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某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优化探析

【第一章第二章】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3.1 3.2】SWA公司熔铸厂概况

【3.3】SWA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现状

【3.4】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针对SWA公司熔铸厂工业炉管理缺陷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熔铸工业炉解决方案的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工业炉设备管理机制改进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笔者之所以将对工业炉设备的管理研究作为自己的硕士学位的论文课题,主要是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选题与笔者的工作息息相关。

笔者作为一个热能工程师在SWA 公司熔铸厂从事工业炉设备管理工作已有五年时间。期间参与了SWA 公司熔铸厂工业炉设备的几乎所有技术交流、协商购买、安装调试、改造维护的工作。对于一名工程师而言,专业技术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同时作为一名

设备管理者,熟知一些现代化的设备管理方式,并依靠自身的洞察力,将所知的设备管理方法用于改进目前的设备管理状况,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通过在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使我获知了大量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随后我开始对本单位的设备管理方式,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看法,此次就借撰写学位论文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一来可以获得有关专家教授的指正,二来或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本单位的相关设备管理制度。

第二,工业炉设备是SWA 公司熔铸厂的关键设备,其设备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熔铸厂的企业效益。

熔铸厂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熔炼和铸造的工厂,采用的主要设备就是工业炉和铸造机。工业炉因其易损性和高能耗,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公司高层的关注。加强工业炉设备管理水平对熔铸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工厂建立安全合理的生产秩序。工业炉设备是熔铸厂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熔铸厂所有的生产活动几乎都是以工业炉为中心,工业炉设备的可靠性关系到全厂的生产效率。为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工厂生产活动的连续性,我们必须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维护规程来使用设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状态监视。

其次,有利于工厂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工业炉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随着近年来工业炉设备的更新换代与人工费用的上涨,使得与工业炉相关的费用在熔铸厂产

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加强工业炉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其维护费用和能耗,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企业效益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增强设备管理水平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对设备了解的途径,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员工消化设备的技术结构,从而增进企业技术人员的设备改造的能力,最终实现从设备的使用者向制造者转换,依靠技术输出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1].

再次,有利于固定资产的保值。作为SWA 公司熔铸厂的关键设备,工业炉在所有设备中所占的价值比重自然高居第一。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相关报道,设备价值在国有企业的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2].因此,做好了工业炉的设备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保值来说,是大有帮助的。

第三,SWA 公司熔铸厂的工业炉设备管理体制需要改善。

SWA 公司熔铸厂始建于1965 年,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历时50 个春秋。在漫长的岁月里,企业设备管理理论已有了长久的发展。而SWA 公司熔铸厂在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对与之配套的现代化设备管理模式却始终缺乏一种合理的运用。表现在工业炉上就在于精密设备损坏率高,能耗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准难以满足要求等方面,这使得现代化的工业炉设备难以达到其设计能力,制约SWA 公司熔铸厂的生产活动。

1.2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三类。

一是调查法。笔者本就在SWA 公司熔铸厂从事工业炉设备

管理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熔铸厂工业炉的设备管理问题。而且在撰写论文期间,我还在单位的生产部门了解具体的生产计划,人事部门了解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以及供应部门了解设备的采购途径与方式,力求给论文的研究课题提供全面且真实的依据。

二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对SWA 公司熔铸厂产品结构的分析,不难发现我们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从而对工业炉的改造以及设备引进的方向有所准备;对设备考核指标的分析,可以解释一些故障层出不穷的原因;对员工培训计划的分析,又可以了解转变职工工作态度的方法。

三是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国内铝加工市场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熔铸厂的外部竞争环境;而对一些先进的设备管理模式的分析,也可以给SWA 公司熔铸厂的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四是个案研究法。在论文撰写期间,正值SWA 公司熔铸厂"熔铸四部"的建设期。笔者作为项目管理部的成员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工业炉设备的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从而能够总结出工业炉设备管理在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1.3 逻辑结构。

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笔者的选题依据、逻辑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介绍了设备管理理论,通过对设备管理的含义、内容、发展历程、管理模式和考核制度的简要论述,为论文此后的内容提供

