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

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近年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调查和专家讨论,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具体可从五个方面来衡量

1.自我认识方面:应该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有心理安全感;

2.独立性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能够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3.情绪方面:要求情绪基本稳定,心态比较积极,能够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4.人际交往方面:应该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5.环境适应方面:要求能够接受现实、承受挫折,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困难。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是否健康,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事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

过分自负。

(三)能与他入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

而有力。

(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便体现了这

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小视窗

情商与心理健康

你感到很自卑吗?你对工作失去信心了吗?你和他人沟通上出现问题了吗?你是否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落?你是否常常发怒?如果你有以上征兆,那么你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必须引起你的重视。最近,这种症状被称为"EQ下降症",所谓EQ就是情商,即情绪商数。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罗维(Peter Salovey)和约翰·梅耶(Jone Mayer)最先提出情商概念,指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1995年,美国戈尔曼(Daniel Goleman)的著作《情绪智商》出版,系统地阐述了情绪智商的概念及其表现,并把它概括为五种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此后,情绪智商引起广泛注意并越加流行。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属于智商的高低,而80%取决于情商(EQ)。情商高的人,生活比较快乐,人生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不管

做什么.成功的机会更大。

只要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有清晰了解就不难看出,情商与心理健康概念相近,标准相似。可见情商早就存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体现在心理健康的指标上,综合而言,就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体现。情商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学习的进步而增长。心理健康的人就是高情商的人。

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要

能够做到: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人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家庭、学校、社会等应该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患。具体做法包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 } MMHI-60,该量表由土极盛教授十1997年编制。它由60个项目组成,分 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6个项目组成。这十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偏执、敌 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性和心理不平衡性。 总量表反映总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按5点记分,1 }- 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 “中度”、“偏重”、“严重”。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所反映受试者心理健 康的问题越大。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5-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63 }-0. 87之间。 该量表由土极盛教授编制,并进行过大样本的施测((2万个被试)。共有60个项目。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采用5级评分制,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结果表明量表60个项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 43-0. 76之间,表明各项目区分度良好;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 716-0. 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 858之间,分半信度在0. 634-0. 873之间,说明该量表又良好的信度;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 765-0. 873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 472 }-0. 760之间,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本研究采用了《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MSSMHS ) ))(附录3)。这套量表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是有效而准确地测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该量 表由10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 (1)强迫症状: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 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强迫症状。 (2)偏执: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总是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说 自己坏话,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老是跟自己作对,对多数人不信任等偏执问题。 (3)敌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 摔东西、与人争吵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 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情绪低落,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 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 心里不踏实等等问题。 (7)学习压力: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害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 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 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仆少而热情 时而冷漠,学习热情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容易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 自己成绩优秀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本量表由10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包括6个项目,整套量表共60个项目,由应试者根据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采用5级评分制,"1”表示从无此症状,"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偏重,"5”表示严重。一该问卷覆盖面广,筛迭 率高,题量较少,用时较短,适用于中学生,也适用与团体测验。 量表作者王极盛教授曾对该量表进行大样本的施测(C2万个被试)。结果表明,量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我对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供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测试心理健康。该量表适用于2010年前使用。 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使孩子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心理健康。家长怎么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呢?家长怎么知道自己有哪些心理健康的问题呢?家长可以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自我测试。 1: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是由80个项目构成。(见量表) 指导语:下面是一些你近10天有关心理状况的题目,请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一道题目上过多地思考。 每一道题目后面都有5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用程度的高低1、2、3、4、5来表示。 注意: ①每一道题目的后面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面画√。 ②每一道题目都要回答。 ③填完表后请你仔细检查一遍,是否每一道题都做了选择,如果有遗漏的话请补上;请你检查一下, 是不是每一道题目只选择了一个,如果有选择两个的话,请你更正过来。

