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潘集煤炭开采区基本情况和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和土地生态恢复模式是进行潘集煤炭塌陷区治理的两种主要形式。采煤塌陷区通过生态农业经济的形式不仅达到了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缓解了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地复垦,既达到了土地的恢复利用,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也为矿区的稳定创造了保障。

[关键字]潘集塌陷区综合治理

0前言

我国是一个煤炭型大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言而喻。但是常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周围大量的土地沉陷,土地沉陷不仅破坏了地表形态,摧毁农田和村庄,同时也破坏土壤结构,导致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肥力下降,或形成积水区,无法耕种,逐渐荒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垃圾和各种污染,严重威胁矿区居民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影响了矿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1]。据中国煤炭报资料,我国煤矿已塌陷耕地40万公顷,并且伴随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沉陷区的面积将会继续增加。因此对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淮南潘集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淮南潘集区地处黄淮平原南端,全区总面积590.1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拥有五座现代煤矿分别是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及刚建成投产的潘北矿和朱集煤矿,煤炭储量丰富,境内地下煤炭储量达30亿t[2]。潘集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受季风影响,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1度,平均日照时数2298.0h,无霜期215.5d,年降水量905.2mm 左右,植被类型主要有三类: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阔叶林主要是杨树、刺槐;针叶林主要是侧柏、黑松;经济林以桃、梨、葡萄为主。区里种植物主要是小麦、水稻、大豆等种植物,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住宅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3]。

1.2研究区沉陷现状概况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毫无疑问的会带动淮南潘集区的经济增长,人民收入的增加,但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塌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沉陷治理,势必会影响全区经济的发展步伐和社会稳定[2]。目前潘集区内已有五对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开采形成了大片塌陷区,主要分布在田集、泥河、潘集、芦集等4个乡镇内,共涉及48个自然村庄。截止2011年底潘集区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两淮矿区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我省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塌陷区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塌陷深度在1.5米以上的达到127平方公里。目前,两淮矿区塌陷区以每年3万亩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淮北、淮南、亳州、宿州和阜阳皖北五市需搬迁村庄351个,涉及71885户,266287人,安置点需用地31884亩。为加强皖北五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皖发[2008]2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08]58号)精神,在《安徽省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遵循“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搬后采、土地置换,征转有别、依法补偿,试点先行、保障应急,整合资金、配套政策,项目推进、明确责任”的总体思路,根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对历史遗留和新产生的塌陷区进行综合整治,努力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恢复,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塌陷区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采煤企业生产秩序持续稳定。 (一)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将采煤塌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土地复垦整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交通、水利等其他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到2020年的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宜耕则耕,宜村则村,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引导塌陷区居民向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集中,传统农业向多元产业方向发展,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先搬后采,土地置换。 采煤企业必须坚持“先搬迁、后开采”的原则,切实保护采煤塌陷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采煤塌陷区治理规划,编制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规划和计划,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尊重群众、方便生活,节约用地、合理压占,经济合理、避免重搬”的原则,对塌陷区村庄实施搬迁与整合。村庄搬迁整合所使用的农用地指标,原则上通过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置换方式解决,塌陷区旧村庄土地由县(区)政府负责在2年内完成复垦并通过省验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村庄搬迁整合涉及跨村民组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采取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交换或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解决,做到产权明晰、用地规范。 (三)征转有别,依法赔偿。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XX煤矿地表受采动影响后,在地表出现一个直径18 米,深15米的椭圆形塌陷坑,目前此处塌陷坑还处于不稳 定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已严重影响到附近人员、 车辆的出行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南省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减少地质灾 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将此处塌陷坑 及时进行充填治理,为保证充填治理施工期间的安全,特 制定XX炸药库塌陷坑充填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由工联办协调塌陷坑附近居民及住户的工农关系, 在塌陷坑及其周边裂隙带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其它非工 作人员进入该区域,警绒线设置好后,要定期安排人员现 场检查。