理论支撑。

第三章通过介绍SWA 公司熔铸厂的工业炉管理现状,对该厂目前的工业炉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引出其管理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针对前一章所描述的问题,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改革企业运营机制,改革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措施,完善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以及建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第五章提出前述解决方的保障措施。包括宣传教育、安保保障、拓宽培训渠道以及资金保障。

第六章作为结论,提出论文的研究成果。

2 设备管理理论概述

为了给本文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本章对设备管理的相关理论做简要的介绍。

2.1 设备管理的含义。

设备管理指的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以提高设备效能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试制、制造、选型、安装与调试、使用与运行、维护与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3].从事设备管理的人员的职责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事故调查和安全监督[4].现代有一种观点认为,设备管理研究的是设备运作过程中的

两种形态--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5].其中物质运动形态指的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磨损、腐蚀等原因造成的性能衰退,从而需要相关的维护人员进行修复、润滑、改造直至最后报废的过程,重点研究设备的可靠性与工艺性;而价值运动形态指的是在设备生命周期内的资金转化,即将设备原有的价值和维护费通过提取折旧和计入生产费用,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从而导致设备净值不断减少,重点研究设备的价值转换。

2.2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前期管理、使用中管理以及后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设备从开始规划直到设备运行初期,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

具体包括对设备的规划、决策、报批、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的管理。

由于设备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设计规范和制造精度,所以,有研究表明,超过占设备寿命周期90%的费用在其设计制造阶段就已确定[6].所以设备前期的管理工作极为重要。

设备使用管理是指设备经过试运行,达到验收标准正式投入使用后,对设备进行的管理[7].设备使用管理占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培训一批能严格执行这一制度的使用者。

设备后期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停用时进行的封存管理或者设备

行将退役时对设备进行的报废及处置管理[8].设备的封存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企业的损失,并把设备损耗将至最低。而设备在达到其使用寿命后,通过合理的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设备的价值。

2.3 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完善,设备管理也在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具体来讲,设备管理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

2.3.1 事后维修时期。

所谓事后维修,顾名思义,就是实行等到设备坏了以后再修理这样的被动方式。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不存在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由于设备结构简单,设备的操作员人即可承担设备的维修工作。但随着科学的进步,设备的复杂程度在提高,仅靠操作人员难以胜任维修工作。于是,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即开始从以往的操作人员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设备的维修工作。

2.3.2 预防维修时期。

预防维修是上世纪50 年代由前苏联在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设备预修与管理制度。以设备的摩擦理论与摩擦规律为基础,进行有计划的设备维护和修理。包括对设备的日常润滑、校准、除锈等措施,并具体安排小、中、大计划,以保证设备的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欧美国家则进一步完善了预防维修理论,提出了"浴盆曲线

",即证明大多数设备的故障率是时间的函数[9].依照设备的故障规律来制定维修计划。

2.3.3 设备综合管理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维修方式的缺陷日益显现。传统设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管理,其工作集中在设备的维修阶段,侧重技术管理,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分开,忽视了全面管理。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创造出了更加全面的设备综合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强调运用更加宽广的视野,采取有效的技术经济手段,力求设备寿命周期综合效率最高、费用最低,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加强与企业的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部门间的合作[10].

2.4 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目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设备管理模式有三种:美国的后勤学、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以及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学。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模式做下简单的介绍。

后勤学是由美国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设备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源、供应、设备等所有与设备相关的元素,注重后勤保障和计划的管理科学[11].被认为是体现设备周期管理最为彻底的理论。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英国于1974 年提出的设备管理理论。定义为"为了求得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而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有

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以及其业务工作加以综合的科学就是设备综合工程学[12]".它强调将设备使用周期的各阶段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以获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1971 年日本在学习英美维修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本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将可靠性工程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加以综合应用,逐步形成了全员生产维修理论。他是全员参加的,以提高设备综合效能为目标,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制度.

它强调但凡与设备寿命周期有关联的部门都要参与到全员生产维修中来,通过提升员工的素质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2.5 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设备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考核指标体系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程序,并可对设备管理中的某一环节的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设备利用率。指企业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能反映设备在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100%日历时间(小时)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小时)设备利用率=?

