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ap2000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sap2000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sap2000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sap2000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SAP2000?

三维结构

线性和非线性

静力动力

分析设计程序

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COPYRIGHT

The computer program SAP2000 and all associated documentation are

proprietary and copyrighted products. Worldwide rights of ownership

rest with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Unlicensed use of the program

or reproduction of the documentation in any form, without prior written

authorization from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is explicitly prohibited.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copies of this documentation may be obtained

from: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95 University Avenue

Berkeley, California 94704 USA

tel: (510) 845-2177

fax: (510) 845-4096

e-mail: info@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web: 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 Copyright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78–2002.

The CSI Logo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SAP2000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DISCLAIMER CONSIDERABLE TIME, EFFORT AND EXPENSE HAVE GONE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DOCUMENTATION OF

SAP2000. THE PROGRAM HAS BEEN THOROUGHLY TESTED

AND USED. IN USING THE PROGRAM, HOWEVER, THE USER

ACCEPTS AND UNDERSTANDS THAT NO WARRANTY IS EXPRESSED

OR IMPLIED BY THE DEVELOPERS OR THE DISTRIBUTORS

ON THE ACCURACY OR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GRAM.

THE USER MUST EXPLICITLY UNDERSTAND THE ASSUMPTIONS

OF THE PROGRAM AND MUST INDEPENDENTLY VERIFY

THE RESULTS.

ACKNOWLEDGMENT Thanks are due to all of the numerous structural engineers, who over the

years have given valuable feedback that has contributed toward the enhancement

of this product to its current state.

Special recognition is due Dr. Edward L. Wilson, Professor Emerit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SAP series of programs and

whose continued originality has produced many unique concept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is version.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

About This Manua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Topic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Typographic Conven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2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Chapter II Objects and Elements 5

Chapter III Coordinate Systems 7

Over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8 Upward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 . . . . . . . . . . . . .8 Local Coordinate 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9

Chapter IV The Frame Element 11 Over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Joint Connectiv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Joint Offse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Degrees of Freed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Longitudinal Axis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Default Orient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Coordinate Ang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Section Properti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内容

第一章简介1关于本手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符号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第二章对象和单元 5

第三章坐标系7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全局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垂直和水平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8

局部坐标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第四章框架单元1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节点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节点偏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自由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局部坐标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纵轴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缺省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坐标角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截面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局部坐标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Material Properti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Geometric Properties and Section Stiffnesses . . . . . . . . . 17 Shape Ty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Automatic Section Property Calculation . . . . . . . . . . . . . 20 Section Property Database Files . . . . . . . . . . . . . . . . . . 20 Insertion Poi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End Offse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Clear Leng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Effect upon Internal Force Output . . . . . . . . . . . . . . . . . 25 Effect upon End Relea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End Relea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Unstable End Relea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Effect of End Offse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Ma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Self-Weight Lo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Concentrated Span Lo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Distributed Span Lo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Loaded Leng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Load Intens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Internal Force Outpu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Effect of End Offse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Chapter V The Shell Element 35

Over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Joint Connectiv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Degrees of Freed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Normal Axis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Default Orient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Coordinate Ang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Section Properti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Section Ty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Thickness Formul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Material Properti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Thickne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Ma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Self-Weight Lo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Uniform Loa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Internal Force and Stress Output . . . . . . . . . . . . . . . . .46

材料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几何属性和截面刚度. . . . . . . . . . . 17 截面形状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截面属性自动计算. . . . . . . . . . . . . . 20 截面属性数据库文件. . . . . . . . . . . . . . . . . . 20 插入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端部偏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净长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内力输出影响. . . . . . . . . . . . . . . . . 25 端部偏移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端部释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端部释放不稳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端部释放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自重荷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集中跨间荷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分部跨间荷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加载长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荷载集中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内力输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端部偏移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第五章壳单元35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节点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自由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局部坐标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正交轴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缺省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坐标系角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截面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截面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厚度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材料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质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自重荷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均布荷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内力和应力输出. . . . . . . . . . . . . . . . . . . . 46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SAP2000之Pushover分析 Pushover分析:基本概念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也称Pushover 分析法,是基于性能评估现有结构和设计新结构的一种方法。静力非线性分析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沿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模型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或结构倾覆为止。控制点一般指建筑物顶层的形心位置;目标位移为建筑物在设计地震力作用下的最大变形。 Pushover方法的早期形式是“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CSM),基于能量原理的一些研究成果,试图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度体系的弹塑性反应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表达,初衷是建立一种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快速评估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将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反应谱相结合、进行图解的快捷计算方法,它的结果具有直观、信息丰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随着90年代以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Dia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DBSD)和基于性能(功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等概念的提出和广为接受,使这种方法作为实现DBSD和PBSD的重要工具,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这种方法本身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构的能力曲线(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构的目标位移及结果的评价。第一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是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采用的结构模型和加载方式;第二方面内容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确定结构在预定地震水平下的反应,目前可分为以A TC-40为代表的CSM和以FEMA356为代表的NSP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非线性静力方法),CSM的表现形式是对弹性反应谱进行修正,而NSP则直接利用各种系数对弹性反应谱的计算位移值进行调整。两者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在一些文献中将第一方面的内容称为Pushover,不包括计算目标位移和结果评价的内容。本文中,将两方面的内容统称为“Pushover 分析”。基于结构行为设计使用Pushover分析包括形成结构近似需求和能力曲线并确定曲线交点。需求曲线基于反应谱曲线,能力谱基于Pushover分析。在Pushover分析中,结构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其抗侧能力不断变化(通常用底部剪力-顶部位移曲线来表征结构刚度与延性的变化,这条曲线我们可以看成为表征结构抗侧能力的曲线)。将需求曲线与抗侧能力曲线绘制在一张图表中,如果近似需求曲线与能力曲线的有交点,则称此交点为性能点。利用性能点能够得到结构在用需求曲线表征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剪力和位移。通过比较结构在性能点的行为与预先定义的容许准则,判断设计目标是否满足。在结构产生侧向位移的过程中,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可以计算出来,观察其全过程的变化,判别结构和构件的破坏状态,Pushover分析比一般线性抗震分析提供更为有用的设计信息。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目前的承载力设计方法,不能有效估计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工作性能。Pushover分析可以估计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变形,结果比承载力设计更接近实际。Pushover分析相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分析结果,减少分析结果的偶然性,同时可以大大节省分析时间和工作量。

