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代谢失调

正常体液平衡

体液:细胞内液(约40%)

细胞外液(约20%):血浆(约5%)

组织间液(15%)

不显性失水:皮肤(350)+呼吸(350)=700ml

电解质平衡:钠: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135-150mmol/L。不吃不排

钾: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3。5—5。5 mmol/L.不吃也排

渗透压:290-—310 mmol/L

酸碱平衡:指标:1)PH:7。35—7。45

2)PaCO2:33—46mmHg,平40mmHg

<33mmHg: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

>46mmHg: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

3)BE(碱剩余):0±3 mmol/L

酸滴(﹢):代谢性碱中毒

碱滴(-):代谢性酸中毒

4)CO2CP(CO2结合力):同HCO3ˉ

调节:1)血液的缓冲系统(最迅速):NaHCO3/H2CO3=20:1

2)肺:排CO2来排出体内挥发性酸

3)肾:Na+-H+交换、HCO3ˉ重吸收、分泌NH4+、排泌有机酸

酸碱平衡调节最重要的器官

水钠代谢紊乱:病因:等渗性脱水:急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

1)消化液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瘘

2)体液丧失与第三腔隙: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

低渗性脱水:慢性脱水,消化道丢失最常见,如长期胃肠减压

高渗性脱水:水分摄入不足:长期禁食

水分丢失过多:高热大汗(汗液为低渗液)、气管切开病理:等渗性脱水:仅细胞外液

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外液———-内流,外液为主,易休克

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内液-—-—外流,内液为主,脱水征

临床表现:等渗性脱水:介于低高之间

低渗性脱水:易休克,脱水貌

高渗性脱水:口渴:最早及最主要表现

脱水热、中枢功能障碍

处理:等渗性脱水:5%葡萄糖盐水

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易并发高氯性酸中毒

低渗性脱水:等渗盐水

高渗性脱水:5%葡萄糖液

液体疗法: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定量:1)生理需要量:10×100+10×50+20x

2)已经丧失量:轻度:2%—4%、中度:4%—6%、重度:>6%

第一天补充其½

3)继续丧失量:T1°:3—5ml/(kg。d)、一套衣裤1000ml

定性:等:5%GNS、低:NS、高:5%GS

定时:前8h½,后16h½

等渗液:0.9%NaCl、1。4%NaHCO3、1.87%乳酸钠、5%GS

钾代谢异常●低钾:完全胃肠外营养最严重代谢并发症

K<3.5 mmol/L

临床表现:1)肌无力:最早的临床表现,与高钾相同.

呼吸肌张力下降:呼吸困难

2)消化系统: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代谢性碱中毒:3K=2Na+H+交换增加,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心电图:T波地平、倒置;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U波

处理:补钾:1)尿量不少于30ml/h

2)浓度不高于0.3%

3)速度不超过60滴/min

4)总量不超过6—8g/d(正常2-3g/d)

●高钾:严重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K>5。5 mmol/L

临床表现:同低钾,肌无力

心电图:T波高尖

处理:1)禁钾

2)抗钾:10%葡萄糖酸钙,治疗高钾引起的心律失常

3)转钾:NaCO3,碱化细胞外液,转入细胞内

4)排钾:透析最有效

5)纠正酸中毒

酸碱代谢失衡: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失调

临床表现:1)呼吸:呼吸深快,时有酮味(最突出的症状)

2)心血管:口唇樱红

3)中枢神经:头晕、头痛、嗜睡

处理:5% NaCO3,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血钙+低血钾(重要)

代谢性碱中毒:幽门梗阻(呕吐胃酸)

临床表现:易低钾血症

呼吸性酸中毒:肺炎(CO2排出受阻)

休克

病理: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休克实质)

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外科最常见

2:创伤性休克

3: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腹膜炎

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1:微循环障碍:

1)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休克代偿期(心脏血液供应不减少)

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浅快、血压变化不打,脉压缩小、尿

量减少

2)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抑制期

神志淡漠、面色青紫或花斑、四肢厥冷、脉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更小、尿量较

3)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失代偿期

神志不清、无脉、无血压、无尿、全身广泛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微血栓形成

DIC的早期征兆:血液粘稠不易抽出,抽出的血液易凝固

2:代谢改变:代谢性酸中毒

3:MSOF:休克病人的主要死因

1)肺:最常受累,休克肺时,进行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呼气终末正压给氧(护措首选)

2)肾:多巴胺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3)脑:神志变化反映脑部灌流情况

治疗:1:补充血容量:治疗休克的最基本和首选措施。平衡盐溶液(首选)、中分子右旋糖酐

尿量:反映肾血流灌注,>30ml|h表明休克有改善,此时才补钾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正常、>1。0—1。5:有休克、>2.0休克严重

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

5-12cmH2O,降低表血容量不足,升高表心功能不全

2: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收缩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

血管扩张剂:血容量补足的基础上使用

3: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

4:其他:体位:中凹位或平卧位

常规吸氧

保暖:切忌用热水袋.一可使代谢加快而加剧局部缺氧,二怕其感觉迟钝而烫伤

麻醉

麻醉前护理:饮食:禁食12h、禁水4—6h,防麻醉时发生呕吐误吸或窒息的危险

用药:1)催眠类:防治局麻药毒性反应。苯巴比妥钠(各种麻醉前最常见)

2)镇痛药:提高痛阈,镇静镇痛。哌替啶

3)抗胆碱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阿托品。吸入前必用

全身麻醉:临床麻醉中最常用的方法

分类:1)吸入麻醉:应用最广泛,用于开胸手术

2)静脉麻醉:硫喷妥钠,静脉快速诱导麻醉

清醒标志:病人能准确回答问题

并发症:1)恶心、呕吐: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2)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梗阻:舍下坠(鼾声);喉痉挛;反流物;

3)循环系统:高血压:全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心搏停止:最严重的并发症

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呕吐误吸引起窒息

饮食:非消化道手术,清醒后无异常,4—6h饮水,次日进食

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硬脊膜外麻醉

腰麻:呼吸困难:原因:麻醉平面过高使呼吸肌运动无力或麻痹.正常:第3-4腰椎

处理: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给氧

腰麻后头痛:原因:脑脊液外漏致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致血管性头痛

处理:术后去枕平卧6-8h,可预防腰麻后头痛

硬脊膜外麻醉:全脊髓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局部麻醉:毒性反应: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谵妄、肌肉震颤.

处理: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肾上腺素: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100ml加0,1% 0.3ml)

延缓麻药吸收,减少中毒发生;延长麻醉时间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SOF)

概述:肺最先受累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一期速发型:原发疾病发病后24h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

机械通气:呼气终末正压给氧(PEEP),一般吸氧无效(鼻导管、面罩)

急性肾衰竭(ARF):常见于严重挤压伤

临床表现:少尿期或无尿期:尿少比重低而固定(早期最常见的表现)

三高:高钾、高镁、高磷.高钾血症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低:低钠、低氯、低钙

二中毒: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多尿期:尿量>400ml/d(根据),不表示已脱离危险

恢复期

护理:少尿期不宜摄入蛋白质,要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处理:高钾引起的ARF:输入碱性溶液以碱化尿液

预防MSOF措施:防治感染最重要

心肺脑复苏

概述:心跳、呼吸骤停类型:心脏停搏、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

心跳、呼吸骤停临床表现:神志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最简便诊断依据);无自主呼吸心肺复苏:初期复苏: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B/C=2/30

A(开放气道):是复苏的关键,首要步骤

仰头抬颏法:最常用的方法

托下颌法:怀疑颈部有损伤者

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地方法,

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深度:4—5cm

频率:100次/min

下压与放松时间比:1/1

有效指征:1)病人呼吸心跳恢复

2)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60mmHg

3)口唇、面色、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

4)散大的瞳孔缩小

5)吸气时能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

6)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

7)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二期复苏:药物治疗、除颤和起搏、输血和输液、机械呼吸

药物:肾上腺素:心脏复苏的首选药

利多卡因:抑制室性心律失常

给药途径:静脉给药

脑复苏(心肺复苏后最重要处理):基本病理变化:脑缺氧和脑水肿

1)降温:尽早,头部重点,使体温降至33—35°为宜

冬眠低温治疗:降温:冬眠药物+物理降温.先药物后物理

冬眠药物:冬眠Ⅰ号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冬眠Ⅱ号合剂:氢化麦角碱。异丙嗪、哌替啶

物理降温:头部带冰帽,每小时下降1°,降至肛温32-34

复温:治疗时间为2-3天,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药物

维持时间直至停用.

