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检验项目评估

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检验项目评估

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检验项目评估
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检验项目评估

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检验项目评估方案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将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它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它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

但是目前因各种原因部分项目无法进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因此制定此替代评估方案

一、无室间质量评价计划试验的区分

(一)新开发的试验项目。

(二)不常见的试验项目:如某些生物体的抗体、骨骼肌抗体、维生素A、胡箩卜素等。

(三)某些药物检测。

(四)与室间质量评价材料问题有关的试验:材料的不稳定性或分析项目的易变性(如:冷凝集素、血氨);基质效应(如:游离药物检测、游离激素检测(睾丸激素、胰岛素);高灵敏分析的污染(如:分子扩增技术)。

(五)与分析物容器相互作用有关的试验:如微量元素检测。

(六)样本需要广泛操作的试验:如环境暴露或损害标志物的监测、蛋白和DNA加合物、重金属。

(七)不常见基质/环境的分析物:如组织间隙液(葡萄糖)、头发分析(滥用药物检测)。

(八)微生物学组织:如需要复杂营养的、难以生长的微生物等(如:Helicobacter pylori)。

(九)体内检测:如出血时间、汗液试验采集程序等。

(十)(十)地理位置:实验室处在无法提供相关室间质量评价的地方。

二、室间比对

实验室间比对材料通常有:患者标本、相关质控品及标准品。使用患者标本,具有如下特点:它不依赖于常规的质量控制体系,能较好地评价临床患者检测的分析前步骤,如标本采集、运输及处理等,不仅如此,还可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基质效应。当然,用于比对的患者标本在保存及实验室间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其额外变异。

三、比对方法的应用

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列出无法提供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试验,并尽可能地建立这些试验的比对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每年执行两次比对试验是适当的。

实验室在运行该比对评价前,应预先规定每一定量评价的可接受界限。假定存在足够的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可以从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中建立可接受界限(如,均值加减2或3倍标准差);或从文献数据获知,

如从生物学变异或临床决定点导出基于界限的标准;或从患者数据中建立分析偏倚和不精密度允许界限的程序;或从文献中获得评价室间质量评价的统计方法汇总数据。实验室应做好文件记录并保存比对的结果,既可识别出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又可对不可接受的结果进行纠正。

(一)分割样本比对

1、与其它实验室分割样本

该项比对方法是:送样本的分割部分到其他实验室进行检测。分割样本只能评价实验室间的一致性及检测误差,但不能评价其真实性(如:偏倚),除非外部实验室使用校准的方法或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分割样本检测方法的实施:

1、每半年执行一次,每次检测3份患者样本。

可接受标准:3份样本中2份样本的结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定量项目),或要求相同检验项目在不同仪器或系统上进行检测时,其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不能超过1/2总的允许误差;定性项目3份样本结果必须一致。

2、或每半年执行一次,每次检测5份临床样本。

可接受标准:5份样本4份以上样本的结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定量项目,≥80%);定性项目5份样本中4份以上样本的结果必须一致(≥80%)。定量项目的评价标准可采用国外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或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总误差标准。

2、实验室内部分割样本

实验室内部分割样本通常包括:(1)用不同的方法重新检测患者样

本;(2) 对于依赖操作者的检测,由不同的操作者进行检测(例如,形态学分析)。

(二)厂家校准物或真实性控制物的比对

若生产厂家提供的校准物,或其他的参考物质,与患者标本在该检测程序上具有互通,则可用于确认方法的正确性能。当生产厂家的校准物或真实的控制物被用于比对试验时,最好是使用与用于方法校准不同批号的物质。当然,使用时要小心,因为,某一批号的校准物可能专用于某一批号的试剂。(注:只当没有其他的物质或过程提供方法性能的确认时,建议使用厂家的校准物或真实控制物)。

(三)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是要求检测同一批号质控物的不同实验室,向该计划的组织者提供每月原始的室内质控数据。组织者会按时回报结果。在回报的结果中,各实验室可得到自己实验室分析过程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与使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实验室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进行比较,也可得到与其他使用不同方法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

该计划的组织者通过汇总的数据或单个数据点来分析数据并剔除有显著性的离群值。同时通过计算机对每一批号质控物、每一项目、使用每一分析方法的所有实验室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如果每月定期评价这一信息,相对于相同方法组可评价自己方法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

