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介绍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介绍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介绍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介绍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

一、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

1、美国: (1)各种私商,包括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经纪人和农产品加工商是主体,约占销售总额的60%。(2)农场主参加的各种专业销售合作社,牛奶约占86%,水果蔬菜占20%。(3)政府农产品信贷公司,根据政府法令和合同收购和贮备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以稳定市场价格,保证粮食安全。

2、欧盟:流通合作社。法国流通合作社主要业务是利用收购来的农产品进行食品加工,再销售,其营业额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丹麦3/4的出口量都是由合作社完成。各类合作社组成不同的专业会,如农民协会,小麦协会等。农产品出口的三个主要渠道是:合作销售协会占50%;合作公司占25%;私人出口占25%。

3、日本:农协。农协是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准国家机构,因为是政府授意安排实现的。约有97%的农户加入了“农协”,90%的农产品由农协销售。有两个类型:生产—加工型;流通—消费型。农产品运销常态通常是以基础农协为单位把单个农户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然后经过统一的品质检验和分类之后,再由农协统一组织上市。流程图是:生产者→农协→批发市场→中间商(大宗交易者)→零售商(饮食业)→消费者。

总结:

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数量均不超过1万个,但加入流通合作组织的农民比例都很高(美国90%以上,法国75%,日本99%,韩国62%,台湾地区99%)。

二、农产品流通途径

1、东亚:批发市场+拍卖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基本上通过批发市场实现,蔬菜占81%,果品占72%。拍卖是批发市场最重要的交易活动,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0%以上,只有个别特定品种的商品才进行对手交易。日本禁止在批发市场内的零售行为。组织和进行拍卖的基本程序包括:集货—理货—看样—拍卖—交割。农协是组织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组织。

2、西欧:公益性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先进的冷冻业

以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中坚力量,国家公益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拍卖公司是荷兰的一种独特组织形式。农场主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经过分级、包装运送到拍卖市场,采用竞价拍卖的方式出售。目前,荷兰有25家大型拍卖公司和与之相配套的大型拍卖市场,全国80%的蔬菜、82%的水果和90%的鲜花都是通过拍卖市场成交。

在物流组织模式方面,荷兰人在市场附近建立一个农产品和食品中转站,货物首先集中到这个中转站,再在中转站进行配送。配送中心收到货物后,根据具体情况、条件和规范,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配送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农产品和食品及时运送到各个零售商。这种模式非常注重发展冷冻储藏,冷冻行业非常发达。

3、北美:直销模式+先进的信息化

鲜活农产品以直销为主,果蔬类产地与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网络间的直销比例约占80%左右,经由批发市场流通销售的仅占20%左右。一些大型超市、连锁食品店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农场经营规模较大,一些独立的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就可以直接为零售企业提供品种全、大批量的商品供应。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显著特点是批发商经营规模化。美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中批发商的数量都不多,一般在50家左右,但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这些实力雄厚的批发商组织着大规模的蔬菜

水果贸易,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批量的商品。美国西部最大的洛杉矶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拥有25家批发商,他们经营着500多种蔬菜水果,供应美国及世界各地的需求;东部最大的马里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只有21家批发商,经营各类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主要供应马里兰周围5个州的需求。这些批发商的业务有一部分直接在批发市场内经营,也有很大一部分独立于批发市场之外,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直接批量供应。

总结:

拍卖交易为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批发企业、公司的集合。

4、日本:直卖所

是以日本农民为流通主体,新建在都市近郊、城乡接合部或农产品产地对农产品进行地产地销的新兴流通模式。销售的都是超出农户自家消费量的自给剩余农产品,以及以前经由农协(JA)大规模出货时,无法通过严格的出货规格的产品,如过度弯曲的黄瓜、大小不一的西红柿等等。这些产品仅仅因为不合大小均匀之类的所谓的统一规格就被排斥在主流流通渠道之外,而其质量口味都毫不逊色于规格化产品。

“伊都菜彩”是九州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直销店。该店大约有1000户加入会员制的供货农户,其中自给型农户占到60%。采取农户委托直销店代销的形式,但产品由农户(生产者)自行包装,自由定价(店员根据市场行情给与相关的定价等方面的指导)。店铺收取销售额的15%(农产品)到20%(加工产品)的手续费。销售的产品及比例分别为:蔬菜瓜果花卉大米 40% ;畜产肉类15%;水产15%;加工产品(盒饭、点心、咸菜等)20%。本地产品比率达到90%以上。平常工作日的顾客为当地顾客和市区顾客各占一半,而到了周末假日市内客人可达到70%以上,在1万人次左右。和绝大多数直销店一样,该店最大的卖点就是,绝对保证产品的新鲜,即当日无法卖完的产品,晚上由各家供货农户撤柜回收处理。另外,

