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2 爱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植物隐喻

3 《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

4 简奥斯汀眼中的理想男人——试析《傲慢与偏见》的男主人翁

5 《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

6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7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8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9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0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

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2 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

13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1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 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16 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翻译的幽默转化策略——以老友记为例

17 伍尔夫的悲剧—电影《时时刻刻》观后

18 An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9 Olympic Economy

20 文化战略及其对汉译英的影响

21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22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23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24 从体育舞蹈看中西方社会的审美文化差异

25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

26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27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28 分析《基辅怨》中雅柯夫的“受难”主题

29 从莎士比亚女性主义意识浅析《驯悍记》主角凯瑟琳娜

30 功能对等理论下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成语翻译研究

31 解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精神之旅

32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33

34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35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36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37 从自然主义视角分析《嘉莉妹妹》

38 从电影《饮食男女》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9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

40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

41 The Unique Charm--An Analysis of Evil under the Sun

42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43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44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45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

46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47 浅析焦虑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48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Trainspotting

49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50 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

51 浅谈英语中歧义

52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53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54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V Talk Shows

55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56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

57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

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9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

60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61 从女性主义解构《飘》中塔拉庄园的象征意义

62 非语言行为在英语交流中的应用

63 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64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65 瓦尔登湖畔的隐士:反抗与变革

66 An Interpretation of Robinson Crusoe’s Character

67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68 从文化视角浅析英汉数字的翻译

69 从电影《美国队长》浅析个人英雄主义

70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71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72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73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74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75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76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窗户意象的分析

77 《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78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79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80 论《动物庄园》的反讽艺术

81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82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83 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84 从目的论角度浅谈电影字幕翻译

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6 On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from Skopos Theory Perspective

87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88

89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90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91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92 简析班纳特太太的婚恋观

93 浅谈商业广告的翻译

94 哈里的迷惘与自我救赎——《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哲学解读

95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96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美国梦的幻灭

97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98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99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00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101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和创造性再现

102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103

104 论D.H.劳伦斯诗歌中的救赎意识

105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06 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父亲形象

107 经贸翻译中英汉词汇研究

108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109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110 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

111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112 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与威廉?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113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114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15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16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空间隐喻认知分析——以前后为例

117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118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19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诗词翻译对比赏析

120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

121 《蒂凡尼的早餐》:从小说到电影

122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123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124 浅析水果类的习语翻译

125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126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信用证英语的翻译

127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赛珍珠的《大地》

128

129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

130 W hen Chinese Tradition Meets Western Culture: Comparison between Qi Xi and Valentine’s

Day

131 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

132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

133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

134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35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136 浅析简奥斯丁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

137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9 英语新闻中批评性语篇的对比分析

140 A Study of AP’s News Reports from the Angl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141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142 从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浅析弗图纳多之死

143 易卜生戏剧《培尔?金特》中培尔?金特的宗教救赎之路

144 Personality that Matter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145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

14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47 The Revival of Benevolence Through Pip's Eyes in Great Expectations

14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道德观

149 中英文隐喻对比研究

150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151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152 《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

153 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

154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155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156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157 模糊语言的社会语用功能

158 论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159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

160 奥巴马演讲辞的话语分析

161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162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

163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164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65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166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67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168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169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70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171 《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

172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

173 自我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必由之路

174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

175 浅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176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177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178 英语意识流小说汉译现状及对策研究

179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乐观主义

180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181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182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

18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4 Analy sis of Conrad’s Ambivalence In Heart of Darkness

185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186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187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88

189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90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191 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

192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93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商务谈判委婉语研究

194 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解读

195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试析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

196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197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98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199 试析爱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以《紫色》为例