该指标适用于生产中运行和备用的主要设备进行考核,封存设备不参加考核。

式中:日历时间是指考核内日历天数乘以24 小时。

设备有效利用率。指企业主要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占实际开动时间与停用时间之和的百分比。它是反映主要设备实际利用情况的指

标。

100%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小时)停用时间(小时)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小时)设备有效利用率式中停用时间,是指因设备本身原因造成的停机时间,包括设备检修和事故(故障)停机时间。检修停机时间即修理停歇时间,是指设备从停止工作交付修理开始,到修理完毕验收合格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事故(故障)停机时间,是指设备从发生事故(故障)停机开始,到事故(故障)排除完毕具备恢复生产的条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主要设备可开动率。指企业主要设备可开动的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它是反映由于设备本身而影响设备在时间上的利用程度的指标。

100%日历时间(小时)日历时间(小时)停用时间(小时)主要设备可开动率设备事故(故障)停机率,指主要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占主要设备实际开动时间与主要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之和的百分比。

100%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小时)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小时)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小时)设备故障停机率式中主要设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同主要设备有效利用率中事故(故障)停机时间。

主要设备完好率,指企业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主要设备台数的百分比。它是反映设备技术状况的一项指标。100%主要设备总台数主要设备完好台数主要设备完好率式中主要设备总台数,是指SWA 公司主要设备暨考核设备目录中在用、备用和封存的设备,不

包括闲置、借用和搬迁的设备。正在进行检修、改造的设备,按检修、改造前评定的技术状况计算完好率。

千元增加值设备事故损失费,是指企业千元增加值所支出的设备事故损失费。

企业增加值设备事故损失费(元)千元产值增加值的设备事故损失费=式中: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修复费十减产损失费十其它损失费设备修复费包括修复设备所需的备件(不包括事故修复中随同更换的正常磨损件)、材料、人工费及管理费等。若设备损失以致报废,则按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的余额计算。减产损失费=(单位产品销售价-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费用-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单位产品燃料动力消耗-单位产品销售费用)×事故减产量其它损失费包括材料损失费和环保罚款等。

增加值设备维修费用率,是指企业支出的设备维修费用占企业增加值的百分比。它是反映企业设备维修活动经济性的一项指标。

100%企业增加值设备维修费(元)增加值设备维修费用率式中设备维修费,包括设备项目维修、零星维修、事故(故障)修复和日常维护的全部费用。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是指企业在考核期(或报告期)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内实际完成台(项)数占考核期内主要设备计划大修理台(项)数的百分比。

它是企业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情况的指标。

100%主要设备计划大修理台(项)数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内实际完成台(项)数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泄漏率,是指设备

泄漏点与管道泄漏点之和占设备密封点与管道密封点之和的百分比。100%设备密封点管道密封点设备泄漏点管道泄漏点泄漏率设备新度系数,是指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与设备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设备固定资产原值设备固定资产净值设备新度系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5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安全设施、装置,各种设备能随时发挥作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永恒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特订立本制度。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一、范围 生产中的工艺指标超限报警装置、安全联锁装置、事故停车装置、安全阀、电器设备的过载保护装置、机械运转部分的防护装置、灭火装置以及事故照明疏散设施、静电和避雷防护装置、环保设备等均属于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 生产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

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均属于防护器具。 二、管理分工 1.由安环部分工管理各种安全装置、设施和防护器具; 2.分工原则: 2.1凡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受压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等由设备管理员管理; 2.2凡属电器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仪器仪表均由电工负责管理; 2.3 凡生产区内的火警报警装置、灭火装置和其他固定装置均由消防专管员管理。 2.4由专职安全员随时巡查,确保安全设施具有完好性能。 三、维修与检验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一、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是以研究设备一生为对象,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动员全员参加,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动,开展的设备综合管理。 它是一门把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料。包括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组织、人才等内容。 二、目标管理 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济总目标,再据以确定企业内部单位,各部门的分目标,使企业上下都按规定的目标进行管理,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最终达到总目标。 设备工作的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订管理维修工作目标、使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设备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确定计算方式;制订设备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实施,以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目标。 三、重点设备管理 企业根据自已的生产性质和要求,确定在生产中占重要地性,起