比对计划对每一分析项目和每一批号质控物提供下列信息:

(1)当前月份的均值、标准差(s)和结果个数(N);(2)计划开始至现在该质控物的累积的均值、s、N;(3)相同方法组的方法均值、s(或CV)和实验室个数;(4)每一分析项目所有实验室的所有实验室均值、s(或CV)和实验室个数;(5)方法的标准差指数(SDI)——本实验室均值偏离相同方法组均值的变异,以相同方法组s为单位的度量;(6)所有实验室的SDI――本室均值偏离所有实验室均值的变异,以所有实验室的s为单位的度量;(7)方法变异系数指数(CVI)――本室报告的s或CV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报告的s或CV的比值;(8)所有实验室的CVI――本室报告的s或CV与所有实验室报告的s或CV 的比值。SDI和CVI是表示方法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的指标。SDI是本室均值与相同方法均值比较其接近程度的指标。通常认为CVI<1.0是可接受的。本实验室内的s或CV应与使用相同方法组实验室报告的s或CV 的中位数进行比较。CVI>1.0表示实验室特定质控物的不精密度高于相同组报告的平均不精密度,这种情况下,我们将需要检查校准特定的试剂批号、仪器设置或分析过程的其他部分内容。

(四)患者数据分析比对

1、移动均值法:设计原理是鉴于血液红细胞计数可因稀释、浓缩、病理性或技术性因素而有明显的波动,但是每个红细胞的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很小。故通过监测红细胞三个平均值MCV、MCH、MCHC的均值变化来进行质控。不仅可以监测红细胞,也可以连带监测白细胞甚至血小板。移动均值法,又称XB分析和Bull计算法。

2、差值检查法:通常被用于识别特定患者结果,因为同一患者偏离

了前面的结果。尽管差值检查法能用作为一种备选的评价方法,其通常被认为是常规质量控制的一部分。对某一个具体患者的检测来说,如果检测系统稳定,则连续检查数次,结果应当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差值,即delta值应当很小。如果delta值很大并超过预先规定的界限,则表明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确实有了变化;(2)标本标记错误;(3)计算delta值的两结果值之一有误差。在血液学检查中,特别在输血或出血时,很可能遇到第一种情况。

3、.双份质控法:每份标本做2次测定,每天至少连续测定10份标本,按公式计算SD和CV值。要求CV越小越好,而且每双份测定值之差不能超过2SD,否则提示检测结果不精确,应当纠正。

4、总误差判断:制订分析允许总误差,既反映临床应用的要求,又应不超过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Tonks于1963年从理论上根据参考值范围设计了一个计算公式:

允许总误差(%)=±(1/4)(参考值上界-参考值下界)/参考值均值

5、患者结果多参数核查法:这在血球分析上极为有用,直方图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红系统检查,血球分析仪报告的MCV应和红细胞直方图峰值一致;RDW应和红细胞直方图曲线的宽度基本符合。白细胞分类计数应和白细胞直方图的“两峰一谷”相一致。血小板直方图呈现一个偏态分布的曲线。如果上述各种细胞的直方图发生形态变化,第一要考虑到疾病所致,如下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直方图左移;急性白血病时白细胞直方图出现单峰图形;第二还要考虑到病理因素的饶,如小细胞贫血可使

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尾部上扬;血小板聚集时使血小板直方图后抬高等。

(整理)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参考值参考区间.

附件10: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 ——参考值(参考区间)(征求意见稿) 一、概述 参考值(参考区间)是体外诊断试剂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临床使用中判断被检测样本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本指南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参考值(参考区间)的有关定义、实验所需材料、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处理进行了原则性要求,包括建立参考区间的方法学和程序。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对定量检测和确定健康相关的参考值(参考区间)进行评估及准备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同时,本指南亦可指导临床实验室进行参考值(参考区间)的确定或转移。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南进行修订。 二、定义 1.参考个体:根据设计标准筛选出进行实验的个体(确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通常是非常重要的)。