200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异同 上海外国语大学0111104031 魏书道 音乐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不逊于文学与美术作品的展示形式。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不再是贵族的特权,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为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自此,民间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开始大量涌现。 相比于文学领域中高呼的“良知”,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音乐则更明显的表现出“清晰”“易解”。聆听古典主义时期几代大师的作品,即使是毫无音乐知识的普通人,也能使心灵平静沉淀,灵魂随乐而动。古典主义的易解性展示的平易近人的贯通美,正是其最具特色的一点,亦是其经久不衰而代代流传的最重要原因。 由音乐界的神话莫扎特与“爸爸”海顿开辟的时代,必定要有个回响不绝的升华。舒伯特作为最后一位古典主义大师,并没使我们失望。传承古典主义时期的淳朴音乐语言,接近于民歌的歌曲。《红磨坊的姑娘》(又译:美丽的磨坊女)、《鳟鱼》等众多的音乐小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相结合,创新了艺术题材。他华丽的转场,为古典主义画上完满,亦为浪漫主义引入,展开一个崭新的时代。 十九世纪初开始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崇尚主观感情,提倡综合艺术。也由于时

代背景的影响,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总是富有爱国主义的情怀。譬如肖邦的波兰舞曲,譬如斯美卡那的我和我的祖国。而同时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出音乐的幻想性。残酷现实与美好理想的矛盾与交织,只有幻想是最后的安乐乡。也正因此,标题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可以大行其道,成为名作中的大宗。 若说古典主义是版画,浪漫主义便是泼洒的水彩。古典主义崇尚的是理性。典雅和端庄是以严谨。“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浪漫主义崇尚感性,崇尚个人感情。华丽的技巧,夸张的变调,忧郁感伤的小情调。”世纪病“即是忧郁,而音乐家们的感情比常人更加敏感。他们谱写演奏以宣泄内心。浪漫主义的风格让音乐家们的曲子小众化,变成只有音乐者自己懂的加密故事。 古典主义追求的是自然。古典音乐是为了使人理解而存在的音乐。它是有着抽象辩证思维的sonataform(奏鸣曲式)。是由浅而深入的心灵冲击。它的感情明确的开端轻易让人抓到主调。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音乐家的大声疾呼,是鲜明又不失优雅的申辩。像咄咄逼人的辩论家,像哲学家沉思的脑内。 古典主义之于浪漫主义是前身,是传统,是要超越的过去。浪漫主义在此基础上新的探索,同时亦摆脱了“理性“对音乐格式与形式的限制。音乐本就是感情的喷涌,是无法言说的悸动。褪去枷锁,我颂我所敬,怅我所失。不求世人皆知,只求知音一人。浪漫主义的核心正是自由。自由的音乐才能带着幻想在耳畔徜徉。相异说至此,也就到了结束。 而相同,真的不必多说。音乐本身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音乐是人感情的抒发,而使人有感而发的事情,对人类而言又有几多不同?生死、孤独、爱情、离别、神明、祖国、自然、英雄、统治者。愉悦、悲伤、痛苦、挣扎、沉思、崇拜、祈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异同 (2011-12-12 19:30:26)转载▼ 分类:资料 标签:杂 谈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其文学作品表达出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和斗志,激励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断斗争。而现代主义文学却反映出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对前途悲观绝望的情绪,体现出虚无主义的思想。 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繁盛时期,并取代现实主义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 2、从兴盛的社会根源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开始大量暴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结果。现代主义文学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相互冲突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二、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描写对象 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 现实主义文学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 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简述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

简述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 2005-12-14 20:50匿名|分类:文化/艺术|浏览3199次 分享到: 2005-12-22 11:04网友采纳 古典主义文学和艺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提倡和谐,温和的审美感觉,是西方十九世纪以前主要的文学艺术思潮,而且为教会和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从十九世纪开始,浪漫主义运动开始,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比如雨果的《爱尔那尼》大战,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都是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宣战,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提倡表达自己内心本真的情感,他们喜欢描绘大自然,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艺术上喜欢比喻和夸张,成为西方文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思潮,而且对我国的现代文学和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立体主义: 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法国印象派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 (2)树立“条件色”概念,并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和气氛。 (3)使油画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灿烂。 (4)在欧洲绘画史上是一四、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20分) 1、伦勃朗的《夜巡》 (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4)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

