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十六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1、编制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2、编制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3、分析该类事故的原因概括错误!未指定书签。

4、应急响应程序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1、危险源辩识确认错误!未指定书签。

2、预防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3、应急抢险设备、物资错误!未指定书签。

4、应急处理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组织机构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应急响应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逃生及救援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现场恢复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奖惩错误!未指定书签。

隧道防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

冒顶片帮是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隧道开挖撑子面、隧道侧壁在山体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两者常同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统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结合茨中隧道工程地质情况,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现场管理、工艺水平、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缺陷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主要客观因素影响,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伤亡事故以及环境破坏事件做出应急救援,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事故和环境破坏的损害程度,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⑵相关方的期望及要求;

⑶公司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3、分析该类事故的原因概括

(1)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

(2)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检查不周

(3)爆破设计方案不得当

(4)地质情况变化,自然条件不好

(5)地压活动的影响

4、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为:接警→响应等级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结束(恢复生产)

二、采取的主要处理措施

1、危险源辩识确认

(1)隧道掘进工作面初期支护未及时施作,掌子面松动围岩、浮石未橇净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2)隧道欠挖处理以及初期支护锚杆施作时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3)隧道施工掘进过程中局部遇节理发育切割岩体、围岩无自稳能力,易坍塌、掉快等现象,初期支护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设计缺陷导致初期支护结构破坏存在隧道坍塌、冒顶片帮重大危险源。

2、预防措施

(1)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原则;洞口施工前完善地表排水系统,防止积水软化边坡坡脚土体,影响结构安全;软弱破碎及岩溶段施工时先采用管棚或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和加固围岩,然后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必要时预留核心土,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2)按照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文件,制定《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并实施,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编号:SM-ZD-15319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 应急处理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应急处理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检查顶板有无冒落危险的方法 1.敲帮问顶法:用手镐敲或钢钎击顶板,声音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空空”或“嗡嗡”声的,表明顶板岩层已离层,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把脱离的岩块挑下来。 2.震动法:一手持镐头或其它金属工具敲击顶板,一手指尖轻扶顶板,如果手感顶板有震动,也说明此岩石已经与顶板离层,应及时防范。 3.木楔法:即在顶板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如发现木楔松动或掉下来,说明裂缝在扩大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观察法:一是要时刻观察顶板、支柱有无冒顶预兆,二要时刻观察顶板有无鸡窝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1.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 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又称大面积来压,是指采空区内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突然塌落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其 预防措施主要有: ⑴顶板高压注水。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泵最大压力达15兆帕。 ⑵强制放顶。就是用爆破的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层。 2.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 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预防方法如下: ⑴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 ⑵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⑶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

2014隧道突发事件处理应急处置预案

隧道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试行) 为确保迅速有效的处理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涿张家口管理处所辖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减轻危害程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的、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二条突发事件类型 突发事件分为重大事件和一般事件。隧道严重交通事故、关键设备故障、长事件双路停电及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造成隧道短时间不能使用的突发事件。 一、供电部门通知停电的应急预案 (一)管理处收费科接到供电部门停电通知后,问明来电时间后通知监控室人员对可变情报板发布信息(隧道停电,请车辆打开双闪缓慢驶入;注意前方车辆,减速慢行),通知路政、养护等部门及时做好车辆疏导等工作。供电正常后监控员要及时更改可变情报板信息提醒司机(隧道行驶正常,请注意行驶安全)。 (二)监控员做好记录工作。 二、隧道停电应急预案 (一)单路停电 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所有隧道除黑山隧道、煤窑山隧道、分水岭隧道、李家堡隧道、朱家峪二号隧道是双路供电外,其余全是单路供电,单路停电时,监控员通知管理处收费科同时向路政及养护中心反映情况,向涿鹿县供

