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1、在看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广泛受学生欢迎。

A、对峙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权威型

【答案】B

【解析】民主型是指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以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发展为目的。这种对待学生的态度最受学生欢迎的。故选B。

2、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答案】A

【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故选A。

3、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答案】B

【解析】课堂纪律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学生经常拒绝服从管教,处于第二阶段的学生以自私自利为表现,处于第三阶段的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处于第四阶段的学生以自我管理为表现。故选B。

4、德育方法的运用应该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

A、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B、年龄特点和学习效果

C、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

D、个性差异和学生愿望

【答案】A

【解析】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故选A。

5、与动物相比,哪些特点是人的发展所特有的()。

A、可塑性

B、能动性

C、确定性

D、可控性

【答案】B

【解析】主观能动性又被称为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故选B。

6、根据学生的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学生的成绩在该班属于“优”、“中”或“差”的教学评价属

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D

【解析】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题干所述就是相对性评价。故选D。

7、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师与学生

D、校长

【答案】B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故选B。

8、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的作用,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指向教师本身。这说

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教育功能

B、社会功能

C、调节功能

D、认识功能

【答案】C

【解析】通过关键词进行判断:“纠正行为”、“指导活动”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的调

节功能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也指向教师本身。故选C。

9、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也存在于动物界的教育起源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在其所著《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故选B。

10、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思

【答案】D

【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相传作者是孔子后裔子思。故选D。

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六项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故选D。

12、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习成绩的提高

C、升学

D、终身学习的能力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调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因此,素质教育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故选A。

13、“人人接受有价值的教育、人人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即()。

A、大众教育

B、通识教育

C、精英教育

D、特殊教育

【答案】A

【解析】大众教育强调针对大部分人的教育。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化教育,指对学生进行一般素养的教育。精英教育是针对精英人才的教育。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题干强调人人接受教育,与大众教育理念一致。故选A。

14、()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理特征。

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兴趣

【答案】C

【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15、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的()。

A、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B、教学能力

C、崇高的职业道德

D、身心健康

【答案】C

【解析】“爱满天下”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故选C。

16、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

A、德育过程

B、美育过程

C、智育过程

D、心育过程

【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故选A。

17、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鹤琴

D、杨贤江

【答案】D

【解析】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故选D。

18、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在()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C

【解析】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故选C。

19、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在()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C

【解析】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故选C。

20、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学校的做法()。

A、合法,学生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法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答案】D

【解析】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因此,学校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故选D。

21、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赵薇为女儿制订了一个文化、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报了很多兴趣班,而“猫爸”佟大为则秉承快乐教育的原则,反对给女儿报那么多兴趣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虎妈”注重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B、“猫爸”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C、“猫爸”过于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D、“虎妈”注重教育的多元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并不是不顾实际情况,让孩子在所有领域

22、师德的灵魂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答案】C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故选C。

23、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阻碍作用

D、主导作用

【答案】D

【解析】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故选D。

24、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德育的导向性原则的定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故选C。

25、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1868年乌申斯基《认识教育的对象》的出版

B、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1899年詹姆斯的《和教师的谈话》出版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

【答案】D

【解析】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故选D。

26、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答案】D

【解析】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上好课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故选D。

27、下列属于终身教育理念代表性人物的是()。

A、叶圣陶

B、蔡元培

C、保罗·朗格朗

D、耶克斯利

【答案】C

【解析】所谓终身教育,即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其代表性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故选C。

28、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答案】D

【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故选D。

29、测验中的试题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同测试的内容和范围一致,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查教学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这属于()。

A、区分性测验

B、预测性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答案】C

【解析】标准参照测验又称目标参照测验,它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被试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考查教学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即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所以属于标准参照测验。故选C。

30、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答案】A

【解析】根据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故选A。

31、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

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自流型

C、仁慈专断型

D、强硬专断型

【答案】B

【解析】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运作起到不利的作用,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故选B。

32、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制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正确薄

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答案】C

【解析】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故选C。

33、()是公民依法享有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受侵害的权利,它是学生人身权的重要内容。

A、人格尊严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教育权

【解析】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内容。故选B。

34、无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都能达到某项学习任务的规定水平,只不过所花的时间有所差别而已,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布卢姆提出的()。