2: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内容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自包括8个项目,10个分量表的名称和包括的项目如下: (1)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主要反映被试者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等。 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个项目。 (2)心理承受力差 心理承受力差分量表反映受试者容易感觉困难,容易受挫折,觉得学习与工作负担过重,难以承受,对环境脏、乱、差难以承受等。 心理承受力差分量表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个项目。 (3)适应性差 适应性差分量表反映被试者对事、对人、对环境的不适应等问题。 适应性差分量表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个项目。 (4)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分量表表示被试者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看到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等。 心理不平衡分量表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个项目。 (5)情绪失调 情绪失调分量表反映被试者情绪不愉快、情绪不稳定与控制情绪差等问题。 情绪失调分量表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个项目。 ( 6 ) 焦虑 焦虑分量表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情发生,无缘无故紧张、心理烦躁、担心自己有病等缘无故紧张、心理烦躁、担心自己有病等。 焦虑分量表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个项目。 (7)抑郁 抑郁分量表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感觉事情忧愁,对事情不感兴趣,对前途感觉没有希望,生活没意思等问题。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魏 钦 (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心理素质上 普遍存在着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意志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是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2-0057-02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这一概念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对它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还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理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我们理解的最佳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基本具备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所以在遭遇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适当处理,能够将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但大量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仍有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正常处理基本的人际关系,经常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缺乏自信心。遇事如处理不好就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成为精神创伤、产生心理障碍。 经过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造成的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竞争的日益加剧。多数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学生最容易产生焦虑感,有些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变得极为脆弱,情绪极不稳定,心理问题顺势而生。 (二)教学存在的疏漏 很多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对专业知识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心理健康内容的挖掘并不注重。在学生评价上,往往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关注最后结果的对错,不了解过程、不掌握动态。对学生的评价容易造成盲目性和不公正性,有时还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很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交际面临的困难 目前,独生子女已经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普遍关注。经调查发现,这部分大学生由于是家庭的中心,处处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普遍存在自私、独立性差、孤僻等心理方面的弱点。来到大学步入新的环境,面对一个全新的人际关系圈,他们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在交往中唯我独尊,猜疑嫉妒心强。 更危险的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魏 钦(1975—),女,江西上饶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助理研 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第15卷·第2期 2012年4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5,No.2Apr .2012 57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MH)使用手册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测标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括的项目如下: (1)强迫症状:包括3、10、12、22、23、4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2)偏执:包括11、20、24、26、47、4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包括19、21、25、50、52、5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4、17、18、45、51、5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包括5、13、14、16、44、57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包括6、15、34、43、46、56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包括31、33、36、38、40、55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包括1、8、9、29、39、41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包括2、7、27、32、35、53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包括28、30、37、42、54、60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根据填完量表后10个因子的因子分评定分数值,即可初步判断哪些因子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2分-2.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轻度问题。 3分-3.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症状。 4分-4.99分,表示该因子存在较重的症状。 如果5分,表示该因子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某因子存在轻度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予以改善和消除。 某因子分超过3分,但不超过4分,也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逐步症状减轻和消失。如果自己心理调适已经超过一个月尚没有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 如果某因子分超过4分,可自己心理调适。一周后再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再测试一次,如果该因子分仍为4分以上,请找心理医生咨询。 中国中学生健康量表,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除用10个因子的分数进行判断外,还用总均分进行总体的评定。 总均分的计算方法:把该量表60项各自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被60除,得出的分数便是受试者心理健康总均分。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包括评分规则及诊断标准)

.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你做完问卷之后,由你自己交给我们,我们为你绝对保密,不要有任何顾虑。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1、2、3、4、5表示。 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圈;②每个题目都要答。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1 2 3 4 5 2.我心情时好时坏 1 2 3 4 5 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1 2 3 4 5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1 2 3 4 5 5.我感到苦闷 1 2 3 4 5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 2 3 4 5 7.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1 2 3 4 5 8.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1 2 3 4 5 9.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 2 3 4 5 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 2 3 4 5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 2 3 4 5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 2 3 4 5 13.容易哭泣 1 2 3 4 5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 2 3 4 5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 2 3 4 5 16.经常责怪自己 1 2 3 4 5 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1 2 3 4 5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1 2 3 4 5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1 2 3 4 5 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1 2 3 4 5 21.大叫或摔东西 1 2 3 4 5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1 2 3 4 5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1 2 3 4 5 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1 2 3 4 5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1 2 3 4 5 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 2 3 4 5 精品

公需科目《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答案)

