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及教师进编考试复习资料

2020年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及教师进编考试复习资料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必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一是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

二是现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是包容性。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迸发提供了条件,也为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

四是超越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五是开放性。开放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伴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要统一思想:二要包容整合:三要制度创新:四要大力宣传:

2.了解中国梦的内涵;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特别要明确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现阶段,就是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中国梦”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1.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是“中国梦”在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2.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梦”在政治建设上的具体体现。

3.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梦”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4.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社会理想。

要特别指出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愿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为了使人民这个民族主体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满,更有尊严和价值,使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时间、文件)、内容要求以及在本学科中如何落实(必考题,重点学习和准备)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1.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2.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4.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4.课题方案设计(制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预期成果,指出创新之处(研究价值)。(必考题,找一个课题自行设计一下)

1 “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一、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内容(一)完整的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方面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骤7.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8.创新之处(研究价值)9.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10.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其它还可以写入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二)小课题方案可以简单一些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3.课题提出背景4.研究目标5.研究方法6.研究步骤7.成果形式

5. “微课”设计(我提供的试卷上有这道题)、翻转课堂等;(热点问题

答:1.带来的机遇:

(1)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2)突破了学生学习所受的教室和学校等实体空间限制,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虚拟空间;

(3)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上对静态资源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依赖;

(4)以引导和辅助性资源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和独立学习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5)按需选择的便利性,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每个要点3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6分。)

2.教师在利用微课的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培养:

(1)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资源选择和重构能力;(3分)

(2)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3分)

3.建议:

(1)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开发“微课”;

(2)控制好视频的时长,不宜过长或过短;

(3)应抓住重难点问题;

(4)要考虑好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5)做好“微课”制作的技术保障;

(6)科学规划和设计“微课”,增强“微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7)转变“微课”以“告诉”为主的展开方式,加强“微课”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呈现。

(每个要点2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最多不超过8分。)

6. 校本课程的认识、开发、组织与实施;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有创新和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模式。此后,校本课程作为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相对的一个概念开始走进了学校。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

实际需要,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通俗讲: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学校充分考虑本地和学校课程资源,针对本校学生的需求,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自行设计开发,可供学生选择。

2、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鉴于对校本课程内涵和特点的认识,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的发展。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一定要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有好的效果。

二、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认识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首先成立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协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根据课改规划,制定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纲要,建立相关的课程管理措施和评价制度,以确保课程健康进行。其次,加强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实施效果。其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备课,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其四、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关键突出“三个为了”。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是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关于校本课程的体会和思考

1、两点体会

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把握住“适合”这个关键词。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需团队作战。

2、两点反思

1、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有校本教研的制度作保证。学校、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困难很多。只有在校本教研充分开展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有序有效地推进。

2、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搞好整合。

7. 对学校社团的认识、建设与实施

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素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第二课堂,以其更大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灵活的活动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学生社团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4、学生社团活动是营造和谐、健康、活泼、高雅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

5、学生社团是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追求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广阔舞台。

6、学生社团活动是提升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的学园乐园

先对学生社团进行准确的定位。立足于学生的视角,以分享理念为支撑。“学生社团”是学生们的一个活动、交往的天地,是学生们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可以让兴趣相同的同学定期进行主题活动,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我们的“学生社团”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目标趋同,内容广泛;2.组织动态,活动开放;3.自主管理,自我教育;4.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8.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联系你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中落实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二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方式,决定教学行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从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提出了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这对我们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开展课后考察。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2、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实践中的改进措施

1、情景创设,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2、原形再现,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悟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3、拓宽学习面,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资源,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9.减负话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互联网+教育的认识等;减负是探索如何教得有趣学得有效

学习从来都有压力.减负不是目的,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压力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减负从单纯物理时间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所获价值和效果的提升,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所在。

