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概论

第1章概论

第1章概论
第1章概论

孙燮华《数字图像处理--原理与算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章概论

1.1基本概念

一幅单色图像P可以用一个在平面区域上的二元光强函数

来表示,其中函数值表示在坐标处图像的灰度值。如果图像P是彩色的,则

是一个向量函数。它的每一个分量代表图像在点处相应的颜色通道的值。

1.1.1 连续图像

人眼所看到的空间某位置上的景物是由光线照射在景物上并经过反射或透射映入人眼而形成的图像。因而,可以将一幅图像看作空间各点光强度的集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光强度看作随空间坐标、光线波长和时间t变化的连续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1.1.1)如果只考虑光的能量而不考虑其波长,则图像在视觉上表现为灰色影像,称之为灰度图像(gray image)或单色图像(monochrome image),其图像函数为

(1.1.2)如果处理的灰度图像是静止图像(still image),即图像内容不随时间变化,则上述图像函数可以表示为

(1.1.3)

理论上,静止彩色图像可以表示为

(1.1.4) 由于彩色图像(color image)可以分为红(R)、绿(G)和蓝(B)三基色,因此,对于彩色图像而言,图像函数可以用R、G和B三个通道的值表示

(1.1.5)

由(1.1.5)表示的是一个三维向量函数。

连续图像也称为模拟图像。连续图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像点位置的变化以及每个像点的灰度变化都是连续的。可以认为它是由无数个像点组成的,而且每个点上的灰度值都有无限多个可能的取值。它反映了客观景物的亮度和颜色随空间位置和方向上的变化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1.1.2 数字图像

离散图像又称为数字图像,将平面区域内的连续图像

按一定方式划分为小块区域,参见图1-1-1。这些小区域称为图像元素(picture element),简称为像素(pixel)。像素是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元素,是按某种规律,比如,模拟/数字转换编成的一系列二进制数码表示的信息。

图1-1-1 图像离散化示意图

上述图像进行的两个离散化操作也称为图像数字化处理。通过数字化处理,就可以获得数字图像。在这些小区域上获取图像的亮度作为“样本”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采样。采样过程中获取的亮度样本值仍然是连续的值。我们还需要将这些值“量化”为整数值。一般地将亮度值均匀地量化成256个等级。有两种方法表示从白到黑的量化:一种是0~255对应由白到黑,另一种是0~255对应由黑到白。在图像处理时,应该注意,相应系统是采用那一种表示法。

图像在空间上经过离散化并对采样值量化后,一幅宽高分别为M和N的图像简称为M×N图像,可用如下矩阵表示

此处M和N,通常可用2的整数幂表示,比如, 。常称(1.1.6)的矩阵为图像矩阵。由(1.1.6)可知,离散图像的宽度M是图像矩阵的列数,而高度N是行数。今后本书进行处理的所有图像除特别说明外均指数字图像。

根据图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灰度图像

当一幅图像具有灰度级时,常称该图像是k比特图像。比如,一幅有个灰度级,就称其为8比特图像。灰度图像矩阵元素的取值范围通常为[0, 255],所以,也常称为256级灰度图像。一般地,“0”级表示纯黑色,“255”级表示纯白色,中间的灰度级从小到大表示由黑到白的过渡。

2. 二值图像

一幅二值图像的二维矩阵仅由为0、1两个值组成,“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二值图像通常用于文字、线条图的扫描识别和掩模图像的存储。二值图像可以看成是灰度图像的一个特例。请注意,在图像存储时,即使二值图像其灰度值仍然在[0, 255]内,但它仅有两个值:0和255。所以二值图像在存储时,必须将0-1图像序列转化成255-0图像序列。

3. RGB彩色图像

RGB图像分别用红(R)、绿(G)、蓝(B)三原色的组合来表示每个像素的颜色。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值,用RGB三原色表示直接存放在图像矩阵中。由于每一像素的颜色需要R、G、B三个分量来表示,所以RGB图像的图像矩阵与其它类型的图像矩阵不同,是一个三维矩阵可用M×N×3表示。比如,若表示彩色图像,则在矩阵(1.1.6)中