2、由工联办安排对塌陷坑的充填治理工作,负责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并在充填前对施工人员统一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3、施工前先选定人员及车辆施工路线,对沿途的裂隙要首先进行充填夯实,以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 4、由于塌陷坑深,周围土层较松动,为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在充填前,需先用推土机推出一条通道至塌陷坑内,然后再用车辆将矸石、黃土等充填材料运至塌陷坑内充填。 5、填土时要设专人指挥,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部署,不能擅自行动。 6、塌陷坑底部要用混凝土充填夯实,保证雨水不能渗入。 7、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派专人负责观察塌陷坑周边围岩及周围裂缝变化情况,出现险情时,立即撤出施工人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元月

目录 一、总体思路 二、各种有利因素分析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四、项目区位选择分析 五、项目实施具体方案 六、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七、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八、项目估算或资金筹措 九、项目建设进度 十、项目组织管理 十一、项目效益分析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两淮地区某某镇作为能源重镇,随着煤矿的开采,塌陷面积逐年扩大。 使农民逐渐丧失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已搬迁和即将搬迁的村庄己达12个,涉及人口近3万人。而且矿区塌陷土地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其大面积良田沦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植被生长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面粗放养殖效益低,坡地废弃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整个塌陷区农业产生率极低,塌陷区农民逐渐贫困化,政府补贴压力增大,工业料逐渐匮乏,严重影响了矿工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资源性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采煤塌陷地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采煤塌陷地也给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采煤塌陷地是客观存在的,改变目前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采用更为科学分理的综合利用措施,加快土地功能置换,可为政府和企业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途径。塌陷区原为农业耕地,土壤熟化层较厚,土质适合农作物的发育生长,因此,采煤塌陷地不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开发。因此,综合整治煤矿塌陷区,使塌陷区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子孙后代生活出路必然选择,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沉陷区治理方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采 煤 沉 陷 区 治 理 方 案 呼图壁县石梯子西沟煤矿 二〇一六年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编制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以指导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2009年第44号)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等编制。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一)位于呼图壁县城正南56km处的天山北麓,石梯子小西沟呼图壁林场一带,行政区划属呼图壁县石梯子乡管辖。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6°40′11″,北纬:43°44′30″勘探区东西长1.34—3.18千米,南北宽2.31—2.77千米,面积8.027平方千米。 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矿山建设规模

设计矿山生产能力为90万t/a,矿山服务年限为57a,矿区占地面积8.027km2。 2、确定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储量备用系数) 矿井服务年限 A总=70.89/(0.9×1.4)≈56.3a 其中,一水平服务年限: A1=16.36/(0.9×1.4)≈13a 矿井的服务年限满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0.90Mt/a 规模改扩建矿井服务年限要求。 b、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设计可采储量=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及井筒保护煤柱-大巷煤柱-开采损失。矿井设计可采储量72.35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详见表2-1-8。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实施方案 安徽鸿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 0 一八年元月

目录 一、二、总体思路 各种有利因素分析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四、项目区位选择分析 五、项目实施具体方案 六、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七、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八、项目估算或资金筹措 九、项目建设进度 十、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效益分析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两淮地区某某镇作为能源重镇,随着煤矿的开采,塌陷面积逐年扩大。 使农民逐渐丧失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已搬迁和即将搬迁的村庄己达12 个,涉及人口近3 万人。而且矿区塌陷土地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其大面积良田沦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植被生长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面粗放养殖效益低,坡地废弃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整个塌陷区农业产生率极低,塌陷区农民逐渐贫困化,政府补贴压力增大,工业料逐渐匮乏,严重影响了矿工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资源性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采煤塌陷地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政府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同时,采煤塌陷地也给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采煤塌陷地是客观存在的,改变目前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采用更为科学分理的综合利用措施,加快土地功能置换,可为政府和企业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途径。塌陷区原为农业耕地,土壤熟化层较厚,土质适合农作物的发育生长,因此,采煤塌陷地不仅可以治理,而且可以开发。因此,综合整治煤矿塌陷区,使塌陷区域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恢复和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子孙后代生活出路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

