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冷却水智能控制系统_

船舶冷却水智能控制系统_

船舶冷却水智能控制系统_
船舶冷却水智能控制系统_

空调冷冻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

空调冷冻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 空调冷冻水系统及冷却水系统的调试方案 一、系统概况 本工程空调冷冻水系统主要设备包括2台冷水机组、1台风冷热泵机组、6台冷冻水循环泵、自动补水定压排气装置,以及设置在各功能区的AHU空调机组。冷却水系统主要设备包括2台冷却塔和3台冷却水循环泵。 在地下室设备的就位方案中已经阐述了地下室设备的进场、验收、吊装就位等方案。本章节主要阐述上述设备的单机运转和联动调试。 二、调试前准备 1、详细的调试方案已经得到监理单位批准。 2、空调冷冻水、冷却水系统所有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设备支架、框架、减震装置已检查确认完毕。符合设计要求。 3、系统各压力表、温度计、排气阀已设置完毕,标示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4、管道系统已经试压、清洗完毕(冷水机组、AHU机组不得参与管道系统压力试验、清洗),管道支架设置正确、牢固,管道色标、流向指示正确,各止回阀、切断阀开启灵活、设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5、给水系统、地下室排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发现故障后可及时将系统内的水排出。 6、各设备电气系统接线正确、电气仪表读数正确稳定、设备接地系统牢固可靠。 7、BA系统各压力、温度传感器接线检查完毕,通讯正常、中控室内各显示正确。 三、调试顺序 本商场空调水系统按如下顺序调试: 1、冷却水系统:系统检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对检

查出来的问题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限期完成“三查四定”)、系统注水排气、冷却水泵单机试运转、冷却塔风机试运转、冷却系统水量平衡调整,冷却水系统空载水循环。 2、冷冻水系统:系统检查、系统注水排气、冷冻水泵单机试运转、冷冻水系统空载水循环。 3、冷却水、冷冻水系统联动试运转 四、水泵的单机试运转 1、水泵在试运转前,电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泵的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盘车应灵活、正常。 2、水泵启动前,泵的入口阀门全开,出口阀门全闭,其余阀门全开。 3、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4、泵的启动和停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小时。检查记录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检查记录泵进出口压力。 5、泵启动后缓慢开启泵出口阀门,直至达到电动机额定电流。观察记录各泵的电压、电流、电动机温度 6、填写《水泵单机试运转记录》 五、冷却塔调试及冷却系统水量平衡 1、点动冷却塔风机,确认风机转向是否正确。 2、启动冷却塔风机,连续运转2小时,检查机记录风机的电压、电流、电动机温度等各项数据。 3、打开冷却塔补水管阀门,向系统内注水。水位到达冷却塔水槽内设计水位时开启单台冷却水循环泵,并注意查看冷却塔回水管集水口内水流情况,发现水量不够时,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船舶舵机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引 言 设计船舶自动操舵系统首先要确定船舶舵机的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动态模型。船舶舵机的传动机构主要有两类,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随着船舶排水量和航速的增加,舵机上的转矩迅速增大。采用机械传动机构的舵机其重量和体积将变得很大,同时它的效率较低,电动机的容量势必很大。因而目前大型船舶均采用液压传动舵机,甚至中小型船舶也不例外。 船舶舵机 船舶舵机是能够转舵并保持舵位的装置。舵机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作工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船舶操舵系统是实现船舶操纵功能的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它把电罗经,舵角传感器等送来的船舶实际航向信号,预定航向信号,及给定的各种限束条件自动地按照一定的调节规律进行信号处理,从而控制舵机,使船舶沿着给定的航向航行。由此可见,该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船舶操纵系统的性能,一直被当作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着进一步改善该系统的性能这一课题而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自动舵 自动舵是根据电罗经送来的船舶实际航向与给定航向信号的偏差进行控制的。在舵机投入自动工作时,如果船舶偏离了航向,不用人的干预,自动舵就能自动投入运行,转动舵叶,使船舶回到给定航向上来。 电动—液压式自动舵 国产“HD—5L型自动舵应用半导体无触点控制的比例-微分-积分控制系统。驾驶室具有自动、随动及应急操作三种操舵方式。两套参数相同的放大器互为备用,通过转换开关选择其中一套为自动、随动操舵时使用。应急操舵为随动控制方式,单独使用一套放大器。该型自动舵有A、B、C、D四种型式。A型为电液伺服阀变量泵系统;B型为电磁换向阀、伺服油缸、变量泵系统;C型为伺服马达变量系统;D型为地磁功率阀定量泵系统,它们的电气系统基本上是一致的。 液压伺服系统 液压伺服系统是使系统的输出量,如位移、速度或力等,能自动地、快速而准确地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输出功率被大幅度地放大。液压伺服系统以其响应速度快、负载刚度大、控制功率大等独特的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液伺服系统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液压动力机构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最常见的有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电液速度控制系统和电液力(或力矩)控制系统 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自动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理论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产物。船舶操舵系统也不例外。在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取得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一代又一代新型的自动舵产品,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船舶冷却水系统设计指导

