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题 参赛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题 参赛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题 参赛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题 参赛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项训练

1.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

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

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在8:23~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2.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m/s 。

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__的。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4.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如图所示的s-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米/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米。

5.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计时 s后小车开始运动;1s至5s小车通过的路程是 m,速度是 m/s.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7.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 /s。

第4题图

第6题图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

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专题 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 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 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 ﹣t 图象是( B ) 3.(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 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 是( C ) 4.(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 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 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 、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B ) 5.(2011?湖州)某同学的 爸爸携全家 驾车去太湖 渔人码头游 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6.(2010?台湾)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 C ) 7.(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 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A . B . C . D . 8.(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9.(2009?恩施州)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 . 甲的s ﹣t 图一定为图线a B . 甲的s ﹣t 图可能为图线b C . 乙的s ﹣t 图一定为图线c D . 乙的s ﹣t 图可能为图线a A . B . C . D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前2s 内,小明跑得更快 C . 8s 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 . 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A . B . C . D .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A . 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 B . 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 C . 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 D . 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0m/s B.25m/s C.24m/s D.10m/s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米/秒 C. 2米/秒 D. 1.5米/秒 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2.56 cm=12.56×10-2 m=0.125 m 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 C.12.56 cm=12.56÷102 m=0.125 m 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 是________的。 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 m。 1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复习------机械运动图像题电子版本

八年级物理复习------机械运动图像题

八年级物理复习------机械运动图像题 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 图象可知( ) A. 经过5s,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比甲物体大 B.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故B错误; C. 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路程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2. 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据图作答: AB段描述物体做______ 运动,BC段描述物体做______ 运动,前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 米,该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解答: 根据s?t图象可知,AB段中,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AB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因此BC段中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前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9m,全程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9m+9m=18m,时间为6s,则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8m6s=3m/s.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静止;9;3. 3. 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 m/s. 解答: 根据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始终静止,因此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0m;根据图象可知5s?1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该图象的反向延长线过原点,因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2m,因此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v=st=2m ∕5s=0.4m/s. 故答案为:0;0.4.

(完整word版)运动学图像专题(含答案)

图像专题: 在运动学中的图像,主要是S-T 图像和V-T 图像。 题目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首先要看这个图像是描述什么物理量跟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这一步错了,那接下来所有你做的判断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图像中尽可能多的读取到多一点信息。给我们一个图像,我们除了要看横纵坐标外,还要看什么呢? 1、看变化趋势,看走势。比如S-T 图像中,S 是随时间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先变大后变小,等等。 2、看起点,也就是看截距。比如S-T 图像中T=0时的位移,就代表物体的出发点离O 点多远。再比如,V-T 图像中T=0时的速度就代表物体的初速度。 3.看斜率,弄懂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除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图像中曲线的切线斜率,它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从S-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速度的大小,越倾斜,速度就越大。这里,还要注意速度的正负。同样,V-T 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就代表加速度,切线的倾斜程度就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越倾斜,加速度就越大。这里,要注意加速度的正负。 4.看面积,弄清图像中横纵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物理含义。一般的,纵轴的单位乘以横轴的单位得出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是谁的单位,那么面积的物理含义就代表谁(不信,你试试)。比如,V-T 图像中的面积就代表位移。在这里,试卷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我们还要定量算出位移的大小。追及、相遇问题常有以图像题出现的。 5.看交点。如果时间为t1时,两曲线有交点,那就说明,这时候两物体有相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纵轴。比如,S-T 图中如果图像有交点,那就说明那个时刻有相同的位移。 【练习题】 1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 2.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t 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4.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S A B C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00 m/s B. 30 m/s C. 10 m/s D. 5 m/s 3.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A.车厢 B.桌面 C.乘客 D.铁轨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 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 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 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 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机械运动图像题精选

一、选择题 1.(3分)(2014?长沙)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提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2、(2014桂林)1.“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1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 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C.小明乘坐的动车 D. 铁轨 3.(3分)(2014?广西)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B.小明背着的书包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 4.(3分)(2014?随州)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A.B.C.D. 5.(2014?荆州)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C 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6.(2分)(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7(2014武汉)16.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 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 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8.(益阳市2014)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21运动学图像专题知识要点