对于产品的食品安全责任,该店采取定期对产品进行品质安全检验,同时以生产者为主,加入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保险,并且各家农户的产品上印有生产人姓名、电话。在有形和无形中加大了农户对产品的生产责任心。因此,这些措施使消费者更加认同其品质和鲜度。农产品直卖所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使得供货农户通过手机短信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自家农产品在直卖所内的即时销售数量和金额以及是否需要补货调节等信息。

总结:

日本的直销店定位于城市近郊,而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近郊也具备建设直销店的条件。日本的直销店帮助自给型农户解决了剩余和规格外农产品的问题,而国内也可解决一批中小合作社和散户农家的产品由于“门槛”过高而进不了超市和大卖场等主流零售渠道的问题。此外,办直销店还可以通过快速出货当天销售的方式解决现有流通体系难以达到的保质保鲜等问题。

三、农产品物流技术

1、美国:基础设施设备完善,机械化程度高。美国的冷藏冷冻技术先进,已建立起适合各种冷藏、冷冻、保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系统,冷藏运输率达到80%~90%。发展高效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美国以农产品以原始的初级产品形式进入流通的比例很少,多是经过加工甚至精加工后才进入流通或消费领域,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水果物流中冷藏技术被普遍采用。水果的生产者、加工者、批发商、零售商还是配送中心,都建有配套的冷藏库。冷链良性发展源于经营规模,生产优势与其良好的物流模式给水果产后运输、储藏带来了很大的利润。果品在出库包装时,符合标准才会在每个果品箱加上果库号码和“气调”标记。检验过的果品必须在两周之内送到市场销售,否则必须再次接受同样的检验。在美国,以公司为核心组成股份制果品包装加工企业,统一向批发市场运销,果农按果品数量入股分红,把公司和农户共同利益连接为一体。

美国蔬菜采后处理的一般程序为:采收和田间包装→预冷(有冰冷、水冷、气冷等)→清选与杀菌→打蜡或薄膜包装→分级包装。所有蔬菜包装材料均印有蔬菜名称、等级、净重、农家姓名、地址、电话等,以保证信誉。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

2、日本:冷链物流。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全国实现了“产地预冷—冷藏车运输—低温冷柜或卖店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保鲜体系建设,低温流通成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主流。日本全国各地的农协、全国经营生鲜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和商店均有冷库,批发市场和商店自身也是可调控温度的。农民生产出的生鲜农产品在农协作清洗、包装和预冷等,然后运往各批发市场和商店出售。近年来,日本还推出了可移动的小型冷库( 约 10m3),兼用于产品采后的临时就地冷藏和较长期的就地低温储藏保鲜与运输,长期储藏多为鲜果。使用这种小型冷库可实现储藏和运输的一体化,储藏果出售和调运时可连冷库一起装车运走。

低温及小包装销售:生鲜蔬菜、水果、薯类、花卉( 切花)等生鲜农产品和米面油等粮油产品、鱼肉蛋奶等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等共同置于综合性的低温卖店销售已成为销售主流。在销售方式上,为避免人为摸翻挑选造成的产品损伤和便于购后鲜度的保持等,还改进成定量定价的小包装式销售。叶菜类常采用一端开口的透明塑料薄膜袋小袋包装;食用菌和小果型的鲜果则主要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薄塑料小盒包装,或是盒底和周边较硬、上部贴盖透明薄膜的组合包装;根菜类则多用全封口的透明塑料薄膜小袋包装,商品化率达到100%。

清洁化:日本的大多生鲜农产品都以这种清洁状态出售。在多数商店,果品、蔬菜,尤其是带根叶菜类、萝卜、生姜、芋头、淮山药、莲藕、甘薯等都经仔细清洗,去除泥土、细根细毛或部分表皮层(如淮山药和芋头) 等后,经消毒、包装后上市出售。

总结:

生鲜农产品流通保鲜特点:追求无公害保鲜,通过对人体健康安全及环境污染少的低温、装运、清洗、包装等技术的改进来提高保鲜效果;重视流通保鲜中的基础设施及机械化、省力化建设;重视运输保鲜的同时也重视销售及售后保鲜。

