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1.治疗法则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是其基本的治疗法则。小儿推拿的疗法和内治法大致类似,需要体察病症,使阴阳调和中正,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

2.适用病症

小儿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咳嗽,大到胃痛、呕吐等肠胃疾病和哮喘、近视等,甚至可以缓解颈椎病。

小儿推拿手法及穴位

1.基本手法

(1)指导法则

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故而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

(2)基本手法

基本的手法有很多种,包括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十五种手法。

2.推拿手法

(1)脾经

a.位置:位置主要分布在拇指上的螺旋纹状面和桡侧缘。

b.主治:腹泻和积食等消化道疾病。

c.操作:家长将宝宝的拇指弯起来,顺着拇指的桡侧边缘或者有螺纹的一面向上方推拿三百次左右。

(2)胃经

a.位置:在宝宝拇指的第二节处,或者在手掌大鱼肌的外缘。

b.主治:宝宝腹泻、呕吐等肠胃病。

c.操作:向上直推约三百次。

(3)肺经

a.位置:无名指的螺纹状面。

b.主治:小儿气喘、咳嗽、胸口闷塞等。

c.操作:沿着螺纹旋转或者顺着指尖向上推两百次左右,也可以沿着手指指尖向上推一百次。

(4)小肠

a.位置:小拇指的尺侧边缘。

b.主治:遗尿、尿赤等。

c.操作:从指尖向指根一直推下去,推五十次左右,反向也可以。(5)六府

a.位置:在手臂前端的尺侧边缘。

b.主治:发烧、盗汗、便秘等。

c.操作:一直向前直推三百次。

(6)二人上马

a.位置:在宝宝侧小指指背和无名指的指关节内陷里。

b.主治:牙科疾病、肚子疼、脱肛等。

c.操作:手指掐三到五次,绵力按揉三十次。

(7)虎口

a.位置:在手背侧面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手掌骨中间,稍微靠近食指方向,即合谷穴的位置。

b.主治:感冒、牙疼。

c.操作:推拿三到五次。

(8)腹

a.位置:在小腹位置。

b.主治:腹胀、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c.操作:用手指或手掌按摩,顺着季肘朝外侧分推,时间控制在5到10分钟之内。

(9)肺俞

a.位置:在宝宝的第三段胸椎棘突的旁边,大约1.5寸的位置。

b.主治:发烧、咳嗽、气喘等。

c.操作:按揉五十次,也可以顺着宝宝的肩胛骨从上向下直推三十次。(10)龟尾

a.位置:处于宝宝的尾骨末端直至肛门的中间,即长强穴的位置。

b.主治:腹痛、拉肚子、便秘、脱肛等。

c.操作:按揉三百次、旋转推拿三百次次,轻掐三到五次。

3.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的穴位分为直线、旋转和垂直方向三种。

(1)直线方向

a.定义

直线方向的推拿手法,顾名思义,是指需要用推、捏等手法在呈直线状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沿着向心方向的叫做补法,沿着离心方向的叫做泻法,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补平泻法。至于那些分布在经络的非特定穴位,它们的补泻原则则有些不同之处,顺着经脉的方向叫做补,逆着经脉方向的叫做泻,一前一后的推拿叫做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a.定义

旋转方向的推拿手法,指的是要运用揉、摩等手法在以点面状分布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叫做补,而反方向则叫做泻,要是兼顾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话就叫做平补平泻。要是穴位呈现左右对称的状态时,往内转叫做补,往外转叫做泻,如果有两个方向旋转的叫做平补平泻。

(3)垂直方向

a.定义

垂直方向的推拿手法是指需要用按、掐等手法在呈现点状的穴位处推拿。

b.补泻原则

垂直方向的补泻原则是取决于推拿时力度轻重。力度稍重的叫做泻,力度稍轻的叫做补,力度适中的叫做平补平泻。

(4)特殊手法

诸如推三关和清天河水这样的手法没有固定的方向标准,因此补泻手法与以上三种均有所不同。

小儿常见病推拿

1.咳嗽

作为多发于小儿群体的一种常见病,对咳嗽的疗法除去输液吃药等常规疗法之外,还有推拿疗法。推拿手法如下:

(1)板门穴

以大拇指按摩板门穴位一百次。

(2)内八卦

以大拇指有指纹的内侧按在宝宝手心的内八卦处,不停的旋转进行按摩。两只手交替进行,每只手进行一分钟即可。

(3)天突、膻中穴

按摩天突穴、膻中穴,每个穴位两分钟即可。

(4)分推胸肋

让宝宝仰面躺在平整的地方,家长伸出两只手的大拇指,让两只拇指分别相对,剩下的四个手指张开,从宝宝的胸骨第一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间朝外推拿,到达腋中线停止,持续三分钟即可。

(5)肺俞穴

首先要让宝宝胸腹向下,趴在整洁平坦的床上,家长拿大拇指按摩宝宝的肺俞穴两分钟左右。再顺着肩头的肩胛骨里侧边缘,从上向下呈现左八字式进行推拿,做三十次即可。

2.阴虚发热

宝宝因为阴虚而发烧,通常会有心情烦躁、多汗、厌食、便秘等症状,也可以用推拿方法治疗。

(1)补脾经

家长拿大拇指有指纹的一侧用力按摩宝宝大拇指有指纹的那一面,旋转推拿三百次即可。

(2)补肺经

家长同样用大拇指有指纹的一面用力按摩宝宝环指有指纹的一面,旋推三百次。

(3)揉二人上马

家长要用大拇指的指尖按摩宝宝的环指处以及小指处凹进去的关节,约五十次即可。

(4)揉肾顶

家长需要用中指的指尖,用力按摩宝宝的小姆指指尖一百次。

(5)按揉足三里

家长要拿大拇指指尖按摩宝宝膝眼下面的足三里穴五十次。

(6)推涌泉

家长需要用大拇指有指纹的一面,从宝宝脚心的涌泉穴用力推到脚趾下面,五十次即可。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图201)。 次数: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坎宫(阴阳)】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图202)。 次数: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太阳】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203)。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内伤;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强疗效。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厥、抽搐时,可与掐十宣、掐老龙等穴合用。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 【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图204)。 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穴合用;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1226) 穴位定位 脾穴(脾 经)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肝穴(肝 经)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心穴(心 经)中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肺穴(肺 经)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肾穴(肾 经)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胃穴(胃 经)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大肠穴(大肠)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穴(小肠)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利小便穴自腕部沿手掌尺侧 缘推向小指尖称为 利小便穴 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 边。以掌心为圆 心,从圆心至中指 根横纹约2/3处为 半径,画一圆圈, 八卦即在此圆圈 上,分为乾、坎、 艮、震、巽、离、 坤、兑八卦,对小 天心者为坎,对中 指者为离 运水入土 穴手掌面,自小指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运土入水 穴手掌面,自拇指桡侧端至小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板门穴拇指下,掌面大鱼 际肌之中点,以指

点之有大如豆粒的 筋头,重按有酸麻 感,为扳门的部位小天心掌根,小大鱼际肌 交接处凹陷中 四横纹(小横纹)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掌小横 纹)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阴阳穴掌根,小天心穴两 侧,靠拇指侧的为 阳池,靠小指侧的 为阴池 外劳宫穴在手背、中指与无 名指掌骨中间 二马穴(二人上马/上 马)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一窝风穴手腕背侧,腕横纹 中央之凹陷中 列缺穴手腕两侧的凹陷内

(非针灸之列缺) 阳池穴(膊阳池)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 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 腕横纹至肘横纹成 一直线 六腑穴前臂尺侧,自肘横 纹头至腕横纹头成 一直线 三关穴前臂桡侧,自腕横 纹至肘横纹成一直 线 五指节穴手背手指各关节处威灵穴在手背外劳宫旁, 食中指掌骨之间精宁穴在手背外劳宫旁, 无名指与小指掌骨 之间 七节骨从尾骨端到第四腰 椎成一直线 涌泉穴屈趾,足掌心前正 中凹陷处