编制大纲: 需要补充的内容:1,水泵(定速离心泵,变频泵);2,温控阀;3,节流孔板;4,热平衡计算的理论公式,温升热量水量公式;5,特殊案例的区分(温控阀,板冷,变频泵对整个冷却系统形式选定的影响;分离封闭式,高低温混流式,配置变频海水泵没有温控阀的中央式。)6,利用目前的实船进行计算公式的验证,还有一些经验系数的反推导(特别是一些厂家自己的经验系数)7,膨胀水箱;8,补充开发设计需要的部分,参考《船舶管舾装设计工艺实用手册》 前言(目的) 以《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轮机分册》---国防工业出版社为蓝本,将其中的冷却水系统做了进一步内容扩展和深化描述,提供给详细设计人员参考。 参考《船舶管舾装设计工艺实用手册》,补充一部分工程计算公式; 系统发展核心: 1,稳定调节; 2,节省能源,余热循环利用; 3,节省成本,替代方案的方式; 关键词: 将冷却水稳定可靠的输送到需要冷却的设备中:这个可靠和稳定来源于几个参数:稳定的压力,稳定的流量,稳定的温度,稳定的水质(这个水质包含化学成分稳定不结垢,物理成分稳定,极少气泡,气泡会影响热交换器的效率)

冷却水系统 目录 1,范围 2,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3,系统形式的选择 4,冷却水系统实例 5,中央冷却系统热平衡计算 6,冷却水系统的主要设备配置要点 7,制淡装置(造水机) 8,具有冰区航行船级符号船舶的冷却水系统特殊要求9,海水进水阀操纵位置的要求 10,冷却水系统的温控阀 11,冷却水系统的节流孔板 12,冷却水系统的泵 13,冷却水系统的膨胀水箱

冷却水系统 1,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 冷却水系统的基本形式见表1, 注解: (1),所谓开式和闭式冷却水系统是指柴油机本身冷却水系统而言。开式系统是指柴油机本身直接用舷外海水或者江水冷却。如今除江河小船之外,基本不采用开式系统。海拖(海洋港口拖轮)还在使用海水直接冷却柴油机。(潜在问题:船内海水泄露,在及柴油机连接的弹性管配置不正确时容易出现,已有其他公司的海拖因为这个弹性管破裂造成沉船) (2),在闭式系统中,柴油机是用淡水冷却,而淡水在经过热交换器用舷

船舶机舱自动化

【单选】在船舶中央空调取暖工况湿度自动调节的各方案中,对控制送风的相对湿度法,不正确的叙述是______。 -------------------------------------------------------------------------------- A.湿度传感器探测空调的送风 B.采用喷水加湿 C.根据湿度偏差确定加湿蒸汽阀的开度 D.采用比例调节 【单选】K-CHIEF500网络型监视与报警系统的网络结构为______。 -------------------------------------------------------------------------------- A.全部采用局域网结构 B.全部采用CAN总线结构 C.上层网络为CAN总线结构,下层网络为局域网结构 D.上层网络为局域网结构,下层网络为CAN总线结构【单选】在主机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蒸汽调节阀是属于______。 -------------------------------------------------------------------------------- A.控制对象 B.执行机构 C.调节单元 D.测量单元 【单选】关于K-CHIEF500的监视与报警系统中,下列模块中______是模拟量输入模块。 -------------------------------------------------------------------------------- A.RAi-16 B.RDI-32 C.RAO-8

D.SGW 【单选】在对PID调节器进行参数带定时,先整定出最佳的比例带PB和积分时间Ti,加进微分作用后,可使______。 -------------------------------------------------------------------------------- A.PB↑,Ti↓ B.PB↑,Ti↑ C.PB↓,Ti↓ D.PB↑,Ti↑ 【单选】在FCM燃油供油单元中,对轻油(DO)的控制方式包括______。 -------------------------------------------------------------------------------- A.温度程序控制、温度定值控制 B.温度程序控制、黏度定值控制 C.温度定值控制、黏度定值控制 D.温度定值控制、黏度程序控制 【单选】涡流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______。 -------------------------------------------------------------------------------- A.涡流 B.感应电压 C.电动势 D.电荷 【单选】在PLC的晶体管输出型是通过______。 --------------------------------------------------------------------------------

循环水系统调试大纲

水循环冷却系统调试大纲

会签单

试验参加人员:

