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环境调控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环境调控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环境调控技术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环境调控技术

温室环境特征及调控

温室环境特征及其调控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在进行:一是创造出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身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设施农业,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制定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节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作物种类繁多,同一种类又有许多品种,每一个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育阶段(发芽、出苗、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上述种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均不相同,生产者必须了解。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5个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对各种作物生育都有直接地影响,作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这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所必须掌握的。 2.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3. 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在摸清农业设施内的环境特征及掌握各种园艺作物生育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生产者就有了生产管理的依据,才可能有主动权。环境调控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使各个环境因子尽量满足某种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对光、温、湿、气、土的要求。作物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其生长发育也越加健壮,必然高产、优质、高效。 一、温室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正如人们所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它精辟地阐明了光照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农业设施的类型中,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是最主要的,约占设施栽培总面积的90%或更多。日光温室是以日光为惟一光源与热源的,所以光环境对设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处在首位的。 (一)温室光照环境特点 温室内的光照环境不同于露地,由于是人工建造的保护设施,里面的光照条件受建筑方位、设施结构,透光屋面大小、形状,覆盖材料特性、干洁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光照强度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一般均比自然光弱,这是因为自然光是透过透明屋面覆盖材料才能进入温室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尤其在寒冷的冬、春季节或阴雪天,透光率只有自然光的50%~70%,如果透明覆盖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使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强的50%。 2.光照时数温室内的光照时数,是指受光时间的长短,因设施类型而异。塑料大棚和大型连栋温室,因全面透光,无外覆盖,设施内的光照时数与露地基本相同。但单屋面温室内的光照时数一般比露地要短,因为在寒冷季节为了防寒保温,覆盖的蒲席、草苫揭盖时间直接影响设施内受光时数。在寒冷的冬季或早春,一般在日出后才揭苫,而在日落前或刚刚

蔬菜生产技术试卷A卷

福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期末考试试卷(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考试时间: 系专业班座号姓名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属于单子叶植物纲。 A、百合科B、十字花科 C、豆科D、葫芦科 2、()属于喜温性蔬菜。 A、黄瓜B、冬瓜C、豇豆D、菠菜 3、()属于长日植物。 A、黄瓜B、大蒜C、茼蒿D、番茄 4、()是反映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的指标。 A、发芽率B、发芽势C、饱满度D、纯度 5、喜温及耐热蔬菜催芽温度是()。 A、35℃B、25-30℃C、20℃D、15℃ 6、一些植物如白菜、萝卜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低温诱导才能开花,这种低温对开花的诱导作用称为()。 A、春化作用B、催化作用C、诱导作用D、开化作用 7、()对光照要求较强。 A、莴苣B、白菜C、食用菌D、豆类 8、萝卜的春化温度()左右效果最大。 A、10℃B、15℃C、2℃D、5℃ 9、()是指出去生长在枝梢的顶芽。 A、打杈B、整枝C、摘心D、抹芽 10、将不同蔬菜不规则地混合种植称为() A、间作B、混作 共4页(第1页)

C、套作D、连作 二、判断题(15分,每小题1分,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黄瓜属于长日照蔬菜。 2、()西瓜根是须根系。 3、()辣椒等蔬菜的早熟品种多为果数型。 4、()苦瓜按照嫩果颜色分为青皮苦瓜和白皮苦瓜。 5、()空洞果产生与受精不良、使用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是无关的。 6、()花椰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缺硼容易引起叶片黄化。 7、()萝卜在肉质根膨大期,如果水分供应不均匀,容易造成裂根。 8、()大葱包括普通大葱、分葱,按照假茎的高度可以分为高葱和低葱。 9、()大蒜对矿质营养的需求以氮居多,钾次之,钙、磷最少。 10、()叶用莴苣有散叶莴苣、皱叶莴苣和结球莴苣三个变种。 11、()菠菜根据叶片上刺的有无分为有刺菠菜和无刺菠菜两种类型。 12、()蕹菜又称为空心菜,茎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 13、()芋喜欢干燥的土壤环境。 14、()芦笋在生产上以分株繁殖为主。 15、()竹类是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开花后植株死亡,生产中不希望竹子 开花。 三、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伞形花科蔬菜主要有_ 、__ 等。 2、根据植株本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形成产品器官的正常生长过程,将蔬菜分为_ 、_ 、_ 、_ 。 3、产量有_ 和_ 之分。 4、蔬菜嫁接育苗上以_ 、_ 、_ 和_ 应用较多。 5、植株调整主要包括_ 、_ 、_ 、_ 、_ 和_ 等。 6、无土栽培主要包括_ 和_ 。 四、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蔬菜: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l一3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广州地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猖獗危害。9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危害。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1.3 防治策略