运动学图像专题 主标题:运动学图像专题 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高考考查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1、考点剖析:运动图像是高考中的热点,多以选择题出现(在计算题中也有应用),难度中等。高考较注重学生对图像的理解,有些题目利用图像分析求解能使问题简化,深刻理解运动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图像中获得有效信息,灵活运用运动学规律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知识点:利用图像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像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为v-t图像。在理解图像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像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 3、题型分类:(主要讨论v-t图像和s-t图像,其他图像的意义在例题中说明) 点:即图像的各种交点;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线:即图像的斜率;v-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s-t图像中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面:即图像的面积;v-t图像中表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s-t图像中无意义; 例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m/s2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 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解析】由图像可知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选项A正确;5~15s内做匀加速度运动,加速度为0.8m/s2,选项B错误;15s~20s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m/s2,选项C错,质点一直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错误。 【答案】A 例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1]

《机械运动》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B.成人拳头的宽度C.成人裤带的宽度D.成人眉毛的长度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5.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24.3cm B.24cm C.24.30cm D.2.43dm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以上说法都正确 7.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A.6m B.7m C.14m D.21m 8.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5m=1.5×100=150cm B.1.5m=1.5m×100=150cm C.1.5m=1.5×100cm=150cm D.1.5m=1.5m×100cm=150cm 10.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C.细线和刻度尺D.量角器和刻度尺 11.甲、乙两列火车,以甲为参照物,得出乙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静止不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麦浪滚滚B.江水奔流C.“五四运动”D.寒风呼啸 13.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复习------机械运动图像题

八年级物理复习------机械运动图像题 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经过5s,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比甲物体大 B.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故B错误; C. 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路程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2. 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据图作答: AB段描述物体做______ 运动,BC段描述物体做______ 运动,前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 米,该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解答: 根据s?t图象可知,AB段中,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AB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C段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因此BC段中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前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9m,全程中物体运动的路程为9m+9m=18m,时间为6s,则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8m6s=3m/s.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静止;9;3. 3. 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 m/s.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解析版)-2021届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1) (一)t x-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3) (二)t v-图像的理解 (4) 热点题型二两类常规运动图象的区分 (7) 热点题型三运动学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类型一根据题目情景选择运动图象 (9) 类型二根据图象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9) 类型三图像的转换 (12) 热点题型四“四类非常规运动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14) 类型一a-t图象 (14) 类型二x t-t图象 (15) 类型三v2-x图象或x-v2图象 (17) 类型四x-v图象 (18)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题型要点】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

2.三点说明 (1)x-t图象与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象要充分利用图象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 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 (1)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题方法】运动学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 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卷及答案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茶杯的高度是10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 A.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5m 的皮卷尺 B .分度值是1mm 的1.5m 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mm 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 、量程为3m 的硬杆长尺 3.(2013,福建泉州)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船 B.山 C.河岸 D.树木 4.(江西)如图1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5.(湖北宜昌)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图2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 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 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 “天宫一号” D .“神舟九号” 6.(南宁)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 功起降。如图3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 物是( )21·世纪*教育网 A .航母 B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 .海水 D .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7.(上海崇明县二模)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分别如图4(A )和(B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甲车速度是4米/秒 C .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米 D .10秒两车相距3米 8. 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 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 小明先到终点 B .小华先到终点 图3 图4 图1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图像(1)

《机械运动图像题》中考汇编 1.【上海毕业】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如图所示的s-t 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 2.【10淮安】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计时s 后小车开始运动;1s 至5s 小车通过的路程是m ,速度是 m /s . 3.【10沈阳】.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m/s 。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__的,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则骑车者的速度是m/s 4.(2011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 /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5.【10济宁】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 方向运动其路程 S 跟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6.(江苏徐州市)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 /s 。 7.(2011攀枝花)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 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 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m/s ;在前3s 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2011南平)8.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2s 内,小明跑的更快 C .8s 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 .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9.(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前4min 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 /s C .乙同学第4min 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1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s/m t/s 小华 小明