sap2000动力分析总结

sap2000动力分析总结 1、 sap2000反应谱分析里有一个scale放大系数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输入? 答: (1)scale不仅调峰值,整个加速度时程都会乘以这个系数。 marry11 (2)新的抗震规范,规定了不同地震烈度下,多遇和罕遇地震对应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值,如8度地区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6g。 marry11 (3)scale就是个放大系数,让最后得到的数值为程序需要,比如在反应谱分析中,如果输入的地震系数,那么scale就是g(要注意单位,如果采用m,就输入9.8,如果是mm,就输入9800),如果反应谱直接输入了谱加速度,那么scale就是1。在时程分析中也同理。 Xfjiang 说明:在“定义”-“反应谱函数”中选择chinese2002添加反应谱函数时,在此界面中的“加速度”栏中的各个数值代表不同时间的地震影响系数,而地震反应谱。 (4)楼上说得对,但是输入1时也要注意单位,因为sap本身要求这个地方输的不是简单的放大系数,而是与单位有关的一个加速度,因此要注意单 位。 Ngmxf (5)我个人觉得是这样,这个系数有2个作用:一个是进行地震方向组合;还可以用来修正反应谱曲线中的数值,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规范中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公式去得到反应谱曲线的,这个曲线纵坐标是地震影响系数。所以可以在反应谱分析选项中用这个scale factor去调整,即把scale factor设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一定要搞清楚。 sap的原意应该是进行地震方向组合用的。如果当时在输反应谱曲线时就把纵坐标变为影响系数乘以重力加速度的话那第二个作用就不存在了。 Z625 (6)g就是那个scale,还是同意这个,Scale还是取决于单位,比如国内通常取用9.8,因为大家用的都是 m 、N、s。当用英制的时候就要注意单位的变换了,用Kip, ft, 时 scale 是32.2。用lb, in时,scale 取386。其实就是为了使用不同单位时的统一。 Zucchini963 (7)我根据例题换算过,在N.m的状况下取该9.8。 scueng 2、在sap里面如何对桁架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具体如何操作啊? 答:

sap2000建模分析

SAP2000建模与分析(一)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cscsu2010 2012-7-3 qq:1799200026 SAP2000包含pkpm,pkpm是SAP2000的一个“子集”,SAP2000比pkpm更智能,能自定义,pkpm更像一个“傻瓜相机”。 Pkpm建模分析过程: 轴线输入---楼层定义(墙、柱、梁、板)---荷载输入(板荷载、线荷载、节点荷载)----设计信息、楼层组装-----satwe参数设置-----特殊构件补充定义----内力计算-----结果查看-----施工图 SAP2000: 一:轴线输入:方法如下:a:文件---新模型;b:单击右键---编辑轴网数据;c:定义---坐标系统/轴网。 注: 1.在sap2000中,第一次建立的坐标系称为整体坐标系(方法a),随后建立的坐标系称为附加坐标系,可以通过局部坐标系圆点确定与整体坐标系的关系(方法b、c): 2.有时候,可利用参考线,在平面任意位置进行定位,来辅助绘制特殊位置的杆件,参考线在立面中表示一条直线,在平面中表示一个点,要输入与已知点的相对坐标。具体操作:单击右键---选择“参考线”。 3.pkpm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层,再用新建标准层的方式完成真个结构的建模,而SAP2000是一次性建好三维图(整体坐标+局部坐标)。

4. CSYS1为一般轴网,Global为整体坐标系。 Global的方向:假定Z为竖直方向,+Z向上;自重荷载总是向下,即-Z方向。X-Y平面是水平面,水平主方向为+X。水平面内的角度从X轴正半轴度量。从+Z向下看X-Y平面,逆时针角度为正。 CSYS1方向:由1(red)、2(white)、3(cyan青蓝色)三个轴组成的正交坐标系统。 局部坐标系的作用:1、建立单元刚度方程;2、定义单元的材料特性和截面几何特性; 3、输入单元荷载; 4、程序输出结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内力;5:释放杆端内力;6:施加支座约束。 在结果输出中:M22指绕2-2轴的弯矩, M33指绕3-3轴的弯矩. 扭矩为绕1-1轴的弯矩。 1,2,3方向与与整体的X,Y,Z方向的关系:(A)框架单元:1轴沿杆方向,2、3轴在垂直于杆轴平面内,2轴一般为+Z方向,除非杆件竖直(2轴沿+X方向)。 (B)壳单元:3轴为壳单元平面的法向,2轴一般为+Z方向,1轴水平,除非单元水平(2轴沿+Y方向)。 (C)节点与自由度:局部坐标轴用于定义节点自由度、约束、特性、节点荷载和表达输出,1、2、3轴默认与X、Y、Z轴相同。 (D)刚片约束:3轴为平面法向轴,1、2轴程序自动任意在平面内选择,因为平面轴的实际方向并不重要,只有法向方向影响约束方程。 二:楼层定义: 2.1:材料及材料属性定义: 定义---添加新材料: 注:1.材料:steel 钢铁alum 明矾other 其他rebar 钢筋conc 混凝土; 2. 各向同性材料包括:密度、重度、弹性模量、泊松比、膨胀系数;剪切模量由弹性

