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2012-03-22)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2012-03-22)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2012-03-22)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2012-03-22)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沈远1

,邓荣贵1

,张丹2

(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成都 610031;2.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 610016) 摘要:2009年7月23日,四川甘孜州康定县舍联乡长河坝水电站施工区响水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6人死亡,38人失踪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响水沟是大渡河上游段右岸一级支沟,近百年来泥石流活动不明显。由于之前近一个月的连续降雨,沟谷内的不稳定堆积物基本处于饱水状态,而当日的强降雨直接诱发了此次泥石流灾害。本文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就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灾害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方法和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分析综合评价其危险性。结果表明响水沟在极端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中等至大规模暴雨型粘性泥石流。 关键词:泥石流 灾害特征 危险性评价 响水沟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沈远( 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体稳定性及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Email :5266luyuan@https://www.doczj.com/doc/ac3699658.html,

0 引言

长河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地处大渡河上游金汤河口以下约4km ~7km 河段。距上游的丹巴县约85km ,距下游的泸定县约50km ,库坝区有省道S211线相通,并在瓦斯河口与国道G318线相接,交通较方便。水库正常蓄水位1690m ,总库容为10.75亿m 3,地下式厂房,装机容量2600MW 。大坝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40m 。

2009年7月23日凌晨,水电站施工区内大渡河右岸的响水沟突然暴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过程约有50万立方的泥石流物质堆积到大渡河内,使大渡河河道阻塞,形成回水长约3000米,库容达300万m 3的堰塞湖,造成S211线多处中断,大约3公里道路被淹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山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泥石流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目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数学法、神经网络法、信息熵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及GIS 等[1-6],主要研究思路大体有以下两种:一是以某一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为主结合具体泥石流灾害验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以某一个或几个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分析和某一种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其危险性。前者重方法研究,应用范围较广,虽然有个例验证但推广运用时因具体差异往往准确性较差;后者重单沟研究,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分析所得评价准确性高,又因条件限定较多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应用。

目前公开发表的响水沟泥石流研究成果还很少,包括一篇响水沟“7.23”泥石流灾害纪实短文[7],和一篇此次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和防御对策研究[8]。后者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短时强降水是导致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本文在实地详细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以响水沟为研究对象,对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灾害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单沟泥石流危险度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全面评价该沟的泥石流危险性。结合两者评价结果和响水沟既有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当地社会生产和水电站后续施工、安全运营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类似的泥石流研究提供思路。

1泥石流形成条件概述

1.1流域位置及特征

响水沟位于长河坝水电站大坝上游约2km处,是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沟,流域形态及地势特征见图1。流域面积约51.64km2,沟长约14.535km,沟源最大高程为4790m,沟口高程为1510m,平均坡降240‰,沟道总体较为顺直,沟谷较窄,沟道宽窄变化与陡缓变化相对应。沟道纵坡整体上具有下缓上陡的特征。沟道断面呈窄“V”字形,左岸斜坡平均坡度约34°,南岸斜坡平均坡度约为38°,局部段为峡谷,两侧山坡大部分地段卸荷松动的基岩裸露,相对较缓段斜坡灌木丛与少量乔木发育。

图 1 泥石流沟地势特征

Fig 1. Terrain features of debris flow gully

1.2地质条件

流域内出露的基岩多为古元古代石英闪长岩,中段基岩则主要为康定群变质混合杂岩系,分为冷竹关岩组和咱里岩组,基岩风化卸荷严重。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碎石土和现代冰水堆积风化土,流域下段则多为崩坡积、洪积和泥石流堆积块碎石土,疏松至稍密状。流域内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主要为风化卸荷、崩塌和溜滑等。响水沟两岸斜坡因卸荷发育了许多松动岩体和危岩体。

1.3气象条件

本流域属川西高山峡谷河谷暖温带气候区,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分带变化明显。根据施工区上下游的丹巴、泸定两个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约17.8℃,极端低温在-10℃以下,极端高温约36.2℃。降水量较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611.2mm,月最大降水量约122.7mm,日最大降水量约53.6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左右。1.4植被及工程活动

高程4000m以上缓坡地带为草本植物、灌木丛和高山植物带,较不发育,陡峻斜坡地带岩土裸露,植被不发育;高程2500~4000m段主要为灌木丛及针叶林乔木带,植被较发育;2500m高程以下为针叶林及阔叶林乔木与灌木混交林带,植被较发育,覆盖率约为70%。

