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入清华计算机其实很容易

考入清华计算机其实很容易

考入清华计算机其实很容易
考入清华计算机其实很容易

考入清华计算机其实很容易

2009年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以初试数学129,英语63,政治70,计算机专业基础141,总成绩403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网络研究所录取。

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是信心,计划和坚持!大致上把我考研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感受写下来。留下点东西给后来考研的研友们(特别是计算机统考的同学),希望能够给一点你们帮助,少走一点弯路。

一.准备工作(3月到5月)

选择报考的学校:λ

人人对于考研的看法都不一样,恐怕每一个要考研的人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考研难吗?我的感觉是考研比高考要简单。我举几个计算机比较牛的学校,想分三个层次说明一下到底是个什么难度。单论难度的话,第一个层次以清华的计算机为例吧,清华计算机的录取线大概是360—370分这个区间。第二个层次我觉得浙大吧,不是说浙大是二等,不过浙大招收的人数比较多,所分数线相比较较低。浙大录取线大概在340分左右(只是听说,因为有个同学342考上了)。最后再来看一下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由于是执行国家线,所以复试线跟国家线差不多,不到300分吧。以浙大为例,看看这个340分应该怎么考。数学110,专业课110,英语60,政治60,这就够了。难吗?我觉得单单看这个分数的话,没有人觉得自己会考不上。想考的再好的话,个人觉得对于计算机统考而言,比较现实的是数学130,专业课130,政治能再多10分,这样得分390,几乎没有考不上的学校了。

考研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λ

考研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可能很多人要首推坚持,这是不错的。但是我觉的还是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你的学习能力。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吗?我们不妨这么来评价一下。

If(您在大学里面学习很认真并且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

您就保送研究生了,不用考了;

Else if(您学习不是很努力,基本上就靠最后突击,但是每年都拿奖学金)

您可以报考任何一所你想报考的学校;

Else if(您学习很努力,每年都拿二等或者三等奖学金)

您可以放心的报考浙大等学校;

Else

您可以参照上面的思路,自己比较一下自己的高中成绩。

了解复习阶段自己要做什么。λ

数学我做的复试主要有:数学课本看一遍,高联数学暑期强化辅导班。《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3遍,《数学最后超越135分》一遍,并且总结做题方法。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牛皮纸包模拟题》5套,《启航最后五套题》一遍。

英语复试主要有: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红宝书单词背4遍。张剑的历年真题解析一遍。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牛皮纸包模拟题5套,张剑的模拟题8套好像。新东方的《完形填空和阅读新题型专项训练》看了一遍。作文主要是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他推荐的作文书,具体名字忘了,看看里面的句型。高联最后冲刺班宫东风老师的押题背一遍。

政治复试主要有:《任汝芬序列一》看了两遍,买的高联强化班的讲义看了两遍。《考研政治基础过关2000题》(陈先奎)做了2遍。冲刺阶段主要就是高联政治冲刺班讲义被下来。押题班老师提到的知识点被下来。

计算机专业基础复习主要有: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清华大学殷人昆版)看了一遍上面的算法代码实现都要求看懂。计算机组成原理(四川电子科技大版)看了一遍,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版)翻了一遍,计算机组成原理(北邮白中英版)翻了一遍。操作系统(英文翻译版)看一遍,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大版)看一遍,操作系统配套练习(西安电子科大版)做一遍。计算机网络翻了一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翻译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统考计算机基础复习指南》看了3遍。10月参加了北京海文的计算机统考辅导班。学策教育的模拟题10套。

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

考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做很多的工作,所以必须计划一下各科的复习大体上要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时间以及阶段的任务。以下是我和我女朋友一起做的考研计划,从执行的情况来看,这个计划大体上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就是最后时间的冲刺阶段的复习时间还是有些紧。我建议有时间的同学最好能够把复习时间在提前20到30天。这样可以让自己做的更加从容。

数学

7月1~31号:看数学书(高数12章,现代6章,概率6章)

高数两天一章,一共24天,现代概率每天一章,共12天,一共36天。这样计算的话,要在8月1号之前看完,就要在七月份之前看五天。

七月份重点是看数学,要在八月上课之前看完,最主要是看理论,有时间的话才做题。

每一章的重点、难点要记笔记。(一定要注意时间,略看!!!)

