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量及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量及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量及面积计算

一:工程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工程量计算的项目必须以现行的消耗量定额一致;

2、工程量计算单位必须同现行消耗量定额项目单位一致;

3、工程量计算规则必须同现行消耗量定额项目规定的计算规则一致;

4、工程量计算式要力求简单明了,按一定次序排列;

5、计算的精度要求:以个、项为单位的取整,以立方米、平方米为单位的保留两位小数,以t为单位的保留3位小数。

二:利用基数、连续计算工程量

在砖混结构中有:外墙中心线——L中、内墙净长线L内、外墙外边线L外、底层建筑面积S底

基数名称项目名称计算方法

L中外墙基槽 V= L中×基槽断面积

外墙基础垫层 V= L中×垫层断面积

外墙基础 V= L中×基础断面积

外墙体积 V=(L中×墙高-门窗面积)×墙厚

240墙)外墙圈梁 V= L中×圈梁断面积

外墙基础防潮层 S= L中×墙厚

L内内墙基槽 V= (L内-调整值)×基槽断面积

内墙基础垫层 V= (L内-调整值)×垫层断面积

内墙基础 V= L内×基础断面积

内墙体积 V= (L内×墙高-门窗面积)×墙厚

内墙圈梁 V= L内×圈梁断面积

内墙基础防潮层 S= L内×墙厚

L外散水 S= (L外+4*散水宽)×散水宽

墙脚明沟(暗沟) L=L外+8*散水宽+4×明沟(暗沟)宽

外墙脚手架 S= L外×墙高

外墙抹灰 S= L外×墙高

挑檐 V=(L外+4*挑檐宽)×挑檐断面积

S底人工平整场地 S= S底

室内回填土 V=( S底-墙结构面积)× 厚度×墙厚

地面垫层同上

地面面积 S= S底-墙结构面积

顶棚面抹灰同上

屋面防水卷材 S= S底-女儿墙结构面积+四周卷起面积

屋面找坡层 S= (S底±女儿墙结构面积)×平均厚度

三: 建筑面积概念

建筑面积:也称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辅助面积。

1、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总和。

2、辅助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经面积的总和。(使用面积和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

3、结构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四: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3.0.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 2.10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 至 2.10m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 1.20m 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3.0.2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3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4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 2.10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 1.20m 至 2.10m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 1.20m 时不应计算面积。

3.0.5 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人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6 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3.0.7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8 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3.0.9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10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11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3.0.12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3.0.13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层高在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14 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3.0.15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

3.0.16 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 2.10m 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3.0.17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3.0.18 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3.0.19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3.0.20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

3.0.21 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3.0.22 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3.0.23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3.0.24 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

1 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 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 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 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 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 2.10m 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7 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8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9 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构筑物全部不算)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及规则

: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

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如右图: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说明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说明 一、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水平投影平面上的面积,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的面积计算: 1.总建筑面积(GFA):总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楼层的总面积, 包括地下室、地上建筑、夹层、阁楼等。总建筑面积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用于确定建筑物的规模和投资。 2.建筑占地面积(BFA):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水平投影平面 上占用的地面面积,不包括地下室和室外露天空间。 3.建筑净面积(NFA):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净面积,包括办公室、住宅、商铺等空间。建筑净面积是对建筑物功能和使用 效率的考量。 4.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对于多功能的建筑,还需要计算各个功能区 域的面积,例如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这些面积计算可以用于设 计布局和预算的参考。 工程量是指工程项目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的数量。 工程量的计算对于项目的预算和进度控制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 工程量计算方法: 1.材料工程量计算:对于需要使用大量材料的工程项目,如砌筑、混 凝土工程等,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体积或面积来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通 常需要考虑材料的浪费率和损耗率。