是一个三维向量,由表示R、G、B值的3个分量组成。

1.1.3 颜色模型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模型。

1. RGB模型

这个模型基于笛卡尔坐标系,3个轴分别为R、G、B,参见图1-1-2。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形成一个立方体。原点对应黑色,离原点最远的立方体的顶点对应白色。在这个模型中,从黑到白的灰度值分布在从原点到离原点最远的顶点的连线上。在立方体内其余各点对应不同的颜色,可用从原点到该点的矢量表示。

图1-1-2 RGB彩色立方体

根据这个模型,每幅彩色图像包括3个独立的基色平面,或者说可以分解到3个基色平面上。反过来用3个独立的基色平面可表示1幅彩色图像。一幅“真”彩色RGB图像用24 bit,即R、G、B三个分量各用8 bit表示。这样,一幅“真”彩色RGB图像的颜色总数有16 777 216种。

2. HSI模型

RGB模型是从物理和光学的角度描述颜色的,而HSI则根据人类视觉主观感觉对颜色进行描述。研究与实践均表明,人眼不能直接感觉R、G、B三种颜色的比例,只能通过感知颜色的色度、饱和度和亮度来区分物体。在HSI彩色空间中,H表示色度(hue),S表示饱和度(saturation),I表示强度(intensity),即亮度。其中色度和饱和度表示颜色的彩色信息,而I决定了像素的整体亮度,与彩色信息无关。

这个模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分量I与图像的彩色信息无关,其二是,分量H和S与人感受的方式紧密相连。这两个特点使得HSI模型非常适合于借助人的视觉系统来感知彩色特性的图像处理算法。

由RGB到HSI的转换公式如下

也可作相反的转换。

3. YIQ色彩系统

YIQ色彩系统为欧洲的电视系统所采用,其中Y是指颜色的明视度(luminance),即亮度(brightness)。其实,就是图像的灰度值,而I和Q是属于色调(chrominance),即描述图像色彩及饱和度的属性。RGB 与YIQ系统之间可以转换,对应关系如下

1.2 图像的统计特性

本节将介绍主要的统计特性。

1.2.1 基本统计分析量

1. 图像的信息量

一幅图像如果有k种灰度值,且各灰度值出现的概率分别为。根据香农(Shannon)定理,图像的信息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称H为图像的熵。当图像中各灰度值出现的概率彼此相等时,则图像的熵最大。信息量表示一幅图像所包含信息的多少,常用于对不同图像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2. 图像灰度平均值

称图像一块区域中所有像素灰度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这块区域的灰度平均值。根据算术平均的定义,M×N图像区域的灰度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在图像处理中,常常要计算小块区域,比如计算3×3或5×5小块区域的灰度平均值。

3. 图像灰度中值

图像中一块区域的灰度中值,简称中值是指区域内全部像素的灰度值经过大小排序后处于中间的灰度值。在应用中,计算整幅图像的灰度中值的机会很少。常用的是计算小块区域,比如计算3×3小块或5×5小块的中值。例如下面的9个灰度值是某个3×3小块的灰度值排序后的结果

198,156,156,99,98,77,68,45,45

处于中间的98就是这个3×3小块的中值。

4. 图像灰度方差

一块M×N图像区域的灰度方差反映了该区域内各像素灰度值与灰度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与熵一样,图像灰度方差是衡量图像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度量指标,也是图像统计特性中最重要的统计量之一。一幅图像的灰度方差越大,图像的信息量也越大。

1.2.2直方图

一幅图像的灰度分布图就是它的直方图(histogram)。直方图中的横坐标是灰度值,纵坐标是该灰度值出现的频率(像素的个数)。所以直方图H可用下式

计算,其中w和h分别是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下图1-2-1是图像Lena的直方图,它表示Lena图中各灰度值出现的频率,其中频率最高的灰度值是19,共635次。