2)脱水疗法:20%甘露醇(首选)

3)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

4)利尿剂

围手术期护理

概述:围手术期:手术前、术中、术后

手术分类:1)急症手术:肝脾肠破裂

2)限期手术:恶性肿瘤

3)择期手术:良性肿瘤,心梗发病6个月内不宜行择期手术

手术前:消化道:禁食12h、禁饮水4-6h。小儿进食8h。防呕吐;防腹胀;保持清洁;

皮肤准备:范围超过切口20cm以上

上腹部手术:自乳头至耻骨联合平面,两侧到腋后线。

颈部手术:下唇至乳头连线,两侧到斜方肌前缘

乳癌手术:胸部,同侧腋下及上臂

急症手术:术前不灌肠,不用泻剂

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职责:手术开始前与手术关闭体腔前共同清点手术器械

体位:肾脏手术:抬高腰桥侧卧位

脊柱手术:俯卧位

手术后:体位:1)全麻未清醒:平卧,头偏向一侧

2)蛛网膜下隙麻醉:去枕平卧6-8h,防脑脊液外漏致头痛

3)硬脊膜外麻醉:平卧6h

4)颅脑手术: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5)颈胸腹手术:半坐卧位

拆线:1)头、面、颈:术后4-5天

2)下腹部及会阴部:6—7天

3)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7-9天

4)四肢手术:10—12天

5)减张缝线:术后14天

术后不适:1)切口疼痛:

2)发热:术后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外科热

3)恶心呕吐:由麻醉反应所致

4)腹胀: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无法排除

术后并发症:1)术后出血:

2)术后感染:胸腹部手术(肺部感染)

3)切口感染

4)切口裂开

5)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

①局部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②早期下床活动①利呼吸,减少肺部并发症

②利循环,防血栓形成

③利肠蠕动,防腹胀发生

④利排尿,防尿潴留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EN):要素饮食:在无菌条件下配制,暂存4°冰箱内,24h内用完

肠外营养(TPN)并发症: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

导管败血症

代谢性并发症:低糖血症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

感染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1)疖(金黄色葡萄球菌):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2)痈(金黄色葡萄球菌):相邻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表现:1)局部隆起的紫红色炎性浸润区,中心多数脓栓,可并大片坏死,形成火山口状的炎

性疮口

2)唇痈:易引起颅内海绵窦感染

3)急性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口底、颌下、颈部的蜂炎-尽早切开引流,致喉头水肿,压迫气管,

引起呼吸困难引起窒息,应注意观察呼吸

厌氧菌感染的蜂窝织炎—H2O2冲洗

4)急性淋巴管炎:网状淋巴管炎(丹毒:溶血性链球菌):有接触传染性,应隔离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1)甲沟炎

2)指头炎:手指刺伤引起

出现搏动性疼痛尽早切开(侧面纵切口)减压,不等有波动—防骨坏死和骨髓炎

●全身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

三低症状: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

1)脓血症:阵发性,可发生转移性脓肿

2)菌血症:血培养检出致病菌,无转移性脓肿

●特异性感染——-破伤风

1:病因:破伤风杆菌(厌氧菌)

2:病理生理:外毒素才是致病原因

3:临床表现:1)潜伏期2:)前驱期

3)发作期:咀嚼肌:最先受累

牙关紧闭:最早出现的表现

窒息:死亡的主因

4:治疗:1)清除毒素来源:局部3%过氧化氢冲洗

2)中和游离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先静点,后肌注。

3)解痉:基本措施,也是中心环节。按时用镇静剂,集中护理操作

4)预防感染:青霉素首选

5)喉痉挛时:气管切开

5:护理:1)接触隔离

2)病室光线宜暗

3)操作尽量集中,使用镇静剂30min后进行

预防:主动+被动免疫

损伤

分类:闭合性损伤:挫伤、扭伤、挤压伤、爆震伤

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切割伤、剥脱伤、裂伤

扭伤:早期冷敷,24h后热敷

挤压伤:凡肢体收到重物长时间挤压致局部肌缺血、缺氧改变,引起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和急性肾衰为特点的全身性改变,称挤压综合征.

治疗:5%NaHCO3+利尿剂:碱化尿液,防肾小管阻塞

清创术:6-8h:清创+Ⅰ期缝合:污染轻,血循环丰富时(如面颊)12-24h后仍可

8-12h:后或较重Ⅱ期缝合

抗感染:伤后12h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

换药顺序: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特异性感染伤口

烧伤

病理生理:1:急性渗出期:休克期(48h内),低血容量性休克

2:急性感染期:严重烧伤病人的主要死因

3:修复期:Ⅰ度(3-7天)无瘢、浅Ⅱ度(2w)无瘢

深Ⅱ度(3—4w)无瘢、Ⅲ度有瘢

烧伤程度:=烧伤深度+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三度四分):Ⅰ、浅Ⅱ、深Ⅱ、Ⅲ

Ⅰ度(红斑烧伤):表皮:红肿热痛干

浅Ⅱ度:表皮+真皮:红肿热痛湿,泡大壁薄

深Ⅱ度:真皮:红白、肿、不热、拔毛痛,泡小壁厚

Ⅲ度:焦、肿

★烧伤面积:手掌估计法:五指并拢1%

中国九分法:头、面、颈:3、3、3

双上肢:5、6、7

躯干:13、13、1

双下肢:5、7、13、21

小儿头大下肢短:±(12—年龄)%★烧伤程度:轻度烧伤:<9%的Ⅱ度烧伤

中度烧伤:10%—29%的Ⅱ度烧伤,或<10%的Ⅲ度烧伤

重度烧伤:30%—49%的Ⅱ度烧伤,或10%-19%的Ⅲ度烧伤

特重烧伤:>50%的Ⅱ度烧伤,或>20%的Ⅲ度烧伤

处理:现场急救、防治休克、创面处理、防治感染

1)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面部烧伤),保护创面

2)防治休克:补液

量:体重×面积×1.5∕2。,0(小儿)+2000ml生理需要量

种类:晶:胶=2:1|1:1(重度烧伤)

晶体液:平衡盐溶液

胶体液:同型血浆

生理需要量:5%—10%葡萄糖液

速度:前8h输入½(创面渗出最快),后16h输入½,先快后慢3)创面处理:包扎改为暴漏疗法(敷料渗液成绿色)

4)防治感染:关键是正确处理创面

护理:尿量>30ml|h,液量补足

病室:温度28—32°(暴漏疗法)

18—22°(一般)、22-24°(新生儿或老年人)

肿瘤

定性诊断:病理检查

病理特点: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膨胀性生长、无转移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浸润性生长、有转移

分期:TNM分期法:T(原发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

治疗:●化疗:抗癌药治疗

1)烷化剂类:环磷酰胺

2)抗代谢类:氟尿嘧啶

3)抗生素类:丝裂霉素

4)植物药类:长春新碱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3×109应停药,实行保护性隔离

药物外渗:试抽出外渗的药液,冷敷

●放疗:淋巴造血系统、生殖细胞系统肿瘤:对放疗敏感

皮肤红斑:0,2%薄荷淀粉外用

甲亢

分类:1:原发性甲亢:最常见

2:继发性甲亢

3:高功能腺瘤

临床表现:1:高代谢症候群

2:甲状腺肿大:触诊有震颤感,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3:眼征—突眼:外出戴眼镜最重要