A、情境学习

B、自主学习

C、掌握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C

【解析】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故选C。

35、某同学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高,该教师采取的手段是()。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惩罚

D、一级强化

【答案】B

【解析】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题干所述符合正强化的内涵。故选B。

36、()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故选B。

37、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答案】A

【解析】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当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故选A。

38、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有正确的学生观

B、要树立育人意识

C、应具备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答案】D

【解析】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素质,这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故选D。

39、张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谈到现在学生难管理时说:当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吼大叫,严厉批评,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

A、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答案】B

【解析】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的过程。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发生概率的过程。消退是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就会降低。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通过题干可知,教师对学生的大吼大叫增加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一种正强化。故选B。

4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晚清学制”

【答案】B

【解析】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系统学制是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故选B。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A、兴趣

B、能力倾向

C、人格尊严

D、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故选C。

42、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曾老师的做法

()。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答案】B

【解析】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课下应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故选B。

43、根据技能的定义,下列属于技能的是()。

A、蜘蛛织网

B、吃酸东西时皱眉头

C、儿童去了几趟医院,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哭

D、走路

【答案】D

【解析】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一定规则或操作程序的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1、练习是技能形成

的途径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3、技能必须合乎一定的法则。A项是本能,B项是生理反应,C项也不

是。故选D。

4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A、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B、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D、具体形象思维形式不变

【答案】C

【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故选C。

45、下列德育方法中,体现了“无言之教”的是()。

A、说服教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学校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所谓无言之教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选D。

46、教育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保证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传递了保守的文化传统,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B、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

C、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D、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答案】C

【解析】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中所述的人类文明的延续是教育的正向功能,而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指传递不好的方面或封建思想等,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故选C。

47、教育法律规范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

A、突出的客观性

B、突出的适用性

C、强烈的说教性

D、较强的现实性

【答案】A

【解析】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突出的客观性,二是普遍的有效性。故选A。

48、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该校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不正确,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正确,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D、不正确,应由教育主管部门设立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题目中某中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故选B。

49、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这表明钟老师()。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

【答案】A

【解析】新课改在学生评价上倡导多元评价,该教师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体现了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而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另外,该行为能够对学生的进步方面及时进行鼓励和强化,树立其自信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其他方面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A。

50、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A、成熟

B、家庭教育

C、社会舆论

D、教师的榜样作用

【答案】A

【解析】只有A项才是内部因素,其他三项是外部因素。故选A。

51、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故选D。

52、小欣是某校初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班主任项老师打印了一张“迟到大王”的奖状颁给小欣,并说:“小欣,你可真是迟到大王啊。”该老师的做法()。

A、正确,能够激励学生不再迟到

B、错误,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C、正确,维护了教师的威信

D、正确,有利于维持班级纪律

【答案】B

【解析】针对小欣经常迟到的问题,该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小欣的情况,帮助其改正迟到的缺点。题目中该教师的做法伤害了小欣的自尊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故选B。

53、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A

【解析】冲动型的学生特点是反应速度快,但是往往正确率却不高。故选A。

54、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答案】A

【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开放新、综合性、自主性和自愿性。随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均不属于其特征。故选A。

55、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选C。

56、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

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D、侮辱人格尊严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故选C。

57、有人建议邢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邢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邢老师()。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答案】C

【解析】邢老师没有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体现了邢教师能够依法执教。故选C。

5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

A、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育领域,这句话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59、“理大情不通,通情不达理”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的()。

A、多样性

B、独立性

C、矛盾性

D、现实矛盾

【答案】C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心理结构有时候并非一直,会存在冲突矛盾的情况。故选C。

60、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答案】A

【解析】心理自我时期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故选A。

61、发展性课程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要注重()。

A、以学论教

B、以教论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的学

【答案】A

【解析】该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判断标准。故选A。

62、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也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称为()。

A、态度

B、技能

C、元认知

D、内驱力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活动方式和动作经验都是来描述技能的,指向的正是技能的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故选B。

63、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的师德规范是()。

A、关爱学生

B、严谨治学

C、为人师表

D、依法执教

【答案】A

【解析】“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而师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则要求教师:关心爱护

