的操作,本品适用于预防这样的术后感染。 【规格】

精神科药品说明书-德巴金缓释片

通用名:丙戊酸钠缓释片 商品名:德巴金? 英文名:Sodium Valproate and Valproic Acid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DEPAKINE? CHRONO)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333毫克丙戊酸钠和145毫克丙戊酸(含量相当于500毫克丙戊酸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椭圆形薄膜衣片,两面各有一刻痕,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药理毒理】 德巴金?系广谱抗癫痫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动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德巴金?对各种癫痫的实验模型(全身性和部分性)均有抗惊厥作用。同样德巴金?被发现对人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有抑制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γ氨基丁酸的浓度有关。 【药代动力学】 -丙戊酸钠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其生物活性接近100%。 -分布的范围主要限于血液,并迅速交换到细胞外液,脑脊液中的丙戊酸钠的浓度与游离血浆接近。德巴金?能通过胎盘。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在乳汁中德巴金?分泌的浓度很低(血清总浓度在1%~10%)。 -口服后,丙戊酸钠可迅速(3~4天)达到稳态血浓度:静脉注射后,几分钟内可达到稳态血浓度,然后可继续静脉滴注维持。 -丙戊酸钠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与蛋白结合的量呈剂量依赖性,且有饱和现象。 -丙戊酸分子可以滤出,但仅限游离型(大约10%)。 -与其他抗癫痫药不同,丙戊酸钠不会增加其降解,也不降解其他药物,如黄体求偶素,这是由于参与细胞色素P450诱导作用的酶缺乏而导致的。 -半衰期约8~20小时,在儿童通常更短。 -丙戊酸钠通过葡萄糖醛酸化和β-氧化代谢,并主要经尿液排泄。 【适应症】 用于治疗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尤其是以下类型: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以及部分性癫痫:局部癫痫发作伴有或不伴有全身性发作;特殊类型的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 【用法用量】 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而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最佳剂量需根据疗效来确定。当发作不能控制或怀疑有副作用发生时,除临床监测外,要考虑做丙戊酸钠血浆浓度水平的测定,已报道有效范围为40~100mg/l(300~700μmol)。 德巴金?初始治疗(口服): -在没有其它抗癫痫药的病人,每2~3天间隔增加药物剂量,1周内达到最佳剂量。 -在以前已接受其它抗癫痫药物的病人,用德巴金?要逐渐进行,在2周内达到最佳剂量,其他治疗逐渐减少至停用。 -如需加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加入。 德巴金?口服用药: 实际用法 剂量: 最初每日剂量通常为10~15mg/kg,然后剂量调整到最佳剂量(见德巴金?初始治疗)。一般剂量为20~30 mg/kg,该剂量适用于成人和体重超过17公斤的6岁以上儿童,但是,当用此剂量范围不能控制发作时,可进一步增加至剂量足够。如果病人每日用量超过50 mg/kg,应对病人仔细监测(见注意事项)。 -老年人:尽管德巴金?的药代动力学有所变化,临床意义不大,但要根据发作控制来决定剂量。

丙戊酸钠说明书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丙戊酸钠。 性状 本品为红色澄清的粘稠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规格 300ml:12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次,每日用量取决于年龄和体重。 1、单药治疗常规剂量如下: (1)成人:一般从600mg/日起步,每隔3天可增加200mg,直至症状得到控制。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天服1000mg至2000mg;即20-30mg/kg。若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2500mg/日。

(2)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一般从400mg/日起步(与体重无关),间隔加药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一般剂量范围为每日20-30mg/kg。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35mg/kg/日。 (3)体重20kg以下的儿童:一般为每日20mg/kg,严重病例可加量,但仅限于那些可以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患者。剂量若高于每日40mg/kg,就必须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 (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因血浆浓度监测可能起误导作用,剂量应根据临床监测进行调整。 (5)肝功能损伤的患者:由于水杨酸类与丙戊酸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因此二者不可同时被服用。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衰竭导致的死亡,曾发生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病人中。 (6)水杨酸类不可用于16岁以下儿童(见阿司匹林/水杨酸治疗Reye综合征的产品介绍)。此外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 2、联合治疗: 若开始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已经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后者需缓慢撤药。同时丙戊酸钠的剂量增加也应逐渐进行,一般在2周后加至目标剂量。若与诱导肝酶活性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合用,那么丙戊酸钠的加药速度应为5-10mg/kg/日。一旦撤除了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的剂量也可能要减