1. 直方图的另一种定义

假设一幅连续图像平滑地从中心的高灰度级变化到边缘的低灰度级。我们可以选择某一灰度值r,然后定义一条轮廓线。该轮廓线连接了图像上所有具有灰度值等于r的点。这种灰度值相等的轮廓线类似于地理中的“等高线”。所得的轮廓线形成了包围灰度值大于等于r的封闭曲线。记灰度值为r的轮廓线包围区域的面积为A(r), 则当灰度值为r时直方图的值H(r)定义为

图1-2-1 图像及其直方图

上式的负号是因为面积函数A(r)是一个递减函数,参见图1-2-2。

图1-2-2轮廓线示意图

对于数字图像,的最小值为1,所以用差分代替上面的导数,得到

由上式可知, 直方图正是灰度值等于r的像素个数。所以,这种对连续图像定义的直方图是前面对离散的数字图像直方图定义的推广。

2. 直方图的性质

(1) 直方图是一幅图像中各像素灰度值次数或频数统计的结果,它只反映该图像中不同灰度值出现的概率,而不能反映某一灰度值像素所在的位置信息。所以直方图丢失了灰度值的位置信息。

(2) 一幅图像唯一地确定一幅直方图。但不同的图像可能有相同的直方图。即图像与直方图之间是一种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参见图1-2-3,其左图与右图的直方图相等。显然还可以构造出许多直方图相等的图像。

(3) 根据直方图的定义可知,当一幅图像看成若干幅子图像拼接而成时,则各子图像直方图之和等于原图像的直方图。

3. 直方图的作用

(1) 数字化参数

直方图给出了一个简单且直观的可视化数据。可用于判断一幅图像是否合理地利用了全部允许的灰度级范围。一般一幅数字图像应该利用全部或几乎全部可能的灰度级,否则等于增加了量化间隔。一旦数字化图像的灰度级数少于256,丢失的信息将不能恢复。

在图像取样量化过程中对超出数字化器处理范围的亮度值将被简单地置为0或255。由此将在直方图的一端或两端产生尖峰。数字化时对直方图进行检查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以便纠正。

图1-2-3 直方图相等的图像

(2) 选择边界阈值

假定一幅图像背景是浅色的,前景是一个深色的物体,这类图像的直方图如图1-2-4。物体中深色像素产生直方图的左峰,而浅色背景形成直方图的右峰。物体的边界处产生两峰之间的“谷”。选择谷底作为灰度阈值将能分割背景与前景。

图1-2-4 双峰直方图

1.3 图像文件格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主要有BMP、JPG(JPEG)、GIF和PNG等格式。

1.3.1 BMP图像文件格式

1. BMP文件结构

位图(BitMap Picture,BMP)文件格式是Windows系统交换图形、图像数据的一种标准格式。BMP 图像的数据由四部分组成,如表1-3-1所示。

第一部分为位图文件头BITMAPFILEHEADER。它是一个结构体,其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FILEHEADER

{

WORD bfType;

DWORD bfSize;

WORD bfReservedl;

WORD bfReserved2;

DWORD bfOffBits

} BITMAPFILEHEADER;

其中,WORD为无符号16位二进制整数,DWORD为无符号32位二进制整数。这个结构的长度是固定的,为14个字节。

第二部分为位图信息头BITMAPINFOHEADER,也是一个结构,其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HEAIDER

{

DWORD biSize;

LONG biWidth;

LONG biHeight;

WORD biPlanes;

WORD biBitCount;

DWORD biCompression;

DWORD biSizeImage;

LONG biXPelsPerMeter;

LONG biYPelsPerMeter;

DWORD biClrUsed;

DWORD biClrImportant;

} BITMAPINFOHEADER;