四、有机农产品流通体系

1、德国

德国是欧洲主要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其有机食品消费占欧洲有机食品销售值的 1/ 3 以上。以有机食品专卖店为主要销售渠道,占有机食品市场份额的50%。这种营销方式专业化程度高,主要依托大中型有机食品批发配送中心进行调剂,因而实现了全国有机食品的货畅其流。

2、日本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有机食品市场和有机农业生产大国。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作的Teikei 系统(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没有中间贸易商和检查机构)、直销、集体购买( 消费者合作社) 、家庭配送、小规模零售店等形式进行产品销售。如今,设立一个运销流通公司来统一进行所有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日本规模最大的有机农产品产销公司是MOA商社,其下有9个地区公司,所生产的有机农产品销往日本全国乃至国外,其运行特点是: 有机农产品由东京支社的成田流通中心运销的渠道集中到中央批发市场,再送到超级市场,或由成田流通中心直销到大型超市和直销店铺,或以据点、配送点的方式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总结:

“销售龙头企业带动式” 适合于生产主体与消费者在空间距离上相距比较远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大的情况。

“产销直挂式”相结合的流通模式适用于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或加工企业离消费者距离较近的地区,如大中城市的郊区。南京郊区溧水县的南京普朗克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五、农产品流通质量追溯

1、欧盟:最早开展食品安全追溯。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可追溯性。

2、美国:2003年5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加工、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并规定了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实施期限,到 2006年底所有与食品生产有关的企业都必须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3、日本: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日本的食品企业积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如东京的东急商店从2001年起开始对部分蔬菜在5个分店开展了食品安全追溯,在蔬菜商品的包装

上安装 IC芯片,将生产流通各个阶段的相关信息读入,并存入服务器,消费者可以在店铺的终端设备上或通过互联网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2008 年7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将追溯体系扩展到所有食品。

总结:

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处于“碎片化”状态,追溯系统不兼容的问题非常严重。追溯成本较高,相关利益主体缺乏参与意愿。当前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认知度不高,甚至多数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溯根本不了解;追溯产品和非追溯产品的价格差距没有拉开,优质不优价的现象比较普遍;参加追溯的主体付出了追溯成本,却未能获得较高利润,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缺乏参与意愿。

六、农产品配送案例

产地直销:以台湾统一速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统一速达股份有限公司(President Transnet Corporation)成立于2000年1月,资本额新台币9亿元,公司股份构成为统一企业20 %,统一超商80 %,主要经营汽车路线货运——宅急便服务。公司现有 46 个营业所、5 个卫星所,台北、台中、高雄 3 个转运中心,千余辆配送汽车,集配网络遍及台湾本岛和澎湖群岛。公司服务特征非常鲜明,主要经营专业的常温、冷藏、冷冻、鲜活产品配送业务。全台湾有超过8 000家代收店及营业所。

宅急便配送的产品种类很多,除了新鲜的、未经加工整理的蔬菜,其他经过加工处理包装的蔬菜均可配送,由于其专业、快速、高效的物流服务,吸引了来自全台各地、超过 1 300 家具有特色的农渔特产和小吃店家,这些中小企业多半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车队,但是通过宅急便,却能以无店铺行销方式做到更多的生意。统一速达的配送车辆在车厢内装置冰柜,以求长期保持恒温状态,其中冷藏库的温度为3℃,冷冻库为-18℃恒温,可视物品或包裹的特性选择不同温层进行运送。低温宅急便的所有车辆均配有冷藏冷冻设备、转运时备有低温笼车,确保全程低温,各营业所皆有冷藏、冷冻库保存低温包裹。

发展良好的产地直销合作案例有:宅急便“黑猫探险队”,消费者直接与店家电话订购,宅急便配送到家及货到收款。统一超商“7- 11 预购便”,消费者至门市订购,宅急便配送到家,已陆续推出“名产预购便”、“水果预购便”。统一型录“鲜货铺”,消费者利用电话、传真向统一型录订购,宅急便配送到家。高品质农产品往往产量较少,产地相对偏僻,

消费者认知度不高,为推广特定地区高品质农产品,统一速达积极利用媒体、报纸等各种营销资源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比如在三立电视台开设“台湾尚青”栏目,通过媒体的实地采访以及全台的节目播放,提高消费者对农家、店家的认知度,进而提高销售业绩。与《民生报》合作,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的专刊中,报道全台别具风味特色的店家、特产、小吃、农产品等。通过这种合作,媒体可提高报道内容的丰富独特性,店家可以提高知名度、增长业绩,宅急便集货个数增加且与店家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总结:

产地直销能够很好实现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可追溯性,从而有效确保食品安全,也因为其快速运输、冷藏运输、拥有原产地标识、便捷周到的收发货方式等特色而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有利于农产品得到相对较高的售价,从而提高农民所得。通过台湾的经验可以发现,只要能够配备完善的物流系统、合适的产品种类、高效的电子结算系统,在无店铺时代,很多产品确实可以实现产地直销。从蔬菜来看,马铃薯、山药、莲藕、萝卜、大蒜、生姜等根茎菜,储存时间相对较长,不同地区所产产品确实存在较大的品质差异,可以方便地从外观、色泽、大小进行评级和定价,比较适合产地直销;而小青菜等叶菜远距离冷藏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不同地区所产产品品质相差不大,就不适合产地直销。在中国最流行的网上购物网站淘宝网上,已经可以看到淮山药、扬州莲藕、湖南莲子等特色蔬菜类产品的卖家。但是,由于物流配送系统不够专业,很多消费者担心产品在路途中被损坏,所以不敢尝试网上采购。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冷库需求分析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和冷库需求分析一、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介绍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形成了以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经销商为主要流通主体,以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载体的格局。是经历多年的市场化变革由计划调节下的统购统销模式演进来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现阶段我国所共存的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农户+(收购小贩)+批发商+零售终端,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存在小贩。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正常都是农民将农产品收割之后就直接卖给小贩,而,而这些小贩直接将收购得农产品再转卖给下一级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卖给零售商,结束农产品流通。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由于渠道单一,容易造成农民对小贩的极其依赖。 (2)不存在小贩。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某种农产品大片集中种植在某个区域,由于这种规模种植,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直接和批发商进行交易,。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农户和批发商的交易是一次性的,双方只是寻求当次交易的利益最大化。 模式二:农户+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终端。这种流通模式关键在于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双发签署的合同,农户按照合同中的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既定数量和种类的农产品,而龙头企业则兼司收购、加工以及销售工作将收购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然后转卖给下级的批发商和和零售商来完成流通,这种流

通操作被称为“订单农业”。该模式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合同将农户和龙头企业进行绑定,这样可以使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承担市场压力,使农户利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和第一种流通模式相比,该种模式更能优化农产品流通,既维持了农产品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节省信息搜寻的成本。同时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比较脆弱。 模式三: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终端这种模式是在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加上了农民合作社,其实它是对模式二完善与矫正。这种模式与模式二进行比较,就是农户与龙头企业不再有直接关联,农民合作社成为了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合作社将散落的农户集中起来,根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对农户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然后统一组织销售。这种模式的优点:首先,农民合作社代替散落的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交易可以节省磋谈的时间,并且相对稳固的关系可以使流通渠道更加流畅。其次,合作社相对散落的农户肯定有更强的谈判能力,因此可以为农户争取更多的利益。这种模式的优点与带给农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农民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运作起来并不熟悉,缺乏规范性,因此要加强培养优秀的农民合作社。 模式四:农户(农业合作社)+零售终端(超市)。这种流通方式叫做“农超对接”,是我国近年来重点鼓励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此种模式的特点:以超市为代表的零售终端与代表农户的农民合作社没有任何其他中间环节,二者以直供和直采的形式对接农产品。超市凭借其自身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过程,并以