重要作用的设备,并要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维修、重点管理和重点预防。 重点设备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1)确立重点设备的划分原则和评价标准。 (2)明确重点设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3)制订重点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方式。 (4)建立重点设备的维修保证体系。(包括定期点检、备件供应、操作与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四、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是设备一生管理中的前半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与完善设备的前期管理体制。 (2)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设备方案的构思、调研、论证和决策,自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外购。 设备的采购、订购;设备安装、调试、效益分析、评价、信息反馈等展开工作,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 设备的状态监测是运用人工或专门的仪器工具,按规定的监测点,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监测,掌握设备异常的征状和劣化程度。 设备的诊断技术简称MEDT,其含义是对设备状态参数定量地检测和诊断,预测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果存在异常,则对其原因、部位、危险程度等进行识别和评价,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人工处理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浅谈设备精益化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浅谈设备精益化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发挥应有效能、提高设备经济性的有效手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本没有太大差异。但不同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是否把各项管理举措做精、做细、做实。设备精益化管理是指控制设备的每个细节,使设备运行时每个环节都能相互配合、让生产水平能尽可能的提高。 为提高我厂的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工厂启动了精益TPM管理体系的导入工作,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试点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基础导入、框架搭建、试点实践等方面,循序渐进推进设备精益管理工作,围绕“消除浪费、持续改善”的精益理念,深入推进设备精益管理,实现管理增值,管理创效,为后续工厂全面推进精益设备管理积累了经验。为我们今后的设备精细管理指明了方向,结合自己多年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经验,我谈几点设备精益化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一、正确认识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通过认真分析近年来的设备管理现状,我们已经看到,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近年来,由于设备使用不断老化,各生产装置已经陆续进入设备故障的高发期。如何使有限的费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全面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做足“用”和“管”两篇文章。作为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部门领导经常强调:“设备系统要把功夫下在提升保障能力上,努力为生产系统实现平稳操作,优化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生产管理块要把长周期和优化稳定放在首位,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减少物料中断次数和故障停机,为设备运行的平稳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高度重视设备精细化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是我们保持生产装置稳定长周期优化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打破管理界限,着力构建“大设备管理”的格局,切实从生产管理、工艺操作、安全保障、制度执行、技术攻关等各个方面,为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真正通过规范操作和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最大限度的延长装置运行周期,彻底扭转被动救火的状态。近几年,部门先后建立了“班组设备兼管制度”、“设

设备管理体系概述

设备管理体系(概要) 设备管理对是设备的购、管、用、养、修等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持设备的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和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设备管理可分为两大部分: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 前期管理 一、评估 技术评估(对文献、型号、技术参数、配套性、供应商资质、售服、货期进行研究);(或自主开发的技术能力、货期进行预估) 经济评估(评估投资效益、价格、投资回报期) 配套分析(场地、配套设施——水、电、气等) 二、选型(确定品名、规格型号、技术要求、选样) 三、购置(确定供应商、签的购买合同、价格、货期、付款方式等) 四、安装(安装日程计划、跟进、实施) 五、调试(试运行记录、验收) 后期管理 一、组织建设 1、组织职能:以确定的安全要求(国家法规、公司规则、设备设施特点)和合理的成本 保障生产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设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效率最高,性能最好,成本最低,故障最少,安全可靠。 2、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生产能力。 3、工作内容: 1.运用已有资源进行纠错性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局部或全局保养、预防性检查、修 理、设备改进等)