2.参考人群:由参考个体组成的群体。(参考人群的数量通常是未知的,因此它是一个假定的实体。参考人群也可以由一个人组成,例如为自身或其他人做参考。主题特异性参考个体在本指导文件中不包含在内。) 3.参考样品组:选出适当数量的个体以代表参考人群。 4.参考值:经过对一定数量参考个体的测量和观查,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对参考个体的实验结果,参考值源于参考样品组) 5.参考值分布:一组参考值的分布。 6.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值分布:通过测定,并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7.参考人群的参考值分布:评估参考样本组的参考值分布,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8.参考限:源自参考值的分布,用于描述部分参考值的位置(小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下限/上限。 9.参考区间:参考值低限和高限之间。如:GLU:3.6~6.1 mmol/L。有时只有参考值高限(X)有意义,其参考区间为:0~X)。 10.观测值:病人样本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参考值分布、参考限、参考区间作比较。 三、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的基本原则 1.选择参考个体 1.1 概要 健康是一个缺乏统一定义的概念,因此,确定排除非健康的标准是选择参考个体的第一步。每一项研究均有不同的健康标准。一个准参考个体的健康状态需经过一系列检查才能确定,这些检查包括病历检查或现状态生理指标的临床实验检查。用于参考值研究的标准应具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准则

精心整理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 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 ) 17%)总蛋 靶 )丙氨 靶 肌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

30%肌钙蛋白-I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2.5μmol/L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 30%30% 4%靶 C4、C- 靶值±LH、 、 HCG、PSA PSA靶值±25% 全血治疗药物监测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靶值±25% 血清治疗药物监测卡马西平靶值±25% 地高辛靶值±20%或±0.2μg/L 苯妥英靶值±25%

茶碱靶值±25% 丙戊酸靶值±2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靶值±8% 脑钠肽/N末端前脑钠肽BNP、NT-proBNP靶值±30% 尿液定量生化钾靶值±29%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靶值±25% 代谢物、总蛋白正确度验证葡萄糖靶值±3.5% 尿素靶值±4.0% 尿酸靶值±6% 肌酐靶值±6%

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编WORD版

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0.71mmol/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26.5ummol/L(0.3mg/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0.3mmol/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

不参与室间质评检验项目的替代评估方案

不参与室间质评检验项目的替代评估方案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中,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应与其它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并有质量保证措施。 一、我室未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项目 (一)新开发的试验项目 (二)其他:Rous试验,Coomb's试验,红细胞脆性试验,脑脊液和胸腹水关节液常规,血流变测定,本周蛋白尿,乳糜尿测定,微量元素检测,需要复杂营养的、难以生长的微生物等。 二、比对材料的选择 实验室间比对材料通常有:患者标本、相关质控品及标准品。 质控品的使用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价格昂贵、有一定使用期限、性质不稳定、容易变质等,且某些质控品与临床实际检测的标本存在一定的区别,不能完全反映标本的质量特征。 使用患者标本,则具有如下特点:它不依赖于常规的质量控制体系,能较好地评价临床患者检测的分析前步骤,如标本采集、运输及处理等,不仅如此,还可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基质效应。当然,用于比对的患者标本在保存及实验室间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其额外变异。 三、比对方法 应根据自身情况,列出无法提供室间质量评价的相关试验,并尽可能地建立这些试验的比对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每年执行两次比对试验是适当的。 实验室在运行该比对评价前,应预先规定每一定量评价的可接受界限。假定存在足够的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可以从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中建立可接受界限(如,均值加减2或3倍标准差);或从文献数据获知,如从生物学变异或临床决定点导出基于界限的标准;或从患者数据中建立分析偏倚和不精密度允许界限的程序;或从文献中获得评价室间质量评价的统计方法汇总数据。实验室应做好文件记录并保存比对的结果,既可识别出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又可对不可接受的结果进行纠正。 (一)分割样本比对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临床化学检验及临床尿液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一、临床化学: 1 、方法 监测项目为钾、钠、氯、钙、磷、血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及胆固醇,共20个项目。 2 结果 我院使用临床化学标本批号为201602,我院开展并提供的六项数据血糖3.56为(预期检测结果为3.65),白蛋白为26.3(预期检测结果为23.2),胆固醇为2.3(预期检测结果为2.2),甘油三酯为0.84(预期检测结果为0.7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8(预期检测结果为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2(预期检测结果为31.8)。 3不合格原因分析 能力比对检验(PT)不合格数最多的项目白蛋白(Alb),原因为质控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方法的固有特征所导致的;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这些项目都是使用电极法测定,由于电极法检测原理特性而导致的。 二、临床尿液质评: 1 、方法 监测项目为PH值、比重、蛋白、葡萄糖、隐血、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尿胆原、白细胞、维生素C,共11个项目。 2 结果 我院使用临床尿液标本批号为201602,我院提供的数据为PH值5.0(预期检测结果为5.6)、比重1.010(预期检测结果为1.021)、蛋白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葡萄糖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隐血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酮体+(预期检测结果为+++)、胆红素+++(预期检测结果为++)、亚硝酸盐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尿胆原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白细胞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阴性)、维生素C为0(预期检测结果为++)。 3不合格原因分析 经推断认为,我院尿液分析仪存在设备老化,误差较大的情况。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0.71mmol/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26.5ummol/L(0.3mg/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0.3mmol/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 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 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I靶 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 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2.5μ mol/L 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A1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B靶值±30%靶值±30%脂蛋白(a)靶值±30% 血气分析pH靶值±0.04靶值±0.04pCO2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靶值±5mmHg或±8%(取大者)pO2靶值±8%靶值±2SNa+靶值±4%靶值±4mmol/LK+靶值±6%靶值±0.5mmol/LCa2+靶值±5%靶值±0.25mmol/LCl-靶值±4%靶 值±5%特殊蛋白IgG、 IgA、IgE、IgM、C3、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靶值±25%靶值±25%内分泌总T4靶值±20%靶值±20%叶酸靶值±30%靶值±30%皮质醇、雌二醇、FSH、LH、孕酮、催乳素、睾酮、C-肽、FT3、TT3、