1.3.1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3.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5—6叶期(抽苔前),虫口控制在10—20头/100株以下;夜蛾,每50平方米发现1—2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防治在3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l 号、早优2号、青梗中心、60天特青、70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2号、迟心29号、8722等,耐霜霉病、菌核病的有四九-19、四九-20号菜心等。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17号、D94、上海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大白菜抗或耐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较抗霜霉病的芥蓝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

第二节??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 温室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之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 温室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一、日光温室光照环境特点及调控 光照是日光温室的热量来源,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日光温室是以日光为惟一光源与热源的设施,所以光环境对温室生产的重要性是处在首位的。 (一)温室光照环境特点 温室内的光照环境不同于露地,由于是人工建造的保护设施,里面的光照条件受温室方位、结构类型,透光屋面大小、形状,透明覆盖材料的特性及洁净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日光温室光照条件表现呈光照不足、分布不均,前强后弱、上强下弱的特点。 1、光照强度??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比自然光弱,这是因为自然光是透过透明屋面覆盖材料才能进入温室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表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早春或阴雪天,透光率只有自然光的50%~70%,如果透明覆盖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使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强的50%。 2.光照时数??温室内的光照时数,是指受光时间的长短,温室内的光照时数一般比露地要短,因为在寒冷季节为了防寒保温,覆盖的保温被、草帘揭盖时间直接影响温室内光照时数。我县在寒冷的冬季或早春,每天温室光照时间不过7~8小时,远远不能满足栽培作物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3.光质??由于受透明覆盖材料性质、成分、颜色等的影响,温室内光组成(光质)就与露地不同。光质影响蔬菜的着色、品质等,例如紫外光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红光控制开花及果实颜色。因为在温室内光质被削弱,所以温室生产的瓜、果、菜的颜色风味都比露地差。 4.光分布??温室内由于受墙体与骨架结构、立柱、栽培作物种类等的影响,温室内不同部位光分布有差异,水平分布呈现南部强,中间次之,北部最弱;垂直分布呈上强下弱的特点。光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作物的生长也不一致。 (二)温室光照环境的调控措施 温室内栽培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光照要充足而且分布均匀。 1.改进温室结构、提高透光率 (1)选择适宜的建棚场地及合理的方位角,应选择南面开阔,东西无巨大遮阴物,避风向阳的地块,我县方位角是南偏西5~10°为宜。

果蔬贮藏加工试题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库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 2015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8.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 A. 1%~3% B. 2%~3% C. 2%~2.5% D. 3%~5% 9.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 A. 明胶和琼脂 B. 淀粉和果胶 C. 果胶和酪蛋白 D. 酪蛋白和海藻 10.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A. 柠檬黄 B. 胭脂红 C. 苋菜红 D. 核黄素 11.酶法去皮利用的是()。 A. 果胶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淀粉酶 12.罐制品的()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素。 A. PH B. 耐热性 C. 温度 D.时间 1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 A. 温度和时间 B. PH 和时间 C. PH和温度 D. 温度和PH 14.干制品的贮存最适当的温度是()。 A. 0~1℃ B. 12~15℃ C. 0~2℃ D. 10~15℃ 16.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 A. 熏硫和热烫 B. 浸硫和热烫 C. 热烫 D. 熏硫和浸硫 17.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 A. 浓缩 B. 预煮 C. 过滤 D. 打浆 18.腌制品是以()为主导。 A. 乳酸发酵 B. 酒精发酵 C. 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D. 醋酸发酵 22.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 0 ℃ B. -5℃ C. -10℃ D. -12℃ 26.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 A. 底物 B. 酶 C. 氧 D. PH 29.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 0℃~5℃ B. 0℃~1℃ C. 2℃~5℃ D. 1℃~3℃