2.确定工作方法、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 3.参与新设备选购和安装投产工作 4.制定合理的操作指南,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设施 5.将设备保持高度安全状态,杜绝人身及公司财产的损伤 4、工作守则:略 5、组织架构:略 6、岗位职责:略 7、设备管理程序:略 二、文档管理 1、公司一、二、三、四级及部门三、四级文件管理 2、设备台帐——清晰反映设备设施的名称、品名、生产编号、资产号、设备管理号、型 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商、购入日期、采购金额、使用部门、体积、功率等 3、技术资料——使用说明、维修手册、总图、原理图、功能图、安装手册、配件手册等 4、记录资料——使用记录、润滑记录、能耗记录、保养记录、检修记录、整改记录、培 训记录、会议记录等 三、使用管理 操作指南编制与执行督导 1、操作指南编制——重点规范操作资格认定程序、基本操作程序(使用前点检及确认、 开机程序、安全事项等)。 2、执行督导——实行点检确认制,由设备管理员于作业前用数分钟时间,按照点检规定 项目对设备进行随机抽查,检查操作员的点检实施情况并记录,以确保点检制度的落实,并为设备的预知维修提供依据。 四、维修维护管理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设备管理的特点: 1、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2、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 5、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6、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改变的一个飞跃。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⑴前期管理:设备在投入正常生产运行前的设备管理工作; ⑵计划检修管理:根据设备的检修周期制定的按计划检修的制度。 ⑶维护保养管理:在使用中根据设备性能、要求制定的维护、保养、润滑措施的管理。 ⑷备品、备件管理:对备件进行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和经济管理。 ⑸图纸资料管理:对设计资料、图纸和随机资料图纸的管理。 ⑹统计管理:对企业的设备状况实行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的手段,如设备“五率”(开工率、完好率、运转率、出力率、泄漏率),仪表“三率”(完好率、开表率、泄漏率)等,设备大修基金和折旧费的提取。 ⑺检查评级管理:根据检查评级的标准、范围、完好设备标准等进行管理。

⑻更新管理:对老化、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⑼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资产中单价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等。 ⑽防腐保温管理:对防腐保温工作的要求管理分工、执行措施进行管理。 ⑾技术档案管理:对主要设备运行全过程中的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 ⑿设备事故管理:对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和经济损失过大的为设备事故管理。 ⒀润滑管理: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搞好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⒁电气设备管理:对电气、仪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管理。 ⒂基础资料管理:建立建全设备的验收、交接、档案、台帐考核等资料,以及管理分工、完好标准。 ⒃密封管理;对设备的动、静密封点和“跑、冒、滴、漏”的管理。 ⒄工程预决算管理:在施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根据定额进行预决算的管理。 ⒅工程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间根据图纸规范、标准对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管理。 ⒆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对锅炉和压力容器的设计、制安、操作、维护、检修、改造和定期检验的管理。 ⒇起重机械管理;对起重设备特定管理措施执行和要求进行的管理。

设备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知识

设备管理知识 发布于:2013-5-6 16:59:26 被浏览617次【打印】【关闭】 一、设备管理 1.生产和设备管理 一般称人[Man], 设备[Machine], 原材料[MATERIAL]为生产3要素(3M)。除此之外,还有工作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3个要素,这些并称为生产6要素(5M1E)。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的输入,而生产的输出是生产量[P:Production], 质量[Q:Quality],成本 [C:Cost], 交期[D:Delivery], 安全环境卫生[S: Safety, Environment, Health], 作业士气[M: Morale]等6要素。 2.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事后维护(BM : Breakdown Maintenance) 设备负责人为中心的故障后再维护 预防维护(PM : Preventive Maintenance) 通过预防维护为中心的设备维护管理,追求经济性 改善维护(CM : Corrective Maintenance) 设备负责人追求提高设备性能 维护预防(MP : Maintenance Prevention) 总结维护信息,设计不发生故障的设备 生产维护(PM : Productive Maintenance) 设备负责人对设备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追求经济性 全面PM(TPM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生产、开发、销售、采购、管理等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 4.设备管理 广义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从规划、选型、购置、安装、验收、调试、使用、保养、维修、改造直至报废为止的全过程,是通过有效利用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的管理活动。 狭义的设备管理指购置完毕后的维护活动的管理,即,设备保全管理。 5.开动时间和非开动时间 为了测量维护时间,需要对设备相关时间进行分类与定义。这个时间大体上分类为设备实际开动的开动时间(Uptime)和非开动时间(Downtime)。 时间 开动时间非开动时间 实际维护时间准备/换装/调试时间管理延误时间 事后维护定期维护预防维护改良维护 开动时间: 设备为了完成任务实际运转时间。