常用微量泵药物的配置方法

多巴胺:(公斤体重×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1μg/kg?min,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5μg/kg?min; 多巴酚丁胺:配法同多巴胺,常用剂量1-20μg/kg?min,起始剂量1μg/kg?min; 硝普钠:5%GS50ml+硝普钠50mg,即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3-0.6ml/h)。 硝酸甘油:(公斤体重×0.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1μg/kg?min或:NS44ml+硝酸甘油30mg,即0.6mg/ml(600μg/ml),常用剂量10-200μg/min或0.1-2μg/kg?min,起始剂量5-10μg/min(0.5-1ml/h)。 乌拉地尔:100mg稀释至50ml,相当于2mg/ml,以1-2ml/h静脉泵入,根据血压调整; 去甲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0.1-2μg/kg?min,起始剂量0.1μg/kg?min(应经中心静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配法同去甲肾上腺素, 起始剂量为0.1μg/kg?min,常用剂量为0.1-1μg/kg?min(尽可能经中心静脉用药)严重低血压及过敏性休克0.3-0.5mg ih或iv 异丙肾上腺素:(公斤体重×0.03)mg 稀释至50ml 如泵速为1ml/h,泵入量为0.01μg/kg?min 起始剂量0.01μg/kg?min,以目标心率为终点。 胺碘酮:胺碘酮450mg用5%葡萄糖稀释到45ml,即10mg/ml,150mg iv bolus(10分钟),60mg/h×6h,30mg/h×18h,20mg/h维持3天,24小时总量不超过1.2g 心律平:规格70mg/20ml 70mg用5%葡萄糖液稀释到50ml,iv bolus(10分钟),密切观察心率及心律,室速或室上速转复后立即停止注射。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总量不超过210mg。 肝素:肝素1支(12500u)加NS至12.5ml,配制成1000U/ml,肝素化时:75U/kg iv bolus,继以18U/kg?h静脉泵入,调整剂量使aPTT-R维持在1.5-2.5。 吗啡:配制成1㎎/ml(20㎎/20ml,或50mg/50ml),5mg iv bolus,继以3mg/h泵入,<1mg/kg。 常用静脉泵入药物的配制及应用方法(供参考) 立其丁:NS45ml+立其丁50mg配制成1mg/ml(1000μg/ml),常用剂量300-500μg/min,起始剂量为100μg/min静脉泵入。 利多卡因:抽取原液5支(200mg/10ml?支)即20 mg/ml,首剂1.5mg/kg iv bolus,无效可每隔8分钟重复0.5mg/kg直到总量达3mg/kg,复律成功后2-4mg/min维持。 垂体后叶素:NS30ml+垂体后叶素60U,即2 U/ml,消化道出血常用剂量0.2-0.4 U/min;咯

德巴金(丙戊酸钠)说明书

CNS Drugs 2002; 16(10):669-694 Basic Pharmacology of Valproate A review After 35 Years of Clinical Use of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Wolfgang Loscher 丙戊酸基础药理学 丙戊酸35年来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回顾 内容 摘要 1.历史背景 2.临床应用总结 3.癫痫和痫样发作 4.癫痫动物模型 5.对癫痫和痫样发作实验模型的治疗效果 5.1 早期效应与延迟效应的对比 5.2 抗致痫性效应和神经保护作用 5.3 致痫性作用 5.4 其它药效学作用 5.5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作用 6.对体内和体外标本痫样放电的影响 7.作用机制 7.1 兴奋或者抑制作用 7.2 对离子通道的作用 7.2.1 对钠离子通道的作用 7.2.2 对钾离子通道的作用 7.2.3 对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7.3生物化学作用 7.3.1 对γ-氨基丁酸(GABA)系统的作用。 7.3.2 对γ-羟丁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作用 7.3.3 对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作用 7.3.4 其它生物学效应 8.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的可能机制 9.结论