2.设备工程量计算: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机械,如起重机、挖掘机等。对于这些设备,可以根据设计工期和设备的工作效率来计算所需的工作时间和设备数量。 3.人工工程量计算: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需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和进度来确定所需的人力资源。通常根据工作的性质和难度来确定所需的人工工时和人员数量。 4.工程量软件辅助计算:现在有许多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软件可以辅助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软件。 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设计标准、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以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和工程量计算是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准确计算和合理控制建筑面积和工程量,可以为项目的投资、工期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正确的计算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预算控制准确,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 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量计算 地基基础工程量包括开挖土方量、回填土方量、挖台阶土方量、建筑垫层土方量等。其中,开挖土方量和回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土方开挖量 = 建筑面积 × 地面下降深度 •土方回填量 = 开挖土方量 + 地基外筑墙体积 - 建筑垫层挖台阶土方量和建筑垫层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分别如下: •挖台阶土方量 = 0.75 × 台阶面积 × 台阶高度 •建筑垫层土方量 = 砂石料面积 × 垫层厚度 楼板工程量计算 楼板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楼板面积。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混凝土用量 = 楼板面积 × 混凝土厚度 •钢筋用量 = 楼板面积 × 钢筋配筋率 × 钢筋重量系数 楼板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建筑平面面积减去楼梯和电梯间面积。 结构工程 梁、柱工程量计算 梁、柱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梁、柱长度。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同楼板工程量计算,梁、柱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梁长度 = 规划长度 + 2 × 支承钢筋长度 + 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 •柱长度 = 规划长度 + 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 支承钢筋长度是指梁、柱受荷部分的支承钢筋长度,一端钢筋弯曲部分长度是指梁、柱转角处所缠绕的弯曲钢筋长度。

墙、板工程量计算 墙、板工程量包括混凝土用量、钢筋用量和墙、板面积。其中,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同楼板工程量计算,墙、板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建筑立面面积减去门窗面积。 安装工程 门窗工程量计算 门窗工程量包括门窗面积和门窗框数量。其中,门窗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门或窗的尺寸乘以数量,门窗框数量的计算方法是门或窗的数量加上立柱数量再乘以门窗框压梁长度。 电器设备工程量计算 电器设备工程量包括电缆用量和电线用量。其中,电缆用量的计算方法是电缆长度乘以电线管含量,电线用量的计算方法是电线长度乘以电线管含量。 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在工程量计算上有不同的规则和公式。通过对这些规则和公式的掌握,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和预算控制有更好的把控。

建筑工程量及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量及面积计算 一:工程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工程量计算的项目必须以现行的消耗量定额一致; 2、工程量计算单位必须同现行消耗量定额项目单位一致; 3、工程量计算规则必须同现行消耗量定额项目规定的计算规则一致; 4、工程量计算式要力求简单明了,按一定次序排列; 5、计算的精度要求:以个、项为单位的取整,以立方米、平方米为单位的保留两位小数,以t为单位的保留3位小数。 二:利用基数、连续计算工程量 在砖混结构中有:外墙中心线——L中、内墙净长线L内、外墙外边线L外、底层建筑面积S底 基数名称项目名称计算方法 L中外墙基槽 V= L中×基槽断面积 外墙基础垫层 V= L中×垫层断面积 外墙基础 V= L中×基础断面积 外墙体积 V=(L中×墙高-门窗面积)×墙厚 240墙)外墙圈梁 V= L中×圈梁断面积 外墙基础防潮层 S= L中×墙厚

L内内墙基槽 V= (L内-调整值)×基槽断面积 内墙基础垫层 V= (L内-调整值)×垫层断面积 内墙基础 V= L内×基础断面积 内墙体积 V= (L内×墙高-门窗面积)×墙厚 内墙圈梁 V= L内×圈梁断面积 内墙基础防潮层 S= L内×墙厚 L外散水 S= (L外+4*散水宽)×散水宽 墙脚明沟(暗沟) L=L外+8*散水宽+4×明沟(暗沟)宽 外墙脚手架 S= L外×墙高 外墙抹灰 S= L外×墙高 挑檐 V=(L外+4*挑檐宽)×挑檐断面积 S底人工平整场地 S= S底 室内回填土 V=( S底-墙结构面积)× 厚度×墙厚 地面垫层同上