1.非理性想法往往是自我打击,也称为(自我挫败)思想 2.根本讲,有助于幸福感的最高因素为(家庭生活) 3.心理健康的一些属性和特点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健康评估表量度和表达,不包括以下哪些 方面?悲观感 4.本讲提到,管理情绪的前提是(察觉自己的情绪) 5人际关系的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内容(互相利用) 6. 情绪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7. 人和人之间引起冲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不畅) 8.根据本讲,性格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9根据本讲,音乐发泄不包括以下哪方面的内容(控制类) 1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1.在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的优点问卷中,提出人类有六大类美德,24 种优势。其中节制的优势包括(宽容) 12.人际吸引规律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吸引) 13.以下不属于人格障碍的一般特性的是(经常会会反思、自省和察觉) 14. 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意指(面具、脸谱) 15.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的状态不包括哪一方面?(人的性格得到改善) 16.化解冲突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平等相处) 17. 人际吸引的规律,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内容(交流吸引) 18根据本讲,悲先生的主要情绪反应表现为(以上都对) 19.情商是一个人对情绪的(认知、管理)能力 20. 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沙利文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良好)造成的” 2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善待他人) 22. 人格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发展和成功的(先决条件) 23.人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特性)即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 24. 黄帝内经中提到忧伤()、思伤()、怒深()、恐伤()肺、脾、肝、肾 25.心理调适的普遍性原则是指?(行为多一点理智) 26. 根据本讲,宣泄法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内容(自我消化)? 27.人际冲突指人与人之间情绪的对立以及公开的(行为对抗) 28.心身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些人格特征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维护)作用 29.根据本讲内容,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情商的能力?(健康管理能力) 30.根据通情达理训练的步骤不包括以下哪方面(控制) 31. 良好的人格特征包括了一系列的特点,其中不包括(羞怯) 32.抗逆力既是种能力,也是种(特质) 33.David.G.Myers提出:人与人之间终生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 34.台湾专家柯永河给出的心理不健康公式中,SS表示的含义是(社会支持) 35. 心理调适是现代人生活与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常用方式)及其重要过程 36. 在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的优点问卷中,提出人类有六大类美德, 24种优势。下列不属于六大类美德的是(节约) 37. 美国研究发现,一百多家跨国企业的CEO之所以在事业上成功,最重要的是(情商高) 38. 费里德曼研究发现,和冠心病密切相关的是(A型)性格的人

中国心理现状:年轻人的抑郁

中国心理现状:年轻人的抑郁 在中国,哪个人群活得最抑郁?相信不同年龄阶段、社会阶层的读者内心会有不同的答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年轻人这一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经查据相关资料,目前尚不能断言中国的年轻人是抑郁症患者最庞大的群体,但我们需要警惕一个新现象:中国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在别人眼中,本该意气风发、乐享韶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受困于抑郁症呢? 被抑郁症吞噬的年轻人 早在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国内抑郁症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照6.1%的发病率折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无疑是抑郁症的重灾区。而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其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关注。 年轻人的“中国特色”式压力 国内抑郁症年轻群体的扩大,与他们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参与者的反馈,研究人员将他们面对的压力归纳为十个方面,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研究结果还表明,20岁至30岁的人群精神压力最高。 其中,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压力主要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色压力”。 20岁至30岁的人群处于面临毕业、职场奋斗初期,人生的格局还尚未稳定,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焦灼感进一步加剧,这些不良感受会进而诱发抑郁症。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因为经济体制和劳动组织制度的改革,各种性质不同机构的雇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处于北上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人才的竞争更为激烈,技能和信息的更新也让他们的神经难以松懈。 再加上如今社交网络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界限。24小时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已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研究已经表明,过

(完整word版)SCL-90、焦虑自测量表

心理健康选择题 《心理健康》测试题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 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注意:下面有90条测验项目,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 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您的实际感觉,选择适合的答案点击,请注意 不要漏题。 没有(1) 很轻(2) 中等(3) 偏重(4) 严重(5) 1. 头痛 2. 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 头昏或昏倒 5. 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 对旁人责备求全 7. 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 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 忘记性大 10.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 容易烦恼和激动 12. 胸痛 13. 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 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 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 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 发抖 18. 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 胃口不好 20. 容易哭泣 21. 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22. 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您 23. 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 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 怕单独出门 26. 经常责怪自己 27. 腰痛 28.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 感到孤独 30. 感到苦闷 31. 过分担忧 32. 对事物不感兴趣 33. 感到害怕 34. 我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 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36. 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你

