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雷达原理第一讲-讲义

2014-雷达原理第一讲-讲义

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原理与系统期末考题

大四上学期雷达原理与系统期末考题(大部分) 一.填空选择: 1下列不能提高信噪比的是(B) A,匹配滤波器B,恒虚警C,脉冲压缩D,相关处理 2,若一线性相控阵有16个阵元,阵元间距为波长的一半,其波束宽度为(100/16) 3,模糊图下的体积取决于信号的(能量) 4,对于脉冲多普勒雷达,为了抑制固定目标,回拨方向加入对消器,这措施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带来的影响是出现了(盲速) 5,雷达进行目标检测时,门限电平越低,则发现概率(越大),虚警概率(越大),要在虚警概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发现概率,则应(提高信噪比) 6,对于脉冲雷达来说,探测距离盲区由(脉冲宽度)参数决定。雷达接受机灵敏度是指(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用接收机输入端的最小可探测信号功率Smin表示) 7,不属于单级站脉冲雷达系统所必要的组成部分是(B) A收发转换开关B分立两个雷达 8,若要求雷达发射机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则应当采用的结构形式是(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9,多普勒效应由雷达和目标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当发射信号波长为3m,运动目标与雷达的径向速度为240m/s,如果目标是飞向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频率是(100MHz+160Hz) 注:多普勒频率2drfv 10,在雷达工作波长一定情况下,要提高角分辨力,必须(增大天线间距d),合成孔径雷达的(方向分辨力)只与真实孔径的尺寸有关 11,只有同时产生两个相同且部分重叠的波束才能采用等信号法完成目标方向的测量 12,当脉冲重复频率fr和回波多普勒频率fd 关系满足(fr)》fd)时,不会出现(频闪和盲速) 13,只有发射机和接受机都是(相参系统),才能提取出目标多普勒信息14,大气折射现象会增加雷达(直视距离) 15,奈曼尔逊准则是在检测概率一定的条件下,使漏警概率最小,或者发现概率最大。16,相控阵雷达随着扫描角增加,其波束宽度(变大) 17,雷达波形模糊函数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雷达原理复习总结

雷达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重点) 1、雷达的基本概念 雷达概念(Radar): radar的音译,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无线电探测和测距,无线电定位。 雷达的任务: 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来发现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感器、探测工具,能主动、实时、远距离、全天候、全天时获取目标信息。 从雷达回波中可以提取目标的哪些有用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斜距R : 雷达到目标的直线距离OP 方位α: 目标斜距R在水平面上的投影OB与某一起始方向(正北、正南或其它参考方向)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仰角β:斜距R与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OB在铅垂面上的夹角,有时也称为倾角或高低角。 2、目标距离的测量 测量原理 式中,R为目标到雷达的单程距离,为电磁波往返于目标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率(=3×108米/秒) 距离测量分辨率 两个目标在距离方向上的最小可区分距离 最大不模糊距离 3、目标角度的测量 方位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4、雷达的基本组成 雷达由哪几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同步设备:雷达整机工作的频率和时间标准。 发射机:产生大功率射频脉冲。 收发转换开关: 收发共用一副天线必需,完成天线与发射机和接收机连通之间的切换。 天线:将发射信号向空间定向辐射,并接收目标回波。接收机:把回波信号放大,检波后用于目标检测、显示或其它雷达信号处理。 显示器:显示目标回波,指示目标位置。 天线控制(伺服)装置:控制天线波束在空间扫描。 电源第二章 1、雷达发射机的任务 为雷达提供一个载波受到调制的大功率射频信号,经馈线和收发开关由天线辐射出去 2、雷达发射机的主要质量指标 工作频率或波段、输出功率、总效率、信号形式、信号稳定度 3、雷达发射机的分类 单级振荡式、主振放大式 4、单级振荡式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产生信号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单级振荡式: 脉冲调制器:在触发脉冲信号激励下产生脉宽为τ的脉冲信号。 优点:简单、廉价、高效; 缺点:难以产生复杂调制,频率稳定性差,脉冲间不相干;主振放大式: 固体微波源:是高稳定度的连续波振荡器。 优点:复杂波形,稳定度高,相干处理 缺点:系统复杂、昂贵 第三章(重点) 1、接收机的基本概念 接收机的任务 通过适当的滤波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从伴随的噪声和干扰中选择出来,并经过放大和检波后,送至显示器、信号处理器或由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终端设备中。 超外差接收机概念 将接收信号与本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经混频后得到一个中频信号,这称为外差式接收。得到的中频信号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的,称为超外差式。中频信号经检波后得到视频信号。 接收机主要组成部分 接收机主要质量指标 灵敏度S i min、接收机的工作频带宽度、动态范围、中频的选择和滤波特性、工作稳定度和频率稳定度、抗干扰能力、微电子化和模块化结构 2、接收机的噪声系数(重点) 噪声系数、噪声温度的定义 噪声系数:接收机输入端信号噪声比和输出端信号噪声比的比值。实际接收机输出的额定噪声功率与“理想接收机”输出的额定噪声功率之比。 噪声温度:温度Te称为“等效噪声温度”或简称“噪声温度”, 此时接收机就变成没有内部噪声的“理想接收机”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

