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复习材料

提示:本材料只包含65分的考试题目,其他的35分需要大家自己多看看书、笔记和ppt。

1、褐变:指对于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植物,在接种时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收到伤害,该类物质会在多分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是培养基变黑,并严重抑制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2、玻璃化现象:指组织培养中,呈现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玻璃化苗”。在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长成玻璃苗的现象,被称做玻璃化作用。

3、胚状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

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通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5、植物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6、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7、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又称为光自养微繁殖技术,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通过输入CO2气体作为碳源,并控制影响试管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使试管苗由兼养型转变为自养型,进而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

8、原球茎:原球茎是兰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一种形态学构造。种子萌发初期不出现胚根,只是胚逐渐膨大,以后种皮的一端破裂、肿胀的胚呈小圆锥状,称为原球茎9、植物工厂:是植物栽培的最高境界,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它集成了全自动全智能的环境模拟技术为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创造出最佳的人工环境,是完全可控可

调的按照人的意志进行管理的栽培系统

10、愈伤组织:是指在培养或自然条件下,植物细胞脱分化,不断增殖所产生的主要由薄壁细胞构成的不定形的组织。

1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

1、基本设备:电炉、冰箱、酸度计、天平、纯水器、搅拌器

2、灭菌设备:蒸汽灭菌压力锅、过滤灭菌装置、紫外线灭菌灯

3、无菌操作设备:超净工作台、无菌接种箱

4、培养设备:恒温振荡培养箱、光照培养箱、摇床

5、细胞学鉴定设备:光学研究显微镜、实体显微镜、倒置显微镜

12、外植体选择原则:1、再生能力强;2、遗传稳定性好;3、外植体来源丰富;4、

外植体灭菌容易

13、培养基成分:①水分;②无机盐类;③有机营养成分;④植物生长调节物质;⑤

天热物质;⑥pH;⑦凝固剂等

14、温度是影响外植体生长和分化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一个培养室内培养着许多种植物,培养室内的温度一般被设定:25℃±2℃

15、活性炭作用:吸附培养基及培养物分泌物中的抑制物质

抑制外植体褐变

防止玻璃苗的产生

促进培养物生长和分化

促进生根

16、植物快繁技术过程中,根据器官形成方式的不同,植物器官的再生种类

根据器官形成方式的不同,将植物器官的再生分为五种类型,即短枝发生型、丛生芽发生型、不定芽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和原球茎发生型。

17、糖的作用

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

调节培养基渗透压

18、在固体培养时使用最方便、最好的凝固剂:琼脂

19、试管苗的年生长量(Y)决定因素:

Y=mX n

m-无菌母株苗数;X-每隔培养周期增殖的倍数;n-全年可增殖的周期数

20、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茎尖培养脱毒

2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

比值低时促进根的生长,这时脱分化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芽的生长,这时分化占主导地位。

22、生物学脱毒生产无毒植株的方法

1.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法

2.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

3.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

4.珠心组织培养脱毒法

23、培养基灭菌(p20)

1、高压蒸汽灭菌法

2、过滤除菌法

24、植物细胞全能性提出、发展与完善的

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的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细胞全能型的概念被解释为:每一个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80年代,此概念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25、常用的脱病毒植株检测方法和特点

(-)直接测定法

(二)指示植物法

(三)血清鉴定方法

(四)核酸分祈法

(五)电镜鉴定法

26、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微型薯的技术关键步骤

27、使用高压灭菌锅时注意事项:

1、使用高压锅前应添加足够的水

2、锅内气压太高会引起部分有机物质的分解

3、灭菌后在气压表归零之前不要打开锅盖,以免发生危险和培养基外溅现象

4、橡胶等有机物品会因高温高压而变性;

5、高压灭菌锅内有一个自动排气的小孔,不要使其堵塞,否则会因气压升高而引起危险

28、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生产成本及降低商业化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①人工费用。

②生产物资费用。

③设备折旧费用。

④水电费用。

⑤其他费用。

降低措施:

针对试管苗生产所需的费用,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试管苗经济效益。

1.提高劳动生产率

2.减少设备投资,延长使用寿命

3.降低消耗

4.降低污染,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

5.简化培养基

29、植物快繁的程序

植物快繁的程序包括四个阶段:1、无菌(或初代)培养的建立;2、繁殖体增殖;3、芽苗生根;4、小植株的移栽驯化

30、康乃馨试管苗开花条件

培养基:1/2MS大量和微量元素十NAA0.2 mg/L十活性炭0.5 %+蔗糖3 %十琼脂

0.7 %

培养条件:温度22 ~ 28 ℃、每天光照约10 h、光照强度约1 000 lx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2个月后可分化出相当数量的花芽,分化率约56 %。3~4个月后白色花开放。

31、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配制

1、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为了减少工作量,减小误差,最方便的方法是预先配制好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母液。(1)配置原则:相同类型的试剂混合;

易形成沉淀的药品分开;

母液浓度要适宜;

用量要认真计算和核对;

药品要准确称量

2.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MS培养基母液根据试剂特性通常配成五种母液,即大量元素母液(10或20倍)、微量元素母液(100或1000倍)、Fe盐(100倍)、Ca盐(50倍)、有机物(100倍)。

3.激素母液的配制

生长素类、赤霉素类及脱落酸等用95%乙醇溶解;

细胞分裂素类用1N HCl或1N NaOH溶解。

常激素母液浓度生长素类为0.1~0.5 mg/ml, 细胞分裂素母液浓度为0.2~1.0 mg/ml.