【浪漫主义的读书和现实主义的读书】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的读书和现实主义的读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的区别》 摘要: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 去了,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 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去交涉,管理员说:“刚才看了第一册,现在不是应该看第二册吗?”我说:“不错,先生,你的话也不错,但是这并不是小学教科书,我 不必一定要看第二册的,况且,况且,我在借书券上写明了要第三册的 由于喜爱,所以对于汪曾棋先生的散文十分熟悉,他的散文中出现过的人物、事件也就十分熟悉了。前些天读施蛰存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了昆明的一家图书馆,我当时立即就想到:这不就是汪先生笔下描写过的那家图书馆吗?那个图书管理员不也就是汪先生笔下具有独特个 性的人物吗?找到汪先生的散文《翠湖心影》一对比,确实是的,时间、地点、名称都对,他 们两位描写的是同一家图书馆,然而,在汪先生的笔下,这家图书馆写得像一篇风清日丽的小说,甚至像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而在施先生的笔下,这家图书馆以及它的管理员却是以反面教员的形象出现的。这可真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味道了。口说无凭,还是让我 们一起领略一下两位名家笔下的这家图书馆的独特风范吧。汪曾棋先生是这样写的:这 是我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 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 一会儿,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 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 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 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一直都是文学创作的两个主流,无论是哪一种流派兴盛,都抹杀不了另一种流派的存在。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是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在没有学习这两种文学之前,也许只会简单认为这两种流派的区别只在其写作手法上,即现实主义比较客观简洁地描写我们的现实生活,浪漫主义则是运用一些夸张、虚幻的手法,但是认真学过之后,我们发现,这样想是肤浅的。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因此有很多作品歌颂自由平等,思想积极热烈。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主义手法着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因此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面目。而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还是荷马史诗和神话,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浪漫主义文学很重视挖掘历史题材,尤其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其中的领军人物。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因其自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高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影响了文学创作,现实打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浪漫主义惯用对比和夸张不同,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以现实性比较强的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在这一时期走向了繁荣昌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一、题材主题上 浪漫主义着力于表现理想化中自由平等的“未来型”社会,现实中不存在而在他们心中的生活。但是现实主义文学完全相反,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现实的如实客观的描绘,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因为其真实客观地描写了法国上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现象,被恩格斯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揭露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所带来的贵族衰落史以及因之而出现的金钱统治一切所带来的悲剧。是对现实生活强烈的表现和批判。相比之下,《巴黎圣母院》着重于表现对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这两个美与丑对比十分强烈的人的心灵美,写出了一个悲惨的现实故事,并不是很重视对现实环境的仔细描绘。 第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 浪漫主义文学将感情的表现体现在非自然的人或者事物身上,也就是传说中的神灵、伟人或者是英雄身上,赋予这些人物伟大崇高的品格和人道主义光辉以及超人的智慧和毅力,显得有些与生活脱节。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描写,着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现实主义作家接受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贴近生活,且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他们常常是某种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在他们身上显示了社会历史的盛衰。以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例,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雪莱把普罗米修斯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全篇通过神话描写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暴君的必然下场,预言革命一定会到来。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则不同,比如其中的列文,这是一个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的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从中国诗歌里看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在谈论中国诗歌创作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之前,我想先得看看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定义是什么。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偏向于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心理感受及理想抱负,现实主义则是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描写。可以说虽然同为艺术创作类型和思潮,二者却各走各路分向而驰以至于截然不同。 我们要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说法是在20世纪才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是西洋舶来品,传入我国后遂得以广泛流行为人所用。如此说来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说法,我们现在说古代的谁谁是浪漫主义诗人或现实主义诗人都是我们在知道这两者的定义之后给古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类型下的定义贴的标签。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去看看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第一位诗人是屈原,他的《离骚》开创了“楚辞”和“香草美人”的传统。其诗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多用香草美人比喻君王美政,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个人情感。套用二者概念可得《诗经》和屈原的诗歌都是浪漫主义作品。不过在屈原生活的时代由于诗歌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绝大部分诗歌都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个人理想,鲜有现实主义诗歌作品的出现。因此我们直接跳到诗歌的鼎盛时期——唐代去比较二者的区别。众所周知唐代“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其诗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这点表现在“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和“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而最有名的诗句莫过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他渴望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心理可见一斑。还有,李白为人狂放不羁生活上纵酒狂歌“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教育观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教育观 古典主义是以祟尚古代,模仿希腊罗马典范而得名的(classic,本意就是最优秀的),是欧洲君主政体民族国家建立后绝对君权政治的一种社会反应,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封建王权暂时的妥协与让步。古典主义(classicism)作为一种写作或绘画方式,“它标志着宁静的美、高雅、严谨、整饬和明晰”。古典主义思想的基础是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其以笛卡尔为代表,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古典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思想上崇尚理性与自然,形式上追求严谨完美。它以理性为基础,主张道德教育,强调理性与感情的和谐,但略显得冷冰与死板。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学建立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从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将教育学体系化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正是吸收了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借以引用于对人的理解,认为人的灵魂也是一种不变的实在,其只有与肉体相结合,灵魂才能获得人格。灵魂通过肉体获得许多感觉,并和其他物体发生各种关系,从而也就造就出自我保存的观念,这种观念也构成了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管理、教学和德育三大部分。他首先将教学管理的纪律秩序问题提出来,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学秩序保障的基础上,他又建立了以心理活动分析为基础的严谨的教学阶段理论,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德育思想则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升华,以道德的“善”作为教育的普遍不变的目的,通过各种“约束”与“惩罚”教育,以培养顺应社会的理想公民。 赫尔巴特深刻的教育思想,正是第一次为人们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大厦。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理性主义也构成了其教育思想的鲜明特征。这体现于教育秩序的严格纪律观和教学过程的严格过程观,也表现在其对教育目的的唯理性主义、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实在性追求以及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要求等。这种古典主义的教育观,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首次逻辑体系的系统化,也是20世纪之前人们对社会秩序稳定的普遍追求。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中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法国卢梭为自然主义的先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为了非理性主义之殇滥,人类的非理性终于寻找到其精神家园。但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则有一个思想传播发展的过程,也有待于古典主义教育理论高潮之后方得以破土而出。所以,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倾向于表现宗教题材,并且华丽而复杂,且作品时间冗长。但与中世纪不同,用调性概念取代了教会制定的调式音阶,拓宽了音乐的创作领域。 在音乐手法上,多采用复调手法,多旋律线配合进行,强调复调对位手法。 巴洛克的另一音乐特点是对于浑厚低音的需求。其特定手法“通奏低音”或“持续低音”,使作品从头到尾都被饱满的低音部托起。 巴洛克的主要形式为复调,包括对比式复调(旋律线的互相对比)与模仿式复调(旋律线的先后模仿);“卡农”“赋格”为常见曲式。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 《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J.S.巴赫音乐中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手法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用。 由于相比较巴洛克的宗教性,古典主义更加理性与自然,故曲式更加的自由,章节之间的情感变化较呆板的巴洛克更为起伏。但曲式与节奏依旧非常规则整齐。 古典乐乐章包括四部分