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雷达原理与系统 设计名称:雷达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设计题目: 设计一雷达系统,对12m 目标,要求探测距离为10km ,发射波形为常规脉冲,方位角分辨力为2°,俯仰角分辨力为20 °,距离分辨力为15m 。要求: 1 设计和计算雷达系统的各项参数,包括工作频率、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天线孔径和增益,脉冲重复频率、相参积累时间等。 2 分析系统的最大不模糊速度和最大不模糊距离、计算系统的速度分辨力。 3 在学完雷达系统脉冲压缩相关内容后,设计线性调频波形,使雷达的作用距离增加到200km ,距离分辨力达到3米。并画出单一目标回波经过脉冲压缩后的波形。 参数求解: 1 已知距离分辨率的公式为:min 2 c R τ ?= ,式中c 为电波传播数度,τ为脉冲宽度,则7 min 8 2215100.1310 R s s s c τμ-??= ===? 令雷达的工作频率为kHz f 5000=,发射功率kW P t 50=,则 m m f c 6.010 51038 8 =??==λ 雷达的角度分辨力取决于雷达的工作波长λ 和天线口径尺寸L ,约为/2L λ ,则可得: 水平口径尺寸L 为:m m L 6.890 26.02=?== π αλ 垂直口径尺寸h 为:m m h 85.09 26.02=?== π βλ 天线的孔径 22376.786.06.8m m Lh A =?==