其中,LONG为32位二进制整数。这个结构的长度是固定的,为40个字节。biCompression的有效值为BI_RGB、BI_RLE8、BI_RLE4、BI_BITFIELDS。这些都是Windows定义好的常量。由于RLE4和RLE8的压缩格式用的不多,今后仅讨论biCompression的有效值为RI_RGB,即不压缩的情况。

第三部分为调色板(Palette),当然,这里是对那些需要调色板的位图文件而言的。真彩色图像是不需要调色板的,BITMAPINFOHEADER后直接是位图数据。调色板实际上是一个数组,共有biClrUsed 个元素(如果该值为零,则有2的bi Bitcount次方个元素)。数组中每个元素的类型是一个RGBQUAD结构,占4个字节,其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RGBQUAD

{

BYTE rgbBlue; //该颜色的蓝色分量

BYTE rgbGreen; //该颜色的绿色分量

BYTE rgbRed; //该颜色的红色分量

BYTE rgbReserved; //保留值

} RGBQUAD;

第四部分就是实际的图像数据。对于用到调色板的位图,图像数据就是该像素颜色在调色板中的索引值。对于真彩色图像,图像数据就是实际的R、G、B值。下面就2色、16色、256色和真彩色位图分别介绍。

对于2色位图,用1位就可以表示该像素的颜色,一般0表示黑,1表示白,所以一个字节可以表示8个像素。

对于16色位图,用4位可以表示一个像素的颜色,所以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个像素。

对于256色位图,一个字节刚好可以表示1个像素。

下面两点请读者注意:

(1) BMP文件每一行的字节数必须是4的整数倍。如果不是,则需要补齐。

(2) BMP文件的数据存放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也就是说,从文件中最先读到的是图像最下面一行的左边第一个像素,然后是左边第二个像素,接下来是倒数第二行左边第一个像素,左边第二个像素。依次类推,最后得到的是最上面一行的最右边的一个像素。

1.3.2 JPG图像文件格式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JPG, JPEG) 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标准。JPEG图像具有24位彩色处理能力,可以处理照片中微小色彩细节,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相同图象质量的其它常用文件格式,如GIF,TIFF,PCX相比,JPEG是目前静态图像中压缩比最高的。正是由于JPEG 的高压缩比,使得它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中。因为网络的带宽非常宝贵,选用一种高压缩比的文件格式是十分必要的。

1.3.3 GIF图像文件格式

图形交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GIF) 这个格式支持8位调色板图像,即这种图像只能使用256种颜色。因此,通常GIF图像只用于色彩比较简单的插图。GIF是Web及其联机服务上常用的一种文件格式,用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档中的索引颜色图像,但图像最大不能超过64MB,颜色最多为256色。GIF图像文件采取LZW压缩算法,存储效率高,支持多幅图像定序或覆盖,交错多屏幕绘图以及文本覆盖。

GIF主要是为数据流而设计的一种传输格式,而不是作为文件的存储格式。换句话说,它具有顺序的组织形式。GIF有5个主要部分以固定顺序出现,所有部分均由一个或多个块(block)组成。每个块的第一个字节中存放标识码或特征码标识。这些部分的顺序为:文件标志块、逻辑屏幕描述块、可选的“全局”色彩表块(调色板)、各图像数据块(或专用的块)以及尾块(结束码)。

1.3.4 PNG图像文件格式

便携式网络图形(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 PNG)集JPEG和GIF两种图像文件的优点,是未来Web 图像格式的公认标准。PNG图像在性能上比GIF图像优越得多,能显示上百万种颜色。这是一种可扩展的文件格式。采用无损压缩,并且支持全彩(真彩)图像。PNG支持索引彩色、灰度和真彩色,并提供可选的通道。用来存储灰度图像时,灰度图像的深度可多达16位;存储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的深度可多达48位,并且还可存储多达16位的通道数据。

