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

受到别人尊重,是人人都向往的一种情景。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生命,教师要培养他们成才,首先就应该尊重他们,无论是从思想上、情感上还是行为上。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和权利……有了尊重,师生之间才有平等的对话和沟通合作;有了尊重,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这点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个人只有受到尊重,才能发挥潜质,才可能做出惊人之举。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教育工作中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他从来不把失足青少年当作违法者或流浪儿看待,而是看做具有积极因素和发展潜能的人。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受过马卡连柯教育的谢苗?卡拉巴林,曾回忆了他在高尔基工学团当学生时马卡连柯如何尊重他、信任他的事,这一切使他走上了新生的历程。

案例精选

描述]

那是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的一天,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卡拉巴林。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时,马卡连柯亲切地要他暂时离开办公室。当时卡拉巴林对此并不理解。过了十年后,当卡拉巴林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马卡连柯才告诉他说:“我当时之

所以叫你走出监狱长的办公室,是为了使你看不见担保你出去的条子。因为这个手续,可能会侮辱你的人格。”卡拉巴林说:“马卡连柯在那时就注意到我的人格,其实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在他俩从监狱去省人民教育厅的路上,卡拉巴林总是走在马卡连柯的前面,以表示自己不打算逃跑,而马卡连柯总是和他并肩而行,并跟他谈话,使他高兴。所谈的都是关于工学团的事,只字不提监狱的情况和有关他的过去。

有一次,卡拉巴林这样问马卡连柯:“请您直爽地告诉我,您相信我吗?”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说:“过去的事不必提了”,“相信”,“我知道你这个人是跟我一样的诚实”。马卡连柯还见诸行动,曾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这使这位学生深受感动。

点评]

马卡连柯以尊重与信任的良药医治好了卡拉巴林那受伤的翅膀,使他懂得了人的尊严,认识了人的价值,从而信心满怀地飞翔在祖国的长空。后来,卡拉巴林终于成了自己老师马卡连柯的可靠继承者和得力助手。

卡拉巴林的变化历程说明了尊重和信任在教育中的力量。马卡连柯正是运用这一力量,激起了少年违法者和流浪儿童的自尊感,把他们从自暴、自弃、自卑、失望和堕落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追求的火光。

一位一年级学生做错了一道题,老师罚她重做十遍。第二次她照旧出

错,老师在全班点名批评,罚她做二十遍。第三次她又做错了,老师把她叫到讲台前,当众用红粉笔在她脸上画了两个叉。小女孩哭着说再也不愿上学了。这位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无疑很“严”,但这种“严”有效果吗?我们看到,效果是相反的。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如何上课的。某日上课时,这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举手回答,她发现班里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心里很高兴,就让这位学生回答,可是他一个字也回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懂装懂,学生哭着说:“别人都举手,如果我不举,会让他们笑话的。”老师听了以后觉得十分感慨与愧疚,于是告诉这位学生,以后提问,如果他会就举右手,不会就悄悄举起左手。一段时间以后,这位学习较差、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悄悄举起你的左手”,这是一句多么温暖人心的提示,同学们都会回答问题,如果个别同学不会,必然会感到孤立,心理上会形成弱势,进而影响自信心的树立。这位老师给孩子更多的是要给予理解、关怀和尊重。

有位哲学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种尊重首先要将学生当做有思想、有个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倘若每一个老师真能做到这样。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仅是给他一个所谓的面子,就能避免很多教育事故的发生更多的是要给予宽容和鼓励。如果那位老师对学生的人格

有起码的尊重,他一定不会当众在一个小女孩的脸上打叉,给学生以人身侮辱。一个尊重学生的教师,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可见,大部分教育失误,并不在方法不当,而在于爱心和尊重不够。正如一位台湾女作家所说:“所有的真爱基于一份尊重,没有任何一个人

有资格否认另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虽然我们有时很难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别人,但是一颗尊重的心,可以避免我们错得太多。”

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爱心是有效教育的基础,而尊重则是爱心的自然流露和必然表现形式。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智商在135以上的1628名超常儿童的成才教育作了追踪,30年后分析资料的结果表明:成就大小的明显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其个性品质,且主要反映在儿童对自己所持的自尊程度上。