天线增益 2586.0376 .7442 2 =?= = πλπA G 发射波形为简单的矩形脉冲序列,设脉冲宽度为τ,脉冲重复周期为r T 则 av t t r r P P P f T τ τ== 设r f τ称作雷达的工作比为D ,常规的矩形振幅调制脉冲雷达工作比的范围为 0.0001-0.01,取0.001D =,则6 0.001 100.110r D f Hz kHz τ-===? 以单基地脉冲雷达为例,天线采用收发共用,则雷达方程为12 4 max 2min 4t r i P A R S σπλ?? =???? 则接收机灵敏度 W W R A P S r t 11 432234max 2 2 min 1001.6)1010(6.04376.7110504-?=??????==ππλσ 设单基地脉冲雷达的天线为360环扫天线,天线扫描速度20/min a r Ω=,水平 波速选择时运用最大值测向,当水平波速的宽度大于显示器的亮点直径时,取0.5==2θ α 则对一个点目标的相参积累时间为0.5 21 20360/6060 a t s s θ= = =Ω? 脉冲积累个数31 101016660 r n tf ==??≈ 2 不产生频闪的条件是:1 2d r f f ≤ 其中d f 表示脉冲多普勒频率,由2r d v f λ = 关系可得最大不模糊速度:s m s m f v r r /1500/4 10106.043 max =??==λ 雷达的最大单值测距范围由其脉冲重复周期r T 决定,为保证单值测距,通常应选取8 max 3 310152221010 r r cT c R m km f ?≤===?? 故最大不模糊距离max 15R km = 设发射脉冲为单载频的矩形脉冲信号,其单位能量复包络可写成()u t ,表达式 为:()100 t u t τ <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10.1 学习指导 10.1.1 要点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的要点主要包括正交编码的概念、常见的正交编码和伪随机序列。 1. 正交编码的概念 对于二进制信号,用一个数字序列表示一个码组。这里,我们只讨论二进制且码长相同的编码。两个码组的正交性可用它们的互相关系数来表述。 设码长为n 的编码中码元只取值+1和-1。如果x 和y 是其中的两个码组:x = (x 1, x 2, …, x n ),y = (y 1, y 2, …, y n ),其中,x i , y i ∈ {+1, -1},i = 1, 2, …, n ,则码组x 和y 的互相关系数被定义为 2. i i 1 1(, ) (10-1)==∑n i x y x y n ρ 如果码组x 和y 正交,则ρ(x , y ) = 0。两两正交的编码称为正交编码。 类似地,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码组的自相关系数。一个长为n 的码组x 的自相关系数被定义为 x i i + j 1 1(), 0, 1, , 1 (10-2)===-∑n i j x x j n n ρ 其中,x 的下标按模n 运算,即x n +k ≡ x k 。 在二进制编码理论中,常采用二进制数字“0”和“1”表示码元的可能取值。若规定用二进制数字“0”代替上述码组中的“-1”,用二进制数字“1”代替“+1”,则码组x 和y 的互相关系数被定义为 (, ) (10-3)a b x y a b ρ-= + 其中,a 表示码组 x 和y 中对应码元相同的个数,b 表示码组x 和y 中对应码元不同的个数。例如,对于4个码组:x 1 = (1,1, 1, 1),x 2 = (1, 1, 0,0),x 3 = (1, 0, 0, 1),x 4 = (1, 0, 1, 0),它们任意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为0。 对于采用二进制数字“0”和“1”表示的码元,若用x 的j 次循环移位代替y ,就得到x 的自相关系数ρx (j )。比如,如果一个长为n 的码组x = (x 1, x 2, …, x n ),则y = (x 1 + j , x 2 + j , …, x n , x 1, x 2, …, x j )。根据上式计算出码组x 和y 的互相关系数就是码组x 的自相关系数。 显然,无论是采用二进制数字“0”和“1”表示的码元,还是采用二进制数字“+1”和“-1”表示的码元,互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都是在1与-1之间取值。若两个码组间的互相关系数ρ < 0,则称这两个码组互相超正交。如果一种编码中任意两码组之间均超正交,则称这种编码为超正交码。例如,对于3个码组:x 1 = (+1, +1, +1),x 2 = (+1, -1, -1),x 3 = (-1, -1, +1),由它们构成的编码是超正交码。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第六章:城市规划的实施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考试大纲要求 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概念 2.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 城市规划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1. 政府实施城市规划 直接行为——根据规划,制定实施计划与政策;通过财政拨款等手段,直接投资建设项目;根据目标,制定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控制和引导行为——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控制和引导,以加强管理。 2. 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参与项目的投资,关心井监督规划的实施。 遵守城市规划的规定和服从城市规划管理,客观上有助于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 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 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和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三)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 1. 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2. 使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适应,满足并平衡城市人的需要与利益

3. 使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及保持动态平衡 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行政 考试大纲要求 1. 熟悉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 2. 熟悉城市规划行政行为与其它公共行政行为的关系 3. 了解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 知识结构体系 (一) 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及政府行政职能的关系 1. 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政策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实施城市公共政策,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以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企业高强度开发;破坏自然人文环境),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恩温(R. Unwin) 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 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 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 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 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2、城市规划编制分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大城市可有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规划中城市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的含义? 城市红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