定性检测质量指标与性能评估

定性检测性能评估方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胡丽涛 2013年6月21日

定性试验(qualitative tests):只提供两种结果的检测方法(阴性或阳性,是或否,正常或异常)。 根据临床用途可分为: 筛查试验(screening tests):用来检查被分析物在全部人群或者部分人口亚群中的存在情况,如梅毒血清学试验。 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s):通常用于特殊的疾病或者临床有怀疑的情况,比如各种微生物的培养用于感染的诊断。 确诊试验(confirmatory tests):对于筛查实验和诊断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的实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

●分析敏感性analytical sensitivity/测定下限detection limits 可重复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水平。 ●临床敏感性clinical sensitivity 当特定疾病存在时,患者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比率。 ●分析特异性analytical specificity 一种检测方法仅对样本中的待测物质反应,而与其它物质不发生反应的能力。 ●临床特异性clinical specificity 当特定疾病不存在时,患者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或者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率。 ●C 50处于或接近临界值的分析物浓度,多次重复检测此浓度的单一样本时将获得 50%的阳性结果和50%的阴性结果。 ●C 5检测浓度为C 5 的分析物时将产生5%的阳性结果。用浓度C 95 的样本 进行重复性检测时,将持续得到阳性结果。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

2017 第十三章室间质量评价 一、A1 1、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不包括()。 A、同组不适当 B、不适当的靶值 C、不适当的评价范围 D、EQA提供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 E、采用多波长检测仪器 2、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满意的EQA成绩 C、成功的EQA成绩 D、不成功的EQA成绩 E、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 3、下列关于室间质评(EQA)样本的检测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 B、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C、实验室在检测EQA样本的次数上可以与常规检测病人样本的次数不一样 D、在截止日期之前,实验室对质评结果不应和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方回报EQA组织者 E、实验室一定不能将EQA样品或样品一部分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4、参加室间质控活动中,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个。 A、10 B、20 C、50 D、100 E、150 5、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 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E、因为没有设置好室间质评的警告限、失控限 6、一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超过+2s界限,另一份结果超过-2s界限。此类的误差一般是()。 A、随机误差 B、比例系统误差 C、固定系统误差 D、外加误差 E、累加误差

7、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 B、高级人才 C、室内质控 D、质控试剂 E、硬件设施完备 8、0.03050的有效数字有几个()。 A、3 B、4 C、5 D、6 E、7 9、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 B、2% C、5% D、8% E、10% 10、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 A、室间质量评价的质控物 B、室内检测 C、批间核查 D、批内核查 E、批间比对 11、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可将此次测定结果判断为()。 A、不可接受 B、不在控 C、不满意 D、可接受 E、满意 12、不及格结果的类型不包括()。 A、书写误差 B、方法学问题 C、技术问题 D、室间质评物问题 E、不按时上报结果

