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失灵--参考答案

--市场失灵--参考答案

--市场失灵--参考答案
--市场失灵--参考答案

第十章市场失灵及其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状况。

2.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是指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

3.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4.外部性效应(external effects),也称外部影响,是指单个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人带来某种利益或者危害,而该行为主体又没有为此而得到报酬或进行补偿的现象。

5.垄断(monopoly):垄断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意义上的垄断指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销售量,即只存在惟一卖者的市场结构。广义意义上的垄断认为垄断是一个或几个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或大部分供给的情况。

6.自然垄断(nature monopoly):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现在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7.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

8.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是指针对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所制定的法律。

9.公共管制(publiccontr01)是指政府对垄断的管制,通常有垄断价格管制和垄断产量管制。

10.逆向选择(inversechoice)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换句话来说,逆向选择就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作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的情况。

11.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在经济活动中,道德风险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12.私人成本(private cost)是指为了生产(或消费)一件物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自己必须承担的成本费用。

13.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指社会总体从某项经济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成本。

14.私人收益(private revenue)是经济主体从事一项经济直接获得的收益。

15.社会收益(social revenue)是社会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收益。

16.准公共品(quasipublic goods)又称混合产品,与纯公共品有两点区别:(1)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超过一定范围便有竞争性;(2)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排他性,必须支付某种(不一定是全部)代价方能获得。

二、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1) 通常将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商品叫做公共物品,任何人增加对这些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水平,任何人增加对这些商品的消费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2)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一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

成本为零。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都得到一定的效用,而其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从效率的角度(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来看,应该让所有的人都免费享用公共物品。如果公共物品由私人来生产,那么他将会破产。

(3)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很容易产生免费搭车问题,即不能避免一些人不付费也可以同样消费

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人都不支付费用或支付很低的费用来消费公共物品,那么市场上就没有私人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即使有些消费者不做“搭便车者”,愿意自己付费购买,也只是根据公共物品带给他的私人利益来决定他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不是根据社会利益决定他支付的价格。公共物品如果由竞争市场上私人进行生产,其结果只能是低于社会所要求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4) 既然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有效率配置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由政府或公共部门安排生产并根据

社会福利原则来分配公共物品。

2.(1) 外部影响是指某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该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等。外部影响的存在可以造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假定某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 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 S,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V P < V S,此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C P,即有V P < C P < V S,此人显然不愿意采取该行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由上不等式可得:V S? V P > C P? V P,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V S? V P大于私人活动所受到的损失C P? V P。如果此人采取该项行动,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行动者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结果是社会上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是帕累托改进,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2) 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假定某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为C 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为C S,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 P < C S,此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V P,即有C P < V P < C S,此人显然会采取该行动。由上不等式可得:C S? C P > V P? C P,说明社会上受到的损失C S? C P大于此人得到

的好处V P C P。如果此人不采取该项行动,社会避免的损失大于此人所放弃的好处,结果是社会上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是帕累托改进,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3.垄断可以造成生产效率不能最大限度

发挥,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

福利遭受损失。以上问题可由图13.3

解释说明。图13.3中,曲线D表示

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曲线MR

表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假定平均成

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用直线

AC = MC表示。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厂商将

产量确定在Q2,价格确定在P2,垄断

厂商获得超额经济利润,此时确定的价

格大于边际成本,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

外一单位产量而支付的货币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耗费的成本,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整个经济均衡于低效率之中。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产量应增加到Q1,价格应降到P1。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Q2和P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Q1和P1,消费者剩余是△FP1H的面积,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FP2G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 (图中四边形P l P2GI所代表的面积) 为垄断者占有,另一部分 (△GIH所代表的面积) 就是由于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所造成的低效率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不仅如此,垄断还可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获取超额经济利润,厂商常常付出一定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雇佣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等。这种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它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一般称其为“寻租”活动。现实的经济生活证明,寻租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4.(1) 科斯定理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他打破了庇古传统,提出了不管权利属于谁,只要对产权关系予以明确的界定,那么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就不会产生背离,而一定会相等。虽然权利属

于谁的问题会影响财富的分配,但如果交费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

的交易活动和买卖者的互定合约而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是一种崭新的思路。

(2) 科斯定理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在解决外部性时可以用市场交易的形式来

替代法律程度以及其他政府管制手段,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打开了新思路。同时,随着研究的

深入,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由于科斯定理所设置的一些假定条件(如交易费用为零等)在现

实生活中很难成立,为此斯蒂格利茨对科斯定理提出了三点异议:

第一,在受损者人数众多时,科斯定理解决不了“搭便车”问题,因此,政府干预是必

不可少的。

第二,当外部性涉及的人数众多时,他们自愿地组织起来试图使外部性内在化的成本是

巨大的。并且,组织起来进行共同行动,这本身也是一种公共物品。而实际上,可以把

政府明确地看作是众人建立的使外部性内在化的义务机构。

第三,建立一系列的财产权反而会导致低效率,因为许多现行的财产权不是通过法律而

是通过一些公共规则建立的。受损者的起诉不能每次都成功;长期形成的财产权和规则

都有公平精确的定义,只有在定义范围内的起诉才有成功的希望,否则就不能成功。在

无烟区吸烟就是很好的例证。

(3) 科斯定理引起人们的讨论和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零交易费用;

