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主要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般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X线号、CT号、MRI号、DSA号、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尽管如此,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

(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

(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

(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

(4)经过贲门钡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

(5)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

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食道有无异常。

(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

(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

(5)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6)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

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

(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

(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

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

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

2、卧位片:

(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

(2)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

(3)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

密度结石影。

(4)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

腹部CT或MRI诊断报告

1、肝脏、胆囊:

(1)肝脏外形与各叶比例有无关调。

(2)肝门结构、肝内胆管与总胆管情况。

(3)肝内动静脉(包括门脉)主干与分支情况。

(4)肝脏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特别注意增强后各期

扫描包括延时扫描其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5)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囊内有无占位情况。

(6)腹腔内及周围脏器情况。

2、胰腺:

(1)胰腺包括钩突、头、体、尾部大小、形态情况。

(2)总胆管下端与胰管情况。

(3)胰腺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措况。

(4)胰周有无异常情况。

(5)扫描区域内动、静脉、淋巴结情况。

(6)周围脏器情况。

3、脾脏:

(1)脾脏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均匀度如何等情况。

(2)增强前、后密度或信号变化情况。

(3)脾门与脾周围结构情况。

二、腹主动脉与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报告:

按时间顺序描述血管充盈显示情况各支血管分布,形态粗细、走行、位置、结构等情况。有无异常血供或病理循环情况。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4T15:39:41.3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王焱 [导读] 食管癌属于人体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因该疾病可经血液及淋巴结进行转播或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收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别借助X 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诊断,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比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结果: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77.78%明显高于CT影像检查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95.24%与CT影像检查97.6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及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均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X线钡餐造影;CT影像;食管癌 食管癌属于人体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因该疾病可经血液及淋巴结进行转播或转移,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高等特点,为患者生命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指出[2],食管癌临床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发病因素多与长期喜热食、粗粮、饮酒等存在关联,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患者发病率,若及时确诊治疗可相应提高治疗成功率。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目前临床诊断食管癌患者中应用较多,本研究主要针对两者检测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6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52.36±5.21)岁,病变位置:颈段6例,胸上段10例,胸中段19例,胸中上段6例,胸中下段4例,胸下段15例。食管癌分期,I期18例,Ⅱ期23例,Ⅲ期17例,Ⅳ期2例。 1.2 方法 本研究60例患者均分别借助X线钡餐造影及CT影像检查,患者检查前均需禁食,时间不低于8h。X线钡餐造影:应用500 mA型X线机进行检查,患者需采取立位及斜位,将Ⅱ度硫酸钡剂(钡与水,3:1比例混合)吞服,性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影像学资料并分析。CT影像检查: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前吞服50mL发泡剂(1.5%泛影葡胺),确保患者食管内充气,起有效扩张作用,与患者消化食管部位开展扫描检查,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方法检查食管癌患者早期及中晚期阳性率,其中I期为食管癌早期,Ⅱ期、Ⅲ期、Ⅳ期为中晚期。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均借助SPSS 20.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计数资料均应用率“%”描述,使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食管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早期患者18例,中晚期患者42例。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早期阳性率为77.78%(14/18),中晚期检出率为95.24%(40/42)。经CT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早期阳性率为5.56%(1/18),中晚期检出率为97.62%(41/42)。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明显高于CT影像检查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与CT影像检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食管属于咽与胃间存在的消化管,是人们食物吞咽的主要管道,若不能有效保护食管,将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使馆病变主要包括炎症及肿瘤,其中食管炎及食管癌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因此部分早期食管癌患者极易被误诊为食管炎,多于食管癌早期借助补液、消炎等治疗,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部分患者晚期病情加重恶化后才引起重视对其健康造成极大影响[3]。因食管癌病情进展速度快,生存率较低,早期患者治疗效果远高于中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前期诊断确诊准确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应于患者食管存在吞咽困难、烧心等临床表现时,即刻检查,对病变性质进行确定,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4]。 有研究指出[5],目前临床诊断食管癌中多借助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进行检查,均存在一定应用价值。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发现食管癌患者早期病变特征,多表现为局部食管黏膜皱襞处于不规则及毛糙状,呈现扭曲紊乱状态,部分患者伴有黏膜中断、损伤等状况,且黏膜局部存在充盈缺损影,出现上述情况需引起重视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经CT影像检查可明确显示食管癌患者食道情况,对食管癌变范围进行明确,可作为临床判定食管癌分期的重要依据。CT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可有效判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腹腔内种植等,因该应用特点受到临床医师青睐[6]。 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高于CT影像检出率差异明显;提示,食管癌早期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效果更好,与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早期食管癌特征存在关联,表明临床借助X线钡餐造影检查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早期确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与CT影像检查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中晚期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及CT影像检查均具有较高敏感度,其中CT影像检查因可明确食管癌分期,为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均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也可将CT 影像检查作为食管癌患者检查有效方案,但需结合X线钡餐造影应用,以便提高疾病早期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效果较好,早期、中晚期检出率均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金坨,林宽荣,李光海,等.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41-42. [2]牛万彬. 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15):28+14. [3]陈仲耿. X线和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151-152. [4]阿布力克木?阿布都许库尔.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6):49-50. [5]白忠秀. 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对食管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36):27-28. [6]何超,林万里,任巧文.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表现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15(02):146-147.