8月1~10号:上辅导班

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重点和难点用标记分别标出来。

每天晚上回来看白天整理的重点和难点。(早点睡觉,o(∩_∩)o…)

10~20号:重温课本和辅导材料(把辅导班的资料和整理的书上的重点重新看一看)

8月21号~10月30号:复习全书第一遍

重点和难点要做标记。

方法新颖的题和较难的题要做笔记。

11月1~30号:复习全书第二遍

这一遍的重点是做题,同时也要回顾知识点。

12月1~31号:做真题,看以前记的笔记和难题

真题两三天一套,从后往前做,并做好真题后的总结工作。

做题之余要回顾知识点。

英语

7、8两个月:背一遍单词并重温一遍;每周一篇作文、一次阅读。

重点、难点要记笔记。

9、10、11月:每周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每周10篇左右阅读;每周两篇完型。

有空的时候看看单词。

重点、难点要记笔记。

12月1~31号:真题两三天一套,从后往前做,并做好真题后的总结工作并记笔记。

政治

11月1~30号:看高联材料、复习全书;看考试大纲

以大标题的形式列出复习重点。

配合做一些选择题。

12月1~31号:做题

多做选择题。

看真题的答案,看主观题的答题方式。

结合知识点,必要的时候要背。

专业课

10月1号之前:对照着考试大纲回顾知识点,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再把书拿出来看看。

10月1~8号:上辅导班

白天录音、记笔记。

晚上回去看白天整理的重点和难点。(早点睡觉,o(∩_∩)o…)

10月9号~11月30号:辅导班讲义及相关材料看第一遍。(结合知识点)

12月1号~12月31号:辅导班讲义及相关材料看第二遍。(结合知识点)

关于辅导班。

对于辅导班个人的看法不同,我觉得关键是把辅导班学习也计划到你的复习过程中,作为整个复习的一部分,看个人情况而定。

去年一年我报名参加了高联的数学强化,政治冲刺押题班,还有北京海文的专业课全程班。这里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高联的政治班(后悔没有报名强化,强化班的同学政治客观题考的都比我高很多),强化班主要是讲解内容,解决客观题。冲刺和押题主要是解决大题。数学强化班要是报名的话要选择合适的老师。去年我上的课我觉得线代何建勇,概率曹显兵讲的都挺好的。去年高数的老师我觉得不太适合我,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不过我觉得还是大班的老师比较强。专业课去年报的海文,海文专业课讲课的老师都挺好的。但是比较贵,我记得全程班好像是1900快钱。负担不太起!

其他的辅导班我没有上过不好评论,大家看自己的情况定吧。但是不管报名什么班,都要上课之前预习看书,课后一定要回来消化,不然上课的作用就仅仅是混个脸熟了。

二.复习阶段(6月上旬到11月中旬)

这是考研最具有决定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扎实的学习,认真的准备。没有半点马虎。我是从7月开始这个阶段的一直进行到12月中旬。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够从6月份开始复习,我觉得12月份再开始冲刺阶段有些太紧张了。

首先列出我在这段时间复习情况:

7月份:按照计划看了数学课本,而且每天背诵英语单词红宝书的一个list。

8月份上旬:开始上高联数学的暑期强化,高数上的是李秀淳的,线代是何建勇的,概率是曹显兵老师的。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听。听完一遍之后感觉整个数学是什么结构,有什么重点和难点就都有数了。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8月中旬:回了一趟家没怎么看书;

8月下旬:回到学校看了数学上课的讲义,强化的上课讲的重点和难点。8月份结束的英语单词也背完了第一遍。

9月份开始看专业课的书:主要是过一遍知识点。一个星期看了一遍《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清华大学殷人昆版)第二个星期看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四川电子科技大版)看了一遍,第三个星期《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大版)看一遍,第四个星期《计算机网络》看了一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英文翻译版。这个月基本上没看数学,现在觉得当时不应该这样,等到10月份再看数学的时候发现数学又忘了。

10月份上旬,参加北京海文的专业课辅导班。上课的时候我主要是听老师的讲课和我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出入。后来发现我看书的时候很多理解都是错的。在课上跟老师的交流非常重要。建议学弟们可以找一些自己熟悉的老师跟他们交流一下。

10月中旬回到济南,买了复旦大学的计算机基础复习指南开始看。到11月下旬看完第一遍。组成原理基本上就是看的这本书,别的没看。数据结构又看了殷人坤老师的习题书,操作系统看了西电的配套习题书,这本书非常好。计算机网络也是只看了计算机基础复习指南。当然再看各门课程的时候还看了海文的讲义还有相对应的课本。

10月中旬开始数学开始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一遍我看的很细,每个题都要看懂会做。不会做的题目我都标记下来了。11月20日看完第一遍。英语在这个阶段又背了一遍单词。每周做几篇阅读,看一看作文。

11月上旬开始我的政治复习也开始了,直到12月中旬。这期间看了《任汝芬序列一》一遍,《基础过关2000题》做了一遍。本来想一个月完成这些工作的,但是因为这个阶段数学,专业课,英语都在复习所以时间比较紧。所以整个的复习计划就拖后了。

11月20日看完复习全书一遍之后我又用了20天的时间看了第二遍,主要是看第一遍不会做的题。专业课复习在11月下旬结束以后也开始了第二遍。第二遍大用了15天左右。在12月中旬结束了。

我的时间安排:λ

7--9月时间还比较充裕,

早上8:30--- 11:30。下午3:00到自习室到下午5:00。晚上7:00—10:00.