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模板.docx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分析性能评估资料 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1概述 2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及相关信息 3性能评估资料检 测限评估资料 线性范围评估资料 可报告范围评估资料 准确性(回收实验)评估资料 准确性(方法学比对)评估资料 精密度评估资料 干扰实验评估资料 配对差异检验 剂量效应实验 以病人标本评价干扰效果实验 稳定性评估资料

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资料4.结论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分析性能评估资料 1概述 本报告是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提交了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评估资料,对试剂盒涉及的性能指标 分别进行检测,评估其是否符合设计研究的要求。本报告对所有的实验进行了总 结,具体数据及结论如下: 2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及相关信息胆 固醇测定试剂盒批号和规格 用于性能评估的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批号分别为 ****** , ****** ,****** 。本产品设计了两种包装规格,只是大小包装不同,对性能评估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只对其中一种规格进行了测定,规格为: ******** 。 校准品和质控品 用于性能评估的校准品为*** ;质控品为 *** 。 试验仪器 用于性能评估的仪器为 ******生化分析仪。

3性能评估资料检 测限评估资料 实验要求 实验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与仪器操作;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用于实验的试剂应为同一批号,且在有效期内。 实验材料和方法 采用 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 20 次,记录检测结果。 实验结果 ***生化分析仪测定值: 批号 1: 批号 2: 批号 3: 结果: 计算 20 次结果的均值X与标准差 SD。以空白均值加两倍标准差作为报告方

室间质量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上海将来实业有限公司 室间质量评价的类型和方法 定期发放质控物调查 这是我国临床检验中心至今仍采用的方法。其做法是临床检验中心向所有的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定期发放质控物,各实验室接到室间评价样本后,在规定时间内,按常规测定程序予以检测。将测定结果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室间质评报告单,在规定时间内寄回临床检验中心。临床检验中心根据各单位返回的检测报告,整理统计分析,评价(评分)检验质量,观察各项结果与靶值的偏离程度,然后将室间质评的结果及建议反馈各参加单位。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的“室间质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钱、覆盖面广;缺点是由于执行不规范,有不按常规程序检测的现象,所以往往不能反映其真实水平。 实验室实地调查 不定期、而且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临时派调查员到实验室进行实地调查,现场抽样,即可封样带走检验,也可当场进行检验。 室间质量评价的组织和管理 全国性的临检EQA活动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负责组织,各省、市临检中心互相配合对全国医院和血站实行分级管理,使全国的各级医院和血站都能参加这个质控网络中,共同提高。区域性的EQA活动由各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并负责所辖区的EQA活动。区域性的EQA 组织者根据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EQA计划,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草案。并广泛征求所辖区各实验室的意见,修订后执行。每次质控活动至少需要有20个实验室参加。若参加的实验室过少,用合意法评价时将降低室间质控的评价意义。 另外,也将试剂生产单位纳入该质控网络中,因为试剂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各实验室检验水平。试剂生产单位的参与,可将临床实验室在质控中反映出来的试剂盒的质量问题反馈回试剂生产单位,使试剂质量同步提高。 室间质评调查样品的检验 1、室间调查样品必须按实验室常规与待测样品一同进行加盐操作,检验人员也是实验室正常工作的人员。 2、检测调查样品的次数必须与检测日常待测样品的次数一样。 3、质评组织机构截止日期之前,将调查样品检测结果汇总,报送临检中心,不得进行关于调查样品检测结果的实验室之间的交流。 4、实验室对调查样品进行检测时,应将处理、准备、方法、审核、检验的每一个步骤和结果及有关人员签字等做好完整记录,形成文件化格式,并妥善保存。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 您实验室LIS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未统计”,如数据为0,请填写数字“0” 1. 月度指标