2021年培训会议记录范文

培训会议记录范文 培训会议带有研讨性质外,更多的是技能交流及知识传授,以下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培训会议记录范文,欢迎参阅。 一、会议概况 为了进一步推广、宣传小儿推拿,四川省针灸学会于20XX.4.24-26日在宜宾兴文县举办了四川省第二届小儿推拿学术会议。会议得到了全省许多医院的响应。共计60多个单位派人参加。还有美国的谢文杰先生,湖南中医药大学著名小儿推拿家王德军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田心、陈丝等也受学校委托参会。还有广西、湖北、陕西、贵州和重庆的代表。 会议开幕式隆重简朴。兴文县卫生局和中医院领导分别对会议的召开致。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周建伟先生代表学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团队在推广和研究小儿推拿中所做出的成绩。客观评价了当前小儿推拿的现状,对我省小儿推拿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廖品东教授简要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梁繁荣发来了“祝会议隆重召开”的贺信,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余曙光在贺词中说“坚持就是胜利”。

会议根据小儿推拿的特点,采取了理论讲述和临床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会议自始至终紧张,有序。没有人中途无故离场。 二、会议内容 1.廖品东教授团队介绍了小儿推拿归经理论。分别由廖品东教授、熊茜老师和郑艳华、李维靖硕士讲授了中医心、肝、肺、脾、肾五大系统的生理特征、功能特点、共同病机和常见病症的小儿推拿思路。 2.廖品东教授团队介绍了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多年挖掘明清小儿推拿史料和在充分吸取全国各大流派精华基础上制定的“临床儿科常见疾病小儿推拿基本方规范”。廖教授就该基本方规范的思路、内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解读和示范。 3.兴文县中医院康复科彭小平主任总结了运用小儿推拿的经验,提出了医院开展小儿推拿的临床模式。彭主任将该临床模式分为门诊、病房和与小儿推拿培训机构合作三种形式。并就各种模式的特征和优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她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广泛关注。廖

收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

小儿推拿常用穴

目录 概述 (1) 1.头面颈项部穴位 (2) 天门、坎宫 (3) 太阳穴 (4) 风池穴、百会穴 (5) 迎香穴 (6) 高骨、人中 (7) 印堂 (8) 2.胸腹部穴位 (9) 膻中 (10) 乳旁、乳根 (11) 腹、脐 (12) 天枢、肚角 (13) 中脘 (14) 3.腰背部穴位 (15)

龟尾、大椎 (16) 肺俞 (17) 脾俞 (18) 肾俞、推脊 (19) 捏脊、七骨节 (20) 肩井 (21) 4.上肢部穴位 (22) 总筋、阴阳 (23) 脾经 (24) 肝经 (25) 心经 (26) 肺经 (27) 肾经 (28) 五经配伍及推治 (29) 大肠、小肠 (32) 胃经 (33)

小天心、内劳宫 (34) 板门 (35) 十宣 (36) 四横纹、四缝穴 (37) 老龙 (38) 外劳宫、二扇门 (39) 合谷 (40) 一窝风 (41) 阳池、三关 (42) 六腑 (43) 天河水 (44) 水底捞月 (46) 五指节 (47) 5.下肢部穴位 (48) 涌泉 (49) 足三里、三阴交 (50)

太冲 (51) 6.穴位的功能归类 (52)

小儿推拿穴位概述: ◆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 的刺激点。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三关、六腑 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 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鱼尾、肩井 小儿推拿操作程序: 第一步:面头部(开天门、坎宫、太阳) 第二步:上肢部(总筋、阴阳) 第三步:下肢部 第四步:胸腹部 第五步:肩背腰骶部(拿按肩井)

小儿推拿专业的实习报告

小儿推拿专业的实习报告 为了检验深化深化和巩固课堂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将专业 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用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控制能力,为将来 从事实际工作和进步生物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儿推世家总部的其 要求,我于201*年7月3日开始在儿推世家实习,实习时间7月3日 至7月23日为期20天。实践报告详细介绍了本人以下教学单位的基 本情况和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总结了在实践教学中的相关心得体会,并就实践教学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实习的目的就为了把本人儿推拿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本 次实习和以往整体而言在学校的实训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不仅仅是 在同义字的“实习”和“实训’的区别,更深层次来讲,是让我们重 新认识自己,认清我们这个专业,进步的了解我们的就业方向和发展 前景。并不相同以往的实训,本次实习具有较强的目地性综合性 和操作性,更有限的培养我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探路。增强自己的 临床经验和理论壮大,提高自己的推拿实际水平和专业技能,因此, 我指示给自己的实习提出了以下要求: 1 了解儿推门店的每日工作流程。 2 了解学习新开店的流程和规。 3 学习拓展业务,并学习售卡技能。 4 其中最重要在是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将病理辩证和推拿手法 更的结合的起。 我是7月3日早上到店实习,世纪由于世纪华联店所处商场中才,实习的店面正对便利店入口,平时人流量比较大,来往的孩子特别多,但是谢华推拿的孩子比较少,我当时特别纳闷,心里也着急,后来经 过了解才知道,是因为店面是新开的,宣传力度不够大,一些人不知 道是干什么的,同时超市人流量较快,基本上都是吃完饭人群,想买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中医儿科规培技能操作