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宣传资料(一)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导,因地制宣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配套、群众参与的治理办法,充分利用和完善城镇已有基础设施,尊重群众意愿,引导搬迁安置向县城周边,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或其它地域集中。 (二)坚持统筹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引导搬迁安置相对向乡镇集聚,提高人口规模,增强地区辐射力;与产业开发相统筹,科学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其它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开展三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搬迁群众“能搬出,能稳住,能致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工作,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坚决杜绝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私挖滥采。同时,考虑保护重要的历史遗址、遗迹和必要的设施,植入新的休闲旅游功能,发展现代休闲观光产业。 (三)坚持公平公正,严格管理 采煤沉陷治理过程中要做到政策公开、受损户及受损等级公开、补偿标准公开、新房分配公开,接受各界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简化审批流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规范化建设。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凡挤占、转移、挪用、截留建设资金,以及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二、治理方式 参照国有重点煤矿治理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采煤沉陷区内受损严重的村庄采取搬迁安置的方式进行治理。 三、补助标准 采用搬迁重建方式治理,按户均60平方米进行补助,每平方米造价2014元,户均搬迁成本为12. 08万元,超出60平方米部分由个人以成本价购买。鉴于采煤沉陷区内搬迁居民人口构成多样,可对户型、户型比例和每户建筑面积进行合理调整。搬迁安置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具体控制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资金筹措 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对采矿权主体存在的,治理资金主要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40%、省级1 0%、市级5%、县级5%、企业30%、个人10%;对采矿权主体灭失的,治理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50%、省级20%、市级10%、县级10%、个人10%。 五、建设选址 新建小区的选址,要与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紧密

木里煤矿边坡治理及采坑回填方案

青海庆华矿冶煤化集团有限公司 木里煤矿(聚乎更矿区四号井) 边坡治理及采坑回填实施方案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

青海庆华集团木里煤矿(聚乎更矿区四号井) 边坡治理及采坑回填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木里煤田综合整治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矿区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木里煤矿实际情况,在停止采矿,进行坑底作业,边坡治理、清理基准面,铺设金属网假顶、防水布和防水复合凝固层,形成矿井防水患安全带。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目标 按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矿区实际现状,依照“分区治理、整体部署、切合实际、安全实效”的原则,在两年之内逐步有序地完成矿山综合整治任务。 二、编制依据 1、青政办【2014】143号《青海省办公厅关于印发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二井田地质勘探报告》(1970年105地质勘探队)。 3、《聚乎更矿区二井田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设计》2014年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木里煤矿采坑边坡治理及回填工作,确保采坑边坡治理及回填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木里煤矿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吴元斌 副组长:张志明徐承珊程财山 成员:王更强王全海韩昭义宋铁柱温守东赵廷忠范炳吴下拉姐杨生仓王大武李加忠 四、工艺流程 1、对矿床出露部坍塌堆积的坡积物进行清理,对底板不稳定岩体分台阶放坡,直至清理至顶底板稳固段。 2、安全施工,形成沿矿体露头两侧各10m的稳固顶底板基槽后,对基槽工作面进行平整,并按地形形成不大于5%0的地表面。 3、在基槽面矿体上铺设钢筋网排,钢筋网采用编织或焊接工艺,不得采用扎线绑扎,钢筋网排延伸至矿体顶底板的长度不低于矿体露头宽度(以大于10m为宜)。钢筋网排搭接处应采用焊接,搭接长度不得低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在钢筋网排上铺设无纺土工布,土工布上铺设防水膜。防水膜上覆盖防水复合物凝固层混合料,按每0.5m设一分层碾压,防水复合物凝固层总厚度不低于矿体露头宽度