因此,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应该尊重学生,更重要的还应该让学生懂得自尊,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尊是一种自我认识,是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它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和接受。自尊心强的人富有独立性,在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对他人往往也能接受和信任。这一类人性格开朗,善于表达和交际,人际关系良好,富于创新,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不畏挫折,不甘落后。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无疑会给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们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孩子们更希望老师将自己当成平等的“成人”来看。这就要教师要正视他的存在,理解他的愿望,看到他的努力,赞赏他的成就,并鼓励他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去做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

某生是数学课代表,但是他进入初中后成绩下滑,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很不理想。班主任找他谈话。他作为课代表成绩却考得不理想,以为老师会批评他。但是老师看出了他需要别人的安慰、别人的指导、别人给他的信心。于是这个班主任就从他的爱好篮球说起,问他篮球怎么打得这么好。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兴趣,所以不管打多久都不觉得累,不管练习一个动作多少遍都不会觉得厌倦,而且还从电视上学习美国nba球员的打球技巧。这个老师趁机告诉他,把他刚才所说话中的“篮球”都改为“学习”,那就是学习的方法,任何道理都是相通的。他说,老师是第一个赞成和鼓励他踢球的老师,他一定会努力。半学期过后,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还跟这个老师经常开玩笑说:“学习就好比篮球,其实很简单。”

这个例子说明,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保持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尊重学生的情感

学生的情感有时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很不能理解,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

合理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本来与成人的世界就很不同。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地强求学生和我们想的一样。做教师,就是要能够变换角色,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摸到学生情感变化的脉搏。一个教师曾讲过如下案例。

案例精选

描述]

以前,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班的差生有一个嗜好,那就是以三五成群地合伙欺负老师为乐。如果一个差生犯错误被老师逮到了,其他的学生就帮着该生做伪证,伪证被戳穿就合伙立即进行狡辩,狡辩不成就大哭不止……弄得大家以为他们受到了莫大的委屈。谈起老师被他们欺负的经历,他们个个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开学第一天,我就与学生约法一章:互相保证不伤害对方。学生没坚持两天就旧病复发,开始欺负我了。我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与他们唇枪舌战了整整四节课,才将欺负我的十个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但还有一个同学还在与我诡辩。我没有吃午饭,连续作战到下午四点,终于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他们开始尊重我了,也开始听我的话了,合伙欺负老师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

点评]

学生往往很重感情,你如果伤害了他,他就会远离你。学生的感情是纯洁的,不能随意践踏。教师如果都能够尊重他们的感情,正确引导他们,你的教育就能成功。反之,你的教育就注定失败。

(3)要尊重学生的需求

学生的需求表现在许多方面,学习上需要你的辅导,和同学发生矛盾需要你帮助解决,他的努力希望老师能够看到,特别是学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有很多时候,学习吃力的学生由于害怕老师而不敢问问题。我们应该千方百计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没有顾忌地提出问题。

(4)要尊重学生的创造

创新思维是学生最富生命力的思想火花,怎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和突发奇想,少对学生说“别”、“不要”,要欣赏学生的“淘气”,不要把“听话”作为优点来强化。

很多心理学专家都指出,创造型的学生一般都是不顺从、不驯服的。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与我们看法不同的意见。

学生将来的命运掌握在老师的手中。但愿我们的老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在这里需要加深理解尊重的内涵。

某杂志上题为《新课改中的精彩对白》如下案例子。

案例精选

描述]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节公开课上,

执教老师满脸笑容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

果然,在后半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获得了听课师生热烈的掌声。

——摘自《新课改中的精彩对白》

点评]

尊重不等于让学生随心所欲。尊重学生,并不是说学生喜欢怎样,教师就让他怎样,由着他们的性子来。尊重不是顺从放纵,也不是简单地给学生面子。学生的“不”并非都能像那节公开课上那样迅速完美地找到答案,它需要我们老师更多地在课下单独与学生沟通交流,打开学生的心结。而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更是尊重学生的更深层次表现。

所以,作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应该擦亮自己的窗子——眼睛和心灵的窗子,那样,才会有更多束尊重的阳光从擦亮的窗子照进来,照进学生的心中,照亮他们成长的历程。