国外农产品物流系统

国外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与经验 谈到国外的农产品物流系统,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日本模式代表了包括韩国在内的先进的亚洲农产品物流,美国模式代表了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先进的北美农产品物流,荷兰模式代表了先进的欧洲诸国模式。 这三种模式的形成各自有特殊的现实条件和经济背景,但都达到了安全高效的目的。研究并借鉴其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展中国目前散乱初级的农产品物流或有帮助。 一、日本的农产品物流系统 日本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农产品国内供给不足,必须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农产品需求。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物流前端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协是日本最主要的农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各大中小城市都有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优势,担当了农户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 其次,销地批发市场发挥着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作用。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和其他批发市场三层等级。其中,中央批发市场由政府兴建,目的是确保大宗进口农产品的有效分货、紧缺农产品供给的区域平衡以及重要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鲜食品的合理流通。地方性市场和其他市场的设立目的则是保证小范围区域内农产品的均衡供应。 第三,日本拥有完善先进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技术。 日本的批发市场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全国乃至与世界主要批发市场联网,农产品交易时双方实行只看样品的信息交易,而实物则由产地直接向超级市场等集配中心运送。 日本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完善。日本还建立了一批加工厂、预冷库、冷藏库、运输中心等,大量投资和使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装备。日本已普遍采用鲜活农产品从预冷、整理、储藏、冷冻、运输等规范配套的流通方式,产后的商品化处理几乎达到100%。目前日本农产品加工比例在60%以上。 从日本建设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经验来看,首先,农协在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农协是由单个农户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群众经济组织,是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力量的遍及全国的民办官助的农民经济团体。农协是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环节,也是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组织。据了解,日本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是经由批发市场进入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市场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质是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用优化的机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8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改革。一是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阶段(1979~1984年)。政府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到1984年年底,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已基本取消。逐步放开了三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我国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曾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二是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时期(1985~1991年)。在家庭承包制与先行放开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相配合下促成的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应匮乏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

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分析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并在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连锁经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 (3) (一)、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主体现状分析 (3) 1 集贸市场 (3) 2 批发市场 (3) 3 连锁超市 (4)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物流现状分析 (4) 1 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量大 (4) 2 鲜活农产品物流水平低 (5) 3 鲜活农产品物流损耗率高 (5) 4 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5) 二、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存在的问题 (6) (一)、流通渠道中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6) 1 物流主体多元化、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6) 2 经营方式和产后环节滞后 (7) 3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7) (二)、连锁超市经营存在的问题 (7) 1 建设投资大,经营费用高,导致销售价格高 (7) 2 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系统建设落后 (8) 3 没有足够的货源保障 (8) 三、优化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途径 (8) (一)、对我国现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扩展 (8) 1 完善市场内部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9) 2 对小规模的鲜活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 (9) (二)推进我国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 (9) 1 国家要对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支持 (9) 2 提高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综合素质 (10) 3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活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 (10) 四、结束语 (11) 五、安考文献 (12)

收费站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收费站“绿色通道”实施计划为切实加强我站“绿色通道“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严格执行“绿色通道“车辆通行的相关规定,保障鲜活农产品流通,切实将“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到实处,特制定实施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指示精神,遵循“积极落实、规范程序、打击假冒、加强监管“的原则,实现“绿色通道“顺畅通行,提高“绿色通道“车辆通行效率,为过往司乘服好务、站好岗,树立我站良好形象。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保障“绿色通道“工作顺利开展,根据“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原则,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三、稽查管理为切实加强管理“绿色通道“车辆,打击假冒“绿色通道“车辆,成立专项的稽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四、政策依据及解读(一)国家相关政策依据11月19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国发〔〕40号)。(二)交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交公路发〔〕784号)。11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紧急通知》(交公路发〔〕715号)。(三)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下发的相关政策10月18日,《关于在全省高速公路开展规范“绿色通道“工作的通知》(豫交高管〔〕109号)。(四)收费政策重点解读所有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车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享有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1、货物种类必须在国家公布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2、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必须整车合法装载,超载幅度在国家公布的合理计量误差5%范围内。3、所装载的鲜活农产品应占车辆核定质量或车箱容积的80%以上,混装的其他农产品不超过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20%的车辆。4、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必须在指定验货点接受查验,并由“绿色通道“专用通道通过。5、与其他货物混装的运输车辆,不享受“绿色通道“通行费减免优惠政策,应正常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6、对假冒、违法超限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以及有其他违法行为、拒绝通过指定车道或拒不接受查验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收费站可不给予“绿色通道“免收通行费的优惠政策。五、组织实施原则(一)各班组应成立验货小组,明确带班领导,同时配备两名以上成员进行验货。(二)验货人员工作期间,由值班班长随机安排,不得长期指定专人从事验货工作。(三)固定验货点应有完善的设施,推广使用现代化检测设备,其监控设施要满足联网运行的技术要求。(四)固定验货点正式员工要定期轮换,连续从事验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固定验货点负责人工作时限视具体情况,由中心另行规定。(五)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进行验货时,必须有2名正式员工以上同时进行,验货和发放证件应设立不同岗位,建立有完善的相互监督制度。(六)查验人员查验时,应着制式反光背心,注意人身安全,查验工作应当依法依规。验货工作要求及纪律(一)收费站区验货工作要求1、验货人员要求验货过程必须由当班值班班长带领1~2名机动收费员进行,不得长期安排专人从事验货工作。验货工作人员接班前,应上缴所有私人物品,工作期间严禁携带手机和现金。2、验货的所需物品“绿色通道“验货工具应包括照相机、活动梯子、验货工具、应急灯等,工作期间要随身携带“现场同步录音录像“设备。(二)、固定验货点验货工作要求1、验货人员要求(1)固定验货点人员应按“四班两运转“实施24小时不间断验货。每班应由1名班长,正式人员2名(其中1名为登记发放“绿色通道检验证“),临时人员2名组成。(2)固定验货点正式员工要定期轮换,连续从事验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一年。固定验货点雇用的临时工连续从事验货辅助性工作时限不得超过半年。(3)固定验货点雇用的临时工,只能从事篷布绑扎、货物搬动等辅助性工作,不得从事货物认证、签发“绿色通道检验证“的工作。(4)对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进行验货时,必须有2名正式员工以上同时进行,验货和发放证件应设立不同岗位,建立有完善的相互监督制度。