电局了解情况询问停电原因及何时来电。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司机注意。并做好整个事件记录工作。 (二)双路停电: 1.监控人员通知监视器发现隧道停电后: 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前往隧道预警,并切换可变情报板(警示语:隧道停电注意安全); 2.通知交警、路政、养护中心、管理处值班人员、急救等单位前往隧道口预警。 3.及时联系供电部门,了解停电原因和大致来电时间。并做好记录工作。 (三)监控人员接到双路停电的信息后: 1.通知路政、养护、交警等部门处理情况。 2.了解UPS是否正常运行和隧道内UPS供电设备是否正常; 3.并做好记录工作。 (应供电局特别要求,因供电部门原因停电后,我处不能自行对隧道进行供电。隧道UPS供电只是用于应急灯、交通标志、路两侧脚灯、监控摄像机的供电,需向供电局了解情况后处理) (四)恢复供电后: 1.监控室通知管理处主管科室领导和路政、养护中心; 2.监控员做好记录工作。 三、车辆翻车而未造成火灾应急预案(单道可通行) (一)潜在危险:

交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公司 交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交通事故,避免或降低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避免和减轻因交通事故对********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2009】22号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监会第4号令 《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

《********分公司总体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公司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范和救援相结合,坚持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3.1.1路状况、作业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安全因素,如雨、雪、霜、雾天气,山路险路,节假日繁忙交通,施工现场狭窄复杂等; 3.1.2机动车辆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装置不可靠; 3.1.3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抢超抢会、超速行驶、超载行驶、人货混载等司乘人员不安全行为。 3.1.4其他因素:行人、骑车人违章和其他车辆违章等。 3.2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3.2.1 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坏、火灾、生产设备物资损坏影响机组检修工期、生产运行值班人员无法正常交接班。 3.2.2 车辆伤害,公司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第五章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1事故类型和危害性分析 本标段隧道设计围岩全部为V级黄土隧道,开挖断面较大,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部位易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伤害之一。 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⑴以人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应急状态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4.3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等组成的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⑵职责 1)组长职责: 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②组织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预计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及过程; ③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应对作出安排; ④在场内实施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⑤确保所有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处理。 2)副组长职责: 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④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确保与项目经理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矿山年冒顶片帮事故桌面演练方案

伊吾县宝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 应急预案演练演练方案 一、桌面演练目的: (一)检验对《矿山2016年井下炮烟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工作程序及救援要求的掌握程度; (二)检验矿山的炮烟中毒应急处理能力; (三)检验各救援小组的应急反应、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各小组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衔接能力; (四)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炮烟中毒专项应急预案。 二、桌面演练时间 2016年6月16日下午6:00-7:00(假设事故发生在35号矿体三中段304矿房4号上山通风天井)。 三、演练地点 矿山会议室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参演人员共?人) (一)总指挥:任宏伟 (二)现场总指挥:谢汉杰 (三)矿山救护队:、贾玉军、苟国良、魏学金 (四)应急办公室:谢汉杰、刘艳艳、王永江 (五)治安组:何伟、鲍启云、卢怀德、党泽 (六)后勤保障组:朱江、钱云星、王美、张伟

(七)医疗救护组:刘艳霞、许丹 (八)专家技术组:杨振兴、肖小高、葛中林、杨勇 (九)事故调查组:张民、李江、王世勤 (十)善后处理组:靳录、刘贤红、冯武 (十一)支援组:刘伟、曹树富、张自位、罗峰 (十二)桌面演练主持人:谢汉杰 四、事故模拟程序 (一)2014年6月23日上午11点30分,35号矿体三中段302矿房10号出矿巷道在进行二次改炮作业,两名风钻工将风水管线接好后,便立即进行钻眼作业。因未对作业场所的巷道进行检查并敲帮问顶,出矿矿巷道顶部头的大块顶板浮石冒落,将在其侧下方作业的风钻工的腿部埋压,另一名风钻工随即发出求救信号并打电话至调度室。 (二)调度室调度员立即把事故情况分别报至当班安全员及当班值班矿长。 (三)矿山按照事故报告,上报并立即按照相应事故等级启动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五、桌面演练程序及时间表 时间项目演习内容和进程 11:30 一、冒顶片 帮事故发生 35号矿体三中段302矿房出矿巷道在进行二次改炮作业,两名风钻工将风水管线接好后,便立即进行钻眼作业。因未对作业场所的巷道进行检查并敲帮问顶,出矿矿巷道顶部头的大块顶板浮石冒落,将在其侧下方作业的风钻工的腿部埋压,另一名风钻工收到冲击波的冲击,略有小伤。 11:31 二、自救、 互救 位于旁边作业面的一名铲车司机见状,立即检查周围围岩情况及现场有害气体情况,发现不时有小块浮石冒落,于是迅速向巷道

