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拓展》研究课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拓展》研究课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拓展》研究课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拓展》研究课教案

晋华片区教研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拓展》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未学习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小学科学课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本领,为了帮助学习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知识越来越多,本领越练越强;形成学知识,用知识,积累知识的良好学习模式,安排了这一拓展课。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开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一些具有科学现象的练习活动。

教学难点:在解释现象中分析条件差异。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激趣导课

1、谈话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本领,如液体的蒸发原理、冷热对流的原理…….其实,像这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新问题进行探究就是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板书)古人曾说过“举一反三”、“闻一之十”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科学也是这样,把课堂上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拓展到(板书)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本节课就让我们像揭开魔术秘密一样努力用科学知识解释更多的现象吧。有兴趣,有信心吗?

2

2、边说边演示:吹风机遇上乒乓球。

【学习】民主导学

活动1【讲授】实验——气球与瓶子

学习流程

罐头瓶与气球他们相遇会发生什么?

你相信我能用气球提起瓶子吗?(出示提前做好的)

怎么做到的?

演示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解释时我们可以用文字说明,

也可以图文并茂的加以解释(请同学上台加以说明)

总结: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生活在空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各个方向),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

大气压力有多大?托里拆利,16,

活动2 快慢两重天

(自主实验)

1、按图在桌子上摆好尺和报纸。(学生领取材料)

2、(课件出示要求)谈话:按要求四人小组完成尺挑报纸的实验,。

每位同学至少尝试一次

交流看到的现象

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3、(课件出示提示)先小组交流将现象和解释填写在活动记录上、然后全班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轻而慢向下压尺时,空气能进入纸下面,上下大气压相等,所以能轻松翘起报纸;重而快向下击打尺时,空气来不及进入纸下,纸上气压远大于纸下气压,所以纸不会被轻松翘起。

6、谈话:震撼吧!和我做吸瓶实验一样都是因为有大气压。你知道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与大气压有关吗?

7、你能解释乒乓球不掉的原因吗?

活动3【活动】拓展

大气压带给我们许多有趣的科学探究,其他物体一样

1两本分不开的书

2杯子提杯子

3谈话: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看看内、外为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问: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玻璃瓶,瓶内的草会怎样?瓶中的草为什么和外面的长的不一样呢?瓶子改变了什么

小结:因为瓶子,小草周围温度和湿度上升了,有利于小草的生长。

追问:把玻璃瓶换成纸杯会怎样呢?

谈话: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和二氧化碳,也需要温湿度,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活动4【优化学习】

做了这么对实验探究,你还觉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是那么高、大、上吗?只要你留心,随处可以发现科学的奥妙。给你一个吸管、线、气球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并解释吗?

【导结】本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新问题进行探究这就是——“拓展”。对所学知识,我们应该能“举一反三”、“闻一之十”,把课堂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动脑、动手中拓展学习。

活动5【作业】作业

按书方法做“气垫汽车”吹泡泡。

收集有趣的科学实验,下节展示给大家。

最新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 5.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

二、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 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三、 四、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五、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六、制作叶子粘贴画。 七、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八、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九、 十、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十一、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 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 3.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 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4. 5.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10%。

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型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数学拓展型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的特点人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轮为依据,尝试探索一套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拓展型课程实施 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如果说基础型课程中的数学科目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具有以完成系统的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那么数学类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则是以建构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我认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一起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体会数学的魅力,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数学拓展课上,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带着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世界,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实践、课题研究等等,学生从中获得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并且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还能通过实践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 一、拓展型课程的类型 为了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拓展课程,我整理了有关拓展课的类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内容极其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五个方面:1、生活中的数学。2、生产中的数学。3、科学技术中的数学。 4、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5、智力活动中的数学。在此基础上,我把拓展型的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主要有: 1.实践操作课――配合教材,制作教、学具或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活动。 2.小课题研究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例如: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张白纸有多厚?等 3.阅读交流课――重在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结合“小学生数学报”等阅读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后的思考、发现、感想和独特的见解。 4.社会调查成果汇报课――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和中生产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5.综合拓宽课――结合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和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品及相关证据材料可以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旅游、租车预算方案的设计。应用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如:生活垃圾、水资源的浪费等社会问题调查。精致、新颖的有关数学方面的小制作。如:做的长方体、七巧板拼图。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数学日记等。收集的数学家的故事,与数学有关的诗词,数学谜语等。收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撰写数学活动报告、小论文,自编的数学小报。可以反映你的数学活动水平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 1.多方面取材,备课充分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案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 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课时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编织中长针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编织树叶 一、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2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科学活动性课程 适用年级:3-6年级 学生人数:20人左右。 一、课程简介: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 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十分紧张。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以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