由于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的开发等山区工程活动日益增多,在破坏植被增加水土流失的同时工程弃碴堆积于沟内增加了泥石流物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和扩大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及规模,为山洪和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5泥石流发育特征

响水沟泥石流为沟谷型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形成区物源不集中,流通区既有物源补充,又有物源堆积,沟口堆积区范围非常狭窄,地形上不明显。

形成区主要分布于高程2900m~4790m(北支沟)和2900m~4400m(南支沟)范围内,呈冰川地貌和剥蚀地貌,沟道右侧斜坡平均坡度约为28°,左侧斜坡坡度约为39°。在形成区范围内,北支沟沟道纵坡和两侧斜坡坡度均为两头陡中间缓,而南支沟则为上段缓下段陡。物源主要为沟床冰水堆积物、洪积物、沟道古泥石流堆积物以及两岸崩积物。因斜坡坡度较大,沟谷两岸堆积物暴雨时饱水,经浅沟激流淘蚀和冰雪融化刨蚀作用,容易产生坍滑型失稳,大部分堆积体处于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状态。北支沟流域面积约19.83km2,总物源约有2680万m3,其中活动物源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10~40m范围内,约有215万m3;南支沟流域面积约15.12km2,总物源约有1740万m3,其中活动物源主要分布在沟谷两侧20~50m范围内,约有150万m3。

流通区高程范围为1510m至2900m,呈剥蚀地貌,沟道纵坡相对较大,横坡较陡,沟谷呈窄“V”型谷,左、右岸斜坡坡形及坡度基本一致,平均约为35°。植被较发育,类型主要是低矮灌木丛及乔木,部分陡峻斜坡段岩体裸露。物源主要是分布在相对较缓斜坡上的坡残积物和沟道中的崩坡积物、洪积物和古泥石流堆积物,类型主要为块碎石土,以粗、中粒物质为主,疏松状。该段流域面积约20.45km2,总物源约有1100万m3;其中,活动物源主要分布在沟道中及两侧15m~25m范围内,约有75万m3。

响水沟没有典型的泥石流堆积区,沟道常年洪水携带的固体物质全部进入大渡河被带走。

2“7.23”泥石流灾害成因及特征

该泥石流沟具有丰富的物源,大部分位于2900m高程以上的泥石流形成区,少数位于流通区,物源类型以中粒和细粒物质为主。沟道整体上较为顺直,除沟源附近沟谷相对宽敞,断面呈“V”字形外,其余沟段断面均呈宽“U”字形,沟道平均纵坡达240‰,洪水汇流迅速,水动力较大,具备了产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沟道条件。

2009年7月间,流域内连续出现多个降雨过程,使该沟全流域特别是沟床及沟岸的堆积物饱水,在此基础上22日晚至23日凌晨又出现大暴雨。据大坝施工管理人员口述和文献[7]的记载,康定县1小时降水量达到21.8mm,为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值。24小时最大降雨量约231mm,局部2小时最大降雨量大于50mm。此次罕见的强降雨形成的洪水提供巨大的起动力将上游段沟道内崩坡积物、洪积物及季节性冰水堆积物起动形成泥石流,沿途刨蚀沟道,使沿沟活动性物源参与泥石流活动,从而形成大规模泥石流。沟道“揭底”现象在后期实地调查时仍有明显痕迹(见图 2)。泥石流运动中少数泥石流固体物质堆积在相对开阔的沟段两岸或较高平台上,约有50万m3泥石流物质进入大渡河。

图 2 泥石流揭底冲刷现象

Fig 2. Debris flow bottom tearing scouring phenomenon 由残留在沟道转弯处的泥石流堆积物取样测试推测此次泥石流容重在20kN/m3以上,为典型的粘性泥石流,沟道右侧堆积的泥石流物质为块石、碎石和粉粒、粘粒混杂(见图 3)。

沟道左岸石壁上遗留的粘性泥石流灰黑色泥浆物质,还可见朽木被石壁撞击粉碎成纤维状,说明泥石流因粘度大,流速高,冲击力巨大(见图 4)。

图 3 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Fig 3. Debris flow deposit characteristic