二是当受损者为一个人数众多的整体时,不但交易费用巨大,以致使自愿协商成为不可

能,而且会出现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当外部性涉及的当事人人数较少时,自愿协议

是有可能的;但当大量的当事人必须参加会议时,相互间达成协议的成本非常高,而且

达成一致协议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4) 尽管科斯定理被人们认为有上述局限性,但是,总的来说,它主张利用明确的产权关系来

提高经济效率,解决外部性给资源最优配置造成的困难,尤其是解决公共资源中出现的严

重的外部性的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它启发了一代经济学家,使外部性理论的

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同时,科斯的分析方法与思想也开创了法律的经济学分析先河。5.对于一个垄断厂商而言,在不受管制的条件下,它会依照着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1,并索取相应的价格P1。政府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管制,就是规定一个低于垄断市场价格的管制价格或者最高价格。如图13.4中的P2点,此时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就是由价格P2所决

定的一条直线。

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

条件,垄断厂商选择的只能是P2对应的Q2。

对应这一价格和产量,垄断厂商会获得一

定数量的超额利润,但是这一利润低于垄

断厂商自主定价时决定的超额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政府规定一个低于厂商自

主定价的最高价,一个适当的选择是按市

场需求等于厂商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管制

价格。

五、计算题

1.路灯属于公共物品,每个人愿意为增加一

盏路灯支付2元,10人共20元,这可看

成是对路灯的需求或边际收益。而安装路

灯的成本函数为C(X) = X2,边际成本函

数为MC = 2X,由MR = MC,即X = 10,

即最优路灯安装只数为10。如图13. 5所

示:

2.(1) 从厂商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可得边际收益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分别为:

MR = 600 ? 4Q,MC P = 6Q ? 400

令 MCP = MR,即有:6Q ? 400 = 600 ? 4Q。

解方程,得Q = l00

代入 P = 600 ? 2Q

得 P = 400

? = 400 ? 100 ? (3 ? l002 ? 400 ? l00 + 40000 ) = 10000

(2) 从产品的社会成本函数中可知社会边际成本函数为:MC S = ? 400

同样地,令MC S = MR,可得? 400 = 600 ? 4Q

解方程,得Q = 80

代入P = 600 ? 2Q,得P = 440

可见,若考虑外部不经济,从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看,

该工厂的产量应当减少,价格应该上升。

(3) 根据(1)和(2)可知,要使企业产量与社会最优产量一致,则必须

使企业的边际成本从400提高到440,因此税率应为10%。

3.(1) 该产品为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据此以及成本函数可得该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与边际成本

函数分别为

MR = 100 ? 和 MC = 40 = AC 利润极大时,有 MR = MC ,即有100 ? = 40

进而可得 Q = 300

P = 70

? = 70 ? 300 ? 40 ? 300 = 9000

(2) 要达到帕累托最优,则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即 P = 100 ? = 40 = MC

从而可得: Q = 600

P = 40

(3) 当Q = 300,P = 70时,消费者剩余为: 当Q = 600,P= 40时,消费者剩余为:

因而,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18000 ? 4500 ? 9000 = 4500 其中,18000 ? 4500 = 13500是垄断所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

少量,9000是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4500。

4.(1) 要使蜂蜜达到均衡产出,则需使蜂蜜的边际生产成本等于蜂蜜

的边际收益,即其货价,故有

2100

2==H

dH dC H ,故H = 100。故蜜

蜂和苹果的均衡产出分别为100 和 150。 (2) 若两个农场合并,则其总成本函数为: 分别对A 、H 取偏导,得

31002==??A A C H 和 31100

2=-=??H

H C H 则A=150,H=150。

故要使合并后的农场利润最大化,蜂蜜和苹果的产量都应该是

150。

(3) 从(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合并经营状况下,社会有效的蜂蜜

产出为150。若两个农场独立经营,由于外部经济的存在,蜂蜜也以生产150为佳,故政府应对养蜂主给予补贴,使得2~150=3,即蜂蜜生产者在每单位蜂蜜有3元收益时才会以150单位的量来生产。这时给予养蜂主的补贴是每单位蜂蜜1元。

5.(1) 汤姆21,约翰Y

X Y

; (2) Y

X Y

2

1; (3) 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4) ① 汤姆私有品为500元,约翰私有品为2 500元,公共品为5 000元。