胃溃疡的X线钡餐造影分析

胃溃疡的X线钡餐造影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在胃溃疡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院2015年1月至8月诊治的46例胃溃疡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资料,总结胃溃疡 在双对比造影时X线征象。结果:46例胃溃疡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共发现溃疡52个,其中X线钡餐造影直接征象为龛影,包括充钡龛影、充气龛影、线条状龛影及环影;X线钡餐造影间接征象包括胃轮廓线局限性增厚、黏膜纠集现象等。 结论:运用X线钡餐检查胃溃疡,熟练掌握造影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有效减 少漏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胃溃疡;X线钡餐造影;直接征象;间接征象 胃溃疡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该病覆盖人群广泛,病因复杂,除与幽门螺 杆菌感染有关外,药物、饮食、胃酸、胃运动异常、遗传和应激精神因素均可诱发该病,临 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疼痛为主,多在餐后出现,依靠典型的周期性上腹痛症状很容易做出诊断,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并不十分明显,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常采 用X线钡餐和内镜检查来做出诊断,以免出现漏诊、误诊情况。本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1 月至8月诊治的46例胃溃疡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8月诊治的4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男性35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1:0.31;年龄范围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 (37.4±3.6)岁;病程为1个月~12年,平均为(3.4±1.1)年;其中上腹部疼痛41例,反酸 和嗝气33例,有黑便史16例。上述患者均采用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和粘膜皱襞集中等 直接征象及单纯痉挛等间接征象,对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空腹12h,X线钡餐检查前10min肌肉注射消旋山莨菪碱(批准文号:国药准 字H32020835,2010-09-30,生产企业:江苏华阳制药有限公司,英文名称:Raceanisod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剂量为10mg,检查前服用产气粉和硫酸钡混悬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620,2010-10-29,生产企业:汕头金石制药总厂,英文名称:Barium Sulfate Suspension),规格为140%(W/V),均采用胃双对比造影与常规充盈压迫结 合方法,所用仪器为西门子Iconsh100型胃肠机。 2结果 46例胃溃疡患者经X线钡餐检查,共发现溃疡52个,其中胃后壁16个,小弯角切迹附近14个,胃体后壁和幽门部各9个,胃底4个。胃溃疡在双对比造影时X线征象为:①充 钡龛影。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边缘规则,由内向外突出,其密度与充钡数量和龛影 深度有关,本组共发现充钡龛影22例(溃疡25个),占48.1%,在双对比时,凹陷性溃疡 在充气胃腔衬托下,呈现出致密的充钡龛影。②充气龛影。龛影突出腔外,内部冲有气体后,其轮廓由钡剂勾出,底部略显毛糙,本组共发现充气龛影15例(溃疡17个),占32.7%, 其中有4例因过度充气,胃腔扩张明显,微小龛影在充气时未显示出来,排除部分气体后得 以显露。③线条状龛影。线状溃疡由胃小弯细条状充钡龛影直接表现,可见胃双对比造影对 该类溃疡的显示具有特殊作用,本组共发现线条状龛影3例(溃疡3个),占5.8%。④环影。溃疡环影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根据角隅原理,基本上会在龛影底部出现,本组共发现溃 疡环影12例(溃疡12个),占23.1%,其中有1例为恶性溃疡,环影为多角形,增加造影 剂浓度后显示。⑤胃轮廓线局限性增厚。造影呈双边征,与周围轮廓线比较,观察是否存在 凹陷病变和胡须状影,在此基础上做出良恶性溃疡的诊断,本组共发现3例(溃疡3个), 均为胃良性溃疡,占5.8%。⑥黏膜纠集。纠集黏膜由粗变细延伸到溃疡处,本组共发现16 例(溃疡17个),占32.7%。 3讨论 3.1 X线钡餐检查影像学特征