某隧道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隧道突发事件处理应急 预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0679某隧道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emergency handling of a tunnel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确保迅速有效的处理河北省高速公路张涿张家口管理处所辖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减轻危害程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高速公路隧道内发生的、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第二条突发事件类型 突发事件分为重大事件和一般事件。隧道严重交通事故、关键设备故障、长事件双路停电及日常运行中出现的造成隧道短时间不能使用的突发事件。 一、供电部门通知停电的应急预案 (一)管理处收费科接到供电部门停电通知后,问明来电

时间后通知监控室人员对可变情报板发布信息(隧道停电,请车辆打开双闪缓慢驶入;注意前方车辆,减速慢行),通知路政、养护等部门及时做好车辆疏导等工作。供电正常后监控员要及时更改可变情报板信息提醒司机(隧道行驶正常,请注意行驶安全)。 (二)监控员做好记录工作。 二、隧道停电应急预案 (一)单路停电 张涿高速公路张家口段所有隧道除黑山隧道、煤窑山隧道、分水岭隧道、李家堡隧道、朱家峪二号隧道是双路供电外,其余全是单路供电,单路停电时,监控员通知管理处收费科同时向路政及养护中心反映情况,向涿鹿县供电局了解情况询问停电原因及何时来电。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司机注意。并做好整个事件记录工作。 (二)双路停电: 1.监控人员通知监视器发现隧道停电后: 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前往隧道预警,并切换可变情报板(警示语:隧道停电注意安全);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公司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一)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1.道路状况、作业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安全因素,如雨、雪、霜、雾、大风天气,山路、险路,节假日繁忙交通,施工现场狭窄复杂等; 2. 机动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

全部位和装置不可靠; 3.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抢超抢会、超速行驶、超载行驶、人货混载等司乘人员不安全行为。 (二)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1.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车辆损坏、火灾、生产设备物资损坏等。 2.对车辆的损害及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挤压等造成的人生伤亡事故。 四、事故分级 根据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设计范围等,划分为特别重大交通事故(I级)、重大交通事故(II级)、一般交通事故(III 级)和轻微交通事故(IV级)四级。 (一)特大交通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重大交通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一下,或者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三)一般交通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事故。 (四)轻微交通事故: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不足5000元的事故。 五、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签发: 河北光太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项目经理部 2020年4月10日

国道341线平顺县境内王庄至晋豫省界段SG1标段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 隧道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 1.编制目的 (4) 2.编制依据 (4) 3.编制范围 (4) 4.应急工作原则 (5) 5.事故风险分析 (5) 5.1隧道坍塌事故类型 (5) 5.2 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5) 5.3隧道坍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 (6) 5.4隧道坍塌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6) 5.5隧道坍塌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6) 6.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6) 6.1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 6.2项目部应急组织组成 (7) 6.3应急小组职责 (7) 7.应急处置 (11) 7.1信息报告程序 (11) 7.2应急处置 (13) 7.3应急指挥 (14) 7.4应急行动 (14) 7.5资源调配 (15) 7.6应急避险 (15)

7.7扩大应急 (15) 8.处置措施 (15) 8.1防止坍方扩大 (15) 8.2处理坍方 (18) 8.3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 (19) 8.4隧道塌方的预防 (20) 9.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1) 9.1物资准备 (21) 9.2人力资源储备 (22) 9.3应急物资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22) 10. 宣传、培训和演练 (23) 11.预案终结 (23) 12.预案管理与更新 (24)