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教无类”正好符合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故选A。

64、“望梅止渴”体现了反射的原理。下列关于这一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反射是由于信号刺激引起的

B、“一朝被蛇咬,十年拍井绳”也属于这一反射

C、这一反射是后天获得的

D、这一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答案】D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故选D。

65、“七十二行,行行有规”,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

A、爱岗敬业

B、清正廉洁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答案】C

【解析】爱岗敬业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只有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清正廉洁(廉洁奉公)和团结协作是对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故选C。

66、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

征,这种方式叫作()。

A、概念学习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获得

【答案】B

【解析】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叫作概念的形成。故选B。

67、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故选B。

68、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答案】A

【解析】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故选A。

69、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下面关于操作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

B、练习过程中存在“高原现象”,度过这一时期后,技能水平还会提高

C、技能水平随练习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起伏现象

D、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答案】C

【解析】在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1)练习后成绩逐步提高;(2)练习中的高

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操作技能形成中存在个别差异。故选C。

70、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答案】B

【解析】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教师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者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故选B。

71、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D、合理合法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其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等。故选B。

72、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答案】C

【解析】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条规定明确说明了教育的保障性原则。故选C。

73、比概念学习的复杂程度高的是()。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补习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2020-2021 学年补习部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2分)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T ③同素异形体: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④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 ⑤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⑥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 A.①②④⑤B.③④⑤ C.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稀硝酸溶解0.1mol铁粉,转移电子个数一定为0.3N A B.1L容器中充入2mol NO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等于2N A C.500mL 0.5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 A D.0°C、101kPa条件下,11.2L三氯甲烷含有的氯原子个数为1.5N A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酸性溶液中:Na+、AlO2-、SO42-、I- ②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③碱性溶液中:Cl-、CO32-、SO42-、K+、AlO2- ④O.1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⑤O.1mol·L-1的NaHCO3溶液中:OH-、K+、Cl-、SO42- ⑥与铝粉反应放出H2的无色溶液中:NO3-、 Al3+、Na+、SO42- A. ③⑥ B. ③④⑥ C. ③④ D. ①②④ 4.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 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5.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A.已知: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类推: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已知: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2?4+Ba2++2OH?=BaSO4↓+2H2O

最新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和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相综合,三是相联系。 5、重视和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评价和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和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更、更、更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和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 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5、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要点三部分组成。 A、评价 B、反思 C、总结 D、交流 6、()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综合性学习 7、对于美术课程的性质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B、美术课程具有理论性 C、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D、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8、下面选项中不是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是()。 A、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B、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C、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D、学生课上的表现情况 三、简答题(48分) 1、美术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是什么?(4分) 2、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具体原则是什么?(6分) 3、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分) 4、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分)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备题库附答案解析(精选)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备题库附答案解析 (精选) 一、小明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伤心地哭了,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办? 首先,小明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而哭泣,这说明小明是一个上进的学生,对于这一点,我应该感到很欣慰。但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小明承受挫折的能力可能不够强。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两种情况来处理: 1.如果小明是一个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学生,这样的一次“失败”,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挫折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对于一直很优秀的学生,往往会滋生骄傲的情绪,这样的一次挫折恰好可以帮助训练其对逆境的承受能力,以防今后一旦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用一周的时间静观其变,他一般都可以自己调整过来,如果情绪依然低落,我会适当地进行激励,告诉他:这点挫折都接受不了,可不像我认识的某某了!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很坚强的人! 2.如果小明是一个一直努力学习,却成绩上不去的学生,就要多费点心思进行引导。首先,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讲解试卷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这次的考试,可能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但这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没有发挥好,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但是,这次考试并不是我们最后的结果,只要我们勇于面对这次的挫折,在后面的时间里,

