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 w,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显著。

标签:前列地尔;舒血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

后循环缺血指的是因动脉硬化、动脉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等原因引起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后循环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总数中,该病的发生率约占20%[1]。患者临床以眩晕、呕吐、头痛、视觉障碍、短暂性意识丧失、肢体麻木、面部麻木等为主要表现。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0±9.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

2.0±9.6)岁。两组患者均经CT/MRI检查排除脑梗死及其他的颅内病变,均于发病后24 h入院治疗,均于入院时进行心电图、血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以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 w,治疗过程中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及时处理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治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经6个月随访未有复发;显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存在轻微昏沉,或者眩晕轻微且伴随症状减轻或者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有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减轻,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无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未有改善或者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為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前列地尔与长春西丁治疗急诊眩晕的效果比较观察

前列地尔与长春西丁治疗急诊眩晕的效果比较观察 发表时间:2017-08-25T14:03:18.8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作者:阳振旻 [导读] 前列地尔在急诊眩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衡山县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3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药物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评估。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眩晕患者分为4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观察组和40例采用长春西丁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组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急诊眩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急诊眩晕;前列地尔;长春西丁;生活质量 急诊眩晕是门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1],是一种主观症状,患者主观感觉表达不一,属于非特异性的一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以眩晕、失衡、头昏、耳鸣及视力模糊为主。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治疗眩晕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我院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眩晕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现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课题的实验对象共计8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计算机法将80例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患者的年龄在26岁至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6.11±6.3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4例、女36例,患者的年龄在24岁至7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62±5.63)岁。80例急诊眩晕患者的基线资料构成因素经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计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40例急诊眩晕患者采用前列地尔予以治疗。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为:前列地尔注射液Sig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Sig100ml,I.v.drip,q.d。持续用药1w。 对照组40例急诊眩晕患者采用长春西丁予以治疗。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为:长春西丁注射液Sig20mg+5%葡萄糖溶液Sig250ml, I.v.drip,q.d。持续用药1w。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后,眩晕、失衡、头昏、耳鸣及视力模糊等病症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80%或彻底消除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用药后,眩晕、失衡、头昏、耳鸣及视力模糊等病症和体征较治疗前改善≥50%且≤79%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有效;用药后,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无效[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百分率和(±s)表示计数和剂量资料,相互比较分别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急诊眩晕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两组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20%,组间实验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详情数据见表1。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是机体对空间关系定向感染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3]。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如未及时接受治疗,极容易出现思维下降、脑血栓、脑溢血、中风偏瘫,甚至猝死等并发症,危害极大。前列地尔属于外源性前列腺素[4],可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抑制血栓形成。长春西丁为脑血管扩张剂,可以平滑血管,增加脑血管流量和耗氧量。有报道指出[5],前列地尔对改善急

中医优势病种治疗难点分析(眩晕、中风)

一、中风(脑梗死)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难点分析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的范畴,临床上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艰涩等为主症。目前,对脑梗死的治疗,单纯中医或西医均有局限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梗死病因病机是在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上,在情绪变化、活动、寒冷等因素诱发下,导致大脑局部血运障碍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治疗主要从重建血供、抗炎、神经元保护三方面进行干预。药物主要有溶栓剂抗凝剂、抗炎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元保护剂,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疗效一般等影响应用。 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导致淤血阻滞、痰热内蕴,或肝阳化风、血随气逆,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扑不遂,发为中风。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证,气血逆乱。中风病的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也具有局限性,如:对于如何使脑梗死灶迅速在通、以减轻缺氧缺血对于脑组织的损害,中医药也力不从心。 据有关资料统计,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够接受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也只有4%-6%。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病时间窗的限制,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在我国,有条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就更少。因此u,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的更加紧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的治疗在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脑梗死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问题如下: 1.1脑梗死急性期 1.1.1西医指南的尴尬:假设某患者入院时间超过6小时,急查纤维蛋白原不高或偏低,无心脏病史,无低灌注,似乎除了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治疗的。目前,在国内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针剂广泛的运用于脑梗死患者,疗效是可以感受的到的,但是中医药的询证医学证据一直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一块短板。规范化的临床观察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还有就是中药疗效的评价。 1.1.2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多存在脑水肿的温柔,脑水肿往往是导致脑疝等恶性后果的主要原因,西医固然可以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脱水药,但该类药物的心肾毒副作用常会限制其在老年患者身上的使用,还有对于肾衰竭患者,西医除了透析治疗并无更多良策,而中医理论有可能通过活血利水、通府逐水等手段改善患者脑水肿;或中西医结合,减少甘露醇等脱水剂的用量,以期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但目前有关中医药抗脑水肿研究并不多。