(完整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习题集带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 各型试题 一、填空 1.急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___。
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___, ___。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3.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萎缩性胃炎
胃镜观察的特点是 ___,___。肥厚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___ 。 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粘膜水肿,粘液增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炎症重者粘膜脆弱易出血靡烂,粘膜红 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下血管网透见,粘膜混浊肿胀皱襞粗大
4.胃底与胃体粘膜的腺体主要有三种细胞组成:(1)分泌碱性粘液是___ ;(2)分泌胃 蛋白酶原的是 ___ ;(3)分泌盐酸的是___ 。 ①粘液细胞,②主细胞,③壁细胞
5.造成胃液分泌与胃粘膜屏障失衡的有关因素为___ ;___ ;___;___ 。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粘液屏障受损,幽门排空延迟及其它慢性疾病
6.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不同,胃溃疡发病与___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 的发病与___有关。 胃粘膜屏障被损害,胃酸分泌增加
7.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一般胃溃疡的疼痛为___,有 ___的节 律特点。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为 ___,有___节律特点。 饱餐后疼痛,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特点,饥饿性疼痛,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节律特点
8.消化性溃疡胃液分析时,胃溃疡在___,而十二指肠溃疡多有___。 胃溃疡胃酸正常或偏低,十二指肠溃疡多有胃酸分泌增高
9.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表示溃疡___,阴性则提示为___。持续阳性 提示___ 。 在活动期,为愈合过程,癌变
10.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为___,___,___,___。 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11.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病理演变分为___,___,___;各期的特点为___,___,___。 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溃疡有炎症浸润,溃疡变浅变小,溃疡灶肉芽形成 12.消化性溃疡钡餐 X 线检查表现为直接征象者为___,可以证明溃疡的存在,间接征 象有___等,常提示有溃疡但不能诊断。 龛影,变形,粘膜集中及功能异常 1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 ___ ;___;___;___。 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14.溃疡穿孔的主要体征有___。 面色苍白,烦燥,冷汗,脉速,腹式呼吸消失,腹肌强直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 消失等。 15.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___;___;___;___等。 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糜烂性胃炎,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___;___;___。 呕血,便血,周围循环障碍。 17.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为棕褐色,系红细胞血红蛋白经___所致。 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18.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可分为因痉挛,水肿所引起的___ ,和由于溃疡愈合 瘢痕收缩所致的___。 功能性梗阻,器质性梗阻 19.消化性溃疡须鉴别诊断的疾病有___,___,___,___。 胃癌,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囊炎与胆结石 20.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__。 吐出隔餐或隔宿食物 21.大便潜血阳性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黑便表示出血量在___以上。大便呈黑色是___。 5ml,50~75ml,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2.___是能够发生癌变的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23.消化性溃疡死亡的主要原因为___,___。 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 24.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___。 胃癌 25.胃癌有一定好发部位,最多见于___,依次为___,___,___,___等处。 胃窦,胃小弯,贲门,胃体,胃底 26.胃癌的转移方式有 ___ ,___ , ___,___。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27.胃癌按照病理形态可分为___,___,___;组织学分型为___,___,___,___4 种类型。 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腺癌,粘膜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 28.最早发生及最常见的胃癌转移方式为___,具有临床意义的是___,___等处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淋巴转移,左锁骨上,脐周