sap2000中文说明

SAP2000入门 ●图形介面 SAP2000图形介面(GUI)用于建立模型,分析,设计及显示结构状况。 ●结构模型 以如下的内容描述结构物 ·材料性质 ·梁、柱或桁架杆件的FRAME单元 ·墙、楼板或其他薄板的SHELL单元 ·表示单元接合处的JOINTS ·支承JOINTS的约束(RESTRINTS)及弹簧(SPRINGS) ·荷载含自重、温度、地震及其他 ·经SAP2000分析后,亦可显示荷载导致的位移、应力及反力 图形介面提供多种有效工具去建立结构模型,甚至可利用内定基本模型及最佳设计去修正模型。 ●坐标系统 所有位置的定义皆使用单一整体坐标系。此为三次元,右手定则的直角坐标系。三轴为X、Y、Z。 结构模型的各成份(JOINT,FRAME单元,SHELL单元等)皆依各自的局部坐标系去定义性质,荷载及反应值。局部坐标的三轴为1,2及3。 于建立或显示结构模型时尚可另建补助坐标系统。 ●主视窗 含完整的图形介面。利用Windows的操作此视窗可移动,改变尺寸,最大最小化或关闭。主标题位于主视窗的顶部,显示程序名及模型名。 ●功能列 位于功能列的功能含SAP2000所提供的大部分功能。 ●主工具列 提供快速操作功能,特别是有关显示的操作,大部分功能皆可由功能列上执

行。 ●浮动工具列 提供变更模型的快速指令,所有功能皆包含于功能列上。 浮动工具列可利用鼠标左键移动或变形。 ●显示视窗 显示视窗显示模型的几何形状,亦可包括单元性质,荷载,分析结果。并可同时显示四个视窗。 各视窗有独自的视点,显示类型,显示选项。例如未变形模型显示于1个视窗荷载另1个视窗,动能变形于第3视窗,设计应力比于第4视窗。也可以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未变形模型或其他,一个平面,两向立面及一个透视。 每次仅有一显示视窗“可动作(Active)”,浏览及显示操作仅于目前可动作视窗有效,可按一下标题列或视窗范围内使该视窗变为可活动。 ●状态列 显示目前的状态讯息,可显示或改变使用单位的选择清单方块及现在游标位置,当显示变形或振态时的动能控制钮。 ●浏览选项 可于各显示视窗设定浏览选项,此将影响结构物以何种形式显示于视窗上。 此选项可由主工具列的VIEW指令执行。不同浏览选项可作用于不同显示视窗。 ●2D及3D影像 2D影像显示平行于坐标平面:X-Y,X-Z及Y-Z的单一平面。仅位于该平面的杆件才看得见,可随时变更该平面的面外(out-of-plane)坐标。 3D影像从使用者选定的有利位置显示全模型。可视的特件不限于单一平面。 视点方向由位于水平的角度及和水平面所成角度来定义。 ●透视 3D影像可显示从透视至正投影的间。通常三向度面外模型者以透视影像显示较易辩识。若于2D影像选择透视显示,影像将变成3D,直至关闭透视时才回复。 亦可设定视角,其将定义有多接近结构物,角度愈大愈接近,但显示的结构物也更扭曲。 ●移图,放大缩小,及最大最小范围 可放大(zoom-in)影像检视更细节的处,或缩小(zoom-out)影像显示更多的结构物。 放大缩小可依内定的增量,也可利用鼠标的拖曳选定结构物的局部加以放大。移图允许于显示视窗内,以按着鼠标左键移动作结构物的动态性移动。 可设定X,Y,Z的最大最小坐标。指定显示于视窗的结构物范围,移图,放大缩小仅对此范围的结构物有效。 ●单元显示选项 可设定不同的选项,此将影声出现于显示视窗的结点与单元。此选项仅对未变形的模型有效。针对不同的构才类型有不同的选项。 选项包括是否要显现特定的单元类型及要显现单元的何种特性,如单元编号,性质编号,断面尺寸及局部坐标轴。 重要的选项的一为退缩单元影像(Shrunken-element view),此选项令单元从结点上退缩,可清楚了解单元的连接模型。