图 4 泥石流泥痕

Fig 4. Mud mark by debris flow

因受此次泥石流冲蚀,2000~2100m高程段沟道变得相对开阔,而在右岸新揭示出的剖面上发现了古泥石流堆积物,其中剖面底部为洪积物,中间为含泥量约为10~20%的粘性泥石流物质,上部为崩坡积物,表面为现代崩坡积物,其间夹约20~30cm厚的腐质植被层;右岸出露较厚的古泥石流堆积物中含直径30~40cm的乌木,其方向与沟道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响水沟历史上曾发生过泥石流。经访问得知,响水沟已有至少100年未发生过泥石流,即该沟是一条频率极低的泥石流沟。

上述迹象表明此次泥石流为“暴雨—沟谷—极低频—大规模-粘性”泥石流。

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定性分析的同时,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综合评价响水沟泥石流危险性。

3.1定性分析评价

2009年7月,响水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后,主沟中总物源减少,但沟道两侧原先的草丛、灌木等植被遭到泥石流活动破坏,大量转化为活动性物源;水电站等工

程施工仍有不少弃碴进入沟道,其中粘粒、粉粒等细颗粒含量较大,再次产生粘性泥石流的物源条件更好。原来常年洪水和清水冲刷作用将沟道表层中细粘粒带走,浅表层形成了由漂石、块石和孤石组成的自然“码砌”的护坦,而此次大规模泥石流使该护坦遭到严重破坏,相同降雨条件下更容易起动沟道内的物源而产生泥石流。响水沟沟道总体顺直,沟谷深切,纵坡降大,此次泥石流发生后沟道糙率和堵塞系数大大降低,饱水物源一旦起动会迅速获得足够能量,沟道摩擦消耗的能量降低,更加利于泥石流快速运动。由区域气象特征可知,该地区出现类似2009年7月中下旬降雨过程的情况在所难免,即响水沟具有再次产生泥石流的水源条件。

综上所述,响水沟再次产生中等至大规模的粘性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

3.2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就是选取若干条由几个因子构成的信息序列,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将比较序列每个因子与参考序列的对应因子做关联分析,从而得出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性,进而得出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性排序。再加入响水沟信息计算得出新的关联序,并由响水沟在新关联序中的位置推断其危险性。

①选取因子。选取分析所用的关联因子,获取相关分析对象的各因子取值,定义j)X(i,

为灰色关联因子原始

数据矩阵,其中i 为样本,j 为关联因子,n 为样本总数,k 为关联因子总数。

②无量纲化。一般实际问题中的不同因子具有不同的量纲,而在因子比较时要求量纲相同,故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初值变换,二是均值变换,本文选择后者。

j)

X(,j)X(i,j)(i,X'=

式中, X(i , j )为原始数据矩阵;

X’(i , j )为均值化数据矩阵;

j)X(,为原始数据第j 列原始数据平均值。 ③关联系数。设参考序列为)X(a,和比较序列)X(i,,定义绝对差矩阵j)Δ(i,

及其最大值

max

?和最小值min ?,

并得到关联系数矩阵j)ξ(i,

j)

(i,X'j)(a,X'j)Δ(i,-=

)max max Δmax j

i

j Δ(i,=

j)Δ(i,j

i

min min Δmin =

max

max min ??+??+?=

ηηj)Δ(i,j)ξ(i,

式中η为经验系数,通常取0.5。

④关联度。定义关联度单列矩阵?(i)如下:

∑==

k

1

j )

n

1

j ξ(i,?(i)

也即比较序列)X(i,(i =1,2,…,n )与参考序列)

X(a,关联度构成的单列矩阵。

本文选取云南省东北部小江流域最为典型的泥石流沟即蒋家沟信息作为参考序列,选取文献[9]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蒋家沟在内的6条泥石流沟信息作为比较序列,其中极度危险的沟2条,记为1#沟和2#沟;高度危险的沟2条,即3#沟和4#沟;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的沟各一条,即5#沟和6#沟。将本文研究的响水沟(简称A 沟)信息序列加入比较序列,得到一个与参考序列1#沟的关联序。再根据其它比较序列的泥石流沟危险性和A 沟在关联序中的位置来推测其危险性。根据文献[9]中的建议和灰色系统关联分析因子选取原则,定义流域面积X1(km 2)、主沟长度X2(km)、流域最大高差X3(km)、流域切割密度X4(km/km2)、松散固体物质储量X5(km 3)、泥砂补给段长度比X6(%)和24小时最大降雨量X7(mm)等7个因子作为信息因子。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6条泥石流沟以及响水沟数据见表1。