培养基的配制的具体步骤:

1、取出母液并按顺序放好。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如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移液枪和玻璃棒等放在指定位置;

2、取一只容量瓶,放入配制培养基总量的1/3左右纯水,将母液按顺序加入,不断搅拌;

3、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定容;

4、将定容的培养基倒入容器中,加入蔗糖和琼脂,并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5、调整pH;

6、将培养基分装倒培养器皿中,封好瓶口;

7、灭菌,用高压锅灭菌(121℃,15~20min)或过滤除菌;

8、灭菌后待高压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便可以取出、冷却凝固后待用。

32、试管苗的生态环境(要自己拓展)

高温且恒温

高湿

弱光

无菌

33、草莓组培脱毒的方法与病毒检测手段

脱毒的方法主要有:

1.茎尖培养法

剪取5cm左右的顶梢→ 剪去叶片→ 自来水冲洗→ 70%酒精浸3~5s → 0.1%升汞消毒2~10min → 无菌水冲洗3~5次→ 剥离茎尖外面的幼叶和鳞片→切取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BA0.5+GA3 0.1+IBA0.2 →分化培养基MS+BA0.5~1.0→ 20d分化丛生芽→生根培养基1/2MS+IBA0.2~1.0→生根→炼苗→移栽

2.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相结合

(1)40℃处理16h,35℃处理8h;时间4~5周

(2)38℃恒温,湿度60~70%,处理12~50d

(3)35℃ 7d,38℃,湿度40~68%,光照强度4000~5000Lx,35d

3.花药培养法。

取单核期的花蕾→低温(4~5℃)处理24h→70%酒精浸3~5s → 0.1%升汞消毒10~15min → 无菌水冲洗3~5次→ 剥离花冠,取下花药→接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BA1.0+NAA0.2+IBA0.2→20d愈伤组织→培养基MS+BA1.0+IBA0.05→50~60d植株

脱毒苗的检测

1. 指示植物小叶嫁接鉴定法

2. 电子显微镜鉴定法

34、培养基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培养基形态不同: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

培养过程不同: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

其作用不同: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营养水平不同: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成分和浓度不同:含盐量较高的培养基、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中等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低无机盐含量的培养基

1、MS培养基:无机盐浓度高;

高含量的氮、钾,尤其是硝酸盐;

含有一定数量的铵盐;

营养丰富;

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

2、White培养基: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

1963年作了改良,提高MgSO4的浓度和增加硼元素;

无机盐浓度较低;

使用广泛;

在生根培养、胚胎培养中有良好的效果;

3、B5培养基:1968年由Ga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

含有较低的铵盐;

较高的硝酸盐和盐酸硫胺素;

4、N6培养基: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设计;

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不含钼;

35、一般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

36、胡萝卜体胚发生体系的建立程序及影响体胚发生的影响因素。

(1)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保存

外植体:无菌苗的下胚轴(长0.5 cm)、消毒叶柄(长0.5 ~ 1.0 cm)、贮藏根(横切面0.5 cm2)。

诱导培养基:MS+2,4-D 0.1 ~ 1.0 mg/L,蔗糖30 g/L,琼脂8 g/L。

培养条件:26 ℃、黑暗条件下培养4 ~ 8周,即可获得愈伤组织。

继代培养:相同成分的悬浮培养基上或固体培养基上。

2)体细胞胚的诱导

继代4次以上的愈伤组织,用不锈钢的32 μm、63 μm和125 μm的过滤筛过滤。将保留在32 μm的细胞团在1 000 r/min下离心5次后,沉淀物用于体细胞胚诱导。

诱导培养基:MS, 加入5 mmol/L的Ca2+有利于胚胎发生。

每10 ~ 18 d将上述悬浮培养物移入1/2MS固体培养基上使体细胞胚成苗

3)体细胞胚发生的主要阶段

体细胞胚胎发生至少经历两个阶段,即需要生长素阶段和不需要生长素阶段

形成胚性细胞团(0期)生长素→细胞缓慢增殖(1期)无激素→形成球形胚(2期)→经历心形胚、鱼雷形胚→再生植株(3期)

37、影响体胚发生的主要因素

(一)外植体

基因型往往是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下胚轴、叶柄和贮藏根等都是较理想的外植体。

(二)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素(2,4-D)和细胞分裂素在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阶段起作用,而ABA是在体细胞胚胎发育成熟阶段起作用。

(三)营养条件

常见诱导培养基:B5、MS、SH或改良的MS。

还原型氮对胡萝卜体细胞胚的启动和成熟特别重要。除NH4+的形式外,还原性氮

还有多种形式,如椰子汁、水解酪蛋白以及多种氨基酸等。

金属离子在胡萝卜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子

(四)环境因子

①光:胡萝卜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完全黑暗或连续光照都能产生更正常的成熟胚。高强度的白光、蓝光抑制胡萝卜悬浮细胞的体细胞胚的发生和生长,而红光或绿光条件下体细胞胚的产率最高。

②细胞密度:悬浮培养的细胞密度会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频率。高细胞密度(105个/ml)是单细胞形成胚性细胞团所必需的,而较低密度(2×104个/ml)对胚性细胞团发育成体细胞胚更有利。

③气体: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胡萝卜细胞,氧气浓度强烈地影响着随后的体细胞胚胎发生。20% ~ 40 %的氧气浓度能大大提高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的产生频率。当氧气浓度增加到7%时,心形胚产生的量就会增加,但浓度超过20%时无显著变化。

④发育的同步性:为了一次性获得大量的体细胞胚,必须使发酵罐里悬浮培养的体细胞胚胎处于相同的发育时期。通过不断的筛选和密度梯度离心以及优化培养条件可解决胡萝卜体细胞胚同步发育的难题,实现从单细胞到再生完整植株的同步化。

38、兰花无性快繁程序及组培过程中关键技术。

一、外植体选择

兰花的茎尖、叶片(应选择带有嫩叶的花梗)、花器官、种子等都可作为外值体用于组织培养、诱导再生植株。

二、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

(一)外植体的消毒

在兰花茎尖组织培养中,首先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切取约10 cm长的茎尖,去掉苞叶,经过常规的消毒后备用。

(二)外植体的接种

①茎尖生长点的剥取

在超净工作台上,借助体视显微镜,用镊子将消毒茎段的幼叶剥下,露出生长点后,用解剖刀切取0.5~0.8 mm大小的芽〈应尽量小,以利脱毒),接种于培养基上。

②叶片外植体的切取

从茎段切下的幼叶连同花梗上的幼叶一起,在无菌条件下切割成0.3~0.5 cm2的小片,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基:

诱导茎尖形成原球茎:MS或B5+NAA0.5-1.0 mg/L+6-BA0.1~1.0 mg/L+椰子汁10%;诱导叶片形成原球茎:改良Kyoto+NAA0.l mg/L+6-BA 1.0 mg/L十肌醇100 mg/L十

烟酸0.l mg/L+维生素B1 0.05 mg/L十腺嘌呤20 mg/L十蔗糖

2%十尿素0.2%;

原球茎生芽:1/3~1/2 MS或3/4~4/5 B5,其余成分与诱导原球茎形成的培养基相同。

三、原球茎的诱导

茎尖生长点或叶片接种在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上。

凡原球茎切口处不变褐或变褐物质排出量较少的种类,可用固体培养基,而易变褐的种类,最好用液体培养基。

四、种子的无菌发芽

(-)种子灭菌

可用7 %漂白粉处理20 min,或按常规灭菌方法进行处理。

(二)无菌培养

五、原球茎的增殖

形成的原球茎可以不断分割,进行继代培养,加速其繁殖,直到获得所需的数量为止。继代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同诱导培养,可采用固体培养或液体培养,培养条件也一样。

原球茎的生长类型:①极易增殖型;②圆球茎增殖较慢,但易分化成苗;③分割的原球茎接种后停止生长;④转接后不枯死,经几周变褐后又形成小的原球茎。六、苗的分化培养与移栽

较大的兰花个体才便于移栽,新形成的小苗必须移人较大的培养容器内生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移栽。一般是将1cm高的幼苗转移到壮苗培养基上培养3 ~ 6个月,使其长到约10 cm高,方可移栽。

兰花的组织培养几个关键问题

(一)培养基的选择

常用的为MS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的选择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离子浓度,一般用较低的离子浓度,且注意不同培养阶段要求不同。

(二)材料的褐变

防止材料变褐是兰花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2,4-D的使用、灭菌技术和培养中的温、光条件对褐变都有影响。

防止褐变的方法主要是采取降低培养基中的离子浓度和采用液体培养基,也可向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C、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以减轻褐变。

(三)原球茎球状体的苗分化

原球茎球状体一般可分化成苗,但有些种往往不分化出苗,或者产生畸形苗。除了品种的差异外,培养条件也很关键,可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汁、椰子汁等植物组织提取物,或添加一定浓度的IAA、KT、NAA等,或降低培养基的离子浓度来加以调整。(四)变异

兰花组织培养中的变异原因主要与高浓度的激素、长期继代培养、主芽的部位和大小、自身的芽变等有关。

要慎重选择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条件,在继代和扩繁过程中应及时淘汰那些变异材料,保留正常的材料。利用兰花组织培养变异的特性,可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兰花品种。

39、柑橘花药培养过程及影响因素。

1. 花药的选择与处理

摘取花药发育期为单核靠边期的花蕾,3 ~ 4 ℃预处理5 ~ 10 d,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花药,除去花丝,将花药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

2、花药培养:

①固体培养法。将花药培养在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②液体培养法。将花药培养在浅层液体培养基(2 ~ 3 mm)中,使其漂浮在液面,定期更换培养基。可在培养基中加入葡聚糖,使培养基密度加大,防止花药下沉。

③滤纸桥培养法。在液体培养基中放入一无菌滤纸,花药接种在上面。此方法透气性好,培养效果佳。

培养基成分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1.0 ~ 2.0 mg/L 6-BA、0.05 ~ 0.2 mg/L 2,4-D、5 ~ 10 %蔗糖

3、植株再生:

形成的花粉胚状体转入N6基本培养基附加0.1~0.2 mg/L IBA、0. l mg/L IAA、500 mg/L LH、5 ~ 10 %蔗糖。培养条件为20 ~ 25 ℃,16 h/d光照。胚状体可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二)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1、材料的选择

柑橘花药培养的效果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目前只有四季橘、苏柑、枳壳和宜昌橙杂种获得成功。初花期花蕾中的花药比末花期的培养效果好。

2、花蕾低温处理效应

花蕾低温预处理对花粉胚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3、生长调节剂和蔗糖浓度

当6-BA与2,4-D配合使用,即6-BA浓度为1.0 ~ 4.0 mg/L、2,4-D浓度为0.05 ~ 0.2 mg/L时,适于花粉胚的发育。而当2,4-D浓度超过1.0 mg/L时,则促进愈伤组织形成,无胚状体出现。