分析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继续努力,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在说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多看小明几眼,并握拳微笑。倘若,小明依然不能振作,我会找他单独谈话,和他一起他分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且告诉他,挫折是人一生中必然也必须经历的,但是面对挫折,我们不可以选择放弃,而是要越挫越勇,这样才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样做,首先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依然受到老师的重视,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也会通过老师的分析找到自己的问题,帮助接下来的学习。在解决考试问题的同时,也增进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你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该怎么办? 1.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经常迟到是不对的,除非家里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没能按时上课,真是这种情况我会想办法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正是读书的重要年龄,要尽量把精 力都放在学习上,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监督,相信孩子迟到的机会就不多了。 2.如果只是因为态度问题,我有以下几个办法: <1>.买了小闹钟送给他,告诉他,老师希望这个小闹钟可以帮助老师叫你起床。 <2>.把班里的钥匙交给他保管,我想他应该不好意思让全班同学等他一个人。

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八年级语文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新人 教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一、积累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绥靖 ..(suíjìng)疟.(nüè)子锐不可当.(dāng)深恶.(è)痛绝B.地窖.(jiào)蹿.(cuàn)跳精疲力竭.(jié)荷.(hé)枪实弹 C.瞥.(piē)见赃.(zāng)物眼花缭.(liáo)乱荼.(tú)毒生灵 D.蹒跚 ..(pānshān)荒谬.(miù)乌云笼.(lóng)罩偃.(yǎn)旗息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业已 ..(已经)寡不敌.(敌人)众 箱箧.(箱子)永垂.(垂下)不朽 B.典范 ..(学习、仿效)短兵相接.(靠近、接触) 阻遏.(阻止)名副.(辜负)其实 C.寒噤 ..(因寒冷而哆嗦)铸剑为.(作为)犁 匍匐 ..(爬行)揭.(高举)竿而起 D.仄.歪(倾斜)一夫.(大丈夫)当关 惊骇.(害怕)草木皆.(都是)兵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事渲染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 ....的程度。 D.美英联军真是别有用心,发动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令人叫绝 ....。 4、古诗文闯关(18分,其中7、8小题每题2分,9小题3分) (1)树树皆秋色,。 (2)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 (3),北风江上寒。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论语》中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附答案)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1

《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 2

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补习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五原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数学(文)试题 2020.11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21sin ≥x ,则6π≥x ”的否命题是 ( ) A.若21sin

A.53- B. 54 C.45 D.54- 5.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125tan - =α,则=αcos ( ) A.1312 B.1312- C.135 D.13 5- 6.函数,若,,,则 ( ) A. B. C. D. 7. 已知54)3sin(=++αππ,则=-)6cos(πα ( ) A . 54 B . 54- C .53- D 5 3 8.函数f (x )= sin x ln (x +2)的图象可能是 ( ) 9.若?????≥<-=+0,)2 1(0),(log )2(2x x x x f x ,则2(2)(log 12)f f -+= ( ) A.121 B.2 C.3 D.3 13 10.已知函数x x x x f sin 7)(3+--=,若0)2()(2>-+a f a f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ln x f x x = (4)a f =(5.3)b f =(6.2)c f =a b c <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精品解析:宁夏固原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五原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已知集合{ }2 1,A a =,{}1,0,1B =-,若A B B ?=,则A 中元素的和为( ) A. 0 B. 1 C. 2 D. 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B A ?,进而可得出关于a 的等式,求出a 的值,即可求得A 中元素的和. 【详解】 A B B =,A B ∴?,20a ∴=,则0a =,{}1,0A ∴=, 因此,集合A 中元素的和为011+=. 故选:B. 2. 已知z 的共轭复数为10 23i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复数的运算法则化复数z 为一般形式,然后由模的定义计算模. 【详解】根据题意()()() ()10310310 2223333310i i z i i i i i i i --= -=-=-=-++-, 则33z i =+,于是z ==故选:B 【点睛】本题以复数的简单运算为素材,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复数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和复数模的计算,本题计算量小,属于基础题. 3. 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

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2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 A. 2031 B. 531 C. 1031 D. 403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得到该女子每天所织布的长度构成等比数列,根据题意求出首项和公比,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该女子每天所织布的长度构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 , 由题意知1q ≠, 首项为1a ,前n 项和为n S , 由题意可得5152(1)51q a q S q =??-?==?-? ,解得12531q a =?? ?=??, 所以第二天织的布为2110 31 a a q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熟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4.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a a a =+++,若1031S =,20122S =,则30S =( ) A. 153 B. 182 C. 242 D. 27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数列23243,,,, m m m m m m m S S S S S S S ---依然成等差数列可 知1020103020,,S S S S S --即3031,91,122S -成等差数列,所以3091231122S ?=+-,解得30273S =,选D. 考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5.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正( 主) 视图和侧( 左) 视图, 其俯视图是面积为 的矩形,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语文测试题