SAP2000总结

SAP2000总结 (2012-07-28 17:34:56) 转载▼ 标签: 杂谈 在家一边做论文,一边把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整理了下 1.轴网: a:文件---新模型---轴网。笛卡尔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矩形,柱面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弧形。添加局部坐标系:单击鼠标右键---编辑轴网数据---添加新系统(原点位置:0、0、0;在快速绘制,第一个网格位置中可以输入局部坐标相对于总坐标的位置;不可以在一个视窗中同时显示整体坐标、局部坐标,可以通过屏幕右下方的选择区切换。 b:文件---导入:CAD文件、EXCEL等。 注:cad中定义不能使用0图层定义新的图层;在导入时,cad的铅垂方向和世界坐标wcs 中X、Y、Z、轴的哪一个轴对应,相应的选择对应的轴(全局上方向),也可以在cad中进行旋转操作,也可以通过施加重力方向的荷载校核;结构导入模型时偏离整体坐标原点太远,可以在cad中将模型移到通用坐标系WCS原点,或在sap2000中进行模型整体移动;cad中采用的是浮动坐标,导入sap2000后会出现极少的位差,可在“交互数据编辑功能”里修改;cad中的曲线杆件不能导入sap2000中,可以利用cad的二次开发技术将圆弧、椭圆等线段修改成直线线段;由cad导入的线段必须为直线,不能为多段线。 c:程序自带的已定义属性的三维“框架”。 1.1:修改轴网: 转化为一般轴线:即可完成对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中轴线的编辑、修改。 编辑数据---修改显示系统----粘合到轴网线:某楼层层高不一样时,可在-修改显示系统修改z轴坐标,构件会随着轴网一起移动。. 2.定义材料: 定义---材料(有快速添加材料和添加新材料)。快速添加材料是程序已经定义好了的,可以定义钢和混凝土,当“快速添加材料”中没有要定义的材料时,则需要自己手动在“添加新材料”中定义。 3.定义截面: 框架单元:用来模拟梁、柱、斜撑、桁架、网架等。 面截面:Shell(壳)、plane(平面)、Asolid(轴对称实体) Shell: 膜(仅具有平面内刚度,一般用于定义楼板单元,起传递荷载的作用); 壳(具有平面内以及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定义墙单元,当h/L<1/10时为薄壳,忽略剪切变形) 板(仅具有平面外刚度,仅存在平面外变形,一般用来模拟薄梁或地基梁) 4:绘制模型: 一般是定义好某种截面后再绘制该截面。 绘图---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支撑、快速绘制次梁、绘制矩形面单元、快速绘制面单元… 或者点击sap2000左边的快捷键

最新大牛写的SAP2000分析功能

大牛写的S A P2000分 析功能

3 时程分析 SAP2000提供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有两种:1)FNA 方法,即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2)直接积分方法。 FNA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非线性被作为外部荷载处理,形成考虑非线性荷载并进行修正的模态方程。该模态方程与结构线性模态方程相似,因此可对模态方程进行类似于线性振型分解处理。然后基于泰勒级数对解的近似表示,使用精确分段多项式积分对模态方程进行迭代求解。最后基于前面分析所得到的非线性单元的变形和速度计算非线性力向量,并形成模态力向量,形成下一步迭代新的模态方程并求解。FNA方法与L DR算法结合使用,可以产生一组LDR向量来精确捕捉这些力的效应。在FNA方法中,通过对于一个较小时间步长中力的线性变化处理,可以精确求解简化的模态方程组,且没有引入数值阻尼和使用较大时间步长的积分误差。 使用FNA方法时,计算模型必须是稳定的。因此程序中,非线性连接单元将同时被赋予非线性属性和使用有效刚度定义的线性属性,保证结构所有工况的稳定性。在非线性迭代求解期间,这一有效刚度单元中的力将被移到平衡方程的右边。这些虚拟或有效刚度单元不会把长周期引入基本模型中,因此会改进许多非线性结构求解的精度和收敛速度。

定义非线性连接单元时,要与FNA方法结合起来。尤其是等效线性属性,包含刚度与阻尼。例如采用FNA方法作时程分析时,定义隔震器时一定要定义线性刚度,其取值取决于在线性分析尤其是模态分析时隔震器的刚度。由于隔震器一般作为独立的结构构件,所以其线性刚度不能取为零,否则结构就会出现不稳定或局部振动问题。而线性阻尼值C的单位为F/V,而非隔震器厂家提供的等效阻尼比,一般将隔震器的线性阻尼值取为零,即忽略其粘滞阻尼效应。 FNA方法是CSI系列产品的默认方法,相对于直接积分方法,求解速度快,且计算稳定。但需要用户将非线性属性线性化,这个过程需要试算和积累一定的经验。 在SAP2000中,也可对完整运动方程进行直接积分。直接积分方法有以下优点:1)可考虑模态耦合的完全阻尼;2)对产生大量模态的撞击和波传播问题更有效;3)可在时程分析中考虑所有非线性,例如考虑材料弹塑性时不能用FNA方法。但直接积分结果对时间步长十分敏感,用户可用减小时间步来运行,直至步长的大小使结果不再变化。 实际工程中要依据工程特点、非线性分析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来讲含有少量非线性单元如包含阻尼或隔震的结构体系,优先推荐使用FNA方法。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教学内容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 在家一边做论文,一边把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整理了下 1.轴网: a:文件---新模型---轴网。笛卡尔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矩形,柱面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弧形。添加局部坐标系:单击鼠标右键---编辑轴网数据---添加新系统(原点位置:0、0、0;在快速绘制,第一个网格位置中可以输入局部坐标相对于总坐标的位置;不可以在一个视窗中同时显示整体坐标、局部坐标,可以通过屏幕右下方的选择区切换。 b:文件---导入:CAD文件、EXCEL等。 注:cad中定义不能使用0图层定义新的图层;在导入时,cad的铅垂方向和世界坐标wcs 中X、Y、Z、轴的哪一个轴对应,相应的选择对应的轴(全局上方向),也可以在cad中进行旋转操作,也可以通过施加重力方向的荷载校核;结构导入模型时偏离整体坐标原点太远,可以在cad中将模型移到通用坐标系WCS原点,或在sap2000中进行模型整体移动;cad 中采用的是浮动坐标,导入sap2000后会出现极少的位差,可在“交互数据编辑功能”里修改;cad中的曲线杆件不能导入sap2000中,可以利用cad的二次开发技术将圆弧、椭圆等线段修改成直线线段;由cad导入的线段必须为直线,不能为多段线。 c:程序自带的已定义属性的三维“框架”。 1.1:修改轴网: 转化为一般轴线:即可完成对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中轴线的编辑、修改。 编辑数据---修改显示系统----粘合到轴网线:某楼层层高不一样时,可在-修改显示系统修改z轴坐标,构件会随着轴网一起移动。. 2.定义材料: 定义---材料(有快速添加材料和添加新材料)。快速添加材料是程序已经定义好了的,可以定义钢和混凝土,当“快速添加材料”中没有要定义的材料时,则需要自己手动在“添加新材料”中定义。 3.定义截面: 框架单元:用来模拟梁、柱、斜撑、桁架、网架等。 面截面:Shell(壳)、plane(平面)、Asolid(轴对称实体) Shell: 膜(仅具有平面内刚度,一般用于定义楼板单元,起传递荷载的作用); 壳(具有平面内以及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定义墙单元,当h/L<1/10时为薄壳,忽略剪切变形) 板(仅具有平面外刚度,仅存在平面外变形,一般用来模拟薄梁或地基梁) 4:绘制模型: 一般是定义好某种截面后再绘制该截面。 绘图---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支撑、快速绘制次梁、绘制矩形面单元、快速绘制面单元… 或者点击sap2000左边的快捷键 可以切换不同立面,不同平面,再执行带属性复制命令:框选要复制的构件---编辑---带属性复制。 注:绘制xxx可以自己指点杆件的长度、板的大小而快速绘制xxx只绘制形成节点的杆件和板面。 改节点标高:编辑---编辑点---对齐点。 布置梁、柱时,continuous为固结,pinned为铰接。 绘制一榀框架后,可以利用“拉伸点成框架/索”来完成其它榀框架的绘制:框选---编辑---拉伸---“拉伸点成框架/索”。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

