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社会学讲义

环境社会学讲义

环境社会学讲义
环境社会学讲义

1.环境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相比有何特点?

环境社会学区别于传统社会学:把以往社会学排除于研究对象之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纳入了研究范围,并把研究这种环境与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目的。

与以往社会学相比,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自然界。

2.为什么说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环境问题的逐步深入认识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深层原因。(具体阐述)

3.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代表人物?

(一)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

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一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世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

代表人物:卡顿、邓拉普。

(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而开展研究。

2.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些方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和微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与利用的关系。

代表人物:施奈尔伯格、汉尼根。

1.当代禅师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哪些?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一、生态学解释。(结构功能主义)

卡顿和邓拉普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和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新框架,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渲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

生态复合体:人口、组织、技术、环境(P/O/E/T)四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叉依赖关系,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生态学框架(强调环境的中心位置)

二、政治经济学。(社会冲突论)施奈尔伯格

1.这一理论认为,大多数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分析都过分强调大量消费造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却忽略了造成大量消费的社会制度,忽略了当代社会中生产的动力,并提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永动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问题的根源。

2.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欲望更为强烈,这些是导致全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的根源。

社会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是一下三个关键力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1)社会的经济扩展必然要求增加从环境中开采的原料。

(2)环境开采物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问题。

(3)这些生态问题为以后的经济扩张设下潜在的限制。

三、机构功能主义模式。

强调社会均衡,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

1.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问题上是价值观的扭曲,因为人们对于环境的看法指导着其针对环境的行为,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

2.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3.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结构功能主义忽视了社会内部的紧张与冲突对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四、社会冲突论模式。(内部)

强调社会系统内部的紧张和对立。认为社会系统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公平,特别是权利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1.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他们通过控制经济、法律以及环境导向,设定区域国家层次的议事日程。

2.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

3.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

4.全球环境危机是全球财富分化的直接后果。

因此,该理论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策略。

五、建构主义模式: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并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为政策实践。

成功建构环境的必要条件:

1.环境主张的提出必须有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

2.存在能够把环境主张和科学连结起来的“科学普及者”。

3.把环境问题描绘的新颖且重要,以受到媒体的关注。

4.用形象化和视觉化的形式将环境问题生动地展现出来。

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行动必须有经济刺激。

6.需要有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支持者。

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但只有到了特定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有到了特定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为什么有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而有些却是默默无闻。

3.宣称某种环境状况是“问题”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使其宣称合法化的?

2.举例说明“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

“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举例),卡顿很邓拉普的模型详细说明了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功能:1.提供生活空间的功能(供应站)2.提供生存资料的功能(居住地)3.提供存储和消纳废弃物的功能(废物库)。每一种功能的过度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该模型通过分析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学根源。

环境变迁与古代文明的兴衰。

1.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治理)

2.两河文明。(水土流失,风沙)

3.古印度文明。

4.地中海地区。

5.玛雅文明。

6.撒哈拉的悲剧。

7.古老的中华文明。

启示:①从人类文明的起源买我们可以看出,文明为什么在地球某些地方出现?这是因为那些地方具有哺育文明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②文明古国的消亡也证明,文明必须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环境遭受破坏,文明也随之消亡了。

来自自然的威胁是比战争更严峻的挑战。

.20C50S~60S,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以重建社会与自然的新秩序。

环境问题之所以直到20世纪中叶才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中来,其深层次的原因是:

①生产力因素

②地球观的发展

③人口因素

第五讲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角——环境公平

一、环境公平的概念。

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

概念的理解:

第一层含义是指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所有人都有平等利用地球资源的权利。

第二层含义是指环境破坏的责任应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

二、环境公平的提出和关注的问题。

美—华伦县“歧视性使用社区土地”的关注

环境公平的概念是美国环境运动发展到特定阶段提出来的。在理想状态下,环境风险应该均衡分布于社会的每个成员——不论个人在收入、种族、年龄或者职业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但现实并非如此。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的眼神,如果不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公平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环境危机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环境公平概念由此确立。

1.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对环境的影响一样吗?

2.环境风险是均匀分布在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吗?

3.那个区,社承担着更大的环境风险?

0三、环境公平的内容。

地域间的公平

代内公平

环境公平群体间的公平

代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特殊意义上不同群体间的公平)

代内公平是代际公平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四、环境公平研究的社会学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是失调已经成为环境问题迅速扩散和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

环境公平研究强调了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而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注正是社会学的主流传统。因此,可以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环境公平研究正是社会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的链接点。

0五、当前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表现。

(一)国际层次的环境公平问题。

(二)地区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

1.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禽畜养殖,农药,工业三废)

城市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

财富权利城市

污染农村

2.东部和西部地区环境公平问题。

(三)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群体性社会冲突

(四)代际环境公平问题。

六、促进环境公平的对策选择。

1.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维护环境主权。(国际)

2.完善污染者付费制度。(污染成本大于治污成本)

3.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国家建立环境基金,收取相关税费,补偿中西部地区,帮助治

污。现在实行还比较困难,因为生太态之难以估算。)

4.加强环境宣传和环境执法,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

第六讲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角——性别与环境关心

《寂静的春天》

《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观

0一、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

西方研究成果:

在20 c90s初以前,关于性别与环境关心的关系尚不能得出一些坚实的结论。但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却显示出较一致的结论,即: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强的环境关心。

0二、环境关心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

1.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过程塑造了男性和女性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很多文化中,女性社会化的过程使其形成更富有同情心,更具养育、保护和合作的“母性品格”,这一品格使得女性具有更强的关爱伦理,并扩展为对自然的保护性态度。

男性的社会化导向是养成经济支持者的角色。因此,男性社会化过程养成其更理性,更独立,更积极进取的“市场品格”,这使得男性在日常态度和行为中优先考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对环境保护是不利的。

由此推断女性比男性更关心环境并从事更多环境友好行为。

2.社会结构理论解释:

女性在全职受雇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大量家务,这种劳动分工强化了男性的统治地位,使得男性更为关注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环境采取消费主义的态度。而女性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使她们与自然格外亲近,对可能危及家庭成员和社区的环境问题更为敏感。

3.“有限的空闲时间”:

特别是全职女性,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工作,还要承担大量家务,自由支配时间小,多呆在家中,日常的家庭环境友好行为就多,男性在公众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似乎就多于女性。

因此,有限的空闲时间一方面阻止了女性参加公共的环保活动,抑制其环境行为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繁重的家务为其家庭环境友好行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4.“五种假设性解释”:

①知识支持假设:环境知识与环境关心成反比,女性比男性更为关心环境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有限或无知。

②机构信任假设: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不信任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科学、技术和政府的机构。信任水平与环境关心是负相关的。

③经济优先假设:男性比女性更关注经济问题,或者无论男女,只要是工作挣钱,就比那些不工作的人更关注经济问题,少关心环境。

④安全关心假设:由于充当养育者和关爱者的角色,健康和安全问题对女性比对男性更为重要,所以女性对于威胁家庭和社区安全的环境问题更为关心。

⑤父母角色假设:那些有孩子在家的女性会比男性以及其他女性更多地关心环境质量。

三、中国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却是存在性别差异,但其差异表现为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水平的环境关心。

理论解释:

1.性别本身并不构成对环境关心的直接影响,性别对于环境关心是通过环境知识这一中介变量发生作用。环境知识与环境关心成正相关。女性的环境知识比男性少,因此女性的环境关心水平也较男性低。

2.从历史的角度看,女性对于环境的关心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是女权运动对于妇女的充分动员,如妇女接受教育的增加,妇女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及环境议题的广泛传播,使得女性越来越多的关心环境。

3.国外关于社会化理论解释和社会结构理论解释在中国城市居民研究中并没有得到数据支持。

四、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研究的意义。

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占总人口一半的妇女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从历史来看,虽然我们可以预测将来中国女性有可能比男性更为关注环境,但是在此过程中,必须激活或建立相关的社会机制,如进一步促进妇女的角色独立和社会参与,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升妇女的环境知识水平等。努力克服社会化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对女性环境关心的消极影响,对于促进妇女关注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讲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角——案例分析

案例一:沉默的大多数

(中国)城市居民在遭受环境危害后,只有37.67%的人进行过抗争,高达60.73%的人选择了沉默。也就是说,在保护自己的环境利益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

概念:

环境抗争(environmental action):是指个人或家庭在遭受环境危害之后,为了制止环境危害的继续发生或挽回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公开向造成环境危害的组织或个人,或向社会公共部门做出的呼吁、警告、抗议、申诉、投诉、游行、示威等对抗性行为。

中国环境抗争行动的特征:

①基本上是体制内行为,而不是体制外行为。

②基本是个体行为,而不是集体行动。

③这些行为都是针对特定事件而发生的,是事件性的而不是在某种普遍价值认同指引下的连续性的,习惯性的行为。

对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抗争行为的解释:

在我国,之所以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的环境抗争,有学者认为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述的中国人的“私的毛病”有关。

1.尽管环境危害一般会涉及很多人,但人们仍然倾向于采取个体行动自力救济,而不是联合有相同处境的人集体行动。

2.尽管环境危害往往具有持续性,但人们仍然倾向于“就事论事”,热衷于争取眼前的具体利益,而不关心环境问题背后的公共政策和文化价值问题。相应地,也就难以形成具有组织性和连续性的环境行动。

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

为什么出现“沉默的大多数?”是什么机制造成环境抗争行为的差异呢?有学者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

“差序格局”从功能上说,即是一种资源配置结构。即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所建构的社会关系格局不同,意味着个人能够支配和调用的资源不同。

尽管费孝通先生认为“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的特色,是传统社会的特征,但至今仍在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差序格局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遭受环境危害时的抗争行动。

差异格局与环境抗争研究变量。

因变量:环境抗争

自变量:1.人口自变量:年龄和性别

2.社会经济地位变量:教育、职业、收入、行政级别。

3.社会关系网络变量。

讨论网规模——由经常商讨重要问题的所有人构成

讨论网势力——讨论网内最重要的5个人ISEI(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得分相加。

拜年网规模——由2003年春节与之相互拜年的亲朋好友和其他人构成

拜年网势力——拜年网内各类人员的ISEI得分相加

拜年网官员——拜年网内的党政负责人ISEI分相加。

IESI:International Social Economic Index

一套测量职业地位的编码体系(权力,声望,教育等因素在内的多种职业特征)