设备管理实训课程标准

《设备管理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015 课程类别:实训适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总学时:52 学分:2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设备管理实训》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在理论学习《现代设备管理》课程后,通过具体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把设备的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技术状态管理、修理管理、动力设备管理等知识应用到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中,能对机电设备进行分类与建档,会编制维修计划,会建库存台账,能对设备进行故障与事故管理。 (二)设计思路 1.本课程与《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机修实训》等课程内容衔接,讲解时要注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补充; 2.在学习现代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项目时,应结合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软件讲解软件的功能与使用; 3.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训课程,岗位针对性较强,建议在各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设备管理竞赛,在全院教学仪器设备范围内进行模拟动态管理,丰富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使从未接触设备管理的学生能够尽快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设备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初步成为能胜任设备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管理创新能力打下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 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机电设备的管理模式,会根据实际情况,从基础管理和技术管理两方面进行设备规划,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机电设备组织生产,具备机电设备管理的初步能力; 2.了解企业生产一线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保养规范,具备相关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的能力;具备计划、组织、实施常用机电设备的初步能力; 3.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会正确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故。 (二)能力目标 1.能对机电设备进行分类、建档、保管; 2.会建库存台账;

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 管理规范、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目录 第1章安全管理 1.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1.2企业安全运营方针 1.3工程部安全管理概要 1.4工程部安全管理要素 1.5工程部安全管理规范 第2章设施管理 2.1设施管理概要 2.2设施管理要素 2.3设施管理规范 第3章设备管理 3.1设备管理概要 3.2设备管理要素

3.3设备管理规范 第4章运营管理4.1运营管理概要4.2运营管理要素4.3运营管理规范 第5章维保管理5.1维保管理概要5.2维保管理要素5.3维保管理规范 第6章外协管理6.1外协管理概要6.2外协管理要素6.3外协管理规范 第7章空间管理7.1空间管理概要7.2空间管理要素7.3空间管理规范

第8章综合管理8.1综合管理概要8.2综合管理要素8.3综合管理规范

第1章安全管理 1.1国家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企业安全运营方针:“” 1.3工程部安全管理概要 1.3.1工程部负责和管辖的设施有:道路、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1.3.2工程部负责和管辖的设备有:供配电系统,电梯与升降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弱电系统。 1.3.3工程部人员的组成有:工程总监、经理、主管、领班、电工(含高压电工)、电梯工、空调工、锅炉工、弱电工、万能工等。 1.3.4工程部负责和管理的其它事项有: 1.中、小型工程的招投标、评审 2.中、小型工程施工的跟进、监管和验收 3.电梯、消防等委外项目的招投标、评审、跟进、监管 4.工程工具的维保和送检;特殊器材的送检等。

设备管理之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一.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中,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才能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 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加强设备管理,还可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现代化;机器设备的结构、技术更加复杂,设备管理工作也就愈重要。要想做好设备管理,就得不断地开动脑筋,不断地学习进取、不断地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寻找更好的对策及方法,来达到设备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二.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的运行效率是恒定企业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的根本。它对保证企业提高产量、确保产品质量、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好设备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且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不管是自制还是外购设备,企业有责任把设备后半生管理的信息反馈给设计制造部门。同时,设计制造部门也应及时向使用部门提供各种改进资料,做到对设备实现从无到有到应用于生产的一生的管理。企业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从设备的投资决策、自制费、维护费、修理费、折旧费、占用税、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到支出,实行企业设备的经济管理,使其设备一生总费用最经济。前者一般叫做设备的技术管理,由设备主管部门承担;后者叫做设备的经济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将这两种形态的管理结合起来,贯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即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设备管理概念与术语

设备管理概念与术语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和装置,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和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和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和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和改过规划、设备规划是企业开发和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和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和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和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经济寿命(又称设备价值寿命),是根据设备的使用费(包括维持费和折旧费)来确定设备的寿命,通常是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经济寿命用于确定设备的最佳折旧年限和最佳更新时机。 8、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在技术上有存在价值的期间,即从设备开始使用,至被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新型设备所淘汰的全部经历期,技术寿命的长

设备管理概念题范文

1、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完成的。 A.用户程序 B.编译程序 C.设备分配程序 D.设备驱动程序 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A.符号名空间 B.虚拟地址空间 C.物理地址空间 D.相对地址空间 3、采用SPOOLing技术的目的是()。A.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B.提高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4、在虚拟存储系统中,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巨大的存储空间。因此,用户地址空间的大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5、用户程序应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这种特性就称作设备无关性。