摘要 自从35年前丙戊酸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首次在法国上市以来,它的使用逐渐遍布全世界,成为治疗成人和儿童全面和部分发作性癫痫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之一。利用各种体外和体内模型,包括多种癫痫和癫痫发作动物模型进行的临床前期实验,证实了丙戊酸作为有效的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单纯应用某一种药理机制并不能将丙戊酸对神经组织产生的多种作用效果完全解释清楚,而且丙戊酸治疗癫痫时表现的广泛抗癫痫活性以及对其它脑病的疗效,也不是应用简单机制就可以阐述明白的。由于导致各种类型癫痫发作的分子学和细胞学机制不同,所以将单个药物分子产生的多种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理学机制共同分析,可能会对丙戊酸为什么具有广泛抗癫痫作用做出解释。而且,丙戊酸通过作用于不同区域靶器官,在多个途径中起到抗癫痫作用,因为这些靶器官与癫痫异常放电的发生和播散有关。 目前多个研究证实丙戊酸可以促进GABA传导,因此增强了特定脑区GABA 能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而这些脑区参与了控制癫痫异常放电以及异常放电播散。而且,丙戊酸对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也与它的抗癫痫疗效密切相关。通过多种机制改变抑制和兴奋之间的平衡显然是丙戊酸的优势,这同时也可能是它的广谱临床疗效的基础。 尽管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活性和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NMDA 活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丙戊酸会对部分性和全面痉挛性癫痫发作有治疗作用,但并不能解释它对那些无痉挛癫痫发作例如失神发作中的治疗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报导的丙戊酸降低γ-羟丁酸(GHB)释放可能会对此(丙戊酸治疗失神发作)作出解释,因为以往研究已经证实γ-羟丁酸可以对失神发作的调节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虽然以往的观点认为阻滞电压依从性钠离子电流是丙戊酸产生抗癫痫作用的重要机制,但是在临床应用相应浓度下,丙戊酸此种效应(阻滞电压依从性钠离子电流)在抗癫痫疗效中的确切作用目前尚未清晰。 本文将多个实验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了总结,虽然针对丙戊酸各种作用机制的研究处于不同水平,而且许多机制仍然在实验阶段,但大多数丙戊酸的临床作用都可以获得解释。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未来的研究必定会使我们对丙戊酸的作用机制有更多的了解。 作为主要的和成型的一线抗癫痫药物,丙戊酸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癫痫药物之一,人们用它来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1,2]。丙戊酸是2-n-丙戊酸(也称为n-二丙基乙酸)的俗名。作为简单的支链脂肪酸,丙戊酸与其它临床应用的抗癫痫药物的结构明显不同。

法罗培南钠片说明书

法罗培南钠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法罗培南钠片 英文名:Faropenem Sodium Tablets 汉语拼音:Faluopeinanna Pian 【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片,去除薄膜衣呈白色至淡黄色。 【适应症】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克氏菌、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克雷白氏杆菌、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拟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性疾病: 1、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睾丸炎; 2、呼吸系统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脓疡病); 3、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 4、浅表性皮肤感染症、深层皮肤感染症,痤疮(伴有化脓性炎症); 5、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乳腺炎、肛周脓肿、外伤、烫伤和手术创伤等继发性感染; 6、泪囊炎、麦粒肿、睑板腺炎、角膜炎(含角膜溃疡); 7、外耳炎、中耳炎、鼻窦炎; 8、牙周组织炎、牙周炎、颚炎。 【用法用量】 应由医生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本药剂量。推荐用法用量如下: 对浅表性皮肤感染症、深层皮肤感染症、淋巴结炎、慢性脓皮病,乳腺炎、肛周脓肿、外伤、烫伤和手术创伤等(浅表性)二次感染,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睑板腺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外耳炎、牙周组织炎、牙周炎、颚炎等,口服法罗培南钠片,成人患者通常一次150-200mg,一日3次。 对肺炎、肺脓肿,肾盂肾炎、膀胱炎(除单纯性膀胱炎外)、前列腺炎、睾丸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口服法罗培南钠片,成人患者通常一次200-300mg,一日3次。 【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说明书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妊娠:慎用 哺乳:慎用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3月12日 修改日期:2007年4月6日 修改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修改日期:2009年12月13日 修改日期:2011年7月4日 修改日期:2011年7月21日 修改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修改日期:2013年5月8日 【药品名称】 丙戊酸钠口服溶液 【英文名称】 Sodium ValproateOral Solution