小学拓展型课程方案

小学拓展型课程方案 一、背景与理念 1、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1958年,1988年起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爱满天下,活学活教。自主自理,动手动脑,培育真人”为办学宗旨,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为理念,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加强基础型课程的同时,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建设。 学校有教学班35个,学生1290人。全校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特长教师,在市、区拓展型学科教学评比中多次获奖。目前形成了桥牌、儿童诗、少儿辩论等学校特色课程,在区域乃至上海市享有一定的声誉。 此外,近年来,游泳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个亮点,在体教结合背景下,我们除了普及课程以外,还落实了高一层次的培养和选拔。 2、课程理念 (1)拓展型课程建设以“基于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积极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发展认知情感,力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优势得到彰显,成为善学习、会选择、能合作、多特长、有创新的学生。 (2)充分整合社区、学校及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及社会化的形成开辟渠道。 (3)通过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的衔接与融通,丰富的课程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助推力。 二、课程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主动学习。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特长。 2、进一步掌握动手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科学态度,丘疹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增强热爱生活、适宜社会的意识,提高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课程内容

六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六上回顾·拓展一最新教案一】

六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六上回顾·拓展一最新教案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六上回顾拓展一最新教案一_教学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田精华: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实践探索

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实践探索 一、拓展性课程背景分析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学校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科学拓展性课程活动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发现:科学教材缺少“个性化”,学生生活“城市化”,科学老师“年轻化”。他们的共同点是:离网络更近了,离大自然更远了,遇到问题找百度,很少去大自然去生活中观察实践研究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从2009年开始,我校即以“让每一位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启动校本课程“学生社团”项目,安排周三下午的时间集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老师的特长组建社团,科学拓展性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启动的。在以往的社团活动中开设的“七巧板、电子百拼、探究类、科学DIY”等项目的材料是整套购买,教师参与设计的成分少,与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度低,学生开始积极性很高,上了几节课就觉得没意思了。为此,我们需要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提升等方面做进一步实践研究。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赢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认可。为此,2012年12月我校承办了以“科学教育课内外结合的有效策略”为主题的温州市小学科学第二届课改领航现场会。在这次现场会中,科学教研组长田老师作《校园科普拓展的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金老师、陈老师老师分别作了《可能是什么》和《毛细现象的研究》的课例展示。这是对我校科学教育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肯定,充分展示了我校多年来在以开展科学教育课内外结合为主题的学生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二、拓展性课程核心理念 科学拓展性课程是科学老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活动课的形式,结合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实施的课外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具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科学拓展性课程项目实践体现如下核心理念。

一年级小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

活动时间10.9 活动 内容 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并尝试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雪花片和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学生分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组长,明确任务。 二、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三、初步感知,自由创作 活动反思 通过介绍,学生初步认识了雪花片和聪明棒,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活动时间10.16 活动 内容 花儿朵朵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学习雪花片。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雪花片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拼花朵比较简单,大部分在幼儿园接触过雪花片,在一点拨下都顺利完成了。

活动时间10.23 活动 内容 我有椅子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聪明棒的搭建。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聪明棒,聪明棒的拼搭比较难扣,但是在小组合作下,基本都能完成。

活动时间10.30 活动 内容 一帆风顺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雪花片的创作。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船虽然看着大,其实并不难。通过小组合作,基本都能完成。