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过程。农产品物流的起源、发展与成熟均在国外,我国引入这一概念相对较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均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指出国外先进理论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物流;国外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历史从物流的概念产生时就已经开始, 它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欧洲。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至今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从目前所能发现的文献看,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901年J.F.Growell 提交给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的报告”中。1916年, L.H.Weld 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正式对物流进行了定义: 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 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经济活动。组织上, 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农业输送物流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Traffic Logistics ),通过该组织, 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资格认定, 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从事物流研究的主要国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物流概念的初步认识上, 认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将其作为附属功能定位, 并未对物流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延伸。”(韩一军 2007)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 各国纷纷开展对农产品物流的系统研究, 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 E.Smykny 和 D.Bowersox(1961)第一次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农产品物流成本分析的概念。向欣(2004)则指出,农产品物流于1956年首次被引入日本,并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学术团体“日本农产品物流管理协会”和“日本农产品运输促进交流会”。欧共体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与日本同时起步, 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英、德、法等国家。“建立在美国物流理念基础上, 欧共体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很快。”(张宇萍 2009) “20世纪80年代是农产品物流飞速发展的阶段, 产生了物流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一体化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勇 2010)1984年G.Shar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一文, 指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对农业领域内的大型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1985年,W.D.Harries 和 J.R.Stock 也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 从历史经验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相关性, 首次提出了营销与物流的一体化概念, 该文的发表推动了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的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距离交易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 农产品物流开始了全球化运行的新阶段。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EDI )技术, 即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 GPS )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农业发生深刻变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明显偏少,同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而使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及专门人员,致使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低。有调查显示,几乎

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实际上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只是发布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数农产品网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虚设。并且信息化建设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情况。 3.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在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开展,从而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不协调。农产品流通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一个环节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时会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效益,从而导致整体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个高效率、高效益运转的流通系统必然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顺畅,流通的众多环节各自为战、竞争无序。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采取大量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策略来提高运输效率,但因与其他环节协调不足,往往出现盲

农产品物流分析及案例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作业 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及案例分析 姓名:杨如川 学号:1003201115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物流1004班 老师:李娇 2013年1月4日