表 1 各泥石流沟数据 Table 1. Data of debris flow gullies

沟名 X1 X2 X3 X4 X5 X6 X7 1#沟

47.10 12.00 2.19 23.8 75000 0.80 102.0 2#沟 18.05 11.80 1.66 22.8 16000 0.72 100.4 3#沟 17.97 8.60 1.68 17.6 14000 0.73 86.7 4#沟

28.32

9.05 2.80 15.6 7000 0.45 80.0 5#沟 2.14 4.07 0.62 8.8 218 0.51 109.4 6#沟 1.93 2.19 0.32 4.2 72 0.32 109.4 A 沟

51.64

14.54

3.28

16.0

440

0.50

231.0

按前面的方法计算得各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关联度,由文献[9]查得危险度值也一并列出,见表2。

表 2 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关联度

Table 2. Correlation degree of reference sequence and

comparison sequence

沟名 1# 2# 3# 4# 5# 6# 关联度 1.00 0.81 0.76 0.74 0.65 0.62 危险度 1.00 0.86 0.75 0.55 0.47 0.33

可见,各参考序列泥石流沟与1#沟的关联序与危险

度排序一致,从而说明依据泥石流沟的关联序推测其危险度是可行的。将响水沟信息序列作为比较序列加入其中,计算得到的关联序如表 3所示。

表 3 加入A沟后的关联度

Table 3. Correlation degree after adding A Gully 沟名1# 2# 3# 4# 5# 6# A沟

关联度 1.00 0.83 0.79 0.77 0.69 0.66 0.75

由表3可见,加入响水沟后,虽各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值有所改变,但并未对之前的关联序产生影响。而响水沟与1#沟的关联度介于4#沟和5#沟之间,结合4#沟和5#沟的危险度值,可以推测A沟泥石流危险度介于二者之间,属于中度危险。

3.3沟谷泥石流危险度分析

根据文献[10]中推荐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和转换函数法对A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定量计算。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H单=0.29M+0.29F+0.14S1+0.09S2+0.06S3+0.11S6+0.03S9

式中,M—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104m3);F—泥石流发生频率(次/100年);S1—流域面积(km2);S2—主沟长度(km);S3—流域最大相对高差(km);S6—流域切割密度(km/km2);S9—不稳定沟床比例(%)。

根据野外调查和既有资料,对A沟各评价因子进行取值,按文献[10]中的危险度因子转换函数表所得的转换值见表4。

表 4 A沟各评价因子取值及转换值

Table 4. V alue and transition value of A Gully assessment factors 危险度因子取值转换值

m=50.0M=0.566

f=1F=0.000

s1=51.64S1=1.000

s2=14.54S2=1.000

s3=3.28S3=1.000

s6=16.0S6=0.800

s9=50S9=0.833

运用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计算的A沟泥石流危险度R d=0.567。按照文献[10]中给出的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分级表(见表5)可查得,A沟泥石流危险分级为中度危险,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一致。

表 5 泥石流危险度分级

Table 5. Classification of debris flow danger degree

危险度分级危险度Rd

极度危险Rd≥0.85

高度危险0.60≤Rd≤0.85

中度危险0.35≤Rd≤0.60

轻度危险Rd≤0.35 4结语

通过对响水沟的流域特征、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以及物源发育特征等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尤其是考虑到2009年7月的泥石流活动大大降低了沟道的糙率和堵塞系数,同时提高了原有潜在泥石流物源的不稳定性,可以认为该沟在极端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中至大规模暴雨泥石流。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的评价结果也均表明,响水沟危险性中等,即能间歇性发生中等规模的泥石流。综上所述,响水沟是极端气象条件下的“沟谷-暴雨-粘性-低至极低频-中至大规模-泥石性”泥石流沟。

参考文献

[1] 王昕.泥石流沟危险度的模糊评判[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1):22-25.

W ANG X. A Fuzzy Appraisal of the Risk Degree of Debris Flows[J].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 19(1):22-25.

[2] 刘涌江,胡厚田,白志勇.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神经网络法[J].地质与勘探,2001,37(2):84-87.

Liu Y J, Hu H T, Bai Z 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Dangerous Degree of Debris Flows[J]. Geology and Prospecting, 2001, 37(2):84-87.