10月份之后基本上早上出来之后就不回宿舍了,午觉也在自习室睡。

早上8:30—11:20;中午12:00到1:00;

午觉到2:30,下午到5:00去吃晚饭。晚饭后6:00到10:00

最后说一下这一阶段我的感受:λ

首先坚持是最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又会有很多你周围的人放弃了考研,还有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特别是进入11月以后你会觉得心里面很不安份,学不进去。这段时间恰恰是最重要的。想要考研成功的人一定要坚持下来。坚持的方法我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每天都要有计划,我买了一个日历,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把这个月要做的事情在日历上写下来,按照计划做事。第二是找几个进度差不多的研友,在这段时间跟他们比进度。当你觉得你自己落后的时候你就会紧张起来。这样两个办法可能能够给自己帮助。安全的坚持过这个危险期。

此外我建议同学们报名政治暑期强化。从最后考试成绩来看那些报名强化班的同学的选择题都比较高,而他们花的时间却比较少。我觉得我的政治花的时间是挺多的,可是客观题做的一塌糊涂。所以我建议大家报名政治辅导班。我觉得这个辅导班是物有所值的,甚至可以说是最超值的。政治在济南这边只要是高联还有海文。我还是我觉得高联的比较好,高联的老师比较好。海文的小班上课比较舒服,可是老师可能稍微差一点。大家自己做选择吧。

三.冲刺阶段(11月下旬到1月上旬)

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前期的复习比较不错,这个阶段就是你去的好成绩的最重要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要做的是串联知识点,总结做题方法。熟练自己做题的技巧。控制做题的时间。调节考试心态。

我在这个阶段的复习情况:λ

我是在12月中旬全面进入冲刺阶段的。时间有点晚。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最迟11月底完成强化复习。

数学:买了最后冲刺135分,用十几天时间看了一遍做了上面的题,总结做题方法,记下来。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牛皮纸包模拟题》5套,《启航最后五套题》,一共10套模拟题,隔一天晚上做一套。按照考试时间做,尽量不要让人打扰。在考研之前3天做完了。然后用这三天的时间翻看了自己的做题。还有翻了一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政治:12月9日参加高联冲刺班,回来每天上午背诵冲刺班讲义。考研之前参加押题班,把押题班上老师提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记下来并且要背熟。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牛皮纸包模拟题》5套,《启航最后五套题》,一共10套模拟题,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后来做一套选择题,看一下论述题。

英语:在这段时间英语主要是做题了。买了从21世纪考研书店买的《牛皮纸包模拟题》5套,张剑的《最后8套题》,一共13套模拟题,我做了9套。看了考研之前10天每天写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宫东风的作文押题背了一遍,而且每一个题目我有自己写了一下自己的版本。

专业课:强化阶段的复习资料,在这段时间之后我又看了一遍,记录下忘记的知识点和题目。买了学策教育的模拟题10套,做模拟题的同时查漏补缺。把自己还不熟悉的知识点又拿出书来仔细的看。

这一阶段我的觉得最重要的有这么几点:

1.时间的安排。到了最后复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每天每门课程都要看,可是还要有重点。我大约是9点多到自习室上午看政治,背诵知识点11点半去吃午饭。中午吃晚饭回来以后做几个政治题或者做英语题大约到1点。然后睡午觉到2点半。下午看专业课大约到5点吃晚饭,晚饭回来看英语单词或者作文。晚上7点开始看数学,3个小时做模拟题。完了以后对一下答案看一下错题就10点半多了,回宿舍睡觉。不做模拟题的时候晚上就看数学的错题和知识点。

2.模拟题要重视。我做模拟题的时候都是严格的按照时间做的,必要的时候我去别的自习室防止我们自习室的人问问题打扰。做模拟题的时候开始很不顺利,数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是110分左右,后来渐渐的到120,考试之前做模拟题就能到接近130。结果最后考试我就是得了129分。基板上最后的考试成绩要比模拟题高。所以不用因为模拟成绩不好而心灰意冷。重点是总结模拟题出提点还有出题角度,做题方法。

3.总结自己的考试方法。在模拟的过程中要总结自己的考试方法,比如说我发现我做题时间比较紧,经常因为高数两费时间太多而让我后面的题目没有时间,而我的线代和概率比较好。所以我在做数学大题的时候我就先做概率和线代。这样做完以后我就会心里面很踏实,

再翻过来做高数题。还有英语我觉得我的完形填空不是强项而且分支比较低,那我就略作,剩下时间来做我擅长的阅读。我们的目的都是在有效的时间内的更多的分数。

4.调节好心态。到了考试之前的最后几天你会觉得很紧张,多多找个人来聊聊天。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听到他们的支持会让你感觉自己确实很优秀。不要太累,最后的几天我每天早上都睡到9点多,甚至十点多。最后去自习室我都不好意思了,因为我总是自习室最后一个去的。但是没关系,只要是你觉得需要休息最后的一段时间不要管别人是怎么学习的。你要做的就是做你自己。相信你能行。而最后的结果一定会让你高兴的。