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
一、填空 1.急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病理分型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3.浅表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是粘膜表层充血性红斑,粘膜水肿,粘液增
多附着在粘膜不易脱落,炎症重者粘膜脆弱易出血靡烂,萎缩性胃炎,胃镜观察的 特点是 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下血管网透见,肥厚性胃炎胃镜观察的特点 是___粘膜混浊肿胀皱襞粗大。
4.胃底与胃体粘膜的腺体主要有三种细胞组成:(1)分泌碱性粘液是__粘 液细胞_ ;(2)分泌胃蛋白酶原的是 _主细胞__ ;(3)分泌盐酸的是_壁细胞__ 。
5.造成胃液分泌与胃粘膜屏障失衡的有关因素为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 加,精神神经因素,胃粘膜-粘液屏障受损,幽门排空延迟及其它慢性疾病
6.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不同,胃溃疡发病与__胃粘膜屏障被损 害,_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__胃酸分泌增加_有关。
7.消化性溃疡的疼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一般胃溃疡的疼痛为饱餐后疼 痛,,有 __有进食~~疼痛~~缓解的节律特点,____的节律特点。十二指肠溃 疡疼痛为 _饥饿性疼痛,__,有_疼痛~~进食~~缓解的节律特点_节律特点。
8.消化性溃疡胃液分析时,胃溃疡在_胃溃疡胃酸正常或偏低,__,而十 二指肠溃疡多有__十二指肠溃疡多有胃酸分泌增高_。
9.消化性溃疡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表示溃疡_在活动期,__,阴性则提示 为__为愈合过程_。持续阳性提示_癌变。
10.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为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复合 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11.胃镜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病理演变分为活动期,愈合期,疤痕期;各期 的特点为溃疡有炎症浸润,溃疡变浅变小,溃疡灶肉芽形成。
12.消化性溃疡钡餐 X 线检查表现为直接征象者为龛影,变形,可以证明 溃疡的存在,间接征象有__粘膜集中及功能异常_等,常提示有溃疡但不能诊断。
1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 ___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14.溃疡穿孔的主要体征有面色苍白,烦燥,冷汗,脉速,腹式呼吸消失, 腹肌强直并有明显的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 15.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糜烂性胃 炎,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1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周围循环障碍。 17.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呕血颜色为棕褐色,系红细胞血红蛋 白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 18.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可分为因痉挛,水肿所引起的_功能性梗 阻 ,和由于溃疡愈合瘢痕收缩所致的_器质性梗阻_。 19.消化性溃疡须鉴别诊断的疾病有胃癌,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 囊炎与胆结石。 20.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吐出隔餐或隔宿食物。 21.大便潜血阳性表示出血量在_5ml,__以上,黑便表示出血量在_50~ 75ml,__以上。大便呈黑色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而形成硫化铁所致 22.胃溃疡是能够发生癌变的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