沉陷区治理方案

县凤祥煤矿 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 2017年

县凤祥煤矿 根据相关规定,为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受灾群众的搬迁工作,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矿特编制采煤沉陷区治理方案以指导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系统的进行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 第一章组织管理 1、为深化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利兰煤矿成立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何英奎(矿长) 副组长:光君(总工程师) 吴学彬 (安全副矿长) 国雄(机电副矿长) 玉奎(生产副矿长) 詹伟(地测技术员) 领导组负责组织制定采煤沉陷综合治理方案、审定采区、采煤工作面上方回采前的走访调查摸底工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基金的预算安排和决算结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2、积极与国土、煤炭、环保、地灾等职能部门联系,做好本矿沉陷区项目的治理工作。 第二章沉陷区治理原则、治理围 一、沉陷区综合治理要在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以下原则: 1、“谁开采、谁受益、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谁赔偿”的原则。 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的原则。 3、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4、标本兼治、以治为主、防治结合、规程序、严格管理的原则。 二、沉陷区治理围 1、在凤祥煤矿井田围,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的治理。 2、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容包括因受开采影响所造成的居民住宅、耕地、水利设施、山林、人畜饮水、道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损害和矿井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等方面。 第三章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911-97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XX煤矿地表受采动影响后,在地表出现一个直径18米,深15米的椭圆形塌陷坑,目前此处塌陷坑还处于不稳定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已严重影响到附近人员、车辆的出行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将此处塌陷坑及时进行充填治理,为保证充填治理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XX炸药库塌陷坑充填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由工联办协调塌陷坑附近居民及住户的工农关系,在塌陷坑及其周边裂隙带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其它非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域,警绒线设置好后,要定期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2、由工联办安排对塌陷坑的充填治理工作,负责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并在充填前对施工人员统一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3、施工前先选定人员及车辆施工路线,对沿途的裂隙要首先进行充填夯实,以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 4、由于塌陷坑深,周围土层较松动,为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在充填前,需先用推土机推出一条通道至塌陷坑内,然后再用车辆将矸石、黃土等充填材料运至塌陷坑内充填。 5、填土时要设专人指挥,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部署,不能擅自行动。 6、塌陷坑底部要用混凝土充填夯实,保证雨水不能渗入。 7、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派专人负责观察塌陷坑周边围岩及周围裂缝变化情况,出现险情时,立即撤出施工人员及车辆,待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8、充填塌陷坑时,用车推土时,应采取可靠措施,

采煤沉陷区治理恢复方案及防护措施

采煤沉陷区治理恢复方案及防护措施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矿井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一、沉陷区治理方案 (一)地面塌陷、地裂缝 矿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在开采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治理时要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关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采空区建立观察站,进行观察并记录。 4、地下已废弃巷道或采空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时,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陷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 5、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迹象时,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在地下坑道采取修筑支护工程等防塌措施,必要时停止该区段的开采。

6、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采取由地面至外向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充填,夯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 7、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塌陷规模巨大,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区,制定监测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栅栏和观测道路,立明显标志,防止人畜误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8、因采空塌陷,造成的民房屋不同程度开裂的,已与矿方达成协议,组织刘东村、刘西村、狮子口等搬迁。 9、地面恢复耕地。 10、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地面建立一个观察站,每1——2月进行1次观察并记录。 (二)其它 固体废物及处置 矿山固体废弃物有煤矸石、矿井水处理站的煤泥、动筛车间的煤泥、燃煤锅炉炉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等,矸石运至矸石场排放,煤泥经压滤脱水后参如煤泥销售。严禁河道内堆放垃圾,要保持河道畅通。 二、防护措施 1、坚持长期、认真的矿山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89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煤矿塌陷区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XX煤矿地表受采动影响后,在地表出现一个直 径18米,深15米的椭圆形塌陷坑,目前此处塌陷坑 还处于不稳定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现已严重影 响到附近人员、车辆的出行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 治条例》、《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为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需将此处塌陷坑及时进行充填治理,为 保证充填治理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XX炸药库塌 陷坑充填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由工联办协调塌陷坑附近居民及住户的工农