地面面积 S= S底-墙结构面积 顶棚面抹灰同上 屋面防水卷材 S= S底-女儿墙结构面积+四周卷起面积 屋面找坡层 S= (S底±女儿墙结构面积)×平均厚度 三: 建筑面积概念 建筑面积:也称建筑展开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辅助面积。 1、使用面积:建筑物各层布置中可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总和。 2、辅助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所占经面积的总和。(使用面积和辅助面积的总和称为有效面积) 3、结构面积:建筑物各层平面布置中的墙体、柱、垃圾道、通风道等所占面积的总和。 四: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3.0.1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 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 2.20m 者应计算1/2面积。 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 2.10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 至 2.10m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 1.20m 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清单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 一、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的水平平面面积,既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二、计算建筑面积的作用 1、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指标 施工图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初步设计的5% 2、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 工程造价 单位面积工程造价=—————— 建筑面积 3、计算有关分项工程量的依据 4、选择概算指标和编制概算的主要依据 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1、(1)单层建筑物高度在 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者按 1/2计。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2.1m 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不计。 2、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维护结构的 按其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维护结构的按其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者按1/2计。 3、多层建筑物首层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 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4、多层建筑物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计 算全面积。1.2~2.1m按1/2计算。 5、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按其外墙上口外边 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 6、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维护结构的, 层高在2.2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的部位按1/2计算。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设计不利用的不应计算面积。 7、建筑物的门厅、大厅设有回廊时,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 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 8、建筑物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有永久性顶盖无围 护结构的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9、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按其 结构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 10、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 2.2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 11、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按其围护结构 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及以上者计算全面积,不足2.2m者按1/2面积计算。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方法

1、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如何计算 手工算工程量:梯板斜长*梯板宽*梯板厚+步级宽*步级高/2*步级个数 2、算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时是算至檐口 檐高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的高度。建筑物檐高以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作为计算起点。 (一)平屋顶带挑檐者,算至挑檐板下皮标高; (二)平屋顶带女儿墙者,算至屋顶结构板上皮标高; (三)坡屋面或其它曲面屋顶均算至墙的中心线与屋面板交点的高度; (四)阶梯式建筑物按高层的建筑物计算檐高; (五)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间、亭台楼阁等均不计算檐高。 综合脚手架是按建筑面积计算,在套定额时定额会根据不同的高度和面积来选择,所以建筑面积要按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计算,不同高度要按檐高来区分。 3、模板计算规则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一.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二、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3、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三、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

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四、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 计算公式: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式中:墙长——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有柱者均算至柱侧);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墙厚——按图纸规定。 五、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

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含图及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基础挖土 1、挖沟槽:V=(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沟槽长度+放坡增量 (1)挖土深度: ①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②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算至自然设计地坪标高。(2)沟槽长度: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3)放坡增量:沟槽长度×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 P7) 2、挖土方、基坑:V=(垫层边长+工作面)×(垫层边长+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 (1)放坡增量:(垫层尺寸+工作面)×边数×挖土深度×系数(附表二 P7) 二、基础 1、各类混凝土基础的区分 (1)满堂基础:分为板式满堂基础和带式满堂基础,(图10-25 a、c、d)。

(2)带形基础 (3)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1)独立基础:V=a’× b’×厚度+棱台体积 (2)条形基础:V=断面面积×沟槽长度 (1)砖基础断面计算 砖基础多为大放脚形式,大放脚有等高与不等高两种。等高大放脚是以墙厚为基础,每挑宽1/4砖,挑出砖厚为2皮砖。不等高大放脚,每挑宽1/4砖,挑出砖厚为1皮与2皮相间(见图10-18)。

基础断面计算如下:(见图10-19) 砖基断面面积=标准厚墙基面积+大放脚增加面积或 砖基断面面积=标准墙厚×(砖基础深+大放脚折加高度)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m3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1、基础 (1)有肋带形混凝土基础,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肋带形基础计算。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板式基础计算,以上部分按墙计算。 (2)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无梁式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3)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一、墙体计算 1.砖墙的计算方法:墙体面积=高度×宽度,砖块数量=墙体面积÷砖块尺寸。 2.混凝土墙的计算方法:墙体体积=高度×宽度×厚度。 二、地板和屋面计算 1.地板的计算方法:地板面积=长度×宽度,地砖数量=地板面积÷地砖尺寸。 2.屋面的计算方法:屋面面积=长度×宽度,屋面瓦片数量=屋面面积÷瓦片尺寸。 三、钢筋计算 1. 钢筋直径的计算方法:直径(mm) = 根号(面积(㎡) × 162)。 2.钢筋根数的计算方法:根数=长度(m)÷间距(m)。 四、混凝土计算 1.混凝土体积计算方法:混凝土体积=长度×宽度×厚度。 2.混凝土用量计算方法:用量=混凝土体积÷混凝土浆比。 五、窗户和门的计算 1.窗户面积计算方法:窗户面积=高度×宽度。 2.门面积计算方法:门面积=高度×宽度。