1.编制依据 工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院)设计的图纸。 2.试验目的 为保障循环水冷却系统的顺利运行,编写本大纲。 本方案用于指导水循环系统安装结束、完成设备单体调试后的试运行,以确认循环水泵、系统管道及其他相关设备的安装正确无误,设备运行良好,控制功能正常,系统满足技术设计的要求,为系统正式运行做准备。 3.系统简介及设备技术规范 系统为开式大型工业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各种阀门、排污过滤器、相应的管道、计量仪表等组成等。系统的工况复杂,管道及设备众多,且用水点分散。 1)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2、循环水泵3可以同时使用,其用水工况为进行循 环水冷却后的热水进入热水池,由此循环水泵将热水输送到屋顶混合冷却水池进行冷却。 其中泵1参数为: 泵2参数为: 泵3参数为: 2)泵4为水力测功机循环冷却水系统专用冷水泵,共三台,同时使用。 泵4型号均为: 3)泵5、泵6、泵7均为负载循环冷却水系统专用循环泵,共四台, 其中泵5共两台,型号均为: 泵6一台,型号为: 泵7一台,型号为: 4)泵8为其它试验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专用循环泵,型号均为K: 5)潜水排污泵型号均为: 分别一用一备。 4.调试说明 该循环水系统的基本流程为:循环供水泵启动后,循环冷却水给水经水泵

加压后由管网送至用水点,再回水至循环水池。 循环水系统的设备众多,阀门、仪表等是调试的关键。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就是在所有的循环水处理设施、循环水管路、管路上所有的阀门配件等均已经安装完毕、所有用户点的给回水管道均接通的前提下。需要完成以下内容: 1)所有水池(热水池、屋顶混合水池、柴油机吸水池、屋顶水箱)清理干 净,油水管隧道和室外管沟等现场场地清理干净; 2)排水沟管道清理干净,保证畅通; 3)现场具备足够的照明条件,油水管隧道和室外管沟的照明系统安装、调 试完成,投入使用; 4)各处配置的爬梯安装完成,包括水泵房、室外隧道、室内油水隧道、柴 油机吸水池、屋顶混合水池、热水池等各处地点; 5)土建完工,并通过验收; 6)系统管道试压; 7)系统管路试压后恢复; 8)系统管路冲洗; 9)屋顶混合水池水池注水至+17m; 10)所有设备、管路、阀门、现地检测装置(流量、压力、液位)等,安 装完毕; 11)所有控制线缆、信号线缆、动力线缆安装完成并保证接线正确; 12)现场电源系统运行正常,保证各个设备能够随时投入运行; 13)程序控制系统安装完毕,监控程序编写完毕,经过初步调试并完成; 14)现场清理干净,包括垃圾、杂物、脚手架、设备、材料、工具等; 15)水泵机组单机试运转,并符合要求; 16)各个有关阀门逐个检查、调整、试验,动作灵活、方向正确; 17)自动排污过滤器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18)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个设备供货厂家的设备初步调试、运行完成; 19)现场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嵌入式系统在船舶方面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在船舶方面的应用(温度、电站、变频) 唐涛 (学号:200810123062) 摘要: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船舶领 域的应用。本文总结了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在船舶系统中电站、温度控制、变频控制的应用,并特别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在船舶变频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监控;船舶;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变频技术;温度控制;船舶电站;船舶电力推动系统;嵌入式系统 1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实现船舶各系统监控的自动化已经成为可能。从上世纪80 年代起,船舶控制产品就开始由模拟式向数字式发展。1995 年9 月,由国内外150 多家生产控制设备的厂商组成了国际FF 协会,标志着船舶控制系统开始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此后数年,以现场总线(fildbus) 及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VL SI) 嵌入式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全数字式控制系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迅速扩展到船舶工业领域,使船舶自动化控制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由于嵌入式技术在船舶应用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在现有船舶数据监控系统中,主要仍以采用PLC(可程序设计逻辑控制器) 、工业控制计算机(以下简称工控机) ,甚至简单的单片机系统为主来实现船舶各系统的数据采集、监测及控制功能。然而,船舶空间狭小,航行环境多变,因此相对陆用设备而言,我们希望这类船用设备具有体积小、安装接线方便、便于维修、可靠性高,并能适应船上盐雾、油雾、霉菌、潮湿、高热、振动、冲击、电磁干扰大等恶劣条件的性能。对应用于船舶这一特殊控制环境,嵌入式系统比以往的各类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可以预见,嵌入式系统将在船舶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冷却水系统设计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计算机系统只有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的可靠运行,需要一个比较严格的物理环境。如供电、配电、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这样就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机房系统满足计算机对环境的要求。