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郑州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一模试题附答案

2020-2021郑州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一模试题附答案

2020-2021郑州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一模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的产生和发展。“□□□□”中应填写

A.手工工场B.租地农场C.文艺复兴D.资本主义

2.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新大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3.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西欧封建制度确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D.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4.习近平主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只有着力打造“向海经济”,才能写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以下史实,能论证“向海则兴”的是()

A.鉴真东渡B.戚继光抗倭

C.新航路开辟D.两河流域文明兴起

5.“三角贸易”航程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

A.贩卖印第安人到非洲B.贩卖印第安人到欧洲

C.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D.贩卖亚洲黄种人到欧洲

6.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7.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以下思维导图,在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原因B.核心C.影响D.评价

8.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主要是因为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

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

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9.《人类简史》中描述:“欧洲人发动战争俘虏非洲人,再从非洲内陆千里迢迢运至美洲,数百万非洲人因此丧命,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欧洲人能在茶里加糖吃到甜点!”材料体现了

A.欧洲庄园的逐步瓦解B.三角贸易的罪恶C.城市的兴起

D.新航路的开辟

10.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

D.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2.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13.如下图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文艺复兴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南北战争D.工业革命14.“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古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D.工厂制度的确立

15.《西方文化之路》中写道:“1292年左右,(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不过他却始终没有把自己称为人文主义者。”这里的“他”应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16.《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17.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蒙昧主义D.人文主义

19.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下图为双方辩手的观点。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法国大革命的利弊

B.英国殖民侵略的利弊

C.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利弊

D.美国独立战争的利弊

20.“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乘船在悲惨的中程航段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的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文中“黑色的货物”是指

A.黑猩猩B.黑奴C.黑猫D.黑熊

2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选出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③——迪亚士B.①——哥伦布C.④——达·伽马D.②——麦哲伦及船队

2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24.12、13世纪,欧洲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这表明手工工场的特征是

A.生产直接面向市场B.社会生产日益分散化

C.手工业者劳动程序化D.未实现雇工分工合作

25.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作品流芳百世。下列作品与产生地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故D符合题意;手工工场、租地农场、文艺复兴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C。故选D。

【点睛】

正确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即可解答此题。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A项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中的“彻底”一词用词不当;BD项在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故选C。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符合题意;西欧封建制度确立是在8世纪,A排除;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B排除;17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D排除。故选择C。

4.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新航路开辟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是传播唐朝文化,戚继光抗倭是抗击外来侵略,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三角贸易”航程中,从非洲到美洲的航程满载奴隶,是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因此,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故选C。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新航路的开辟中,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哥伦布是欧洲人,他发现的是美洲,他的航行使欧美两个大陆相遇。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保存完好等因素,文艺复兴开始了;①是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②是核心,故B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影响,故C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评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积极殖民扩张,注重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英国却成为了资本主义霸主,所以B符合题意;英国地理位置优越只是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和英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18世纪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欧洲”“非洲”“美洲”并结合所学知识,17--18 世纪欧洲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至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称为“三角贸易”,由此可知,题干材料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所以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选B。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提倡“人文主义”,发现了“人”,故C符合题意;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在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违背了题干材料的观点,排除D。故选C。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

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奴隶贸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是后来居上。因此A错误;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但是使欧洲积累了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因此B正确,C错误。三角贸易使美洲获得了劳动力,但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的说法错误。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题干“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可知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描述。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注重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所以A项符合题意;BC项属于政治领域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属于经济领域内的革命,排除。故选A。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产阶级产生起推动作用,选项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基督教的传播,选项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选项C不符合题意;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确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他创作的)这部诗集充满了对爱情和人生的赞美,(在中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与理想,第一次射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排除B;拉斐尔是意

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合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排除C;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排除D。故选A。

16.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的封建社会,城市的发展相对的自由和独立,表达的是题目中的意思,选项B符合题意;不是自然条件空气等因素的原因,排除AC;欧洲中世纪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依然受国王管辖,排除D。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自由。“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一句德国谚语,在中世纪的西欧,“自由”是市民阶级的合法身份,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特权,而且是城市土地所具有的地区特权,就像庄园土地上的奴隶制度一样.逃亡的农奴只要在城市范围内居住一年零一天而不被抓获,就可获得自由。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可知,该画作《蒙娜丽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英国通过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开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

展。殖民掠夺是英国成为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无疑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造成这些地方长期的贫穷和落后。正、反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锤炼了人们的探险精神,发挥了人们的创造性;促进了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

②④两项符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文艺复兴”,需排除含②或④的ACD三项。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人被发现”,“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被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论述的是三角贸易。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殖民者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由于被贩运的是黑人奴隶,故又称“黑三角贸易”。材料中“黑色的货物”指的是从非洲贩卖的黑人奴隶,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①是哥伦布,②是迪亚士,③是达伽马,④是麦哲伦,故B对应正确,符合题意;ACD对应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3.C

解析:C

【解析】

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传到了欧洲,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由此得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美洲、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流通,丰富了各地人们的生活。C项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发展;也出现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故ABD三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题干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12、13世纪,欧洲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知,这表明手工工场的特征是生产直接面向市场。A正确;材料中的集中手工工场说明社会生产日益集中化。B错误;CD材料没体现。CD错误。综上故选A。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他多才多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C正确;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意大利人,但代表作是《神曲》,对应的国家是意大利,排除A;《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对应的是意大利,排除B;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对应的国家是英国,排除D。故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