眩晕辨证论治分型

眩晕 1.风痰上扰 症状: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而时吐痰涎,少食而多思睡,舌胖苔浊腻或厚腻而润,脉滑或弦滑或脉濡缓。 辩证分析:头晕伴摇晃漂浮感,风性主动,故为风象,脾胃不健则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则头晕,浊阴不降故头重如裹,痰浊中阻,气机不畅故胸闷恶心,脾胃不健故少食,痰浊蒙蔽清窍故思睡。舌质淡红,苔润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象。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制半夏10g 白术12g 天麻10g 茯苓15g 生姜3g 橘红6g 大枣2枚 2.阴虚阳亢 症状: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颧红,耳鸣,盗汗,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辩证分析:阴虚则阳亢,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耳鸣,阳升则面赤颧红,阴虚则内热,故五心烦热盗汗,内热扰动心神故心烦失眠多梦,阴虚则津亏,故目涩口干。舌红少苔,脉细弦数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 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10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生龟板15g先煎生白芍15g 元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6g 生麦芽6g 茵陈6g 甘草5g- 3.肝火上炎 症状:头晕胀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辩证分析:肝阳化火,火性炎上,上扰清空则眩晕,头痛且胀,火现于面则面红目赤,火化味为苦,故口苦,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肝在志为怒,肝气实则怒,故易怒,舌红苔黄脉弦为肝火上炎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 钩藤12g 石决明18g 川牛膝12g 益母草10g 黄芩10g 栀子10g 杜仲10g 桑寄生10g 夜交藤10g 茯神10g 4.气血亏虚 症状: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神疲懒言,面色晄白,唇甲苍白,心悸少寐,纳少体倦,舌淡胖嫩,边有齿印,苔少或薄,脉细或虚弱。 辩证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晄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明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胖嫩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或党参)6g 黄芪10g 当归1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熟地黄15g 生白芍10g 肉桂3g 枸杞子10g 怀牛膝6g 炙甘草6g 5.肾精不足 症状:头晕而空,精神萎靡,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齿摇耳鸣,或有遗精滑泄,发枯脱落,颧红形瘦,咽干,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辩证分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则髓海不足,上下俱虚,故头晕而空,脑为元神之府,髓海空虚则精神萎靡,失眠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故耳鸣,偏阴虚则形瘦咽干,偏阳虚则形寒肢冷,舌嫩红脉细为肾虚之象。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15g 龟甲30g 黄柏15g 杜仲12g 怀牛膝15g 天冬15g 生地30g 麦冬15g 党参15g 茯苓15g 6.痰瘀阻窍 症状:眩晕而头重昏蒙,神疲气短,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辩证分析:饮食伤脾,脾失健运则湿聚生痰,痰阻则气滞,气滞则血瘀,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加之瘀血阻窍故头晕,头重昏蒙。痰浊中阻,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唇甲紫绀,肌肤甲错为血瘀之征,舌有瘀斑脉滑为痰瘀阻窍之象。 治法: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方药:涤痰汤和通窍活血汤。胆南星10g 枳壳10g 茯苓15g 川连6g 水蛭10g 陈皮10g 石菖蒲10g 竹茹10g 红花30g 丹参30g 麝香0.25g(冲服,或白芷10~15克代)石决明25g 赤芍15g 桃仁15g 川芎10g 菊花10g 牛膝10g 葱3根姜3片大枣3枚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辨证临床诊疗指导标准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辨证临床诊疗指导标准 聂云天1王慧荣2孙权(通讯作者)3 (1齐齐哈尔医学院2012级临床专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 2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 3 齐齐哈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161006) 本文刊登在《医学信息》杂志,2013年第26卷第7期 【摘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古今中外临床上都对后循环缺( posteriorcirculation ischemia,PCI)都进行过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中医学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着独到的诊疗见解,本文阐述后循环缺血的基础知识,祖国医学的辩证分型、辩证治疗以及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最新认识。从中医辩证学理论方面将对后循环缺血性的发病机制以及分型治疗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中医辩证理论基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字]:“后循环系统”、“眩晕”“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basic knowledge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the motherland medicinedialectical classification, dialectical treatment and modern medicine thelatest understanding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From the aspects of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o the pathogenesis of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researches in treatment and classification, anddiscusses the dialectical theory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ischemic vertigo play a guiding role. Keywords: "CirculatorySystem", "Vertigo""Ischemia"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临床上都对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都进行过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中医学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着独到的诊疗见解。大量临床数据表明老年人是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将大大延长患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此篇文章将详细论述关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辨证临床诊疗的内容。 1后循环系统的解剖学基础以及血液供应