关系,在塌陷坑及其周边裂隙带区域设置警戒线,严禁其它非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域,警绒线设置好后,要定期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2、由工联办安排对塌陷坑的充填治理工作,负责组织人员、车辆、物资。并在充填前对施工人员统一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3、施工前先选定人员及车辆施工路线,对沿途的裂隙要首先进行充填夯实,以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 4、由于塌陷坑深,周围土层较松动,为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在充填前,需先用推土机推出一条通道至塌陷坑内,然后再用车辆将矸石、黃土等充填材料运至塌陷坑内充填。 5、填土时要设专人指挥,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统一部署,不能擅自行动。

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图

测量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一、在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配合道路监理工程师和结构监理工程师,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精度监督承包人放线、放样,审查批准承包人测量内外业成果及道路和构造物几何尺寸、标高等; 二、负责检查承包人对水准点及其他控制点的护桩设施保证不受损坏,有变更需在图上说明; 三、承包人进行施工前测量时必须旁站,操作时随时抽查,各项测量记录要认真核对,经签认后,承包人方可绘制施工图; 四、审查承包人的检验申请,经现场检验校核后,如符合规范要求的精度,方能签字认可,否则应将所有不合格部分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对承包人施工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应建议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签发现场通知书; 五、检查路基工程的土石分界线,并督促承包人标绘在横断面图上; 六、协助道路、结构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报送的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及工程量的审批工作,配合合同与计量支付监理工程师进行收方丈量,审核计算数据。必要时,要对部分或全部工程进行重新量测; 七、定期督促承包人检查校核使用测量仪器的精度; 八、办理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其它工作。

监理部廉政制度 韩水路项目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要认真学习中纪委,交通厅有关廉政建设的文件,贯彻落实有关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廉政规定和项目办及驻天定项目纪检组制订的有关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加强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结果和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一、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将无条件接受上级主管单位纪委和有关部门及项目纪检组关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审查。 二、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有权监督和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有关监理人员的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督促落实项目监理部廉政建设目标和责任。 三、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行贿受贿、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工作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四、领导小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要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按程序办事,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费用、进度等五大控制指标的圆满实现。 五、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能接受、索要施工单位的钱物;不能介绍其配偶、子女、亲属在其监理的工程项目和管辖范围内从事材料供应、工程分包、劳务等活动。 六、全体监理人员要秉公办事,不准营私舞弊,不得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从事各种个人有偿中介活动和安排个人施工队伍。 七、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准宴请、行贿、拉拢、腐蚀上级单位工作人员;不准参加与被监理施工单位有关的各种高档消费和娱乐活动,更不能参加各种非法活动。 八、廉政领导小组及全体监理人员不准隐瞒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如果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要立即上报,接受调查和处理。 九、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全体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上级领导的审查。 十、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要注重预防,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建立健全教育、制

采煤沉陷区治理恢复方案及防护措施

矿井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

沉陷区治理方案及防护措施 一、沉陷区治理方案 (一)地面塌陷、地裂缝 矿区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在开采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治理时要统筹考虑开采沉陷与地裂缝的关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采空区建立观察站,进行观察并记录。 4、地下已废弃巷道或采空区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时,采取地下回填废渣,减缓地面沉陷速度;为制止地面塌陷形成,通过地面裂缝灌注尾矿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快充填废渣的固化。 5、地下坑道尚在使用阶段,地面出现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迹象时,对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浆、密实等措施;在地下坑道采取修筑支护工程等防塌措施,必要时停止该区段的开采。 6、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形成塌陷但规模不大时,采取由地面至外向内将废渣填入下部,中上部用细粒尾矿充填,夯实、上部复土的方式处理。