中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

专题复习:机械运动 中考考查内容:运动的相对性、v=s/t 及其变形公式的计算、刻度尺的读数等,试题主要分布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中. 一、考点解读: 考点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提示】 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的刻 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少误差的一种基本方法. 用公式表示:L =(L 1+L 2+L 3+……+L n )/n. 运动的描述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选择不同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考点3:运动的描述—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1)平时我们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对于平均速度应指明是物体在哪段路程 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 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二、各个击破 命题点1:长度、时间的测量 例1:宁宁跑1 500 m时停表从0走到图1所示位置,他的成绩是________.如图2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是________(填“A”或“B”). 图1 图2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整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秒.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3.(2015南充)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命题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花样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摆出的漂亮造型,其中一名队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

微专题三 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微专题三 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方法点拨] (1)x -t 图象描述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及出发点等信息,注意x -t 图象不是运动轨迹.(2)v -t 图象能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位移大小和方向,但没有出发点.(3)遇到特殊图象根据图象形状确定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写出函数关系式,转化为常见的形式,从而确定运动情况. 1.(x -t 图象)(多选)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边上有两块路牌A 、B ,A 在西B 在东,一辆匀速行驶的 汽车自东向西经过B 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 路牌向B 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 原速率飞回A ,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以向东为正方向,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图中t 2=2t 1,由图可知( ) 图1 A .小鸟的速率是汽车速率的两倍 B .第一次相遇时小鸟与汽车位移的大小之比是3∶1 C .小鸟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1.5倍 D .小鸟和汽车在0~t 2时间内位移相等 2.(v -t 图象)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并做直线运动,则下列描述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图2 3.(特殊图象)t =0时刻一质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时间t 内相对初始位置的位移为x .如图2所示,x t 与t 的关系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t =2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8 m/s B .6 m/s 2 C .4 m/s D .2 m/s 4.(a -t 图象)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正确的是( ) 图3 5.如图4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P (t 1,x 1)为图象上一点.PQ 为过P 点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Q (0,x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精修订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2.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4.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 5.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们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河岸上的树 D.迎面驶来的船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7.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 s运动了10 m的路程,第2 s、第3 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则该物体在3 s内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A,B选项中两种运动都有可能 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 8.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机械运动图像题题

机械运动图像题专题 1.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如图所示的s-t 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 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计时s 后小车开始运动;1s 至5s 小车通过的路程是m ,速度是 m /s . 3.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m/s 。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__的。 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 /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 跟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6.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 /s 。 7.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 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 所示。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m/s ;在前3s 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第4 题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6题图

初中物理运动图象专题(练习+知识点)

§3 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要点]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 2.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明确要研究的对象A (如车上的人); (2)选择参照物B (如地面); (3)判断A 和B (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改变。 若位置有改变,说明A 相对于B 在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则A 相对B 是静止的。 *注: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一般是不同的。 (二)速度(V )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 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的方法);② 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的方法)。 2.速度(v )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运动慢。 (2)定义: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类似于观众的方法) (3)公式:v=s/t s:路程 t:时间 (4)国际单位:m/s , 读作“米每秒”。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根据v=s/t 可以得到: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即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即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三)平均速度(V )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公式:v=s/t *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该段的总路程/该段的总时间 *总时间包括兔子睡觉的时间等。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速度计(速度表)、子弹炮弹出膛口、探头检测到的汽车速度等都是瞬时速度。 *一般情况下(物体做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S/m O V(m/s)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 题次 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速度是11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 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A. 河岸上的树 B ?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 3.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 F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 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4、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 ,最后冲刺的 A 7 m/s B、9 m/s C 、10 m/s D 、11 m/s 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50m∕s B . 25m∕s C . 24m∕s D . 10m∕s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 C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当速度V 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 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 B. 15 米/秒 C. 2米/秒 D. 1.5 米/秒 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 2 、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图像汇编

《机械运动图像题》中考汇编 1.【上海毕业】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s-t 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米/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 2.【10淮安】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 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 图象可知,计时s 后小车开始运动;1s 至5s 小车通 过的路程是m ,速度是m /s . 3.【10沈阳】.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 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 ________m/s 。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 骑车者是________的。 4.(2011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 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 /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5.【10济宁】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 跟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6.(江苏徐州市)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 /s 。 7.(2011攀枝花)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 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 3s 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s/m t /s 8 6 4 2 0 8 2 4 6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