37. 感到人们对你不友好,不喜欢您 38. 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39. 心跳得很厉害 40. 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 感到比不上他人 42. 肌肉酸痛 43. 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44. 难以入睡 45.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 难以作出决定 47. 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48. 呼吸有困难 49. 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50. 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 脑子变空了 52. 身体发麻或刺痛 53. 喉咙有梗塞感 54. 感到对前途没有希望 55. 不能集中注意力 56. 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较弱无力 57. 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58. 感到手或脚发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 一、这是一份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量表。了解您的孩子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增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希望您能同我们密切合作,如实、认真地加以评定。 二、在您正式评定之前,请将答卷纸(家长用、班主任用两种)正文前有关儿童概况或学生概况的项目填好,注意不要遗漏。 三、请您仔细阅读量表中的每一道题目,然后根据您对孩子或学生的日常观察、了解情况,在答案纸的相应题号油面,按照“经常、偶尔、没有”三个等级打勾(∨)例如,量表中第59题的题目内容是“咬指甲”,你的孩子或学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请您在答卷纸第59题右边“经常”一栏下面的空格里打勾∨。余此类推。 四、量表的评定工作完成以后,请您在答案纸右上角的相应栏目里添上评定日期和您的姓名。 A 经常偶尔没有 1、不能正确认识字母或拼读音节。 2、不能正确辨认汉字。 3、不懂得数的大小和序列关系。 4、计算困难。 5、绘画时定位不准,涂色不合规范。 6、图画作品中有前后、左右位置颠倒的现象。 7、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 8、课堂讨论或与家长谈论学习问题时不感兴趣。 9、不能按时交作业或作业质量差。 10、考试不及格。 B 11、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 12、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3、食欲不振,心慌气促。 14、头痛、失眠、汗多、尿频。 15、害怕上学,多方逃避。 16、不敢独自出家门。 17、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 18、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19、经历下降,活动减少。 20、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 C 21、心胸狭窄,猜疑。 22、依赖他人。 23、嫉妒他人。 24、胆怯,害羞。 25、自卑、自责。 26、遇事犹豫不决。 27、固执、任性。