小学科学论文:浅谈拓展型课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浅谈拓展型课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摘要: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在小学科学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从拓展型课程的定义、背景、开展与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开设拓展型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拓展型课程,并对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定义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小学科学拓展型课程的背景 在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提到了“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科学教育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两点:一个是“不要仅仅是教知识点”,还有一个就是“不要把教科书当圣经”。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拓展学生的兴趣渠道,广泛地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不可否认,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就可解决这一问题。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它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深广度等方面加以拓展,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等方面加以强化,从而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学生兴趣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提供了课程保障。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应用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尽可能的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自主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有所发展,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主,尽可能的在选题中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集体思考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选择,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识及能力。 (2)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但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与基础型课程中相应内容联系紧密但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宽原有的知识底蕴。 (3)开放性: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拘泥于教室、教材、时间、空间的限制,积极寻找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源、场地,拓展知识,训练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思维。 (4)时代性: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变化、更替,科学教师要善于搜集、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底蕴,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2.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 关于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克莱绿茵(M.F.Klein)认为知识选择包括知识本位取向、学习者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 (1)知识本位 教育的职责是传播和发展科学知识。小学生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所以知识本位仍然是当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纬度。为此,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首先应当从知识本位出发。在当今社会,生命科学发展是迅猛的,知识更新换代频繁,对于大量的信息,教师要精心选择,选择与小学生命科学密切关联的生物学知识,尤其是教材由于编写时间原因不能正确反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案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课时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编织中长针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科目设计

生活与科学 一、科目开发背景 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目中科学神秘而遥远,实验室、探索神秘事件、宇宙外星球才是科学,而忽略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生活与科学》属于校本课程科学,主要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科目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能活动进行探究; 5、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 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 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年级上册写字课程教案(拓展)

永嘉县罗东小学拓展计划 学科语文 班级一年级 教师李治坚 二0一七学年第一学期

1.横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2.激趣:小朋友们,想想自己也写出这样一手好字啊?练习出一手好字,使人终身受益。 3.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来教大家学习怎样写好字。 导入过渡: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图示: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一”的字。 1.出示范字。 上五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上”的书写要领。 5.演示“上”的书写过程。 6.用同样的方法教“五”的书写。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横的书写方法,还学习怎样写“上”和“五”,能告诉老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2.竖的书写

六年级数学课外拓展题

六年级数学课外拓展题 1、快、慢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在距离中点48千米处相遇。已知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天虹、欧尚、家乐福三家超市最近新进了一批相同品牌相同规格的饮料,每瓶3元。为了抢占市场,他们分别推出三种优惠措施:天虹超市“一律八五折”,欧尚超市“买四送一”,家乐福超市“满50元送10元,不满不送”。六(2)班想买40瓶饮料,到哪家购买较合算?写出理由。 3、先找规律,再把表格填写完整。(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小正方形 491625……144n 的个数 周长/厘米 4、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丙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甲车从东城,乙、丙两车从西城同时相向而行。途中甲车与乙车相遇后,经过半小时又与丙车相遇。求东、西两城的距离。

5、图中是一个正方形,A和B分别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不同的内接正方形,图中A与B的面积比是()。 6、某车间为了能高质量地准时完成一批齿轮订单,对车间工人提前进行了加工齿轮效率的测试。经过统计测算,平均每个工人加工齿轮效率的情况如下图:(1)根据图像判断,加工个数和天数成()比例。 (2)加工小齿轮的效率比大齿轮高百分之几? (3)已知这个车间有工人85人,1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为一套,这人使大、小齿轮能成套出厂,如果你是车间主任,怎样安排这85名工人最合理? 7、有一堆围棋子,其中黑子与白子的个数比是4:3.从中取出91枚棋子,且黑子与白子的个数比是8:5,而剩下的棋子中黑子与白子的个数比是3:4.原来这堆围