4. 温度

四季橘花药在20 ~ 25 ℃光照培养条件下出现胚状体,当温度超过26 ℃时,无胚状体形成。

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_宫晓红

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宫晓红 (彰武县双庙镇农科农机站,辽宁阜新123217) 摘要: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手段实现蔬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可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和蔬菜质量的提高。阐述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提高管理水平、扶持育苗企业壮大等措施,以期为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工厂化育苗;特点;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2-0067-02 蔬菜低糖、低盐、低脂,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坚定不移地搞好蔬菜生产,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人们生活供应,是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重要责任,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近年来,蔬菜生产污染带来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民生的关注焦点。如何在保障蔬菜生产供应的基础上更多地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值得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思考。通过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手段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和蔬菜质量的提高。 1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特点 工厂化育苗是伴随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以及农业 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蔬菜生产与其他作物生产相比,具有种类多、每种相对数量少、生产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采用蔬菜工厂化育苗模式开展蔬菜生产,是一大技术进步。蔬菜工厂化育苗主要包括育苗和移栽两个环节,因其生产不必占用大量耕地,所需空间较小且灵活,因此,容易实现集中生产、统一管理。在蔬菜生产全过程中,集中育苗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是蔬菜生产全过程的基础保障,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用种量少,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以大大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便于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实现蔬菜的计划生产,提高蔬菜苗的质量;四是可以集中并运 用各种先进技术装备对育苗生产进行有效的人工控制,利于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育苗人员技术水平和育苗生产效率;五是可以缩短苗龄,提早育苗,提早移栽定植,提早产品上市,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的效益;六是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为保障蔬菜常年供应提供种苗支持。 2蔬菜工厂化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工厂化育苗不是独立的产业,它是蔬菜稳产 高产的基础,也是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辽宁蔬菜工厂化育苗尚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全省从事蔬菜工厂化育苗的规模龙头企业不多,适于工厂化育苗的蔬菜品种也不多。蔬菜工厂化育苗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从管理角度看,由于蔬菜工厂化育苗一次性投资很大,秧苗定价又不可能过高,导致投资回收时间长。一旦管理不当和技术掌握不好,有可能损失加大,影响企业经营效益。2)从技术层面看,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既要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要有其实用性和经济性,而一些企业和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导致生产经营风险增加。3)从投资风险看,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种的优质化,导致优质蔬菜品种尤其是国外进口种子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一旦育苗环节出了问题,不仅损失大量的种苗钱,而且耽误了宝贵的农时,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4)从消费主体看,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主要用户群体是蔬菜种植大户,他们对种苗价格的承受能力有限,对蔬菜生产缺乏必要的市场把握,许多农户具有跟风的习惯,导致“趋同”现象严重,农民种菜效益下降,蔬菜质量问题上升。蔬菜种植者的随机性选择,影响蔬菜工厂化育苗品种的选择和经营渠道的相对稳定。 3 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创新 我国蔬菜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产 收稿日期:2017-01-12 作者简介:宫晓红(1963—),女,工程师,从事耕作栽培与农技推广工作。 第2期总第272期 No .2Total No.272 2017年2月 Feb .2017 农业科技与装备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OI:10.16313/https://www.doczj.com/doc/ad17938840.html,ki.nykjyzb.2017.02.029

工厂化育苗论文..

成绩:_______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___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顾勇强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14设施专升本__ __ 学号_____ ___141004_________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 姓名:顾勇强学号:14100448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它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国外工厂化育苗的现状,国内工厂化育苗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西瓜为例,介绍工厂化育苗技术,最后总结工厂化育苗技术。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农业技术育苗国内外西瓜 工厂化育苗: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花卉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采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它 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种子,节水节肥,生产成本低; 2.便于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育苗工厂化,机械化与专业化; 3.出苗整齐,苗龄短,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4.基质通气性好,根系易于人为控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5.苗移植过程中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高,缓苗快;

6.种苗利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 7.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8.增强抗逆性,由于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强,很少得病; 9.经济效益明显,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节约用肥,产量增加,产出比系数 提高. 工厂化育苗生产周期短。传统的育苗方式需1.5—3年培育才能出圃,而工厂化育苗2-6个月即可用于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定量精播,节省良种,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良田;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不同林种大而积定向优质培育;集约经营,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厂化育苗设备能够对育苗温室的光、温、水、气、湿等进行人工调控,是在育苗生产车间。主要应用于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应种苗的现代种苗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的优点很多,具体如下:选用轻质基质代替土壤育苗.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操作和运输;土壤带菌,幼苗易受病虫害感染,选用轻质基质,降低丫育苗风险.有利于大规模的商品化育苗;选用轻质基质育苗,避免了带走当地的土壤,如果用土壤育苗,以年育苗3咖万栋每株带走150—250g 土壤计算,不需两年育苗场就会出平地变为洼地。 ②整个播种和育苗管理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省工、省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满足从出芽到成苗备阶段的温、光、水、肥等条件点证了苗

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Todd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im Boodley 和Ray Sheldrake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了优良、稳定的育苗基质,其后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花卉的种苗生产,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这种育苗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幼苗的根系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将其分为基质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若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 1.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美国为例,最早开始专业种苗生产的公司是Speedling、Kube—Pak、Pinter和Blackmore4家公司,其中Speedling 公司发明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Blackmore公司发明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1979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50万株,而到了1994年,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已经超过40亿株。到9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超过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加上蔬菜、盆栽植物、切花、宿根花卉、组培材料和树苗,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250亿株。随着种苗产业的发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90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大的是

(工厂与企业)工厂化育苗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 嫁接亲和力:砧木与接穗愈合和成活的能力,用嫁接成活率表示。 3.共生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的共生能力,即嫁接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4.秧苗质量保持率)指蔬菜秧苗育成后到定植以前的贮运过程中秧苗质量保持程度的一种特定涵义的数量化指 5.边际效应:在利用穴盘进行工厂化种苗生产时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处于穴盘边缘的植株生长势弱于中央的植株, 6.逆边际效应:部分处在苗盘中央的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长速度较慢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育苗期的延长,植株长势越来越弱,以致最终被周围植株全部覆盖而失去育苗价值。 1、褐变:指对于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植物,在接种时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收到伤害,该类物质会在多分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是培养基变黑,并严重抑制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2、玻璃化现象:指组织培养中,呈现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玻璃化苗”。在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长成玻璃苗的现象,被称做玻璃化作用。 3、胚状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 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通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5、植物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6、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8-06 15:01 15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朱世东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厂化育苗概念与特点 一、工厂化育苗概述 (一)概念 工厂化育苗(raising seedlings in industrial scale):在人工适宜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育苗方式。 (二)特点 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五大优点: 1、提高秧苗质量 (1)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 (2)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比常规育苗平均增产15%~30%。 2、节省资源、成本 (1)节能省电2/3。分散育苗→集中育苗;苗龄缩短10~20天。 (2)省地 100株/m2 → 500 ~1000株/m2, 21~84万株/亩。(育苗效率高) (3)省工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20万~ 40万株/人。如番茄:常规育苗,2000株苗用工大约25~30个;工厂化育苗,1~2个。定植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 / 10。