4: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丛受压):患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面部无汗辅助检查:1:基础代谢率测定:脉率+脉压—111(用于判断甲亢的程度)

正常:±10%;轻度+20%-30%;中+30%—60%;重>+60%

2:甲状腺摄碘率测定

3:T3、T4测定:最基本最有价值;T3升高敏感

治疗: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术前准备: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降低基础代谢率(主要目的),避免甲状腺危象

1:碘剂—2—3周后手术.每日3次,3滴—16滴

2:硫脲类—碘剂(1-2周)——手术:最常用

3:碘剂(不行)——碘剂+硫脲类—碘剂-手术

4:普萘洛尔(可加碘)

5: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引起心动过速

碘(复方碘化钾):1)控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球蛋白的分解,逐渐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2)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减少腺体充血,使腺体缩小变硬

硫脲类:使甲状腺肿大充血

甲亢控制:1)病人情绪稳定;

2)睡眠好转;

3)体重增加;

4)脉率<90次|min;

5)基础代谢率<+20%

术后并发症:1:呼吸困难和窒息:最严重和危及的并发症。术后48h内

∵1)切口内出血:拆开缝线,除去血肿(首选)

2)喉头水肿:大剂量激素

3)气管塌陷

4)双侧候返神经损伤

2:喉返神经损伤:一侧:声音嘶哑

双侧:呼吸困难

3:喉上神经损伤:外支:音调变低

内支:饮水呛咳

4:手足抽搐:甲状旁腺被误切

1)低血钙:10%葡萄糖酸钙

2)饮食:限制肉类、乳品及蛋类等含磷高的食物

5:甲状腺危象:最危重的并发症

病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最主要)、精神刺激

表现:1)高热(>39°)

2)脉快而弱(>120次|min)

3)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呕吐腹泻

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乳房疾病

●急性乳房炎: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好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初产妇多见,产

后3—4周多见。

病因:1:乳汁淤积:主要病因

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是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初期乳房红、肿、热、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

2:全身表现:高热、寒战

治疗:1:局部处理:患乳停止哺乳,排空乳汁;局部热敷、理疗

2:抗感染:青霉素首选

3: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做脓肿切开引流。

护理:每次授乳后排空乳房:最主要预防措施

●乳腺囊性增生:常见于中年妇女

病因:雌激素异常

临床表现:周期性乳房胀痛和肿块

1:乳房胀痛:周期性,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

2:乳房肿块

治疗:对症治疗:

护理:嘱病人每2—3个月到医院复查最关键

●乳房良性肿瘤:乳房纤维腺瘤:20—25岁

病因:雌激素

临川表现:乳房肿块,生长缓慢,表面光滑,边界清,易于推动

治疗: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地方法

乳管内乳头状瘤:40-50

临床表现:乳头溢血性液为主要表现

●乳房癌:45-50岁

病因:卵巢功能障碍

转移:1:局部浸润

2:淋巴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最常见

3:血运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肝

临床表现:1:乳房肿块:外上象限,无痛单发小肿块(首发症状),质硬,不光滑,分界不清

晚期:腋窝淋巴结融合固定

2:皮肤改变:酒窝征—肿瘤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橘皮样改变—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致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水肿

乳头内陷—-—癌肿侵犯乳管

3:转移征象:腋窝淋巴结最易受累

4:特殊类型:炎性乳房癌:类似乳房炎,但无肿块.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治疗:手术治疗: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乳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Ⅰ、Ⅱ期乳癌

护理:术后预防复发:5年内避免妊娠最重要

术后康复达到的目的:手经头摸到对侧耳朵

术后利于皮瓣成活: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包扎

乳房自我检查:月经后7-—10天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病因及分类:1:继发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大肠杆菌

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原发性腹膜炎:病原菌经血行感染.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

3:原发与继发区别:腹腔内是否有原发病灶。原发性腹膜炎无原发病灶

辅助检查:腹穿不凝固血液-—-腹内实质性脏器破裂

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内空腔脏器穿孔

临床表现:1: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2:恶心、呕吐:最早出现的症状.

3:休克: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腹膜吸收大量毒素,血容量减少。

4:腹部体征: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最主要的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腹式呼吸减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胀加重时病情恶化的重要指标

直肠指诊: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发生感染或盆腔脓肿.

腹部坠胀,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

并发症:膈下脓肿:全身中毒症状,脓肿刺激膈肌引起呃逆

盆腔脓肿:典型的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

护理:1:体位:无休克者半卧位,⑴利于渗出液积聚盆腔,减少毒素吸收,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

⑵预防膈下脓肿,半卧位最有效

2:镇痛: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

3:胃肠减压:胃管堵塞生理盐水冲洗,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

腹外疝

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最重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薄弱或缺损,是发病基础

2)腹内压力增高:咳嗽、便秘等

解剖:1:疝囊

2:疝环:腹壁薄弱区域所在

3:疝内容物:小肠最常见

4:疝外被盖

分类:1: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滑动性疝

3:嵌顿性疝:有血运障碍为绞窄性疝

4:绞窄性疝:紧急手术

临床表现:

处理:手术治疗:最有效地治疗方法。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1)疝囊高位结扎术

2)疝修补术:最常用

股疝:腹外疝中最容易嵌顿

脐疝:小儿2岁后行手术治疗

护理:1)卧位:术后平卧3天,膝下垫一软枕,使膝髋关节微屈,减少腹内压力和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术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2)预防术后出血:斜疝术后沙袋压迫12-24h,防止伤口感染

托起阴囊防发生阴囊血肿

3)预防术后复发:术前治疗便秘

3)出院指导:3个月不参加重体力劳动

腹部损伤

顺序:最常见的为脾

临床表现:实质性脏器损伤:内出血

空腔脏器损伤: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腹穿(鉴别依据):实质性脏器损伤:不凝固血液

空腔脏器损伤:浑浊液体

X线:空腔脏器破裂:膈下游离气体(最重要)

消化性溃疡

大体: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多青壮年

鉴别依据:胃镜检查

好发季节:秋冬和冬春之交

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有传染性,致溃疡有家族聚集现象

2:非甾体类抗炎药

3:胃酸分泌过多: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最重要。最显的疾病:十二指肠溃疡

4:胃溃疡(保护因素削弱)、十二指肠溃疡(侵害因素增加)

病理:GU:胃小弯,胃角多见

DU:球部前壁,即壶腹部

临床表现: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

GU:餐后0.5-1小时,持续1—2小时,进餐不能缓解,有时反而加重,服用抗酸药疗效不明显,进餐—疼痛—缓解。

DU:餐后3—4小时出现,服药或进餐可缓解,又称空腹痛、饥饿痛、午夜痛,疼痛-进餐—缓解。

检查:1.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首选.紧急胃镜检查在上出24—48h内

2.X线钡餐检查:龛影

3。幽门螺杆菌检测:C或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根除后复查的首选方法,根治后4周进行)

并发症: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腹膜刺激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主要依据)

肝浊音界消失:最有价值的体征

护理:有效地胃肠减压

2: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最常见的并发症.