6、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__ ___,它分为两种形式,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都采用__ ____________形式来实现这种地址转换。 7、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 A.物理设备名 B.逻辑设备名 C.虚拟设备名 D.设备牌号 8、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的能力。 A.串行操作 B. 控制操作 C.重执操作 D.并行操作 9、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 的()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10、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 C.缓冲

技术 D.虚存技术 11、缓冲技术用于()。 A.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B.提供主、辅存接口 C.提高设备利用率 D.扩充相对地址空间 12、通道是一种()。 A.I/O端口 B.数据通道 C. I/O专用处理机 D.软件工具 13、设备管理的主要程序之一是设备分配程序,当进程请求在内存和外设之间传送信息时,设备分配程序分配设备的过程通常是()。 A、先分配设备,再分配控制器,最后分配通道 B、先分配控制器,再分配设备,最后分配通道 C、先分配通道,再分配设备,最后分配控制器 D、先分配通道,再分配控制器,最后分配设备 14、下列描述中,不是设备管理的功能的是

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设备及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 一、设备的定义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中能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它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 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朝着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集密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二、设备管理的一般概念 1) 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概念,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它包括从设备的技术开发、编制规划、研究、方案论证、定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一生的管理。因此,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出发点,把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信息能力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实施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长、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 当设备产出一定时,周期设备投人费用越少,设备综合效率就越高。当设备投人一定时,周期设备产出越大,设备综合效率也越高。 如前所述,设备的一生管理基本上可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大部分。在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是分割的,设备的前期管理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制造厂完成,设备的后期管理由使用单位实施。这种管理体制,制造与使用脱节,约束机制很小,反馈速度缓慢,产品市场化步伐难以迈开,制约了设备一生效能的发挥与其不断创新、提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设备一生管理的全局观念,加强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努力消除制造与使用脱节的弊端,无疑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 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1)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利用设备体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大型化、高参数化、机械 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数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为一体而制成的。 2) 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 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逐步完成由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步提升的转化。 3) 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投人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 综合效率。而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修方面。作为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设备的突出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管理也是生产力。 4) 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由设备管理决定的。没有科学 的设备管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而前期不太好的设备交由生产企业使用后,经过科学的管理,逐步实现设备完善化,对设备实施精心维修,逐步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也完全可以使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达到高的综合效率。因此,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设备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也就是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之所在 第二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设备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宏观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但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它是当时世界公认的先进水平,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但各国又都有其特色。它是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工程。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思想现代化 树立系统管理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树立管理是生产力的思想。树立市场、经营、竞争、效益观念。树立信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管理目标现代化 追求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努力使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投人最低,产出最高。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作者:-----------------------日期:

特种设备管理 四防及五大伤害都包括机械伤害,(四防包括高处坠落,施工坍塌、机械伤害、触电),根据国务院373号令,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渝建发[2003]184号文件规定,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电动吊兰等起重机械设备称为起重机械。 其中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必须要走三步曲。 1、备案登记:产权单位在购回产品15日,带上产品的有关技术文件,向当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构办理《备案登记》, 2、安装告知:安装前必须进行安装告知 3、使用登记证。验收合格使用之前30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JGJ88——92) 第一本资料P116. 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 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1、物料提升机的分类:

(1)按形状分类:a、龙门型;b、井字型; (2)按提升高度分类:a、低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0m);b、高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1m—— 150m); 2、安全装置及要求: 1、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停靠装置。物料提升机的吊蓝运行到位时,必须停靠在架体上的停靠装置,严禁不安装停靠装置,用卷扬机钢丝绳拉住上人员进行上、下运货; (2)断绳保护装置。物料提升机在运行时,吊蓝升降的工作钢丝绳突然发生断绳时,该装置立即打开,可靠地将其固定在架体上。当吊蓝在满载时,其下滑行程不得超过1m; 2、限位装置: (1)超载限位器。根据该机械额定起重量安装合格的重量限位器,并在使用中保持灵敏、可靠;当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90%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荷载超过额定荷载时,切断提升电源。 (2)上极限限位器(高度限位器)。该装置应安装在吊蓝允许提升的最高工作位置(规要求吊蓝的最高位置与承重钢梁的距离不小于3m)。当吊蓝上升达到限定高度时,该装置立即动作,切断上行电源,防止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承重钢梁受冲击力(冲顶)而破坏,造成架体跨踏。 (3)下极限限位器。该限位器安装位置,应满足在吊篮碰到缓冲器之前限位器能动作。当吊篮下降到最低位置时,限位器自动切

设备管理工作内容.