常规育苗:苗重500克/株;穴盘育苗:苗重35 ~ 50克/ 株。 (4)省种种子包衣处理,1粒/ 1穴。(出苗率) 常规育苗:出苗率60%~70%;工厂化育苗:85%~95% 。 (5)节本劳动力成本降低90%,总成本可降低30%~50%。 3、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 ~ 7倍。 (1)播种效率提高。700~1000盘/小时(工厂化育苗) (2)育苗周期缩短10~20天。 4、适于远距离运输 常规育苗,不适宜较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20公里以内; 工厂化育苗,运输半径可达800公里。(秧苗在规格统一的穴盘中生产,质量轻,便于统一包装;运输有专业盘架)。 5、适于机械化作业 可实现从种苗生产到田间移栽的全程机械化。移栽效率:提高4~5倍。 工厂化育苗的缺点: 1、初期投入大 2、种子质量要求高 3、技术难度较大 工厂化育苗以其优质高产、省工省力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逐步在蔬菜、花卉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工厂化育苗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现状 工厂化育苗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佛罗里达州 Speedling 公司(美国维生种苗公司)率先研制出播种机和硬塑穴盘,用于蔬菜育苗。工厂化育苗技术创立伊始,很快被世界各国如荷兰、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引进。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育苗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广泛用于蔬菜、观赏植物等育苗。

国外工厂化育苗发展近况及其启示

题 目: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姓 名: 马丽妍 学 院: 园艺学院 专 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班 级: 设施81 学 号: 1488102 指导教师: 孙锦 2011年5月1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可以到位口处,要求文电气验;高中资备进行整,编高中试卷度内来范围,资料试。因此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园艺院设施81班马丽妍 1488102 摘要:工厂化育苗随着科技进步而快速发展,国内外工厂化育苗程度呈现出不同状态,我国要针对我国现状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水平。使现代化农业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国内外农业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能够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现今国内外的工厂化育苗已走上正轨,并能批量生产,我国80年代中期从外国引进了工厂化育苗设施和技术,但由于受现代化水平及条件的限制,育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术: 一,育苗的蔬菜种类 由于无土育苗教土壤育苗设施投资较高,因此,一般选择培育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且大多为反季节栽培,目前大型温室蔬菜育苗面积最大的还是番茄和黄瓜,另外,还要考虑栽培形式是日光温室,大棚还是露地栽培以选择不同生态的品种。 二,基质的选择和前处理 育苗基质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细蛭石,草炭,珍珠岩以6:3:1的比例混合而成,草炭是迄今为止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最好的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高达

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

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 (一)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 工厂化育苗的基本程序为:准备、播种、催芽、成苗培育、出苗等阶段。 图 6-2 工厂化育苗程序示意图 (二)育苗基质的选择及要求 穴盘育苗对基质的总体要求是有良好的物理性及稳定的化学性,尽可能使幼苗在水分、氧气、温度和养分供应方面得到满足。影响基质理化性状的指标主要有:pH值、阳离子交换量、孔隙度、容重等。

有机基质的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以及吸附性与缓冲性,分解程度越高,容重越大,总孔隙度越小,一般以中低等分解程度的基质为好。不同基质的pH值各不相同,泥炭的pH值为~,蛭石的pH值为左右,珍珠岩的pH值为左右,多数蔬菜、花卉幼苗要求的pH值为微酸至中性。阳离子交换量是物质的有机与无机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的阳离子总量,高位泥炭的阳离子交换量为1400~1600 mmol/kg,浅位泥炭为700~800 mmol/kg,腐殖质为1500~5000 mmol/kg,蛭石为1000~1500 mmol/kg,珍珠岩为15mmol/kg,沙为10~50 mmol/kg。有机质含量越高,其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基质的缓冲能力就越强,保水与保肥性能亦越强。较好的基质要求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和较强的缓冲性能。孔隙度适中是基质水、气协调的前提,孔隙度与大小孔隙比例是控制水分的基础。风干基质的总孔隙度以84%~95%为好,茄果类育苗比叶菜类育苗略高。另外,基质的导热性、水分蒸发蒸腾总量与辐射能等均对种苗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常用的有机基质主要有: (1)泥炭根据泥炭的形成地纬度、气候条件和分解程度的不同,可将泥炭分为低位泥炭、中位泥炭和高位泥炭3大类。 低位泥炭:也称富营养泥炭,分布于低洼积水的沼泽地带,以苔藓、芦苇等植物为主。其分解程度高,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高,酸性不强,养分有效性较高,风干粉碎后可直接作肥料使用。它容中较大,吸水、通气性差,有时还有较多的土壤成分,矿物质的含量往往较高。低位泥炭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也很丰富,但这类泥炭宜直接作为肥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提要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标准的技术措施,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使蔬菜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效、成批而又稳定的一种育苗方式。蔬菜工厂化育苗对于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提高秧苗素质;节约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十分必要,特作可行性研究。 项目名称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荆门市蔬菜办公室 法人代表:付祖科 项目执行单位 荆门市蔬菜办公室 荆门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项目依托单位 湖北省蔬菜科学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 项目建设地点 荆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掇刀、团林镇) 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实行名、特、优蔬菜的工厂化育苗和瓜类、茄果类作物的嫁接育苗,城郊菜地优质苗达95%以上,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项目主要内容、规模与辐射点 拟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设蔬菜育苗工厂,占地面积30亩,主要建设基质处理车间,填盘装钵及播种车间、发芽、绿化、驯化、幼苗培育设施。项目主要辐射点为荆门城郊的10000 亩基地蔬菜。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60万元。申请部、省项目资金130万元,市配套90万元,自筹40万元。 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辐射区内的蔬菜品质和产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据测算,项目辐射区内蔬菜产量可增加20%左右;新增产值60多万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采用工厂化育苗,可有效的控制环境,科学地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工厂化育苗的设施和主要设备