雷达系统原理考纲及详解

雷达原理与系统(必修)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章: 1、雷达基本工作原理框图认知。 测距:利用发射信号回波时延 测速:动目标的多普勒效应 测角:电磁波的直线传播、天线波束具有方向性 2、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 电子侦察电子干扰、低空超低空飞行器、隐身飞行器、反辐射导弹3、距离和延时对应关系 4、速度与多普勒关系(径向速度与线速度) 5、距离分辨力,角分辨力 6、基本雷达方程(物理过程,各参数意义,相互关系,基本推导)

7、雷达的基本组成(几个主要部分),及各部分作用 第二章雷达发射机 1、单级振荡与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区别 2、基本任务和组成框图

3、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工作比(占空比),脉宽、PRI(Tr),PRF(fr)的关系。 第三章接收机 1、超外差技术和超外差接收机基本结构(关键在混频)

2、灵敏度的定义,识别系数定义 3、接收机动态范围的定义 4、额定噪声功率N=KTB N、噪声系数计算及其物理意义

5、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计算 6、习题 7、AGC,AFC,STC的含意和作用 AFC:自动频率控制,根据频率偏差产生误差电压调整本振的混频频率,保证中频稳定不变

AGC:自动增益控制,调整接收机动态范围 STC:近程增益控制,防止近程杂波干扰引起的中放过载 第四章显示器 1、雷达显示器类型及其坐标含义; 距离显示器、平面显示器、高度显示器 2、A型、B型、P型、J型 第五章作用距离 1、雷达作用距离方程,多种形式,各参数意义,PX=?Rmax=?(灵敏度表示的、检测因子表示的等) 2、增益G和雷达截面A的关系 2、雷达目标截面积定义 3、习题 4、最小可检测信噪比、检测因子表示的距离方程

遥感原理复习资料

遥感原理试题(1) 代码:428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 1、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 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2、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为探测光谱辐射能量的最小波长间隔,而确切的讲,为光谱探 测能力。 3、发射率为该波长的一个微小波长间隔内,真实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同温下的黑体的辐射 能量之比。 4、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 SAR) 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 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 5、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地物的反射波谱是研究地面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 二维几何空间内的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6、成像光谱仪 7、主动遥感又称有源遥感,有时也称遥测,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 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8、航空遥感航空遥感又称机载遥感,是指利用各种飞机、飞艇、气球等作为传感器运载 工具在空中进行的遥感技术,是由航空摄影侦察发展而来的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探测技术。 9、数字图像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10、航片数字化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下列遥感卫星中,图像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是() A 、IKONOS B、LANDSAT7 C、QUICKBIRD D、SPOT5 2、下列遥感传感器中,图像光谱分辨率最高的是() A、MODIS B、MSS C、TM D、HRV 3、下列遥感卫星中,由印度发射的是() A、NOAA B、EOS C、CBERS D、IRS 4、太阳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波段 A、可见光 B、近红外 C、远红外 D、微波 5、常温地物发射辐射的峰值波长位于()波段 A、可见光 B、近红外 C、远红外 D、微波 6、干涉雷达的英文简称是() A、SAR B、INSAR C、DINSAR D、LIDAR 7、彩色遥感图像的三原色是() A、红黄绿 B、红黄蓝 C、红黄青 D、红绿蓝 8资源卫星一般选择太阳同步轨道,是为了() A、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尺 B、保持大致相同的光照条件 C、形成较大的区域覆盖 D、方便轨道控制 9、SPOT HRV图像的成像方式是()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整理lj汇总版