心理健康量表

⒈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1)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轻度: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 (3)时有: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4)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5)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可规类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①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得分:) ②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灰心。觉得工作、学习负担重与难以完成。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得分:) ③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对人不适应等。(得分:) ④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得分:) ⑤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得分:) ⑥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得分:)。 ⑦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得分:) ⑧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得分:) ⑨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与自己作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得分:)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不同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调查,包括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综述,并对中国人心理问题趋多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1 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教授〔1〕认为心理健康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接受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和保持常新的心态。黄希庭教授〔2〕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另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健全人格状态。根据中国文化特点,他认为可把中国健全人格者的标准归纳为: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2 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2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黄希庭、郑涌〔3〕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 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 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 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 8%〔4〕。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 2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河南省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 80%,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 52%〔5〕;对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分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可以用做评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该量表有10个分量表,分别是:一、强迫症状,如害怕考试、作业反复修改等强迫行为;二、偏执,如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不良意图和评价不正当的偏执想法;三、敌对,如脾气坏,常有与人争辩和摔东西等冲动行为;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如缺乏人际关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满意度,或感到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理解和支持;五、抑郁,如对未来丧失信心,兴趣索然;六、焦虑,如紧张,心神不定,烦躁;七、学习压力,如感到学习负担重、存在厌学、害怕考试等问题;八、适应不良,如不适应学校生活;九、情绪不平衡,如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和同学的情绪忽高忽低;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气。 共有60个项目。由应试者就自己近来心理状态的真实情况进行自评。评分为5级评分,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60项,分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括的项目如下:(1)强迫症状:包括3、10、12、22、23、4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不好等强迫症状 (2)偏执:包括11、20、24、26、47、4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占自己便宜,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对自己评价不适当,别人跟自己作对等偏执问题。 (3)敌对:包括19、21、25、50、52、58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控制不住自己脾气,经常与别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4、17、18、45、51、59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问题。 (5)抑郁:包括5、13、14、16、44、57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生活单调,感到自己没有前途,容易哭泣,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问题。 (6)焦虑:包括6、15、34、43、46、56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问题。 (7)学习压力:包括31、33、36、38、40、55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 (8)适应不良:包括1、8、9、29、39、41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情绪不平衡等问题。 (9)情绪不平衡:包括2、7、27、32、35、53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学习忽高忽低等问题。 (10)心理不平衡:包括28、30、37、42、54、60共6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和父母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比自己成绩好难过和不服气等问题。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阶段性数据分析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问卷报表问卷名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问卷说明 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有60个项目,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1、2、3、4、5表示。(1)无:自觉该项目无问题(2)轻度:自觉有该项目问题,轻度出现。(3)中度: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度。(4)偏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其程度为中等严重。(5)严重:自觉有该项目症状,已达到非常严重程度。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划圈。2)每个题目都要答。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创建日期/结束日期/当前日期 2014-9-27/2025-12-27/2014-10-22 问卷数 455份 数据统计单选: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选项图示得票/百分比 1 248点/占54.51% 2 127点/占27.91% 3 60点/占13.19% 4 11点/占2.42% 5 9点/占1.98% 单选:2.我心情时好时坏 选项图示得票/百分比 1 112点/占24.62% 2 214点/占47.03% 3 81点/占17.80% 4 37点/占8.13% 5 11点/占2.42% 单选: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选项图示得票/百分比 1 243点/占53.41% 2 136点/占29.89% 3 49点/占10.77% 4 17点/占3.74% 5 10点/占2.20% 单选: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选项图示得票/百分比 1 202点/占44.40% 2 177点/占38.90% 3 54点/占11.87% 4 12点/占2.64% 5 10点/占2.20% 单选:5.我感到苦闷 选项图示得票/百分比 1 177点/占38.90% 2 161点/占35.38%

心理健康自测表

心理健康自测表 以下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使你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A:是。B:无法确定。C:不是。从中选出和你自己最接近的选项,填到后面的括号内。 1.心情总是闷闷不乐,情绪善变。() 2.老是担心门没锁好,电源可能有问题,因而多次检查,甚至走了好远还拐 回来看看。() 3.虽未曾患过恶性疾病,却一直担心会不会染上什么严重的病.。() 4.容易脸红,害怕站在高处,害怕当众发言。() 5.由于关心呼吸和心脏跳动的情况而难以入睡。() 6.每天总是多次洗手,认为公用电话不洁,而不敢使用。() 7.总是担心“这样做是否顺利?”以致无法放手去做。() 8.有些奇怪的观念总是出现在脑海,明知这些念头很无聊,却又无法摆脱。 () 9.离开家门时,如果不从某只脚开始走,心里总是不安。改变床附近的东西 就无法入睡。() 10.尽管四周的人在欢乐的取闹,自己却觉着没有什么意思。() 11.外界的东西犹如影子一般朦胧,见到的东西无法清晰的回忆出来。() 12.总觉得父母或亲友最近对自己太冷漠,或者不知为什么总是很反感或产生 强烈的孤独感。() 13.心中无端的产生“这个世界正趋于灭亡,新的世界即将开始”的感觉。() 14.总觉得有人在注意、凝视自己或追赶自己。() 15.有时会产生被人左右或是不由己的感觉。() 16.常自言自语或暗自发笑。() 17.虽然没人却总觉着有声音,晚上睡觉时总觉着有人进入了房间。() 18.遭遇失败或于同学不和谐时,会很敏感的觉着“我被人嘲笑”。() 19.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拼死力争。;() 20.当东西丢掉时,便不由自主的想到“大概是某某偷去的”,当受到老师的批 评时,立即会想到“一定是某某告密的”。()

心理健康量表

心理健康量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⒈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采用5级评分制。 (1)无:自觉无该项问题。 (2)轻度:自觉偶尔有该项问题。 (3)时有:自觉有该项症状,时有发生。 (4)经常:自觉有该项症状,经常发生。 (5)总是:自觉有该项症状,总是存在。 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可规类为10个因子。各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①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得分:) ②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做事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灰心。觉得工作、学习负担重与难以完成。对待环境杂乱脏不能承受等等。(得分:) ③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对人不适应等。(得分:) ④心理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别人亏待自己,对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得分:)