摘要 农产品物流一直是物流当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分支,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其次,提到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冷链技术水平落后、市场主体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接下来,主要讲述了为解决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加强教育与培训等解决方法。然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 一、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 (4) (一)农产品物流的定义 (4)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4) (三)农超对接 (4)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现状 (4)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5)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 (5)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6)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低 (6)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水平落后 (7) (五)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不够成熟 (7) (六)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 (7) (七)我国农产品物流缺乏专业人才 (7)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8) (一)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8)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 (三)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8) (四)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 (9) (五)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 (9) (六)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9) (七)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人才建设 (10) 四、案例分析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3)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解读 有效性:颁布时间:发文单位:字号T | T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7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免征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为方便纳税人掌握此政策的运用,特解读如下。 政策背景 我国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13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其中,完善财税政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措施之一,内容包括完善农产品流通税收政策,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今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农产品。为落实这一精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此次通知。 免税范围 《通知》规定,对从事农产品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部分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也就是说,从事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的纳税人在销售本通知中规定的鲜活肉产品时,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批发地批发、超市及社区菜市场零售均属于免税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纳税人不在免税范围内。 《通知》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肉产品,是指猪、牛、羊、鸡、鸭、鹅及其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冷藏或者冷冻肉,内脏、头、尾、骨、蹄、翅、爪等组织。这意味着上述六类动物的各种肉产品组织均属于免税范围,如鸡胗、鸡爪、鸡翅中、猪蹄、肝、肺、肾脏等产品。我国税法遵循例举原则,因此,除了上述“猪、牛、羊、鸡、鸭、鹅”等产品外,其他的肉产品均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如蛙等;人们生活当中习以为常认为是肉类的水产品,如鱼、虾、蟹类等,也没有纳入此次免税范围。还需要提醒的是,免税范围仅限于鲜肉、冷藏或者冷冻的肉产品,加工过的肉食、熟食不属于免税产品,如腊肉、酱制肉、扒鸡等。 《通知》还明确,免征增值税的鲜活蛋产品,是指鸡蛋、鸭蛋、鹅蛋,包括鲜蛋、冷藏蛋以及对其进行破壳分离的蛋液、蛋黄和蛋壳。没有例举的不属于此次免税范围,如鹌鹑蛋。加工过的蛋产品和熟食不属于免税范围,如咸蛋、松花蛋等。 《通知》特别指出,上述产品中不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鲜活肉类、蛋类产品。《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摘要: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国外先进的质量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应该做好明确建标主体及其任务、逐步完善各类标准、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生产全程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标准;标准体系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技术壁垒,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基础薄弱,现有标准不齐全,特别是缺少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标准,涉及十大类主导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配套标准、规范等,综合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缺乏完整细致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意识淡薄,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管

理不规范等都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其特点 ???1.1 与农产品相关的质量标准 ???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系列标准,同时也有自己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组织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和1996年先后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由于标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两套标准,以至于近年来全球掀起了ISO9000和ISO14000的热潮。继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成功实施,世界上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己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表现和形象,并期望以一套系统化的标准来推行其管理活动,以满足法律和自身方面的要求,促进企业发展。1999年4月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联合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质量标准体系还有欧盟统一标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标准(HACCP)”,????英国“零售商共同组织技术标准(BRC)”、欧洲“零售商联合组织/优质农产品标准(EUREP/GAP)”。这些国际标准、国家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2013年01月10日10:00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0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摘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以创新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核心,以完善农产品流通管理和制度为重点,从流通渠道体系、流通组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流通质量安全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与公共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基本框架,构建,政策建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基金编号:12CGL06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流通视角的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1YJA79014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0YJC790397)、武汉市社科基金“武汉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基金编号:11051)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一直存在着产销不衔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1]“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与农业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有关,也暴露出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销链条和流通体系的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变革,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① 一、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内涵及形成条件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指与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相适应的一系列农产品分销网络。[2]它是为高效组织农产品流通,在一定的流通体制和流通战略目标下,运用先进的理论、流通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的流通形式、管理方式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全面整合,所形成的由现代化的流通主体、流通载体、流通服务以及流通运行、监管机制组成的具有内部联系的统一体。其形成需要相应的资源禀赋、需求拉动、政策支持及区位优势等条件。[3].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的边界,影响流通体系的性质、类型及规模。 2.需求拉动。需求拉动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农产品资源的价值化与商品化过程中发挥着诱发和牵引作用,它决定生产规模、销售地点、流通中介体系的性质与规模。 3.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对于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具有外生性推动作用,它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提供资金、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和流通体系内的游戏规则。 4.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在地的枢纽作用,能将农产品流通中的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有效对接,通过枢纽和吸附集散功能诱发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区位优势所在地因为交通便捷、金融体系发达和信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 摘要: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的供销环节中,销售环节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现象:从菜地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往往加价25%;而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鲜活农产品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造成鲜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遏制其价格过快上涨,政府除了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鲜活农产品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城市流通直营店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及物流特点 (一)鲜活农产品的概念 鲜活农产品是指生产地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生、鲜、活的特点,与其他农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储藏、运输等方面。2005年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农产品。本文中的鲜活农产品的界定遵循上述的表述。(二)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点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一系列环节的综合,包括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1、储存需求。任何农产品都不是同时生产同时消费的。鲜活农产品是典型的“季产年销”的产品,在其生产出来以后,总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消费。这段时间是由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与空间、集中与分散上发生的矛盾所形成的 2、加工需求。鲜活农产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产品进