[3] 铁永波,唐川,周春花.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泥石流沟谷危险度评价[J].灾害学,2005,20(4):43-46.Tie Y B, TANG C, Zhou C H. Information Entropy-based Hazard Assessment of Debris Flow Gully[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2005, 20(4):43-46.

[4] 铁永波,唐川.层次分析法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17(4):79-84.

Tie Y B, TANG C. Application of AHP in single debris flow risk assessment[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6, 17(4):79-84.

[5] 邹翔,崔鹏,韦方强,等.灰色关联度法在泥石流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J].山地学报,2003,21(3):360-364.

ZOU X, CUI P, Wei F Q, et al. Application of Grey-correlation Method to Activity Evaluation of Debris Flow[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3, 21(3):360-364.

[6] 李新坡,莫多闻.应用GIS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7-9.

Li X P, Mo D W. Application of GIS and ANN Technology to Evaluate the Hazard Degree of Debris ——Taking Y 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5, 12(4):7-9.

[7] 刘传正.四川康定“7.23”特大泥石流灾害[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3):51.

Liu C Z. "7.23" Super-large Debris Flow Hazards in Kangding of Sichuan Provinc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9, 20(3):51.

[8]王敏,孙树峻.甘孜州“7.23”特大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4):77-80.W ANG M, Sun S J. Analysis on the Meteorological Causes of the July 23 Extreme Mudflow in Ganzi Sichuan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J].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2009, 29(4): 77-80.

[9]刘希林,唐川.泥石流危险性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93.

Liu X L, TANG C. Danger Assessment on Debris Flow[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5. 1-93.

[10] 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风险评价[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Liu X L, Mo D W. Risk Assessment on Debris Flow[M]. Chengdu: 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3.

DEBRIS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 ASSESSMENT ABOUT DADU RIVER CHANGHEBA HYDROPOWER ST A TION

SHEN Y uan1 , DENG Rong-gui1 , ZHANG Dan2

(1.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2. Sichuan Province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hengdu 610016)

Abstract: The debris flow occurring on July 23, 2009 in Xiangshui Gully of Kangding County of Sichuan, c aused 16 death, 38 the missing and serious loss of property. Xiangshui Gully is a right branch of the upper Dadu River, and the activities of historical debris flows are not clear in the last 100 years. Because of nearly a month continuous rain before, the sediments in the gully have been almost completely saturated in water, and the debris flow was triggered by a rainstorm on that da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disaster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shui Gully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and assessed its hazard comprehensively by application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combing with site-specific debris flow hazar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still probable to break out middle and large scale viscous debris flow in Xiangshui Gully under extreme weather.

Key words: debris flow ; hazard characteristic ; hazard assessment ; Xiangshui gully

预防崩塌、泥石流、滑坡措施

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技术措施 汛期是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为响应上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要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防灾责任制、落实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抢险等各项制度,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建立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1、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当月降雨量超过350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矿防汛指挥部开始发出泥石流警报。 2、汛期地质灾害,主要与降雨有关,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3、注意房前屋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 4、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前,都有一些程度不同的前兆,比如山体裂缝、岩石掉块、泉水变浑、沟谷内水流夹带的泥

砂增多、家畜家禽出现异常反映等,发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采取搬迁避让等有效措施。 5、禁止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一些人类活动,避免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 7、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在雨季到来之前,必须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8、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 9、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 10、泥石流监测预警,监测沟岸滑坡活动情况和沟谷中松散土石堆积情况,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 1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对矿区工业广场和周围山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山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及范围确定-模板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及范围确定 摘要: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评估、设计和治理工作,通过总结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得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几条原则,并提出了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和范围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范围方法 0 引言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 分级评估、备案的原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一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备案;二级评估应有足够的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二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级评估应有必要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参照一级评估要求的内容,做出概略评估,三级评估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乙、丙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 分区(段)评估的原则依据评估区(段)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和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以及拟建工程的特点,将评估区划分为若干个危险性程度不同的区域。将不同的评估区(段)按照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承灾对象的价值,可移动性等)的基础上,从致灾体稳定性和致灾体与承灾对象遭遇的概率上分析入手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大、中等、小三级,并按区(段)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估,将评估区(段)划分为适宜性差、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