儿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技能操作培训资料

琼海市中医院:王俪淇

录: 一、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2、针刺四缝穴技术操作规程 3、捏脊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物理降温技术操作规程五、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规程6、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七、儿科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一、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目的】 穴位帖敷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咳嗽、肺炎喘嗽、发热、便秘、厌食等病。 【用物准备】治疗盘、药物、药勺、油膏刀、穴位敷贴贴纸、胶布或绷带。 常用药物:咳喘贴1、2 号、发热贴、便秘贴、厌食贴。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观察原敷料的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穴位敷贴贴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穴位敷贴贴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配合处理。 8.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9.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针刺四缝穴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还可以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古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 【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 %碘伏、棉签、弯盘等。 【穴位定位】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在手指食、中、无名、小 4 个指头的第一、二指节横 纹中,通于大肠、心包、三焦、心、小肠5 个经。 【操作方法】 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 分钟,或煮沸20 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 2、3、4、5 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患儿两手8 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2.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 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 4.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 5.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 注意预防晕针 2.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 4.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

准备工作1.前期准备:根据小朋友病情,详细辩证,拟定治疗调理方案,并登记 2.物品准备:铺治疗巾、准备推拿介质 3.人员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手消毒 4.核对准备:核对宝宝、家长姓名及宝宝情况 操作流程操作前沟通 你好,我是儿推师XXX,我将要对宝宝(小朋友)进行小儿推 拿治疗,请宝宝(家长)给予帮助和配合,如果操作过程中有 什么不适请及时告诉我 患儿 (患儿家 长) 将要使用的物品准备好放置在顺手的位置,核对并解释用处, 取得患儿(患儿家长)理解和配合 将要进行治疗的宝宝放置于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并 且注意保护隐私 手法 根据宝宝情况不同,合理灵活运用腧穴和手法 合理掌握治疗时间,禁止暴力操作 观察随时掌握宝宝情况及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 整理协助宝宝家长整理好宝宝衣着

清理更换床单,整理物品,手消毒 记录及时详细记录宝宝治疗经过及反应,签字确认 告知家长宝宝目前情况,今日治疗的内容,叮嘱家长治疗后的操作后沟通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 周岁的小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少儿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小儿推拿。 5、少儿小儿皮肤娇嫩,少儿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少儿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操作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 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 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一、手上的推拿:(一般以保健为主) 1、双手拇指按住总筋(掌根中心)向两边平推20-30下 2、双手拇指按住一窝风(手背掌根中心有个窝)向两边平推20-30下 3、二人上马穴(手背,简称二马)揉100-200下(顺时针转,补肾)。 4、清大肠200-300下(在二指侧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5、清脾胃(300下)或清脾胃+补脾(300下)(清是从拇指侧边的掌根向拇指尖推,补是在拇指第一节顺时针揉)。 (补充说明:一般孩子上火、咳嗽、嗓子红是因胃热、大肠热导致的肺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用清大肠和清脾胃配合清肺。) 6、板门揉200-300下(助消化、健脾和胃)。 (补充说明:从板门向横纹推可止泻,从横纹向板门推可止吐。)7、清肝200-300下或清肝+补肝300下(清是从二指的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二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看到眼角红是肝火旺,需要清肝,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又清又补,清补加起来不超过300下。冬天一般不清肝火,除非嗓子特别红。春天则以补肝为主。) 8、千万不要动心经(三指和三指指根下一点),容易引起小孩情绪不安,如果看到小孩舌尖红或眼屎多,说明心热,通过清小肠火来解决。 9、清肺+补肺300下(清是从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无名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小孩嗓子非常红多清少补)