冒顶片帮预防、应急措施

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 一、冒顶事故原因 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二、大冒顶事故 随着矿井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场控顶面积逐步加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塌落,而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露时,就在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个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成工作面压力集中,此时,如果支架总支撑力敌不住顶板的压力就会出现大冒顶。 (一)大冒顶的预兆 1.大冒顶出现之前,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响。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时发出的声响,大则象闷雷声,即所谓的“板炮”,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响。顶板岩层破碎掉碴并由少到多、由稀变密,顶板裂缝增加或裂缝加大,产生下沉现象。 2.冒顶前压力的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电钻打眼和采煤机割煤时均能感觉到省力。 3.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大量折断。使用金属支柱时,活柱快速下沉,连续发生咯咯的声响,支柱发颤,把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微微听到支柱受压的响声,容易出现“飞楔”现象,即顶梁柱被弹出或挤压。 4.含有沼气的煤层,工作面沼气含量增大,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二)大冒顶的预防措施 1.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 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以加强工作面的总支撑力,其目的是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顶板的台阶下沉,下沉量小,顶板就比较完整,可减少或消除冒顶事故。但支架过多,其架设和回收工作量大,工作面空间狭小,工作也不便,总支撑力多大合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计算出来后,值要略高一些。 2.掌握顶板周期来压规律 在工作中要探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如果支架总支撑力只能适应当时顶板压力,当有周期来压时就会出现危险,在来压前要加强支护,增加支架。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041-53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抢救时,沉着、冷静,认真观察冒落地点,顶板,两帮情况,打了临时护身柱,清理好退路,防止事故和救灾时再次冒落伤人,(2)抢救被煤矸埋住的人员,首先是先清理头部和脑部,清理口鼻污物,恢复遇难人员的呼吸条件,(3)保证安全情况下,小心把遇难人员身的上煤、矸搬开,把他救出来,被埋人员下部若是碎矿或软岩,也可用先挖出和清过碎矿或软岩的方法,从挖出的下部空间,救出遇难人员,(4)被救出人员身上有外伤或失去知觉,把他抬到安全地点,按照正确的技能:a人工呼吸术,b人中脑外心丈夫按压术,c止血、包扎,d骨折的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2)当工作面或巷道发生垮面,冒顶事故时,发

青藏铁路公司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青藏铁路公司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 1 2020年4月19日

青藏铁路公司处理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减少铁路隧道内突发事件,及时、科学、高效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铁路隧道内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理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铁路处理长大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青藏铁路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管内长度超过3KM的铁路隧道发生的突发事件。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隧道应急救援的 2 2020年4月19日

首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旅客、沿线群众和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加强隧道内固定设备设施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列车在隧道内运行质量状态良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隧道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加强铁路隧道应急体系建设,在审批长大隧道设计方案时,必须将避难场所建设纳入设计方案。应用先进预警监测技术,不断提高隧道救援装备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3)统一指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隧道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公司应急办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制定和完善管辖范围内长大隧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工作的部门和责任人,统筹协调和指挥隧道应急救援工作。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统一执行公司的应急预案,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化方案,强化协同应对,确保救援有序、高效进行。 (4)快速救援。针对客货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爆炸、冲突、脱轨等事故情况,快速制定救援方案。隧道内救援难度大,要抓住有利时机,快速果断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力争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5)确保畅通。在快速抢救人员的同时,要调集足够的救援队 3 2020年4月19日

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为迅速处置在突发性重特大交通行车事故,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经理任组长,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安管人员为成员的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领导组,统一组织、同意协调,研究解决处置工作中的相关工作。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所属车队队长任主任,了解和掌握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为加强对事故发生后处理工作的领导,成立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经理任组长,所属车队长为副组长。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 (1)现场处理组:主要任务是接到事故报告后,所属车队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随时向公司经理或副经理汇报情况(经理或副经理应至少有一人赶赴现场),并配合事故处理的交警人员控制现场情况,维护现场秩序,及时抢救、转移伤员。经理或副经理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向上级相关领导汇报,确保信息畅通。 (2)医院处理组:安机、车队相关人员及时赶赴医院(经理或分管副经理必须有一人到达医院),了解伤者情况,及时和医生沟通,竭力抢救伤者,并能确保抢救资金及时到位,并将人员抢救伤、亡情况向上一级汇报。 (3)事故处理组:有公司分管副经理具体负责,所属车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同,配合肇事驾驶员按事故处理程序做好事故的相关赔偿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事故的应、起诉工作。