SAP2000建模与分析过程 在家一边做论文,一边把SAP2000建模与分析过程整理了下 1、轴网: a:文件---新模型---轴网。笛卡尔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矩形,柱面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弧形。添加局部坐标系:单击鼠标右键---编辑轴网数据---添加新系统(原点位置:0、0、0;在快速绘制,第一个网格位置中可以输入局部坐标相对于总坐标得位置;不可以在一个视窗中同时显示整体坐标、局部坐标,可以通过屏幕右下方得选择区切换。 b:文件---导入:CAD文件、EXCEL等。 注:cad中定义不能使用0图层定义新得图层;在导入时,cad得铅垂方向与世界坐标wcs 中X、Y、Z、轴得哪一个轴对应,相应得选择对应得轴(全局上方向),也可以在cad中进行旋转操作,也可以通过施加重力方向得荷载校核; 结构导入模型时偏离整体坐标原点太远,可以在cad中将模型移到通用坐标系WCS原点,或在sap2000中进行模型整体移动;cad中采用得就是浮动坐标,导入sap2000后会出现极少得位差,可在“交互数据编辑功能”里修改;cad中得曲线杆件不能导入sap2000中,可以利用cad得二次开发技术将圆弧、椭圆等线段修改成直线线段;由cad导入得线段必须为直线,不能为多段线。 c:程序自带得已定义属性得三维“框架”。 1、1:修改轴网: 转化为一般轴线:即可完成对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中轴线得编辑、修改。 编辑数据---修改显示系统----粘合到轴网线:某楼层层高不一样时,可在-修改显示系统修改z轴坐标,构件会随着轴网一起移动。、 2.定义材料: 定义---材料(有快速添加材料与添加新材料)。快速添加材料就是程序已经定义好了得,可以定义钢与混凝土,当“快速添加材料”中没有要定义得材料时,则需要自己手动在“添加新材料”中定义。 3、定义截面: 框架单元:用来模拟梁、柱、斜撑、桁架、网架等。 面截面: Shell(壳)、plane(平面)、Asolid(轴对称实体) Shell: 膜(仅具有平面内刚度,一般用于定义楼板单元,起传递荷载得作用); 壳(具有平面内以及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定义墙单元,当h/L<1/10时为薄壳,忽略剪切变形) 板(仅具有平面外刚度,仅存在平面外变形,一般用来模拟薄梁或地基梁) 4:绘制模型: 一般就是定义好某种截面后再绘制该截面。 绘图---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支撑、快速绘制次梁、绘制矩形面单元、快速绘制面单元… 或者点击sap2000左边得快捷键 可以切换不同立面,不同平面,再执行带属性复制命令:框选要复制得构件---编辑---带属性复制。 注:绘制xxx可以自己指点杆件得长度、板得大小而快速绘制xxx只绘制形成节点得杆件与板面。 改节点标高:编辑---编辑点---对齐点。 布置梁、柱时,continuous为固结,pinned为铰接。 绘制一榀框架后,可以利用“拉伸点成框架/索”来完成其它榀框架得绘制:框选---编辑---拉伸---“拉伸点成框架/索”。 绘制板时,选择none则不计板重但可以传递荷载。

sap2000 基本分析参考手册中文版

SAP2000? 空间结构 线性和非线性 静力和动力 分析设计系统 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Berkeley, California, USA 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00044 Version 9 2004-11

版权 计算机程序SAP2000及全部相关文档都是受专利法和版权法保护的产品。全球范围的所有权属于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SAP2000中文版版权同属于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如果没有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的预先书面许可,未经许可的程序使用或任何形式的文档复制一律禁止。 更多信息和此文档的副本可从以下获得: 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00044 电话:86-10-8838 3866 传真:86-10-8838 1056 电子邮件:cks@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95 University Avenue Berkeley, California 94704 电话:(510) 845-2177 传真:(510) 845-4096 电子邮件:info@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对于一般问题) 电子邮件:support@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对于技术支持问题)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 Copyright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78–2004. The CSI Logo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SAP2000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大牛写的SAP2000分析功能上课讲义