城市规划原理精讲班第1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城市规划原理精讲班第1讲讲义 相关信息 前言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两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 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 P13 代表教材13页, 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首先是精神准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是考试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次是物质准备,应该准备两只以上的2B铅笔和准许带入考场的计算器、橡皮等。铅笔要事先削好,铅笔头呈扁片状,以便于涂抹答题卡,计算器用于客观题中的计算题。 (二)答题原则。单项选择中,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指的是最正确最全面的选项,例如,若A、B两项都是正确的,但是B项的内容覆盖了A项的内容,则B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最正确答案。 (三)掌握速度。每科的考试时间是2.5个小时,应根据题量,事先有大体的答卷速度安排。如果遇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题,可以暂时跳过,先答其他题目,等卷子基本上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考虑。切勿在个别题目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影响整个考试。 (四)减免差错。一是每题都要注意审题,弄清题意;二是注意填涂答题卡时不要错行,最好每隔五道题就核对一次题号;三是要注意在考卷发下来时首先填写姓名、考号等项,并且在交卷时再核对一次;四是在答题完毕后浏览全卷,检查是否有漏题未答。 (五)答题技巧。考试中合理运用排除法,首先去掉与题目无关或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分析作答。考题选项中有时存在两个矛盾选项,尤其在多选中,矛盾选项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另外合理的猜测也是答题的技巧,因为答总比不答强,所以每个考题都应该作答,一定不要漏答或不答。还要会用单选的唯一性。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与另一个属性不一样,那这一个就很可能是答案。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 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遥感复习重点讲解

名词概念 遥感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遥感平台 :搭载传感器的载体。 传感器 :收集、探测、记录地物电磁波辐射信息的工具,是遥感技术系统中数据获取的关键设备。 遥感过程 :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其判读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 空间分辨率 :又可称地面分辨率,前者就记录的图像而言,后者就地表而言,其意义相同。能够详细区分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与清晰度。 像元:是将地面信息离散化而形成的网格单元,单位为米(m)。 辐射畸变: 当太阳辐射相同时,图像上像元亮度值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地物目标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实际测量时,辐射强度值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改变的部分,故称为辐射校正。 几何畸变 :遥感图像在获取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景物中目标物相对位置的坐标关系图像中发生变化。(几何位置上发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 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畸变) 电磁波谱: 按电磁波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一个连续的带谱叫电磁波谱。绝对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大气窗口 :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 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反射率 :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 扫描成像 :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头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 图像。 摄影成像 瞬时视场角 :瞬时视场(IFOV),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毫弧度(mrad)。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 空间分辨率越高。 趋肤深度 :电磁波通过介质时,部分被吸收,强度要衰减。故将电磁波振幅减少1/e倍(37%)的穿透深度定义为趋肤深度H 色调 :地物电磁辐射能量在像片上的模拟记录,在黑白像片上表现为灰度,在彩色像上表现为色彩。 饱和度:(彩度、纯度、色度)指彩色的纯净程度,即彩色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亮度(明度、光度)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主成分分析 :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伯汉姆(D·Burnham) B.西谛(Sitte) C.奥姆斯特(F·L·Olmsted) D.豪斯曼(George E·Haassman) 2、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B.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C.交通与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D.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3、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绿化 D.居住区 4、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与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策 B.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C.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方面的法律条款。 A.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B.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 8、以下(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