呕血、柏油样便

3:胃、十二指肠瘢痕性幽门梗阻:呕吐大量宿食;

脱水、电解质紊乱、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护理:术前3天每晚温盐水洗胃(术前特殊准备),解除痉挛,消除胃壁水肿及炎症

4:癌变:腹痛规律性消失、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治疗:1。降低胃酸的药物治疗: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抗酸药:氢氧化铝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不良反应有便秘、代碱与钠潴留,甚至肾损害。

制酸药:1。H2受体拮抗药H2PA(西咪替丁):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餐中或

餐后即刻服用,也可把一天的剂量睡前服用,若需同时服用抗酸药,两药间隔1

小时以上。

2.质子泵抑制药PPI(奥美拉唑):使胃酸分泌的酶H-K ATP酶失活。引起头晕,用药

期间避免开车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2.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餐前1小时服用

硫糖铝

枸橼酸铋钾(CBS)

前列腺素类:米索前列醇

3.根除幽门螺杆菌:PPI或胶体铋剂+两种抗生素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

4饮食要点:少量多餐(避免胃窦部过度扩张),减少胃酸分泌.

症状重的病人以面食为主。

牛奶中的钙质吸收可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多饮.

脂肪使排空减慢,胃窦扩张,致胃酸分泌过多,故适量.

5.手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胃大部:原理:1。切除胃窦部,减少了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引起的体液性胃酸分泌。

2.切除大部分胃体,减少了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

3.切除了溃疡本身及溃疡的好发部位。

范围:胃远侧2|3—3|4,包括部分胃体、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壶腹部的近胃部分。

胃肠道重建方式:胃十二指肠吻合(毕Ⅰ)、胃空肠(近)吻合(毕Ⅱ)

并发症:1:吻合口出血:最早出现.胃管内吸出大量血液(最早出现)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腹膜刺激征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4:术后梗阻:吻合口梗阻:呕吐食物,无胆汁

输入段完全梗阻:上腹剧痛,呕吐食物,无胆汁

输出段梗阻:;呕吐食物和胆汁

5:倾倒综合征: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胀

循环症状:心慌、大汗、头晕、乏力

6:护理:禁用解热镇痛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

胃癌

好发部位:胃窦部

临床表现:进展期胃癌:上腹痛(最早出现)

转移:左锁骨上淋巴结

辅助检查:纤维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X线钡餐

胃液细胞学检查

阑尾炎

解剖: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

阑尾动脉---一无侧支的终末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血运受阻时易坏死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最常见)

2)细菌入侵

病理生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管壁血运障碍

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上腹部或脐周(内脏神经反射)—--右下腹

单纯性阑尾炎:轻度隐痛

化脓性阑尾炎:阵发性胀痛和剧痛

坏疽性阑尾炎:持续性剧烈腹痛

穿孔性阑尾炎:因腹腔压力骤降出现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但并发腹

膜炎后腹痛持续性加剧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3:全身表现:畏寒、高热、黄疸---门静脉炎

4:顺序:上腹痛—恶心、呕吐-右下腹痛

体征:1.右下腹压痛:急性阑尾炎最重要体征,始终表现为一个位置的固定压痛

2。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包块

4。结肠充气试验:1)腰大肌试验:盲肠后位阑尾炎

2)闭孔内肌试验:靠近闭孔内肌

3)直肠直指:形成盆腔脓肿时触及痛性肿块

特殊: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重发展快,右下腹体征不明显,穿孔发生率高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轻;病理改变重;合并症多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压痛点上移

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切口Ⅰ期缝合

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放置乳胶管引流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清除腹腔脓液,放置腹腔引流管

阑尾周围脓肿:全身抗菌药治疗+局部外敷药物,体温正常3个月后行阑尾切除术

并发症:1)内出血:手术后24h内最常见的并发症.

2)切口感染(最常见):术后3—5天

3)盆腔脓肿:术后5—7天,有体温升高,腹痛腹胀,包块及排尿异常。直肠与膀胱刺激症状护理:及早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

肠梗阻

分类:发生原因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

肠腔阻塞:结石、粪块、寄生虫

肠管外受压:肠扭转、肠粘连(是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

肠壁病变:肠肿瘤

2。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痉挛性肠梗阻(重金属中毒)

3。血运性肠梗阻:

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

梗阻部位:高位肠梗阻(空肠上段)、低位肠梗阻(回肠末端与结肠)

梗阻程度: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

肠扭转(闭袢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局部:梗阻以上肠段蠕动增强,梗阻以下肠管空虚

全身:高位肠梗阻:频繁呕吐,不能进食—-——-代谢性碱中毒

低位肠梗阻:体液丧失于第三间隙,丢失的钠、钾离子多于氯离子———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腹痛

绞窄性肠梗阻: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剧

麻痹性肠梗阻:全腹持续性胀痛

闭袢性肠梗阻(肠扭转):突发性腹部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剧

2.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早且频繁、低位肠梗阻迟且少

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3。腹胀:高位肠梗阻:呕吐频繁,腹胀较轻;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

闭袢性肠梗阻:腹胀不对称

麻痹性肠梗阻:均匀性全腹胀

4。停止排便排气:绞窄性肠梗阻:血性粘液样便

体征:视诊:肠扭转—不对称性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均匀

触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性肠梗阻—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气过水音、金属音

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机械性肠梗阻1: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

2:蛔虫性肠梗阻

3:肠扭转:最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确认后紧急手术

4:肠套叠:果酱样大便

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多见2岁以下儿童

钡剂灌肠时杯口状阴影:最有诊断意义

治疗:空气灌肠复位

检查:X线检查:绞窄性肠梗阻:孤立、胀大的肠袢且位置较固定

乙状结肠扭转:鸟嘴状

肠套叠:杯口状

肠结核:跳跃征

胰腺癌:倒3

治疗:非手术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最重要):血性时(肠管绞窄坏死)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预防感染及中毒

手术治疗:肠扭转:紧急手术

术后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粘连。

肠瘘

病因:大多由手术或创伤引起

结肠瘘的排出液:细菌含量大

高流量瘘:每天排出的消化液在500ml以上

每日肠液排出量=24小时引流量--冲洗量

治疗:1。腹膜炎期及腹腔内脓肿期:控制感染

体位:半坐卧位,利于漏出液积聚于盆腔和局限化、减少毒素吸收和引流

负压引流:75—150mmHg 负压过小(引流不充分)、负压过大(肠粘膜吸附于管壁引起损伤和出血)腹腔灌洗:量:2000-4000ml 速度:40—60滴/分灌洗液:等渗盐水

2。瘘管形成期:控制感染后,堵塞瘘管

3。手术治疗

4.瘘口周围皮肤:充分有效地腹腔引流、减少肠液漏出是预防皮肤损伤的关键

保持清洁、干燥

清洁后涂抹氧化锌软膏

局部皮肤发生糜烂,可红外线或超短波理疗处理

大肠癌

类型:结肠癌(好发于乙状结肠)+直肠癌

临床表现:结肠癌:排便习惯及粪便形状的改变(最早出现)

右半:全身症状

左半:肠梗阻

直肠癌:脓血便

辅助检查:1:直肠指检:最重要且简便易行。作为首选

2:内镜检查:最有价值

护理:肠道准备:术前3日开始服用肠道消炎药

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开放时宜左侧卧位

直肠肛管疾病

解剖:肛管直肠环:肛管括约肌功能,损伤易大便失禁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因:肛腺感染

表现:肛门周围脓肿(常见)—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多见,

肛周持续跳动性疼痛,红肿热痛

治疗:脓肿未形成:抗生素、温水坐浴、局部理疗

脓肿形成:手术切开引流(首选)

肛瘘:病因: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肛门周围脓肿症状反复发作,肛周外口不断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流出

检查:直肠直指(硬结样内口及条索样瘘管)

治疗:低位:手术切除|切开

高位:挂线疗法

肛裂:病因:慢性便秘

病理生理:齿状线以下、后正中线

肛裂三联症:前哨痣、肛裂、肛乳头肥大

临床表现:疼痛:主要症状,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及便后剧痛,两次疼痛高峰

便秘:恶性循环

出血:少量出血

检查:已确诊者,不宜行直肠直指或肛镜检查

治疗:肛裂切除术

痣:内痔(3、7、11):便血和痣块脱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

Ⅰ度:排便时出血,无痣块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有痣块脱出,可自行回纳

Ⅲ度:偶有便血,痣块脱出,无法自行回纳

外痔: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肛门异物感.