《蔬菜栽培学(上)》试题库及其标准答案

1.C/N 比理论:植物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是受植物体中碳水化合物与氮化合物的比例(C/N)的控制。而当C/N 比率小时,趋向于营养生长;而当C/N 的比率大时,趋向于生殖生长。 2.茬口安排:就是蔬菜栽培制度的设计。 3.季节茬口:指一年当中露地或保护地栽培蔬菜的茬次。如越冬茬、春茬、夏茬、秋茬等。 4.土地茬口:指在轮作制度中,同一块菜地上,全年安排各种蔬菜的茬次。如一年两熟,二年五熟制等。 5.多次作: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多次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方式。 6.蔬菜供应淡旺季:蔬菜供应受气候和茬口安排的影响出现的供应不均现象,淡季蔬菜供应的品种、数量均少而价格高,旺季则相反。 7.春化:二年生植物经过低温处理诱导花芽形成的过程 8.种子春化型:萌动的种子就能够感应低温进行春化的一类蔬菜作物。 9.绿体春化型:以一定大小的秧苗感受一定时间的低温(2--5℃)春化的植物类型。 10.定植:蔬菜长到一定大小后,就要栽到陆地或本圃里,这一次栽植称为定植。 11.冻水:为稳定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保证蔬菜在各季节对水分的需求提前早返青,在越冬以前对蔬菜进行灌溉,这一水叫做冻水。 12.发育:是指蔬菜植物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植物体各部分、各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狭义地讲是指植株从营养体向生殖器官的转变过程。 13.翻身土:育苗播种前在阳畦打的底水渗下后,在畦面上撒一层细土,防止种子入泥,称之为“翻身土”。 14.育苗:在外界气候条件不良情况下(低温、寒流、高温、暴雨、冰雹等),利用一些设施设备(温室、大棚、阳畦、遮阳棚等)创造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环境,培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幼苗的过程。 15.分苗:在蔬菜长到一定大小时,为改善光照和土壤营养,把它定植于大田,这一措施称分苗。 16.炼苗:在分苗前的3~4 天要通风降温和控制水分,对秧苗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利于分苗后恢复生长,这一措施称炼苗. 17.护根育苗:泛指保护根系的育苗方式,如纸筒、纸方、苗钵、穴盘、营养方块等。 18.穴盘育苗:利用具孔穴的苗盘,进行护根育苗的过程,是现代化育苗的重要形式。 19.遮荫育苗:在育苗畦上利用遮阳网、秸杆之类遮成花荫,进行育苗的方式。 20.嫁接育苗:采用嫁接方法,对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进行育苗的方法。 21.经济系数:是指蔬菜植物的产品重量与植株生物总重的百分比值。 22.经济学产量:通常将蔬菜生长过程中有经济价值的产量称之为经济学产量。 23.立体种植:是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的一种有效的栽培方式。 24.连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栽种同一种或同一类蔬菜作物。 25.绿叶蔬菜:以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器官的蔬菜。 26.轮作: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流换栽种性质不同的蔬菜作物。 27.落蔓:是植株调整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植株的蔓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其能更好的利用光照,有利于结果,提高产量。 28.膜下灌水:为了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空气湿度,对用地膜覆盖的蔬菜进行灌溉的方法。 29.排开播种:为避免集中上市,将作物的播种期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延长供应期的一种播种方式。 30.培土:在植株生长期间将行间的土壤分次培于植株的根部,这一措施称为培土。

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

第二节日光温室环境特点及调控措施 温室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之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 温室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一、日光温室光照环境特点及调控 光照是日光温室的热量来源,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日光温室是以日光为惟一光源与热源的设施,所以光环境对温室生产的重要性是处在首位的。 (一)温室光照环境特点 温室内的光照环境不同于露地,由于是人工建造的保护设施,里面的光照条件受温室方位、结构类型,透光屋面大小、形状,透明覆盖材料的特性及洁净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日光温室光照条件表现呈光照不足、分布不均,前强后弱、上强下弱的特点。 1、光照强度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比自然光弱,这是因为自然光是透过透明屋面覆盖材料才能进入温室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表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早春或阴雪天,透光率只有自然光的50%~70%,如果透明覆盖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使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强的50%。 2.光照时数温室内的光照时数,是指受光时间的长短,温室内的光照时数一般比露地要短,因为在寒冷季节为了防寒保温,覆盖的保温被、草帘揭盖时间直接影响温室内光照时数。我县在寒冷的冬季或早春,每天温室光照时间不过7~8小时,远远不能满足栽培作物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3.光质由于受透明覆盖材料性质、成分、颜色等的影响,温室内光组成(光质)就与露地不同。光质影响蔬菜的着色、品质等,例如紫外光促进维生素C 的合成,红光控制开花及果实颜色。因为在温室内光质被削弱,所以温室生产的瓜、果、菜的颜色风味都比露地差。 4.光分布温室内由于受墙体与骨架结构、立柱、栽培作物种类等的影响,温室内不同部位光分布有差异,水平分布呈现南部强,中间次之,北部最弱;垂直分布呈上强下弱的特点。光分布的不均匀性,使得作物的生长也不一致。 (二)温室光照环境的调控措施 温室内栽培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光照要充足而且分布均匀。 1.改进温室结构、提高透光率 (1)选择适宜的建棚场地及合理的方位角,应选择南面开阔,东西无巨大遮阴物,避风向阳的地块,我县方位角是南偏西5~10°为宜。