雷达原理复习总结

雷达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重点) 1、雷达的基本概念 雷达概念(Radar): radar 的音译,Radio Detect 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无线电探测和测距,无线电定位。 雷达的任务: 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来发现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感器、探测工具,能主动、实时、远距离、全天候、全天时获取目标信息。 从雷达回波中可以提取目标的哪些有用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斜距R :雷达到目标的直线距离0P 方位a :目标斜距R在水平面上的投影0B与某一起始方向(正北、正南或其它参考方向)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仰角B:斜距R与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0B在铅垂面上的夹角,有时也称为倾角或高低角。 2、目标距离的测量 测量原理 式中,R为目标到雷达的单程距离,为电磁波往返于目标 与雷达之间的时间间隔,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率(=3 X 108 米/秒) 距离测量分辨率 两个目标在距离方向上的最小可区分距离 最大不模糊距离 3、目标角度的测量 方位分辨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4、雷达的基本组成 雷达由哪几个主要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同步设备:雷达整机工作的频率和时间标准。 发射机:产生大功率射频脉冲。 收发转换开关:收发共用一副天线必需,完成天线与发射机和接收机连通之间的切换。 天线:将发射信号向空间定向辐射,并接收目标回波。 接收机:把回波信号放大,检波后用于目标检测、显示或其它雷达信号处理。 显示器:显示目标回波,指示目标位置。 天线控制(伺服)装置:控制天线波束在空间扫描。电源第——早 1、雷达发射机的任务为雷达提供一个载波受到调制的大功率射频信号,经馈线和收发开关由天线辐射出去 2、雷达发射机的主要质量指标 工作频率或波段、输出功率、总效率、信号形式、信号稳 定度 3、雷达发射机的分类 单级振荡式、主振放大式 4、单级振荡式和主振放大式发射机产生信号的原理,以 及各自的优缺点 单级振荡式: 脉冲调制器:在触发脉冲信号激励下产生脉宽为T的脉冲信号。 优点:简单、廉价、高效; 缺点:难以产生复杂调制,频率稳定性差,脉冲间不相干;主振放大式: 固体微波源:是高稳定度的连续波振荡器。 优点:复杂波形,稳定度高,相干处理 缺点:系统复杂、昂贵 第三章(重点) 1、接收机的基本概念 接收机的任务 通过适当的滤波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从伴随的 噪声和干扰中选择出来,并经过放大和检波后,送至显示器、信号处理器或由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终端设备中。 超外差接收机概念 将接收信号与本机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经混频后得到一个中频信号,这称为外差式接收。得到的中频信号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的,称为超外差式。中频信号经检波后得到视频信号。 接收机主要组成部分 接收机主要质量指标 灵敏度S imin、接收机的工作频带宽度、动态范围、中频的选择和滤波特性、工作稳定度和频率稳定度、抗干扰能力、微电子化和模块化结构 2、接收机的噪声系数(重点) 噪声系数、噪声温度的定义 噪声系数:接收机输入端信号噪声比和输出端信号噪声比的比值。实际接收机输出的额定噪声功率与“理想接收机” 输出的额定噪声功率之比。 噪声温度:温度Te称为“等效噪声温度”或简称“噪声温度”,此时接收机就变成没有内部噪声的“理想接收机” 级联电路的噪声系数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精讲班讲义1-28章节全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精讲班第1讲讲义 前言 前言 一、相关信息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实务》。 2.2007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日期时间科目 2007年10月20日上午9∶00-11∶30城市规划原理下午2∶00-4∶30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2007年10月21日上午9∶00-11∶30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下午2∶00-5∶00城市规划实务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2个半小时。考试题型分布如下: 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 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考 P13 代表教材13页, 二、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准备。 (二)答题原则。 (三)掌握速度。 (四)减免差错。 (五)答题技巧。 三、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 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 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本章结构 内容精讲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大纲要求 1、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2、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考 P1 1、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例题』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A. 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C. 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 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答案: BC 分析: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城市定义。这个题是对定义考查的题目,这是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目我们的策略是记住关键词,这样可以比较省时省力,还能记忆准确。 2、城市产生的动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两次劳动大分工对于城市的产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成为了城市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3、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推动力 二是城市的吸引力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二)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考 P2 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1)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环境的一个核心;城市与区域发展是互相促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