【汉语拼音】 BingwusuannaKoufurong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丙戊酸钠。 【性状】 本品为红色澄清的粘稠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规格】 300ml:12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次,每日用量取决于年龄和体重。 单药治疗 常规剂量如下: 成人: 一般从600mg/日起步,每隔3天可增加200mg,直至症状得到控制。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天服1000mg至2000mg;即20-30mg/kg。若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2500mg/

日。 体重超过20kg的儿童: 一般从400mg/日起步(与体重无关),间隔加药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一般剂量范围为每日20-30mg/kg。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35mg/kg/日。 体重20kg以下的儿童: 一般为每日20mg/kg,严重病例可加量,但仅限于那些可以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患者。剂量若高于每日40mg/kg,就必须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可能需要降低剂量。因血浆浓度监测可能起误导作用,剂量应根据临床监测进行调整。 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由于水杨酸类与丙戊酸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因此二者不可同时被服用。(见【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衰竭导致的死亡,曾发生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病人中。(见【禁忌】和【注意事项】) 水杨酸类不可用于16岁以下儿童(见阿司匹林/水杨酸治疗Reye综合征的产品介绍)。此外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见【注意事项】)。 联合治疗 若开始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已经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后者

注射用青霉素钠说明书

注射用青霉素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放线菌病。 3.淋病。 4.奋森咽峡炎。 5.莱姆病。 6.鼠咬热。 7.李斯特菌感染。 8.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 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规格】 (1)0.48g (80万单位)(2)0.6g (100万单位) (3)0.96g (160万单位)(4)2.4g (400万单位) 【用法用量】 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

丙戊酸钠说明书

成分 本品为红色澄清的粘稠液体 I适应^ 本品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300ml : 12g 。 口服,每日2次,每日用量取决于年龄和体重 1、单药治疗常规剂量如下: (1)成人:一般从600mg/日起步,每隔3天可增加200mg,直至症状得到 控制。通常剂量范围为每天服1000mg至2000mg ;即20-30mg/kg 。若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2500mg/日 2)体重超过20kg 的儿童:一般从400mg/ 日起步(与体重无关),间隔加

药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一般剂量范围为每日20-30mg/kg 。若症状未得到控制,剂量可以增加至35mg/kg/ 日。 (3)体重20kg 以下的儿童:一般为每日20mg/kg ,严重病例可加量,但仅限于那些可以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患者。剂量若高于每日40mg/kg ,就必须监测临床生化指标及血液学指标。 (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降低剂量。因血浆浓度监测可能起误导作用,剂量应根据临床监测进行调整。 (5)肝功能损伤的患者:由于水杨酸类与丙戊酸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因此二者不可同时被服用。肝功能损伤,包括肝衰竭导致的死亡,曾发生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病人中。(6)水杨酸类不可用于16 岁以下儿童(见阿司匹林/ 水杨酸治疗Reye 综合征的产品介绍)。此外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对于3 岁以下的儿童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 2、联合治疗: 若开始使用丙戊酸钠时患者已经使用其它抗癫痫药物,后者需缓慢撤药。同时丙戊酸钠的剂量增加也应逐渐进行,一般在2 周后加至目标剂量。若与诱导肝酶活性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合用,那么丙戊酸钠的加药速度应为5-10mg/kg/ 日。一旦撤除了肝酶诱导剂,丙戊酸钠的剂量也可能要减少。若同时合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出现了镇静作用(尤其是在儿童),巴比妥类应减量 3、注意: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5ml)说明书中文翻译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5ml)说明书中文翻译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5ml)说明书中文翻译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说明书参考译文 近期主要变更 剂量与用法,部分性发作(2.6) 警告与注意事项(5.1、5.2、5.3、5.4、5.7) 适应症与应用 当口服KEPPRA给药暂时不可行时,KEPPRA注射液是抗癫痫药物用于成人(≥16岁)以下发作类型的辅助治疗: 部分性发作(1.1) 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的肌阵挛性发作(1.2) 原发性强直性癫痫发作(1.3) 剂量与给药方法 KEPPRA注射液在使用前用100mL可配伍稀释剂稀释,滴注15min(2.1)。初始使用KEPPRA(2.2):部分性发作:1000mg/d,每天2次(500mg,每天2次),根据需要和耐受性每2周增加1000mg/d至最大推荐日剂量3000mg/d。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患者的肌阵挛性发作:初始剂量1000mg/d (500mg,每天2次)。每2周增加剂量1000mg/d至推荐日剂量为 3000mg/d,尚未研究剂量低于3000mg/d的有效性。特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初始剂量1000mg/d(500mg,每天2次)。每2周增加剂量1000mg/d至推荐日剂量3000mg/d,尚未研究剂量低于3000mg/d的有效性。 替代治疗(2.3)