真正该减的应是那些低效的、与学生个体不匹配的学习.这就需要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以核心知识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当学习变得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借助科技手段的进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能力测评,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样能起到减负的效果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减负?最重要的,是要扼住应试教育的咽喉,优化考试招生选拔制度,培育更多的优质资源。同时,树立理性的“减负”观,理性看待“压力”,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变革,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测的优化,从而真正实现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技术手段的进步为教育带来的最显性的推动。

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提出一系列“急人才所急、想人才所想”的措施,温暖人心,受到广大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和全社会衷心欢迎。

总的看,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人才队伍仍“大而不强”,科技创新需要什么人才、人才需要什么、如何培育人才是我们必须深入回答的三个突出问题。

人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的质量,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大势,我们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能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完善老中青梯次接续的科研人才格局,在青蓝相继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薪火相传。

面对国际竞争合作新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需要加快造就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汇聚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蓬勃力量。

我们既要回答需要什么人才,也要回答人才需要什么。

科技要进步、创新要发展,根本是需要激发广大科技创新工作者的内在积极性。我国科学家素有科学报国的传统,需要继续弘扬。同时,我们需要更好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更好调动广大科技创新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我们需要更多倾听科技创新人员的心声,采取更为切实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科技创新人员的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在全社会更受尊重。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要营造环境让他们“名利双收”。要让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得到更好保障,避免“羁绊束缚、杂事干扰”,让他们更加自主地专注科研和创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技创新人才有其成长规律,关键是要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风气,改革完善科研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通过创新实践发现人才、通过创新活动培育人才、通过创新事业凝聚人才,以全球视野汇聚天下英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导向,支持一切有益的微创新、微创业和小发明、小改进,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迸发。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定义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反映了“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并非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教育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学习平台;而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是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教育变革。但是,“互联网+教育”绝不会取代现行的全部教育。现行教育中人与人的思维、情感和个性的生活性相互影响和促进,是再先进的视频教育和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跨界连接。“互联网+”中的“+”表达的就是一种跨界,是由此及彼的连接,在跨界连接基础上产生一种新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说无所不能“+”,可以“+”德育,可以“+”课程,可以“+”教学,可以“+”管理等等。每一种“+”体现的都是跨界连接,都是原有教育层次和水平的升级,一次质的飞跃。例如“互联网+教学”,通过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等,使师生由线上分离变为线上互动结合、问答交流的体验得以实现。

第二,创新驱动。“互联网+教育”体现的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整体及部分创新,使教育发生质的变革,达到水平的飞跃。[2]一是强化技术对教育创新的支撑。例如,图形图像技术、搜索技术和社交网络促进互联网教育形态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虚拟世界、云计算、网络视频、课题录制、移动教学等新技术带来了教育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形成等等。二是促进教育众创空间的发展。可充分发挥网络开放创新的优势,聚集网络技术资源,创建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众创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学习和创业试验的平台。目前,在改革发展先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众创空间正在大量涌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风景线。三是形成开放分享式创新。互联网技术为创新的开放和分享提供便利与可能。教育主体的创新理念和设想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协作和集成,使参与者共享成果、教育教学的创新点迅速扩散发展为创新的线和面。

第三,优化关系。“互联网+教育”打破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对其优化重组,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升级到更高水平;改变组织、合作关系等的传统内涵,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界限模糊;让用户拥有学习选择权,进行广泛的分享,实现信息的对称交流;使人的角色关系互换、变化,真正集成大众智慧,进行创新与创业。

第四,扩大开放。“互联网+教育”使教育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全球连成一片,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可汗创立可汗学院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有品质的教学,经过两年的努力就迅速聚集了1000万名学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

第五,更具生态性。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元、多样、自然、进化、渐进、质变等。“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上述特性更突出、更具操作性。因为先进的技术可更广泛地关注每一个体学生,把学习内容呈现得更多样、更合乎需要,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作用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更能充分表现,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细微化,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教师更主要是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关心者、启迪者。

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向

第一,增长取向,表现在技术和区域两个方面。第二,技术取向,主要指向大数据。第三,主体取向,主要指向互联网大公司与教育机构的深度结合。第四,服务取向,主要集中于K-12和职业教育。10.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

