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

DB41/T 781—20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4.1 评价目的

4.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4.1.2明确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产生和(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等,分析其危害程度及产生的原因,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对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环节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4.1.3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申报等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4.2 基本原则

4.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4.2.3现状评价工作应在常态生产状况或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5.评价依据

5.1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5.2 GBZ 1、GBZ 2、GBZ 158、GBZ 159、GBZ/T 160、GBZ/T189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和标准。

5.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审查文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资料;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的资料。

6.评价范围与内容

6.1范围

应包括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全部工作场所,未委托评价的部分应予说明。6.2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建筑卫生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

7. 评价程序

职业病危害现转评价程序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具体工作程序参见附录A。

7.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参见附录B。

7.2 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核实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7.3 报告书编制阶段

将所得的资料和检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对其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做出结论,最后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报告书内容与格式参见附录C。

8.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编制

8.1总论

8.1.1评价目的

按4.1的规定编制。

8.1.2评价依据

按5的规定编制。

8.1.3 评价范围

根据用人单位实际情况,按6.1的规定编制。

8.1.4 评价内容

按6.2的规定编制。

8.1.5 评价方法

描述评价过程中应用的评价方法。

8.1.6 评价程序

用文字或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工作过程。

8.1.7 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机构对评价活动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8.2 用人单位概况

8.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性质、成立时间、地址、年度产值、资产总额、产品设计年产量、产品实际年常量、生产运行状况、人员构成。

8.2.2 地理位置及有关自然条件

简述用人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气象条件,附厂址地理位置图。

8.2.3 厂区平面布置

简要介绍用人单位厂区平面布置情况,附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8.2.4 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

包括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的名称、年使用量或产量、用途。

8.2.5 生产工艺

简要介绍主要生产工艺,并绘制工艺流程图。

8.2.6 生产设备

包括主要生产设备的名称、数量、分布。

8.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8.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评价需要,合理化分若干评价单元。

8.3.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8.3.2.1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8.3.2.2 生产环境和老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8.3.2.3 劳动定员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8.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8.3.3.1 明确职业病危害的检测内容、检测对象、检测点设置、检测方法、频次、仪器、条件。

8.3.3.2 采样频次建议为1个工作日,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8.3.4 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整理、分析检测结果,用简洁的文字、图表进行表述,依据GBZ 2进行评价,分析超标原因。

8.4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评价

8.4.1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评价情况:包括总平面布置、纵向布置、道路运输及交通组织、卫生防护绿化带的情况和主要设备布局情况。

8.4.2 依据GBZ 1和GBZ 50187及其他相关标准对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对策措施。

8.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8.5.1 防护设施的设置及运行情况:包括防尘、防毒、防噪声和振动、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和事故通风设施。

8.5.2 防护设施的维护及检修情况.

8.5.3 防护设施的防护能力调查与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

8.5.4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防护设施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对策措施。

8.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8.6.1 防护用品的配置情况:包括防护用品的种类、型号、数量和更换周期。

8.6.2 防护用品的管理及执行情况:明确防护用品的配置制度、发放标准、发放记录和现场使用情况。

8.6.3 接触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情况,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评价防护用品的适用性,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对策措施。

8.7 建筑卫生学评价

8.7.1 明确采暖、空气调节、通风、采光照明设施的设置及运行情况。

8.7.2 明确检测项目、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8.7.3 结合用人单位生产工艺、设备及布局等对建筑卫生学的要求,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对策措施。

8.8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8.8.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8. 8. 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8. 8.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其执行情况。

8.8.4 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情况。

8.8.5 职业危害的告知情况。

8.8.6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8.8.7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8.8.8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8.8.9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情况

8.8.10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情况

8.8.11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投入情况

8.8.12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8.8.12.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包括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及管理等。

8.8.12.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于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应结合岗位及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原因及其关联度。明确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病病人及其处置情况。

8.8.13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对策措施。

8.9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列出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选择、职业病危害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

8.10 结论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建筑卫生、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等的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