2017年度湖南省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2017年度湖南省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1.湖南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1.1 HNCCL-C-01 常规化学 评价项目:22 钾(K)、钠(Na)、氯(Cl)、钙(Ca)、磷(P)、血糖(Glu)、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e)、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 全年发放样本数:10 全年测定次数:2 2016年参评实验室数:489 专业负责:生化质评室 负责人:彭爱红 1.2 HNCCL-C-02 特殊蛋白 评价项目:11 IgA、IgE、IgG、IgM、C3、C4、CRP、RF、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 全年发放样本数:10 全年测定次数:2 2016年参评实验室数:86 专业负责:生化质评室 负责人:张裕

1.3 HNCCL-C-03 糖化血红蛋白A1c 评价项目:1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 Glycated Heamoglobin A1c) 全年发放样本数:5 全年测定次数:1 2016年参评实验室数:96 专业负责:生化质评室 负责人:彭爱红 1.4 HNCCL-H-01 血细胞计数 评价项目:8 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全年发放样本数:10 全年测定次数:2 2016年参评实验室数:498 专业负责:血液质评室 负责人:李志芳 1.5 HNCCL-H-02 凝血试验 评价项目:3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s/PT-INR)、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全年发放样本数:10 全年测定次数:2 2016年参评实验室数:355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及整改 一、临床化学:1 、方法监测项目为钾、钠、氯、钙、磷、血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及胆固醇,共20个项目。 2 结果我院使用临床化学标本批号为,我院开展并提供的六项数据血糖3、56为(预期检测结果为3、65),白蛋白为 26、3(预期检测结果为 23、2),胆固醇为2、3(预期检测结果为2、2),甘油三酯为0、84(预期检测结果为0、7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8(预期检测结果为3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2(预期检测结果为 31、8)。3不合格原因分析能力比对检验(PT)不合格数最多的项目白蛋白(Alb),原因为质控物的基质效应和测定方法的固有特征所导致的;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这些项目都是使用电极法测定,由于电极法检测原理特性而导致的。 2、临床尿液质评:1 、方法监测项目为PH值、比重、蛋白、葡萄糖、隐血、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尿胆原、白细胞、维生素C,共11个项目。2 结果我院使用临床尿液标本批号为,我院提供的数据为PH值5、0(预期检测结果为5、6)、比重1、010(预期检测结果为1、021)、蛋白阴性(预期检测结果

为+)、葡萄糖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隐血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酮体+(预期检测结果为+++)、胆红素+++(预期检测结果为++)、亚硝酸盐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尿胆原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白细胞阴性(预期检测结果为阴性)、维生素C为0(预期检测结果为++)。3不合格原因分析经推断认为,我院尿液分析仪存在设备老化,误差较大的情况。临床化学检验及临床尿液室间质量评价情况整改报告根据济宁市临床检验中心反馈的《xx年度检验医学室间评价第一次质评结果》,我院认真查找不合格原因,依据查找出的原因,做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要求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使工作人员能够提高对标本质量影响因素的防范意识。 2、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向患者传达医嘱,详细介绍标本采集的各项要求,如:标本的量、采集的方法,提醒患者采样前切忌服用任何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或食物,要求患者务必要使用检验科提供的容器采集标本,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样,尽可能降低标本被污染的几率。女性患者在进行尿液采样时,医护人员应确定患者不处于经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患者清洗外阴后,再进行尿液标本的采集。 3、建立健全的样本送检制度。建立健全的样本采集、送检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务必遵守相关制度,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2018年全国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1次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说明【模板】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关于2018 年全国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1次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说明 本次调查共包括47个质量指标,覆盖检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其中15项为卫计委发布的质量指标,自2015年开始纳入调查,标本溶血率、标本丢失率和分析设备故障数为2017年纳入调查指标,其余29项为2018年新增调查的质量指标。其中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溶血率、标本丢失率、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危急值通报率、危急值通报及时率、检验前周转时间、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申请单标识错误率、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门诊检验申请单无临床问题率、门诊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住院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门诊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住院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标本标识错误率、标本检验前储存不适当率、标本运输途中损坏率、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率、标本运输时间过长率、标本采集时间不正确率、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信息系统录入结果错误率、手工抄写结果错误率、检验结果纠正率、检验报告发送超时率、解释性注释有效率这32个指标按照生化、免疫、临检、微生物四个专业分别进行统计;其他不分专业的年度指标以及具体项目的周转时间分别单独进行统计。除此之外,基于2017的调查数据,制定了质量指标初步质量规范。因此,本次成绩回报表包括七个文件: (1)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生化专业)(2)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免疫专业)(3)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临检专业)(4)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微生物专业)(5)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年度指标)(6)2018年第1次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报告(具体项目周转时间) (7)2018年全国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初步质量规范 一、以率表示的质量指标的评价 鉴于大部分质量指标的发生率较低,为便于清晰比较,统一采用西格玛度量(σ)的方式进行评价。将3σ 视为最低可接受水平。内容包括两部分:(1)全省(左图)和全国(右图)实验室质量指标频数分布直方图; (2)质量指标相关统计量(以标本类型错误率为例): 你室(%)——你室标本类型错误率百分数; 你室(DPM)——根据你室(%)×106 转化为每百万缺陷数(DPM); 你室(σ)——通过查表(见表1)将你室(DPM)转化为你室(σ);