六、油漆计算 油漆面积计算方法:面积=长度×宽度,油漆用量=面积÷每升油漆可 涂覆的面积。 七、电线和电缆计算 1.电线长度计算方法:长度=电线路径长度。 2.电缆用量计算方法:用量=电缆长度÷单位长度电缆重量。 八、管道计算 管道用量计算方法:用量=管道长度×每米管道重量。 九、砂石计算 1.砂子用量计算方法:用量=面积×厚度×容重。 2.石子用量计算方法:用量=面积×厚度×规格×容重。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墙体计算、地板和屋面计算、钢筋计算、混凝土计算、窗户和门的计算、油漆计算、 电线和电缆计算、管道计算和砂石计算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数量,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

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 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项目中涉及的各种面积进行准确的测 量和计算。建筑面积包括建筑物各层的总平面积、单个房间或区域的面积、外墙面积、建筑物周长等等。通过对各个部分的面积进行综合计算,可以 得到整个建筑项目的总面积。 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手工计算 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手工计算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复杂的计算过程,而 计算机辅助设计则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软件快速、准确地计 算建筑面积。 手工计算建筑面积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计算两种方式。直接测 量是通过现场实际测量建筑物的各个面积,例如使用测绳、测角仪等工具 对墙面、天花板、地面等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面积计算。间 接计算是通过建筑物的平面图进行计算,根据平面图上的尺寸和比例关系 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然后将各个部分的面积相加得到总面积。 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通过BIM软件快速、准确地计算建筑面积。BIM 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自动计算建筑面积,而不需要进行复杂的 测量和计算过程。BIM软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对建筑面积 进行优化,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建筑物的不规则形状和倾斜结构会对面积计算产生影响;建筑物的室内隔墙、柱子等也需要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用途和功能的建筑物对面积计算的 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总之,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和进度控制。正确的建筑面积计算可以为材料采购和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做出合理的决策。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将变得更加高效、精确。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大全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土30cm以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 )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 ( A+4)X(B+4) =S底+2L 外+16 式中:S --------- 平整场地工程量; A -------- 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 -------- 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 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 建筑物外墙外边线 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 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 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X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 V= (A+2C+K X H HX L。式中:V 基槽土方量;--------------------------- A 槽 底宽度;C ---------- 工作面宽度;H ------- 基槽深度;L ------- 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墙基槽长度以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 X B+aX b+(A+a) X (B+b)+a X b]。式中:V ---------- 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 -------- 基坑上口宽度; a -------- 基坑底面长度; b --------- 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建筑面积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计算规则 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第1条单层建筑物不管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涉及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第2条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第3条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第4条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涉及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第5条建于坡地的建筑物运用吊脚空间设立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运用时,其层高超过2.2m,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6条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管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7条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第8条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第9条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第10条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其层高超过2.2m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第11条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第12条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13条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橱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14条建筑物外有柱和顶盖走廊、檐廊,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挑出墙外宽度在1.5m以上时,按其顶盖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的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走廊,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第15条室外楼梯,按自然层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第16条建筑物内变形缝、沉降缝等,凡缝宽在300mm以内者,均依其缝宽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并入建筑物建筑面积之内计算。

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及公式

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及公式 板1、板工程量 (1)板体积。(2)板模板。(3)、板高度超过3.6m增价;(4)预制板 2、板的工程量计算⑴、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的厚度 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薄壳板的肋、基梁并入薄壳体积内计算。 预制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尺寸300mm×300mm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扣除空心板空洞体积。⑵、板的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周边模板 板的底模=板的底面净面积 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外露周边长度×板的厚度 XX2004计算规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⑶、砼梁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梁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 ⑷、预制板 3、板的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异形板板的面积的计算比较麻烦; ⑵、计算模板时板的底面净面积比较麻烦;