结论:

差序格局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居民面对环境危害时,如果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他所构造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就越大,该网络的疏通能力(即突破正式组织规则的能力)就越强,相应地,在遭受环境危害时选择抗争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选择沉默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样,大多数人之所以在遭受环境危害后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在覆盖整个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处于不利位置,缺乏通过抗争来维护自己利益所需要的资源。

启示:

1.中国社会结构存在“差序格局”。

2.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仍然没有实现从传统的人治向现代法治的根本转变。

①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且每个人都有公平的环境权。从法理上讲,任何一位公民的环境利益如果受到损害,国家应当无差别的予以保护,但实际上国家对公民利益的

保护是有差别的。那些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社会关系强的人,能够更多的表达自己的利益,从而得到国家的保护。反之只能充当“沉默的大多数”。

②同时也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对环境政策和法规的执行是因人而异的,是人治,而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治理模式,使大量地位低、关系弱的人知难而退,选择了沉默,造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现象。

③另外,尽管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官员中普遍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因此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往往是消极的,冷漠的。政府的不作为,加大了人们保护自身环境利益时的成本。

案例二:水污染事件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及其含义。

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英文是stakeholder,有不同的译法,如相关利益者等。其概念首先在20c60s对企业研究中提出。

1.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认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2.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都是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分析在我国的运用。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投资的扩大,就一个项目而言,所有与项目活动有利害关系的各方都是利益相关者。在对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分析时,一般需要找出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并对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对他们在项目中的利益关系,行动特点与态度等进行分析,以保证利益共同体的长远利益。

三、水污染事件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改时间中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态度及行为与水污染的发生或遏制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该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主题是产生污染的农业和下游直接受污染危害的民众,他们的关系、博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污染的可能性和它的程度。

在两个主要关系体外,政府以及第三方如独立的技术专家、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等对污染事件的预防,制止或发生也起重要作用。

(一)理性的企业主。

企业的短期行为和企业主的简单理性导致了企业的恶意排污。

(二)沉默的大多数

其一:常人的生存理性。

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生存理性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时间和经历去打官司和抗争,也没有能力承受抗争所带来的风险,只有通

过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改变的环境。

其二:专业技术壁垒。

普通民众无奈地选择沉默还因为他们面对着巨大的专业技术壁垒。成功地建构一个环境问题需要科学技术手段,而这正是一般百姓所不具有的。

其三:企业巨人

普通百姓与企业的力量是不对称的。

(三)政府

①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中存在偏向。

②政府的有为使民众对地方政府产生依赖心理。(不相信不支持民间组织)

(四)第三方

现代分工发展的结果,一些力量独立出来成为独立于当事人的第三方,从制

度设置上保证了相对的公正性。

从水污染事件看,如果第三方能够有效地开展独立的工作,就可以减少污染事故。

第三方:

1.技术专家(业主和领导的影响力大)

2.职能部门(环保局)将污染企业视为致富途径。

1.根据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公民在遭受环境危害后,只有少数人抗争,大多数人都

选择了沉默,试分析这一现象。

3.对水污染事件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有何意义?

水污染事件中各方的关系格局,直接关系着睡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它的最终结局。因此,对水污染事件中利益相关者分析,可以从制度、技术、宣传教育等各方面去调整社会结构和优化社会过程,环境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1.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何在?

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概念的理解:

“充分”是指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能允许的最大限度利用。

“合理”则是强调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平衡机制,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资源环境条件的充分合理利用,是确实所能供养人口的“最高”数及其持续性的前提。环境人口容量必须建立在一定生活标准之上。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研究,不仅能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能对现实人口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做出客观评价,并能对已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人口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及时发出警报,促使人类进行调整,自觉地与自然环境保持良性的平衡关系。在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的形势下,加强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研究尤为重要。

2.怎样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具不确定性?

1.对环境人口容量涵义的理解和弹性。

2.人们的消费水平难以确定。(参数)

3.资源系统支持能力不确定。(种类、数量、总供给量)

4.国内外学者是依据什么来推算环境人口容量的?

5.环境人口容量是客观存在的,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

1.从人的生物学基础来看。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环境提供的食物和能量,而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从而规定了人口增长的限度。

2.从人类的历史来看。

国内外都存在一些古代文明发展至鼎盛时期却突告崩溃的证据。尽管古代文明的崩溃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原因,但是人口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也是其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现实人口分布看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了不同地区环境容量的巨大差异。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②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2.试论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①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求。

②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决定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庞大的人口规模。

(2)资源相对稀缺。

(3)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4)生态恶化。

4.试述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种有偏向的发展思潮。

1.以凯恩斯经济学派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决定论发展思潮。

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标志。这一学派把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立起来了,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把环境质量放在经济增长之后,认为只能在国家富裕后才有可能考虑环境发展问题。

2.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以反增长和零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潮。

认为现代社会最大的祸害是追求增战。为了摆脱人与自然日益扩大的鸿沟,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或一些国家有目的地停止物质资料和人口的增长,回到“零增长”的道路上去。否则,地球资源将会枯竭,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发展。

这一理论同样是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所不同的是把自然从单纯的索取对象变为简单的保护对象。

6.把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操作层面必须遵循什么原则?举例说明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经济目的或生活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和减少污染。

2.再使用原则:要求制造产品的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

3.再循环原则:就是使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1.就环境问题而言,怎样理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一)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1.技术的误用。

2.技术事故

3.科技进步的内在矛盾。

(二)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的解决。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促进了现代生态意识的形成,有利于人们在追求发展中自觉调整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向着生态友好型的方向发展。

2.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大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不仅节约了资源和能源,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3.新的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许多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并带来环境风险的显著下降。

4.现代科技发展为评估、预测、防范、控制人类活动提供了有效手段,减少了环境问题的产生。

2.什么是技术的异化?出现技术异化现象的关键是什么?