区段编号II III 危险性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该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红河水系。地形地貌复杂程度 该区地形地貌复杂程度中等。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层 ( Q4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J2h),岩土工程地中等。出露新生界第四系残坡积层( Q4 d l+el),下伏侏罗系中统和平乡组 质条件中等。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中等( J2h),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评估区内断层不发育,区域地质构造 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江区段特征中等复杂,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属墨江- 江城稳定区。 城稳定区。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 隙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评估区地质环境条 境扰动和破坏程度较小。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件复杂程度综合判定为中等。 综合判定为中等。 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 现状 区内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坡、地裂缝、地面沉 地裂缝、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降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 评估 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区内不良地质作用只要表现为坡 面侵蚀和风化,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场地整平挖方范围内挖方边坡在降雨情况下容易产生表层土体或 强风化层失稳现象,诱发挖方边坡坍塌、滑坡,由于场地开挖深度较大, 地 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性及危害性中等。 质 工程建设时开挖,将产生开挖弃渣,若处置不当,降雨条件下可能 灾预测 产生小型渣体坍滑或坡面泥石流,可能对场地下缘道路、耕地掩埋等危该区域未设计工程建设活动,加之均远离拟建场地, 害,其危害性及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挖方或填方施工均会破坏坡面植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或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害评估 危 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破坏坡体应力平衡,导致坡体失稳,引发坍性小,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对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存在较大的影响。 险 性 工程建设运营后,若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污水未合理规划,乱排 放,可能对附近河流造成污染,危及下游区居民饮水污染的可能小~中 评 等,危害性及危险性小~中等。 估 综上所述,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中等,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该区 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大等,危险性及危害 该区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性中 ~大等,以中等为主,局部为大等;该区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加 综合塌陷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不良地质作用 评估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危险性及危害性大;该区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 主要表现为风化和坡面侵蚀,现状危险性小,危害小。 防治措施建 议中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大等,危险性及危害性中~大等,以中等为主, 局部为大等。 综合评估该区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区。 (1)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按拟建建筑物设计要求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查明土层分布状况,物理学性质特性,并对拟建场地所处斜坡、前沿斜坡、后沿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评价,提供工程设计所需各项参数,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勘察结果、建筑物荷载和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持力层及进行有效的边坡、地基处理工作。 (2)对场地稳定性做出专门的勘察设计评价,并针对场地不稳定地段,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设计、修建重力挡土墙等防护措施。 (3)建议对挖填边坡进行永久支护,采取坡面护坡措施,并做好各边坡坡面排水,及地表排水系统,以迅速排走地表水。统一在工程区内建立完善的截排水系统和防水措施,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渗流对场地边坡及地基造成的不良影响。 (4)场地进行填方前,应先清除杂物,对地表进行填土整平工作应按照相关规范分层碾压,按照设计单位要求的压实度,以预防填土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对基坑进行有效支护,开挖取出的弃土不能随意堆放。 (5)拟建安置房在设计及建设中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 (6)控制生活垃圾、污水等排放,对生活污水须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垃圾等固体废弃物须送垃圾场集中处理,注意地质环境保护,避免造成水质污染及地质环境破坏。若建设工程中存在弃渣,须按水土保持的要求对弃渣进行拦挡,必要时要修建弃渣场进行集中堆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应设置相应的临时拦挡措施,若开挖边坡超过5m 时,应设置马道。 (7)普及地质灾害常识,加强村名的防灾减灾意识。村庄建成后应加强地质灾害灾害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保护和加强山坡及周边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和营运期间,应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即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造成危害。 场地适宜性拟建工程全部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区,但拟建场地周边斜坡较陡,地形地貌条件较差,场地条件较差,需对区内挖综合评估填方边坡、场地周边斜坡进行支挡和排水措施等,场地适宜性为适宜性差。