雷达测速原理简介及系统应用

测速雷达原理 雷达原理简介 首先,大家必须先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因为雷达仍是当前用来检测移动物体最普遍的方法。雷达英文为RADAR ,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所有利用雷达波来检测移动物体速度的原理,其理论基础皆源自于「多普勒效应」,其应该也是一般常见的多普勒雷达(Doppler Radar),此原理是在19世纪一位澳地利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物理现象,后来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就以他的名字来为该原理命名。 多普勒的理论基础为时间。波是由频率及振幅所构成,而无线电波是随着波而前进的。当无线电波在行进的过程中,碰到物体时,该无线电波会被反弹,而且其反弹回来的波,其频率及振幅都会随着所碰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若无线电波所碰到的物体是固定不动的,那么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是不会改变的。然而,若物体是朝着无线电线发射的方向前进时,此时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会被压缩,因此该电波的率频会随之增加;反之,若物体是朝着远离无线电波方向行进时,则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则会随之减小。下图为多普勒雷达(Doppler Radar)的基本原理图标: CS R-28测速雷达所应用的原理,就是可以检测到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与遇到运动物体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间的频率变化及I 通道和Q 通道的相位变化。由频率的变化,依特定的比例关系,而计算出该波所碰撞到物体的速度。由I 通道和Q 通道之间的相位关系,计算判断运动物体是朝着无线电波的方向前进或朝其反方向前进。 根据多普勒原理,由于雷达发射和接受共用一个天线,且运动目标的运动方向与天线法线方向相一致,运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fd 符合下列关系式。 (1) f d = 2V r f t C

(完整版)雷达组成及原理.doc

雷达的组成及其原理 课程名称:现代阵列并行信号处理技术 姓名:杜凯洋 学号: 2015010904025 教师:王文钦教授

一.简介 雷达( Radar,即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意为无线电搜索和测距。它是运用各种无线电定位方法,探测、识别各种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和其它情报的装置。在现代军事和生产中,雷达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空军和纳粹德国空军的“不列颠”空战,使雷达的重要性显露的非常清楚。雷达由天线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防干扰设备、显示器、信号处理器、电源等组成。其中,天线是雷达实现大空域、多功能、多目标的技术关键 之一;信号处理器是雷达具有多功能能力的核心组件之雷达种类很多,可按多种方法分类: (1)按定位方法可分为:有源雷达、半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 (2)按装设地点可分为;地面雷达、舰载雷达、航空雷达、卫星雷达等。 (3)按辐射种类可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 (4)按工作被长波段可分: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其它波段 雷达。 (5)按用途可分为:目标探测雷达、侦察雷达、武器控制雷达、飞行保障雷达、气象雷达、导航雷达等。 二.雷达的组成 (一)概述 1、天线:辐射能量和接收回波(单基地脉冲雷达),(天线形状,波束形状,扫描方式)。 2、收发开关:收发隔离。 3、发射机:直接振荡式(如磁控管振荡器),功率放大式(如主振放大式),(稳定,产生复杂波形,可相参处理)。 4、接收机:超外差,高 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检波,视频放大等。(接收机部分也进行一些信号处理,如匹配滤波等),接收机中的检波器通常是包络检波,对于多普勒处理则采用相位检波器。 5、信号处理: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而通过或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通常在检测 判决之前完成( MTI,多普勒滤波器组,脉冲压缩),许多现代雷达也在检测判决之后完成。 6、显示器(终端):原始视频,或经过处理的信息。 7、同步设备(视频综合器):是雷达机的频率和时间标准(只有功率放大式(主振放大式) 才有)。 (二)雷达发射机 1、单级振荡式:大功率电磁振荡产生与调制同时完成(一个器件)