指技术虽然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但在先到文明中,它却越来越背离人的目的,成为一种与人相对抗的巨大能量,反过来给人类的生存带来灾难的现象。

实际上,出现技术的异化现象关键是人类在技术发明和技术运用这两个环节上的严重脱节,是技术使用不当的结果。

3.就环境问题而言,科技进步的内在矛盾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由于人类科学观念的差异和科学技术发展中本身固有的矛盾,使得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福音的同时也显示出对环境越来越大的破坏。

(1)科技进步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矛盾。

新技术和新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是不一致的,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点,科学技术长远后果的不可预料性,由此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氟利昂,农药)(2)科技进步的二重性。

几乎每一项技术在某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福利的同时,则可能在另一方面隐藏着巨大的负面效应。(克隆)

(3)科技的高成本化。

技术进步以加速度进行的同时,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在以加速度递增。科学技术的高成本化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是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的内在根源。

1.环境运动是何时兴起的?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保群众运动是在何时何地开展?

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千百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逐步掀起了日渐高涨的群众性环境运动。

1970.4.22【美】“地球日”游行活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保护方面的群众运动。(2000万人)

3.环境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治理和改善环境质量,以保护地区、国家和全球环境。

4.大学生环保社团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与发展领域中的一直重要力量,你认为其发展存在哪些方面制约因素?(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支持、缺乏专业性、可持续性的瓶颈、管理团队受局限、渴求与NGO、企业和政府的对接)

社会学论文

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差不齐,从而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存在乡风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中国公民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中国的文明发展程度仍处于“不全面、不平衡、低水平”的状态。农村与城市的文明差距依然很大,广大的农村面临着许多文化方面的问题,成为乡风不文明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当前,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投入不大,甚至几乎是空白。必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基础设施投入是基础中的基础。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休闲娱乐少之又少,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斗地主,精神生活十分贫瘠, 大好光阴就这样白白流走。 2、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在教育方面,无论是教育设施,还是管理水平,师资力量,都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隔代抚养小孩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部分孩子经过努力考上了大学,也很少有回来建设家乡的,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今天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具体表现为: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文化基础知识

旅游学概论课程论文

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 合理性分析 一.绪言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旅游业社会化程度高、综合性强,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分析我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机遇,明确旅游业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并提出实现我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创新 整篇规划书《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为基础,并依据《旅游规划通则》、《安徽省旅游条例》、《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规文件进行编制,力求做到与全省的旅游发展实际和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其中该旅游发展规划关于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规划中将安徽省的各项旅游资源按其特点不同分为了一下几个方面: 1.观光旅游产品 继续提升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两大世界自然、人文遗产产品档次,并开发大型娱乐类产品,促进观光与娱乐的结合,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其它各旅游区结合自身资源、产品情况,深度开发现有观光产品,不断挖掘特色产品的内涵,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旅游精品。 利用我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建设以“徽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如徽文化之旅(黄山、宣城)、“寿县古城”文化之旅(淮南、六安)、李白游踪之旅(马鞍山、池州、宣城)、淮河水文化之旅(蚌埠、淮南、阜阳)、古战场寻踪之旅(蚌埠、淮南、宿州)、黄河故道文化之旅(宿州、淮北、亳州)、亳州中医药及古文化之旅(亳州)、禅宗文化寻根之旅(安庆)、桐城文化之旅(安庆)、中国·滁州醉翁亭文化旅游节(滁州)、合肥历代名人及科学岛之旅(合肥)、铜都文化之旅(铜陵)、明皇故里寻踪之旅(滁州)、隋唐运河、矿山煤城之旅游(淮北)。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结课论文 题目: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班级 1512222 学生姓名魏xx 学号0900 2016年 9 月 20 日

浅谈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人力资源专业学生:魏xx 学号:0900 摘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的组成要素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企业组织行为进行调适,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有限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学习领会组织行为学的实质,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激励机制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应用策略 一、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组织外部的环境方面,也反映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科学地掌握和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对于调动员工潜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企业人员行为与组织的协调,用组织行为方式确保目标归一 企业的成功管理者既不是单纯的设计专家,也不应只是精通领导艺术的专家。他们不仅要胜任自己的管理工作,还要有力地领导自己的团队同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管理者必须要努力使企业员工的行为与组织协调,使员工的目标与组织的愿景归一。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对企业可以获得发展,对个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使企业和个人的努力方向找到共同点,让企业目标的方向感、使命感与个人的荣誉感、追求感融为一体。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对立与冲突——企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内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在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干多少活拿多少报酬的心理。而普遍存在的内部平均主义严重,没有体现多劳多得,有很多技术骨干人员抱怨,认为自己到年底的收入模模糊糊。这种心理直接反映在劳动组织和劳动态度上,对此心理和行为,就要从完善组织行为上着手。因此,项目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从细处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诸如表扬、晋升、奖励、培训等,用组织行为方式才能避免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背离的局面。