食品技术原理试卷及答案1

课程代码: 座位号: 《食品技术原理》试卷A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班级: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 1 分,共10 分) 1、热致死微生物的主要机理是 【B 】 A.加热方式 B.蛋白质变性 C.热处理温度 D.水分 2、高酸性食品中常见腐败菌是 【B 】 A.嗜热菌 B. 酵母 C. 耐酸芽孢菌 D. 嗜温厌氧菌 3、20g/L 的味精和20g/L 的核甘酸共存时,会使鲜味明显增强,增强的程度超过20g/L 味精单独存在鲜味与20g/L 核甘酸单独存在鲜味的加合。这称作 【 A 】 A.相乘作用 B.对比增强现象 C. 对比减弱现象 D.变调现象 4、酸黄瓜罐头杀菌时【 】为其加热的主要问题。 【 B 】 A.腐败菌 B.酶的钝化 C.杀菌温度 D.加热时间

5、对象菌Z=100C,F121=10min,则F131= 【A 】 A.1min B.0.1min C.100min D.1000min 6、解冻中品质变化以【】为主要。【B 】 A.微生物繁殖 B.汁液流失 C.酶促反应 D.非酶促反应 7、水分活度在【】以下,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不能生长。【D 】 A.0.88 B. 0.91 C. 0.60 D. 0.75 8、以13位的EAN-13码为例,头三位代表国家,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分配,中国 大陆地区是 【C 】 A.590-594 B.390-394 C. 690-694 D.790-794 9、【】的照射可以达到辅照处理的目的,而不会损伤食品本身的组织,加工出来的食品质量好。【B 】 A.高剂量率、长时间 B. 高剂量率、短时间 C. 低剂量率、长时间 D. 低剂量率、短时间 10、当区别两个同类样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异,如成品检验和异味检验,使用【C】 A.成对比较检验 B.三点检验 C. 二-三点检验法 D.分类检验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1分,共10 分,答A表示说法 正确.答B表示说法不正确,本题只需指出正确与错误,不需要修改) 11、食品杀菌时减少原始菌数到最低程度极为重要。(A) 12、细菌一般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其耐热性最强。(A ) 13、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对加热的反应都十分稳定。(A) 14、F值可用于比较Z值不同的细菌的耐热性。(B) 15、高酸性食品加热杀菌时,酶的钝化为其杀菌的主要问题。(A ) 16、香蕉的冷藏温度低于120C时,会产生冷害。(A ) 17、要达到相同的渗透压,盐制时需要的溶液浓度就要比糖制时高得多。(B) 18、烟熏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风味和色泽。(A )

设施内的环境因素及调节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在进行:一是创造出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使作物本身特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环境。而设施农业,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设施栽培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因此生产者对环境的干预、控制和调节能力与影响,比露地栽培要大得多。管理的重点,是根据作物遗传特性和生物特性对环境的要求,通过人为地调节控制,尽可能使作物与环境间协调、统一、平衡,人工创造出作物生育所需的最佳的综合环境条件,从而实现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 制定作物设施栽培的环境调节调控标准和栽培技术规范,必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各个环境因子的要求。作物种类繁多,同一种类又有许多品种,每一个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生育阶段(发芽、出苗、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等),上述种种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均不相同,生产者必须了解。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5个环境因子,每个环境因子对各种作物生育都有直接地影响,作物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定性和定量的关系,这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所必须掌握的。 2.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征的机理。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在摸清农业设施内的环境特征及掌握各种园艺作物生育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生产者就有了生产管理的依据,才可能有主动权。环境调控及栽培管理技术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使各个环境因子尽量满足某种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对光、温、湿、气、土的要求。作物与环境越和谐统一,其生长发育也越加健壮,必然高产、优质、高效。