雷达原理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 作业 1。简述“雷达”一词的来源,其最初的作用是什么?现代雷达的任务是什么? 教材参考:P1 雷达(Radar )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 最初作用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或无线电定位。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 现代雷达的任务不仅是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和仰角,而且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得目标的尺寸和形状、目标的对称性、目标的表面粗糙度以及介电特性等信息。 2。简述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 教材参考:P2 雷达基本组成框图: 1、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能,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再由天线将此电磁能定向辐射于大气中。 2、电磁能在大气中以光速(3×108 m/s)传播,如果目标恰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则它将截取部分电磁能。 3、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能向各方向散射,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收方向。雷达天线搜集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就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反馈给接收机。 4、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3。简述雷达目标斜距、角位置、相对速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教材参考:P2-3 (1) 目标斜距的测量:雷达发射机经天线向空间发射高频脉冲,如果在电磁波传播的途径上有目标存在,那么雷达 就可以接收到由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由于已知电磁波传播速度,目标斜距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回波脉冲与发射脉冲的时间间隔了实现。R=CTr/2,R 为目标的距离,c 为电磁波传播速度,tr 为回波脉冲与发射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2) 目标角位置的测量:目标角位置指方位角或仰角,角位置都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的。雷达天线将电磁能 量汇集在窄波束内,当天线波束轴对准目标时,回波信号最强。根据接收回波最强时的天线波束指向,就可确定目标的方向,这就是角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 (3) 相对速度的测量:当目标与雷达站之间存在相对速度时,接收到回波信号的载频相对于发射信号的载频产生一 个频移(称为多卜勒频移),当目标向着雷达站运动时V r >0,反之V r <0。雷达只要能够测量出回波信号的多卜勒频移f d ,就可以确定目标与雷达站之间的相对速度。 λr d v f 2= ,fd 为多卜勒频移,Vr 为雷达与目标之间的径向速度,λ为载波波长。 4. 某雷达发射机峰值功率为800KW ,矩形脉冲宽度为3微妙,脉冲重复频率为1000Hz ,求该发射机的平均功率和工作比。 解:重复周期:ms T r 110001==,平均功率:W P av 24001000 3 1085=??= 工作比: 003 .01000 3 == D 5、雷达中心频率f 0=3000MHz ,回波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延迟时间为1000微妙,回波信号频率为3000.01MHz ,目标运动方向与目标所在的方向的夹角为60度,求目标距离、径向速度和线速度。

雷达原理复习

第一章绪论 1、雷达的任务: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仰角、速度、形状、表面粗糙度、介电特性。 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 当目标尺寸小于雷达分辨单元时,则可将其视为“点”目标,可对目标的距离和空间位置角度定位。目标不是一个点,可视为由多个散射点组成的,从而获得目标的尺寸和形状。采用不同的极化可以测定目标的对称性。 β任一目标P所在的位置在球坐标系中可用三个目标确定:目标斜距R,方位角α,仰角 在圆柱坐标系中表示为:水平距离D,方位角α,高度H 目标斜距的测量:测距的精度和分辨力力与发射信号的带宽有关,脉冲越窄,性能越好。目标角位置的测量:天线尺寸增加,波束变窄,测角精度和角分辨力会提高。 相对速度的测量:观测时间越长,速度测量精度越高。 目标尺寸和形状:比较目标对不同极化波的散射场,就可以提供目标形状不对称性的量度。 2、雷达的基本组成: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终端设备 3、雷达的工作频率:220MHZ-35GHZ。L波段代表以22cm为中心,1-2GHZ;S波段代表10cm,2-4GHZ;C波段代表5cm,4-8GHZ;X波段代表3cm,8-12GHZ;Ku代表2.2cm,12-18GHZ;Ka代表8mm,18-27GHZ。 第二章雷达发射机 1、雷达发射机的认为是为雷达系统提供一种满足特定要求的大功率发射信号,经过馈线和收发开关并由天线辐射到空间。 雷达发射机可分为脉冲调制发射机:单级振荡发射机、主振放大式发射机;连续波发射机。 2、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组成:大功率射频振荡器、脉冲调制器、电源 触发脉冲 脉冲调制器大功率射频振荡器收发开关 电源高压电源接收机 主要优点:结构简单,比较轻便,效率较高,成本低;缺点:频率稳定性差,难以产生复杂的波形,脉冲信号之间的相位不相等 3、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射频放大链、脉冲调制器、固态频率源、高压电源。射频放大链是发射机的核心,主要有前级放大器、中间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射频功率放大器 射频输入前级放大器中间射频放大器输出射级放大器射频输出固态频率源脉冲调制器脉冲调制器 高压电源高压电源电源 脉冲调制器:软性开关调制器、刚性开关调制器、浮动板调制器 4、现代雷达对发射机的主要要求:发射全相参信号;具有很高的频域稳定度;能够产生复杂信号波形;适用于宽带的频率捷变雷达;全固态有源相控阵发射机 5、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