3 时程分析 SAP2000提供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有两种:1)FNA方法,即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2)直接积分方法。 FNA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非线性被作为外部荷载处理,形成考虑非线性荷载并进行修正的模态方程。该模态方程与结构线性模态方程相似,因此可对模态方程进行类似于线性振型分解处理。然后基于泰勒级数对解的近似表示,使用精确分段多项式积分对模态方程进行迭代求解。最后基于前面分析所得到的非线性单元的变形和速度计算非线性力向量,并形成模态力向量,形成下一步迭代新的模态方程并求解。FNA方法与LDR算法结合使用,可以产生一组LDR向量来精确捕捉这些力的效应。在FNA 方法中,通过对于一个较小时间步长中力的线性变化处理,可以精确求解简化的模态方程组,且没有引入数值阻尼和使用较大时间步长的积分误差。 使用FNA方法时,计算模型必须是稳定的。因此程序中,非线性连接单元将同时被赋予非线性属性和使用有效刚度定义的线性属性,保证结构所有工况的稳定性。在非线性迭代求解期间,这一有效刚度单元中的力将被移到平衡方程的右边。这些虚拟或有效刚度单元不会把长周期引入基本模型中,因此会改进许多非线性结构求解的精度和收敛速度。 定义非线性连接单元时,要与FNA方法结合起来。尤其是等效线性属性,包含刚度与阻尼。例如采用FNA方法作时程分析时,定义隔

震器时一定要定义线性刚度,其取值取决于在线性分析尤其是模态分析时隔震器的刚度。由于隔震器一般作为独立的结构构件,所以其线性刚度不能取为零,否则结构就会出现不稳定或局部振动问题。而线性阻尼值C的单位为F/V,而非隔震器厂家提供的等效阻尼比,一般将隔震器的线性阻尼值取为零,即忽略其粘滞阻尼效应。 FNA方法是CSI系列产品的默认方法,相对于直接积分方法,求解速度快,且计算稳定。但需要用户将非线性属性线性化,这个过程需要试算和积累一定的经验。 在SAP2000中,也可对完整运动方程进行直接积分。直接积分方法有以下优点:1)可考虑模态耦合的完全阻尼;2)对产生大量模态的撞击和波传播问题更有效;3)可在时程分析中考虑所有非线性,例如考虑材料弹塑性时不能用FNA方法。但直接积分结果对时间步长十分敏感,用户可用减小时间步来运行,直至步长的大小使结果不再变化。 实际工程中要依据工程特点、非线性分析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来讲含有少量非线性单元如包含阻尼或隔震的结构体系,优先推荐使用FNA方法。 4 阶段施工分析 阶段施工即为定义一系列施工阶段,在每一个施工阶段里面能够增加或去除部分结构、选择性地施加部分荷载以及考虑龄期、收缩和徐变等时间相关的材料性能,以模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刚度、质量、荷载等的不断变化。阶段施工是一种非线性静力分析,在

SAP2000—三层框架分析

SAP2000—三层框架分析 1引言 SAP2000自诞生以来,就已经成为最新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代名词。在多次的升级换代中,SAP2000保持了原有产品的传统功能,新增功能使得软件更加完善、直观和灵活,简洁的用户界面,在交通运输、工业、公共事业、运动和其它领域,为结构设计工程师提供更加得心应手的分 析引擎和设计工具。作为学习桥梁设计的研究生,学习SAP2000是针对结构动力分析所必不可少的功课。在石岩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真正接触到桥梁抗震。老师从理论剖析解构到软件模型建立分析,最后应用于实际的桥梁建设。结课作业在即,我也对桥梁抗震有了初步全面的了解,尤其是SAP2000软件的应用,其简洁又准确的计算让我对整个软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此,以三层框架的动力分析为结课作业。 2背景 2.1三层框架 某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民用房屋。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结构的阻尼比为ζ=0.040。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600mm。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主筋用HRB335级钢,箍筋采HPB235级钢。底层层高为3.8m,第二层和第三层层高为3m。

图1 结构模型示意图 2.2结课作业要求 (1)结构质量和刚度 质量/(×105 kg) 刚度/(×108 N/m) 学号姓名 m1m2m3k1k2k3 1.94400 1.10000 1.10000 1.18470 2.62560 2.40680 (2)输入的地震动 学号姓名编号PGA/g NPTS DT/s MG01 0.2704 4000 0.01 (3)计算结构的周期和振型; (4)输入表2给定的地震动记录,并将PGA调整为0.4g,通过时程分析,计算得到动力反应(各点位移、基底反力); 3模型建立 1)点击建立新模型,先选择好单位是N,m,C,然后点击轴网模型。点击确定,之后会出现快速网格线的划分,这里可以不用管,因为我们模型简单,可以在之后的节点建立那里自己定义节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之后就可以关闭轴网,调整二维视图到Z-X。接着建立其他两个节点。

sap2000精华贴(受益匪浅)