温室设施配置及环境调控技术

温室设施配臵及环境调控技术 一、温室外部结构优化及其环境调控 园艺作物温室栽培产量和品质除受气候、品种等因素影响外,与温室设施配臵和综合环境因子调控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等也有很大关系。 温室设施结构、覆盖材料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温室采光性的优劣取决于温室布局的走向和坡面角度,采光最好的温室走向是东西走向,且以单栋的东西向温室为最好;其次是东西向的连栋温室和南北向的单栋温室,南北向的连栋温室透光性最差。东西走向的连栋温室受温室屋脊和天沟的水平结构影响,会造成室内光照的不均匀性,南北向将出现明显的强光带和弱光带。相对来说南北走向的温室,光的透过率比较均匀,只是南立面山墙处的光透过率到冬季会显著提高。 温室的覆盖材料中以玻璃的透光性为最好,单层膜的透光性也很好,双层中空阳光板和双层充气膜温室的透光性最差。实践证明,后两者覆盖材料的温室不仅光的折射损失很高,而且使用过程中水蒸气和灰尘进入夹层后不易排除,进而导致透光率迅速下降。到了冬季,室内光照即使在晴天中午,也达不到作物正常的光照需求。中空阳光板和双层充气膜只适宜于耐阴花卉和观叶植物的栽培养护。 此外,玻璃和普通塑膜温室,覆盖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率较高,使温室内的紫外线处于较低水平。适量的紫外线有利于花卉转色和病

害的预防。 温室夏季遮阳降温和冬季覆盖保温的调控原则 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夏季的6月至8月和冬季的12月至次年2月,温湿度差距很大,给温室运行带来一定难度。光照的强度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速率,同时也间接影响室内的温、湿度变化。 虽然大型连栋温室已经配臵了降温和加温措施,但大多数生产者都比较关注室内的温度调节,容易忽视光照和湿度的协调控制。需要考虑的是:遮阳降温对光照的损失是否已经影响了园艺作物最大光合效率的发挥;风机和湿帘强制通风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否已经危及了园艺作物正常的生理;冬季温室保温的覆盖物晚揭早盖是否已造成作物的“光饥饿”等问题。 1.遮阳降温的调控原则启动遮阳降温对于种植喜阳花卉来说,应该是最后考虑的措施;对于一些喜阴花卉和观叶植物来说,则可首先启动,但都必须以满足植物对光照的最高需求(光饱和点以内)为调控原则。大多数花卉对光照和光质的要求较高,必须根据不同的品种设定最佳的光照管理指标,并实行智能化控制。尽管夏季温度偏高,但必须在早晚合适的时间段给予良好的透光条件,不能长时间依赖遮阳降温。同时,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调控管理应该是同步的。 2.覆盖保温的调控原则温室的冬季保温措施对温室的光照损失不能忽视,如日光温室草苫的掀和盖、连栋温室的内遮阳和双层保温设施的开与闭的掌握,都应该要以满足光照为首要目标。光照是植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满足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才能使植物生长

最新《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0分) 1.用剞刀法可使原料_________,烹调时原料易于_________,且能保持_________。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货原料涨发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等方法。 3.刀工是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要求,运用_________,将烹饪原料加工成_________的操作过程。 4.出肉加工是根据烹调的要求,将动物性原料的组织从_________上分离出来,其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5.整鸭去骨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步骤。 6.烹饪原料加工技术以_________为研究对象,以加工的具体工艺为内容。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出肉、去骨、和分档取料、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配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刀纹深浅一致、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对称。 8.按刀具的用途,一般可分为批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批后斩刀、其他类刀。 9.家畜内脏及四肢初步加工的方法有里外翻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水漂洗法。 10.鸡或鸭在初步加工时要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宰杀、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四个步骤。 11.家禽开膛取内脏时,常用的开膛方法有:腹开法、_________、_________。 12.生活在海洋中的_____、_____、_____、贝、_____等新鲜咸水产品成为海鲜。 13.家禽内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油脂等,此外、心腰及成熟的卵蛋等不可丢弃,洗净后也可制作菜肴。 14.刀工在烹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刀具和_________是进行原料加工的必备用具。 16.切分为7种,有直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切和________.