作者:杨昌洪

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2012—2013第二学期) 苇林二小三年组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我认为这条想得好,作为一名老师就像园丁一样,应爱护花朵。孩子是祖国是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朵花。使每个学生在我的校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首先我们当教师的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当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这里有一个我们学校的案例。有一位叫朱敏的学生。平时学习作业经常不做。这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教她数学。李老师是刚刚任教这班的新老师,发现问题后就去找朱敏同学。 “朱敏,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我忘了带来。”“那你下午能带来交给老师吗?”“可以。”。这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说;“老师,别听她的,她是一头猪。作业根本不会做。”“她连乘法口诀都不会。问她是白问。她真是一头猪。她姓朱。”“你们能怎么这样说同学。”“老师,真的,不信,你去问我们班上其他的同学。”回到办公室,李老师向其他老师了解情况。办公室其他老师都讲,朱敏,太差了。到了下午。果然朱敏没把作业交来。李老师了解到这情况后。李老师又找朱敏。“朱敏,为什么不交作业?”“老师,我没有做作业。”“为什 么?”“我课堂上听不懂。列的算式不会计算。”李老师心想,难道天底下有这么差的学生吗?于是试着让朱敏背乘法口诀。从一背到九。朱敏真的不会。天哪?这样的学生如何升级?于是李老师心想,一定要帮朱敏同学。首先从哪儿入手呢?对,先从树立信心入手。李老师在班上宣布说:“从今天起,班上同学不许说她是猪。那是不尊重同学的。从今起,我们要与朱敏同结对子,要帮助她。”从此后,老师

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

2016年塘子小学 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信任学生 摘要:塘子小学由于地理偏僻,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家长受经济社会的影响,个个都是忙完农活抓紧时间外出打工,一心抓经济,无心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把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难于管理。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是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及社会的爱。其次,要理解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在对学生严爱相济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挫折磨砺。另外,适时召开家长会,及时和家长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使得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管理好、教育好。 关键词:尊重关爱理解信任严爱相济,挫折磨砺家访 从2014年任教的第一天起到现在,我一直耕耘在农村小学教育这片天地里,担任了3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懂得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因此,我深深认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 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早熟,接受了许多社会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对老师的教诲洗耳恭听,相反越来越个性张扬。班主任应该与学生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多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时伸出温暖之手,发现有困难的,有厌学情绪的,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无学习积极性的,不是采取直接的体罚方式,而是多花点时间关注、督促、鼓励他,让该

生知道老师是真诚的关爱他而不是冷落他,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关爱)。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的人格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二、理解信任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学生”。的确,作为班主任,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因此我认为爱学生要从理解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做起。我曾教过这样一位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刚来不久就经常无事生非,出手打人,与同学关系紧张,还喜怒无常。于是我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句俗语。但真正能了解并做到尊重的人并不多。从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无不彰显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这就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个人觉得学会尊重首当其冲,要知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给予你面对学生免谈尊重的光环。 有人说尊重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曾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尊重究竟是什么呢? 尊重是看到一抹新绿萌发时,由衷的赞美! 尊重是看到一只青鸟飞过天空时,会心的微笑! 尊重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高声呼喊的真理:人人平等! 尊重是刻在人们心中金光闪闪的信念: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尊重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呼声,它能让穷人放弃生命而“不食嗟来之食”,让马丁·路德·金冲破束缚,追求“我有一个梦想”! 一位老师,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朋友,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浓浓师生情。 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他的天空是灰暗的,永远只有一种单调的颜色布满整个天空! 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的老师,他的世界是狭窄的,只有他一个人在无助地写写画画,无法体会与别人互换思想的乐趣!