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的钡餐造影X线表现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07T14:11:08.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周春容曹跃勇 [导读] 目的分析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钡餐造影X线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 周春容曹跃勇(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644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34-02 【摘要】目的分析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钡餐造影X线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将82例经胃镜病理证实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钡餐造影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中球部溃疡68例(82.92%)、主要表现为球部变形及龛影、以及激惹征等。球后部溃疡9例(10.97%),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及龛影、充盈不良像。降部溃疡3例(3.65%),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粘膜紊乱及管腔痉挛收缩。水平部溃疡2例(2.43%),主要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变窄、以及淤滞征象。合并征象:82例中,68例合并胃体炎症改变。18例合并有胃溃疡,其中并发溃疡穿孔4例。其中共3例致造影剂进入胆道系统显影。合并幽门梗阻2例。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各部位 X线钡餐造影表现 十二指肠溃疡最好发于球部,约占90%以上,其次是球后溃疡,降部溃疡极少见[1]。本文通过对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X线表现特点分析,以提高对十二指肠少见部位溃疡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共82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年龄10岁~75岁,其中10-14岁5例。以饥饿痛、夜间痛、背心痛、返酸嗳气为主诉60例,以消化不良、消瘦、贫血为主诉9例。突发严重并发症8例,包括溃疡穿孔4例,幽门梗阻2例,上消化道出血致解黑大便或呕血2例。其中有溃疡病史5例、有溃疡家族史35例。 1.2 设备与方法 我院采用西门子数字胃肠机。所有病人均空腹行上消化道造影,其中76例为口服产气粉及硫酸钡液行气钡双对比造影,其中5例因有并发症或急腹症检查前插胃管,注入泛影葡胺40~60ml检查。其中5例10-14岁儿童及3例身体虚弱者采用分次服钡液或造影剂,第1次服造影剂20ml,重点观察胃-十二指肠粘膜相。观察完毕后,第二次服40-60ml钡液或造影剂,观察上消化道充盈相,重点观察空腔脏器的整体状态,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肠管的蠕动排空情况。检查过程均动态观察及摄片,均采用多轴位、多体位观察,通常采取仰俯卧位、半卧位、左右斜位、切线位、立位等体位,必要时使用压迫器加压、放大摄影,以及调整球管角度观察,以便发现较小的、隐匿性的及少见部位的溃疡。 2 结果 2.1常见影像表现 2.1.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8例,表现为①球部变形45例:病变发现阳性率100%,变形后的球部可呈叶状、花状、不规则状、线状等。②龛影8例。大多位于十二指肠球基底部后壁,为边缘光滑圆形突出腔外致密影,直径0.3-2.1cm,钡斑周围可见环状透亮区伴粘膜纠集。③激惹征象6例:为炎症刺激后钡剂迅速通过十二指肠球部。④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呈放射状纠集、粗糙、紊乱,6例。⑤幽门管偏位2例:指胃幽门管偏离十二指肠球中央,也系球部溃疡粘连牵拉所致。⑥假憩室1例:为球基底部袋状突出。 2.1.2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9例,以十二指肠乳头为标志,将球后分为上段和下段,溃疡位于上段者6例,位于下段者3例,溃疡主要位于后壁及内侧壁上。表现为管腔变窄6例,其中偏侧性痉挛狭窄5例,伴有梗阻征象。表现为龛影3例,大小直径为0.3-1.5cm大小,伴有粘膜纠集、水肿征象,其中2例伴有钡剂激惹征象,1例伴有球后部份分叶状变形。其中共4例合并有球部溃疡。 2.1.3 降部溃疡:3例,表现为管腔变窄2例,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痉挛收缩1例。 2.1.4 水平部溃疡:2例,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变窄、以及淤滞征象。 2.2 合并征象,82例中,其中68例十二指肠溃疡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胃滞留增多、胃粘膜粗乱等胃体炎症改变。其中18例合并有胃溃疡,幽门梗阻2例。其中并发溃疡穿孔4例、表现为造影剂呈点滴状或线状渗出管腔外、3例摄腹部立位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其中共3例致造影剂进入胆道系统显影,表现为胆总管、肝总管及肝内胆管分支均显影。 3 讨论 3.1 常见影像表现分析 3.1.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最常见部位的溃疡,钡餐造影易于诊断,且诊断准确性高。①球部变形,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征象,十二指肠球部腔小壁薄,溃疡引起的疤痕收缩、粘膜水肿或痉挛收缩牵拉球部而导致球部变形。球部失去正常的球形或三角形,可呈各种畸形,最常见为三叶草形或二叶草形、其次为花瓣样、不规则状,少数呈线状。②龛影,大多位于十二指肠球基底部后壁,为边缘光滑圆形突出腔外致密影,单发多见,少数多发,大多数要在切线位才可以发现,要多变换患者体位才能减少漏诊。③激惹征象:为炎症刺激后钡剂迅速通过十二指肠球部,此征象要注意与球部炎症相鉴别,伴发有球部变形或龛影利于此征象诊断。④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呈放射状纠集、粗糙、紊乱,使用压迫器加压、放大摄影,以及调整球管角度观察,此征象也要注意与球部炎症相鉴别,伴发有球部变形或龛影利于此征象诊断。⑤幽门管偏位,指胃幽门管偏离十二指肠球部中央,部份溃疡合并有胃溃疡时此征象更加典型。⑥假憩室1例,此征象极少见,与真憩室的鉴别是其内未见粘膜伸入、未见狭颈征,与较大的龛影征象相似。 3.1.2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DU):溃疡位于上段者较多,溃疡主要位于后壁及内侧壁上。最常见征象为管腔变窄,其中偏侧性痉挛狭窄多见、并伴有梗阻征象。少部分表现为龛影,伴有粘膜纠集、水肿征象,或伴有钡剂激惹征象及球后部份分叶状变形。其中4例合并有球部溃疡、部份为球部溃疡进一步发展所致。DU午夜痛及胸背部放射痛多见,较易并发出血。武景连等[2]报道DU具有以下特点:(1)男性多发,可能与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2)溃疡常发生在十二指肠上曲段和降部上段、以远发生率减低;(3)溃疡多为单发、大多为活动期;(4)并发症高:以并发出血为最常见,尤其是发生于后壁者。DU常导致肠壁增厚及周围组织的炎症粘连,因而要注意十二指肠乳头处或胰头部癌侵犯十二指肠时的鉴别。 3.1.3 降部溃疡: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部份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痉挛收缩,梗阻征象不明显。降部溃疡多发时要与卓-艾综合征作