血栓性外痔:肛门部剧痛,肛门表面暗紫色圆形肿块,触痛明显。

混合痔:内痔到第三期以上时表现为混合痔。

治疗:痣单纯切除术、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护理:灌肠:肛管手术后7—10天内不允许灌肠

检查体位:左侧卧位:年老体弱病人

膝胸位:乙状结肠镜检查最方便;短时间检查

截石位:肛门手术体位

蹲位:内痔和直肠脱垂

直肠镜检查:肛门狭窄、肛裂、肛周炎症、月经期不做

坐浴:1:5000KMnO4 40—50°

1:清洁肛门

2:改善血液循环

3:促进炎症吸收

4:缓解括约肌痉挛

5:减轻疼痛

便秘:3天未解大便,口服液体石蜡

并发症:术后出血最常见

疼:嵌顿性内痔、血栓性外痔、肛裂

门静脉高压

解剖:门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组成

门静脉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

四组交通支1:食管胃底下段交通支:食管胃底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2: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3:前腹壁交通支

4:腹膜后交通支

病因:肝前型、肝内型、肝后型

1.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感染、创伤、先天性畸形、肿瘤

2.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我国最常见):

窦前型门静脉高压症:血吸虫病肝硬化

窦型+窦后型门静脉高压症: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常见因素)

3.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临床表现:1.脾大、脾功能亢进:首先出现的病理变化.全血细胞减少。

2呕血和黑便:门脉高压的主要临床表现

易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大出血

3。腹水:肝功能损害的表现.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X线钡餐检查:有无食管静脉曲张(诊断门脉高压最有意义),及曲张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对症治疗: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最危急的并发症)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简单有效方法

2。肝性脑病:口服硫酸镁导泻,禁忌碱性溶液灌肠。

3。感染:高能量、适量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手术治疗:1)分流术(门腔静脉吻合术):降低向肝的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2)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增加向肝的血流量,止血.

3)脾切除术:矫正脾亢

护理:术前:1)无渣半流质,避免过硬、粗糙、过烫,防消化道出血

2)术前一般不放置胃管,以免引起出血

3)避免引起腹内压骤增

术后:1)术后卧床一周,防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

2)限制蛋白摄入量,防肝性脑病

3)食物细软,易消化,防再出血

4)脾切除术后,如腹痛、腹胀、便血,则脾静脉肠系膜血栓形成

肝癌

病因: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表现:1:早期:肝区疼痛:持续性胀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中、晚期:肝脏进行性肿大

辅助检查:1:甲胎蛋白测定(AFP):有相对专一性

2:B超:高发人群的普查工具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小肝癌的定位诊断

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

护理:术前:1:给予维生素K1,改善凝血,防止出血,

2:禁用肥皂水灌肠。

术后:1:避免过早下床活动,防肝断面出血。

胆道疾病

检查:B超:首选

X线:腹部平片:混合性结石可显影

口服胆囊造影:了解胆囊收缩功能

静脉胆道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最常见并发症:内出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最常见并发症:胰腺炎

解剖:1:)胆囊三角(calot):肝总管、胆囊管和肝脏下缘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2)胆汁分泌:胆汁800—1200ml,¾由肝细胞分泌

3)调节:毛细胆管

4)分泌失调:胆囊管完全梗阻但未合并感染时,胆汁中的胆红素被吸收,胆囊粘膜分泌的粘液积存在胆囊内成为无色透明状液体,称白胆汁。胆囊积水

分类及病因:1)胆固醇结石:胆汁代谢障碍,胆固醇过饱和析出,多于胆囊内

2)胆色素结石:大肠杆菌产的b—葡萄糖醛酸酶使可溶性结合胆红素—非水溶性游离胆红素,多于胆管内

3)混合性结石:X线结石

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病理生理:1)胆绞痛:结石嵌顿于胆囊管

2)Mirizzi综合征:较大的结石长时间嵌顿或压迫胆囊,尤其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者,可

引起胆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出现胆囊炎、胆管炎、或梗阻性黄疸。

3)胆源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症状:1)腹痛: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饱餐、进油腻食物或夜间发生.

饱餐、进油腻食物:胆囊收缩,胆汁分泌

夜间:睡眠时体位改变

2)消化道症状

体征:1)腹部压痛

2)Murphy征阳性

治疗:胆囊切除

护理:止痛:肌内注射阿托品最有效

禁用吗啡:可使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胆管结石和胆管炎

临床表现: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外科护理学重点

钾日需3-4g,血清钾。钠日需6-10g,血清钠135-150mmol/L。补钾原则:①尽量口服补钾②禁止静脉推注③见尿补钾④限制补钾总量⑤控制补液中钾浓度⑥滴速勿快。 代酸临表:疲乏,嗜睡,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缺水症状,对称性肌张力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典型症状为呼吸深快,可增至50次/分,有酮味。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例性征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按原因分类:①低血容量性休克②感染性休克③心源性休克④神经源性休克⑤过敏性休克。按始动因素分类:①低血容量性休克②心源性休克③心外阻塞性休克④分布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①低排高阻型休克②高排低阻型休克。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及继发性损害。休克临表:①休克前期: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烦躁不安,呼吸增快②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尿量减少,代酸中毒症状③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瘀斑,常继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休克急救:①处理原发伤、病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取休克体位(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④其他:注意保暖,必要时用镇痛剂。 手术前呼吸系统准备:①有吸烟习惯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②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③呼吸方式的训练④已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者,给予有效治疗。术前消化系统准备:成人术前12h开始禁食,术前4h禁饮水,胃肠道手术者术前1-2天少渣饮食,必要时灌肠。术前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1日督促病人立法,沐浴,更衣,做好术区皮肤准备,剪剃毛发,备皮时防止表皮损伤。以术前2h备皮为宜,超过24h 应重新备皮。术日晨准备:认真检查,测量生命体征,留置胃管导尿管,病人准备,术前用药,准备相关物品,准备交接,准备好麻醉床及床旁用物。 术后早期床上活动意义: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功能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术后呼吸系统感染,肺不张的临表: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湿罗音,胸部X线呈典型的肺不张征象。处理: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多翻身拍背,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可雾化吸入及抗菌素治疗。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和内膜损伤,好发于下肢。

外科护理学重点

外科护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休克: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综合症,是严重的全身应激反应。 2、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其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 4、莫菲氏征阳性:在做胆囊触痛检查时,急性胆囊炎病人在深吸气过程中因疼痛而突然屏气。 5、Charcot三联症:肝外胆管结石时,平常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腹痛、寒战与高热及黄疸三联症。 6、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大于失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7、晚期倾倒综合征:因进食后胃排空过快,含糖物质迅速进入空肠且被吸收,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而当血糖下降后,胰岛素并未相应减少,发生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餐后2-4小时病人出现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表现。 8、脑膜刺激征:指脑膜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强直、K氏症、巴氏症,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9、肠外营养:通过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的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病人提供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的营养素的方法)。 10、体外循环(CPB):指将回心的上、下腔静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引出体外,经人工心肺机进行氧合排出CO2,经调解温度和滤过后,在由人工心泵输回体内动脉继续血液循环的生命支持技术。 11、动脉导管未闭(PDA):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足月儿出生后的10-20小时功能性闭合,约85%的出生后2个月闭合成韧带,逾期不闭合者成为PDA,常见的先心病之一。 12、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13、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常同时存在,三者合称为~ 1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GABG):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即取一段自体静脉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的远端,以恢复病变冠状动脉远端的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 15、血尿:尿液中含有血液,据血液含量多少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16、反常呼吸: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处肋骨骨折,使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所致,吸气胸廓下降,呼气胸廓抬起。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 一、引言 外科护理学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外科护理学 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 全和舒适。 二、手术室护理 1.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和无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手术 室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此外,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 因素。 2.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这包括清洗皮肤、消毒和穿戴适当的服装等。 3.麻醉管理 麻醉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手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工作。这包括监测 生命体征、控制疼痛、预防感染等。