② 汤姆私有品为5 000元,约翰私有品为1 000元,公共品为2 000

元。

6.(1) 如果多于Q 0的车辆通行这条线路,就会出现拥挤和堵塞,耗费的

时间要增多,包括时间价值在内的完全成本将会上升。通行这条线路的车辆越多,堵塞就越严重。每增加一辆车都会由于延长其他车辆的通行时间,因而产生负外部经济效果。

(2) 在这种情况下,每小时将会通行Q 2的车辆。如果少于Q 2,由曲线

CC l 表示的完全成本低于由需求曲线表示的通行价值,因而会有更多的车辆愿意通行这条线路。如果多于Q 2的车辆通行,其完全成

本大于通行的价值,因而会有较少的车辆愿意通行这条线路。

(3) 社会最优通过数量是Q1而不是Q2。如果每小时多于Q0的车辆通行

这条线路,每增加一辆车通行的社会边际成本MC大于由通行者本

人负担的成本,因为它还给其他车辆带来负外部经济效果。直到

达到Q l之前,每增加一辆车通行的社会边际成本低于由需求曲线

表示的边际收益,这里增加车辆通行对社会是得大于失的。当超

过Q1后,这将不再成立。

7.(1) 如果排污费用于减少一般公众的纳税,一般公众获得的利益等于SABT的面积,因为这是征收排污费所获得的收入数量。同时,水

的使用者获益四边形Q l Q0FE的面积,这是一般公众减少的污染损

失的数量。但是,化工产品的使用者将遭受某种损失,因为它们

必须付出比以前较高的价格并使用较少的化工产品;如果排污费

被用于补偿水的使用者,他们将获益四边形Q1Q0FE的面积和四边

形SABT的面积,这时化工产品的使用者遭受的损失与先前一样。

因此排污费的两种用途之间的差别是,先前由一般公众获得的利

益(等于四边形SABT的面积)现在反而由水的使用者获得。

(2) 如果我们认为水的使用者有权利使用清洁的水,他们就有权利在

这种污染损失发生时获得相应补偿。一般认为征收排污费所获得

收入用于补偿水的使用者所遭受的损失是较为公平的。

8.(1) 通过分别求两厂商利润函数以及相应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可得两企业不进行外部性问题的交涉的情况下,两企业的产量及利润分别

为:

X = 20,Y = 15,

?A = 400,?B = ?175

厂商B 的利润为负值,从长远来看它将撤出该市场,那时Y = 0,

?B = 0。

(2) 消费者剩余可以看作为一定,经济福利最大即是生产者剩余(两厂

商的利润之和)最大,即:?A + ?B = (40X ? X 2 ) + (30Y ? Y 2 ? X2 )

利润最大化条件为

0440)

(=-=?+?X X

B A ππ 解得X =10,Y = 15。

(3) 课税时厂商A 的利润为 ?A = 40X ? X 2 ? tX ,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

0240=--=??t X X

A

π 有 t = 40 ? 2X 。

经济福利最大时X =10,所以 t = 40 ? 2 ? 10 = 20

(4) 厂商间进行交涉时,两厂商将以利润总和最大化为目标,此时即

相当实现(2)所分析的状态,此时实际可获得利润:

?A + ?B = 425

?A = 300 ?B = 125

如何分配总的利润,厂商A 必然要求其利润不得低于无赔偿责任

时的利润额400,所以 ?A ≥ 400;而厂商B 的要求是不低于无赔偿责任时利润为0的长期状态。

(5) 在有对外部不经济制约的法规时,厂商B 有权要求厂商A 的产量

为X = 0 以使自己不受其损害,此时厂商A 利润为0。企业B 的产量为Y = 15,利润为?B = 225。

此时的分配范围是?A + ?B = 425,?A ≥ 0,?B ≥225。

9.(1) 先求出A ,B 两企业的利润函数:

?A = P A X ? C A = 80X ? 2X 2 ?B = P B Y ? C B = 60Y ? Y 2 ? 2XY 利润最大化条件分别为:

解得 X = 20,Y = 10,进一步有 ?A = 800,?B = 100 (2) 假定厂商间就外部性问题进行交涉,则两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的和为:

?A + ?B = ( 80X ? 2X 2 ) + ( 60Y ? Y 2 ? 2XY )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02480)

(=--=?+?Y X X B A ππ ① 02260)

(=--=?+?X Y Y

B A ππ ② 联立①和②解得X = 10,Y = 20

?A + ?B = 1000

(3) 在(2)的情况下,A 、B 两厂商的利润总额为1000,如何在两个厂

商之间分配这一利润总额呢?

在没有法规限制厂商A 的情况下,厂商A 、厂商B 都至少要求达到无交涉情况下的最大利润水平,即 ?A ≥ 800,?B ≥ 100。因此,在无法规限制的情况下,?A 和 ?B 的分配范围必须满足 ?A + ?B =

1000,?A ≥ 800,?B ≥ 100。

如果有法规限制厂商A ,那么厂商B 可以要求厂商A 的产量X = 0,

以使其成本最小化,此时厂商的利润为 ?B = 60Y ? Y 2,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以求得Y = 30,?B = 900。

此时厂商B 要求其利润至少不低于这一水平。所以在有法规的情况下?A 和 ?B 的分配范围必须满足?A + ?B = 1000,?A ≥0,?B ≥900。 (4) 政府征税后对B 厂商没有影响,对A 厂商有影响,征税后A 厂商

的利润函数变为?A = P A X ? TX ? C A = 80X ? 2X 2 ? TX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有

0480=--=??T X X

A

π 为使厂商A 达到利润最大化,则税收 T = 80 ? 4X (5) 政府实行征税及补贴政策时,两厂商利润分别变为: ?A = P A X ? C A ? TX = 80X ? 2X 2 ?TX ?B = P B Y ? C B + TX = 60Y ? Y 2 ? 2XY + TX 如果两厂商可自由交涉,那么利润之和为:

?A + ?B = (80X ? 2X 2 ) + (60Y ? Y 2 ? 2XY ) 此时与(2)的情况相同,也就是说政府的税收及补贴政策没有给厂商交涉带来影响。

10.(1) 设X 的价格为P 、劳动工的价格为W ,则厂商利润为:

利润极大化条件为:021

=-?=??-W L P L

π

因而有 22

W

P L =

均衡时,厂商的劳动需求量等于全部的劳动供给量16 ( = 8 + 8 )

即 1622==W P L 8221

=?=-L X 24

==X

Z

(2) 设两个人分别为A 和B ,个人效用函数分别为

资源配置的可能性条件分别为:

B A X X X +=,2

1

2-?=L X ,4

X

Z =

和 0 ≤ L ≤ 16 将上述关系式代入效用函数,得:

根据帕累托最优条件,在U B 一定的情况下使U A 最大化,其条件为: 解得 9=L 6=+=B A X X X 2

3=Z (3) 当政府征税时,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 2

2

)(W t P L -=

为实现帕累托最优,L 应满足L = 9,即

因而有 W P t 3-=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在我国的秦岭中段,耸立着海拔3762.2米的太白山,它被近代科学家称为“天然动植物园”、“地质博物馆”。太白山早在1965年就被陕西省确定为自然保护区,1986年被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甚至依然保存着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太白山正遭受着当地政府“有形之手”的蹂躏。 1992年7月29日至8月2日,周至县组织了一个由省市,县有关部门二十余人组成的考察团,在没有办理任何批准手续的情况下,现在闯入保护区应直达核心地带,此后不久,周至县政府便把开发太白山旅游当作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写进了周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自1993年起,周至县纪检委首先在太白山上搞起了旅游接待等活动,他们为了方便游客,先后在保护区核心肆意砍伐树木数百棵,其中不乏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等国家级濒危、珍稀树种。 周至县县委办也不甘示弱1993年8月,太白县委副书记周峰带领公安民政等部门擅自闯入太行山,在保护区进行“调查规划”,没收了保护区管理人员的林区管理证、有关文件及对讲机,并要求保护区工作人员进入太白山须经太白县批准。太白县还单方面的把争议林区林权给了吉利沟村,致使其在争议区乱砍滥伐,使该区域的某些树种濒临灭绝。 1995年3月5日,在周至县有关部门和乡政府的支持下,村委会主任组织村民在太白山保护区核心区开山修路,伐木架桥,砍倒了470多棵树木,破坏植被万余平方米。同年,周至县文物管理所、文化事业管理所和乡民政委员会,擅自非法批准村民在保护区伐木取材,建成庙宇三间,所砍树木均系国家二三级保护树种。 1995年1996年,眉县公安局个别人未经任何部门批准,指派人员进入核心区,设点接待游客,并将毗邻的太白国家森林公园保护点强行划入去旅游版图,出售通票,将大量游客放入这些科学家考察亦需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核心区保护区。进入核心区的游客乱扔塑料袋等杂物,对那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该案例虽然讲的是: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而争相开发实际上属于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的行为,从而造成因无序开发所导致的自然资源惨遭严重破坏的后果,但从事件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与企业利益目标的同一性,使得政府不仅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规制职能,而且还同企业一道,为谋求自身的局部利益,参与到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活动当中。如果我们假定政府的这一行为完全无官员的私利,而纯粹是为了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那么政府为什么会采取这一谋小利而弃大利益于不顾的行为? 这就与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有关了,较快的增长经济以当前已经构成各级政府的一项最主要的行为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构成政府官员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这是其一;其二,缓解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需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三,解决当地的社会保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也需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来支撑;第四,增加就业机会,降低本地的失业率,更需要较快的经济增长。所以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地政府追求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的行为是正相关的,在这里,政府如果普世直接参与到对环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的活动中,就是对企业和个人的破坏和污染环境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甚至采取保护措施,阻碍规制部门的干预,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市场失灵的概念: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产生的原因: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2分,可以借助于图形进一步说明)。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生"免费乘车者问题"。(2分) (3)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外在性是指未经交易由一方对他人强加的经济影响。后果是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或者说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二者出现差异。与社会最优相比,正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不足;负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过多。(2分) 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2分)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 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2分)(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