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企业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或称灾备恢复中心,BRC,business recovery center )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其重大作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中,温度要求恒定,常年需要使用制冷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和冷却塔设计有一定特点。 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数据中心)项目制冷特点及节能需求 1.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发热及制冷特点。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项目的发热主要来源于机房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等IT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以及变电所、配电室、UPS 电池室等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散发的 热量。这些设备发热的特点是设备集中,发热量大,连续运行,并且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要保持机房内和电气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大量的冷风将热量带走。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机房专用空调,这是考虑到IT 设备的特点,在相同制冷量的基础上,风量远大于舒适性空调,能够迅速、有效地带走IT 设备散发的热量。由于IT 设备和电气设备一年四季发热量基本保持恒定,使得数据中心项目对制冷量的需求一年四季也基本保持恒定,制冷系统需要常年稳定运行。 1.2 机房冷通道、热通道的设置与节能。 由于整个制冷系统需要常年运行,如何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工艺设备布置上,当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 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机柜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配合合理布置送回风口取得合理气流组织,提高空调设备的使用效率,能够降低空调设备的功耗。 冷通道内温度可以设置为18?27 C,相应热通道温度可以设置为29?38 C,此运行工 况完全能够保证机柜正常运行,且提高了回风温度后,可以提高末端空调水-空气侧换热效率。冷、热通道的分隔,使得制冷系统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供冷,这样便提高冷冻机效率,整个制冷系统实现节能运行。中温冷冻水常采用供水温度12 C ~13 C,回 水温度17 C ~18 C,根据具体项目不同技术参数要求。合理选择中温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与冷冻机相匹配,可以节能。一般是采用温差为6C的大温差供回水,这样可以 减小循环水量,缩小管道直径。 2. 冷却水系统设计 2.1 冷却塔自由冷却的使用与节能由于数据中心项目的机房可以采用中温冷冻水,这就使得利用冷却塔冬季自由冷却以及过渡季节部分自由冷却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及方便性。当采用闭式冷却塔时,冬季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思考题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思考题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 一、课件思考题部分 第1章 1、如何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部分: 1)推进装置:包括主机、推进器、传动设备。 2)辅助装置:发电机组、辅助锅炉、压缩空气系统。 3)机舱自动化设备。 4)全船系统。 5)船舶设备,主要指甲板机械。 2、简述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特点。 答: 1)须符合船舶的特殊使用条件——船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空间条件; 2)须设计成具有必要的目标任务条件和合适的保障条件,包括营运条件、作业条件、研究 条件及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 3)须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设计、进行通盘考虑,包括动力装置与总体性能、动力装置与其他 专业、动力装置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平衡和匹配,以实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4)须全面掌握动力装置所覆盖的各技术领域,如船舶推进技术、热能转换技术、电气技术、 安全技术、消防技术、防污染技术、冷藏技术、通风和空调技术、仿真技术以及人员生活、生存技术等。 5)受控于国际公约、规则、船级社规范、船旗国法规等要求和约束。 6)须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设备的选用和配套应在目标成本的控制下进行。 3、简述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 1)主推进系统设计。包括主机选型、主机及齿轮箱配套、主机及齿轮箱和调距桨的配套等; 2)轴系设计; 3)电站设计(主电站及应急电站); 4)热源系统设计(蒸汽、热媒油等); 5)动力系统设计(燃油、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进排气、加热蒸汽或热媒油等系统)和 辅助设备选择; 6)船舶系统设计(疏排水系统,注入、测量、空气系统,供水系统,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 统,消防系统等,以及油船、液化气船和化学品船的专用系统); 7)自动控制、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8)防污染系统设计(机舱防油污系统、油船防油污系统、生活污水防污染系统及防止有毒液 体物质污染系统等);