三、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 1.解剖学和生理学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对人体解剖和生理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手术中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操作,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2.微生物学 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外科护理人员需要对微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预防感染。 3.药物学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药品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正确地使用药品。 四、手术室器械和设备 1.手术室常用器械 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包括手术刀、钳子、缝合针等。外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监测设备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监测设备来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这些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各种手术类型及其特点 1.普通手术 普通手术是指常规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修补和移植等。外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手术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外科护理学100个必考重点

外科护理学100个必考重点 外科护理学是指在外科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学科。它在临床应用方面极其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下面, 我们来总结一下外科护理学100个必考重点。 一、外科手术准备 1、手术室准备:消毒、清洁、空气、温湿度、灯光、急救、备品备药、工具准备和审查。 2、手术室规范要求:手术间内外物品摆放、人员着装和交流、患者安 全监管和隔离传染源等。 3、术前准备:患者术前安全的评估、器械准备及仪器校验、护理计划 制定和术前教育等。 二、麻醉护理 4、麻醉分类:应用的主要分为静脉麻醉、全麻、局部麻醉、脊髓麻醉 和神经传导麻醉等。 5、麻醉的监护:麻醉深度的评估和调节、麻醉剂量、废气排放、器械 校验和氧气标注等。

6、麻醉后的护理:麻醉后的转运、观察心电图和呼吸情况、液体给予 情况等。 三、伤口护理 7、手术切口分类:手术切口主要分为平行于毛发生长方向、垂直于毛 发生长方向、横断、牵拉并切或走形等。 8、伤口种类:伤口基本分为破伤口、切割伤、撕裂伤和挤压伤等。 9、伤口感染和处理:传染和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部清理、防止交叉感染等。 四、术后辅助性治疗 10、放置引流管:术后减轻疼痛和清理伤口药物流、余血和排泄物。 11、常用引流方式:压力伤口引流、软管引流、组织间隙引流、大网 膜引流和排泄电极引流等。 12、伤口包扎:以及保护、吸收液体、透气性和减轻疼痛的作用等。 五、术后康复护理 13、患者常见并发症:浅静脉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

染、肺栓塞和褥疮等。 14、预防并发症:规范合理的护理,合理床位转换、床垫、床单和上下床操作、合理的运动和呼吸锻炼等。 15、术中和术后食物:口服、管饲、静脉喂养和肠内营养等。 16、药物治疗:止痛药、抗生素和红细胞输注等。 六、术后精神护理 17、心理需求:即病人需要的安全感、情感安抚和良好的社会支持。 18、术后精神障碍:如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失眠等。 19、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放松身体、释放紧张情绪、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等。 七、手术室感染控制 20、手术室环境:通过物理清洁、高温高压蒸汽清洗、无菌过滤和消毒等方式,保障手术室的物理、化学、生物清洁标准。 21、手术室感染控制方案:包括预防及正确使用抗生素、导管和备用哺乳等。

外科护理学 复习的知识点重点汇总

填空题 1、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是右下腹痛压痛 2、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几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3、痣根据所在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4、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 5、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动、X线检查显示骨折处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已模糊 6、肱骨髁上骨折根据暴力和移位不同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 7、高渗性缺水,其缺水程度为中度,缺水量为体重的4%–6% 8、无论何种休克,扩容(补充血容量)是抗休克的最基本措施 9、根据时间不同可将围手术期分为三个阶段:手术前期、手术期、手术后期 10、肺癌病人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 11、全身化脓性感染包括:菌血症、脓毒血症 12、疝囊由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经腹股沟管,再由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突出者为腹股沟斜疝 13、烧伤病程可分期为:体液渗出期、急性感染期、创面修复期、康复期 14、颅内血肿的分类: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15、乳腺癌的首发症状是乳房肿块(无痛性单发肿块),好发部位是乳房的外上象限 16、中晚期食管癌典型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 17、疝的病理解剖中,典型的腹外疝有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组成 18、腹膜刺激症是指: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19、肛裂“三联征”是指:前哨痣、肛裂、肛乳头肥大 2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组织坏死期 21、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将残胃直接与空肠吻合,而将十二指肠残端自行缝合 22、肾损伤的病理分类: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肾蒂损伤 23、肩关节脱位以前脱位最常见 名词解释 1、反常性酸性尿:在发生低钾血症时,由于血清钾过低,使K+细胞内移出,与Na+和H+交换,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下降;另一方面,肾远曲小管Na+—K+交换减少,Na+—H+交换增加,排H+增多,尿液呈酸性,称反常性酸性尿。这两方面使病人发生低钾性碱中毒 2、补液试验:是当监测休克病人出现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时,判断其原因的方法。即取等渗盐水250毫升,于5~10分钟的经静脉滴入,若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 3、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可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连枷胸 4、尿毒症: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5、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升高时,动脉压升高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漫的三联反应,即为库欣反应,或称全身血管加压反应。 6、痈:是指相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7、中间清醒期:原发脑损伤略重,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清醒或好转,经过一段时间因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使病人再度出现昏迷,并进行性加重(昏迷—中间清醒或好转—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重点

1、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是(肾)。激素是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 2、三种脱水的补液要求:定量、定性、定时 等渗性缺水:首选平衡盐溶液,其次为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 高渗性缺水:先补水再补钠,补5%葡萄糖或0.45%等渗盐水 低渗性缺水: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 轻者:补充5%葡萄糖溶液 重者:先晶体溶液再静滴高渗盐水 3、低钾血症临床表现: ①肌无力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②消化道功能障碍 ③心脏功能异常: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T波下降,变平或倒置,ST段降低,QT 间期延长和U波明显。 ④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4、静脉补钾原则: ①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d ②剂量不宜过多:每天氯化钾3-6g ③浓度不宜过高:氯化钾含量不超过3g/L ④速度不宜过快:不超过20-40mmol/L,成人小于60滴/分 5、高钾血症临床表现: 神志淡漠,感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严重者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最危险可致心搏骤停。 6、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 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不安,最明显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呼吸频率可达40-50次/分,呼出气体有烂苹果味,病人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 7、纠正酸中毒首选:NaHCO3 8、外科休克中最常见的是:低血容量性休克 9、休克的临床表现: ①休克代偿期:神志清醒、精神紧张,伴有痛苦表情,口渴明显、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脉搏100次/分以下,脉差减小,尿量正常,估计失血量<20%(或<800ml)②休克抑制期: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口渴明显,皮肤和粘膜紫绀、四肢厥冷,脉搏细数或摸不清,脉压差缩小,尿量减少或无尿,估计失血量为中20%-40%,重度时大于40% 10、休克的体位: 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减轻呼吸困难。 11、治疗休克的首要措施:扩充血容量 12、休克护理中如何判断补液是否足够? 休克病人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胶体液 ①当BP和CVP下降时,应较快补液 ②当BP低CVP高时,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 ③当BP正常CVP低时,适当补液 ④当BP正常CVP高时,舒张血管,减慢补液速度,限制补液 13、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14、呼呼是麻醉前胃肠道准备: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神经组织、浸润麻醉一般

外科护理学复习重点(精要总结)