1.快板,奏鸣曲式等,戏剧性的陈述两个对立主题 2.慢板,为三段体或变奏曲,赋予哲理性与思考 3.小快板,小步舞曲等,表现出矛盾后的闲暇 4.快板,呈现胜利凯歌的欢庆场面 古典主义确立了近代古典曲式,包括协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在音乐表现上,充满豪迈的气息,并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浪漫主义】 主题悠长而不均匀,相比较古典派,节奏更自由随性,更加不稳定,且与古典派和巴洛克的感情控制相反,浪漫主义的情感变化非常大。 浪漫主义乐派更加情感化,曲式非精确化,主题节奏非整齐化。 “弹性速度”手法多见,并且摒弃了“通奏低音”的手法,不使用固定音型。相比较古典乐,除了情感的大起伏,音乐变幻也更加的不可预料,以体现非理性。 代表人物:肖邦,舒曼 主要以《钢琴协奏曲》,《叙事曲》等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他运用优雅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 强烈地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地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地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地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地丑恶及自身理解地美好.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地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地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地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地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地真实表现生活地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地思想倾向较为隐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时间和概念地区别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地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地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地文学类型.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地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地文学类型.它们都对文学地发展产生过深远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地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地剧作家席勒地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地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世纪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艾布拉姆斯所说地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地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地模仿.由此可见,一般地,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地典型特征地,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地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地一种文学现象.巴尔扎克是最杰出地代表作家,他地《人间喜剧》是深刻地规范化地现实主义文学.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地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地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地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地“灯”,以突出浪漫主义地本质是表现和抒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世纪末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地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们不仅写下瑰丽地诗篇,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地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实际行动和鼓舞人心地作品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欧洲地民族解放运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题材与主题 “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地内在规定.现实主义地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地“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地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地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地逻辑区表现生活.所以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地特点,具有真实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不介入其中,作家还要有所选择.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關係 古典主義理想與浪漫主義理想自有歷史文化以來便相互輪替甚至依附共生,因為它們實際代表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兩種渴求----其一是對穩當中道的需求;其二是對擺脫束縛與拘束的渴望。歷史學者們甚至觀察到自古至今藝術風格始終擺盪在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這兩個極端的核心理念之間。德國十九世紀無神論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在其大作《Die frohliche Wissenschaft》(歡悅的智慧)裡甚至把這兩種極端的對比理念以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Apollo)與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來分別象徵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古典主義的美學精神與審美規律共有以下十種:比例、反覆、平衡、對稱、對比、統一、調和、次序、單純(簡約)、變化,目的是希望追尋一種諧和與寧靜,一種超越凡間的「理想美」。浪漫主義的特質包括八大面向:一、突顯本性、主觀性、獨特性;二、強調個人內心的情感與感受包括無病呻吟的柔弱情懷;三、刻劃「無止境」與「無可限量」的潛能開發過程;四、標榜二元性論或雙重性格論的衝突與調和之過程;五、對於仙境奇幻故事的強烈濃厚興趣;六、對於超自然一切神聖詭異甚至恐怖現象的迷戀;七、嚮往中古世紀有關英雄事蹟的愛情故事;以及八、力求從傳統中一切形式的束縛與限制中獲得解放的自主性。 在字義上,「Romantic」(浪漫的)的原義與「Romance」(羅曼斯)二個術語最初就是出現於中古世紀以法文為主的方言敘事詩作品。Romantic一字來自法文的Romanz,意指用俗語寫的故事,其內容以虛構冒險的騎士故事為主,因此也含有「夢幻的」、「冒險的」、「奇異的」等隱喻在內,因此與十九世紀強烈嚮往的突破現狀與形式的想法相當吻合。 古典主義的發展可從美學、藝術和文學三方面來理解: (一)在美學方面-- 西方古典主義美學思想起源於古希臘時期,並在期黃金古典時期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著述的《詩學》一書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詩學》一書中的許多文藝思想對後世也持續產生深遠的影響;其影響最顯著的兩個時期一次是發生於十五、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另一次則發生在十八世紀中葉的新古典主義。例如在中古世紀某些神學家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通过这两种表现手法,读者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家们强烈饱满的思想感情,给读者带来更有力的震撼。 一、首先我们从二者的创作手法上来区别: 1、现实主义,概括地说,就是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和表 现。 (1)、在语言形态上,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描述性的语言,它们只是修饰生活,是把语言作为描述的工具——用语言对生活进行解释。 (2)、在文学史上,杜甫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刻地描写了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生活真实。 (3)、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典型事件的场景,描写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刻画人物的心理,多方面地反映了国家的重大事件,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揭露了自开元、天宝以来将近四十年间那个动乱时代的历史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2、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 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