实验室检验项目性能验证和分析后质量保证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要求 1、按照IS015189建议质量手册目录中关于分析前质量保证的是()B 2、按照IS015189建议质量手册目录中关于分析后质量保证的是()D 3、分析中质量保证不包括()B 4、标准化操作规程又称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文件)中第9条是关于()A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动力是()B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的要求和方法(一) 1、关于性能验证的叙述错误的是()C 2、下列研究方法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 3、下列研究方法中准确度最低的是()D 4、准确度研究取决于()A 5、性能验证时分析项目准确度表达方式是()B 检验项目性能验证的要求和方法(二) 1、与准确度无关的评价指标是()D 2、只评价批内不精密度时,在一批内对样本进行至少()次重复测定D 3、在测量程序过程中由于试剂和样本成分而观察到的响应被认为是()B 4、关于分析范围叙述错误的是()D 5、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D

分析后质量保证(一) 1、检验报告单的发出至少应建立下列几项基本制度,除外()D 2、下列关于检验报告基本信息叙述错误的是()D 3、特殊项目的检验结果及一些关系重大的检验结果,需有实验室主任复核无误并签名后方可发出,除外()B 4、根据IS015189的要求分析后阶段指的是检验后的所有过程,其中不包括()B 5、异常结果要建立复核或复查制度,其中不包括()A 分析后质量保证(二) 1、有些特殊检查,结果应直接报送检验申请者本人,除外()D 2、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检验人员签发的检验报告是()C 3、关于危急值报告与急诊报告叙述错误的是()C 4、危急值报告结果必须()C 5、静脉血、末梢血中,血小板计数的危急值是每升()亿个C

最新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模板

1 2 3 4 5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6 分析性能评估资料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22

目录23 24 25 26 1 概述 2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及相关信息 27 28 3 性能评估资料 3.1 检测限评估资料 29 30 31 3.2 线性范围评估资料 3.3 可报告范围评估资料 32 33 3.4 准确性(回收实验)评估资料 3.5 准确性(方法学比对)评估资料 34 35 3.6 精密度评估资料 36 3.7 干扰实验评估资料 37 3.7.1 配对差异检验 38 3.7.2 剂量效应实验 39 3.7.3 以病人标本评价干扰效果实验40 3.8 稳定性评估资料 41 3.9 参考值(参考区间)评估资料

4. 结论 42 43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分析性能评估资料 44 45 46 1 概述 本报告是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要 47 48 求,提交了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评估资料,对试剂盒涉及的性能指标分49 别进行检测,评估其是否符合设计研究的要求。本报告对所有的实验进行了总结,50 具体数据及结论如下: 51 2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及相关信息 52 2.1 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批号和规格 53 用于性能评估的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批号分别为******,******,******。本产54 品设计了两种包装规格,只是大小包装不同,对性能评估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只55 对其中一种规格进行了测定,规格为:********。 56 2.2 校准品和质控品 用于性能评估的校准品为***;质控品为***。 57 58 2.3 试验仪器 59 用于性能评估的仪器为******生化分析仪。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选文档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LdL)磷靶值±10%靶值±L或靶值±%(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L(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L(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I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酶- 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μmol/L 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A1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B靶值±30%靶值±30%脂蛋白(a)靶值±30% 血气分析pH靶值±靶值±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靶值±5mmHg或±8%(取大者)pO2靶值±8%靶值±2SNa+靶值±4%靶值±4mmol/LK+靶值±6%靶值±LCa2+靶值±5%靶值±LCl-靶值±4%靶值±5%特殊蛋白IgG、 IgA、IgE、IgM、C3、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靶值±25%靶值±25%内分泌总T4靶值±20%靶值±20%叶酸靶值±30%靶值±30%皮质醇、雌二醇、FSH、LH、孕酮、催乳素、睾酮、C-肽、FT3、TT3、FT4、胰岛素、维生素B12、25-OH-VD2、25-OH-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一、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二、室内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应按质控品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使用质控品时,应连续测定20次以上,计算出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决定每批质控品在本实验室的统计学参数。 2、定性测定:每次进行患者标本检测时,应设阴、阳性对照各1个,以评估抗原抗体测定方法的质量。