从口服KEPPRA转向静脉注射剂量:开始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总日剂量和频率与片剂相当。在静滴治疗期结束时,患者可转用KEPPRA口服给药,日剂量和频率与静脉注射左乙拉西坦相当。 剂量说明(2.5)、肾功能损害成人患者(2.6)和相容性和稳定性(2.7)见全部处方信息。 剂型和剂量 500mg/5mL,一次性小瓶(3)。 禁忌 无 警告与注意事项 1 精神病反应:行为异常包括精神病症状、自杀意念、易激、攻击行为。监测患者的精神病征兆和症状(5.1)。 嗜睡和疲乏:监测患者的这些症状,在未获得充分的经验前劝告患者不要驾驶汽车或操作机械(5.2)。 撤药痉挛:KEPPRA应逐渐减少(5.5)。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KEPPRA比安慰剂的发生率≥5%)包括:嗜睡、无力、感染和眩晕(6.1)。 特殊人群使用 妊娠:妊娠期间左乙拉西坦的血浆浓度可能下降,需密切监测。基于动物试验数据可能导致胚胎损害(5.7、8.1)。

注射用丙戊酸钠说明书

注射用丙戊酸钠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注射用丙戊酸钠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7年3月10日 修改日期:2008年4月16日 修改日期:2008年12月9日 修改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修改日期:2009年12月13日 修改日期:2011年1月17日 修改日期:2011年7月4日 修改日期:2011年7月21日 修改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修改日期:2013年3月29日 【药品名称】 注射用丙戊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Valproate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Bingwusuanna 【成份】 化学名称:2-丙基戊酸钠;本品未使用辅料。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冻干块状物。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癫痫,在成人和儿童中,当暂时不能服用口服剂型时,用于替代口服剂型。 【规格】 0.4g 【用法用量】 用于临时替代时(例如等待手术时): 本品静脉注射剂溶于0.9%生理盐水,按照之前接受的治疗剂量(通常平均剂量20-30mg/kg/日),末次口服给药4至6小时后静脉给药。 ·或持续静脉滴注24小时。 ·或每日分四次静脉滴注,每次时间需约一小时。 需要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时:

以15mg/kg剂量缓慢静脉推注,持续至少5分钟;然后以 1mg/kg/hr的速度静滴,使血浆丙戊酸浓度达到75mg/l,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静滴速度。 一旦停止静滴,需要立刻口服给药,以补充有效成分。口服剂量可以用以前的剂量或调整后的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IOMS频率分级: 很常见≥10%;常见≥1且<10%;少见≥0.1且<1%;罕见≥0.01且<0.1%;极罕见<0.01%,未知(不能从现有的资料估计)。 先天性与家族性/遗传性异常。(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详见【注意事项】) 多见血小板减少。 罕见(≥0.01%且<0.1%):全血细胞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 骨髓衰竭,包括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粒细胞缺乏症 已有报告单纯的纤维蛋白原减低和出血时间延长,通常不伴有临床体征,且多发生于大剂量时(丙戊酸钠对血小板聚集第二个阶段有抑制作用)。(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神经系统异常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丙戊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Valproatefor Injection 【成份】 主要成分:丙戊酸钠 化学名:2-丙基戊酸钠 分子式:C8H15NaO2 分子量:166.20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癫痫的单纯或复杂性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时静注400mg,每日2次。 【不良反应】 1.少见的有:(1)过敏性皮疹。(2)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以致异常出血或瘀斑。(3)肝脏中毒出现眼和皮肤黄染。 2.下列的反应如果持续出现时应予注意:(1)较常见的有:腹泻、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便秘、倦睡、一般轻而短暂的脱发、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异常地兴奋、不安和烦燥。【禁忌】 有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时禁用。 【注意事项】