1.4图像质量的评价标准

图像经过处理后,原图像与经过处理后的图像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如何度量或者说如何评价图像的质量是图像处理中必然遇到的问题。由于人类视觉模型至今尚未完全确立,所以产生两种判别标准:客观评价标准和主观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标准建立在图像与图像之间的误差计算模型上,而主观评价标准则由一组人群用肉眼对图像的质量打分得到。

1.4.1 客观评价标准

1. 图像间的距离

两幅图像之间的距离就是它们之间的误差。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某些定义之间是等价的,即两者距离相差一个常数倍。但某些定义之间不存在等价关系。

记M×N灰度图像的矩阵为,另一幅相同尺寸的灰度图像的矩阵为。则图像与的上确界距离定义为

它表示两幅图像在某处灰度差值的最大值。

均方根距离(root mean square,rms)定义如下

上确界距离主要用于理论计算,很少有实际的应用。均方根距离是最常用的距离。它表示两幅图像之间的平方平均误差。许多其它的距离定义大都与它有关。

2. 客观评价标准

所谓图像客观评价标准,实际就是一种误差估计。下面列举常用的误差估计。

均方误差MSE,其计算公式如下

规范化均方误差NMSE,其计算公式如下

此处

对数信噪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db是单位(分贝)。

峰值信噪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在上述的这些评价标准中,PSNR是比较常用的客观标准。

1.4.2 主观评价标准

主观评价采用平均判分MOS(mean opinion score)或多维计分方法进行测试。即组织一群足够多的实验人员,通过观察来评定图像的质量。观察者给评定的图像打一定的质量等级,以及与原图像比较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质量分为5级、6级或7级的评分制等。最后用平均的方法得到图像的分数。这样的评分虽然很费时间,但比较符合实际。目前,国际标准都采用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完全等同。由于客观评价比较方便,有说服力,所以在论文中常被采用。但主观评价很直观,符合人眼的视觉效果。所以,两者均不能偏废。

1.5 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概括起来,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应用于下面的几个领域。

(1) 通讯

(2) 宇宙探测

(3) 遥感

(4)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5)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6) 军事、公安等方面的应用

(7) 机器人视觉

(8) 视频和多媒体系统

(9) 科学可视化

(10) 电子商务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文学观念 A、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及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及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及人、人及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及人类共同性的、认识及情感的、无功利性及有功利性的、假定性及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及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6、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0、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复习 考纲学习: 1. 了解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2.掌握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五种文学观念 3.理解文学嬗变的原因 4.理解“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 1. 文学的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 文学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是在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中,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过程。 关键词“客观存在”和“审美对象” 客观存在只是纯然的存在,并不能被我的感觉所掌握,那就不能成为我的对象,存在的关系也就不会建立,文学活动还不能形成。 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