10、清小肠200-300下(从小指侧边指根向指尖推。)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外加以下穴位) 1、如果是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可以加上外劳宫(手背)顺时针揉转50下。 2、如果痰比较多,可以在小横纹处(小指根到掌根)上下搓200下。 3、如果咳嗽,可以同时揉止咳点(板门旁边两点)50下。 二、手臂推拿 1、天河水300下(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热症)。 2、如果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推三关50下,(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寒、虚症) 3、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从肘向牚根方向推,去热症,但一般用于春夏(300下),但是冬天如果嗓子特别红,可推50下。)

小儿推拿宣传的标准操作

宣传的模板 一、谁是小儿推拿的宣传的目标客户 28天-12岁孩子的家长 二、客户在哪儿 1、宣传之前进行充分的数据调研(店铺3-5公里为半径的周围幼儿园、早教中心、儿 童防疫站,社区休闲广场,课外儿童培训中心,儿童游乐场、商场等等的具体地理位置。 2、幼儿园和早教中心:需要准确调查出上学和放学时间(周一到周五有可能每天的时 间不一样,周六也有个别上学的),孩子的数量,家长接送的时间,是否有校车,家长是父母接的多,还是老人接的多,家长是在校门口等待接还是家长一个一个进去接,都要详细明确,以便做出正确的宣传方案。 3、儿童防疫站:准确调查出具体营业时间(金州区正常全是周一到周四上午7:30-11: 30),具体时间要经过准确调研,哪个时间段来防疫站的孩子打针的最多,里面管理是否严格,可否进去宣传,里面的地形图和家长进去的给孩子排队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因为正常打完针的孩子都需要在观察室留观30分钟,而且此时孩子哭闹的居多) 4、课外儿童培训中心同样需要调研出每周上课时间,什么时间段孩子居多(因为这些 机构的上课时间是避开幼儿园的上课时间的)孩子数量,家长接送时间(课外课上课时间比较短,家长一般在学校休息区等候,有的在门口溜达,因为学校的休息区空间比较小,容不下那么多家长。)学校是否负责接送孩子,接送孩子的家长是老人还是父母,具体比例是多少都要调研出来。

5、社区休闲广场:针对于0-3岁的孩子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上午都会在小区内或者附近 的小广场晒太阳,我们要掌握什么时间段在晒太阳的小孩多,小区是否方便进去宣传,不方便的应该用什么手段宣传。下午在什么时间段孩子居多,还有就是晚上广场会聚集很多小孩,老人饭后锻炼,跳舞之类的,什么时间段人居多。 6、儿童游乐场:具体营业时间和人流量最大的时间,在商场内还是在商场外独立的共 建,一般独立共建比较适合在门口宣传,商场内的可以调研目标客户人流量大的时间在商场门口进行宣传。 三、如何宣传 幼儿园和早教中心: 1、在门口发放宣传单,(为了效果好可以发放气球等小礼品作为辅助) 对于统一放学时间的才开门的幼儿园一般在放学前20-30分钟宣传比较好,因为此时家长等待比较无聊。在孩子开始出来时可以开始义诊,免费帮助孩子检查并且还送小礼品,此时注意维护好秩序,引导家长和小朋友排队,让义诊有序进行,不在多而在于精,对于着急的想直接要礼品的家长给以解释,我们经常来,肯定都有份,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发放礼品(小孩哭闹家长哄不好之类的特殊情况),正常按照顺序进行,义诊要3-4个人,有专业的讲解人员。 2、对于家长可以随时进去接孩子的可以直接采取发放气球和宣传单的方式或者义诊 的方式。(义诊一定要拉条幅,展架和绶带,彰显企业的正规性,义诊帮助孩子检查,并且赠送孩子一次推拿,并且带好桌子和椅子以及义诊所需的仪器(脉诊,爽身粉,疗程卡,看舌苔的医用白光手电筒等物品) 3、宣传话术:(针对,年轻家长)您好!家长,扶正小儿推拿!/(年纪大的家长)阿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河南大学东京贝乐小儿推拿研究学院自成以来,一直致力于小儿推拿文化的研究与推进,覆盖学派,手法、技巧、起源等多项领域。一直坚持信息分享化,技巧公开化,知识平等化的理念,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有所感,有所学,有所享。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套不同的穴位(19种),不通的手法技巧(19种),以达到不通的疗效的小儿推拿组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一、脾经(脾在五行合土,故名脾土) 南朝齐褚澄《褚氏遗书·平脉》:“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土生金,故关土之寸为肺。”《红楼梦》第十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位置: 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 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 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推拿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为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精神,结合《中医药法》“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运用并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要求,经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充分沟通、友好协商,双方共同合作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二、项目概述 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精神,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委托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本方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并由养生康复专委会牵头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项目专家委员会),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项目教育培训工具开发、项目师资培训及考核平台建设、教学点及项目日常运营工作。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适