蔬菜栽培技术复习题

蔬菜栽培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土层,多利用浅土层中养分和水分,而利用深土层中养分和水分的能力(较弱)。栽培上在促进浅土层根系发达的同时,尽可能加深根系的分布。 2.当结球甘蓝的外叶增长到一定数量,早熟品种15?20片,中熟品种20?30片,晚熟品种30片以上时即开始(结球)。 3.萝卜和胡萝卜为(根菜)类中最重要的两种蔬菜。 4.大蒜从花芽开始(分化)到采收蒜薹,约需40天。蒜薹的伸长和增重前期较缓慢,甩 缨以后生长速度加快直至采收,日增长量达4厘米以上。 5.韭菜在生产过程中,围绕“培根壮秧”这一中心,合理解决收割与(养根),前茬与后茬。当年与来年的关系,才能使植株健壮不衰,连年髙产。 6.芹菜种子的发芽必须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一定的氧气等条件。 7.黄瓜育苗期间的温度管理要注意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播种至60%?70%出苗,要求28°C 左右,掌握较高温度有利于促进(出苗),减少养分自身消耗二是子叶展开到真叶显露,应控制较低温度形成(徒长苗),防止发生猝倒病而出现倒苗现象。 9.菜豆和豇豆是豆科蔬菜中最重要的两种。按其生长习性均可分为(蔓生)种、半蔓生 种和(矮生)种。 10.大白菜的营养生长阶段主要包括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和体眠期五个时眠期五个时期。 11.温室甘蓝要求在元旦和春节收获,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应在(9—10月)播种。 12.根菜类(深根性)为作物,主根伸人土壤底层。 13.(蚜虫)是引起菠菜冬季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14.黄瓜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完熟期)甩条发棵期和结果期四个时期。 15.马铃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病毒等原因常导致(种性退化)现象。 16.芽苗类蔬菜多数属于(速生)蔬菜.种芽菜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最快的5?6 天就可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最慢的也只有20天左右?平均一年可以生产(30)茬,复种指数是一般蔬菜生产的10?15倍。 17.窝笋为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 18.芽菜类多在保护地或其它有设施的环境里生产,一般以(水培)法为主。 19.温室甘蓝要求在元旦和春节收获,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应在(9--10月)播种。 20.大葱栽植有排葱和插葱两种方法,鸡腿葱和短白葱适用(排葱法),长白大葱适用(插葱法)。 21.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可分为绿熟期(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完熟期)四个时期。 22.黄瓜苗期易发生的主要问题有:寒根(沤根)烧根、闪亩、烤苗、(徒长苗)花打顶等。 23.豆类蔬菜(氮肥)对的需求量较少,应该多施(鳞甲)肥。 24.马铃薯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感染病毒等原因常导致(种性退化)现象。 25.窝笋为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 26.大白菜一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27.花椰菜的花球是生殖器官,又是(贮藏)器官。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817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8868蔬菜塑料箱的取样方法 GB14877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14878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4929.4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 GB/T14973食品中粉秀宁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15063复混肥料 GB/T15401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7419含氨基酸叶面肥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NY227微生物肥料

果蔬课程现用教材出卷试题库 (1)

一、填空题 1.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学科主要解决的是果蔬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二、判断题 1.(√)一般果蔬所提供的能量较低,属于碱性食品。 四、单项选择 1.(A )我国下列果蔬制品中达到国际贸易量的50%以上的是 A.苹果汁(浆) B.脱水蔬菜 C.蘑菇罐头 D.笋罐头 四、多项选择 1.(C、D )下列不属于蔬菜和水果主要营养成分的是 A.维生素C B.矿物质 C.脂肪 D.蛋白质 E.膳食纤维 2.()可利用废弃的柑橘果籽提取下列哪些成分比较合理 A.矿物质 B.食用油 C.蛋白质 D.胡萝卜素 E.果胶 六、简答题 1. 国外果蔬加工产业的特点是? 1、已实现了果蔬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2、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3、技术与设备越来越高新化 4、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5、资源利用越来越合理 2. 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果蔬商品化处理程度低,流通链条低温化程度低 2、缺乏优质原料和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不合理,尤其缺乏加工用品种 3、果蔬加工机械化、现代化速度较慢,加工转化能力低 4、果蔬综合加工利用低 5、果蔬加工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与技术监督 一、填空题 1. 一般将果蔬成熟度分为可采成熟度、加工成熟度、生理成熟度。 二、判断题 1.(×)一般食品的A w越大,食品越耐贮藏。 2.(√)只有密封才能保证一定的真空度。 3.(√)达到生理成熟度的果实除了做果汁和果酱外,一般不适宜加工其他制品。 4.(×)制作果脯及酱腌菜选择软水较好。 5.(√)果蔬汁、果酒加工选择软水较好。 6.(×)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7.(√)蔗糖、淀粉糖浆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看待。 8.(√)振动筛可作为果蔬原料分级使用。 三、单项选择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问答判断题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问答判断题 1.在蔬菜种植阶段发育中,春化作用是指春天的高温促进植物开花的现象。(×) 2.土壤根据矿物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将其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3.综合气调贮藏条件为氧浓度越低,温度越低,害虫越容易窒息而亡。(×) 4.蔬菜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它是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5.从狭义的角度讲“生长”是指细胞由营养体向生殖器官转变,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6.食用器官分类法是按照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行分类的,所以最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 7.短日照性蔬菜在南种北引时会提前开花,缩短生育期,北种南引则相反。(√) 8.蔬菜在育苗的过程中,遇到灾害性天气,如连阴天下雪切不可揭开草毡,以免幼苗受到冻害。(×) 9.在黄瓜育苗过程中,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时,切口的方向是黑籽南瓜向斜下方切,黄瓜向斜上方切。(√) 10.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在生产上用来防止茄果类、瓜果蔬菜落花落果最常用的是2,4-D、赤霉素和防落素。(×)