1.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时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尿酮试验可能由于酮性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影响。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可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3.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作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在最初半年内最好每1~2月复查一次,半年后复查间隔酌量延长。【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参见其他项下内容,或遵医嘱。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1.与癫痫及抗癫痫药物相关的危险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妇女,其后代发生畸变的总体比率要比正常人群(3%)高2~3倍。虽然多药合用导致婴儿畸变儿童的报道增多,但是每种药物的致畸作用尚未建立。最常见的畸形是唇裂和心血管畸形;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突然停止,会使母亲病症恶化,这对胎儿也是有害的。2.与丙戊酸钠相关的危险动物方面:实验表明对小鼠、大鼠和兔子有致畸作用。人体方面:癫痫妇女在妊娠头3个月,服用丙戊酸钠的致畸危险性与服用其它抗癫痫药一样,但丙戊酸钠可导致神经管缺损,如:脑脊膜膨出,脊柱裂等,这些畸形在出生前是可以诊断的,其发生率大约是1%,也有少数脸部畸形和四肢异常的病例报告,但发生比率还不确切。对以上报道的看法:①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妇女不建议怀孕;②如果计划怀孕,要再次权衡抗癫痫治疗的方案;③妊娠期间,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如果有效就不应该停药,建议单药治疗,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每天分几次使用。④妊娠一开始即要在专科中心进行特异性产前监测,以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神经管缺损或畸形。3.新生儿有个别报道,母亲妊娠期间使用丙戊酸钠可引起新生儿出血综合征,但该病症与苯巴比妥和酶诱导剂所致的维生素K缺乏的出血症状不同,丙戊酸钠所致的出血,

德巴金(注射用丙戊酸钠)

德巴金(注射用丙戊酸钠)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德巴金 通用名称:注射用丙戊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Valproate for Injection 【成份】 主要成分:丙戊酸钠 化学名:2-丙基戊酸钠 分子式:C8H15NaO2 分子量:166.20 【适应症】 本品主要用于癫痫的单纯或复杂性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时静注400mg,每日2次。 【不良反应】 1.少见的有:(1)过敏性皮疹。(2)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以致异常出血或瘀斑。(3)肝脏中毒出现眼和皮肤黄染。 2.下列的反应如果持续出现时应予注意:(1)较常见的有:腹泻、消化不良、恶心或呕吐、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便秘、倦睡、一般轻而短暂的脱发、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异常地兴奋、不安和烦燥。【禁忌】 有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时禁用。

【注意事项】 1.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时慎用。 2.对诊断的干扰:尿酮试验可能由于酮性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影响。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可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3.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作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在最初半年内最好每1~2月复查一次,半年后复查间隔酌量延长。【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本品能透胎盘屏障,动物试验有致畸的报道,人类尚未能证实。孕妇应用时需权衡利弊得失。 2.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抑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氯硝西泮的代谢,易使其中毒,故在合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2.饮酒可加重镇静作用。 3.全麻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丙戊酸合用,前者的临床效应可更明显。 4.与抗凝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5.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由于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 6.与卡马西平合用,由于肝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二者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降低,故须监测血药浓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量。 7.与氟哌啶醇、洛沙平(loxapine)、马 【药理作用】 抗癫痫作用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升高有关。一般GABA的升高是通过代谢的降低或重吸收来达到。另外丙戊酸作用于突触后感受器部位模拟或加强着GABA的抑制作用,对神经膜的作用则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直接作用于对钾传导有关的膜活动。