固原市五原中学2010级新生入学 综合素质语文测试题 温馨提示: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时间100分钟。 2、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请将试题答案写到规定的位置,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 ..填在题后括号内。 3、在左边密封线内填好自己的有关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展开这份试卷,一道道散发着缕缕墨香的试题,都似曾相识。你一定能凭借它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情,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此时此刻,请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相信你一定会取得一份满意的成绩,老师衷心祝你成功! 一、积累运用(共43分) s uífēng qián rùyè, rùn wùxìwúshēng 2、按要求把“三国”中的人物重新排列,把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 ①关羽②鲁肃③曹操④周瑜 (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应是: (2)按姓氏的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应是: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3分) A 革故鼎新各抒己见独出心载曲高和寡 B 恍然大悟德高望重可见一斑狂风怒号 C 实事求事发奋图强雅俗共赏坚持不懈 D 窃窃私语自作自受兴高彩烈悬崖峭壁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我多么愿望 ..与他永远不分离呀! B 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C 李伟很兴致 ..地发问到:“噢?说说看。” D 百部优秀影视片重现 ..了英雄风采。 5、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样气魄宏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 (2)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 改为感叹句: (3)武松打死了那只老虎。 改为被字句: (4)高粱的全身都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为双重否定句: 6、修改下列病句,并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 (1)上课时,全班同学积极地、认真地、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 (2)我穿上了干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了下来。 (3)尽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飞机模型还没做成。 7、对下面广告词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牛奶)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空调)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汤美酒欢乐健康。(酒) A ①双关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 B 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 C ①比喻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 D 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

2020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精品)

2020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 答案(精品) 选择题: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 D )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 C )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 D )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 ( D )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B) A、内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ROM D、RAM 2、世界上认的第一台计算机延生的时间是(C) A、1846年 B、1864年 C、1946年 D、1964年 3、磁盘操作系统简称(A) A、DOS B、WINDOWS C、UCDOS D、WPS 4、“文档”菜单中所保留有最近使用过的文档至多有(C)个。 A、8 B、10 C、15 D、20 5、在Excel中删除单元格是将单元格从工作表上完全移去,并移动相邻的单元格来填充空格,若对已经删除的单元格进行过引用,将导致出错,显示出错信息是(B)。 A、#VLHE! B、#REF! C、#ERROR! D、#### 6、ESCEL的工作表名可以更改,它最多可含(B)个字符。 A、30 B、31 C、32 D、33 7、在PowerPoint中,如果要同时选中几个对象,按住(A),逐个单击待选的对象。 A、shift B、ctrl C、ctrl+Alt D、Alt 8、每张幻灯片中,除标题外最多可生成(A)个不同层次。 A、5 B、6 C、7 D、8 9、以下(B)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A、·BMP B、·TXT C、·GIF D、·JPG 10、音频卡是按(C)分类的。 A、采样方法 B、声道数 C、采样量化位数不清 D、压缩方式 11、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A)。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12、下列四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D)。 A、190.220.5 B、206.53.312.78 C 13、Http是一种(C)。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域名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网址

202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可直接打印)

202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附答案打印版)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题库(30套含答案)

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密押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按照动画的制作方法和生成原理,Flash的动画类型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A、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 B、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C、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层动画 D、可见层动画和不可见层动画 答案:B 2、用于减小搜索结果的范围的方法是() A、-号 B、+号 C、空格 D、等号 答案:B 3、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博客辅助教师来发布信息的功能( ) A、教师利用博客发表与学科相关的主题,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收集其他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等的评价建议,通过回复这些评价建议,共同探讨使自身不断完善。 B、教师发布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吸引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访问该博客,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共享。 C、教师利用博客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书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日记随笔,将教学资源上传。 D、教师根据教学资源种类或用途,将博客中收集的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分类存放;也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不同,将博客中书写的日志分类存放。 答案:C 4、以下哪一种信息交流技术可以辅助教师与学生开展实时交流() A、E-mail B、BBS C、Blog D、网易泡泡 答案:D 5、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时,漏掉了数学成绩一列,可以在图表向导的哪个对话框中进行修改() A、图表位置 B、图表选项 C、图表源数据 D、图表类型 答案:C 6、可以对Excel电子表格中一组数据返回最大值的函数是() A、average B、count C、min D、max 答案:D