市场失灵 案例

市场各方对蔬菜价格的大幅持续下跌关注较多。 面对反复出现的市场波动和农户持续亏损,政府相关部门努力监测市场、发布信息、采取措施的收效甚微。虽然各类信息满天飞,而农户则抱怨信息不对称导致血本无归。市场失灵,难道政府也失灵了?市场的呼唤调控体制的改革。从猪菜市场的表现看,可以用“三无”(无数,无法,无序)反思政府的作用。 “无数”:主要农产品供需数据说不清。我们常说要相信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其实在市场的后面有一双隐性眼睛——数据。政府调控,关键是要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才不会有大的波动。涉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核心数据只有四个,即供给、需求、进出口和库存。现有的统计体制下,供给数据是以产量为代表的,虽然市场有异议,但基本靠谱。而消费需求则根本说不清,调控只能靠经验和估算,隐性“眼睛”高度近视且没有配眼镜,政府也跟着感觉走。 “无法”:没有干预过剩的经验和办法。在我国农产品供需总体紧平衡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理应是常抓不懈的战略任务。同时,必须看到,短缺经济学长期占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思想领域。曾经的经济学教科书上,把西方国家将过剩牛奶倒入河里认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标志之一。在长期短缺的条件下,政府对抓生产、扩面积、增产量、保供应方面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办法和成熟的经验,诸如,发红头文件、开干部会、派工作组,评比生产进度,评比增产幅度等等传统路径在催种促收方面仍在发挥作用。对于这些年突如其来的过剩,传统路径则不再有效,面对生猪、蔬菜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经验方法无所适从。一些地方,蔬菜滞销时依旧各级政府部门齐上阵,一如既往地充当救火队员,联系客商、动员力量帮助农民“卖菜”,把本来局部的过剩信息放大成为全国的过剩信息,好卖的地方也发生卖难。而从国际上看,市场经济国家对重要鲜活农产品实行目录管理,美国重点调控洋葱、西红柿等35种农产品;欧盟明确菜花等16种产品可享受“不上市补贴”,建立了包括信息引导、托市收储、风险补贴、收入保险、信贷在内的一揽子办法,既能解决短缺,也可干预过剩。 “无序”:多部门各负其责导致市场信息满天飞。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不足,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如果把市场比作乐队,乐队要奏出美妙的乐章,需要多个演奏家高超水准演奏,但指挥家只能有一个。然而,在部门分段管理的体制下,涉及生猪市场、蔬菜市场的各个政府部门既是演奏家,还要挥动指挥棒。市场将不得不对各类刺激作出反应,造成市场无序波动。主要表现为,一是信息发布各说各话。管生产发布生产进度,管统计的发布产量面积,管贸易的发布进出口数量,管流通的发布批发价格,管消费的发布消费价格,市场信息满天飞。各类单位职责不同,大量数据标准不一致,口径不相同,发布时间无规律,信息内容不系统。这类数据连专业市场分析机构费解,农业生产经营者更是“看不见、听不懂、用不上”。二是市场调控各行其是。农产品市场有序运行需要统一的调控管理机制。生产部门不掌握消费需求与库存量,流通部门难以把握农事周期,政府要产量,农户要赚钱。在现有的体制下,几个部门各自努力履行职责的过程,难免导致协同性不足,有时会表现为各自为政,部门之间效果抵消或负面效应叠加。养猪户是否补栏、菜农是否扩面积,到底听谁的心里没底,只能跟风而上、盲目生产,放大了市场风险,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浪费。三是决策机制导致容易错过调控最佳时机。遇到重大问题时,各部门研究、会签、协调、上报、审批的程序十分繁杂,谁也拿不了主意,谁也做不了主,这对千变万化的鲜活农产品市场而言,调控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市场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农业市场化水平高低要看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发育、市场运行机制、农户适应情况、政府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市场化程度。如果农产品产销不协调、价格不正常、体系不适应问题长期存在,很难说农业实现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也就“化”不起来。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

论述市场失灵

论述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概念:是由于市场机制自身的特点或缺陷,没有或不能将资源配置到状态的现象。 2、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势力:主要指垄断、自然垄断等。(2)、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3)、市场功能不足:主要指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3、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为前提的,然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出现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 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不能有效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外部效应就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利益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 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市场经济的第一道分配是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天赋、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5)宏观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大道需求与攻击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求大于供,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供大于求,压缩生产,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弊端。二、政府干预的手段,其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6)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及其矫治题库

第七章市场失灵及其矫治 一、选择题 1.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无效率资源配置,原因在于产品价格(D) A.高于边际成本 B.低于边际成本 C.等于边际成本 D.都正确 2.由于垄断导致无效率,因此任何垄断都必须被消除,这一说法(B) A.肯定正确 B.肯定不正确 C.可能正确 D.基本正确 3.某种经济活动有负的外部影响时,该活动的(B)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4.在正的外部影响存在的情况下,(D)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5.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再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抽烟(D) A.负的外部影响 B.有正的外部影响 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 D.没有外部影响 6.科斯定理的基本意思是(B) A.人们的贪心可能阻止市场发挥作用; B.交易成本的存在有可能阻止市场发挥; C.只要产权明晰,市场就能够保证效率; D.只有负的外部影响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7.当正的外部影响存在时,市场决定的产量将会(B) A.大于社会理想产量 B.小于社会理想产量 C.等于社会理想产量 D.都可能 8.下列物品最有可能是公共物品的是(A) A.公海上的一个灯塔 B.国家森林公园内树上的果子 C.故宫博物院内的国宝 D.大熊猫 9.一般来说,公共物品的生产低于社会理想的水平,可能的原因在于(D) A.人们不愿意说真话 B.“搭便车”的倾向 C.人们的觉悟不高 D.上面的说法都说得过去 10.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D) A.消费者无法识别好的产品或服务; B.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有负的外部影响; C.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 D.上述说法都说得过去。 11.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A) A、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不平等 B、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平等 C、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不平等 D、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平等 12.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B ),问题即可妥善解决。 A. 不管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答:市场失灵指的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造成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是: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以及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1、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一方面由于商品或服务供不应求或者是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商品或服务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是社会经济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这一现象最终将导致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不均。 2、以伪劣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商品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增加,在缺乏政府管制和对商品质量的严格规定与检验的条件下,一些厂商为谋取暴利生产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3、商家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没有考虑其负的“外部性”。由于企业生产或营业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是消耗一定的资源才能弥补,从而有些厂商摒弃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而不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以牟取私利,造成外部不经济。 4、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市场失灵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或者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6、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