一个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他拥有的必将只是一颗残缺不全的心。 尊重,是教师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教师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理需要,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按照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个体的需要共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他们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可见,要促使学生产生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要,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进行创造性的行为。离不开第四个层次——尊重的需要的实现。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公地位,继而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自身主动的完善和发展。 那么,教师应怎样尊重学生、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呢?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不仅体现在课业负担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沉重的心理负担方面。 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恰当的教育方 式方法,则是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更为重要的原因。 有些教师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常常埋怨学生、埋怨学生家长:“别人会,你为什么 不会?真笨!”“你的孩子怎么那么笨,我教了好多遍,他就是不会!”“我教的学生中没见过 像你这样的,考得这么差!”这是多少教师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教师的较真儿几近苛刻。教师的这些话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他有可能使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对学习 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而不再学习了,对老师也产生了抵触情绪。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 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 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 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 学校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细致的了解。而要了 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 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 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 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 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才能顺 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才能带动整个班级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要建立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需要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不把自 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学生。现今流行的一句话——“蹲下来看孩子”,便是典型的爱孩子的 表现。 要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就要爱孩子。“教师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失去对学生的爱,教师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爱孩子,要学会博爱,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给予他们慈母或慈父般的关怀。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总的来说,我们爱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持全面育人的观念,平等地对待学生 “全面”指的是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指学生个体在体现社会要求方 面的全面性;二是指学生个体素质内在结构方面的全面性。前者,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社会 化的教育过程中,真正能够在德、智、体、心诸方面给学生以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其中,德 是第一位的。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 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热爱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现实地、具体地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所产生 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苏霍姆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他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既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推心置腹的知心朋友,又要在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本文从“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转变观念教法恰当分层施教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完整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如何真正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的生存服务。 人都有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一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比较睿智的育人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一)要真正关爱学生,宽容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另外,如今多数孩子从小到大只能听表扬,听不得批评。于

是当这些学生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时,不会从自身去找原因,反而一味地怨恨老师,认为老师对自己存有偏见,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甚至因此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会出现一些十分幼稚的孩子气举动。我们若是真正地关爱学生,从他们成长的角度出发,从内心里去理解他们,大度地宽容学生的各种孩子气举动的话,学生过后冷静下来,经过反思,反而更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逼迫自己认真去改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要善于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杨希明

尊重、理解、信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六街镇二街小学杨希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的惑是什么?学生比你清楚。因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是营造课堂气氛的源泉。让自己融合在学生中去,才能让学生敢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相互间才能心与心的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把握教学,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科的感情很多来自于他们对教师的感情,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位老师,学生对学习那一门课就有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亲其师,信其道”。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对学生要多鼓励,少埋怨;多指导,少责备;这样,学生都会喜欢老师,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尊重与信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诸多的关爱学生形式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如何理解以学生为本

如何理解以学生为本? 答:教师在实施教育时要切实做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要充分相信学生的价值和实力,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多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成长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主动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 理解是相互交流的前提,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学生的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当成是理所当然情理使然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浇树要浇根,根系丰发,始能长成参天大树;育人要育心,执教者德操高尚,始能育栋梁之材。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主体,是教育工作的合作者。因此,作为教育者,既要严格要求学生,更要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伴随年龄增长,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论知识的增多,社会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判断事物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所发展,意志品质中的自我意识和目的性增强。同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他们普遍追求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主体自身的不完全成熟与强烈追求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教育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并且积极引导修正,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首先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深入学生,积极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其闪光点。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育者,应该真正从内心接纳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的平等,以及被关注、被理解的温暖。特别是针对处于弱势的所谓“差生”的人格尊严更应维护,差生长期形成的自卑心理,很容易使内心的自尊之花凋落,而自尊心恰恰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教育者决不能冷落、歧视“后进生”,而应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大的关注。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我尽可能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使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我做到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语言是信息传播主要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注意做到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尽可能得到最大

理解学生 用真爱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用真爱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教师只有真正的理解、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有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上学期,班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小琪经常完不成作业,要不就是应付了事,写的潦草难懂。为此,我感到非常生气,而且在班上严厉地批评了她。之后,她仍旧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而且明显一见到我就感到害怕,上课发言的次数也少了。我就猜想她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事?于是,有一天我把她单独叫到了办公室,让她坐下来和我聊聊。刚开始她怎么都不肯坐,觉得自己有错不敢坐。我就对她说:“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并不是要批评你,而是想和你谈谈话。你站着和老师说话我还要仰着头,我觉得很不舒服。”听了这话,小琪才坐下。我开始和她聊她家里的情况,慢慢地她觉得比较轻松了,也不像先前那样感到害怕了。从她口中我得知,她的父母在黄科大的食堂里卖饭,她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帮助父母洗菜、择菜,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所以作业就没有时间写,有时害怕被老师吵就胡乱写写,有时写的油乎乎的。她还告诉我,其实她很想认真完成作业,也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听了她的话,我的内心很沉重,我那次不该在班上批评她,她很可能为此受到了伤害,于是我对她表示了道歉。我觉得现在她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下午放学,我便同小琪一起来到食堂找到了她的妈妈。我对小琪的妈妈讲明了我此次来的目