5.辅导班怎么听。最后阶段会有很多冲刺和押题的辅导班。个人感觉这些辅导班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政治。我觉得上辅导班关键的是串联知识点,应对综合题。所以听辅导班上课也要有方法。要注意听那些方面可能会出题,哪些地方有联系。然后听完以后这些内容都是要认真背诵的。即便是老师仅仅提了一句你也不能放过。今年考研政治有一个关于过渡阶段的问题,押题班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老师就提了一句。所以联系串联和查漏补缺试听冲刺班和押题班的关键。

四.复试(次年2月下旬到4月底)

复试是研究生考试的最后一关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初试考完之后基本上对于自己成绩基本上就能有个数了,那么就要着手准备复试了。一般来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复试有体检,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上机考试,导师面试等几个部分。而复试的比例一般占总成绩的50%左右。所以复试还是比较重要的。准备复试我觉得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λ专业课要仔细学习。原来计算机科目的初试题目是由学校自主命题的,所以学校的专业课笔试的题目可能还不算难为人。但是去年开始计算机实行统考,所以各个学校在复试专业课笔试的难度上都有变化。我是从3月上旬开始准备专业课笔试的。看了学校本科生教育的课本,还有配套的习题书。但是我还是我觉得今年清华的笔试题只能用“变态”来形容。系统结构笔试题比起原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50分的题我觉得我最多能得10几分,坐在我旁边的女生好像就没怎么做题,找了一张纸不知道在上面写什么东西。所以统考之后学校有可能在复试笔试这一关,给大家一个下马威,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仔细。最好能够用报考学校的教学用书进行复习。要是有他们的习题更是事半功倍。

λ机试要认真准备。上机考试一般也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复试必须的。清华复试是一个小时,2-3个题目,要求编译通过能够正确运行。一般来说机试的题目不会太难,但是每年都有很多人的0分。据说今年105个参加复试考生30多个0分,最高分70+。我觉得机试最重要的就是练习。因为机试是按照用例评分的,对于一个输入你的结果正确就得分,要是不对就不得分。所以如果你的程序有一点错误不能调试通过你的得分也会是很低的。我从杭州电子科技大的网站上下载了100多道ACM题。有时间的时候就练习。机试的形式和题目

基本上就是跟这个大致相同。多加练习相信即使不会拖后腿的。计算机统考的可以上一下王道论坛,这上面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找一下以往的机试考题提前做作。

λ英语要练习口语。英语口语几乎也势必考的。我们考试的形式是给一篇英文论文,阅读4分钟,然后根据论文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要求作答。提问和回答要求完全英语。个人感觉短文阅读没什么难度,但是问题大多数处在口语表达上。很多问题的答案你可能很明白,可是当被要求英文回答的时候你可能就不能那么熟练地回答了,还有发音可能非常蹩脚。我当时就是这样的。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够提前准备一下自己的口语,一定要说。常用专业英语单词最好也能看一下。

λ联系导师。关于联系导师很多学校要求不一样。大部分清华的考生,复试前好像都是不联系老师的。但是如果你确实优秀的,我相信老师还是愿意要你的。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师所带的学生的名额非常少,理论上最多2个,一般是一个。所以在联系老师之前一定要确定这个老师是不是带学生。但是不管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准备复试保证自己能过复试关进入报考的学校。

λ最后说一下导师面试。一般来说大家通过重重考验走到最后一关,老师在面试的时候也不会为难大家的。面试主要是了解一下你这个人的情况,看看你的交流能力,另外看一下你的实践能力。我觉得面试最重要的就是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就好了。老师还是挺看重你个人的人品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定不能欺骗。如果你在学校里面做的东西多的话老师会问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方面也不确定,从需求到应用都有可能问。对了,好像毕业设计老师还是比较在乎的。基本上都会问这方面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整个复习过程,流水账式的列了一下。最后感谢各个辅导班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指导,和自习室里一起奋斗的研友们。希望各位能够顺利考上自习心仪的学校的研究生。

附推荐考研资料:

数学:《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等著,国家行政苑出版社

《数学最后超越135分》李永乐等著

21世纪考研书店的《牛皮纸包模拟题》(好像叫什么内参试卷),

《启航最后五套题》。

英语:《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俞敏洪),

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

新东方的《完形填空和阅读新题型专项训练》,

高联最后冲刺班宫东风老师的押题(学习一下写作的方法)。

推荐作文书再另外买一本尽早联系。

政治:《任汝芬序列一》,《任汝芬序列四》。

高联讲义(强化,冲刺,押题),最好报名辅导班。听说今年好像政治要改革。我知道什么情况了,但是我觉得高联的政治是很强的,可以信任。

计算机专业基础: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清华大学殷人昆版)》及配套练习书《数据结构习题解析》(我用的是这套书,但是这本书是C++的,要是有的同学喜欢用C语言的,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严蔚敏老师的那一本,严老师的那本书也有一本配套的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罗克璐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小丹著西安电子科大版)与配套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学习指导与题解(西安电子科大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统考计算机基础复习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