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培训服务,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项目体系 项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为参考依据,结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围绕针法类、灸法类、按摩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内服法、中药炮制及女性健康调理开展七大类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要求,通过开展针对健康服务岗位职业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提高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技术水平,进而形成“人民健康需求+职业化培训+健康服务职业化发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为基本原则,整合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资源,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建立项目培训管理制度、开发项目培训服务工具,积极为医药卫生行业的学历教育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健康服务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管理服务,共同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编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对项目开发、机构遴选、培训实施、考核管理等建立全流程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实施的规范化要求。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 一、头面颈部穴位 四白 “四”,意为广阔的意思;“白”,指光明清澈。本穴可治疗眼病,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所以称为“四白”。“四白”穴在眼睛正视时,瞳孔直下、眼眶下眶凹陷中。 睛明 “睛”,指眼睛;“明”,意为明亮。本穴有使眼睛明亮的作用,故名。“睛明”穴在内眼角直上0.1寸凹陷中。 瞳子髎(liáo) “瞳子”,指眼;“髎”,意为孔穴。该穴在小儿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所以称“瞳子髎”。 球后 “球”,这里指眼球;“后”,前后的后。本穴位位置较深,在眼球的后部,位于下眼眶外侧缘处,所以叫“球后”。 xx “迎”,意为迎接;“香”,指香味,这里泛指各种气味。因为本穴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所以定这一穴名。“迎香”穴在鼻翼外缘旁开0.5寸,也就是在鼻唇沟中点凹陷处。 攒(cuán)竹

“攒”,聚集;“竹”,竹叶,形容眉行。穴位在两眉头凹陷中,皱眉时此处好象竹叶聚集,所以称为“攒竹”。鱼腰 形容眉毛如鱼,穴在鱼之正中部,故名。“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凹陷处。 xx “印”,原意指图章;“堂”,庭堂。古代星相家把前额部两眉头之间叫做印堂,此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所以也称“印堂”。 xx “太”,高、极的意思;“阳”,阴阳的阳。头颞(nia)部的微凹处,俗称为太阳穴,穴在它的上面,所以叫“太阳”。 百会 “百”,表示数量多;“会”,意为会聚。本穴在头顶,是各条经脉会聚的地方,所以称“百会”。具体位置在后发际(头发与颈部交界处)正中直上7寸,两耳尖连线中点。 风池 “风”,指风邪;“池”,意为池塘,这里指凹陷。本穴位于颈后,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是风邪易于侵犯的地方,所以称“风池”。 风府 “风”,指风邪;“府”,这里指聚集的部位。因为是指风邪集结的部位,所以称“风府”。“风府”穴位于两“风池”穴之间中点凹陷处。 翳(yì)风 “翳”,遮掩的意思;“风”,指致病的风邪。因为本穴可以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又被耳垂所遮掩,所以称“翳风”。翳风穴在耳垂后下缘凹陷中。 二、上肢穴位 合谷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 周岁的小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少儿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小儿推拿。 5、少儿小儿皮肤娇嫩,少儿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少儿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少儿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少儿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 次,重症每日2 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 天至10天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少儿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 分钟左右。 8、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少儿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少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每次给孩子做少儿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小儿推拿禁忌 1.骨折、创伤性出血; 2.皮肤破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等)、皮肤炎症(疔疮、疖肿、脓肿、蜂窝组织炎、丹毒,不明肿块及有伤口瘢痕等局部)、传染性皮肤病; 3.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痢疾、水痘、轮状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结核病传染期、梅毒、猩红热等);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5.严重心血管疾病、先天畸形及其他危重病症等。