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

一:简述市场失灵的情况有哪些?会导致什么问题?如何 解决? 答:是指市场无法引导经济走向社会最优化、无法有效率 地配置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一、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的市场结构、公 共物品的存在、外部性影响、不完全信息四个方面。 二、四种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产生的影响; ①垄断造成的影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一种商品的供 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是均衡点,在它对应的产量下生产,供需双方的收益最大,市场是有效率的。由于市场势 力的存在,垄断者不会按照均衡产量进行生产,他们生产 时选择边际收益(而不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产出量,垄断直接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和导致市场低效率, 社会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②外部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影响到其他人的 福利,并且这个人得不到其他人的补偿也不向其他人支付。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就是一些人的 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

负的外部性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 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这种影响不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中,(通俗解释就是本能赚的没赚,本该赔的没赔),导致市 场无效率。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的影响: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 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搭便车问题指的是对个人的一种诱惑,既让别人去 提供公共物品。一般来说,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纯粹 的个人主义的机制不会产生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在公共 物品的这种情况下,完全竞争(私人决策)不能达到帕累 托效率,因为此时生产的数量少于最优的数量。 ④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 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更多一些。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1.逆向选择:发生在交易之前,是指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的交易对象,往往最 积极寻找交易并有可能被选中。它会导致一些市场的消失,以致市场经济不再充分有效。例如:不当的保险金额的设 计导致最后购买保险的人都是健康状况非常差的。2.道德

浅谈市场失灵的表现及解决方案

浅谈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摘要:在理想化条件下,我们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它能使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并不存在的.那么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呢? 关键词:市场失灵、表现、解决办法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市场有着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毕竟市场也是由人构成的,人不是机器,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缺点的,这时市场就失灵了。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1、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2、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它性也就是一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因为这种排它,一方面在技术上做 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

经济学市场失灵的原因考点整理

关于市场失灵问题,首先要知道产品的分类。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装等。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带给人民安全,公民甲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公民乙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 影响市场失灵有以下原因: 一、垄断 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过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干预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方面的干预属于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 二、外部影响 市场经济活动是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工厂排废水是为了生产产品赚钱,工厂同购买它的产品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是金钱交换关系,但工厂由此造成的对他人的损害却可能无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赔偿费。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比如你摆在阳台上的鲜花可能给路过这里的人带来外部经济。 三、非对称信息 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

公共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之市场失灵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1、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山西高层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是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说,理想的市场是有效率的,而现实的市场是缺乏效率的,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中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的方面加以干涉。然而,政府的干预要适当,政府干预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介入,第一:在市场不能顾及的领域,即超越了市场限度,市场不能发挥作用,这时需要政府进入;第二:是由于市场发育和自身功能不完善或者缺乏某种功能而导致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失灵,这时也需要政府的干预,第三:是存在负面性市场失灵时,需要政府加以干预。除此之外,经济的发展就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不能侵犯市场的领地,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案例中所说山西省高层在顾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仅仅是用行政命令对山西煤炭经济中的民间资本加以阻止,这样做不利于民间资本的利益投资取向,甚至将会导致山西民营资本在将来的匮乏。 2、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但政府干预应确定在什么样的规模和范围之内,却无法准确地作出回答。这是因为一个社会对于政府作用的“需求”程度是有弹性的。它不仅取决于市场一方的缺陷,而且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如对平等的渴求)、公众意识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选择。这种政府职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其在现实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政府干预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焦点。一般认为,政府干预应该适度,即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要包揽一切,不要去做本来应当由市场去做并且实践已经证明市场能够做好的事情。具体的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按照这一原则,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就不要插手或介入,而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才需要政府干预。 其二,政府干预的目的应是促使市场机制恢复功能,而不是去代替市场。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干预的方式和力度就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政府干预的结果必须要比干预前的情况有所改善和好转,否则,就不要干预。按照这一原则,政府在准备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干预之前,必须低头看看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不完善的地方,以使政府干预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副作用,增加有效性。 该案例中山西省政府对山西煤炭产业经济的干预显然没有按照以上的三项原则进行,他代替市场进行选择,对外来投资造成了严重影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但是不可否认,山西煤炭企业的重组具有极大的正面效应:第一,整合可以优化山西煤炭生产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煤炭发展“多小散乱”格局,一直是改革以来全国煤炭产业,尤其是山西煤炭产业的突出问题。煤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大量资本涌入山西煤

市场失灵案例分析

救命血清一剂难求,背后是“市场失灵” 据报道,19日上午,北京市一名16岁男孩被眼镜蛇 咬伤,情况危急,急需抗眼镜蛇毒血清救治,但北 京的医院普遍没有这种血清。后来其家属和媒体多 方寻找,却被多地医院告知“已用完”。直到昨日12时,救命血清才从云南一医院送达北京相关医院。 查卫生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抗蛇毒血清中抗眼 镜蛇毒血清赫然在列。但像涉事男孩这样一剂难求、 各大医院遍寻无着的案例,近年已多次发生。目前,我国只有上海赛伦公司生产抗蛇毒血清,别无分号。 抗眼镜蛇毒血清自2010年停产,至2013年底再启 生产,保质期至多3年,生产周期则要9个月,这 也造成近年抗眼镜蛇毒血清频频告急。而短缺的更 深层次原因,则在于被剧毒蛇咬伤毕竟属于偶发, 赛伦公司在血清生产上长期处于单品亏损状态。由 于需求量和利润都有限,涉事企业难免不感兴趣。 而使用率偏低、保质期偏短、报废率较高、需在特 定温度下才能保存,也会让医院选择弃用。正因“市 场失灵”,抗眼镜蛇毒血清才会一剂难求。去年媒体 曾报道,苏州市21岁小伙被蝰蛇咬伤,因血清遍寻 无着,抢救三天三夜,生命终为蛇毒吞噬。而抗蝰 蛇毒血清在10多年前就停产了。要知道,抗蛇毒血