的,并且希望她能够配合我一起来提高小琪的学习成绩。从那以后,小琪的作业总是能够按时完成,并且做得是最认真的,上课也踊跃发言了,而且还经常与我谈心,主动帮我整理讲桌、拿东西。一学期后,她的字明显进步了很大,写的越来越漂亮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理解与尊重基础上的爱在孩子的心里已扎根发芽。 有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他们同样也有理想、信念、追求、爱憎,他们也想学习好,他们也想考大学,他们也需要理解、帮助与尊重,因为他们同样有自尊心。让我们俯下身来多关注学生,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当学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老师要尊重学生

老师要尊重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别人。同样,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同样是社会中的一员,老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也需要老师的尊重。 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生与老师的交往是最亲密最直接的交往。老师是否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对学习就感兴趣,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学习也就会有进步。反之,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那么学生也就不想尊重老师,学生对老师上的课也就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学习就不会有进步,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领导者。一个班中几十个学生,他们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如果老师不尊重他们,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 那么,怎样尊重学生呢?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就是不要体罚和辱骂学生。并不是说学生犯错不能批评。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明知故犯,当老师批评他时,他还满不在乎,甚至还敢跟老师顶嘴,摆出谁都不怕的把式,别人以美为荣,而他则要以耻为荣。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轻则破口大骂,重则给他几个嘴巴,来解除心头之恨。如果这样教育学生,一开始,学生相当怕,可时间一长,不管用了,学生就是我行我素,要打要骂任你选,老师在学生面前也没有了权威。老师始终是老师,一定要冷静,先从正面教育,一次不行,进行两次、三次。学生总有转变态度的一天。当时可能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可时间一长,慢慢的大家都想通了,不要为一时冲动而后悔莫及。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用心去栽培,去耕耘。 其次,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心里上讲,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老师从心里喜欢。相对来说,学习成绩差,上课时又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不是很喜欢。但是,无论哪一种学生,老师都要平等对待。如当学生犯错误时,有的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多批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时间一长,你早已是一个偏心的老师了。 理解、尊重是相互的。老师从内心出发尊重学生,学生也会从内心尊重老师。老师有时因个别学生而心情不好时,学生是最了解老师的,是最善于观察老师的,她们会以写纸条的方式向老师诉说心里话,逗老师开心,叫老师不要为个别学生而不高兴,她们希望看到老师甜蜜的笑,开心的笑。我看了之后,不禁笑了,我知道孩子是爱老师的。 2017年3月

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包容,是关心和支持而不是放纵。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 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通过教师的个别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孩子会有所改进的。而且要注意孩子都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每个人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在信任学生的前提下去充分挖掘和发现学生的擅长之处。 要珍惜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孩子对教师的信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体贴而得到加深。也会因为教师的大意而破坏。要充分理解孩子做坏事的原因做出明智的决定。“要知道儿童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一个教育者硬是要认为儿童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干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学生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实施不同程度的教育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心理和生理规律。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中也会出现不同水平的差异如一些接受知识慢、记忆力差等表现。“请记住愈是 有了爱才有教育的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生命的甘霖,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点。那么我们必须用爱浇灌,为爱盛放,奉献自己的爱心,呵护学生的成长。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心灵相互沟通的桥梁 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必须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的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感触 闽侯六中许和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德为师之本。通过学习,我深深的知道,师德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总之,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细微处做起,相信我们离高尚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就已经不远了。最后,以此与老师们共勉:以热情的期盼唤起学生高昂的自信,以高尚的师爱呵护幼小的心灵,真诚关爱、真心理解、真正爱护、真情给予,以理想的教育诠释教育的理想,以成功的教育成全教育的成功。让稚嫩的幼苗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与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