胃肠道正常影像学表现

胃肠道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主要应用钡剂造影,显示胃肠道的位置、轮廓、腔的大小、内腔及黏膜皱襞的情况,但对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润程度和壁外侵犯及转移等尚有一定困难,还需与其他影像检查相结合。目前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首选当是钡剂造影检查方法。 1.咽部咽部是胃肠道的开始部分,它是含气空腔。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为会厌,两旁充钡小囊状结构为会厌谿。会厌谿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梨状窝中间的透亮区为喉咽凸,勿误为病变。正常情况下,一次吞咽动作即可将钡剂送入食管,吞钡时梨状窝暂时充满钡剂,但片刻即排入食管。 2.食管食管是一个连接下咽部与胃的肌肉管道,起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部相连。食管入口与咽部连接处及膈的食管裂孔处各有一生理狭窄区,为上、下食管括约肌。 食管充盈像:食管吞钡充盈,轮廓光滑整齐,宽度可达2-3cm。正位观察位于中线偏左,胸上段更偏左,管壁柔软,伸缩自如。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规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从上至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于主动脉弓压迹与左主支气管压迹之间,食管显示略膨出,注意不要误认为憩室。 食管黏膜像:少量充钡,黏膜皱襞表现为数条纵行、相互平行的

纤细条纹状透亮影。这些黏膜皱襞通过裂孔时聚拢,经贲门与胃小弯的黏膜皱襞相连续。 透视下观察,正常食管有两种蠕动:第一种蠕动为原发性蠕动,系由下咽动作激发,使钡剂迅速下行,数秒钟达胃内;第二种蠕动又称继发蠕动波,由食物团对食管壁的压力所引起,始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所谓第三蠕动波是食管环状肌的局限性不规则收缩运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边缘,出现突然,消失迅速,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常见老年人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者。 另外,当深吸气时膈肌下降,食管裂孔收缩,致使钡剂暂时停顿于膈上方,形成食管下端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的一过性扩张,称之膈壶腹,呼气时消失,属正常表现。 此外,贲门上方3-4cm长的一段食管,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称为食管前庭段,具有特殊的神经支配和功能。此段是一高压区,有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作用。现将原来所定的下食管括约肌与食管前庭段统称为下食管括约肌。它的左侧壁与胃底形成一个锐角切迹,称为食管胃角或贲门切迹。 3.胃胃一般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三部分及胃小弯和胃大弯。胃底为贲门水平线以上部分,立位时含气称胃泡。贲门至胃角(胃小弯拐角处,也称角切迹)的一段称胃体。胃角至幽门管斜向右上方走行的部分,称胃窦。幽门为长约5mm的短管,宽度随括约肌收缩而异,将胃与十二指肠相连。胃轮廓的右缘为胃小弯,左缘是胃大弯。 胃的形状:与体型、张力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有关,一般可分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常识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常识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常识 消化系统分类与症状 1、消化系统按部位分: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直肠、肝、胰、胆道等等。 2、常见症状: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烧心、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便、便血等。 消化不良 一、定义:是一组胃部不适的症状,是由于胃、肠蠕动减弱而使胃不能正常工作,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其表现为嗳气、腹部胀满、腹鸣等。 二、病因: 1、消化系统器官功能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2、饮食:如进食过饱、过多油腻食物,饮酒过量

3、经常服用止痛药物(阿司匹林) 4、精神紧张时进食或进食不习惯的食物也可引起 5、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 三、症状: 1、进食时或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 2、进食、运动或平卧后,上腹正中有烧灼感或反酸,并可延伸至咽部 3、经常感到饱胀或有胃肠胀气感,打嗝、放屁增多,食欲不振、恶心,有些会出现轻度的腹泻。 四、治疗:不管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胃缺乏动力而使胃不能正常工作,食物在胃内停留过长,因此治疗时对症非处方如下: 1、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胃得灵。是一种能够增加胃肠