丙戊酸钠片说明书

丙戊酸钠片说明书 譬药品名称}通用名:丙戊酸钠片 英文名:Sodium Valproate丁ablets 汉语拼音:Bingwusuanna Pian 主要成份为丙戊酸钠 量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匠药理毒理罩本品为抗癫痫药。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实验见本品能增加GABA的合成和减少GABA的降解,从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Y一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发作。在电生理实验中见本品可产生与苯妥英相似的抑制Na’通道的作用。对肝脏有损害。 匠药代动力学}口服胃肠吸收迅速而完全,约1—44,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近100%,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 p矿ml。血药浓度约为50"g/ml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4%;血药浓度约为100灿g/ml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85%。血药浓度超过120 p g/m1时可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着血药浓度增高,游离部分增加,从而增加进入脑组织的梯度(脑液内的浓度为血浆中浓度的10—200/0),h/2为7—10小时,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和肝、肾、肠和脑组织等.大部分由肝脏代谢,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和某些氧化过程,主要由肾排出,少量随粪便排出及呼出。能通过胎盘,能分泌人-~Lif。 匠适应症}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大发作的单药或合并用药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 匠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3/4片/lOkg或每日3—6片,分2—3 次服。开始时按!/4。1/2片/]okg,一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El用量超过21/4片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I/2片/lOkg、或每日9—12片.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曰1一lI/2片/lO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3/4片/lO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1/4—1/2片/lO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匠不良反应置1.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可引起月经周期改变。2.较少见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异常兴奋、不安和烦躁。3。长期服用偶见胰腺炎及急性肝坏死。4.可使血小板减少引起紫癜、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定期检查血相。5.对肝功能有损害,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氨基转移酶升高,服用2个月要检查肝功能。6.偶有过敏。7.偶有听力下降和可逆性听力损坏。

喹硫平说明书

【功效主治】精神分裂症。【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富马酸 喹硫平。【药理作用】喹硫平是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多种神 经递质受体有相互作用。在脑中,喹硫平对5羟色胺(5HT2)受 体具有高度亲和力,且大于对脑中多巴胺D1和多巴胺D2受体的 亲和力,喹硫平对组织胺受体和肾上腺素能al受体同样有高亲 和力,对肾上腺素能a2受体亲和力低,但对胆碱能毒蕈碱样受体或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喹硫平对抗精神病药物活性测定和条件回避反射呈阳性结果。临床试验显示,本药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 【药物相互作用】1喹硫平片与锂合用不会影响锂的药代动力学,不会诱导与安替比林代谢有关的肝脏酶系统。喹硫平片和苯 妥英合用可增加喹硫平的清除率。如果将喹硫平与苯妥英或其它肝酶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巴比妥类、利福平)合用,为保持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应增加喹硫平片的剂量。如果停用苯妥英并换用一种非诱导剂(如丙戊酸钠)则喹硫平片的剂量需要减少。 2合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或氟哌啶醇不会显着改变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但喹硫平片与硫利达嗪合用时会增加喹硫平的清除率。 3与抗抑郁药丙咪嗪或氟西汀合用不会显着改变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

4在细胞色素酶P450中,介导代谢的主要酶类为CYP3A4 与西咪替丁(CIMETIDINE)或氟西汀(两种药物都是已知的P450酶抑制剂)合用不会改变喹硫平的药代动力学。但如果喹硫平片 与CYP3A4的强抑制剂[如全身应用的酮康唑(KETOCONAZOL或红霉素]合用需谨慎。 【不良反应】困倦,头晕,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口干,肝 功能异常。偶见头痛,衰弱,腹痛,背痛,发热,胸痛,心悸,高血压,消化不良,腹泻,白细胞减少,体重增加,肌肉疼痛,焦虑,鼻炎,皮疹,皮肤干燥,耳痛,尿道感染。 【禁忌症】禁用于对该产品的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 【注意事项】1心血管疾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喹硫平不伴发持久性QTC间期的延长。但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如果将喹硫平与其它已知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合用时应当谨慎,尤其是用于老年人。 2癫痫: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当用于治疗有癫痫病史的 患者时应予以注意。 3对开车和操纵机器的影响:由于喹硫平片可能会导致困倦。因此对操纵危险机器包括开车的病人应予提醒。 【用法与用量】 喹硫平片应每日两次给药,饭前饭后均可。 成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