后循环缺血孤立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

后循环缺血孤立性眩晕与偏头痛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9-10-30T11:25:32.0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3期作者:孙雷 [导读] 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青冈县人民医院 151600 摘要:目的对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组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其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患有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疾病的患者52例,患有偏头痛性眩晕疾病的患者48例,分为两组疾病进行临床观察,同时主要采取后循环缺血(PCI)的高危因素检查、眼动检查和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及头颅MRI等检查方法,分析其各自的特征体现。结果 52例PCIV患者,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5例头颅MRI异常(腔隙梗死)。48例MV患者,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结论通过对PCIV和MV两组患者的症状分析,可见M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比PCIV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小,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高刺激ABR不能作为PCIV与MV的鉴别点,但对与其他类型眩晕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单发性;眩晕;偏头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ethods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and migraine vertigo(MV).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and 48 patients with migraine vertigo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clinical observ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eye movement examination and high stimulation rate audibility were mainly adopted.Brainstem response(ABR)and cranial MRI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Results Among 52 patients with PCIV,21 had abnormal blood pressure,9 had abnormal blood lipid or(and)blood sugar,23 had abnormal blood vessel ultrasound,8 had blackness or dizziness before suddenly rising,17 had abnormal high stimulation of ABR,and 5 had abnormal cranial MRI(lacunar infarction).Among 48 MV patients,41 were motor sickness,17 were sensitive to exercise,25 were phobia or/or phobia,31 were migraine,13 were eye movement abnormalities,3 were MRI abnormalities,and 36 were hyperstimulation ABR abnormalities.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CIV and MV,we can see that the onset age of MV patients is younger than that of PCIV patients.The onset symptoms of PCIV mainly manifest in blood pressure,dyslipidemia or(and)abnormal blood sugar,arteriosclerosis and so on.The onset symptoms of MV mainly manifest in motor disease,motion sensitivity,photophobia or atherosclerosis during seizures.(and)fear.Head MRI is help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High stimulus ABR can not be used as a differential point between PCIV and MV,but it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tiating from other types of vertigo. [keywords]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ingle;vertigo;migraine 近年来,产生眩晕状况的患者逐渐增多,不仅发病率极高,而且其发病时产生的症状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病理的复杂性为这类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这种急性发作性眩晕症状认识的深入,确立后循环缺血(PCI)的临床诊断,在临床上凸现单发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与偏头痛性眩晕(MV)两者鉴别诊断的必要。所以,本文围绕PCIV与M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探讨这两类眩晕的临床诊断与鉴别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的选择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眩晕症状患者。PCIV52例,其中,男2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8.1(29-78)岁。MV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3(11-65)岁。 1.2 PCIV的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将单发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确定为:缺血事件相关的眩晕,但无大脑后部、脑干和小脑受累的症状及体征,同时要求排除所有其他类型的眩晕(其他类型的耳源性眩晕、低血压、偏头痛性眩晕或精神性眩晕等);高刺激率ABR检查结果提示内耳缺血;有后循环缺血的高危因素,如变位眼前发黑或晕,血压、血脂、血糖、血管超声、MRI、高刺激率ABR、视动等发生异常情况。 1.3 MV的诊断标准肯定的MV诊断依据Neuhauser等[2]标准:①中度以上的发作性眩晕;②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委员会的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3];③至少2次眩晕发作有下列之一的偏头痛症状:偏头痛性头痛、畏光、畏声、视觉或其他方面的先兆;④排除其他病因。可能的MV诊断依据Neuhauser等[2]的标准:①至少1次中度以上的发作性前庭症状;②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头痛分类委员会关于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偏头痛;眩晕发作时出现偏头痛;偏头痛加重的因素可以加重眩晕:特定的食物、睡眠差、激素改变;抗偏头痛治疗有效并除外其他疾病。 1.4 检查方法与结果判定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高刺激率ABR分别采用11.1Hz和51.1Hz的刺激率,并比较两者Ⅰ-Ⅴ波潜伏期的差值,超过0.28ms(包括0.28ms)为异常。 2 结果 PCIV患者52例,其中血压异常21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9例;血管超声异常23例;突然起身眼前发黑或头晕8例;高刺激ABR异常17例;20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5例(腔隙梗死)。前庭功能检查37例,冷热试验异常13例,眼动检查异常24例。 MV患者48例,运动病41例,运动敏感17例,畏光或(和)畏声25例,偏头痛31例,眼动异常13例,MRI异常3例,高刺激ABR异常36例。7例患者接受头颅MRI检查,未发现异常。 PCIV与MV鉴别要点:MV平均年龄小于PCIV患者。临床表现:PCI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血压、血脂或(和)血糖异常、动脉硬化等;而MV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运动病、运动敏感、发作时畏光或(和)畏声。头颅MRI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晕后循环缺血与神经科诊断误区-高山