7、地下已废弃巷道,地面塌陷规模巨大,难以治理的特殊地段,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研究区,制定监测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出禁入区、监测区,修建栅栏和观测道路,立明显标志,防止人畜误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8、因采空塌陷,造成的民房屋不同程度开裂的,已与矿方达成协议,组织刘东村、刘西村、狮子口等搬迁。 9、地面恢复耕地。 10、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用密闭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地面建立一个观察站,每1——2月进行1次观察并记录。(二)其它 固体废物及处置 矿山固体废弃物有煤矸石、矿井水处理站的煤泥、动筛车间的煤泥、燃煤锅炉炉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等,矸石运至矸石场排放,煤泥经压滤脱水后参如煤泥销售。严禁河道内堆放垃圾,要保持河道畅通。 二、防护措施 1、坚持长期、认真的矿山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随时注意矿山开采进度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人为灾害发生。 2、必须规范开采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必须存放至安全的场所,严禁随

采空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采空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内蒙古伊丰煤矿 二零一三年一月

采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地面采空塌陷区的管理,有效地防止煤矿采空塌陷区漏风和漏水,防止地面人、机、畜误入塌陷坑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结合本矿地面采空塌陷区现状,制定本制度,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职能划分 地面采空区管理属安全管理范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管理。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分管,地测科为业务管理部门。 二、塌陷区范围 地面塌陷区范围是指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对应地面位置形成的塌陷坑、垮落段、下沉、裂缝等所形成的范围。 三、日常管理制度和措施 1、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科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下沉、塌陷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2、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科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报领导和有关部门。 3、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

牌。警示牌要写清楚“塌陷危险区,严禁进入”字样。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凡损坏、破坏的警示牌及时更换。 4、煤矿要阻断进入塌陷区的道路,防止车辆、人员、牲畜直接进入塌陷区。并加强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 5、地面出现塌陷时,煤矿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回填,地测科要对回填土方量进行实测,出现重复塌陷的要重复回填。 6、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回填时,施工单位要安排专职的监护人员,防止人、机坠入塌陷区。 7、在年初开春解冻期,地测科要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塌陷区巡视,防止大量雪水、洪水进入塌陷区形成水害隐患。 8、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由使用单位定期检查、维修,严防跑水。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9、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10、留设的保安煤柱,一经留设,严禁开采,防止由于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如有特殊情况需开采的,必须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开采。 1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塌陷区治理规划,协调与环卫、城建部门的关系,控制工业垃圾倾倒的数量和时间,以利于安全生产和采空区治理,严禁生活垃圾倒入塌陷坑。 12、对采动影响区建立地面沉降观察系统,定期观察地表下沉与破坏程度的动态变化,就其灾害作出预测和预报。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 政策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宣传资料(一)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导,因地制宣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配套、群众参与的治理办法,充分利用和完善城镇已有基础设施,尊重群众意愿,引导搬迁安置向县城周边,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或其它地域集中。 (二)坚持统筹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引导搬迁安置相对向乡镇集聚,提高人口规模,增强地区辐射力;与产业开发相统筹,科学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其它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开展三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搬迁群众“能搬出,能稳住,能致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工作,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坚决杜绝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私挖滥采。同时,考虑保护重要的历史遗址、遗迹和必要的设施,植入新的休闲旅游功能,发展现代休闲观光产业。 (三)坚持公平公正,严格管理 采煤沉陷治理过程中要做到政策公开、受损户及受损等级公开、补偿标准公开、新房分配公开,接受各界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简化审批流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规范化建设。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凡挤占、转移、挪用、截留建设资金,以及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二、治理方式 参照国有重点煤矿治理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采煤沉陷区内受损严重的村庄采取搬迁安置的方式进行治理。 三、补助标准 采用搬迁重建方式治理,按户均60平方米进行补助,每平方米造价2014元,户均搬迁成本为12. 08万元,超出60平方米部分由个人以成本价购买。鉴于采煤沉陷区内搬迁居民人口构成多样,可对户型、户型比例和每户建筑面积进行合理调整。搬迁安置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具体控制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资金筹措 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对采矿权主体存在的,治理资金主要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40%、省级1 0%、市级5%、县级5%、企业30%、个人10%;对采矿权主体灭失的,治理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50%、省级20%、市级10%、县级10%、个人10%。 五、建设选址 新建小区的选址,要与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和完善城镇已有基础设施,科学引导搬迁安置向县城周边,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或其他地域集中。同时,要对所选地址开展工程地址勘探和科学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图