棋共有多少枚棋子?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案

诗化杭州 ——小学语文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何瀛 设计理念: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2016年,为深化杭州青少年学生人文历史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及海外宾朋了解杭州的秀美山水、人文历史和文化轶事,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家乡、爱西湖、爱杭州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作为峰会东道主的自豪感,杭州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日报等单位开展了“跟着诗词游杭州”杭州市诗词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征集活动。本课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自编诗句。 2.明白自编诗句的基本规则。 3.激发创编诗句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出诗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杭州不仅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旅游城市,她的风光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停留,你知道哪些描写杭州的诗句呢? (学生汇报) 2.在这里,何老师也找到了一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请看:“三苏评南曲,双雷断花柳”。 3.解释: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辙苏轼这一门父子三词客,他们三个人,正在一起讨论一首词,突然天上打了两声响雷,把院子里的花柳都打折了。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二、激趣展开,拓展练写。 1.其实这句诗就是何老师自己写的,怎么样是不是有模有样?知道何老师为什么编这句诗吗? 2.因为当你有朋友来杭州,问你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句诗来回答他。出示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观察下,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何老师这里出现的西湖十景,是老十景,是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的。现在啊,西湖还有新十景。请看 出示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4.分四人小组讨论,学着何老师的样子,给这十景编一句诗。 5.小组编写好后,上台汇报诗句及解释。 三、互动评议,发现规则。 1.请同学评价一下刚才展示的诗句。 2.引导观察何老师的诗句,谈发现。 3.总结:能够把诗句的意思讲通顺了,这就是一句成功的诗了,而如果你的两句诗中的词语能够一一对应,那就更加工整了。 四、实地考察,激发热情。 1.我们现在能用短短的十个字,就有情有景地把西湖十景介绍给别人了。那接下来如果你走进了我们西湖的某一处景点,又会吟哦怎样的诗句呢? 2.欣赏景点图片及诗句。 3.练习仿写。

小学科学课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科学课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模式初探 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小学舒德清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模式的确立首先要与它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的总目标,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应用拓展三大主要模块。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提出了问题后,用何种方法、途径去探求获取知识,就成为了科学课最核心的环节了。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我们的科学课可以分为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制作、种植、饲养等)科学讨论课五种课型。(当然,这些课型的划分指示相对而言的,因为具体的每一节课中,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往往不是单一的,往往都会包含有多种方法和途径。我们在划分时,主要看以哪种方法或途径为主。例如三年级上册《金鱼》一课,主要是通过观察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特点,我们把它归为观察课。但这节课中“观察金鱼呼吸”的活动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实验。)每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虽大致相同,但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科学观察课 在小学科学课中,以“观察为主”组织教学过程的课属于观察课,它是一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对自然现象、物体特征及属性、动植物生长及其他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以获得知识、经验,并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教学活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校园的树木》就是典型的观察课。这一个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科学概念:观察树木,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树木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流程一般为: 1.上节回顾,明确任务。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照片中的大树、回忆了记忆中的大树。而且大家都认为如果我们带着想获得更多信息的目的去观察大树的话,我将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今天,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就一起到校园中去观察一棵这正的大树吧。 2.讨论观察的方法和需要的工具。我们要去观察了,先来制定个计划吧。我们小组准备观察哪一棵树木?我们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呢?我们观察到的信息怎么记录?观察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导论观察的方法和准备的材料。教师讲述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记录大树的树皮。教师讲解、演示拓印树皮的方法。 3.实地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中观察树木,教师做好指导。 4.整理交流。学生整理实验记录,并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5.归纳总结,实践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小组观察的树木的信息,总

四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篇一: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课教案】 四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辅导稿 【篇二:数学拓展课计划】 一、活动目的: 为了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数学才能,以及培养他们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强化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六年级数学超级班,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二、活动措施 以数学年级组为核心,成立数学兴趣活动小组。小组活动应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详细的活动方案等活动。 三、活动内容: 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主要以综合性的运用为主体,展开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数学兴趣小组活动预期效果 预期经过一学期对小组成员的辅导,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解题与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与锻炼,知识面得到丰富与拓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打下数学知识学习及技能应用的基础,为今后数学学习做下初步的准备,促进数学正常教学的开展。 【篇三:四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4】 第四单元讲评课教案 总第课时月日上 课题:平行与相交 教学内容:平行与相交单元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输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 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查: (课前,提前把测试题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计算器的单元检测,试卷老师已经 批完了,现在发给大家,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自己: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二、总结检测情况: 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平行与相交的单元检测,通过阅卷,老 师发现同学们完成的不错,其中有35人得了a,班级中不少同学有 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 不够好,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三、试卷讲评: a) 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易质疑。 谈话:课前,老师已经把试卷发到同学们手中,要求同学们自查、 自改、自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小组交流,听清楚要求:(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2)自己独立解决不料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3)小组长把你们 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2.组间交流,师生互动解难释疑。 3.反思总结,自我改正。 谈话:问题解决了,试卷中的问题现在自己能解决了吗?请你把试 卷中的问题改正过来好吗? 学生独立改正错题。 4、巩固拓展,适时反馈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考 一考自己吧! 5、课后分析,自我反思: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 做个小开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拓展资料 第一单元电 6. 做个小开关 [一]学什么 1.观察了解手电筒的构造及开关,并观察它是怎样控制电流的接通和断开的? 2.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开关。 [二]怎样学 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三] 科学概念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四]重点提示 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2.手电筒各部分使用的材料和构造:手电筒的外壳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做的,一种是塑料做的。 金属外壳的手电筒的结构: 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金属外壳,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 塑料外壳的手电筒的结构: 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另一金属片的一端,这个金属片的另一端与手电筒后端连接,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 3.手电筒中电流的路径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小灯泡到开关,回到电池的负极。 4.手电筒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接通和断开的?