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暗示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实写人物、狂人心理,虚写寓意,从肉体上升为礼教,深刻的揭示出吃人社会的本质。 3、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在我们学过的《文选》中,30年代“乡土文学”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就是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4、我认为,较之浪漫主义而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更注重细节的描写。生活是有无数细节构成,细节失真艺术形象就会失真,想象与虚构也要符合生活逻辑。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潘先生在难中》,就是严格的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冷静观察、客观描写。用幽默讽刺的笔调,鲜明的显露了潘先生双重人格的性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 1、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大胆幻想、构思奇特、手法夸张的特点,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就是其中典型的代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17世纪和18世纪前半期流行于欧洲君主专制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或文艺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古典主义一词由此而得名。 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文艺的中心。从17世纪初起,法国诗人马莱伯等为反对一切方言与俚语,确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规范做了大量工作。诗人梅莱在悲剧《索福尼斯贝》中,最早实现了意大利学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则,即一个情节线索、一天时间和一个地点。这是古典主义剧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法国文艺理论家N.布瓦洛的《诗艺》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文艺宣言性质的重要论著,概括和总结了几十年法国古典主义创作的实践,要求文艺“模仿自然”(包括人性的自然),“研究宫廷”,“认识城市”;把体裁(史诗、悲剧、喜剧等)分为界限分明的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种体裁进行严格规范;依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学原则。古典主义在法国文学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绘画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大卫等;建筑中的代表者有芒萨尔、勒诺特尔等。他们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民族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塑造了为崇高社会理想而服务的人物典型;他们的创作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古典主义由于过分强调理性主义、普遍性和情节的集中、单一,往往忽视个性,突出类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思潮几乎遍及全欧。当时的所谓艺术正统是崇尚古典复兴的艺术,以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风格为典范,要求进行艺术加工,从而符合一定的规范。直接导致了后来学院派的产生,它的模式化成为一个弊端。 达维特是古典主义的第一个代表。雅克·路易斯·达维特(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1748年达维特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少年时代的达维特是沉默寡言和喜欢思考的,他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使人感到他少年老成。达维特的文化水平非常有限,他的感受力也很一般。但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他能够对别人开诚相见。同时,达维特坚忍不拔地追求着自我完善,这使他成功地获得了熟练的技艺。可是,尽管他有巨大的毅力以及接近人民,由于缺乏真正的文化,他不论在生活中或是艺术上,都未能走自己独立的道路。他以盲目的热情献身于他所接触到的思想。当达维特从皇家美术院毕业获罗马大奖后,他便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美术影响。 比柯尔夫人 当达维特从意大利游学回到巴黎后,他认真地研究了布歇(Boucher)、格瑞兹(Greuze)、维安(Vien)、孟格斯、卡拉瓦乔(Caravaggio)、普桑(Poussin)等人的绘画风格以及古代雕刻。达维特于1784年画了“比柯尔夫人”的肖像。靠这个妇人的服装和相貌,使这幅肖像画没有一点古典主义的气息。达维特得自对古典形式的研究,仅仅是强有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强调了模特儿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她的粗俗;画家用了一种葡萄酒似的红色,把这种粗俗的气味渲染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幅肖像画只是证明了一个工匠而不是一个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当感性遇到理性 ——浅谈服装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藤蔓关系 服装10-2 许梦鸽 201009011034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贯穿整个艺术发展历史上两种主要的艺术风格,两种风格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补充渗透。在艺术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服装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古典主义,被看做是理性和严谨的化身。从曾经的基同和托噶到帝政时期的单层或双轻薄高腰裙,无不体现着反装饰、简洁的理念。悬垂式设计,追求形体自然的美好是古典主义的特点。而浪漫主义则更感性。天马行空的想象,天花乱坠的装饰。只要想得到,浪漫主义者们都能把它表现出来。紧身胸衣和夸张的羊腿袖、裙撑就是其典型的代表。与古典主义的整洁严肃相比,浪漫主义更是自由花哨。人们通过夸张的装饰和变形,来追求丰胸翘臀的效果。这个时期的男性则更体现出女性的特征。18世纪前叶的浪漫主义时期,男性服装的华丽夸张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小手帕,小折扇,细杆雨伞,以及小礼帽风靡一时,记录着这个夸张到可笑的时期。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个反装饰,一个极度的追求装饰。两种反方向的风格交替进行。当一种风格发展到极致,就会朝着反方向发