sap2000入门栏2005年精华贴整理(zz) 2011-07-24 11:33:35| 分类: application of f | 标签:sap2000 |字号大中小订阅 1、局部坐标系 在sap2000中点、线、面等单元都有局部坐标系,且用了三种颜色(红、蓝、白)来表示其局部坐标。但我不明白这三种颜色究竟谁代表了axial 1、 axial 2、axial 3? 答: (a)红色----1轴、白色----2轴、蓝色----3轴。king.zk (b)局部坐标系的规定如下: 1轴为轴向,从i点到j点。当杆件为水平时,2轴的方向与整体坐标系的z轴正向一致;而当杆件为竖直时,2轴方向与整体坐标系X轴正向一致,3轴为右手螺旋规则,依据1、2轴而定。 lijianning 2、SAP2000软件在建立模型时,无法考虑箍筋间距和箍筋直径大小,软件仅能就所配置的端面大小给予适当的箍筋量,而在实际工程中是要考虑这些的,涉及到截面剪力强度大小计算等问题。想问的是,现在很多设计院和研究所已将SAP2000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抗震性能评估,这些结果可靠吗?不知SAP新版本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2005-04-19 答:在实际设计的时候,sap会给出所需要的剪切钢筋面积,这与截面设计时候是否有箍筋没有关系。至于做抗震评估,如果这里你的抗震评估是指使用pushover方法的话,那么也许可以这么做: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受限制混凝土的曲线,让它来考虑箍筋的作用,这样将问题转移到定义合理的本构关系上去了。ocean2000 3、SAP2000截面设置的梁配筋问题 各位大侠:小弟初涉sap,有几个比较初级的问题: (1)在sap2000中,对于梁、柱的配筋,只对纵筋的截面进行定义,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还存在箍筋配筋的问题。 (2)在sap2000中,对于梁、柱的配筋,只给了一个截面进行定义,而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梁两端和中间段的配筋有时是不一样的,还有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大家如何处理的?(3)在进行pushover推覆分析中,要设置塑性铰特性,sap2000给出了默认值,而实际的铰特性小弟认为应该对杆件进行试验,或者用专门的软件来计算,不知大家如何处理?如果用软件来计算,望能告知或者提供上来,不胜感激! (4)sap2000中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用到的地震波,其文件格式是什么?地震波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还是完全按照自己处理的地震波的时间间隔来定? 答: (1)、sap2000在采用混凝土设计的时候会计算判断出所需要的纵筋和箍筋的面积,以结果的形式体现出来,定义截面的时候只是一个初始设置。 (2)、定义截面钢筋面积,是从杆系结构模拟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钢筋面积定义在两边和中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倒是箍筋的问题很难受,因为箍筋对延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没有考虑箍筋的作用也算是一种保守的做法吧。 (3)、关于塑性铰参数的问题,可以自定义,这个参数可以计算的软件也很多,应该能计算截面M-转角,或者M-曲率的就可以,这两个可以根据塑性铰长度进行转化,自己编写程序也可以啊,采用条带法,可以参考一些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的资料。 (4)、地震波文件采用txt就可以,时间可以自己设置。 4、如何输入fy(屈服强度),fu(抗拉强度)?? 答:输入标准值, 而不是设计值 cmliu 5、SAP20009.04版本中的“Pattern Live Load Factor”的含义?2005-01-06 答:样式活荷载折减系数。

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学习资料

SAP2000学习提纲 一、SAP2000简介 SAP2000是基于有限元法的结构分析软件,在SAP2000三维图形环境中提供了多种建模、分析和设计选项,且完全在一个集成的图形界面内实现。建模简单、形象,建立结构几何模型的同时也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二、有限元分析方法 通俗地说,有限元法就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有限元法最初的思想是把一个大的结构划分为有限个称为单元的小区域,在每一个小区域里,假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都是简单的,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都容易通过计算机求解出来,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有限元法中的相邻的小区域通过边界上的结点联接起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插值函数描述每个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求解过程只需要计算出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非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是通过函数插值获得的,换句话说,有限元法并不求解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变形或者应力。 三、SAP2000建模的基本步骤 1、SAP2000坐标系 SAP2000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整体坐标记为x,y,z三个方向轴是互相垂直的并且满足右手准则。SAP2000总是假设z轴是垂直轴,自重总是沿-z方向作用。SAP2000以1,2,3轴表示单元局部坐标系。 整体坐标系的作用: 1)节点坐标的确定; 2)节点约束信息; 3)节点荷载; 4)整体方程组的建立; 5)节点位移输出。 局部坐标系的作用: 1)单元刚度方程的建立; 2)单元材料特性和截面几何特性; 3)单元荷载的输入; 4)结构的内力输出。

2、模型对象尽量与实际构件一致,尽量按照实际情况输入。 模型初始化(设置单位制) 模板建模 设置轴网dxf文件导入 定义材料 定义截面 绘制模型 施加支座约束 定义荷载工况 定义组合 运行结构分析 分析结果输出 3、建模之前首先选定单位制。 4、简单模型尽量由SAP2000直接建模,由dxf文件导入模型时应使dxf文件中的图形位于坐标原点,且使图形坐标轴与SAP2000整体坐标系一致。 5、钢材的材料属性需要修改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注意钢通属于冷弯型钢设计强度为205 N/mm2,屈服强度适当减小。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资料

S A P2000建模和分析 过程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 在家一边做论文,一边把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整理了下 1.轴网: a:文件---新模型---轴网。笛卡尔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矩形,柱面坐标可以定义立方体弧形。 添加局部坐标系:单击鼠标右键---编辑轴网数据---添加新系统(原点位置:0、0、0;在快速绘制,第一个网格位置中可以输入局部坐标相对于总坐标的位置;不可以在一个视窗中同时显示整体坐标、局部坐标,可以通过屏幕右下方的选择区切换。 b:文件---导入:CAD文件、EXCEL等。 注:cad中定义不能使用0图层定义新的图层;在导入时,cad的铅垂方向和世界坐标wcs中X、Y、Z、轴的哪一个轴对应,相应的选择对应的轴(全局上方向),也可以在cad中进行旋转操作,也可以通过施加重力方向的荷载校核;结构导入模型时偏离整体坐标原点太远,可以在cad中将模型移到通用坐标系WCS原点,或在sap2000中进行模型整体移动; cad中采用的是浮动坐标,导入sap2000后会出现极少的位差,可在“交互数据编辑功能”里修改; cad中的曲线杆件不能导入sap2000中,可以利用cad的二次开发技术将圆弧、椭圆等线段修改成直线线段;由cad导入的线段必须为直线,不能为多段线。 c:程序自带的已定义属性的三维“框架”。 1.1:修改轴网: 转化为一般轴线:即可完成对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中轴线的编辑、修改。