11规则___轮机自动化_第七章_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考试题库

第七章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第二节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 当控制器接通柴油模式DO时,斜坡函数加温期间温度控制指示LED灯“TT"( )。 A 定发亮B,闪烁C.熄灭 D.无法判断 2 控制器EPC-50B包括( )。①操作面板②电源③主控制板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3 控制系统能否对“柴油—重油J/转换阀进行自动控制 A.能B,不能C.无法判断D,视情况决定 4 如果没有故障、错误或警告,数码管用不闪烁的符号指示程序状态,如电源开用“( )”,正在扔始化硬件用“( )"等。 A,一,,+.B.一,,0,C.+.,0,D.0.,一. 5 粘度传感器的如果发生多个故障,高级别的故障( )改写较低级别的故障。 A,可以B.不可以C.有时可以D.无法判断是否可以 6 黏度信号保持在最大值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接头损坏B.EVT-20故C.空气夹杂在燃油系统中 D.起动期间燃油温度太低 7控制器内置具有( )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粘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A.比例积分微分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以上都不对 8 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2个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的燃油进行加热。原因是:( )。 A.提供足够的加热量,确保燃油盲6够得到加热 B.可以方便地控制加热速度的快慢,需要快速加热时,两个可同时满额工作、 C.两个加热器可互为备用,保障了加热器的安全使用 D.以上都正确 9如果调节过程中出现偏差过大,燃油黏度控制系统都会给出报警信号吗( )。 A.黏度偏差过大会报警,温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B.温度偏差过大会报警,黏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C,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不会报警 D,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会报警 10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 ) 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的需要。A.系数B.整数C,大小 D.参数 11 当控制器接通柴;模式DO时,当燃油温度在达到温度设置Pr35的3℃内后,温升斜坡停止,正常温度控制运行。“TT“LED灯( )。A.稳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12 一旦从DO转换为HFO,则EPC—50的控制器可检测到粘度增加,表明重油已经进入系统,那么重油将被开始加热。当温度已经低于重油温度设置值( )℃,控制器自动转到粘度调节控制。 A. 2 B. 3 C, 4 D.5 1 3 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 )。 A.观察比较测量值与实际值有无异常情况 B.手动检测各电磁阀或电动切换阀是否正常、灵活 c-检查燃油和加热系统有没有漏泄或损坏的情况 D.观察EPC-50主扳和粘度检测电路板指示是否正常 14 重油改变时,哪些参数是必须改变的()o ①密度参数Pr23 ②重油温度设置点参数Pr30;③HFO低温限制值Pr32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 15 发生了多个故障后,需要读取历史报警列表,EPC-50B中的CPU存储了最后的()次报警。A.16 B.32 C.48 D.64 16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 ) 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个B.2,1,。C.3个D,4个 17如果调节过程出现振荡,则需要增加参数Fa25或Fa27,Fa26或Fa28,这些参数的增加会使得系统反映( ), 消除静差能力( )。 A.变慢,减小B,变慢,加强C.加快,减小D.加陕,加强 第三节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l如果分油机因故障报警,那么在分油机的EPC—50控制单元土,相应的警报指示灯就会发出( ) 并不停的闪烁,机舱内同时伴有警报声。 A,黄光B.绿光c,红光D,蓝光 2 如果中间发生故障或需要停止分油时,可通过按下“SEPARATION/STOP”按钮;实现停止控制。分离设备停止序列对应的( )LE叫吾开始闪烁。启动排渣,排渣完成后,停止序1lLED等变为稳定的绿色,而分离系统运行对应的绿色LED将熄灭。显示Stop(停止)‘ A.绿色B.红色c.黄色D.蓝色 3 开启水管的供应阀SV15 出现泄漏情况或相应的控制回路故障,造成排渣口打开,应( )。A.及时校正该泄漏情况B.检查该阀的控制线路 C.检查补偿水系统D.A 或B 4补偿水系统中没有水,应当( )‘ A.检查补偿水系统B.确保任何供应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清洁滤网D.A + B 5. 正常“排渣”后,EPC—50根据有关置换水的参数是否人为修改过,来确定程序是进入水流量枝准Ti59进行参数校正,还是准备再次分油,直接进入分离筒“密封”操作Ti62。至Ti75后,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A.Ti59, Ti64, Ti75 B.Ti59, Ti62, Tj73

整理版空调冷却水系统

空调冷却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默认分类 2010-01-21 15:17:46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摘要:空调制冷的冷却水系统一般是开式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因而,经常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本文就冷却水系统的承压、水泵扬程的确定、多台冷却塔的并联、系统的启停顺序、节能控制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冷却水承压扬程冷却塔并联变频控制 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问题的探讨 摘要:空调制冷的冷却水系统一般是开式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因而,经常不被设计人员所重视。本文就冷却水系统的承压、水泵扬程的确定、多台冷却塔的并联、系统的启停顺序、节能控制等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冷却水承压扬程冷却塔并联变频控制 一、冷却塔的位置要考虑系统设备承压要求: 冷却水系统形式主要有两种:水泵前置式和水泵后置式,如图1、2。确定时要考虑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最大的地方是水泵出口,如图中的A点,系统承压有以下三种情况:系统停止运行时,水泵出口压力为系统静水压力h=Z;系统瞬时启动,但动压尚未形成时,水泵出口压力为系统静水压力和水泵全压之和h=Z+HP;正常运行时,水泵出口压力为该点静水压力与水泵静压之和h= Z+HP-v2/2g。冷水机组冷凝器耐压,目前国产机组一般为981KPa。水泵壳体的耐压取决于轴封的形式,水泵吸入侧压力在981KPa以上时,要使用机械密封。