从阑尾炎到最后部分 名词解释 1.麦氏点:阑尾体表投影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处的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是阑尾炎手术的标记点。 2.肛瘘: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 3.肛裂: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经久不愈的小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人。 4.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5.Murphy征:检查者将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部,拇指置于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嘱病人深吸气,使肝脏下移,若病人因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 征阳性。 6.AOSC: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继发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7.牵涉痛:又称放射痛,指在急腹症发生内脏痛的同时,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出现疼痛的感觉。 8.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指单纯涉及隐静脉或浅静脉伸长迂曲成曲张状态。 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10.颅内压增高:许多颅脑疾病引起的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炉腔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 11.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内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内的压力高于临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腔生理腔隙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12.脑震荡:是最常见的轻度原发性脑损伤,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13.逆行性遗忘:脑震荡的病人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 14.中间清醒期: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继而因为硬膜外血肿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 15.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16.反常呼吸运动:又称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尤其是前侧胸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因失去支撑而软化,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软化处胸壁内陷,呼气时外凸。 17.自发性气胸:无外伤、侵入性操作的情况下,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 18.张力性气胸: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时从裂口进入胸腔,而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只能进不能出,致使胸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高 19.尿频: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减少。 20.尿急:指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出而不能自控,但尿量却很少,常与尿频同时存在。 21.排尿困难:尿液不能通畅地排出,变现为排尿延迟、射程短、费力、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 22.真性尿失禁:膀胱失去控尿能力,膀胱空虚。 23.压力性尿失禁:当腹压突然增高尿液不随意地排出,多见于多产的经产妇。 24.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增高,当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引起尿液不断溢出。见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的慢性尿潴留。

外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版

外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版 外科护理学是指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外科手 术是现代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外科护理学就是为了提 高外科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对外科护 理学的重点整理: 1.外科手术的准备和术前护理: 在外科手术之前,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访视、 术前补充检查等。术前护理的关键在于准确收集、整理和传达患者的相关 信息,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2.外科手术的器械和设备: 外科手术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器械和设备,如手术刀、灭菌包等。护士 需要了解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器械的灭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 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容易引起感染。护士需要熟悉感染控 制的各种原则和方法,如手卫生、穿戴隔离衣、操作台和手术室的清洁等。同时,护士还需要掌握无菌操作的技巧,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 4.疼痛管理和康复护理: 手术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护士需要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 管理,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冷敷、按摩和放松等。此外,护士还需要进行 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5.创面护理和伤口愈合:

术后创面的护理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内容。护士需要进行伤口的清洁、更换敷料和监测伤口的愈合情况。在进行创面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遵循 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6.急性并发症和危重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术后出血、感染、呼 吸困难等。护士需要迅速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体征的稳定。 7.患者教育和心理护理: 患者教育是外科护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属 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帮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和自我管理。此外,护士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 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 总的来说,外科护理学着重关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包括手术 准备和术前护理、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疼痛管理和康复护理、创面护理 和伤口愈合、急性并发症和危重护理、患者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外科护士 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熟悉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熟练 掌握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技巧,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以确保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老师划的,有问答) 1、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及酸碱度是维系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2、体液平衡失调有3种表现,即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3、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体液约占体重50%;婴幼儿可高达70%=80%。 4、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约占男性体重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男性、女性的细胞外液均占体重20%,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15%。 5、(MJ)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填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I=、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O42-和蛋白质。 7、(填空)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重要。 8、人体液的H+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保持在7.35~7.45。 9、血浆中重要的缓冲对有HCO3=/H2CO3(最为重要)、H2PO4=和Pr=/HPr。 10、脏器调节,肺和肾。 11、(MJ)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可保持正常。 *病因:都是急性的

*临床表现:①缺水症状: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②缺钠症状:恶心、畏食、乏力;③程度: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6%~7% 休克表现明显。 *处理原则:处理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尽快补充血容量。(注意: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中心静脉压:正常为5=12cmH2O *护理措施:①维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准确记录液体输入量,疗效观察;②减少受伤害的危险:监测血压,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③健康教育。 12、(MJ)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病因:都是慢性的 *临床表现:①轻度缺钠:[Na+]<135mmol/L;②中度缺钠:[Na+]<130mmol/L;③重度缺钠:[Na+]<120mmol/L。 13、(MJ)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病因:出汗;病理:口渴 *临床表现:轻度缺水:缺水量占体重2%=4%;中度缺水;4%=6%;重度缺水:>6%。 14、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代谢性碱中毒与低钾血症互为因果关系) *病因:钾摄入不足;钾丧失过多(低血钾最主要的病因);体内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外科护理学各章重点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约是体重的6%以上 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重度缺水 约是体重的4%—6% 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 凹陷。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常有烦躁现象。中度缺水 约是体重的2%—4% 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 轻度缺水缺水量身体状况程度 (2)低渗性缺水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 以上表现加重,出现甚至不清,四肢发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130软弱无力、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 轻度缺钠血清钠值0.75—1.25 <120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常伴休克 重度缺钠0.5—0.75 120—130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差变小,表浅静脉塌陷,视力模糊,站力性晕倒;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减少,尿比重仍低,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无渗尿) 中度缺钠0.5 —135 渴不明显;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Na +及Cl -含量下降(低渗尿) 缺NaCl (g/kg 体重) (mmol/L )身体状况 程度 (3)等渗性缺水 1) 缺水症状 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2) 缺钠症状 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1)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2) 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 3) 传导阻滞与节律异常 4) 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 5) 夜尿多、尿潴留

外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版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病症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 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约是体重的6%以上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 觉、谵妄,甚至昏迷。重度缺水约是体重的4%—6%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 重增高。常有烦躁现象。 中度缺水约是体重的2%—4%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轻度缺水 缺水量身体状况程度 〔2〕低渗性缺水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 以上表现加重,出现甚至不清,四肢发 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 130软弱无力、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轻度缺钠血清钠值0.75—1.25<120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 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 出现阳性病理体征;常伴休克重度缺钠0.5—0.75120—130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差变 小,表浅静脉塌陷,视力模糊,站力性 晕倒;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 减少,尿比重仍低,尿中几乎不含钠和 氯(无渗尿) 中度缺钠0.5—135 渴不明显;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Na +及Cl -含量下降(低渗尿) 缺NaCl (g/kg 体重) (mmol/L )身体状况程度 〔3〕等渗性缺水 1) 缺水病症 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枯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2) 缺钠病症 以血容量缺乏的病症为主。体液丧失到达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缺乏的表现;当体液丧失到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假设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1)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2) 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 3) 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 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 5) 夜尿多、尿潴留 6) 反常性酸性尿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代谢失调 正常体液平衡 体液:细胞内液(约40%) 细胞外液(约20%):血浆(约5%) 组织间液(15%) 不显性失水:皮肤(350)+呼吸(350)=700ml 电解质平衡:钠: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135-150mmol/L。不吃不排 钾: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3。5—5。5 mmol/L.不吃也排 渗透压:290-—310 mmol/L 酸碱平衡:指标:1)PH:7。35—7。45 2)PaCO2:33—46mmHg,平40mmHg <33mmHg: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 >46mmHg: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 3)BE(碱剩余):0±3 mmol/L 酸滴(﹢):代谢性碱中毒 碱滴(-):代谢性酸中毒 4)CO2CP(CO2结合力):同HCO3ˉ 调节:1)血液的缓冲系统(最迅速):NaHCO3/H2CO3=20:1 2)肺:排CO2来排出体内挥发性酸 3)肾:Na+-H+交换、HCO3ˉ重吸收、分泌NH4+、排泌有机酸 酸碱平衡调节最重要的器官 水钠代谢紊乱:病因:等渗性脱水:急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 1)消化液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瘘 2)体液丧失与第三腔隙: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 低渗性脱水:慢性脱水,消化道丢失最常见,如长期胃肠减压 高渗性脱水:水分摄入不足:长期禁食 水分丢失过多:高热大汗(汗液为低渗液)、气管切开病理:等渗性脱水:仅细胞外液 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外液———-内流,外液为主,易休克 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内液-—-—外流,内液为主,脱水征 临床表现:等渗性脱水:介于低高之间 低渗性脱水:易休克,脱水貌 高渗性脱水:口渴:最早及最主要表现 脱水热、中枢功能障碍 处理:等渗性脱水:5%葡萄糖盐水 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易并发高氯性酸中毒 低渗性脱水:等渗盐水 高渗性脱水:5%葡萄糖液 液体疗法: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定量:1)生理需要量:10×100+10×50+20x 2)已经丧失量:轻度:2%—4%、中度:4%—6%、重度:>6% 第一天补充其½ 3)继续丧失量:T1°:3—5ml/(kg。d)、一套衣裤1000ml 定性:等:5%GNS、低:NS、高:5%GS 定时:前8h½,后16h½ 等渗液:0.9%NaCl、1。4%NaHCO3、1.87%乳酸钠、5%GS 钾代谢异常●低钾:完全胃肠外营养最严重代谢并发症