智慧教室:随着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与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为了助力教学改革,在教学环节中实现更有效的师生互动,艾威康于2014年3月,基于多媒体教室和录播教室功能,融合了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内外交互,成功推出了新一代互动式智慧教室整体解决方案。它是智慧教学的核心,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了:

教学环境智能化管控:(读卡、电子课表、报警)

校本资源的共建共享:

助力MOOC和碎片化教学的推动和实现:

设备互动:轻松实现授课电脑与显示屏的互动;避免老师遮挡学生视线;避免显示屏对老师长时间近距离的健康伤害;

师生互动:利用Pad等移动终端自由互动;

校内外互动:轻松搭建自主学习环境。

所谓“智慧课堂”,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加端的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关于对智慧课堂定义的理解,需把握五个关键要素:

(1)在理念上,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

(2)在技术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

(3)在途径上,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

(4)在应用上,实现“云+端”的教与学应用

(5)在发展上,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大数据时代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基于数据的课堂。(2)高效教学的课堂。(3)个性化学习的课堂。(4)合作探究的课堂。(5)动态开放的课堂。(6)教学机智的课堂。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1] 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智慧校园[1] 的三个核心的特征:

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走进新课程》资料查找目录

序言

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通过课程来体现、实施。P1

2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

3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p2

①知识传授——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②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内容繁难偏、书本化——生活、趣味、经验

④主动学习、参与、探究、动手⑤评价促进教师、学生、教学实践的发展⑥三级课程管理。

4 综合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5 加强德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2)

1 “知识经济”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提出。

2 基础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P7 李岚清、邓小平的话

3 各国课改的共同趋势。P8 政府参与;协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目标 (11)

1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p11

2 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转变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联系;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建立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调整 (17)

1 课程的类型p17

2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的主导价值。P17

3 现行课程结构的不足p18发展单一性——多样化科目之间比重失衡——均衡化

4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p18-19

5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各自体现p19(结构上的三大基本特征)

6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p22 一贯强调了连续性和顺序性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25)

1 分科课程的优点p25三点

2 分科课程的缺陷p25概要阐述

3 分科课程的特点p25①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②内容选择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4 综合课程类别p26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者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互相整合。

5 实施综合课程注意点p28

综合实践活动 (28)

1 综合实践活动阐述p28和序言p3一样

2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p29

3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p29(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本质特性); 自主性)

4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p30-31(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的重要手段更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内容)

5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p32

6 有效综合实践活动的遵循原则p32

7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和课程的关系p34

8 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原因/p35

9 “研究性学习”课程注意问题( 其中六”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p37

10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p38

1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p41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优秀传统

12 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p44 三个承接任务

“绿色证书”教育 (46)

1 农村的”绿色教育”证书是”三教统筹”

三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49)

1 课程标准的定义/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的功能/ p49

2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p50

3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p51

4 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转变p52(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关注教师教学向关注课程实施; 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53)

1 目标陈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

2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

3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p61五点

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65)

1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P65

2 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是课程标准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方法论基础。其核心是采取了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P82

3 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组织方式上呈现为“网络化”。“网络化”,指内容和目标相交织,“课程目标”“专项内容”“内容目标”三个层级相交织的整合方式。作为内容目标体系,它的内在关系具有显著的特点。P84

4 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操作方式上呈现为“行为化”。“行为化”指对内容目标的具体操作提出行为要求和指导,一操作行为的实施否作为衡量的标准。P85

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的意义 (111)

1 课堂教学依旧是我中小学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P111

2 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改革观念,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观与学生观 (113)

1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p113 p114

2 过去的教学观p114

3 教学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p115-116

4 教学重过程。教学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指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P117

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 教学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p118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时教学活动一条基本规律。

6 新课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7 人?独立意义?(独立的头脑,学习主体,责权主体)p122