冷却塔如果设在高层建筑主楼屋面,产生的压力高于机组的承压能力时,冷却水泵宜设在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口,以降低冷凝器工作压力。有人会提出疑问:水泵入口负压过大,会产生气蚀。事实上, 冷却塔与冷水机组之间的高差,远大于管路阻力和冷凝器阻力,并且水泵还有一个容许吸上真空高度。 笔者的同学曾经设计一个工程,机房在地下,裙房屋顶为人员活动空间,业主要求在120米高的屋面安装冷却塔,系统最大承压要超过1.2MPa与水泵全压之和。这就造成产生的静压太高,冷凝器不能承受,同时对水泵轴封和软接头提出了更高要求。 解决方法一:选用能承受高静压的设备和管道配件,这将大大增加工程造价。 解决方法二:如图3,设两个冷却水箱、两套冷却水泵。一个高温冷却水箱、一个低温冷却水箱,一套冷却水泵从低温水箱抽水进入冷凝器后进入高温水箱,另一套冷却水泵从高温水箱抽水送入冷却塔,然后回流到低温水箱。但要注意:冷却塔处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停泵时水全部流入低温水箱。水箱要满足冷却塔到机房的充注水量,水箱的水位也不好控制;这样水泵的扬程太高(图中h高度的扬程浪费了),这不是一个经济的做法。 解决方法三:加板式热交换器隔绝高压,但冷却塔选用要有余量,如图4。 笔者认为,对于某些建设方的不合理的要求,设计人员不要迁就。此类工程最好把冷却塔放在放在裙楼上。 二、冷却水泵扬程的确定

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分析--讲解

前言 虽然航运业的形式很多,船舶运输还是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海运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特种船舶广泛的应用。因此,对船舶系统的研究需不断地提高和优化,为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做出努力。船舶的冷却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形式的系统,合理地选择一种冷却系统对整个船舶航运的经济性,维修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与造船成本和船 东的使用成本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中央冷却系统作为船舶冷却系统的一种冷却形式在现代船舶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的研究及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我国的船舶行业中,对中央冷却系统的介绍和研究还不是很多,然而在现行的船舶中,船东特别是大公司的船东越来越倾向于中央冷 却系统。中央冷却系统对于船厂来说提高了制造成本,对于船东来说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费用,因此,对中央冷却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船厂降低成本,提高中 央冷却系统的运用深度有很大帮助。 在韩国和日本等造船强国,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有着很详细的设计基准,他们通过 众多的船舶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和使用后总结出一整套设计标准,按照这种标准,使得 他们船舶的设计既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又降低了设计成本。在我国,大部分船厂都没有中央冷却系统的设计的标准,而韩国日本等造船强国又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我们以前 很多船舶系统的设计中,只是部分采用了中央冷却系统的原理,并没有达到完整,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引起在实际制造中大量的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各种设备能正常工作,对中央冷却系统设置了大量的余量,增加了设计成本。本文通过了对中央冷却系统的各种形式的介绍和以往的中央冷却系统所产生问题的分析,使中央冷却系统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以供设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2013船舶机舱自动化补充练习题

船舶机舱自动化题目2013 1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中设有燃油黏度或温度自动控制功能,当其进行黏度控制时,控制对象是______,系统输出量是______。 A 柴油主机,燃油温度 B 燃油加热器,蒸汽流量 C 柴油主机,燃油黏度 D 燃油加热器,燃油黏度 答案 D 2 燃油供油单元FCM按照DO模式运行时,控制对象是______,系统输出量是______。 A 燃油加热器,燃油温度 B 燃油加热器,蒸汽流量 C 柴油主机,燃油黏度 D 燃油加热器,燃油黏度 答案 A 3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中的黏度自动控制中,EVT20黏度传感器装置的作用是将______。 A 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信号的变化 B 燃油黏度的变化转变为4-20mA电流信号的变化 C 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感应电动势信号的变化 D 燃油温度的变化转变为4-20mA电流信号的变化 答案 B 4 在燃油黏度控制系统中一般均采用______。 A 反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关式调节阀 B 正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关式调节阀 C 反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开式调节阀 D 正作用式调节器,配合气开式调节阀 答案 A 5 在燃油供油单元FCM烧用DO时,且参数Fa31=1时,EPC-50B控制器进行______。 A 燃油黏度定值控制 B 燃油黏度程序控制 C 燃油温度定值控制 D 燃油温度程序控制 答案 D

6 船用燃油辅锅炉常用高低火燃烧来控制锅炉的蒸汽压力,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A 保证最佳的燃烧风油比 B 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C 保证蒸汽压力恒定 D 避免锅炉的频繁启停 答案 D 7 在大型油船辅锅炉的燃烧控制中,供风量控制回路是属于______。 A 定值控制 B 程序控制 C 随动控制 D 开环控制 答案 C 8 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其中的水分传感器MT50属于______。 A 电磁式传感器 B 电阻式传感器 C 电感式传感器 D 电容式传感器 答案 D 9 试卷代号章节小节小小节难度知识层次 7021 5 3 3 0.4 1 试题ID 1 题干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为保证分油机及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预先设定一些有关参数,这些参数可分三类。下面不属于这三类的是______。 A 安装参数Inxx B 工艺参数Prxx C 工厂设置参数Faxx D 分油机时序时间参数Tixx 答案 D 10 在采用EPC-50控制的S型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距离上次排渣达到了设定的最大排渣时间,而净油中的含水量仍未达到触发值,那么控制系统将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 不进置换水,立即进行一次排渣 B 等达到最大排渣时间时进行一次排渣 C 进行一次排水