头晕、后循环缺血和神经科医生的某些诊断误区 高山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科门诊头晕/眩晕的病人很多,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往往会犯某些错误,归纳起来有两类错误,错误一是把头晕/眩晕的主要原因归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这个目前已经被淘汰的名称,错误二是臆断某些异常检查结果为头晕/眩晕或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原因。这些病人不但在神经科就诊,可能还会到耳鼻喉科就诊,耳科医生如果对神经科医生所犯的上述错误不清楚,当看到病人在神经科被诊断为VBI,就误认为这个病人有VBI,甚至还影响了某些耳科医生的诊断思路,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诊断误区我们神经科医生要尽量避免,耳科医生也要引起注意。 一、VBI已更名为后循环缺血(PCI) 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国际上对于PCI认识的过程,国际上七十年代就已经不再使用“颈动脉供血不足”,明确颈动脉缺血只有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两种形式,九十年代以后国际疾病分类中也不再使用VBI,2000年国际卒中权威Caplan教授建议统称为“PCI”。因此,2006年的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号召大家不再使用VBI这个名称,而统一使用PCI,指的是后循环的脑梗死和TIA。从字面看起来,VBI与PCI名称的主

要差别VBI是“供血不足”PCI是“缺血”,似乎是在咬文嚼字,“缺血”就比“供血不足”要文雅或高明得多吗?我想不是这样的,更名很重要的一层用意是为了纠正或限定这个诊断的内涵和外延,因为长久以来VBI被滥用了,很多不是“缺血”或“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头晕/眩晕都被当成了缺血或供血不足。 那么,我国大量中老年人的头晕/眩晕是怎样被诊断为VBI的?临床表现上认为其为既非正常但又未达到缺血标准的一种状态,并借助颈椎-X光片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出诊断。既非正常又未达到缺血标准的状态在临床上很难界定,而这两项辅助检查用来诊断VBI或者PCI又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颈椎骨质增生不是PCI的主要病因 门诊就诊的头晕/眩晕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拍过颈椎-X片的,尤其是老年人。颈椎-X片报告上常出现的诊断有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这些病人自己都会问“大夫,我脑供血不足是不是颈椎病引起的?”在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和2009年头晕诊治流程专家共识[2]中都通过文献复习告诉我们,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在相同年龄的老年人,是否有VBI 者其骨质增生的程度没有差别,所以,颈椎病不是PCI的主要病因,不能根据颈椎片上的骨质增生就判断病人的头晕/眩晕为颈椎病所致,或颈椎病所致的VBI。其实一细想就明白,老年人谁没有骨质增生呢?但多数病人的骨质增生是不能解释其头晕/眩晕的,因此,对于拍了颈椎-X片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其头晕/眩晕同样要认真分析