⑤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情绪问题。(得分:) ⑥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发生,心理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得分:)。 ⑦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愁、生活无意思等抑郁症状。(得分:) ⑧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有摔东西的冲动,爱挑人毛病,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得分:) ⑨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与自己作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得分:) ⑩躯体化:包括5、19、29、36、46、60、68、7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心理紧张,特别是情绪紧张产生的躯体不适或症状,例如手发抖,尿多,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得分:) ⒉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 姓名:年班心理健康量表

2015年公需科目《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答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1.非理性想法往往是自我打击,也称为(自我挫败)思想 2.根本讲,有助于幸福感的最高因素为(家庭生活) 3.心理健康的一些属性和特点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健康评估表量度和表达,不包括以下哪些 方面?悲观感 4.本讲提到,管理情绪的前提是(察觉自己的情绪) 5人际关系的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内容(互相利用) 6. 情绪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7. 人和人之间引起冲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不畅) 8.根据本讲,性格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9根据本讲,音乐发泄不包括以下哪方面的内容(控制类) 1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1.在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的优点问卷中,提出人类有六大类美德,24 种优势。其中节制的优势包括(宽容) 12.人际吸引规律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吸引) 13.以下不属于人格障碍的一般特性的是(经常会会反思、自省和察觉) 14. 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意指(面具、脸谱) 15.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的状态不包括哪一方面?(人的性格得到改善) 16.化解冲突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平等相处) 17. 人际吸引的规律,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内容(交流吸引) 18根据本讲,悲先生的主要情绪反应表现为(以上都对) 19.情商是一个人对情绪的(认知、管理)能力 20. 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沙利文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良好)造成的” 2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善待他人) 22. 人格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发展和成功的(先决条件) 23.人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特性)即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 24. 黄帝内经中提到忧伤()、思伤()、怒深()、恐伤()肺、脾、肝、肾 25.心理调适的普遍性原则是指?(行为多一点理智) 26. 根据本讲,宣泄法不包括以下哪方面内容(自我消化)? 27.人际冲突指人与人之间情绪的对立以及公开的(行为对抗) 28.心身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些人格特征模式在疾病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维护)作用 29.根据本讲内容,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情商的能力?(健康管理能力) 30.根据通情达理训练的步骤不包括以下哪方面(控制)

中国人心理健康现状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对人生的幸福和成就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不同社会人群心理健康调查,包括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综述,并对中国人心理问题趋多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1 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教授〔1〕认为心理健康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接受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和保持常新的心态。黄希庭教授〔2〕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状态,另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健全人格状态。根据中国文化特点,他认为可把中国健全人格者的标准归纳为:对世界抱开放态度,乐于学习和工作,不断吸取新经验;以正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自己,能自知、自尊、自我悦纳;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追求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能调控情绪,心境良好。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顺境与逆境,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2 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2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较为一般。黄希庭、郑涌〔3〕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4〕。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 2 2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河南省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80%,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52%〔5〕;对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6〕。对559名浙江省湖州市4~6年级小学生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达229%〔7〕。某些特定中小学生群体如重点中学学生、农村中小学生、民族中学生、宏志班学生、辍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 3 幼儿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人意。对深圳市罗湖区3047名4~6岁幼儿调查发现,其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9%。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9〕。[!--empirenews.page--] 2 4 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1999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10〕对辽宁省14个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2005年对28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33%〔11〕。某些特定教师群体如农村中小学教师、高校女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2 5 军人、护士、运动员、企业家等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军人总体心理状况良好,但也有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如与人交往时容易自卑、敏感、感到不被理解、感情易受伤害及对他人求全责备等。调查发现,50%以上的临床护士存在程度不等的头痛、腰痛、精力下降、神经过敏、内心过分担忧、记忆力减退、做事不放心、工作没有耐心等多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而以记忆力减退、容易遗忘最为突出,占768%〔12〕。对河南省女运动员调查发现,躯体化、病态人格、抑郁、疑心分别为44%,31%,24%,24%,其他几项因子最低检出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