签署施工合同 拟定项目管理计划 委任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 收集有关资料,实施项目管理工作 进度管理 实名制管 理 应收账款 财务核算 材料管理 分包招标 竣工验收 项目结束、总结、归档 总经办 工程部 项目部 市场部 财务部 物资部 合约部 形象策划 施工管理 组织审图 工程投标 开户银行 编制采购 成本测算 行政管理 安全管理 拟定方案 合同洽谈 设置账户 计划 材料分析 人事管理 质量检查 临设规划 计划统计 款项筹集 市场询价 跟踪审计 安全保卫 竣工验收 项目管理 合同交底 资金拨付 物资采购 工程决算

建设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掌握施工合同对文明施工的要求 实施文明施工管理 明确目标签订责任状确定文明施工标进行文明施工投入 现场围栏施工现场管理制定办公设置综合治理扬尘噪音污 合设设理置置设大七置门牌悬四主材 挂通体料 安一挂合 全平密理 设两设保 备区置证 合分临卫 理开时生 做加做禁 好强 垃员 圾工 注加污 围及两标合目堆防水饮堆教 挡宣图识理网放护冲水放育传绿厕清 化所运 实施效果的检查验收 达标注意保持未达标查明原因整改好黄意强水现赌噪尘处场毒音噪理看酗控管后护酒制理排 放

员 防 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图 成立组织明确分工 成立组织 第一责任人 主管 具体工作 成 配 建 法 项 企 项立 备 立 人 目 业 目安 专 群 代 负 分 分全 职 众 表 责 管 管部 安 管 人 安 安 全 理 全 全 员 体 负 负 系 责 责 人 人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责 培 性 任 训 工 制 教 程 度 育 验 、 收 交 制 底 度 消 设 治 用 防 备 安 电 管 管 管 制 理 理 理 度 制 制 制 度 度 度 安 度 特 事 安 全 种 故 全 护 作 应 检 用 业 急 查 品 人 救 制 管 援 度 理 制 制 管 度 度 理 制 实施安全管理 安 进 确 保 强 化全 行 会 安 人 员 安 全 议 全 设 备 意 识培 训 处 于 和 现 安 全 场 自 状 态 检 自保 项 目安 全 主 管 每日 上传 安 全 巡 查表 项目部每月 25 日上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情况表 专 专 项 职 职 目 部 部 安 门 门 监 负 工 员 责 作 人 人 员 安 安 危 现 机 现 临 全 全 险 场 械 场 时 进 督 做 行 促 好 方 存 应 案 在 急 检 问 救 查 题 援 的 整 改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潘集煤炭开采区基本情况和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地塌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和土地生态恢复模式是进行潘集煤炭塌陷区治理的两种主要形式。采煤塌陷区通过生态农业经济的形式不仅达到了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缓解了矿区及周边的人地矛盾;通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地复垦,既达到了土地的恢复利用,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也为矿区的稳定创造了保障。 [关键字]潘集塌陷区综合治理 0前言 我国是一个煤炭型大国,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言而喻。但是常年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了矿区周围大量的土地沉陷,土地沉陷不仅破坏了地表形态,摧毁农田和村庄,同时也破坏土壤结构,导致部分地区土壤盐渍化,肥力下降,或形成积水区,无法耕种,逐渐荒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垃圾和各种污染,严重威胁矿区居民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影响了矿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1]。据中国煤炭报资料,我国煤矿已塌陷耕地40万公顷,并且伴随煤炭资源的持续开采,沉陷区的面积将会继续增加。因此对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淮南潘集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 1研究区概况 1.1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淮南潘集区地处黄淮平原南端,全区总面积590.1平方千米。辖11个乡镇,拥有五座现代煤矿分别是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及刚建成投产的潘北矿和朱集煤矿,煤炭储量丰富,境内地下煤炭储量达30亿t[2]。潘集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受季风影响,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1度,平均日照时数2298.0h,无霜期215.5d,年降水量905.2mm 左右,植被类型主要有三类: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阔叶林主要是杨树、刺槐;针叶林主要是侧柏、黑松;经济林以桃、梨、葡萄为主。区里种植物主要是小麦、水稻、大豆等种植物,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住宅用地和建设用地为主[3]。 1.2研究区沉陷现状概况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毫无疑问的会带动淮南潘集区的经济增长,人民收入的增加,但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塌陷,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沉陷治理,势必会影响全区经济的发展步伐和社会稳定[2]。目前潘集区内已有五对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开采形成了大片塌陷区,主要分布在田集、泥河、潘集、芦集等4个乡镇内,共涉及48个自然村庄。截止2011年底潘集区