工厂化育苗的设施与主要设备 要实现工厂化育苗,必须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以保证整个育苗程序的顺利实施。对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的基本要求如下: (1)保证工厂化育苗能达到要求的环境条件指标,特别是不应出现使秧苗受到伤害甚至灾害胁迫的环境。 (2)在不过多增加育苗生产成本并保证秧苗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育苗环境调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操作的机械化水平。 (3)在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发育速度计达到要求的质量规格标准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设施、设备的一次性资金投入或单位产品均摊的设施、设备折旧费用。 (4)在充分利用太阳光等自然资源,合理及节约利用电、煤、气、油、水等资源的前提下,对设施、设备进行合理选型。 (5)依据育苗程序的要求,保证设施、设备配套,防止由于育苗程序及技术要求等软件与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不符而造成的育苗损失。 根据上述原则,以下简要介绍工厂化育苗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及选型的基本要求。 (一)温室 温室是比较完善的一种世界性的保护地设施。在育苗生产中,温室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在欧洲国家如荷兰、法国、英国等,蔬菜及花卉工厂化育苗多采用双屋面连接式现代温室。这种温室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经济;室内面积大,便于机械化操作及环境自动化调控;温室内温度及光照比较均匀,容易培育出整齐一致的秧苗。其不足之处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冬季保温性较差,加温耗能大,育苗成本较高;夏季自然通风降温较困难,需要有机械通风及人工降温措施。从总的来看,这种类型的温室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特别是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夏季气候比较凉爽的地区应用。在冬季气候严寒的高纬度地区,采用这种温室,尽管具有上述的不少优点,但冬春季加温的耗能过大,育苗费用过高。如果采用小型连栋温室并加上外覆盖及室内多层覆盖保温等措施,也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工厂化育苗温室。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普遍推广的节能型日光温室是一种采光保温性能很好的

连云港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对策 本文作者根据国内外蔬菜育苗发展动态及连云港市蔬菜生产发展需要,提出了发展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大势所趋的观点,然后围绕该观点,叙述了连云港市蔬菜育苗现状、工厂化穴盘育苗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传统育苗和工厂化育苗优缺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连云港市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现状前景问题对策 秧苗是蔬菜生长发育的初期,其苗期生长发育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农谚:“壮苗五成收”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培育健壮的秧苗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己多采用工厂化育苗,主要形式是穴盘育苗。这种以草炭、蛭石、椰子皮、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用穴盘做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越来越受到蔬菜生产者的青睐。穴盘育苗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穴盘制造、基质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已形成一个新的阳光行业。随着我市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面积快速扩大、花色品种增多、复种指数提高,蔬菜业的产量、效益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要实现蔬

菜业持续为农增收,蔬菜传统育苗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实施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市蔬菜育苗概况: 1.1工厂化育苗现状我市的蔬菜育苗严格来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育苗,充其量是工厂化育苗的初级阶段。原有的洪门快速育苗室、南门快速育苗室、丁庄快速育苗室、新县快速育苗室、东哨快速育苗室、中云快速育苗室、向阳快速育苗室等7个快速育苗室是80年代建设的玻璃温室,育苗是以锯末和碳灰作主料基质的盒盘育苗,采用电热线加温,电灯泡增加光照,播种、催芽、通风、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人工管理,当时每个育苗室派有2个懂技术的人专门负责管理,每年每室补贴1-2万元;另有朝阳连栋大棚温室1栋是80年代自荷兰50万元引进建设的,它的加热、灌水、遮阳、通风是自动化控制的,但没有降温设备,当时主要用来育苗,解决三县、四区茄果类蔬菜用苗,由于当时蔬菜生产规模小、用苗少,加上锅炉加热、用电、用工等成本太大,至使市蔬菜办公室每年都要投入10-20万元以保证育苗工作正常进行。目前这7个快速育苗室和朝阳连栋大棚温室主要作为普通温室生产蔬菜,其次用来常规育苗,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2育苗种类我市蔬菜栽培种类多,常见蔬菜种类有60余种。西瓜、甜瓜、丝瓜、黄瓜、豇豆、架豆、白菜、花椰菜、甘蓝、茄子、青椒、西红柿、葱、洋葱、韭菜、芹菜等50余种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研究报告

蔬菜工厂化育苗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背景 我国蔬菜的产量和需求量在世界占据首位,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导预计,2020年中国蔬菜总需求量58950万吨,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以及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结合两个文件精神指示:我国蔬菜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来解决。为把握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趋势,满足城镇人口对蔬菜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常德市蔬菜育苗和蔬菜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传统育苗的弊端,为实现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促进我县蔬菜生产发展向现代化前进,提出了汉寿县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建议,现将项目内容报告如下: 1 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1.2项目建设年限:2013-2014年 1.3建设性质:新建 1.4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建设育苗中心面积120亩。 主要内容:

1.4.1建安工程:基质处理车间600㎡,播种车间300㎡,催芽室300㎡,包装车间300㎡,检验检测用房150㎡,配电间50㎡,冷藏库100㎡。 1.4.2田间工程:连栋温室大棚8000㎡,单体塑料大棚50个,喷灌设备两套,硬化沟渠1000米,道路1500米,机井一口,蓄水池200立方米。 1.4.3 仪器设备;自动播种生产线一条,变压器及输电设施一条,运输车辆2台。 1.4.4投资估算(720万元) 新建建筑1700㎡,计180万元; 冷库100㎡,计25万元; 仪器设备,计73万元; 大棚计350万元; 沟渠水计92万元。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建设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生产线一条; 1.5.2 解决1100万株茄果类越冬苗的供应; 1.5.3 促进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生产,解决春淡和秋淡。 1.6 辐射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汉寿县近3万亩蔬菜供苗,可提早蔬菜上市20-30天,可提高产量15%左右,亩平增收320元,菜农新增收入960万元,可有效调整汉寿县蔬菜产品结构,推进优