展。也许这也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能共同存活那么久的原因吧。 印象中的我们总是把古典主义当成老人级别,而浪漫主义则是年轻一代的代表。对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已经很难用一种词语来说明了。如果把它们比喻成敌人,它们相互对立、斗争,在艺术发展历史前期,二者难以共存。有古典主义者甚至以提到巴洛克(浪漫主义的一种风格)一词为耻。浪漫主义者也不屑于古典主义的古板教条。因此发生了一起起的文化革命,作为创作方法,古典主义理性的将现实按某种形式分解,由此产生了结构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能通过某种规律达到最佳效果。而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因此解构主义应运而生,结构主义者们通过自己不合常理的设计向结构主义宣战。再如曾经的文艺复兴,一群亢奋的激进者们反对当时雍容繁杂的奢华装饰,鄙视矫揉造作的社会风气,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简洁,由此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文艺复兴。对立气焰只增不减。相比之下,近代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关系则没有那么尖锐。它们不再那么对立,古典主义不再那么反装饰,浪漫主义也溶入了古典的简洁原则。像如后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并不那么对立,虽然主调没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是古典主义已经不仅仅是严肃的单调的,同时也加入了装饰元素,如现代的极简主义者们的设计,古典的风格,但充满浪漫的味道。悬垂式设计不再仅仅是古典主义的专利,后浪漫主义者们摒弃了繁杂的层层的叠加,夸张的装饰,简洁的单裙,依然有泡泡袖、蕾丝花边,但更倾向于舒适合体,强调人的自身形体美好,而这恰恰又是古典主义的追求。从这一点看,