11.发育是指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引起植物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12.农业生物学分类法的优点是可以明确蔬菜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凡是亲缘关系近的,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都很相似。(√) 13.茄果类蔬菜根系再生能力差,所以要采用保护根系的方法育苗。(×) 14.在黄瓜嫁接育苗时,如果采用靠接法,接穗(黄瓜)应比砧木(黑籽南瓜)晚播3~5天。(×) 15.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作用各异,其中矮壮素和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 16.“卷心”现象标志着大白菜结球期的开始。(√) 17.西芹和中国芹菜的栽培密度相同。(×) 18.茎用莴苣即是莴笋。(√) 19.防止番茄徒长常用乙烯进行处理。(√) 20.番茄果顶部缺钙是顶腐病(脐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西瓜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方式。(√) 22.芹菜种子在高温下不易发芽,有弱光存在比黑暗下发芽率高。(√) 23.叶用莴苣又称生菜。(√) 24.应用植物生长剂不会引起番茄畸形果的发生。(×) 25.黄瓜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维持10℃左右温差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送教下乡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10*2=20分 1、支撑拱杆的柱子,承受棚架、塑料薄膜的重量,并负荷雪雨和受风压和引力的作用是(。 A.立柱 B.拱杆 C.拉杆 D.压杆 2、当番茄植株长至架顶时,要及时(。 A.浇水 B.中耕 C.吊蔓 D.落蔓 3.大棚番茄春提前栽培时,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留(果穗摘心。 A.1~2 B.2~3 C.3~5 D.5~6

4.番茄果实胎座部分发育不良,严重时果实表皮带棱,果实体积重量轻,形成(。 A.卷叶 B.裂果 C.畸形果 D. 空洞果 5.下列属于杀虫剂的是(. A. 80%代森锰锌 B.10%吡虫啉 C.75%百菌清 D.杀毒矾 6.白粉虱对(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可在温室内设置诱虫板。 A.红 B.白 C.黑 D.黄 7.大棚黄瓜春提前栽培中,当15cm深处地温稳定在(℃时定植。 A.5 B.8 C.10

D.12 8.空气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菌脓,这是(病害特有症状。 A.细菌性 B.真菌性 C.病毒性 D.线虫 9.韭菜割茬高度一般在鳞茎以上(cm处收割为宜。 A.0 B.1~2 C.2~3 D.3~4 10.绿菜花育苗时,当幼苗(真叶时分苗。 A.1~2 B.3~4 C.5~6 D.6~7 二、填空题(18*1=18分 1.河北省日光温室的跨度一般为 m,不宜过大或过小。 2.塑料大棚的适宜长度为 m,适宜宽度为 m。