(4)善后处理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家属可能的来访接待,及时做好后勤保障和安抚工作(包括食宿等),正面引导,合情解释,防止矛盾激化和冲突。确保不发生上访、集体闹事的现象发生。具体由相关车队负总责,综合科,安机科相关人员协同参加。 二、工作要求 1、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积极做好交通事故的预防和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确保工作开展井然有序,事故处理快速、准确、及时。 2、明确分工,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各专业处理组在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格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落实责任,确保及时、有序、有效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 3、举一反三查找事故原因,扎实开展事故后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落实四不放过教育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4、交通事故的各项处理工作结束,相关部门要写出书面总结报上级部门。

隧道塌方应急救援预案

中铁十局地铁205项目部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项目部对隧道施工重大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处理,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隧道施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 依据济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及救援预案》以及《人民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围 在地铁205项目部施工区域围,隧道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和灾难时启动本预案: 2.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2.1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 隧道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浅埋段、以及复杂地质、不良地质隧道工程施工现场。 2.2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冒顶、有害气体中毒、突发大量涌水涌泥、透水等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后果: (1)施工人员受到打击、被坍塌土体掩埋以及因中毒、爆炸、淹溺等造成人身伤害。 (2)施工人员被困在洞,如不及时解救,会因缺氧、缺水和缺食等危及生命安全。 (3)工程实体遭受破坏,施工机械设备、物料、通风设备、电

线路等遭到损坏。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组织机构 3.1.1项目部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连勇 副组长:总工程师;肖刚,项目部生产副经理;匡德友、勇,安全生产总监;成。 成员: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安质部、物资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 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3.1.2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3.1.2.1通信联络组:组长单位为项目部办公室,成员单位为安全质量部、综合部。 3.1.2.2后勤保障组:物资部和综合部。 3.1.2.3专家组:组长单位指挥部安全管理组。 3.1.2.4 抢险组:组长单位项目负责人,成员单位为参与抢险的各施工单位。 3.1.2.5宣传组:组长单位为综合科。 3.1.2.6治安保卫组:组长单位为安质部,成员单位为分包单位专兼职保卫人员。 3.1.2.7救护组:组长单位为项安质部、综合科。 3.2职责 3.2.1应急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党和关于安全生产的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建立完善项目部应急组织体系,制定项目部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办法控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矿山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矿山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井下塌陷事故一般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采掘活动破坏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应力集中,超过了岩体的强度造成的。 矿山属地下开采,在采掘作业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支护形式,大大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大冒顶的机率很小,但是,在采掘过程中由于局部矿岩地质条件差、节理裂隙发育,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浮石处理操作不当、检查不周及疏忽大意等原因,也会出现局部冒落现象,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伤亡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时间和危害:冒顶片帮事故多发生于采矿和掘进作业面,以及一些废旧巷道和采空区。事故的发生没有时间性,危害程度一般取决于冒落区域现场作业人员的多少,危害较大。造成顶板岩石下沉、裂缝逐渐扩大; 顶板岩石发生破裂和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以及涌水、淋水量增大等现象。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3.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 1.3.2掉渣脱皮。顶板严重破裂时顶板会出现掉渣脱皮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1.3.3裂缝。顶板裂隙增大时,说明顶板条件恶化。 1.3.4淋水增大。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时,有可能发生突然冒落,而且冒落前没有任何征兆。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冒顶片帮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采矿车间主任副组长:采矿车间副主任 组员:安全员、大班班长、采矿技术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展开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班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采矿技术员负责制定有效的施救措施,提出合理的施救方案。 (3)安全员负责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班班长或采区负责人,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 事故的大小和发展事态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发现作业现场有即将冒顶的征兆,应立即报告 车间领导,并立即停给止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3.2.2加强对冒顶区的通风,以便被困人员自救; 3.2.3冒顶后,如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在抢救被困人员时,迅速恢复通风系统; 3.2.4抢救被困人员,应用叫喊敲击等方法,确定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在冒落量很大,很难及时救出被困人员时,应利用供水管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冒落量较小容易维护也可采用撞楔支护与出渣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进入被困人员区域; 3.2.5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加强工作地点附近的巷道支护,处理冒落区时,坚持由外向内加固冒落区周围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事故发生。清除巷道