旅游学概论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旅游学概论 ( 专科必修 ) 》2015 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 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来华旅客开展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A.中国康辉旅行社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 2 .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 .旅游政策B.旅游机构 C .旅游资源D.旅游策划 3 .影响旅游市场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旅游产品B.旅游营销 C .旅游服务D.旅游价格 4.( ) 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 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 )。 A. 观光型旅游者B.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C .文化体验型旅游者D.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5 .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6.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 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7.以下哪类是铁路运输的特点?( ) A .自由灵活,速度快B.费用低、安全性好、运输能力大

C .豪华、昂贵、服务质量高D.快速省时、舒适度高 8.对旅游产品购买欲望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 )。 A .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B.性格 C .文化背景D.职业 9.民俗旅游、怀旧旅游、艺术欣赏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旅游产品属于()。 A .事务旅游产品B.度假旅游产品 C .探险旅游产品D.文化旅游产品 10。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宣布成立的第一个旅游全行业组织是()。 A .中国国际旅行者协会B.中国旅游组织 C .中国旅游爱好者协会D.中国旅游协会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的 5 个选项中,有不少于两个是正确的,请选 出它们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有( ) 。 A .异地性B.消费性 C .休闲性D.体验性 E.盈利性 12 .旅行社的主要业务是( )。 A .产品开发设计B.旅游咨询业务 C .产品销售业务D.采购业务 E.接待业务 1649 13.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旅游导致传统文化的冲淡、异化和消失 B .不良的示范效应 C .干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D.旅游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E .降低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收入 14.旅游区保护规划主要涉及以下哪几方面内容?() A .旅游资源保护B.环境保护 C .社会文化保护D.旅游政策保护

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与启示(一)

生态哲学对社会学的影响与启示(一) 内容摘要: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认为,生态哲学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学术取向,且都可以给社会学以较多的启发。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哲学社会学启示 生态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休戚相关。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协迫效应的增加,生态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全球问题。人们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上,社会学受过生态学很多影响,一些社会学家曾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过重要的社会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风起云涌,生态哲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对社会学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一、历史上生态学对社会学的影晌 生态学作为描述个体生物及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19世纪后期由一些动物学家与植物学家建立的。进入20世纪后,生态学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在美国社会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0世纪初,当偏重于理论建构的欧洲社会学在体制化上进展缓慢之时,美国社会学的体制化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其内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中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从而为各大学接纳更多的教师和新学科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社会学秉承当时在美国风行的实用主义哲学的精神,与一些社会改革运动相结合,注重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体制化过程基本完成,社会学在各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科地位,但还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社会学研究。在此情形下,一些社会学家将生态学的概念和理论大量借用到社会学研究中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曾出现“城市生态学”(urbanecology)、“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及“社会生态学”(socialecology)等研究方向。其中,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的帕克及其学生对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产生的影响也比较久远。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借用生态学科的术语、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所形成的一个理论学派。在当时这些社会学家看来,人类社会与动植物世界有着许多相类似之处,因此,可以发展形成社会学领域的人类生态学理理论。可以说,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从美国社会学发展史角度来讲,人类生态学是美国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本土社会学理论。在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异军突起之前,人类生态学理论支配了美国社会学界。 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贡献和影响不仅表现在对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上。人类生态学理论对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影响功不可没。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人类生态学理论,作为独立分支学科的城市社会学就不可能诞生。蔡禾:15-16]人类生态学理论是城市社会学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身理论体系,是新城市社会学理论范式出现之前城市社会学领域唯一居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它指引了城市社会学发展方向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人类生态学派的全盛时期,除帕克外,伯吉斯、麦肯齐等学者都努力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社会学研究中。帕克引用生态学原理,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大自然平衡定律去解释城市中人的行为,城市好像一个大自然环境,人类按不同特性聚集而居。为了生存,这类人、动物或植物要与另一类人、动物或植物争夺最佳的位置及稀有资源。 这些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类比的方法,借用生态学中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来研究一些社会学问题,诸如城市中人口的空间分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社区解组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题目自我的人格测试及其意义作用 学生姓名周李娜 学号20111333023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教师汪浩 二O一三年12 月22 日