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有关问题——以泥石流灾害为例

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有关问题——以泥 石流灾害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也不断的发展 进步,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促进了 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笔者就主要是以泥石流为例,对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建 议和措施,促进我国社会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泥石流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越越来越深入,国际对这方面 的内容也越来越重视。例如在2004年的时候国土部为了更好的贯彻《地质灾害 防治条例》,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简称《通知》) 。从此之后,我国建设用地审批中增加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这一 新的内容。我国在建设用地使用之前,首先是需要对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这是我们从源头上减少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而我们对这方面进行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要求( 试行) ( 简称《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这主要是由于《技术要求》是 《通知》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正是由于其作用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就主要 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我国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使得我国地质行业产生 了一种新的资质证书,也就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证书,并且在这个基础上 也出现了一种新的专业队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队伍,甚至 还出现了一种新的业务,也就是地质灾害为香型评估业务。根据相关的统计说明,我国具有这种证书的评估单位承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应该已经超过 30 万项。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簪进步,这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地质行业比较大 的业务之一,有利的促进了我国地质减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保证了人们的生命 安全,减少了经济损失。 2、发展历程分析 我国法定的地质灾害,在国务院公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是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6 种,在这6中地质灾害中要 以泥石流滑坡的危险性是最高的,其相关概念在我国的出现是比较晚的,大约是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出现,并且在各个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震危险性评 估的影响,我们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估的研究也已经开始出现,并将其作为先导 开始研究。在我国泥石流为现象评估发展的过程中,在1988年就正式的提出了 泥石流危险度的概念以及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 展以及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在1995年的时候就出版了比较具有标志性研究成 果的著作《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这本书是我国现代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的唯一一本著作,正是由于这本书的重要性,因此在2000年的时候将其编入了《地质灾害勘查指南》。随着我国相关学者和专家的不懈努力,在发展的过程中 就逐渐的建立了我国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的基本体系,这大大的促进了我国地质灾 害行业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样本

一 前言 一、工程概况 ***单位自1984年建成以来, 为****事业的发展, 为****市做出了很大贡献。特色、技术力量显著, 有过辉煌时期, 进入九十年代后, 由于设施落伍, 居发迁移等原因制约了发展, 发展缓慢。为根除制约****市**院发展的顽疾, 彻底改进自身的条件, 迁建***单位是十分必要的。 ***单位新建工程位于***以西, ***以北, 临近城市***街, 交通便捷, 生态景观良好, 周边地势较为平坦, 毗邻****, 基础设施较为优越。该地块位于***区中心, 满足医疗的服务范围。新建***单位为****, 占地面积: ***m2,基地面积***m2,建设规模*** m2, 其地上***m2,地下***m2, 容积率0.5, 覆盖率0.14, 绿地率38%, 项目总投资****万元。 二、目的任务 1、任务由来: ****院受****的委托, ***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评估工作依据: 在工程建设选址阶段, 必须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其目的是为工程场地的最后选定及征用建设用地的宏观决策提供地质灾害防治科学依据,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损失程度。 ***单位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是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分析并结合评估区前人先后开展的区域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及水文地质勘察等

研究成果, 对区内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是本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如下: ( 1) 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11月24日) ; ( 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3月25日) ; ( 3) 省土地局、省地勘局地发[1999]56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 ( 4) ****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 1999年9月) 。 ( 5) 国土资发[]162号文件之附件《关于印发****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意见及技术要求的通知》。 ( 6) 本项目委托书。 ****院受****的委托, 对***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其主要任务如下: ( 1) 搜集以往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等方面的资料, 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初步确定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易发的区、段、点。 ( 2) 查明拟建场地地质环境基本特征; ( 3) 对拟建场地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 查明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稳定状态、危险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而且进一步分析其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 ( 4) 依据工程特点在实际勘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 ( 5) 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对土地适宜性做出评价; ( 6) 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 三、工作方法、进程、工作量及质量评述 ****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单位、证书编号: 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号)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2012-03-22)