小儿推拿手法与穴位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的种类较少,清?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中首次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列为小儿推拿八法,随着小儿推拿的发展,许多成人推拿手法也变化运用到小儿推拿疗法中来,成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本节主要介绍推、揉、按、摩、掐、捏、运、捣、拿、擦、搓、捻、刮、摇、拍打、按揉、揉捏等17种常用手法。 一、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两指的罗纹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环旋移动,称为推法。临床上根据操作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 【操作】 1(直推法:以一手握持患儿肢体,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向上;另手拇指自然伸直,以罗纹面或其桡侧缘着力,或食、中两指伸直,以罗纹面着力,用腕部发力,带动着力部分作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频率每分钟约220,280次左右。 2(旋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穴位上,拇指主动运动,带动着力部分作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频率每分钟约160,200次左右。 3(分推法: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其桡侧缘,或用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用腕部或前臂发力,带动着力部分自穴位或部位的中间向两旁作“? ,50次左右。?”直线推动。一般可连续分推20 4(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治疗的穴位或部位的两旁,用肘臂发力,带同着力部分自两旁向中间作相对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本法又称合法或和法。 【动作要领】

1(直推法:用拇指着力作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拇指作主动的内收和外展活动,用食、中指着力作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肘部作适当的屈伸活动。操作时,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拂尘状,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操作时必须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2(旋推法:医者肩、肘、腕、掌指关节均要放松,仅依靠拇指作小幅度的旋转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犹如用拇指作摩法,仅在皮肤表面推动,不得带动皮下组织。要求动作协调,均匀柔和,速度较直推法稍缓慢。 3(分推法:操作时主要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指、掌着力部分作横向直线分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活动带动拇指着力部分作弧线分推。双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而协调,节奏要轻快而平稳。 4(合推法:其动作和要求与分推法基本相同,但推动方向相反,主要是作直线合推,不作弧线合推,动作幅度较小,不要使皮肤向中间起皱。 【注意事项】 1(不可推破皮肤,一般需要辅以介质,随蘸随推。 2(根据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3(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指揉法为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4(操作时手法不可呆滞。 【适用部位】直推法适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多用于头面部、四肢部、脊柱部,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五经穴及面状穴位,分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及肩胛部等,合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 二、揉法

小儿推拿穴位总结

1、线状穴位 头面部——坎宫:自眉头沿眉至眉梢成一直线。 天门:两眉中至发际成一直线。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背腰部——脊柱:自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七节骨:自第四腰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上肢部——小肠: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大肠: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肾纹:手掌面,小指间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四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小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圈。 运土入水:手掌面,从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作一弧形曲线。 运水入土:手掌面,从小指根至拇指根,沿手掌边缘作一弧形曲线 大横纹:仰掌,掌后横纹处。 三关:从阳池至曲池处成一直线。 六腑:从阴池至肘尖处成一直线。 天河水:从总筋至曲泽处成一直线。 下肢部——箕门:大腿内侧,从腹股沟中点至膝盖内上缘成一直线。 2、面状穴位 胸腹部——胁肋: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腹:腹部。 丹田:小腹部。 上肢部——脾经:大拇指末节罗纹面。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 胃经:拇指掌面近指端第一节。 板门:手掌面大鱼际处。 3、点状穴位 头面部——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胸腹部——乳根:乳下2分。 乳旁:乳处旁开2分。 肚角:脐下2寸,旁开2寸。 背腰部——龟尾:尾椎骨端。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上肢部——肾顶:小指顶端。 掌小横纹: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内劳宫:手掌面,屈指无名指和中指间中点。 小天心: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禁忌(标准)

小儿推拿操作流程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2 周岁的小儿。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少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少儿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少儿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少儿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少儿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少儿的情绪,再进行少儿小儿推拿。 5、少儿小儿皮肤娇嫩,少儿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少儿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少儿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少儿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少儿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少儿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 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 次,重症每日2 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 天至10天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少儿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 次或隔日1 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 分钟左右。 8、少儿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1、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

(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4、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落纹面。 【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更方向直推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临床应用】 (1)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