北京海文的计算机统考辅导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讲义。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中和考试全真模拟题》原子能出版社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大规模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工艺开发,EDA工具开发,新型电子材料、微纳电子器件和系统,量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微纳电子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总结 信工系:孙彦明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现对该课作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划为 48课时,其中理论部分 24 课时,上机部分 24 课时。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Office 办公应用软件—— Word 和 Excel 、 PowerPoint 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因特网技术与应用,以及计算机安全。 二、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了以下工作: 1 、本课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课的课时少,内容多,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另外 Windows 、 Word 、 Excel 、PowerPoint 等软件,必须通过直接演示的方式,学生才能直观的看到演示效果,因此在这些软件教学中以演示教学为主,电子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 、本课的特点是,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即 Windows 、 Word 、Excel 、 PowerPoint 等,必须学会实际操作,因此,该课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认真抓好学生的上机工作,对上机与上课一样严格管理、认真辅导,同时上机时针对难点在机房进行讲解,收到了良好效果。 3 、教学中注意选择好重点、难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的讲授。

4 、认真抓好课后辅导的环节。一方面每上一次课后,安排两节课的辅导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对一些课堂不易讲清的问题,采用课后辅导的方式。比如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学生看不着、摸不到不易理解,采用课后辅导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实验室打开机箱结合具体的硬件及其连接方式等实地讲解,受到学生的欢迎。 5 、注意留好作业,认真批改作业,每次上课都要对上机作业认真筛选,从上机指导书中选择合适的作业,布置,并每次对学生的上机作业进行批阅。下次上课时,总结前一次的作业。 6 、为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每次上新课前要提问学生或复习前次课讲的重点内容。 7 、讲课时注意与学生交流和采用启发式教学。虽然采用电子教案,但不是只在演示台上教学,而是经常到讲台、屏幕前讲授,使教学生动活泼。 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如何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风问题应是我们学校的一急待解决的问题。 2 .实践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部分学生课后自觉上机练习的自觉性还不够,从而导致操作不够熟练。今后一方面加强指导,另一方面加大检查的力度,督促学生加强练习。

《计算机文化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计算机文化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材料(期末只考前5章) 自行完成《计算机文化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前5章的习题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年,名字叫ENIAC。 2、计算机经过四代的发展,每一代的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和指令以二进制形式表示。 4、微机系统的组成(见书上第5页图1-1,一定要牢记,可以出很多题目) 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硬盘、调制解调器;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Photoshop、QQ等) 5、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信息,不能写信息。当断电时,其中的信息仍能保留。 随机存储器(RAM)当断电时,其中的信息将随之消失。 6、ASCII码比较大小: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如d>B>6),后面的字母>前面的字母(如d>a) 7、衡量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内存容量、磁盘容量。 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程序,病毒的特点:破坏性、潜伏性、传染性、激发性、寄生性(注意:没有“免疫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软盘和网络。病毒只破坏计算机,对人体没有伤害。 9、Enter:回车键(每按一次,则表示“确定”或者“换行”);Esc:退出全屏、游戏 如何输入@:Shift+2(按住Shift,再按有双字符的键,即可输入该键上方的字符) Capslock:大写锁定键。按下后,Capslock指示灯亮,则可输入大写字母。 10、数据的常用单位有位、字节、字。 位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指二进制数的一个位数,单位为bit,称为“比特”; 字节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单位为byte,一个字节等于8位,即1byte=8bit, 字是计算机一次存取、加工、运算和传送的数据长度。计算机字越长,其精度和速度越高。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yte;即T > G > M > K > B。 11、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技术。 12、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13、十进制数:有10个数码(0、1、2、3、4、5、6、7、8、9),数字后加D或不加,如10D或10或(10)10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借鉴内容)