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 A. 生产职能的组成内容之一 B. 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C. 生产职能之外的一项独立工作 D. 一种简单的职能工作【】 2. 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是 A. 从单式记账过渡到复式记账 B. 会计记录的内容不断丰富 C. 会计记录的方法不断更新 D. 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 3. 现代会计的形成标志是 A. 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 B. 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 C. 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会计领域 D. 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 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 4.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 A. 反映 B. 监督 C. 反映和监督 D. 控制【】 5. 会计主要是利用, 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A. 货币计量 B. 实物量度 C. 劳动量度 D. 货币、实物和劳动量度【】 6. 会计反映应具有 A. 完整性 B. 连续性 C. 系统性 D. 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7.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价值指标进行的 A. 事后监督 B. 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C. 内部监督 D. 货币监督【】 8. 前提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客体 D. 会计分期【】 9.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在于 A. 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B. 正确确定企业当期损溢 C. 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D. 正确计算资产的价值【】 10. 下列有关会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会计的目标就是为决策人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 B. 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C. 要求会计在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考虑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文学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四要素: 由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的文学四要素观点。文学作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二、文艺学: 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五个分支。 三、文学理论: 以文学的普通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哲学方法为总指导,以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主要由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构成。 四、文学批评: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具体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评价的精神活动。 五、文学史: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进行描述,对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思潮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揭示隐藏其内在的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六、文学活动: 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社火所特有的,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七、文学本体: 本质、特性所呈现的形态。 八、文学的特点: 历史性、多样性。 九、文学观念: 是指人们对文学现象的觉悟。 十、文学概念: 是对文学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形成的是具备有一定内涵的外延的词语形成。 十一、文学形式: 文学的外在表现形态,如语言、文本等。 十二、文学三个基本方面(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文学史是关于文学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文学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它是某个时代或所有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为主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致力于在具体文学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和研究中显示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文学批评史对某些集体文学现象(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与文学史相比文学批评则是具体的、局部的、空间的。文学史则是总体的、全局的、时间的。文学史致力于文学总体过程的描述和内在规律的揭示。文学批评则致力于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理论则致力于从理论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对文学现象所涉及的六大方面的内在构成和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文学批评比,文学理论系统全面抽象。与文学史比,文学理论不致力描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不致力于分析文学史上的具体文学现象。它致力于在抽象理论的框架内以理论的语言全面系统地揭示文学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特征。文学理论也可以研究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但只是作为说明或证明文学理论的原理的材料和例证,而不能成为文学理论的必要构成。 联系: 文学史不是作家作品的简单编年史,它需要以某种文学史观和某种文学本质观为基础来指导研究者理解、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定义: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艺用人体解剖学历史简介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公元前3──2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在西方研究解剖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因为制作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 (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 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和亚里斯多德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在西方发展到文艺复兴时代,人体解剖学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时,解剖学也涌现出一位巨匠——维扎里(1514-1564),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1452——1519), 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黄帝内经》 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 如有关人体比例方面的“立七坐五盘三半”,规范颜面的“三停五眼”,总结脸部形态的“相之大概,不外八格——田、由、国、用、目、甲、风、申”, 由美国佐治·伯里曼所著而翻译的《艺用人体结构解剖》言简意赅地向学者指出:研究形态解剖,塑造人体形象,必须以卯榫的方式去架构(骨骼),以体积的观念去组合(肌肉)。从而把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与塑造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第一节人体的比例、体位及部位 一、人体的比例 人体的比例通常以人的头长为计量单位,以此来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男女人体的高度均为七个半头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大致为:不同年龄的比例划分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有发育的迟早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各年龄段的身高比例也只能是一个约数,一个参考坐标。以自身头高为原尺来算,1-2岁为4个头高,5岁左右为5个头高,10岁左右为6个头高,15岁左右为7个头高,18-20岁为7.5-8个头高。这个比例,是按照成年后7.5-8个头高来算的,是中国人的标准比例,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参考。以上比例可以用“逢五进一”这个口诀来记住它,即每隔五岁增加一个头高。 三、人体解剖的部位区分 人体从总体上,由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部分构成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下肢分为大腿、膝、小腿、踝、足等部分 骨骼结构的关节处和骨骼在人体的外露点(骨点)为艺用解剖学的重点。人体的骨骼一共有206块,各骨端由软骨、韧带或关节连接起来。人体的主要骨骼有: 人体的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指间关节、指掌关节 三、人体的肌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约有600块左右。表层的肌肉直接构成人体外形的轮廓和起伏。肌肉的形状较多样,四肢肌肉多呈长梭状,分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跨过关节,起止于骨上,牵动骨骼产生运动。躯干肌肉多为扁平状,肌腱多为薄膜。 从骨骼上看,男子骨骼大而方,胸廓较大,盆骨窄而深;女子骨骼小而圆滑,胸廓较小,盆骨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文档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文学概论第一章名词解释