如何尊重学生

如何尊重学生 一,以人为本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同样有尊严,并且由于他们还不能完全独立的现状,他们自尊心更强,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提倡教育要“以人为本”的今天,只有真正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不再以“教官”“判官”的面孔,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而换之以平等交流的态度、语气;换之以耐心、细心、将心比心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这才是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作为老师一定要改变陈旧的观念,把学生看成真正与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充分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亲近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真心热爱,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尊重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去尊重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也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铺就一条崭新的道路。 老师与学生,是校园这个大竹林里的一棵棵竹子,他们应该是平等地扎根于泥土。因此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老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还记得上学期月考结束后,我要学生们把卷子带回家,让家长在上面对老师写几句话。我班一个女学生羞答答的把试卷交给我,看得出她的表情很尴尬。我接过试卷,看到试卷上赫然写着这样几句话:这个学生学习差,平时也不好好学习,希望老师多批评教育。我当时心就一揪,心想:“怎么能这么说孩子呢?这不是给孩子泼冷水吗?我一定要帮孩子把尊严找回来。”想到这里我赶紧把孩子拉过来,很严肃地说:“姚婷呀,我不同意你爸爸的意见!我觉得他说的不对!”孩子愣在那儿了,她可能根本就没想到我会说出那样的话,她甚至会认为我会借机嘲讽她一番呢!“你看姚婷,我知道你基础不是很好这是实际情况,可是我也知道你并不甘心落后,对不对?你也很想把成绩搞好,你不像你爸爸说的那样不用功。”孩子低下了头。我接着说:“我看见你上课很认真,笔记也记得很详细。”我刚说到这儿,孩子眼泪“哗”流了下来。我赶紧递过一张纸,用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头说:“不哭,老师知道你心里苦,我也知道你长大了,懂事了。”孩子哭得更伤心了。我知道我的话触动了孩子的心弦,她被感动了。最后孩子慢慢擦干眼泪哽咽着说:“老师你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我笑着点点头“我相信你,我都看到了,我很高兴。不过你也别怪你爸爸,虽然他错怪你了,但他也是为你而急的!谅解他好吗?”“嗯,我知道,我会证明给他看的。”她深深向我鞠了一躬说:“那老师,你忙,我先走了!”她说话时的语气和态度是那样的虔诚,那种敬重的眼神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明白了尊重的意义。作为老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获得真正的尊重,而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获得真正的尊重。同样学生也只有在被尊重的情况下,才能向老师敞开心扉。 二.让学生找到自信 自信源于个体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充沛的自信心是个人成功的不竭源泉和原动力。学生正处于自信心形成与确定的初期,教师的每一份尊重和信赖,都是洒向学生心灵的阳光与雨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对于教育服务者而言,就是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尊重”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请学生坐下来谈话”、“不从窥视孔中看人”、“不用‘差生’一词”、“先向学生问好”等做法;当