行再生产的活动,是鲜活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 3、包装需求。包装是对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鲜活农产品采用一定的容器或材料加以保护和装饰。这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条件。 4、运输需求。由于各地生产有不同的产品,需要互通有无,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有集中或分散,多余或缺乏,需要长短互补。 5、市场信息需求。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出现了农民“卖难”和消费者“买难”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批零价格差距大 通过对某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及超市等地进行了调查,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对比(详见下方市场价格表)。通过比较发现:批发市场中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和零售市场的价格是有很大差距的。以芹菜为例,二级市场中芹菜的价格为一级市场的价格的4倍;再以白萝卜为例,二级市场中白萝的价格是一级市场的2.6倍。 抽样鲜活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价表格 鲜活农产品名称价格(元)一级批 发市场 二级批 发市场 居民小区 摊点 市区菜市场大型超市 土豆0.55 1 2 1.5 1.1 白菜0.4 1.5 2 1 1.25 莲花白0.2 1 1.5 1.2 0.95 芹菜0.5 2 3 2 2.1 香葱 2 3 5 3 4.5 韭菜 1.5 2.5 3.5 2.5 3.3 西红柿 1.5 2.5 3 2.5 1.45

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之五大模式

农产品流通转型升级之五大模式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产品流通方式的转型升级,农产品流通经历了从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到农产品电商模式的升级转变。 农产品电商模式,买卖双方基于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的商贸活动,改进了传统农产品销售的弊端,区别于传统的流通渠道,通过在线网络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 农产品电商通过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以下5种不同的农产品电商模式: 1、B2C模式 即商家到消费者模式。它是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等农产品经营商通过网上平台销售农产品。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群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或垂直电商,进行农产品

销售。此类模式是当前的农产品电商的主流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经营形式:一种是平台型的B2C模式,如天猫、京东;一种是垂直型的B2C模式,即专注于售卖农产品的电商模式。 盈利来源:产品销售利润、平台入驻费用、产品利润抽层等 代表企业:天猫喵鲜生、京东到家、我买网、顺丰优选 模式优势:中介角色,无需承担压货的风险 模式劣势:对平台的流量、供应链要求高 2、B2B模式 即商家到商家模式。它是商家从农户(一般为种植大户)或一级批发市场集中采购农产品,然后分发配送给中小农产品经销商的行为。这类模式主要是为中小农产品批发或零售商提供便利,节省其采购和运输成本。 盈利来源:产品采购批发差价利润、服务费用 代表企业:中国农产品网、一亩田、惠农网、绿谷网 模式优势:无需承担压货的风险、链接上下游,发展空间大 模式劣势:对平台的流量、供应链、信息服务要求高

3、F2C模式 即农场直供模式。即农产品直接由农户通过网上平台卖给消费者的行为,农户利用服务平台直接对接消费者。 盈利来源:产品售卖利润 代表企业:沱沱工社 模式优势:节省了流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可以快速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感 模式劣势:受制于场地和非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市场空间有限 4、O2O模式 即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即消费者通过服务平台(多为移动端APP)线上买单,线下自提的模式。 盈利来源:产品售卖利润 代表企业:云厨电商、许鲜 模式优势:社区化模式,物流配送便利快捷 模式劣势:对地推依赖程度高,地推所需成本较高 5、消费者定制模式 即农户或商家根据会员的订单需求生产或购买农产品,通过快递等方式把产品配送给会员。 模式的运作要求:一,稳定的货源基础;二,一定量订单会员的招募;三,农产品营售平台的维护;四,配送保障。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概况 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大体可分为“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部分。市场流通,即生产者直接或经过上市团体、货物收集者将农产品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经零售商、加工业者和大的消费团体将农产品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市场外流通,则指农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交易而是经过全国农协、商社的集配中心、果蔬超市、生协径直转移到零售机构、消费团体或出售给个体消费者或者说是生产者、上市团体与零售业者、消费者直接交易的流通形态。世界农产品流通交易体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受各国社会体制、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当前,世界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东亚模式。 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以日本为例,目前,全日本共有88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6兆2000万日元,1513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5兆1800万日元。经由日本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果品占72%。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上货总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交易方法以拍卖为主。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O%以上;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流通渠道环节多,流通成本较高;其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这样其利润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规范化、法制化、效率高。 第二种是西欧模式。 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西欧模式的批发市场与东亚模式相比,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也有所不同,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如在法国巴黎郊外设立的一个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由于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巴黎的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另由于西欧国家市场信息网络发达,地域内、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十分活跃,进出口产品在批发市场中也占据一定比率。其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②建有完善的现代化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③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第三种是北美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