再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在西方,最古老的模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表现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实用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文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的。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就是实用说。 独立说:认为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形式的创造。 客观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文本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成为一个自足体,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建构。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觉和再创造。认为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活动中。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 文学四要素:是由美国学者布拉姆斯提出的。他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 文学活动: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展开的,包括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的完整的文学活动。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 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灯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品质阅读: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的阅读。 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和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了价值倾向的意识,这就形成审美意识形态 情致:创作或阅读时,认识与情感完全结合为一体的形态。 经验: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体验: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经验中见出深意、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移情说: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因为我们把自己沉没于事物,那么事物也就像我们一样有情感。 距离说: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 出入说:入是指作者在写作的体验时必须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为人物和景物设身处地的充分领悟人物和景物的生命。出是指当作家的体验达到出乎其外的境界时,所写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会显著地突现出来,放射出诗意的情感的光辉。这一入一出,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两种境界。 童心:无偏见无功利意识之心。天真、真诚、富于想象力之心。

文学概论复习文档经典题库上

第一章文学观念 重点提示: 1、文学观念的嬗变 2、文学的文化意义 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4、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 考核要求 识记: 1、文学四要素 2、文学活动三过程 3、历史上的六种文学观念 4、文学的定义 5、文化的定义 6、审美 7、审美活动 理解: 1、文学嬗变的原因 2、本教材对文化观念的概括 3、文学的文化意义 4、文学作为文化载体的内容 5、价值阅读的意义 6、文学与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其他艺术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别。 7、审美的涵义及实现审美的条件。 8、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9、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内涵。 10经验与体验的区别。 11作家体验的特征。 12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运用: 1、举例论述文化的意义 2、举例说明文学源于生活又改造生活的内容。 3、举例说明作家体验的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1.艾布拉姆斯所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说这句话的是()。 A.黑格尔 B.谢林 C.马克思 D.高尔基 3.客观存在与审美对象()。 A.直接等同 B.不直接等同 C.小部分等同 D.大部分等同 4.说“凡触于目,入于耳,会于心,宣之于口而为言”这句话的是()。 A.荆浩 B.叶燮 C.谢赫 D.石涛 5.在西方文艺史上首倡“寓教于乐”的人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贺拉斯 6.文学是()。 A.独立自足,不需借助外力而存在的主体 B.除自身外别无任何目的的存在 C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 D.孤立绝缘的自生物 7.人类的文学艺术自身演变的总趋向是() A.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 B.由表现到再现,由再现到形式

文学概论题库

文学概论(上)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一,文学活动论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 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五,艺术交往论 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题 1.固定资产包括:(1);(2)。 2.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和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再生产分:和。 4.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活动的内容:(1)(2)(3)_。 5.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_等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只有一种性质。 6.建筑业由、、、组成。 7.建筑产品的特点:①②③④。 8.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①②③ ④_。 9.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①②③ ④_。 10.目前我国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共7阶段。 11.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 12.建设地点的选择解决:、、三个问题。 13.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施工的主要依据;是现场施工的依据;是进行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的主要依据。 14.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程序包括:、、_、、等工作环节。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新建或改扩建某个项目在_,,。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间在8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 16.项目实施计划说明该项目建设的期限包括:、、、。 17.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步骤:①;②; ③;④;⑤;⑥。

(二)名词解释 1.基本建设 2.建筑业 3.固定资产 (三)问答题 1.建筑业支柱作用有哪些 2.一般大中型项目的建设要经历哪些阶段 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一)填空题 1.建筑工程的可比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可比、可比、可比、可比。 2.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为——____——。 3.投资构成包括、、、。 4.固定资产包括:、、、、____等等。 5.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和____以后的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 1.什么是投资? 2.固定资产? 3.流动资金? 4.经营成本? 5.沉没成本?