7、创建教师个人网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般首先要设计网站的结构,其次要做的一项工作是() A、发布网站 B、收集与加工网站所需素材 C、编辑网页 D、预览网页 答案:B 8、教师在利用Flash制作课件时,会用到很多的实例与符号(也称元件),对于实例与符号的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者根本没有关系 B、修改符号的属性会影响实例的属性 C、修改实例的属性会影响符号的属性 D、修改符号的属性不会影响实例的属性 答案:B 9、采集音频时,我们一般将采样率设置为(),这样音质就能够接近CD音质,满足教学的一般需要。 A、22.05 kHz B、44.1 kHz C、88.2kHz D、176.4kHz 答案:B 10、下面软件中,不属于音频编辑工具的是() A、GoldWave B、豪杰音频解霸 C、Frontpage D、Cool Edit Pro 答案:C 11、对于正在制作和以后需要继续编辑的图像,要将其保存为()格式 A、GIF B、BMP C、PSD D、JPEG 答案:C 12、当利用Photoshop选取图像中的一部分时,下列选项中我们可以用到的工具是() A、缩放工具 B、裁剪工具 C、移动工具 D、画笔工具 答案:B 13、网络资源管理是() A、对资源进行归类、存储、检索与维护等操作 B、对资源进行分类、存储、检索与维护等操作 C、对资源进行分类、保存、维护等操作

最新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 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孟子》 1.【答案】D。解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命以为亿兆之君师”这是()的观点。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答案】C。解析: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命以为亿兆之君师”,即朱熹认为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是一种神话起源说的观点。 3.()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考试制度转变的开始。 A.制诸州岁贡三人 B.始建进士科 C.独尊儒术 D.兴文教、崇经术 3.【答案】A。解析:开皇七年(587年)“制诸州岁贡三人”,这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考试制度转变的开始。 4.“婆罗门教育”的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为主,主要学习用梵文写《吠陀》经。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教育 4.【答案】B。解析: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用梵文写《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题库一

)(一含答案)【教育学】题库(。C)1单选: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社会教育D C.学校教育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 。C)2单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D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A.阶段性B.阶级性 。)3单选:教育是(A.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B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D 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C4《学记》D.B.。)单选:在我国, 学》C.《孟子》A.《论语》。)5单选: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老子 D .庄子 C A.孔子B.孟子 )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C(6单选:.斯巴达D C B A.印度.埃及.雅典 。)C单选: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7. .官吏D C.军人B.政治家A.商人 )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A8单选:古代西欧教育,.辩证学 D .算术B C.文法A.神学 。)9单选: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D.文法、修辞、辩证法、书数、射御B .礼、乐、射、辞、书、数A.礼、乐、射、御、书、数D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单选: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教育是骑士教育和(C10.实科教育 D C.教会学校教育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

。D)11单选: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雅典D .古代埃及 B C.斯巴达A.古代印度 )时期。B12单选:人类出现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是在(.文明社会D C.封建社会.奴隶社会A.原始社会 B 。)单选: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D13.科举制D C B .察举制A .举孝廉.九品中正制 14单选:我国古代教育中六艺中的礼,是包括政治、历史和以“(D)”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孝D B.仁C.义A.忠 )教育的形态。B单选: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15.社会D C.氏族A.家庭B.学校。)单选:我国最早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场所是在(A16.西汉 D C.周代A.夏朝B.商朝。)17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A.雅典教育只重视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B.儒家的经典着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C.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D)教育阶段。A18单选:学校产生于(.现代D .近代 C A.古代B.原始 19单选: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D.雅典D C .埃及.巴比伦A B .斯巴达单选:在欧洲封建社会,宗教成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因而教育上20. )和骑士教育。C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雅典教育D C.教会教育A.斯巴达教育B.宗教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