计算机课后练习答案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系统各种物理部件总称。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微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C++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C++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25小题,共50分) (以下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C++中,函数的参数有两种传递方式,它们是值传递和____________。地址或指针或引用传递 2.当一个成员函数被调用时,该成员函数的___________指向调用它的对象。this指针3.在基类和派生类中,派生类可以定义其基类中不具备的数据和操作。对两个有相同名字的数据成员进行访问时,如果没有___________,对此数据成员的访问将出现歧义。作用域分隔符限定时 4.拷贝构造函数使用___________作为参数初始化创建中的对象。引用 5.在公有继承的情况下,基类数据成员在派生类中的访问权限___________。保持不变6.描述命题"A小于B或小于C"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Ac&&b==c"的值是___________。0 (以下每小题2分,共20分) 1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有四大特征,它们是抽象、封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承、多态 12.在C++中,定义重载函数时,应至少使重载函数的参数个数或参数类型___________;在基类和派生类中,成员函数的覆盖是指___________。不同派生类成员函数与在基类被覆盖的成员函数名、参数个数、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均相同 13.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除功能不同外,在定义形式上,它们的区别还包括构造函数名与类名相同,而析构函数名是在类名前加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构函数没有参数、析构函数可以定义为虚函数 14.动态联编要满足两个条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调用的成员函数是虚函数、用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 15.在C++类中,有一种不能定义对象的类,这样的类只能被继承,称之为___________,定义该类至少具有一个___________。抽象类纯虚函数 16.在C++类中,const关键字可以修饰对象和成员函数,const对象不能___________,const成员函数不能___________。被修改修改类数据成员 17.举出C++中两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枚举18.C++中没有字符串类型,字符串是通过___________来表示的,每一个字符串都有一个结尾字符___________。字符数组\0 19.C++中没有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写出一条打印整型变量n的输出语句:___________。输入输出库cout<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类课(一)课程目标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及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计算机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遵循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知识目标 (1)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初步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以及安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具有一定的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应用; (3)理解办公自动化的内涵和意义,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4)具有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 (1)具有使用适当的中、英输入技法,以获得较高的文字录入速度的能力; (2)具备Windows文件(文件夹)相关操作及功能设置、Windows运行环境设置和应用软件安装与卸载的能力; (3)具有微机系统的基本维护能力; (4)能安装office软件,具备使用Word进行文档处理、使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处理、使用PowerPoint2003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等基本能力; (5)具用使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基本知识,实现用浏览器搜索相关信息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使用网络相关的常用软件完成信息下载、压缩的基本能力; (7)具有使用所安装的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服从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4)具有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适用学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 1、计算机系统结构 网格与高性能计算 CPU 设计 计算机网络 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 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科学理论 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 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 软件工程 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 软件理论与系统 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 理论计算机科学 3、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及机器人 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 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 二、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 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考试题

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考试题(第十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保存新建的演示文稿时,POWERPOINT2003会自动在用户键入的文件名后加扩展名() A..POT B..PSD C. .PPT D. .PPS 2.如果要在已设置编号的幻灯片上显示幻灯片编号,则必须()A.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命令 B.选择“视图”/“页每和页脚”命令 C.选择“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 D.?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 3.在POWERPOINT2003中,只有在()视图下,“超级连接”功能才起作用。 A.幻灯片放映 B.幻灯片浏览 C.普通 D.? 大纲 4.()是表中唯一标示每一条记录的字段 A.外码 B.主键 C.外键 D.? 关系 5.下列不属于评价传输介质性能指标的是() A.衰减性 B.抗干扰性 C.带宽 D.体积 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软件出现漏洞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人为威胁 B.由于网络设备老化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自然威胁 C.由于网络设备使用场地环境恶劣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人为威胁 D.? 由于环境的电磁干扰导致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属于自然威胁7.以下关于表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单是由表单域组成,表单域是供用户输入信息的对象 B.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钮后,计算机会将表单的数据提交给WEB浏览器 C.没有WEB服务器,表单将无法提交 D.? 表单处理程序可以是网站开发者定义的ISAPI/NSAPI应用程序或脚本等 8.计算机之父是() A.冯·诺伊曼 B.比尔·盖茨

C.巴贝奇 D.? 祖冲之 9.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于()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建成 A.1964年 B.1994年 C.1974年 D.? 1984年 10.是() A.教育机构网站 B.非盈利机构网站 C.政府机构网站 D.? 商用机构网站 11.在WORD2003中操作的悬挂缩进,其效果是() A.对所有段落的除了第一行外的行缩进一定值 B.对当前段落的除了第一行外的行缩进一定值 C.对所有的段落的所有的行缩进一定值 D.? 对当前段落的所有的行缩进一定值 12.关于EXCEL2003工作簿和工作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XCEL2003中,工作表的数目受可用内存的限制 B.工作表可以单独存盘 C.一个EXCEL2003工作簿只能由三个工作表组成 D.? 工作表需单独打开 13.在EXCEL2003中,设A1单元格值为李明,B2单元格值为89,则在C3单元格输入“=A1&”数学”&B2”,其显示值为() A.李明数学89 B.A1数学B2 C.“李明””数学””89” D.? 李明”数学”89 14.下面的功能中,()属于OFFICE2003在OFFICE97基础上增加的功能A.“即点即输”功能 B.多媒体技术支持 C.模板 D.? “1次复制多次粘贴”功能 15.WORD2003在编辑区中三击鼠标左键操作是用来() A.选中整个文档 B.选中一个段落 C.选中一个单词 D.? 选中一个句子 16.在EXCEL2003中,关于工作表的移动和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移动工作表时,如果另一个工作簿中有工作表与此表同名,则不能完全复制 B.可以将工作表从一个工作簿移动到另一个工作簿 C.在移动和复制工作表的对话框中,选中建立副本,则完成复制操作 D.? 可以将工作表移动和复制到另一个工作簿的任意表之前或最后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课程表