08闭式冷却水分系统调试措施

TPRI 合同编号:TR-CA-006-2009A 措施编号:TR-MA-#1-T-008-2009 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 一期2X33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1机组闭式冷却水调试措施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九年五月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受控号:T008 编写: 审核: 批准: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编制依据 3 调试质量目标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 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6 调试步骤 7 组织分工 8安全注意事项 9 附录 附录1调试质量控制点 附录2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调试记录表

1 编制目的 1.1为了指导及规范系统及设备的调试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1.2检查闭式冷却水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 1.3检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系统的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2 编制依据 2.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996年版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996年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审标准》 1996年版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1992年版 2.5《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流程图及阀门表》华东电力设计院 3 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专业调试人员、专业组长应按附录1(调试质量控制点)对调试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协调解决,保证启动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闭式冷却水系统为闭式循环过程,主要向各转动机械的轴承和润滑油站等供应冷却水。闭式冷却水系统的循环形式为:除盐水母管→凝结水补充水箱→闭式冷却水膨胀水箱→闭式循环冷却水泵→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转机轴承冷却、油站冷却→回水。系统补水水源有两路:一路从凝结水提供;另一路从除盐水箱由凝结水输送泵提供。 闭式冷却水系统向下列设备提供冷却水: ●发电机氢冷却器A、B、C、D ●发电机密封油氢侧冷却器A、B ●发电机密封油空侧冷却器A、B ●发电机定子冷却器A、B ●主机冷油器A、B ●凝结水泵A、B推力轴承 ●凝结水泵A、B轴封外供水 ●真空进油装置冷却器 ●氢气干燥器A、B冷却器 ●电动给水泵电机冷却器

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船舶运动控制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市场对进出口的需求越发的加大,造成了与之相应的航运自动化的繁荣发展,各种新的控制算法不断地应用于传播控制以提高营运的经济效益。作为大连海事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船舶相关的知识,包括船舶运动控制,船舶控制系统,船舶导航等的相关知识。并将储备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 一、欠驱动船舶的控制器设计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船舶的驱动。由于船舶动力驱动结构具有非完整约束和典型的欠驱动特性,而且航行条件的变化、环境参数的严重干扰和测量的不精确性等又使船舶运动呈现出大惯性、长时滞、非线性等特点,采用传统的船舶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必须探索新的船舶控制方法。 欠驱动系统是指由控制输入向量空间的维数小于系统广义坐标向量空间维数的系统,即控制输入数小于系统自由度的系统[1]。欠驱动船舶模型一般都具有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形式,欠驱动船舶模型一般都具有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形式,欠驱动船舶模型一般都具有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形式,约束都是不可积的微分表达式,属于非完整系统。 研究欠驱动船舶的控制器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欠驱动船舶以较少数目的驱动器来完成航行任务,降低了系统的费用及重量,提高了营运效益,同时也会因控制设备的减少而降低船舶机械故障的发生率,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而易于维护。更为重要的是,欠驱动控制同时对船舶完全驱动系统提供了一种备份控制技术。如果全驱动系统遇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可采用欠驱动船舶控制策略,利用仍在工作的控制器对船舶进行有效控制,增大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的可靠性。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对欠驱动船舶的控制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并成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欠驱动船舶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于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深入的研究。为了促进欠驱动船舶控制技术的发展,本文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欠驱动船舶数学模型、控制方法及其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如果把船舶作为一个刚体来研究,则船舶的运动有六个自由度,称之为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和垂荡。考虑常规船舶水平面运动的控制,所关心的主要是船舶在水面上的位置和航向,而且就低重心的普通船舶而言,垂荡、纵摇和横摇对其水平面运动影响甚微,可以忽略。因此水面船舶的六自由度运动就可以简化为沿x方向前进、y方向横移及绕z轴旋转(艏摇)的三自由度运动。由于船舶的推进装置仅装备有螺旋桨推进器和船舵,也就是说系统只有2个控制输入(前向推力和旋转力矩),但需要同时控制船舶在水平面运动的3个自由度,因此对常规船舶平面运动的控制研究可归结为欠驱动控制问题。 上述的船舶的控制问题 ,船的质量和阻尼矩阵都假定为三角阵 ,船舶模型参数和环境干扰的不确定性也被忽略 ,都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对船舶进行镇定Π跟踪控制。