隧道应急预案

隧道应急预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隧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职责分工: 公司分管领导负责全面指挥、各部门协调工作。 路政、交警部门负责隧道火灾现场的安全及交通疏导、管制、路产核损工作。隧道高配电工负责隧道内扑救工作照明、通风及电力安全工作。 养护部门负责火灾后清理现场和路产恢复工作。 隧道消防员负责现场警戒、救援工作。 隧道监控负责通报情况、隧道监控系统控制工作。 施救车负责交通管制、事故车辆施救工作 2.流程图:(附后) 隧道停电应急预案 1.单路停电: 单路停电时,高配房按操作规范进行线路切换,保证安全用电。 2.双路停电: 停电后,隧道内UPS正常情况下可供隧道监控设备90分钟的电力,隧道自充电应急灯开启。 中控人员通过监视器发现隧道停电后: 立即通知巡逻车前往隧道预警,并切换可变情报板(隧道停电注意安全); 通知交警、路政、施救车、急救单位前往隧道口预警,通知监控中心、分中心; 及时联系供电部门,了解停电原因和大致来电时间。

隧道电工接到双路停电的信息后: 2.6.1确认是否双路停电; 2.6.2注意UPS是否正常运行和隧道内UPS供电设备是否正常; 2.6.3立即进行自发电供电: 2.6.4配合巡逻人员做好预警工作后,在配电房内监视供电系统,随时准备来电切换。 3.巡逻人员: 在接到通知5分钟内带上必备器材(锥型警示帽、闪光灯)穿反光背心,驾车赶赴现场; 20分钟内在规定位置按要求设置完临时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减速缓行; 停电期间加大巡查力度,严防隧道内各类突发事故,保证执勤时期的人身安全。 4.恢复供电后: 监控室通知上级监控部门和领导; 配电房人员立即恢复隧道正常供电; 巡逻人员撤除各类临时标牌,监控室切换信号灯、可变情报板为正常通行模式,恢复隧道正常通行; 监控室和巡逻人员做好相应的台帐记录工作。 过往车辆抛、洒物处理预案 1潜在危险: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行车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使车辆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得到援助,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公司行车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在险情发生时各部门能各司其职,按规定程序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遏制事态的不断扩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预案: 一、事故处理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公司事故处理程序: 1、安管人员在接到报案后,应详细地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并记录好,根据事故估计损失的大小逐级向公司上级有关主管领导汇报情况。 2、事故损失较大、影响严重、有人员伤亡的,需要出动人员参与处理,有关主管领导及安管人员在40分钟内到公司集合待命,及时地前往事故发生地进行处理。 3、需要施救车辆的,要及时与吊车的有关部门的人员取得联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确保吊车出得来,出得及时。 4、及时派有关人员了解肇事车辆的保险情况,在24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事故损失较大时,自行立即报案,并要求保险公司前往事故发生地直接了解第一手资料,便于以后保险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交通事故时,必须将车辆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挽救伤者和财 第 2 页共 5 页

产(必要移动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拨打122或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和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求救,同时汇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汇报时应讲明事故发生的地点,车辆牌号、损失情况,特别要讲明人员伤亡的情况,如果事故引发火灾的应先报119火警后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驾驶员应如实说明事故发中的经过,不得隐瞒事实真相,积极配合交警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向交警报告所驾驶车辆技术状况、装载情况、行驶线路、肇事前车速、发现对方的距离、采取措施以及本人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 2、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交警和保险报案,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整理并填写好行车肇事记录表,备案。 3、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 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公司安管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报告。 四、现场处理 1、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案后,安全管理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抢救伤员和财产,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护现场,协助交警做好现场调查,并做好文字记录,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同时拍摄现场状况,作为日后事故责任认定及因果分析的依据和安全教育资料。 2、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在公司的直接领导的统一布置下成立特大事故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和指挥和指挥现场抢救,并督促各部门成立相应的抢救小极做到各司其责有关部门要无条件从领导小组指挥,领导小 第 3 页共 5 页