一、艾森克EPQ-人格测试量表测评报告 1、前言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友好等特征;也可能具有与众极其不同的人格特征,如喜欢干奇特的事情,且不顾危险等。 2.内一外向(E)维度: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高分反映个匕外向,具有好交际、热情、冲动等特征,低分则反映个性内向,具有好静、稳重、不善言谈等特征。 3.神经质(N)维度:测查情绪稳定性。高分反映易焦虑、抑郁口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倾向等特征。 4.掩饰(L)量表:测查朴实、遵从社会习俗及道德规范等特征。 EPQ结果采用标准T分表示,根据各维度T分高低判断人格倾已和特征。还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多血质)、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内向稳定(粘液质)、内向不稳定(抑郁质)四种人格特征,各型之间还有移行型。 2、测评结果 你的气质类型为:粘液质,倾向内向性格,情绪稳定。 粘液质解析 粘液质的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 粘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粘液质的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些人具有与兴奋过程向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粘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以及性格的一贯性和确定性。 粘液质适合的职业: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话务员、调解员、教师、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 粘液质的行为表现:粘液质的人在面临压力时,不但不会主动应对,反而容易采取回避。压力越大,他们越容易通过各种消极形式来放松自己,比如玩游戏聊天等等。粘液质的人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去做。当然你不能把粘液质作为不主动争取的借口。比如如果两门课AB要考, B在A后面一天考,粘液质的人有时候会在A考前一天一直复习A,而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急匆匆去复习B.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理论 一、涂尔干 1.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各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客观性、约束力(对个人)、普遍性。 3.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等,且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的支配的团结。(现代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团结) 4.有机团结: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社会职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非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团结。(现代社会) 5.社会分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存竞争加剧促使人们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养活大量增殖的人口,促进了劳动分工的产生。 (2)分工的发展和互动的增加使得人们之间的依赖性加强。 次要原因是科学的世俗化极其发展。 限制条件有年长者的权威、传统和习俗的消弱、法律、道德和文化的合理性加强,社会对个人的压制的普遍减轻、个人独立个性的增强等。 6.自杀的社会类型: (1)利己型自杀是由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膨胀。(如已婚者中没有孩子的夫妇比有孩子的夫妇自杀率更高,其中家庭组织增强了社会团结的纽带) (2)利他型自杀是在社会组织高度整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如军队中为了集体荣誉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所产生的自杀) (3)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如离婚引起的家庭秩序的破坏导致的自杀) (4)宿命型自杀是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被严律苛法无情断送前程、压制情欲的人们,如年轻的丈夫、五子女的妻子等。)7.宗教的概念:是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力量和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齐美尔 1.社会几何学:(1)群体构成的数量:群体人数和群体规模的增大会使群体的结构和群体的互动性质发生改变。 (2)社会互动的距离: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对距离与互动形式和事物的价值密切相关。 2.货币哲学:(举例或论述见107p) 3.主观文化的概念: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客观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科技、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 三、韦伯 1.理想类型:一套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的严谨而精确的概念体系。 2.合法统治的理想类型: (1)传统型统治: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智商的统治。(前现代社会)

研究论文: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浅谈

83791 学科教育论文 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浅谈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医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理学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医学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让学生们充分的掌握生理学所学内容,是对生理学教学的严峻考验。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发展,一些新的思路和技巧逐渐被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水平。而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技巧,也有效的提高了生理学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生理学课题教学技巧进行探讨,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导语设计 导语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3-5分钟里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或安排,即“开场白”。教师应以“导”字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语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提前设计好导语,应用轻松、有趣、精巧的导语,在短时间内

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师在设计导语时可根据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安排,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能够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的导语。 二、联想法设计 由于生理学内容较为抽象和深奥,常使得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使其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为改变这些状况,导师就应该想办法使教学内容生动、便于理解,而联想法教学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导师通过运用联想法,将生理学枯燥的内容加以修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将所学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即扩展了学生们的思路,又提高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热情,联想法将复杂而又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三、简易速记法 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较多内容需要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由于生理学内容较抽象,极大的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和记忆难度。因此导师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帮助学生们总结增强记忆的方法,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技巧之一。

社会学与生活论文

武汉工商学院 期末论文(设计) 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08级 题目: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分析 学生:梅瑶学号:13201174 2014年6月12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家庭结构的种类 (1) (一)核心家庭 (1) 1.夫妇核心家庭 (1) 2.一般核心家庭,或称标准核心家庭 (1) 3.缺损核心家庭,或称单亲家庭 (1) 4.扩大核心家 (1) (二)直系家庭 (1) 1.二代直系家庭, (1) 2.三代直系家庭 (2) 3.四代直系家庭 (2) (三)复合家庭 (2) 1.三代复合家庭 (2) 2.二代复合家庭 (2) (四)单人家庭。 (2) (五)残缺家庭 (2) 二、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和趋向 (2) (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 (2) (二)家庭成员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 (2) (三)成员交往频繁,互动类型趋向多元化 (3) (四)大众传媒迅猛普及,代沟加深 (3) 三、家庭结构变迁的原因 (3) (一)计划生育政策 (3) (二)经济的发展 (3) (三)改革开放的影响 (3) (四)家庭观念的改变 (4) 四、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 (4) (一)家庭结构变迁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4) 1.家庭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教导作用被弱化 (4) 2.家庭在生活目标、个人理想志趣形成方面的指导作用被强化 (4) 3.家庭在个人适应社会角色方面的培养作用被淡化 (4) (二)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的影响 (4) 1.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不堪重负 (4) 2.农村空巢老人多,老年人生活处于贫困状 (4) 3.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 (5) 4.家庭养老的伦理道德基础减弱 (5) (三)家庭结构变迁对经济的影响 (5) 1.大家庭减少,小家庭增多的影响 (5) 五、总结 (5) 参考文献 (5)