塔式起重机整机性能评价(评估)

1 使用范围 1.1本实施细则规定了塔式起重机性能评价(评估)的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塔式起重机。 2 引用标准 GB/T5031-2008 塔式起重机 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T5972-200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T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JGJ/T189-2009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DBJ-064-2010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3 性能评价(评估) 3.1评价标准 3.1.1设备应符合GB/T5031、GB5144、GB/T13752、GB5972标准规定。 3.1.2设备应符合DBJ-064-2010 “建筑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安全性能评估技术规程”以及“塔式起重机性能评价(评估)实施细则”的要求。 3.2评价程序 3.2.1受理 3.2.1.1 中心业务室接受委托,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进行合同确认。 3.2.1.2将合同提交委托方进行确认。 3.2.2评价的实施 3.2.2.1 中心指定检查员负责制定方案并具体实施。 3.2.2.2检查员依据合同要求、检查方案及附录“塔式起重机性能评价(评估)实施细则”内容进行检测、检查,监测、检查内容见“实施细则附表”。 3.2.2.2.a检查设备的文件资料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3.2.2.2.b对设备实施检测、检查。 3.3记录与报告 3.3.1记录检查的内容和相关信息。 3.3.2检查员依据监测、检查结果和判定规则进行判定并进行评价(评估)。 3.3.3检查员编写检查报告。

3.3.4资深检查员对评价(评估)报告、原始记录进行审核、批准。 编制:审核:批准:

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 第13章 室间质量评价

第十三章室间质量评价 一、A1 1、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 A、实验室必须在最佳条件下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B、实验室必须与其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来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C、实验室必须在重新维护仪器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D、实验室必须在重新校准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E、实验室必须在常规仪器上进行多次测定室间质评样本 2、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不包括()。 A、同组不适当 B、不适当的靶值 C、不适当的评价范围 D、EQA提供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 E、采用多波长检测仪器 3、在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某次活动中,钾五个不同批号的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得分应为()。 A、80% B、40% C、100% D、60% E、0% 4、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满意的EQA成绩 C、成功的EQA成绩 D、不成功的EQA成绩 E、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 5、一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超过+2s界限,另一份结果超过-2s界限。此类的误差一般是()。 A、随机误差 B、比例系统误差 C、固定系统误差 D、外加误差 E、累加误差 6、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 B、高级人才 C、室内质控 D、质控试剂 E、硬件设施完备 7、下列关于室间质评(EQA)样本的检测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 B、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C、实验室在检测EQA样本的次数上可以与常规检测病人样本的次数不一样 D、在截止日期之前,实验室对质评结果不应和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方回报EQA组织者 E、实验室一定不能将EQA样品或样品一部分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8、0.03050的有效数字有几个()。 A、3 B、4 C、5 D、6 E、7 9、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 B、2% C、5% D、8% E、10% 10、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必须()。 A、在最佳条件下检测室间质评本 B、与其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来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C、在重新维护仪器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D、在重新校准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E、在常规仪器上进行多次测定室间质评样本 11、最早组织开展临床实验室室间评价活动的人是()。 A、Belk和Sunderman B、Levey和Jennings C、Westgard D、Whitehead E、Shewhart 12、实验室间比对不能用于()。 A、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B、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C、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D、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E、识别实验室间的共同点 13、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应作的工作有()。 A、制定室内质控规划 B、接受和录入部分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检测室间质评标本的结果 C、靶值的确定 D、采购和接受室内质控的质控品 E、对参加实验室的不及格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14、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 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