清有无之间,治疗结果大不一样。有专家就说,有之,治愈率更高,几千元解决问题;若没有,以蝰蛇为例,综合治疗成本将高达数十万元,还不一定治得好。剧毒蛇的抗蛇毒血清,本应带有公共品的性质。既然被剧毒蛇咬伤,公民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市场也“失灵”了,那么,就该由政府提供公共品来填补短板。首先,对于抗蛇毒血清生产企业的部分单品亏损,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弥补,维持这些救命单品的生产供应。这包括,要打破抗蛇毒血清生产的垄断状况,规避“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菜篮子里”的风险。再者,对于医院的抗蛇毒血清储备,同样以财政补贴来弥补其因使用率低、报废率高等因素导致的亏损,以维持供应,有备无患,应对不时之需。再有一点,至少以省为单位,建立起抗蛇毒血清的统筹调配机制,而不是一旦有人被剧毒蛇咬了,抗蛇毒血清遍寻无着。救命如救火,时间耽误不得。2012年8月,浙江省便着手建立了全省范围内的抗蛇毒血清应急调剂机制,并公布了血清定点备货医疗机构。这样的先进经验,理应加以推广。 毒蛇的抗蛇毒血清属于基本医疗服务,它带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此案例中,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蛇毒血清的供给不足。据统计,在我国,抗蛇毒血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案例1: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 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8.8%,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8937.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经济学考试问答题

26.超额利润 27.边际消费倾向 28.流动偏好陷阱 29.混合兼并 30.已知某厂商生产成衣,购入原材料20000元,交纳增值税3400元,交纳房租400元,保险费200元,购进一新设备20000元,支付工人工资10000元。求企业的不变成本(TFC)、可变成本(TVC)和总成本(TC)。 31.请作图说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并解释其原因。 32.简述结构性通货膨胀。 33.请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4.许多人认为:如果政府提高商品的间接税,生产者总会把税额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5.请利用图形具体阐述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你认为要消除上述缺口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26.停止营业点 27.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8.流动性陷阱 29.经济发展 30.假设某厂商生产的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12(元/件),P=20,则总收益函数为R=20Q,且已知其总的固定成本TFC=200元,试求:(1)生产多少件时利润极大(2)其利润为多少 31.怎样区分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请画图说明。 32.请分析总需求函数Y=f(P)的斜率为什么为负数Y:总需求,P:价格水平。以两部门经济为例。 33.哪些国内因素可能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 34.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情况,用图形说明。 35.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怎样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目前央行几次加息是哪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表现 26.混合经济 27.边际成本 28.通货膨胀缺口

29.货币政策 30.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50000–2000P,供给函数为Qs=40000+3000P,求:(1)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厂商的需求函数。 31.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32.什么是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有哪些形式 33.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34.论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并解释为什么需求量与价格之间会遵循需求规律。 35.请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6.最高限价 27.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28.自然失业率 29.国际收支 30.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购布料及其他原料支出40万元,工人工资为5万元,其他支出(税收、运输等)5万元,厂房租金5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1)计算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各是多少(2)他下海划算吗 3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32.什么因素决定了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简要说明货币创造过程。 33.国际收支顺差和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活动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4.什么是规模经济导致企业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35.目前,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 26.平均储蓄倾向 27.私人成本 28.萨伊定律 29.国际收支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本节知识点】 1.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2.外部性的含义、类型、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3.公共物品的特征、分类、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4.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政府的干预方式 【本节内容精讲】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知识点】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及政府干预方式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3、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1、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2、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知识点】外部性的含义、类型、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方式 (一)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分类: 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第七章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本章教学内容:市场失灵及对策 本章教学重点:垄断和低效率、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公共物品、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难点:科斯定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本章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掌握科斯定理 4.理解逆向选择 5.理解道德风险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七章第一、二节作为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外部影响及其对策 一、教学内容:垄断和寻租理论、外部影响和科斯定理 二、教学重点:寻租理论、科斯定理 三、教学难点:科斯定理 四、教学目标:1.理解垄断低效率分析。 2.理解寻租理论 3.了解外部性影响 4.掌握科斯定理 五、学时分配:2

1.外部性影响及其分类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无需支付费用便 可得到的利益。 负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者 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 员带来的损害而不对其支 付费用。 根据经济活动的不同主体 将外部性影响区分为消费 的外部性和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是指消费 者的消费为其他消费者带 来的利益。 1.喜欢养花的人不但 自己从观赏鲜花中 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邻居也从观赏其鲜 花中得到快乐。 消费的负外部性则是指消 费者为其他消费者带来的 损害。 1.个别消费者深夜大 音量地播放音乐对 附近居民的干扰在 河流或池塘冲洗马 桶对水资源造成的 污染等。 生产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活动时为 其他生产者带来的利益。 1.苹果园旁边住着养 蜂者, 显然, 苹果 园在生产一定数量 产出的同时, 也给 养蜂者带来利益。 生产的负外部性是指生产 者在其进行生产时为其他 生产者带来的损害。 1.钢厂在生产一定数 量的钢的同时把一 定数量的污染物倒 入河中。