8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P122

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努力(尊重,民主,发展)p123

新型师生情感关系(真心对待真心爱护,展现魅力品味喜悦,完善个性展

现魅力)(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p124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124)

1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p125-128 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上——行动研究——课程开发——社区型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教学关系:帮助、引导;对待自我:反思; 与其它教育者:合作<与家长的关系>)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经验理论化。

学习方式 (130)

1 转变学习方式的意义(单一、被动——多样、主动)p130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价值观、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主动性; 独立性; 独特性; 体验性; 问题性)p131-133

独特性意味着差异性。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135)

1 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弊端p135

2 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内容(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制度)p136

现代教学技术 (138)

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运用的原因。

五新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141)

1 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p141-144

2 基础教育评价主要问题(内容偏,标准无个性,方法单一,主题被动,重心偏移)p145

3 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重点(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考试的改革重点)p146

4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p148

①根本目的——促进发展②与课程功能转变相适应③体现新观念新趋势④内容综合化⑤方式多样化⑥主题多元化⑦关注发展过程

5 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思路p149

6 课程评价改革注意问题p150

学生评价 (151)

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环节(①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②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③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④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p151-154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注意点(①全面非全优; ②评价技术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3 成长记录袋的质性评价方法(意义p157; 问题; p158评分注意点p159)

4 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的体系p160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智力的结构》

①乐观的“学生观”②重新构建“智力观”③树立新的“教育观”——理解实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161)

1 促进教师评价体系的四个环节

①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②设计评价工具③收集分析反应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④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革要点,制定改进计划p162-167

教师评价包括:教学评价,教师素质评价

2 开展教师自评“反思”的原因p167

①自评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②自评改变了教师原来的消极被动的被评价低位,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元③教师评价自己,学校也可全面掌握教师信息

3 开展教师自评的建议/ p168

4 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p170

四条原则: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歇息分析看待评价结果;校方综合分析多方信息;家长学生参与教师评价需要引导p171

4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变化(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p173

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评价 (175)

1 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内容p175 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2 学校评价体系包含内容p178

考试改革 (181)

1 评价改革与考试改革的区别p181

2 考试改革的突出表现(考试内容; 考试方式; 考试结果处理;升学考试与招

生制度)p183

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法师,需要和其它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和判断学生发展的状况。

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一部分。

3 “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的错误理解p185

考试万能的错误理解。

真正影响和解决本次课改的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观念,时间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发展观和教师观等,而不是某种方法和技术。

六新课程的管理

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 (192)

1 防止课程管理权力下放”一放就乱”的局面p194

2 我国有条件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管理机制。P193

课程管理政策与制度 (196)

1 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各自定义p196

2 三级课程管理各自的职责p197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有的课程计划只有到学校才能得到真正的

落实。所以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对于确保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

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活动课,选修课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p200

4 三级课程管理防止不考试的课程落空p204

5 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多样化、选择性、高质量p205

6 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p205《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2001

年第11号部长令施行

7教材编写人员的条件五点p207

8 教材审定制的内容p207 立项、核准、初审、试验、审定

9 建立学校选用为基础的教材管理机制的原因p208

七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意义 (211)

1 课程资源的定义和特点

2 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3 校内与校外课程

4校外课程资源内容,开发和利用/

5 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6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改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意义

7 有教科书时,提出课程资源的原因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6)

1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中美教画苹果)

2 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不是编教材

3 新教材的特点

4 筛选课程资源的方法和原则

5 一般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资源各自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八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

新课程组织与推进的基本思路 (226)

1 开放, 民主, 科学的工作思路

新课程推进的基本方针与总体规划 (229)

1 基本方针:”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及坚持此方针的原因

(首先基础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其次改革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

基本原则,工作方针。

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验任务 (231)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p231

2 非实验区为实施新课程需要做的准备p233

新课程的支持保障体系 (234)

1 做好保障工作的内容,四点p234

2 为保障新课程实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发生的变化,四点,p237

3 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职能,六点,p238

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240)

1 保证新课程有效落实的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