老师要学会理解尊重学生

老师要学会理解尊重学生 理解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而尊重则是加深相互交往和友谊的纽带,因此人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我们初中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若能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则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激发学生上进的良好方法之一。笔者结合自己这十多年来当班主任和学生交往的情况,谈一点粗浅的心得: 1、培养自己养成理解尊重学生的习惯。“师道尊严”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往往会使教师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一味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尊重自己,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的心态,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正确认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重要性。首先要在自己头脑中构建一个思维框架,即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不断增强这种意识,使自己成为真正能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育者。 理解和尊重,仅仅停留在口头是不够的,而应发自内心。比如学生向你问候,你是冷漠的擦肩而过?还是机械的点点头?或是微笑着回应学生一句:“你好”?孩子的心是最纯真的,教师发自内心的问候会让他激动不已。只有从这些细节做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育者。 2、学会倾听,善于了解和尊重学生。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反应快,好奇心强,但其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往往会有一些有悖常规的行为。这时作为老师就必须善于理解加以分析,而不能粗暴地加以指责,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利用适当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使他们既分清是非,又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修正言行,达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首先要认为,他们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此时老师若能静下心来倾听,也许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而学生则由于教师的倾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往往也会实言相告,并且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或建议,这比不问青红皂白迎头一棒要有效得多。在我任教的班内有一名女生,有一段时间,连续几天上课都是魂不守舍的样子,下课也不和同学玩耍。于是我将她和她要好的同学请到办公室谈心,引导鼓励她们说话,自己在一旁倾听,不时点头或“嗯”一声表示肯定,闲聊之中,她终于道出了心里话:原来她来自于一个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给学生一个台阶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成人做错事,有时非常希望别人能给个台阶下,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处于成长阶段,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过失,有的学生举止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就是给他们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能从老师的宽容中感到老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台阶”就是他们自我教育的契机,表面看来是“退一步”,其实是“进两步”。 记得一堂语文课,学生喊完起立,我刚要上课,却发现黑板没有擦。虽说今天的课写黑板的机会不多,但是卫生工作还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想发作批评,借以强调一下班级卫生制度,但又想或许是值日生忘了,或许是上节课下课太迟……于是我转过身,边擦黑板边说:“你们是不是想让老师多运动运动,减肥呀!”同学都笑了,就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我开始讲课。到了晨会课,我又宣传了值日生工作的重要性,重申了值日生制度。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那神情说明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乐于接受的。 事后我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就是一句幽默的话,我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挽救了一节语文课,也给了孩子一次机会。老师面对一群性格各异的学生,每天遇到的情况不会一模一样。老师要使自己的情绪不受千变万化的情况左右,重要的是经常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位置。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寻找最佳教育时机,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况下接收老师的教育。我想这也是“给学生一个台阶”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

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我们知道情感魅力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满腔热情,宽容大度,这才是爱生的集中表现。只有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教育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爱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尊重理解我们的学生吧,让我们一起平等的看待我们的学生吧,让他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 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的爱护,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护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若班主任经常板起脸孔进课堂,学生在紧张有压力的气氛下,表面上顺从老师的意思,但其内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班主任的快乐情绪,可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这也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的表现。班主任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积极的情感特征,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因此,班主任应始终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与学生接触时要和蔼慈祥,处处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 尊重学生,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师爱的教育培养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对老师畅开心灵之门。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尊重学生就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去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由于遗传、环境等影响的不同,由于个人的努力和实践的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如果教师只欣赏听话的学生,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是温顺的,不去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只简单地以学习成绩好坏、听话不听话而亲疏有别,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就严重地违反了教育规律,背离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也就谈不上尊重学生了。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性。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安溪县蓝溪中学陈军城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中小学生和成人相比,成人阅历较深,即使遇到委屈,不受尊重的时候,也能较好采取调控手段,加以克制和排解,不至于受到莫大的刺激和挫伤.而这时期的学生则不然,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年少气盛,经验不足,控制情感的能力还相当薄弱,自尊心一旦受到损伤,抑郁不快,便会徘徊在心头,心灵就会抹上难以驱散的阴影,甚至一时丧失前进的动力,反之,自尊心一旦得到满足,快乐就会在他们心中升起,眼前就会展现出一片晴朗的天空,就会提高积极向上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理解,尊重学生,就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表示对学生的尊重呢?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谈几点: 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只有正确理解了学生,才能把握他们的心理和需要,从

而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满足,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只有学生被正确理解了,他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尊重,从而乐意接受教育:只有正确理解了学生,教师才会发觉自己也实在有必要向学生学习,从而发自内心地对他们尊重。理解优生容易,理解差生比较难。请看,同样坐在教室里上课、完成作业,是优生辛苦,还是差生辛苦?我认为是差生辛苦。他们心理压力大,又不像优生那样感到学习的乐趣,却要和优生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这有多辛苦。对于差生,决不放弃,要一视同仁,如果我们认为某些差生在我们的学生中可能只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或万分之几而不太重视,这就错了,要知道在家长的心目中却是百分之百啊,换个角度将心比心。只有这样理解了他们,才能满腔热情地对他们实施转化教育,才会乐意地去帮助他们,课上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课后优先辅导,平时优先家访。也只有这样,差生才会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才会克服自卑心理,去努力学好。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信任能够使孩子变得自重。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受到别人的信任。管束学生不许这个,不许那个,往往识能适得其反。倒不如给他们信任,耐心说服他们,这样才能更见效果。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学习能力不强,成绩差,每次检测都不及格。有一次,在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翻开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