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每伴恶心、呕吐、汗出等,甚则昏倒。西医学中的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等可出现眩晕。 1病因病机 1.1 肝阳上亢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或肾阴素亏, 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1.2 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 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而致眩晕。 1.3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使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 海不足,导致眩晕。 1.4 痰湿中阻嗜酒肥甘,饥饱劳倦,损伤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2治疗方法 2.1 辨证组方 2.1.1 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30克,石决明9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菊花9克。 2.1.2 益气养血 归脾汤加减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远志10克,酸 枣仁10克,木香6克,熟地黄10克。 2.1.3 补肾益精 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0克,山药9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0克,肉桂10克,菟丝子12 克,附子6克,珍珠母30克。 2.1.4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导痰汤加减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9克,枳壳9克,胆南星9克,天麻10克,川芎 12克。 2.2 中成药 2.2.1 眩晕宁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功能健脾化痰,补益肝肾。适用于痰湿上蒙或肝肾 不足所致的眩晕。 2.2.2 脑立清片每次4片,每日2次。功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 晕目眩。 2.2.3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3次。功能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2.3 单方验方

眩晕 中医辨证及治疗

眩晕 【概述】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本症可出现于多种内科疾病中,常见于高血压、贫血、美尼尔综合征(梅尼埃病)等病中。 【病因病理】 眩晕的病因分为本虚和本虚标实两类。本虚常由阴亏、气血亏虚、髓海不足等而致眩晕;本虚标实多为肝阴亏虚,肝火上扰,或脾胃虚弱,痰浊中阻而致眩晕。 病理变化为阴虚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或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成疾,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发眩晕。 【诊断要点】 1.有高血压、贫血等病史。 2.头晕目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 3.体检可有血压升高或贫血貌,也可无阳性体征。 4.血液检查可有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目的降低。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看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 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更盛,故头晕、头痛加甚;阳升则面部潮红;肝旺则急躁易怒;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征。 2.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s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 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气血虚则面色眺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3.肾精不足症状:眩晕而见精神委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造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委靡;肾虚,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时时耳鸣;精关不固,则见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症状:眩晕而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