设备管理工作内容 一、简介 设备管理工作内容涉及过程涵盖: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检修、改造、更新、报废。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保障工厂产品的正常生产,提高工厂设备技术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收益,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二、工作内容概述 1.公司设备资产管理 2.日常设备维护管理 3.库存备件管理 4.设备异常故障处理 5.设备类项目管理 6.维修人员及安全管理 7.维护费用管理 8.特种设备管理 9.设备改进改善 三、分项工作详述 1.公司设备资产管理 1)整理编制公司的设备资产台账,内容信息要求包括:设备 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使用 日期等;

2)设备中配带有附属设备如减速机、电机的,将附属设备的 相关铭牌信息录入至设备台账中; 3)公司新增购置设备和报废设备需及时在台账中标记并更 新; 4)每半年参照设备资产台账对公司设备进行现场盘点,标记 出准确的设备状态,如在用,停用,待报废,已报废; 5)在台账中对设备资产进行编号,制作设备资产铭牌,并固 定于每台设备的显眼位置; 6)设备报废需提出相关详细的申请说明,由相关人员验证后, 经领导审批后方可确认报废,并按照公司流程进行报废设 备处置。 2.日常设备维护管理 1)维修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在上班后对设备进行一次现场巡 检,主要检查设备的状态及相关安全措施能否达到生产需 求; 2)巡检过程中主要针对显而易见的异常点,如管道阀门的 “跑、冒、滴、漏”现象,减速机的漏油现象,转动设备 出现异常响声,现场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电器照明设施是 否良好,高负荷运转设备电机温度是否过高等; 3)巡检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后及时汇报给当班班 长和维修人员并做好巡检记录,相关人员根据实际生产情 况决定是否立即维修或延缓维修;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设备 设备一般指生产或生产上所常的机械和装置,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和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行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它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规划 设备规划包括设备管理工作和新设备设置规划两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规划是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中、长期(三年或五年)和年度计划。新设备设置规划是指新设备设置、更新和改过规划、设备规划是企业开发和生产经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指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和其它应用于有形资产的实际活动的综合,其目标为追求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活动内容包括:制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和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及各项资产的安装、试运转、维修、改造和更新,并进行有关的信息反馈。 6、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是日求现代设备管理维修制度,它是以达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系统,涉及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加,依靠开展小组自主活动来推行的生产维修,概括为:T----全员、全系统、全效率,PM---生产维修(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 7、设备经济寿命

设备管理理念

TPM管理 TPM management TPM管理一、设备维修体制简介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2、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anance)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3、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a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4、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素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5、生产维修--PM(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维修预防)。 二、什么叫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1、什么是TPM?TPM 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里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2、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使得在一个工厂里安装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三、TPM的特点: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是PM、MP、CM、BM等都要包含。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 四、TPM的目标TPM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

如何搞好设备管理工作(职场经验)

如何搞好设备管理工作(职场经验) 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了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一是全过程(一生)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所颁布的法规、制度行事。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上述原则具体说明如下。 1.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各企业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公司经理和生产厂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要把设备管理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要有一名副经理(副厂长)主管设备工作,同时根据需要设置总机动师或分设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总机械师和总动力师在主管经理(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车间由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工段、班组也有兼职设备员;形成一个设备管理网。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以使工作有章可循。 在工厂企业中,直接操纵设备、维修设备的是广大生产工人和检修工人。他们对设备的性能、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最熟悉了解。他们是设备的主人,而且他们对自己操纵的设备日常维护负有具体责任。因此,完全应当发挥他们管理设备的积极性。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在其制定的《设备技术管理制度(试行)》中,要求设备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要求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