编辑数据---修改显示系统----粘合到轴网线:某楼层层高不一样时,可在-修改显示系统修改z轴坐标,构件会随着轴网一起移动。. 2.定义材料: 定义---材料(有快速添加材料和添加新材料)。快速添加材料是程序已经定义好了的,可以定义钢和混凝土,当“快速添加材料”中没有要定义的材料时,则需要自己手动在“添加新材料”中定义。 3.定义截面: 框架单元:用来模拟梁、柱、斜撑、桁架、网架等。 面截面: Shell(壳)、plane(平面)、Asolid(轴对称实体) Shell: 膜(仅具有平面内刚度,一般用于定义楼板单元,起传递荷载的作用);壳(具有平面内以及平面外刚度,一般用于定义墙单元,当h/L<1/10时为薄壳,忽略剪切变形) 板(仅具有平面外刚度,仅存在平面外变形,一般用来模拟薄梁或地基梁) 4:绘制模型: 一般是定义好某种截面后再绘制该截面。 绘图---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支撑、快速绘制次梁、绘制矩形面单元、快速绘制面单元… 或者点击sap2000左边的快捷键 可以切换不同立面,不同平面,再执行带属性复制命令:框选要复制的构件---编辑---带属性复制。 注:绘制xxx可以自己指点杆件的长度、板的大小而快速绘制xxx只绘制形成节点的杆件和板面。 改节点标高:编辑---编辑点---对齐点。

SAP2000建模和分析过程

SAP 2 0 00建模与分析过程 在家一边做论文,一边把SAP 2 000建模与分析过程整理了下 1、轴网: a:文件--新模型-一轴网。笛卡尔坐标可以立义立方体矩形,柱而坐标可以泄义立方体弧形。添加局部坐标系:单击鼠标右键…编借轴网数据-一添加新系统(原点位置:0、0、0;在快速绘制,第一个网 格位宜中可以输入局部坐标相对于总坐标得位置;不可以在一个视窗中同时显示整体坐标、局部坐 标,可以通过屏幕右下方得选择区切换。 b:文件-一导入:CA D文件、EX CEL等。 注:c a d中左义不能使用0图层立义新得图层;在导入时,c a d得铅垂方向与世界坐标w c s 中X、Y、乙轴得哪一个轴对应,相应得选择对应得轴(全局上方向),也可以在cad中进行旋转操作,也可以通过施加重力方向得荷载校核;结构导入模型时偏离整体坐标原点太远,可以在c a d中将模型移到通用坐标系WCS原点,或在s a p 200 0中进行模型整体移动;c ad中采用得就是浮动坐标,导入sa p 20 0 0后会出现极少得位差,可在“交互数据编借功能” 里修改;cad中得曲线杆件不能导入sap2000中,可以利用c a d得二次开发技术将圆弧、椭圆等线段修改成直线线段;由cad导入得线段必须为直线,不能为多段线。 c:程序自带得已定义属性得三维“框架”。 1、1:修改轴网: 转化为一般轴线:即可完成对整体坐标与局部坐标中轴线得编借、修改。 编借数拯一一-修改显示系统一…粘合到轴网线:某楼层层高不一样时,可在-修改显示系统修改z轴坐标,构件会随着轴网一起移动。、 2、定义材料: 定义…材料(有快速添加材料与添加新材料)。快速添加材料就是程序已经泄义好了得,可以泄义钢与混凝上,当''快速添加材料”中没有要定义得材料时,则需要自己手动在"添加新材料”中定义。3、定义截面: 框架单元:用来模拟梁、柱、斜撑、桁架、网架等。 面截面:S h e II (壳)、p 1 ane (平面)、Asolid(轴对称实体) Shel 1 :膜(仅具有平而内刚度,一般用于泄义楼板单元,起传递荷载得作用); 壳(具有平面内以及平而外刚度,一般用于左义墙单元,当h /L<1 / 10时为薄壳,忽略剪切变形)板(仅具有平面外刚度,仅存在平面外变形,一般用来模拟薄梁或地基梁) 4 :绘制模型: 一般就是定义好某种截而后再绘制该截面。 绘图?一一绘制框架/索/刚束、快速绘制框架/索/刚朿、快速绘制支撑、快速绘制次梁、绘制矩形而单元、快速绘制面单元...或者点击s a P20 0 0左边得快捷键 可以切换不同立而,不同平而,再执行带属性复制命令:框选要复制得构件-一-编辑--一带属性复 制。 注:绘制x x x可以自己指点杆件得长度、板得大小而快速绘制xxx只绘制形成卩点得杆件与板面。 改节点标高:编辑一?一编辑点一-对齐点。 布置梁、柱时,co n t i n u ou s为固结,p i n n e d为较接。 绘制一棍框架后,可以利用“拉伸点成框架/索”来完成其它棍框架得绘制框选一?一编辑… 拉伸?一?“拉伸点成框架/索”。 绘制板时,选择none则不讣板重但可以传递荷载。

sap2000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SAP2000? 三维结构 线性和非线性 静力动力 分析设计程序 基本分析参考手册

COPYRIGHT The computer program SAP2000 and all associated documentation are proprietary and copyrighted products. Worldwide rights of ownership rest with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Unlicensed use of the program or reproduction of the documentation in any form, without prior written authorization from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is explicitly prohibited.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copies of this documentation may be obtained from: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95 University Avenue Berkeley, California 94704 USA tel: (510) 845-2177 fax: (510) 845-4096 e-mail: info@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web: https://www.doczj.com/doc/ad9389096.html, ? Copyright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1978–2002. The CSI Logo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SAP2000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In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