头晕与后循环缺血

2015-01-09 何俐眩晕论坛 眩晕是一种空间定位障碍,是人体平衡系统失调而出现的运动性错觉或幻觉。眩晕(vertigo)一词是从拉丁文“vertere (围绕着旋转)”演变而来。眩晕患者常有周围环境或自身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倾倒、漂浮或自身不稳等。眩晕发病率高,国内统计65 岁以上人群,男性患病率为39%,女性为57%,与国外统计一致。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表现之一,但目前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存在简单地将眩晕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或诊断为“颈椎病压迫血管”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进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眩晕的分类 目前,以Hojt 分类为基础、按照眩晕发生的机制和性质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耳蜗前庭及前庭神经病变所致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常见病因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外耳道病变等。 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核及其核上纤维联系、内侧纵束、小脑或大脑皮质病变所造成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病因有后循环缺血、后循环出血、小脑脑干肿瘤、脑干脑炎、多发性硬化、颅颈交界区畸形、偏头痛性眩晕、癫痫性眩晕、颈性眩晕等。前庭中枢性眩晕病因多样但相对较为少见。在临床诊断中需注意除偏头痛性眩晕外,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为唯一表现。 非前庭性眩晕病因包括眼源性眩晕(青光眼、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虹膜炎和视网膜炎等)、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眩晕(贫血、白血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眩晕(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所致眩晕(低血压等)、精神疾病所致眩晕(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等)。 眩晕的诊断 一项对德国200 名眩晕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精神源性眩晕和偏头痛性眩晕。在我国,前庭周围性眩晕约占73%~87%,前庭中枢性眩晕约占7%~10%,非前庭性眩晕约占5%~15%。 眩晕的诊断需要针对性的详细了解病史资料,包括诱因、起病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而突发性眩晕的伴随症状,往往能提供重要的根据。如为前庭性眩晕较轻、症状持续存在而无耳部症状,首先要考虑前庭神经元炎;前庭性眩晕突发而伴一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则考虑突发性耳聋;眩晕伴意识丧失、抽搐等考虑癫痫性眩晕;眩晕伴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甚至有定位体征,多是后循环缺血;眩晕伴头痛、多梦、失眠、心悸和多汗等而无其他阳性体征,多为精神性眩晕等。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 w,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显著。 标签:前列地尔;舒血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 后循环缺血指的是因动脉硬化、动脉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等原因引起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后循环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总数中,该病的发生率约占20%[1]。患者临床以眩晕、呕吐、头痛、视觉障碍、短暂性意识丧失、肢体麻木、面部麻木等为主要表现。本文旨在观察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1.0±9.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 2.0±9.6)岁。两组患者均经CT/MRI检查排除脑梗死及其他的颅内病变,均于发病后24 h入院治疗,均于入院时进行心电图、血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以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 w,治疗过程中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及时处理呕吐、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治疗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治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经6个月随访未有复发;显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存在轻微昏沉,或者眩晕轻微且伴随症状减轻或者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有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减轻,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无效,即患者眩晕及其他症状未有改善或者加重[2]。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為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眩晕的中医辩证治疗(1)

眩晕中医辩证治疗 尉氏县中医院急诊科高玉杰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血亏虚 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 【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一旦发生眩晕症,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防止眩晕症复发,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 一、要进行饮食调养。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可补充身体之虚,使气血旺盛,脑髓充实。对因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

前列地尔的使用注意事项

前列地尔的使用注意事项 前列地尔属于天然前列腺素(PG) 类物质。20世纪60 年代初确定前列地尔的化学结构为具有一个五碳环和2 条侧链的二十碳脂肪酸的基本骨架。内源性前列地尔在体内分布广,含量少,一般细胞均能合成,在局部发挥生物学作用并迅速失活。前列地尔是一种高效生物活性物质,不仅有明显扩张血管作用,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改善微循环,防止动脉粥样化脂质斑块形成和改善神经损害等作用。 我院使用的2种前列地尔都是脂质体 将其封入脂微球中制成前列地尔脂质体(Lipo2PGE1 ) ,对病变血管有特殊亲和性,可将PGE1 运送到特定的病变部位,使药物更好地聚集于炎症病灶及血管,同时可减少其首次经过肺循环时被代谢;减轻对血管的刺激作用,是病人易耐受。 前列地尔维持给药的稳定性 前列地尔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在输液泵中配伍的稳定性,证明配伍后在2h内前列地尔的含量变化<5%,但超过2h前列地尔含量迅速下降。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前列地尔在溶液中不稳定,时间延长分解加速;②输液泵材质对前列地尔有吸收;③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前列地尔受光线,温度及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 联合用药 1.前列地尔联合通心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NP是糖尿病常见且具有多种表现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月50%,其发生、发展史代谢异常和神经血液供应障碍共同参与的结果,而血管构造、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的障碍最终导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 前列地尔可改善红细胞变型能力而降低血液黏度,进而改善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可使血管扩张,提高血流量,改善微血管障碍,调节组织中环磷腺苷水平和ATP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合成,防止血栓形成,缓解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神经功能,促进受损伤神经的回复。 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药物组成,临床试验证明,通心络胶囊具有降脂抗凝、增强纤溶活性、保持血管通畅,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解除血管痉挛的功能,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是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二者联用,起到了协同作用,能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与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疏血通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其能明显降低三酰甘油、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具有抗凝作用,抑制血栓形成,并可溶解血栓,同时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