平滑肌张力和蠕动,使胃排空的速度增加,疏通胃部、消化食物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泄。此类药物与抗酸剂有配伍禁忌,也是大多数人容易混淆的,此类药物与氢氧化铝、西米替丁、硫糖铝、胃蛋白酶、胃复安等药物不宜合用。 2、多酶片、干酵母片等等。 胃酸过多症 一、定义:是指胃液(包括盐酸和胃蛋白酶等)分泌过多,并使患者感到胃部不适,反酸、烧心等症状。 二、病因: 1、长期酗酒、大量吸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多 2、精神紧张 3、服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4、其他:如外科手术、严重烧伤、遗传等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pdf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 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 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 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 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 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 便――200ml,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 垂体后叶素 0."3- 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 0."1- 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 A、PPI、立止血。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主要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般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逐项填写: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X线号、CT号、MRI号、DSA号、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如X线所见、CT所见、MRI所见、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尽管如此,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 1、食道造影诊断报告 (1)胸部常规透视情况、胃泡大小、食道内有无食物滞留。 (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缺损或狭窄。 (3)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粘膜情况。 (4)经过贲门钡流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 (5)胃底部钡剂充盈情况,膈胃间距离如何。 2、上胃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食道有无异常。 (3)胃部:类型、位置、张力、蠕动、粘膜等情况。 (4)胃壁柔软度、移动度、排空程度。 (5)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6)如为全胃肠道造影应观察各组小肠粘膜位置,走行方向有无异常。并要连续观察直达回盲部显示为止。 3、结肠造影诊断报告 (1)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导管插入顺利与否。 (3)结肠各段充盈显示情况,有无受阻,位置,结肠袋形、外形、移动度、肠壁柔软性、排钡后结肠收缩功能、粘膜皱壁情况。 (4)气钡双重相:粘膜情况,有无充盈缺损或息肉样改变等情况。 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 1、立位片: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 2、卧位片: (1)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 (2)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 (3)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 密度结石影。 (4)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 腹部CT或MRI诊断报告 1、肝脏、胆囊: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需要首剂。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必要时手术探查加术中内镜检查。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 韩荣华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韩荣华 发表时间:2019-03-08T10:11:37.8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韩荣华 [导读] 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影像科甘肃平凉 744300)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3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判断二者的符合率。结果:X线造影准确诊断食管癌28例(73.7%),主要以环征/半环征、缺口征及双边征、小龛影、平盘或棒状隆起、管壁局限性增厚等为表现。CT准确诊断食管癌33例(86.8%),主要以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软组织肿块影、柔韧性消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等为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合理结合两种检查方法将为食管癌的诊断与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食管癌;X线造影;CT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98-02 食管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2%左右,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4大癌症死因,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尤其以50~70岁这个年龄阶段多见[1]。近些年虽然医疗技术日益先进,但由于食管癌早期表现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所以当前食管癌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5年生存率不到20%[2]。