当开关的两个触点合在一起时,电路接通,电流通过,小灯泡发亮;当开关的两个触点分开时,电路断开,电流不能通过,小灯泡不发光。 5.自己做一个小开关:材料: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触点、),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底座。 6.各种各样的开关 闸刀开关 电扇开关 门铃开关 拉线开关 电灯开关 摇控开关 声控开关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矿物

《矿物》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学会用多种方法研究矿物的性质;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并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和感受。 2.认识自然界中常见的矿物;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认识几种常见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感受自然界中资源的丰富和宝贵;体验人类了解和掌握矿物性质能更好的为人类开发和利用。 器材说明: 爱牛配套器材:标本盒,放大镜,岩石矿物卡。 活动要点: 在观察中感受乐趣,了解矿物的性质,鼓励多提出问题。 活动过程: 一、问题与聚焦 1.你知道哪些矿物吗?请你说一说。 2.矿物是自然界中宝贵的资源,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些矿物,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展示各种矿物的图片。 二、分析与设计 活动一:在矿物上划痕,并观察它们的颜色。

颜色是矿物的重要性质之一。不少矿物有它的特殊颜色,因此它可以作为矿物的一种鉴定特征。 活动二:把矿物标本分成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 方法:对着用手电筒照或对着字看如果能看到字说明物质是透明反之为不透明。 活动三:为各种矿物的硬度排序。 可以利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刻划;一般这样分为软、较软、较硬、硬四类:指甲刻得动为软,指甲刻得动,铜钥匙刻得动为较软,铜钥匙刻不动而小刀刻得动较硬;小刀刻不动玻璃刻得动为硬。 材料与工具 1.了解所需材料与工具,知道具体使用方法。 2.进行注意事项和安全说明。 三、拓展与应用 开展各小组竞答活动 (1)所有矿物中最软的一种是什么? (2)哪些矿物有金属光泽? (3)白云母它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4)制造笔芯的主要原料是什么矿物?它是什么颜色? (5)能做婴儿爽身粉的原料有滑感的是什么矿物? (6)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是什么? (7)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是什么? (8)能制造镜片的是哪一类矿物?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 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 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分紧张。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以

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等实用技术,亲身经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 四、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及基本框架专题课题活动内容课时安排搭建活动专题萝卜牙签建高塔1、只能使用提供的萝卜和牙签造高塔。2、萝卜之间,只能使用一根牙签连接。3、规定时间完成,时间到不准再操作。4、不能用手扶,测量高塔直立的高度。2课时单纸叠高1、只能使用一张A4纸。2、只可徒手对纸作处理,不能使用任何工具,也不能附加任何材料。3、不能用手扶,测量纸塔直立的高度。2课时实验操作专题超级泡泡1、提供以下药品:冷水、温水、洗洁精、胶水、糖浆、甘油。配置泡泡水。2、提供细铁丝,制作吹泡泡工具。2课时磁悬浮小车1、介绍磁悬浮的发展与应用。2、材料清单:环形磁铁6块,橡皮泥1团,大玻璃1块,小玻璃1块,直尺1根,A4纸1张,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