环境社会学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社会学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课程代码126000095j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学时:32 理论学时:28 实践学时4 专业课学科学分:2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本课程首次从公民、国家和政府三个层面将社会规律与环境规律的联合作用解析为环境伦理、环境法律和环境管理三个主要方面,并以规律的联合作用为主线将这三个环境社会学的主要分支联结贯穿起来,据此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篇十三章。"环境伦理篇"包括"伦理学概述"、"走向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规范体系"四章,在介绍论理学及环境伦理的内涵、研究主题和意义的基础上,由"知"而"行",进而引出环境伦理在环境实践中的现实作用。"环境法律篇"从理论到实践(立法和司法)集中介绍中国及国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导论"、"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国的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和"国际环境法"五章介绍环境法的理论、立法(六、七两章)、司法和国际法。"环境管理篇"从第十章到第十三章,包括"环境管理概述"、"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企业的环境管理职能"、"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环境管理职能"在介绍管理学和环境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环境管理主体为线索,依次从政府、企业、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三方面介绍各自的环境管理职能。 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 第一篇环境伦理学篇 第一章伦理学概述2学时 第一节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伦理与道德 二、伦理学的定义 三、伦理学的类别 四、伦理学的方法和价值 第二节中外伦理思想概述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二、西方传统伦理思想 第三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之目的 三、道德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功能 第四节道德规范体系和实现方式 一、道德规范体系

组织行为学论文三篇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组织行为学论文,以供大家参考! 组织行为学论文1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意在将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结合的项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组织行为学教学提出了挑战。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提高了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效果和课程价值,以项目为明线,实现教学内容整合;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项目考核为检验,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化教学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项目化教学是由美国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共同开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引导、指导与辅导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

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化改革,它是以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围绕与专业对应的现实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改革。 建构主义的创始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方式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情景、协作及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让学生从真实事件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新潜能,主动而自然地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建构。教师的职责在于提供能够帮助学习者完成意义建构的适当“情境”。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 项目选取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在提出项目设想时,应当考虑到这个项目选取是否包含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否让学生感兴趣;能否激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项目活动如何调用学生已有知识,把他们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以及能否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下受到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锻炼。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社会学概论 论文

当今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引起的家庭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201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班 刘杰学号:222012602073058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的转变,中国家庭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颠覆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观,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模式,使得家庭的概念更加泛化,很多家庭问题也由此产生。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状况,分析由此带来的家庭问题,对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家庭家庭结构变化家庭问题应对策略 一、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特点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进步,中国家庭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说来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空巢家庭增多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 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呈明显上升趋势,老龄化问题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城务工也就成了很多农村劳动力的选择。这样往往形成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家庭格局。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92%。到1996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30.48%,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6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到43.9%。这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提升1.34个百分点,比1978~1996年间平均每年提升0.7个百分点快了近1倍。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已上升到45.68%。根据国家 (二)家庭重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方面,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而现实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这必然会影响其婚姻的态度,并做出离婚这样的举动。另一方面,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化了,离婚变得容易。还有,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再加上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中国的离婚率虽然总体来说还较低,但已经明显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1979年中国的离婚对数占当年结婚对数的比例只有4.8%,到2003年已上升到16.4%。就近两年来说,2011年离婚对数比2010年增长7.3%,离婚率增加了1.3个百分点。2012年截至第三季度离婚对数为169.3万对,2011年为146.6万对,2012年离婚对数同比也增长了15.5%。离婚率增高带来的是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单亲家庭及再婚组合家庭成为了常见的家庭形式。 (三)单身贵族数量增多 造成单身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很多,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婚姻观的改变。现代年轻人崇尚个人主义,不愿过早受到婚姻家庭的束缚,因此,独身状态较为普遍。其二,由于中国市场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化,年轻一代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

对人类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对环境社会学家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对人类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对环境社会学家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但一项有关跨学科研究范式和管理机构的调查表明,社会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能量在社会学前景作用的研究可能是相当有限的。在过去的20年中,各种各样的措施已经成功地用于能源分析以减少其社会重要性,以及边缘化其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从社会学在研究能源系统学科理论建设和跨学科的环境决策制定上来说这是不幸的。 这些对社会外部限制的分析只是一部分。社会学理论本身对技术和物理世界的不安,及其在其他学科方面孤立的倾向明显导致了能源环境话题在过去的十年的衰落。考虑到自然科学家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的范围越来越感兴趣,现在似乎是社会学家更新能源研究的好时机。但是主动权必须来自学科内部。 环境变化在规模上日益全球化。这为社会学家观察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环境问题建设,环境运动和资源开采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公共政策的演变等问题提供了不寻常的机会。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学也可能有助于环境话语的构建。研究成果从发现人类环境变化原因和后果,到对旨在改变破坏人类环境互动的政策的评估。 许多环境问题来自现代社会的能源使用。与能源相关的问题分析已经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1980年代中断之后,对能源和其他影响人类的问题的日益增长的兴趣似乎表明社会学在环境科学中的扩大作用。事实上,最近国家科学院小组呼吁增加环境社会科学研究和一个“第二环境科学”的论点关注人类环境出现在《英超美国科学杂志》上。所有这些发展鼓励环保社会学家进行广泛