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2010-001 隧道坍塌事故 应急预案 2010-03-23布 2010-03-23施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

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部 金盆山、鱼形山隧道坍塌事故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2010-001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行日期:2010年03月23日 中铁三局石长指挥部第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隧道工程概况 二、隧道危险因素及控制 1、隧道危险因素 2、控制措施 三、隧道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细则 1、隧道坍塌事故遵循原则 2、本应急救援事故事件范围 3、应急预案组织 4、一般规定 5、施工安全措施 6、应急设备准备 7、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8、各专业组职责 9、事故报告 10、各专业处置组 11、应急结束 12、后期处置 13、宣传教育 14、演练 15、预案实施日期 16、附表 金盆山、鱼形山隧道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程概况 石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区,北起常德市石门县北站,南接京广线涝刀河站,线路左线长度262.842km。右线长度264.101km。增建二线新建线路长度281.449km,利用营业线217.557km。 金盆山隧道起讫里程YDK196+806~YDK197+237,全长431m, 鱼形山隧道起讫里程YDK198+493~YDK198+845,全长352m。 二、隧道危险因素及控制 1、隧道危险因素 隧道开挖(进尺超挖)、浅埋隧道、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 2、控制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 ②、严格进行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作好超前预加固措施。 ③、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④、加强初期支护监控测量。 ⑤、完善洞内、外及辅助井洞的排水设施。 ⑥、严格控制开挖段和衬砌段之间的距离。 ⑦、作业全过程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指导施工,重点地段领导轮流值班监督现场施工。 ⑧、作好防灾应急预案。当地质灾害发生时,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撤离。加强应急措施的培训。 ⑨、方案、预案报公司备案。

【应急预案】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冒顶、片帮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当煤矿发生顶板事故后,为及时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实施救援措施,并付诸实施,全力以赴进行抢救,使灾害降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1 危险源危害评估 a、四层煤的掘进工作面,厚煤层遇有地质构造时易发生片帮、冒顶。 b、六层煤的掘进工作面,该层煤的伪顶容易冒落,直接顶常出现较大的节理。 c、146掘进工作面由于在两条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极易出现冒顶现象。 d、五、六层煤回采工作面采用短壁式回采,由于煤层薄而且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大面积冒顶现象。 e、四层煤回采工作面,因为采用老式回采,回采时压力会集中在回采巷道的老塘口附近,回采塘口易发生冒顶事故。 f、128―180石门掘进工作面,此工作面为穿层掘进,遇煤层及遇构造时易发生冒顶事故。 g、老巷道进行维修时,由于顶板破碎,易发生冒顶事故。 h、巷道开口时,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1.2 顶板事故危险性分析及事故类型 a、顶板事故危险性分析:顶板事故常发生在井下的采掘生产过程中,顶板意外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埋压损

坏,生产中止等事故。顶板事故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破坏性,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如措施不当还有继发性。 b、顶板事故分类: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按冒顶事故发生的力学原因进行分类,可将冒顶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推垮型冒顶和漏垮型冒顶三类。 1.3 冒顶事故常发生的区域和地点 a、局部冒顶常发生在采煤工作面靠近煤壁附近,要工作面两端以及放顶线附近,掘进工作面的迎头,以及巷道维修过程中。从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局部冒顶可分成:靠近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工作面两端的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掘进工作面迎头的局部冒顶、巷道维修过程中的局部冒顶。 b、大型冒顶事故常中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其包括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大面积漏垮型冒顶、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采空区冒矸冲入工作面的推垮型冒顶及冲击推垮型冒顶等,巷道掘进与维修过程中大型顶板事故多发生在局部冒顶附近及地质破碎带附近。 1.4 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a、局部冒顶有时仅在3-5架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1-2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远大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冒顶事故的70%左右,总的危害比较大。 b、大冒顶事故冒顶范围较大,伤亡人数多在3人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