外国文学题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部分)

浪漫主义部分题库 一填空题 1、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的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3、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歌谣集》,这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 4、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他们也是在1798年创办了《雅典娜神殿》,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和宣言,以及一批诗人的作品。 5、彭斯的《苏格兰方言诗集》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 6、布莱克的《天真之歌》以“羔羊”为典型,抒写温柔仁爱的理想世界;《经验之歌》以“老虎”为典型,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7、济慈以夜莺的歌声象征幻想世界中永恒的欢乐,同现实世界中人生短暂、好 景不长相对照的抒情诗是《夜莺颂》。 8、司各特的小说《艾凡赫》塑造了绿林英雄罗宾汉的形象。 9、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出自于格林兄弟编成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10、夏多布里昂的短篇小说《勒内》塑造了一个患“世纪病”者的典型。 11、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的是茹科夫斯基。 12、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塑造的“多余人”形象是毕巧林。 13、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最重要的一部是《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14、霍桑在《红字》、《教长的黑面纱》等作品中挖掘的是“隐秘的恶”。 15、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16、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作家是凡尔纳。 17、雨果的第一部诗集是《颂歌与民谣集》。 18、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是《〈克伦威尔〉序言》。 19、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一、时间和概念的区别 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它们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由此可见,一般的,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 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的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的“灯”,以突出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表现和抒情。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

新古典和浪漫主义比较.

(1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他们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他们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大多选取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

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教学案

第11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这三大美术思潮和现象的基本特点。 2、把握西方近代美术的最基本特征。 二、方法指要: 1、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比较分析法 建议大家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和近代绘画或雕塑的不同得出西方近代美术的基本特征;对比三大美术思潮和现象的不同得出各自的基本特点(对比它们的题材、构图、主角和色彩)。 3、讨论 通过小组内讨论,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的得出三大思潮和西方近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三、材料补充: 1、浪漫主义绘画和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一样,同18世纪启蒙学说紧密联系:在政治上反对专制的制度,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在艺术上反对因循守旧,尤其反对束缚艺术创作的古典主义学院派。 2、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的产生得益于自然科学成就尤其是光学成就的启发。当时德国科学家赫尔姆荷尓兹发表了《色调的感觉》和《生理学的光学》,法国科学家希凡诺发表了《色彩在工艺美术上的应用》。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 四、课堂整理: 1、三大流派特点及共性 2、思考题 (1)作为新创作思想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古典美术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里?(2)印象主义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哪里? 3、小论文 写一篇关于西方古典美术与近代美术的论文。(角度、字数不限) 用心爱心专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