X线钡剂造影检查因其无创及在黏膜和管壁方面的优势而成为早期食管癌最适宜的检查手段,而CT在判断肿瘤有无外侵及侵犯程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食管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按病理学分型:隐伏型3例、乳头型10例、糜烂型10例、斑块型15例;按浸润深度:原位癌8例、黏膜内癌15例、黏膜下癌15例;按分化程度:低分化6例、中分化21例、高分化11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62.54±6.9)岁,其中21例因自觉胸骨后疼痛、进食有梗阻感、食后堵塞感等原因就诊,17例因上腹灼热、不适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偶然发现,5例有家族史。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 1.2 检查方法 1.2.1 X线钡餐造影使用德国西门子IconosR200多功能数字胃肠机,全部病例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大口吞钡法或大口连续吞钡法吞服硫酸钡混悬液(浓度为200%W/V)1.4~1.8g/ml,自然形成气钡双对比。常规拍摄左、右斜位片,必要时加拍正位、卧位片。由两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分析照片。 1.2.2 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D efinitin Flash螺旋CT机。嘱患者仰卧位,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扫描,扫描范围为胸部至中下颈部。 2.结果 2.1 X线造影结果 准确诊断食管癌28例(73.7%),X线表现:①22例见环征、半环征:正面观为食管腔内孤立锐利的钡环影,切线位为一侧管壁向腔内突出的充盈缺损,有时呈半环形。②19例见缺口征及双边征:管壁呈纵行双白线。③17例见小龛影:正面观为食管腔内斑状浓淡不一的钡影,切线位为不规则长条状的微小龛影。④17例见平盘或棒状隆起:呈不规则扁平状,表面平坦内有花纹的平盘状广基的隆起性病变,切线位为一侧管壁向腔内的棒状突起或呈不规则双边征。⑤14例见管壁局限性增厚:局限性白线状管壁增粗、浅凹陷。⑥12例见靶征:食管腔内可见孤立的钡环影,且接近中央的区域钡呈斑点状滞留。⑦9例见黏膜皱襞不整:局限性黏膜走行不稳、皱褶、增粗、紊乱,扭曲和中断消失,有时可见虚线样或羽毛状。⑧6例见泡沫征[3]:在黏膜皱襞改变中有多发细颗粒状亮区,直径0.3~0.7cm,边界清楚,部分呈桑葚状致密。 2.2 CT检查结果 准确诊断食管癌33例(86.8%),CT表现:主要表现为食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狭窄上方管腔扩张,软组织肿块,管壁变形、僵硬、柔韧性消失,边缘不清。14例肿块局限于食管腔内;21例肿块向管腔外生长,食道周围脂肪间隙内可见索状影,与相邻脏器间的脂肪间隙消失,3例与气管分界模糊,1例降主动脉受累。 3.讨论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每年新发数目与死亡数目均达到22万之多[4]。食管癌早期表现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如果早期发现食管癌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X线钡剂造影是目前诊断食管癌的最常用的方法,能够发现食管癌的早期粘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早期食管癌一般多为鳞状细胞癌。按Francis分类法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及乳头型。一般以糜烂型与斑块型居多。隐伏型食管癌因为隆起、凹陷均不明显,可见粘膜皱襞不整或泡沫征,但部分病例仅有轻微的粘膜改变,仅呈网状或羽毛状,所以是诊断难度最大的一型。当病灶浸润至粘膜下,可使管壁局限性扩张受限,切线位呈一侧局限性管壁增厚、凹陷较浅。糜烂型食管癌一般由于糜烂、浅溃疡导致粘膜局限性凹陷,造影时有钡斑或钡池影,切线位呈长条状、尖刺状或锯齿状小龛影或缺口双边征,部分病例中央滞留钡剂呈靶征。斑块型与乳头型食管癌是最易诊断的一型,病变不同程度地向腔内突出,呈环征或半环征,虽然糜烂型的靶征中,也可见腔内有钡环影,但环圈内缘不清晰,中央有花纹或钡斑,所以二者不难鉴别。早期食管癌一般病变表浅未浸肌层,研究显示,早期食管癌的浸润深度与病变大小、病理学分型及分化程度有关,隐伏型多为黏膜内癌,乳头型与糜烂型是黏膜内癌多于黏膜下癌,而斑块型多为黏膜下癌,其中的原因可能与斑块型的演化生长模式是呈“表层扩散→壁内扩散→双向及混合型扩散”,病变范围较广泛有关。 传统CT检查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有限,目前食管癌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术前评估,如术前临床分期。研究表明,食管癌的CT分期与TMN分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正常的食管壁轮廓清晰,壁厚<3mm,线条柔和自然,与周围分界清楚,而食管癌则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同时CT还可显示肿瘤的生长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这对判断肿瘤有无外侵具有重要作用。CT具有分辨率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摘要】目的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价值探讨。方法胃肠道穿孔患者100例常规X线检查。结果确诊74例,26例通过CT检查确诊。结论通过放射线检查大部分可以对胃肠道穿孔作出诊断,但有一部分不能作出诊断,再经过CT检查95%以上患者可以确诊,对于特殊患者只要结合临床全面分析认真细致观察是能诊断出胃肠道穿孔的。 【关键词】胃肠道穿孔放射诊断学 胃肠道穿孔常继发于胃肠道溃疡、肿瘤、炎症和外伤等,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肠道穿孔多见,男性较多,以40—50岁之间为多发年龄,多以腹痛、腹胀、呕吐为主要症状。放射线可以检查穿孔的存在,但不能确定穿孔的原因和部位,CT一般能对此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收集我院20XX—20XX年共100例胃肠道穿孔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水平论文下载。 1 资料与方法 100例全部经过放射线常规检查,男81例,女19例,年龄12—76岁。溃疡引起穿孔87例,外伤引起穿孔10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穿孔3例。发病时间来我院就诊最早1小时—2天。放射线检查发现膈下新月形气体影74例,其余26例影像不明显或无特征性影像而做CT扫描检查,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部分加扫2—3mm薄层。 2 结果 胃肠道穿孔患者一般是气体外漏到管腔外引起腹内异常影像,因为有气体游动,放设想可以看到双侧膈下新月形或腹腔内圆弧形孤立气体影,周围无肠管影相邻,如果是炎症或肿瘤引起的穿孔,CT可以检出穿孔的异常影像。根据CT 值确定其病变的性质。 3 讨论 胃肠道穿孔是一种并发症,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有明确的病史,发病时以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前来就诊,体检时患者表情痛苦,平卧姿态不敢反动,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胃肠道穿孔位置不一引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种:胃十二指肠穿孔最多见,绝大多数穿孔只有一处,多为幽门附近的胃及十二指肠前壁穿孔,直径一般5cm左右,多有溃疡史。伤寒性穿孔是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死亡率较高最显着的位置在回肠末端,80%的穿孔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