3.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是。 4.在番茄生产中,一般久旱遇雨或突浇大水或果实暴晒后突遇大雨情况下,较易发生。 5.番茄晚疫病病菌主要在。 6.在茄子生产中,花期用 40~50mg/kg喷花或用30mg/kg的2,4-D涂抹花柄,可防止落花落果。 7.蔬菜育苗时,营养土配制时一般用肥沃的田园土份,腐熟的粪肥份,土和肥都要过筛混匀。 8.日光温室生产辣椒时,越冬茬一般在播种育苗。 9.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时一般在播种育苗。 10.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播种适期一般为。 11.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时,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提高到℃。 12.露地栽培西瓜的整枝分整枝、整枝、整枝。 13.日光温室菜豆生产时,冬春茬栽培一般于播种育苗。 14.日光温室草莓生产中,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多在定植。 三、名词解释(5*2=10分 1.温室: 2.番茄裂果: 3.珍稀特蔬菜: 4.拱杆: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送教下乡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10*2=20分) 1、 支撑拱杆的柱子,承受棚架、塑料薄膜的重量,并负荷雪雨和 受风压和引力的作用是()。 A.立柱 B.拱杆 C.拉杆 D.压杆 2、当番茄植株长至架顶时,要及时( )。 A.浇水 B.中耕 C.吊蔓 D.落蔓 3.大棚番茄春提前栽培时,早熟栽培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留( )果 穗摘心。 A.1~2 B.2~3 C.3~5 D.5~6 4.番茄果实胎座部分发育不良,严重时果实表皮带棱,果实体积重量 轻,形成( )。 A.卷叶 B.裂果 C.畸形果 D. 空洞果 5.下列属于杀虫剂的是( ). A. 80%代森锰锌 B.10%吡虫啉 C.75%百菌清 D.杀毒矾 6.白粉虱对( )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可在温室内设置诱虫板。 A.红 B.白 C.黑 D.黄 7.大棚黄瓜春提前栽培中,当15cm深处地温稳定在( )℃时定植。 A.5 B.8 C.10 D.12 8.空气湿度高时,病部产生菌脓,这是( )病害特有症状。 A.细菌性 B.真菌性 C.病毒性 D.线虫 9.韭菜割茬高度一般在鳞茎以上( )cm处收割为宜。 A.0 B.1~2 C.2~3 D.3~4 10.绿菜花育苗时,当幼苗( )真叶时分苗。 A.1~2 B.3~4 C.5~6 D.6~7 二、填空题(18*1=18分) 1.河北省日光温室的跨度一般为 m,不宜过大或过小。 2.塑料大棚的适宜长度为 m,适宜宽度为 m。 3.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是 。 4.在番茄生产中,一般久旱遇雨或突浇大水或果实暴晒后突遇大雨情况 下,较易发生 。 5.番茄晚疫病病菌主要在 。 6.在茄子生产中,花期用 40~50mg/kg喷花或用30mg/kg的 2,4-D涂抹花柄,可防止落花落果。 7.蔬菜育苗时,营养土配制时一般用肥沃的田园土 份,腐熟的粪肥 份,土和肥都要过筛混匀。

日光温室环境综合调控技术

日光温室环境综合调控技术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上,应紧紧围绕光照、温度、湿度、水份管理,通风等方面进行。使室内达到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通风合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栽培环境。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日光温室室内空气湿度大,病害发生频率高,如何防止病害发生则是日光温室环境调控的核心,因此,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技术应该是以植物保护为核心的环境调控技术,只有创造好了防止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才能贯彻以防为主的植物保护方针,也就为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创造了基本必要的条件。 一、光照管理 在保温棉被使用上,在允许的条件下,做到日出提启,日落前覆盖,尽可能延长日照时间。每天日照时间达到7~8小时以上。每7—10天用湿布在棚面擦洗,清除吸附的灰尘。连阴天或雪天也应在12—16时之间,拉启棉被透光。 (一)增加室内光照的常规措施:一是采用合理的温室方位和屋面角度;二是选用合理的温室结构及骨架材料;三是选用长寿、防尘、抗老化、无滴棚膜;四是经常打扫、清洁薄膜,保持薄膜较高的透光率;五是阴天也要适当揭草帘,以增加光照;六是在日光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 (二)人工补光措施常用方法:一是高压钠灯:发光效

率高,功率大;光谱分布范围较窄,黄橙光为主;寿命高(12000~20000小时)。目前在园艺设施补光中使用较多。二是低压钠灯:发光效率很高,功率大;光色为单一的589 nm 黄色光;寿命高(平均寿命18000小时);光色单一,很少单独使用,但可与其他光源配合使用。 二、温度管理 1、气温:一般白天控制在25℃—32℃之间,根据不同作物需要在区间内进行调整。保温棉被要做到早拉启、日落前覆盖。早拉有度,一般棉被拉启后,室内温度略有下降,降温1—2℃后很快回升。若棉被拉启后,温室内温度下降在4℃左右,说明拉启过早,应推迟拉启。拉启棉被后,40分钟内气温应上升到25℃左右,60—80分钟内,气温上升至28℃。10—14时是作物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气温应保持在25℃—32℃之间(不同作物,应在区间内相应调整)。晚放帘有规:根据不同作物要求的夜间温度不同,晚放帘时间也应不同。一般应注意放帘时的室内基础温度,要求夜温高的作物,放帘时的室内基础温度要高,放帘时间相应要早。要求夜温低的作物,放帘时的室内基础温度要低,放帘时间相应要迟。 2、地温:地温应保持在14℃—16℃之间,根据不同作物要求在区间内调整。日光温室的透明覆盖材料—塑料棚膜,应在9月下旬就进行覆盖,以利提高地温(地温是比较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