财政与金融-市场失灵案例

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社会资源的配臵的最佳状态,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而信息不充分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不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必将产生由于住处不充分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信息拥有量较多的一方有可能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与对方的交易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使另一方受到损害。 本案例中食品生产者与食品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作为商品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和得知商品交易另一方即食品生产者的相应信息,也不了解食品提供者为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不仅影响市场配臵来源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购买选择和决策。 信息不充分导致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应当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涉。食品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也需要政府进行干涉。首先应当通过相关法律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生产商对所提供的食品披露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例如近年来政府对转基因食品要求必须进行明示就是例证。第二组织必要的认证制度,按标准对特定食品如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进行认证,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第三对利用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故意提供不安全食品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案例1.3: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分析:本案例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的案例。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主体的行为对其它主体产生影响,却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外部效应有正负两个方面。如果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获得了利益,而其他主体并不为这种利益支付代价则称为正的外部效应。而某一主体的行为使其他主体受到了利益上的损失,而这种利益损失得不到补偿则称为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例中,野生动物的保护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上海,首博新馆的建设对也小区居民带来了明显的负外部效应。从理论上讲,经济主体不太愿意从事具有正外部效应的活动,如提供路灯照明,虽然自身受益,但其他主体跟着受益却须自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的原因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例题?多选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 信息不对称 E. 价格波动 [ 答疑编号91105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考试内容:掌握垄断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例题1 ?单选题】按照微观经济学的 分析,只有在()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

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 竞争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不完全竞争市场 [ 答疑编号9110501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2 ?多选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将会出现()。 A.生产者只能接受价格 B.资源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 C.生产者的产量不是最大产量 D.市场价格达到最低 E.市场机制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 答疑编号9110501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E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考试内容:掌握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

益。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会造成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存在正外部性时,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这就是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例题1 ?单选题】(2007年)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某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 产的外部 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 不经济 [ 答疑编号9110501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例题2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是()。

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一)

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一)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基础。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运行的特殊性,使旅游市场失灵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只有明确了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原因,才能使政府干预更有针对性。本文对旅游产业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试图探求旅游产业市场失灵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旅游市场;失灵;原因 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干预市场的基础是存在市场失灵。旅游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样面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管制。但怎样的旅游产业管制是社会需要的管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回答旅游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旅游经济运行的方式使旅游产业市场失灵具有了哪些特殊性?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干预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适度。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加剧了交易信息的非对称性 旅游活动具有无形性、异地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带来了如下问题: 1、引起旅游企业的败德行为。对旅游者来讲,旅游产品专业性较强,是一种经验型产品,他们在使用、消费旅游产品以前,很难获得有关旅游产品质量的直接信息,明确旅游企业的具体生产行为,旅游企业和工作人员相对于旅游者就具有信息优势。同时,因旅游者购买的大多只是旅游景点、设施等物的使用权,兼之体验产品的质量很难标准化,因此旅游者对产品质量提出争议时,在不能证明对方明显违约的情况下难以得到补偿,由此而刺激了旅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旅游企业可以凭借信息优势损害旅游者的利益,如改变行程、降低交通或住宿档次、诱导或者强制购物等。在现实中,旅游经营者传递虚假信息、“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败德行为大量出现,极大地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了旅游者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来源于3个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如前所述,旅游活动专业性强,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阻碍了市场的形成,抑制了旅游者通过市场满足其需要的努力,传统旅行社存在的价值,即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效应,进而减少旅游活动的成本。但如若旅行社的机会主义行为猖獗,旅游者与之订立契约的风险将会急剧增加。当交易费用足够高时,人们甚至会抛弃市场转而寻求一体化——也即自给自足。自助旅游的迅速升温,除了得益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以及自助旅游自由随性的优点以外,规避当前旅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给旅行社的传统业务带来了挑战。 3.产生逆向选择。旅游产品的上述特点,除造成旅游者搜集信息困难外,还使得旅游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真实信息也很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当前旅游市场败德行为普遍存在,且契约法的完备性和执行性都欠完善的局面下。人们都奉行“便宜无好货”的信条,但如果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产品是“好货”的成本过高时,追求短期利益或者实力不足的企业就只会向市场提供次品,最终使旅游市场陷入低端竞争的泥潭。 二、旅游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旅游需求具有易波动性。一方面,旅游活动季节性明显,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在淡季和旺季差异极大,并且旅游需求较易受到不确定事件的影响,因此旅游需求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的特点。所谓的滞后性,是指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旅游设施的建造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导致旅游供给滞后于旅游需求的变化。而旅游供给的刚性是指旅游资产的专用性较强,投入的沉没效应明显,比如旅游景区和度假饭店,它们的用途比较单一,投产以后较难改变产品品种和压缩生产能力。因此旅游企业难以根据波动的需求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类型,结果造成在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