廉政风险防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

**镇职权运行 流 程 图

二0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1、农户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程序图----------------------2 2、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流程图------------------------3 3、土地权属争议裁决流程图----------------------------4 4、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争议裁决流程图--------------5 5、村民对选举程序或结果有争议裁决流程图--------------6 6、农业承包合同签证流程图----------------------------7 7、纪委职权流程图------------------------------------8 8、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程图------------------9 9、《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和查验流程图----------- ---10 10、农业安全生产检查流程图---------------------------11 11、安全监督检查流程图-------------------------------12 12、财政各类资金拨付业务工作流程图-------------------13 13、残疾证审批发放工作流程图-------------------------14 14、村镇工程建设许可工作流程图------------------------15 15、综合治理工作流程图--------------------------------16 16、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流程图------------------17 17、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图------------------18 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报、审批程序流程图-------------- 19 19、农村五保规范申报、审批程序流程图----------------- 20 20、救灾救济流程图----------------------------------- 21 21、信访调解工作流程图------------------------------- 22 22、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图------------------------------- 23 23、工资管理流程图----------------------------------- 24 24、股级干部选拔任命流程图----------------------------25 25、公车管理使用流程图-------------------------------- 26 26、年度考核流程图------------------------------------ 27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修订稿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 政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盂县路家村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宣传资料(一) 采煤沉陷区治理的相关政策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导,因地制宣 采用政府引导、企业配套、群众参与的治理办法,充分利用和完善城镇已有基础设施,尊重群众意愿,引导搬迁安置向县城周边,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或其它地域集中。 (二)坚持统筹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引导搬迁安置相对向乡镇集聚,提高人口规模,增强地区辐射力;与产业开发相统筹,科学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其它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开展三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搬迁群众“能搬出,能稳住,能致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土地复垦、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工作,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坚决杜绝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私挖滥采。同时,考虑保护重要的历史遗址、遗迹和必要的设施,植入新的休闲旅游功能,发展现代休闲观光产业。 (三)坚持公平公正,严格管理 采煤沉陷治理过程中要做到政策公开、受损户及受损等级公开、补偿标准公开、新房分配公开,接受各界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简化审批流程,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规范化建设。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凡挤占、转移、挪用、截留建设资金,以及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二、治理方式 参照国有重点煤矿治理的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对采煤沉陷区内受损严重的村庄采取搬迁安置的方式进行治理。 三、补助标准 采用搬迁重建方式治理,按户均60平方米进行补助,每平方米造价2014元,户均搬迁成本为12. 08万元,超出60平方米部分由个人以成本价购买。鉴于采煤沉陷区内搬迁居民人口构成多样,可对户型、户型比例和每户建筑面积进行合理调整。搬迁安置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具体控制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资金筹措 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级配套投资、县级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对采矿权主体存在的,治理资金主要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40%、省级1 0%、市级5%、县级5%、企业30%、个人10%;对采矿权主体灭失的,治理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比例为:国家50%、省级20%、市级10%、县级10%、个人10%。 五、建设选址 新建小区的选址,要与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和完善城镇已有基础设施,科学引导搬迁安置向县城周边,向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或其他地域集中。同时,要对所选地址开展工程地址勘探和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