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 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 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 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 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 能导论 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 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 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 2几何与代数 技术 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 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 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 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 库系统原理 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 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 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 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 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 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 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 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 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 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 技术 2几何与代数 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 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 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 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 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 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 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改革启动以来,经过课改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全面实施了改革,至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阶段性成果。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改革的基本过程 1、课程调研 为落实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本课改小组通过大量走访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 为收集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支持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以便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课改小组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开始高职学习前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意见反馈、学生对后续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建议,以及计算机技能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影响等。 因此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的起始计算机技能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在高职学习前对 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作技能、已有信息素质程度,以及高职学习前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2) 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用于本课程的时间、预习的次数、完成的学习任务数等。 (3) 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了解学生对教材、试题库、案例库的使用意见,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 (4) 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意见 了解学生对后续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类型及学习方式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在其专业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A卷含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文档中有一个表格,选定列后,单击表格菜单中"删除列"命令后()。 A.表格中的内容全部被删除,但表格还存在 B.表格和内容全部被删除 C.表格被删除,但表格中的内容未被删除 D.表格中插入点所在的列被删除 2. 十进制数8000转换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571(O) B.57100(O) C.175(O) D.17500(O) 3. 下列设备中,既能向主机输入数据又能接受主机输出数据的是()。 A.显示器 B.扫描仪 C.磁盘存储器 D.音响设备 4. 下列操作中,()不能关闭FrontPage应用程序。 A.单击“关闭”按钮 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 C.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 D.双击标题栏左边的控制菜单框 5. 在Excel 清单中,()。 A.只能将标题行冻结 B.可以将任意的列或行冻结 C.可以将A列和1、2、3行同时冻结 D.可以将任意的单元格冻结 6. CRT显示器的像素光点直径有多种规格,下列直径中显示质量最好的是()mm。 A.0.39 B.0.33 C.0.31 D.0.28 7. 软盘不加写保护,对它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只能读盘,不能写盘 B.只能写盘,不能读盘 C.既能读盘,又能写盘 D.不能读盘,也不能写盘 8. 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是()。 A.程序价格便宜、软件价格昂贵 B.程序是用户自己编写的,而软件是由厂家提供的 C.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而软件是由机器语言编写的 D.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的总称,而程序是软件的一部分 9. 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属下列计算机应用中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 计算机按照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经历了几个阶段? 计算机按照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分为4个阶段: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2. 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 3. 简述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的区别。 (1)内存储器容量小,外存储器容量大。 (2)内存储器存取速度快,外存储器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3)计算机掉电后,内存储器信息不保存,而外存储器数据可以保存。 4. 简述计算机系统为何采用二进制数形式存储? 使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数据,在电子设备上比较容易实现。 (1)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低电位和高电位,在电子线路上最容易实现。 (2)由于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数,表示电路的两种工作状态,工作可靠,稳定性好。 (3)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简单,通用性强。 5. 计算机语言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计算机语言发展至今可分为以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面向对象(过程)的语言在高级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 6.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那些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可以制造故障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破坏性、传染性、可激发性、潜伏性及隐蔽性等特点。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写为OS)是最底层的系统软件,是其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基础。操作系统的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使得他们能够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同时提供计算机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使得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能够进行交互。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讲课教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 【开课时间】第 1 学期 【学时】56学时 【课程类型】公共课 【授课对象】大一年级所有专业 二、课程定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我校所有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普遍性、应用性和技能性较突出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使非专业学生具备必须的信息意识和素养,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常识,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合、加工能力等较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做工具为其专业学习服务,提高专业续航能力,同时为其今后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本课程无须前修课程做基础,通常是大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和职业的计算机应用型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型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与动画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1、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相关知识, (3)理解Word、Excel和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应用软件的相关知识。