11规则___轮机自动化_第七章_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考试题库

第七章船能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第二节燃油供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当控制器接通柴油模式DO时,斜坡函数加温期间温度控制捋示LED灯“TT()? A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2控制器EPC-5OB包括()o ①操作面板②电源③主控制板 A.GXD B.①<2)③ c. dXD D. 3控制系统能否对“柴油一垂油J/转换阀进行自动控制 A.能B,不能 C.无法判断D,视惜况决定 4如果没有故障、错误或警告,数码管用不闪烁的符号抬示程序状态,如电源开用“()”,正在扔始化硬件用“()"等。 A? ?I +? B* > 9 0> C? +? > 0> D. 0? >*? 5粘度传感器的如果发生多个故障,高级别的故障()改写较低级别的故障。 A,可以B.不可以 C.有时可以D?无法判断是否可以 6黏度信号保持在最大值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接头扭坏 B. EVT-20故C?空气夹杂在燃油系统中 D.起动期间燃油温度太低 7控制器内置具有()控制规律的软件,可以对重油的粘度或温度进行定值控制。 A.比例积分微分 B.比例微分 C.比例积分 D.以上都不对 8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2个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的燃油进行加热?原因是:()? A.提供足够的加热量,确保燃油盲6够得到加热 B.可以方便地控制加热速度的快慢,需要快速加热时,两个可同时满额工作. C?两个加热器可互为备用,保障了加热器的安全使用 D.以上都正确 9如果调节过程中出现偏遼过大,燃油黏度控制系统都会给出报警伯号吗()。 A?黏度偏差过大会报警,温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B?温度偏差过大会报警.黏度偏差过大不会报警 C,黏度.温度偏差过大都不会报警 D,黏度、温度偏筮过大都会报警 10在系统新安装后或工作条件改变时,要对系统运行的()进行重新设定和修改,以适应新的需要.A.系数 B.整数C, 大小D.参数11当控制器接通柴;模式DO时,当燃油温度在达到温度设置PW5的39内后,温升斜坡停止,正常温度控制运行.“TT “ 1^)灯()?A?稳定发亮B?闪烁C.熄灭D.无法判断 12 一旦从D0转换为HFO,则EPC-50的控制器可检测到粘度增加,表明重油已经进入系统,那么重油将被开始加热.当温度已经低于重油温度设置值()?€,控制器自动转到粘度调节控制。 A? 2 B? 3 C, 4 D. 5 1 3在系统投入工作之前,要先()。 A?观察比较测啟值与实际值有无异常情况 B.手动检测各电磁阀或电动切换阀是否正常.灵活 旷检査燃油和加热系统冇没冇漏泄或损坏的情况 D?观察EPC-50主扳和粘度检测电路板指示是否正常 14重油改变时,哪些参数是必须改变的0。 ①密度参数Pr23②重油温度设置点参数Pr30;③HFO低温限制值P”2 A.①<§) B.①②③ C.① D.② 15发生了多个故障后,需要读取历史报警列表,EPO50B中的CPU存储了最后的()次报警。A. 16 B. 32 C. 48 D. 64 16在燃油粘度或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若采用电加热器EHS.则由()电加热供电单元分别对2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个B?2> 1,<> C?3个D, 4个 17如果调寿过'程出现振断则诂要增加参数F&25或Fa27, Fa26或F~28,这些参数的增加会使得系统反映( 消除静養能力(几 A.变慢,减小B,变慢,加强C.加快,减小D?加陕,加强 第三节燃油净油单元自动控制系统 1如果分油机因故障报警,那么在分油机的EPC-50控制爪元土,相应的警报拆示灯就会发出()并不停的闪烁,机舱内同时伴有警报声. A,黄光 B.绿光c红光D,蓝光 2如果中间发生故障或需要停止分油时,可通过按下“SEPARATION/STOP”按钮;实现停止控制。分离设备停止序列对应的()LE叫吾开始闪烁?启动排渣,排渣完成后,停止序11LED等变为稳定的绿色,而分离系统运行对应的緑色LED将熄灭。显示Stop (停止)“A?绿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3开启水管的供应阀SV15出现泄漏情况或相应的控制回路故障,造成排渣口打开,应()。A.及时校正该泄漏情况B?检査该阀的控制线路 C.检査补偿水系统D?A或B 4补偿水系统中没有水.应当()“ A.检査补偿水系统B?确保任何供应阀均处于开启状态 C?淸洁濾网D?A + B 5.正常“排渣”后,EPC-50根据有关置换水的参数是否人为修改过,来确定程序是进入水流區枝准Ti59进行参数校正,还是准备再次分油,直接进入分离筒“密封”操作Ti62o至Ti75后,系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A. Ti59, Ti64, Ti75 B. Ti59, Ti62, Tj73 C. Ti59, Ti62, Ti75 D? Ti59, Ti67 / Ti75 6测童电阻R是测绘电桥的一个桥臂,它是安装在所要检测的管路中,离测绘电桥较远。为补偿环境温度变化所产生日獺逞误差,在实际测量电路中往往()? A.把“两线制”接法改为“四士虽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