(工厂与企业)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一,工厂化育苗的含义 工厂化农业是世界农业继原始的采集业进入现代种植业之后,具有华时代意义的农业革命.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自然,挖掘资源,满足物质需要的高科技行为.工厂化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现代新材料不断创新和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结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最佳的人工栽培环境,从而打破了水,土,季节等环境限制,大幅度提高了园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工厂化农业定义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在可控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成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是近年来园艺中出现的新概念,就是在人工建造的设施(光,温,水,气可控制)内,进行园林植物育苗(成批量,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我国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洲,杭州,沈阳五大城市实施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使我国自行设计的适应不同气候特点的华北型,东北型,东南型,华南型温室首现风采,其中一些新技术及配套设施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可见,工厂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最佳结合的产物.工厂化生产育苗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为花卉育苗,生长发育创造

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人民生活需要进行有计划,有规模,周年生产的科学生产体系,以提高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获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工厂化生产育苗的作用,意义 花卉苗木工厂化生产,育苗是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一次革命,是花卉苗木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厂化的目标是提高花卉冒充产品产出率,质量和档次,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种植者和企业收入.2003年中国的花卉出口额是1,5亿美元,仅占世界花卉交易额的1%左右.而花卉种植面积仅是我国1/10的荷兰,花卉进出口创汇额却占世界的70%以上.不容置疑,花卉工厂化生产起了关键作用. 工厂化生产育苗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意义 1,迅速扩大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群体.工厂化生产是环境相对可控的农业生产,打破了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因此可以减轻由于干旱,冰雹,涝灾,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作到周年生产种苗,保证一个新品种引种成功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其群体数量,加速其产业化开发利用。 2,推动园林苗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的园林苗木生产大多采用传统露地栽培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出现将会推动园林苗圃在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栽培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和改革。 3,创建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阳光产业,如以色列创

国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题目: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姓名: 马丽妍 学院: 园艺学院 专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班级: 设施81 学号: 1488102 指导教师: 孙锦 2011年5月1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园艺院设施81班马丽妍 1488102 摘要:工厂化育苗随着科技进步而快速发展,国内外工厂化育苗程度呈现出不同状态,我国要针对我国现状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水平。使现代化农业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国内外农业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能够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现今国内外的工厂化育苗已走上正轨,并能批量生产,我国80年代中期从外国引进了工厂化育苗设施和技术,但由于受现代化水平及条件的限制,育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术: 一,育苗的蔬菜种类 由于无土育苗教土壤育苗设施投资较高,因此,一般选择培育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且大多为反季节栽培,目前大型温室蔬菜育苗面积最大的还是番茄和黄瓜,另外,还要考虑栽培形式是日光温室,大棚还是露地栽培以选择不同生态的品种。 二,基质的选择和前处理 育苗基质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细蛭石,草炭,珍珠岩以6:3:1的比例混合而成,草炭是迄今为止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最好的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高达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dustrialized Seedling Production 课程代码:BF020355 学时:36 学分:2 理论学时:26 实验实习学时:10 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执笔人:魏珉审定人:王秀峰 一、说明 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园艺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厂化育苗有关技术,并介绍种苗经营与管理知识。课程以选修的形式,重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园艺植物育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代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相结合;②授课内容应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育苗产业发展态势;③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集约化、工厂化育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最好先修完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环境调控技术等课程。 3. 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适应国内外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实际,满足产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任选课程。教学中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辅助教学。 二、教学大纲内容

工厂化育苗论文修订稿

工厂化育苗论文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成绩:_______《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___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顾勇强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14设施专升本 __ __ 学号_____ ___141004_________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姓名: 顾勇强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它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 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 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工厂化育苗 的发展,国外工厂化育苗的现状,国内工厂化育苗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西瓜为例,介绍工厂化 育苗技术,最后总结工厂化育苗技术。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农业技术育苗国内外西瓜 工厂化育苗: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手段,稳定地成批优质花卉幼苗的一种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 采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它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种子,节水节肥,生产成本低;

2.便于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育苗工厂化,机械化与专业化; 3.出苗整齐,苗龄短,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4.基质通气性好,根系易于人为控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5.苗移植过程中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高,缓苗快; 6.种苗利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 7.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着; 8.增强抗逆性,由于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强,很少得病; 9.经济效益明显,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节约用肥,产量增加,产出比系数提高. 工厂化育苗生产周期短。传统的育苗方式需1.5—3年培育才能出圃,而工厂化育苗2-6个月即可用于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定量精播,节省良种,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良田;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不同林种大而积定向优质培育;集约经营,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厂化育苗设备能够对育苗温室的光、温、水、气、湿等进行人工调控,是在育苗生产车间。主要应用于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应种苗的现代种苗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的优点很多,具体如下:选用轻质基质代替土壤育苗.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操作和运输;土壤带菌,幼苗易受病虫害感染,选用轻质基质,降低丫育苗风险.有利于大规模的商品化育苗;选用轻质基质育苗,避免了带走当地的土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XX市XX区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1.2项目性质:新建 1.3项目类型:生产发展 1.4项目管理单位:xx市农牧局 1.5项目实施单位:xx区农牧局 XX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6项目实施范围:xx区xx镇xx村。 1.7项目建设内容:新建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大棚育苗温室4座,面积13824 (3456X 4)平方米,总占地30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00栋,占地400亩;办公培训区及生产基础设施配套等,占地10亩;项目建设总占地440亩。 1.8项目目标: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7392万株,育苗移栽 2.24万亩,使项目区大中拱棚蔬菜生产提早上市20-30天,产量提高15-20%,总增产蔬菜1344万公斤,增加纯收入1205万元;日光温室平均亩产6000公斤,亩产值达到1.44万元。 1.9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15年),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2008年3-7月份完成,8月份投产;二期工程8-9月完成,10月份投产。 1.10项目投资:总投资2709.4万元,申请财政支持2225.4万元,占8 2.1%, 地方配套484万元,占17.9%其中财政投资第一期工程投资1164.05万元,第二期工程投资1061.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第一期工程配套476万元,第二期