第1章概论

孙燮华《数字图像处理--原理与算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章概论 1.1基本概念 一幅单色图像P可以用一个在平面区域上的二元光强函数 来表示,其中函数值表示在坐标处图像的灰度值。如果图像P是彩色的,则 是一个向量函数。它的每一个分量代表图像在点处相应的颜色通道的值。 1.1.1 连续图像 人眼所看到的空间某位置上的景物是由光线照射在景物上并经过反射或透射映入人眼而形成的图像。因而,可以将一幅图像看作空间各点光强度的集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光强度看作随空间坐标、光线波长和时间t变化的连续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1.1.1)如果只考虑光的能量而不考虑其波长,则图像在视觉上表现为灰色影像,称之为灰度图像(gray image)或单色图像(monochrome image),其图像函数为 (1.1.2)如果处理的灰度图像是静止图像(still image),即图像内容不随时间变化,则上述图像函数可以表示为 (1.1.3) 理论上,静止彩色图像可以表示为 (1.1.4) 由于彩色图像(color image)可以分为红(R)、绿(G)和蓝(B)三基色,因此,对于彩色图像而言,图像函数可以用R、G和B三个通道的值表示 (1.1.5) 由(1.1.5)表示的是一个三维向量函数。 连续图像也称为模拟图像。连续图像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像点位置的变化以及每个像点的灰度变化都是连续的。可以认为它是由无数个像点组成的,而且每个点上的灰度值都有无限多个可能的取值。它反映了客观景物的亮度和颜色随空间位置和方向上的变化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1.1.2 数字图像 离散图像又称为数字图像,将平面区域内的连续图像 按一定方式划分为小块区域,参见图1-1-1。这些小区域称为图像元素(picture element),简称为像素(pixel)。像素是组成数字图像的基本元素,是按某种规律,比如,模拟/数字转换编成的一系列二进制数码表示的信息。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形考测验(第一至第九章)答案 第一章章节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的狭义解释是()。D.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2.文学的原初含义是()。A.文章和博学 3.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A.亚里士多德 4.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C.实用论 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 思路。B.体验论 6.()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A.表现论 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 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A.文化论 8.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 标志性事件。A.文学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2.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的文论倾向。 A.以语言论为基础 D.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 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01第一章 概论 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或称变动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所谓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 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 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 3. 数量性、具体性 4. 数量、概率论、大量观察法 5. 总体、方法论 6. 信息、监督、信息 7. 质量 8.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 9.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 10. 同质、相对 11.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 12.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13. 数量、外延、质量、内涵 14. 物质、模糊性 15.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

三、选择题 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 2. B 3. C 4. C 5. A 6. C 7. AB 8. BD 9. AB 10.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C 16. C 17. C 18. ABCD 19. C 20. ABC 四、判断改错 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统计研究事物的量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必须以事物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2. 统计是研究现象总体的,个别事物对总体不一定有代表性,因此不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但 3.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4. 我国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只是调查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不具有代表性。(×) 具有 5. 统计是研究总体的,统计分组法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组,所以统计分组法不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它是 6. 我国的企业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工业企业中还有钢铁企业、建筑企业、轻纺企业等,因此我国所有的企业不能构成总体。(×) 能够 7. 当我们把全国的工业企业构成总体进行研究时,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一个可变标志。(√) 8. 学生的学习成绩既可以用定距尺度分析,也可以用定序尺度分析。(√) 9. 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类型是运用了定

自考文学概论大纲要求及考试要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名词解释 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

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 、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4.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5.文学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精神性、超越性的特点。 二、解释基本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间接性 1.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2.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文学创作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首先,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其次,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3.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中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中介,通过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三、问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观念领域的反应,同时又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以及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具有认识性、倾向性和实践性。 (1)认识性。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首先,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可以通过文学认识丰富的社会生活。其次,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可以通过文学参悟生活的真谛。第三,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可以通过文学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 (2)倾向性。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首先,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表现。其次,文学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3)实践性。实践性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首先,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其次,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第三,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 3.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属性,具体表现为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 (1)情感性。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首先,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其次,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及答案(第一章)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及答案(第一章) (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 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 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 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 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 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 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 D.情感E.符号 4.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A.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 B.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C.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 D.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 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

(完整版)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2018最新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著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童庆炳《文学概论》基本概念及课后习题答案

童庆炳《文学概论》基本概念及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