⑶、计算模板时板的外漏周边长度比较麻烦; ⑷、无梁板要计算柱帽体积。 楼梯1、楼梯工程量⑴、现浇楼梯面积;⑵、楼梯的实际体积;⑶、楼梯栏板、栏杆;⑷楼梯装修:楼梯侧面装修;楼梯底面装修。⑸楼梯模板。 2、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 现浇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①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踏步、斜梁、休息平台、平台梁以及楼梯与楼板连接的梁(楼梯与楼板的划分以楼梯梁的外侧面为分界)。 ②当整体楼梯与现浇楼板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的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为界。 ⑵楼梯的实际体积(部分地区) 分别计算楼梯踏步、楼梯板、休息平台砼体积。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 = 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 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 = 踏宽数+1;踏宽数 =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 =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 =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及面积汇总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及面积汇总 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计算汇总 一、按㎡计算: 1、楼地面工程:整体面层、块料面层、橡塑面层(竹木、地毯等)、踢脚线、楼梯(台阶)装饰(以楼梯或台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零星装饰工程 2、墙柱抹灰、块材,隔断、幕墙; 3、天棚抹灰、吊顶(水平投影),灯带(按设计图示尺寸框外围面积计算); 4、门窗套(展开)、玻璃、百叶面积; 5、油漆、:木材面、木地板及烫蜡面、抹灰面、刷喷涂料、空花格、栏杆涂料、裱糊。 二、按m计算: 1、楼地面:扶手、栏杆、栏板装饰; 2、门窗:窗帘盒、窗帘轨;窗台板; 3、油漆、涂料、裱糊:木扶手及其他板线条油漆、抹灰线条油漆、线条刷涂料; 三、按质量计算: 1、墙柱面工程:干挂石材钢骨架; 2、油漆:金属面油漆; 四、按数量计算: 1、天棚:送风口、回风口; 2、门窗:木门、金属门、金属卷帘门、木窗、金属窗及其他门窗; 3、门窗油漆;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汇总 五、按m计算: 1、现浇砼:电缆沟、地沟;扶手、压顶; 2、厂库房、特种门、要结构工程:其他木构件以体积或长度计算; 3、屋面及防水工程:屋面排水管,变形缝; 4、砌筑工程:小便槽、地垄墙,砖地沟、明沟。 六、按㎡计算: 1、砌筑工程:砖砌台阶,砖散水、地坪;

2、现浇砼:楼梯,散水、坡道,台阶; 3、厂库房、特种门、要结构工程:木楼梯; 4、金属结构:压型钢板楼板、墙板、金属网; 5、屋面及防水工程:瓦屋面、型材屋面,膜结构,屋面卷材、涂膜、刚性防水,屋面天沟、檐沟,墙地面卷材防水; 6、防腐、隔热、保温:面层。 7、土石方工程:平整场地 5、桩与地基处理:锚杆支护、土钉支护(支护面积) 七、按m3计算: 1、防腐、隔热、保温:砌筑沥青浸渍砖。 2、、砼:预制砼柱、板、楼梯、烟道垃圾道通风道,砼构筑物,现浇砼基础、柱、梁、墙、板,天沟挑YAN、雨篷、阳台板,其他构件、后浇带。 3、砌筑工程:砖石基础、砖石砌体、空斗墙、空花墙、填充墙、实心砖柱、零星砌砖(蹲台、花台、花池、楼梯栏板、阳台栏板)、砖烟囱、砖水塔、空心砖墙、砌块墙、围墙、空心砖柱、砌块柱、烟道垃圾道通风道; 4、土石方工程:挖土方、基础土方、管沟土方、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 5、桩与地基处理:地下连续墙、振冲灌注碎石。 厂库房、特种门、要结构工程:木柱、木梁。 八、按数量计算: 1、厂库房主、特种门如要板大门、钢木大门、围墙铁丝门、厂库房大门、特种门等。 2、木屋架、钢木屋架。 九、按质量计算: 钢屋架、钢网架、钢托架、钢桁架,钢柱,钢梁、钢吊车梁,钢构件,钢漏斗(按重量)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十、不计算面积: 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不区分层高)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挂幕布、布景的天桥上、挑台等。 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 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帖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机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宽度在2.1cm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

工程量及面积计算方法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