工程配套8万元。 1.11项目效益:育苗中心年均育成品苗7392万株以上,年总收入为1580 万元,可实现直接纯收入750万元。日光温室投入生产后,若用于设施生产,以亩产6000kg计,总产蔬菜240万kg,总产值约480万元;若用于育苗生产,年均育成品苗8000万株以上,年总收入为1600万元,年可实现直接纯收入600 万元。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全国蔬菜生产迅猛发展,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产销格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蔬菜生产在数量上,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在质量上,由常规蔬菜向精品高档菜过渡;在市场上,实行绿色、无公害准入制,突出品种特色,打品种差和时间差;在技术上,实行组装配套节本增效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加工上,采用预冷贮藏、保鲜、整理、包装、脱水处理等措施,减少损失、延长货架期、提高效益;在产品营销上,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蔬菜营销组织、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营销贩运大户。由于上述菜产业系列化开发应用,使我国蔬菜产值大幅度上升,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以及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近几年出现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强调粮食安全,南方和中东部各地蔬菜面积萎缩,蔬菜价格上扬,我们应充分发挥耕地资源多的优势,发展耐贮藏、冷凉性、特色、无公害、季节性市场空挡蔬菜。在蔬菜面积上采取人减我增, 抓住机遇增收

蔬菜工厂化育苗概述

蔬菜工厂化育苗概述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蔬菜工厂化育苗逐步走进了农业生产中,本文重点介绍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特点和一系列技术要点,为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此外还介绍了蔬菜工厂化育苗需要建造的育苗设施,包括催芽室、绿化室、分苗室等,并总结了与之配套的关键技术,可为春季栽培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秧苗的生产提供参考。另外针对蔬菜产业发展和目前蔬菜育苗现状,剖析了目前蔬菜育苗现状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蔬菜工厂化育苗对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蔬菜工厂化育苗发展对策设施关键技术 工厂化育苗,又称快速育苗,是运用一定的设备条件,人为控制催芽出苗、幼苗绿化、成苗、秧苗锻炼等育苗各阶段的环境条件,按规定流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适龄壮苗的一种育苗方法(丁桂英等,2008)。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前景非常广阔。培育春季栽培所需要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秧苗,均可参考下述要求建造小型育苗工厂,并根据相关技术进行生产。 1 工厂化育苗设施 1.1催芽室 催芽室是专供种子催芽和出苗的场所,容积6~8m3。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目前使用的催芽室多建于温室的一角,其主要设备有育苗盘架、育苗盘和加热装置。育苗盘架用来放置育苗盘,可用2.0~2.5cm 角铁制成,其设计大小要与催芽室的容积相配套。 育苗盘用来播种催芽,规格应与育苗架配套。一般长为40cm,宽为30cm,高为5~6cm。每个催芽室1 次可放育苗盘120 个,可供1.33hm2 茄果类蔬菜田用苗。通常情况下室温保持28~30℃,相对湿度保持85%~90%。 1.2绿化室 绿化室主要用于幼苗见光绿化和锻炼并育成小苗,多设在温室中。要求绿化室具有良好的遮光条件和保温性能,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绿化室面积一般120~150m2 1.3 分苗室 分苗室必须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塑料大棚多建成南北向,其受风面较小,棚内温度和光照也比较均匀。棚温与棚的大小关系密切,温棚越大保温性能越好,棚内温差也小,但过大管理不方便,一般以每棚333.4m2 左右为宜。塑料大棚内最好做成电热温床,需电设备主要是控温仪及电热线。120m2 绿化室需分苗面积666.7~1 333.4m2。 2 工厂化育苗化的主要特点

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基质的种类,性质及利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规模化种植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使用工厂化成品苗。 那么,什么是工厂化育苗呢?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手段,使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产、高效率的成批而稳定的生产水平的一种先进的育苗方式。 基质是一种供苗生长的介质。育苗基质是各基质成分或原料按照适当比例经过混合而成的。基质的种类,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基质和人工合成基质;按基质的组成来分,可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化学合成基质;按基质使用时组分的不同可分为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容重反应基质的疏松程度,一般基质的容重在0.1~0.8g每立方厘米为好。基质的选择及其配制是工厂化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选择基质时应选择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理化性能好,具有一定的保温通气和透水性,低肥性,重量较轻,弱酸性,且经过处理的基质清洁卫生,不带任何病原菌的基质。这样才可以培育出优质的苗。 与常规化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和新型的高科技技术,涵盖了多种科学,很大的改变了常规化育苗的育苗方式和思维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育苗现代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地经营水平,更适于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作业,使育苗的环境得以优化,提高秧苗的质量,节约了资源成本,更加有利于苗的存活和生长发育。优良的基质应在物理性质上,固液气比例恰当。基质的物理性质是育苗的基

础,良好的物理结构的基质有助于基质化学性质的稳定和营养成分有效性的发挥。基质结构决定基质水分,养分吸附性能和空气的含量,从而影响水分,养分的供应,吸收甚至运输。同时基质的结构对根系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颗粒粒径配比对基质的物理性质有显著的影响,基质的通气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持水性更为重要。基质的汽水比在0.5~4时,此时持水量适宜,通气性好。一般固体物质占据基质体积的33%~50%,主要起固定和支持作用,液体和气体物质占剩余的体积,气体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在化学性质上,阳离子交换量大,即基质对养分的吸附能力好,基质保肥性好,PH接近中性,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此时基质较好。现在使用的化肥基本是由可溶性盐组成的,可溶性盐的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影响苗圃的生长,若可溶性盐的水平持续升高,将抑制根的生长。某些化学变化也有可能反过来对加入到基质的肥料或营养液造成影响,因而优良的基质应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避免对肥料或营养液有效性的干扰,促进苗圃的正常生长。例如阳离子交换性能决定着基质保持和供应养分的能力,基质对酸和碱的缓冲性能等。基质不同,阳离子代换量不同。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既有不利的一面,影响营养液的平衡,使人们难以按需控制营养液的组分;但也有利的一面,即保存养分,减少损失,并且对营养液的酸碱反应有缓冲作用。但在无土栽培时,基质必须要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不含毒物质,保持营养液的化学平衡。 除此之外,还应具适当的C/N比以维持育苗过程中的基质的生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