的思考。一点点想象力是必需的,例如,正如1960年代末,当时社会学在寻求解决贫困,暴力、种族主义、城市骚乱等问题的洞见。 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任何社会科学实际上在环境研究和政策的辩论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会相当有限,这也取决于社会科学本身的主动性。与1960年代的社会危机一样,在1990年代,自然科学机构和范例,主导环境话语中有明显的非社会性的取向。能源分析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能源开采对现代社会转换、控制、分配和消费具有重要性;而且,如上所述,我们的许多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是由能源系统操作引起的。这些包括从酸雨湖泊和森林的死亡,其中球状的二氧化碳积聚,臭氧损耗、石油泄漏、城市空气污染、放射性废物,破坏野生之地,灭绝的鱼,和核事故。能源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话题,其研究有助于阐明已被证明生态、工程和经济学难以捉摸的能源相关问题。但是社会学,通过不作为和排斥,在能源研究实际上已被边缘化,尽管认识到要重视社会科学的能源环境价值分析系统。 能源可能给环境社会学出了一个难题。因为除了自然科学控制环境研究的领域,能源分析也是由物理学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主导的。社会学的贡献肯定是在其他领域的边缘环境分析,大量的社会工作是主要关心社会人员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跨学科科学人文环境的互动, 社会学家能够更公开的贡献更多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吗?而且有迹象显示一些自然科学家会欢迎这样的贡献。社会分析提供了一个对跨学科环境乐观的精神科学。然而,它还提供了一个优点即看好学科扩张的前景。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结课论文 大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院: xx学院 专业: xx 姓名: xxx 学号: xx 指导老师: xx 日期: 2011年06月

摘要 (3) 一、学生自学为中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5) 1.1新型教学法之问题教学法 (5) 1.2提倡选择问题教学的理由 (5) 1.3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6) 二、教师激励性教育为主,与惩罚式教学相结合 (6) 2.1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 2.2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目标 (7) 2.3 有效的激励措施 (7) 2.4 必要的课外知识培训 (8) 三、心智模式为向导,提高课堂积极性相结合 (8) 3.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心智模式 (9) 3.2引导学生质疑与反思自我心智模式 (9) 3.3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心智模式,培养共享心智模式。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大学老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摘要:通过对现代化社会的简介,本文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有其局限性,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本文介绍了三种方法用以调动大学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教育,积极性 Metho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base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alysi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eaching Schoo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710054 Class: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lass 0902. Author: xx Abstract: From troduc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modern university,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o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ree methods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ollege classroom, improving student’s the general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Actively.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学校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悠久

环境史与环境社会学的比较与借鉴_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_程鹏立

①这种情况或许正是所有新兴学科的共同特征之一, 表明了该学科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大约同时代在美国兴起的环境社会学也有类似的情形,相关的研究者总是遭遇“环境社会学是什么”这样尴尬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6-12-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CSH040);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K2014B01)。作者简介:程鹏立(1977—) ,博士,重庆科技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17年第5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2 017年9月环境史与环境社会学的比较与借鉴: 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 程鹏立 (重庆科技学院 社会学系,重庆 401331 )摘 要: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是社会科学对环境问题研究的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两个学科的良性发展不仅关系学科自身的生存,而且关系现实环境问题的认知和解决。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诞生的时空场域和理论基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环境史的发展过于强调跨学科的性质,有导致自身理论创新不足的危险,而且对社会变量关注不足也会造成解释力不够;环境社会学则缺少历史学叙事的冷静、全面和系统,而且过于关注当下,对历史事实掌握不够细致和充分。构建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在历史叙事方面学习历史学的研究特长,在社会变量分析方面发挥社会学的研究优势,有助于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两个学科之间互相借鉴。通过一个“癌症村”案例的研究分析,试图从历史叙事和社会变量的引入等方面,建立起两个学科互相借鉴和融合的分析框架范例。 关键词:环境史;环境社会学;比较与借鉴;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C919: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7)05-0066- 05 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学术界关注 的热点问题之一,并直接导致传统学科以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的诞生。从历史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中产生的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两门分支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新兴学科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本文站在比较的视野,对环境史和环境社会学的学科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希望促进两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借鉴,从而促进各自学科的良性发展。本文还尝试通过一个案例的研究分析,建立起跨两个学科的视角与框架。 一、历史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史 (一)环境史的诞生与内涵 环境史作为一门分支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的出现主要有两大社会背景:一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二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多种学科发展迅速,这些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为环境史的诞生做好 了充分的准备[ 1] 。直到现在,关于什么是环境史,学界还没有达成广泛一致的认同、理解和界定,但“环境史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这个最一般的表述是能够得 到大家的基本认同的[2]。①在环境史学界,标杆性 人物对环境史的定义反映了该学者自身研究的侧重点及学术背景。美国环境史学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环境史研究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力求理解自然如何为人类行动提供选择和设置障碍,人们如何改变他们所栖息的生态系统,以及关于非人类世界的不同文化观念如何深刻地塑造信念、价值观、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它属于跨学科研究,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其他许多学科汲取洞见。 ”(二)环境史研究的特点 从研究环境史学科的文献来看,在理论基础上,学者们大多突出强调了环境史的生态学基础;在方法上,学者们则更加强调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生态学学科的诞生要早于环境史一个世纪左右。有的学者认为,生态学对环境史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学发展出人类生态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