2、方法能力 (1)学会思考问题,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能够利用计算机以文档、演示文稿或网页等多种形式表达信息。 (2)能利用计算机建立处理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3)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资源,通过浏览器搜索、整理并获取所需要的专业及其它信息。 (4)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 四、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对这门课的培养目标的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有这样三点: 一是以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以应用为出发点,就是要紧紧盯在应用上,把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做选择的标准,所以要调研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但是还要把这些东西很好的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这就是所谓的落脚点。从这一点来体现它的职业性; 二是要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门课程是工具,但它不是为工具而工具,它有很好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知识以及技术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恰好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通过对专业负责人和职业岗位人的调研,来充分考虑它对能力的培养,以体现它的开放性。 三是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着眼点。这门课程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老师和学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认真调研,怎样方便学生学、老师教,就采取怎样的方式,并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间特别重视操作,以体现它的实践性。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四版-刘炳文编著-清华大学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 部分习题参考 第四版刘炳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 5.4、从键盘上输入4个数,编写程序,计算并输出这4个数的和及平均值。通过inputbox 函数输入数据,在窗体上显示和及平均值。 Dim a as single For i=1 to 4 a=inputbox(“请输入一个数:”,“数据输入”) sum=sum+a n=n+1 avg=sum/n next i print “和是:”,sum print “平均值是:”,avg 5.5、编写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下列信息:姓名、年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然后将输入的数据用适当的格式在窗体上显示出来。 Dim a as variant Fontsize=20 a=inputbox(“请输入姓名:”,“数据输入”) print “姓名:”;a a=inputbox(“请输入年龄:”,“数据输入”) print “年龄:”;a a=inputbox(“请输入通信地址:”,“数据输入”) print “通信地址:”;a a=inputbox(“请输入邮政编码:”,“数据输入”) print “邮政编码:”;a a=inputbox(“请输入电话:”,“数据输入”) print “电话:”;a 5.7.设a=5,b=2.5,c=7.8,编程序计算: y=(πab)/(a+bc) 程序: Dim a as single,b as single,c as single a=5 b=2.5 c=7.8 pi=3.14 y=(pi*a*b)/(a+b*c) print “结果是:”;y 5.8、输入以秒为单位表示的时间,编写程序,将其转换为几日几时几秒。 Dim a as long,d as integer ,h as integer,s as integer a=inputbox(“请输入秒数:”,“数据输入”)

《计算机文化基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系统。Windows剪贴板是________中的一块区域,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_______ _的形式进行处理的。 2.存储容量单位1GB= KB。 3.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的英语简称为____________。 4.一个IP 地址含________位二进制数,被分成________段。 5.在WORD或EXCEL中,要进行页面设置,都可以在_____________菜单中找到。 6.在WORD中实现两个文件的合并,可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7.EXCEL同时提供了______________和“高级筛选”这两种命令来筛选数据。 8.将工作表Sheet2中A1单元格数据与当前工作表单元格A2中的数据相加,编辑栏中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图方式下能在一屏显示多张幻灯片。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举出常用的操作系统。 2.如何利用Windows的控制面板进行显示器背景的设置? 3.简述内存储器的组成和各自特点。 4.简单介绍MPC标准。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第一次使用新安装系统的计算机上的Outlook时需要什么设置?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多媒体 2.LAN、WAN 3.TCP/IP 4、搜索引擎 四、叙述操作题。(共31分) 1.指明下面A、B两个文件夹图标的区别,叙述如何将A文件夹变成像B文件夹一样的图标。(共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第 1 页共 5 页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年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 3 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1) 1 2 考查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2 考查 10640532 英语(1) 2 2 考查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 1042090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 041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 2选1 20240023 离散数学(2) 3 3 考试 程序设计课组 3 3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2 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 文化素质选修课≥1 1

合计≥21 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2)”,其它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2) 1 2 考查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 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 1042100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 大学物理课组1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 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 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 合计≥21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 主要先修课 - 3 -

- 4 - 21510192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 考查 2周 程序训练课组 2 考查 3周 合计: 4 第二年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说明及 主要先修课 107 1 体育(3) 1 2 考查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 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 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 304 3 复分析 3 3 考试 大学物理课组2 4 4 考试 见附录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 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 1 考查 电子基础课组1 3 3 考试 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 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 文化素质选修课 ≥1 2 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 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 3选1 选1门,详见2选1,大学 2选1,一元微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计算机文化基础 【开课时间】第1 学期 【学时】56学时 【课程类型】公共课 【授课对象】大一年级所有专业 二、课程定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我校所有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普遍性、应用性和技能性较突出的公共基础课。其主要作用是使非专业学生具备必须的信息意识和素养,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常识,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具有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合、加工能力等较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做工具为其专业学习服务,提高专业续航能力,同时为其今后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本课程无须前修课程做基础,通常是大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后继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和职业的计算机应用型课程和计算机技术型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处理与动画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态度,为其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1、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相关知识,

(3)理解Word、Excel和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应用软件的相关知识。 2、方法能力 (1)学会思考问题,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能够利用计算机以文档、演示文稿或网页等多种形式表达信息。 (2)能利用计算机建立处理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 (3)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资源,通过浏览器搜索、整理并获取所需要的专业及其它信息。 (4)能利用网络和Internet,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 四、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对这门课的培养目标的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设计理念有这样三点: 一是以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以应用为出发点,就是要紧紧盯在应用上,把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做选择的标准,所以要调研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但是还要把这些东西很好的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这就是所谓的落脚点。从这一点来体现它的职业性; 二是要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门课程是工具,但它不是为工具而工具,它有很好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计算机知识以及技术更新速度非常之快,恰好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通过对专业负责人和职业岗位人的调研,来充分考虑它对能力的培养,以体现它的开放性。 三是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着眼点。这门课程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老师和学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认真调研,怎样方便学生学、老师教,就采取怎样的方式,并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间特别重视操作,以体现它的实践性。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