外科护理学重点

外科 名词解释: 1、外科护理学:是阐述和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是基于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而形成的 2、等渗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于正常X围;因可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3、低渗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4、高渗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X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5、水中毒:是指机体的摄取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8、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临床最常见 9、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所致 10、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与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11、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12、休克: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 13、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其变化可反应血容量和右心功能 14、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的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15、局部麻醉:又称局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病人意识清醒,适用于较表浅、局限的手术 16、蛛网膜下隙阻滞:又称脊椎麻醉或腰麻,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前根和后根,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 17、硬脊膜外阻滞: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18、全身麻醉: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特点:可逆、易控、不留后遗症 19、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吸入肺内,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的一种方法 20、静脉麻醉:是经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21、外科手消毒:手术人员通过机械刷洗和化学消毒方法祛除并杀灭双手和前臂的暂居菌和部分常驻菌,而达到消毒皮肤的目的 22、围术期: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 23、围术期护理:指在围术期为病人全程、整体的护理 24、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留置导管等并

外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外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导语: 外科护理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专注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护 理和术后康复。在外科护理学中,熟悉外科手术的操作流程、病人术 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来总结外科护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手术前的护理 1. 了解病人病情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病人的 病情、病史、过敏史以及生活习惯等重要信息。这有助于护士为病人 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并在术中及术后预防并发症。 2. 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病人的身体检查、血液检查和 各项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可行性。此外,护士还需要准备手术室及器械,确保一切运转正常,并做好相关的文档记录。 3. 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 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非常紧张和恐惧的经历。护士需要向 病人提供专业的术前指导,包括饮食禁忌、用药指导以及手术前的准 备工作。此外,护士还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心理护理,以减轻其恐惧和紧张。

二、手术中的护理 1. 确保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的环境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因此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处于洁净、无菌的状态,并协助医生进行消毒和器械准备。 2. 协助医生操作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紧密配合医生的操作,提供所需的器械和诊断设备,及时传递医生的指令,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密切监测病患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例如血压、脉搏、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术后的护理 1.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身体康复情况等,并及时记录。 2. 注意术后护理风险 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各种并发症风险,例如感染、出血、术后肠梗阻等。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医生协作,制定适当的护理计划。

外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外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篇一: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老师划的,有问答) 1、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及酸碱度是维系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2、体液平衡失调有3种表现,即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3、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体液约占体重50%;婴幼儿可高达70%=80%。 4、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约占男性体重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男性、女性 15%。 5、(MJ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6、(填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I=、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O42-和蛋白质。 7、(填空)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

容量,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重要。 8、人体液的H+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 保持在~。 9、血浆中重要的缓冲对有HCO3=/H2CO3(最为重要)、H2PO4=和 Pr=/HPr。 10 11、,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可保持正常。 *病因:都是急性的 *临床表现:缺水症状: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缺钠症状:恶心、畏食、乏力;程度: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6%~7% 休克表现明显。 *处理原则:处理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尽快补充血容量。(注意: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中心静脉压:正常为5=12cmH2O *护理措施:维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准确记录液体输入量,疗效观察;减少受伤害的危险:监测血压,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健康

护理外科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护理外科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导致肺萎缩和循环障碍。 19.胸腔积液:胸膜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肿瘤、心力衰竭等。 20.胸膜腔穿刺:将针头穿刺胸膜腔,抽取胸腔积液或胸膜腔内气体进行诊断或治疗。 21.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插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或进行人工通气。 22.中心静脉穿刺:将穿刺针插入颈内或锁骨下静脉,以取得中心静脉通路或抽取血液进行检查或治疗。 23.动脉穿刺:将穿刺针插入动脉,以取得动脉血液进行检查或治疗。 24.心脏起搏器:植入于心脏内,通过电极传递电信号,使心脏按照规律收缩,维持心脏正常节律。 25.人工心肺机:通过机器代替心肺功能,使血液得以氧合和循环,用于心脏手术等需要停止心脏跳动的情况下。 26.骨折固定:通过外科手术或保守治疗,使骨折部位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27.创面缝合:将创面两侧组织缝合,促进创面愈合。

28.引流:将引流管插入体内,以排出体内积液或血液, 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29.留置导尿管:将导尿管插入尿道,以排出尿液,预防 尿潴留和其他并发症。 30.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管将胃肠内积气、积液排出,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解释: 1.麦氏点是阑尾炎手术的标记点,位于阑尾体表投影在右 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处的中外1/3交界处。 2.肛瘘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管道,形成于肛管或直肠下端与 肛门周围皮肤之间。 3.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多见于青中年人,指齿状 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经久不愈的小溃疡。 4.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的病变,传统认为是直肠下 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5.Murphy征是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胆囊炎,阳性表 现为病人因触及肿大的胆囊引起疼痛而突然屏气。

外科护理学重点(整理版)

胸部疾病的护理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 临床表现:一期无明显症状;二期(局部缺血期)⑴肢端发凉、怕冷、酸痛、足趾有麻木感;⑵间歇性跛行;⑶游走性静脉炎;⑷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三期(营养障碍期):⑴缺血性静息痛;⑵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⑶小腿皮肤苍白、干冷、肌肉萎缩;四期(坏疽期):发生干性坏疽,先见于拇趾,可延及其他各趾,继发感染时可转为湿性坏疽,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护理措施:治疗原则为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 ①控制或缓解疼痛:绝对戒烟、肢体保暖、有效镇痛;②预防或控制感染: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术后切口感染;③促进侧支循环,提高活动耐力;预防并发症。 2.三种气胸的比较: 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 病因肋骨骨折锐器、火器、弹片肺大泡、支气管破裂、肺裂伤 胸膜腔压力小于大气压等于大气压大于大气压 特点不再继续发展继续漏气进行性呼吸困难 伤口闭合伤口开放性伤口伤口形成活瓣 临床表现中度以上不同伤侧肺完全萎陷极度呼吸困难、紫绀、休克 程度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胸穿有高压气体向外冲 3.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为立即排气减压: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点连线处刺入胸膜腔排气。 4.进行性血胸的判断 1)脉搏逐渐增快,血压持续下降 2)经输血补液后,血压不升或升高后又迅速下降 3)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重复测定呈持续下降 4)胸穿因血液凝固抽不出血液,但X线阴影增大 5)胸腔闭式引流后,引流液持续3h每小时大于200ml 8.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保持管道的密闭 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②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③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④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⑤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⑥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②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④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维持引流通畅 ①病人取半坐卧位 ②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③鼓励病人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胸腔引流的观察与记录 ①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水柱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完全扩张 ②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5)体位与活动 最常采用的体位是半坐卧位;病情稳定时,病人可在床上或下床活动,应注意引流管脱落或引流瓶打破的处理 (6)胸腔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拔管的指征:引流48—72小时后,24小时引流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