大渡河响水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沈远1 ,邓荣贵1 ,张丹2 (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成都 610031;2.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成都 610016) 摘要:2009年7月23日,四川甘孜州康定县舍联乡长河坝水电站施工区响水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6人死亡,38人失踪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响水沟是大渡河上游段右岸一级支沟,近百年来泥石流活动不明显。由于之前近一个月的连续降雨,沟谷内的不稳定堆积物基本处于饱水状态,而当日的强降雨直接诱发了此次泥石流灾害。本文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就该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灾害成因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方法和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分析综合评价其危险性。结果表明响水沟在极端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中等至大规模暴雨型粘性泥石流。 关键词:泥石流 灾害特征 危险性评价 响水沟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沈远( 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体稳定性及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Email :5266luyuan@https://www.doczj.com/doc/ac3699658.html, 0 引言 长河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地处大渡河上游金汤河口以下约4km ~7km 河段。距上游的丹巴县约85km ,距下游的泸定县约50km ,库坝区有省道S211线相通,并在瓦斯河口与国道G318线相接,交通较方便。水库正常蓄水位1690m ,总库容为10.75亿m 3,地下式厂房,装机容量2600MW 。大坝为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40m 。 2009年7月23日凌晨,水电站施工区内大渡河右岸的响水沟突然暴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过程约有50万立方的泥石流物质堆积到大渡河内,使大渡河河道阻塞,形成回水长约3000米,库容达300万m 3的堰塞湖,造成S211线多处中断,大约3公里道路被淹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山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泥石流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目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数学法、神经网络法、信息熵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及GIS 等[1-6],主要研究思路大体有以下两种:一是以某一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为主结合具体泥石流灾害验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以某一个或几个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分析和某一种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其危险性。前者重方法研究,应用范围较广,虽然有个例验证但推广运用时因具体差异往往准确性较差;后者重单沟研究,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分析所得评价准确性高,又因条件限定较多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应用。 目前公开发表的响水沟泥石流研究成果还很少,包括一篇响水沟“7.23”泥石流灾害纪实短文[7],和一篇此次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和防御对策研究[8]。后者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短时强降水是导致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本文在实地详细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以响水沟为研究对象,对其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灾害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单沟泥石流危险度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全面评价该沟的泥石流危险性。结合两者评价结果和响水沟既有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特征,对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当地社会生产和水电站后续施工、安全运营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类似的泥石流研究提供思路。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评估范围 《技术要求》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一、泥石流的相关概述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发生泥石流灾害[1]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二、泥石流类型划分及危害性分级 2.1 泥石流类型划分 2.1.1 按水源成因及物源成因可分为暴雨(降雨)泥石流、冰川(冰雪融水)泥石流,溃决(含冰湖溃决)泥石流;坡面侵蚀型泥石流、崩滑型泥石流、冰碛型泥石流、火山泥石流、弃渣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等(参见附录A表A.1)。 2.1.2 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可分为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2)。 2.1.3 按暴发频率分:高频泥石流(一年多次至5年1次)、中频泥石流(1次/5~20年)、低频泥石流(1次/20~50年)和极低频泥石流(1次/>50年)。 2.1.4 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型、水石型和泥石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3)。 2.1.5 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泥石流(重度1.60~2.30 t/m3)和稀性泥石流(重度 1.30~1.60 t/3)。(参见附录A表A.4)。 2.1.6 按泥石流一次性暴发规模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级(表1)。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哪些影响呢?滑坡和崩塌都是 自然界中的重力地貌过程。滑坡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物质沿着斜坡作整体的下滑运动,诱发滑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震、降雨和融雪等。 崩塌,是陡坡上的岩石土体受重力影响突然而迅速的垮落的现象。崩塌一般发生在悬崖峡谷,或者是坡度大的湖、海岸的陡峭地段。崩塌的速度比滑坡快很多。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岩屑、泥土、沙石、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或沟床向下运动。 很多人分不清泥石流和滑坡,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沿着沟床流动,在流体和沟床之间存在着泥浆滑动面,没有山体破裂面;而滑坡是山体破裂沿着坡面下滑,这是泥石流和滑坡的不同。

泥石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形成—输移—堆积。在形成区,暴雨浸润打击,水分充分浸润饱和,大量积聚的泥沙、岩屑和石块等物质会沿着斜坡形成土、石和水的混合流体,山坡坡面土层渐渐失稳,沿着斜坡下滑。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 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 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涸;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滑坡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

泥石流

一.泥石流概述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趋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评估、预测预报和减灾管理,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防治工程,从而尽可能地防范灾害的发生和尽量减轻灾害损失。二.理论发展趋势 我国学者谭炳炎于1986年提出了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方法。1988年,刘希林首次提出了泥石流危险度的判定方法;1993年,唐川、刘希林等应用泥石流二维非恒定流理论建立了危险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初步应用于实际。我国台湾学者谢成伦、詹钱登等也做了与唐川等相类似的研究,在1996年,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数值解与实验室的模拟结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际上以美国W.J.Petak和A.A.Atkission所著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1982)一书为代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灾害风险评估内容概括为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风险辨识着重于描述可能的问题对系统的负作用或影响;风险估算则着眼于定量地描述处于风险中的人口分布,阐明事件的成因、发生的概率、相应于不同强度时的后果,并将这些强度或事件的概率统计作为风险的定量结果。纵观国内外在泥石流灾害研究领域的工作,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及运动特征和分布规律。近年来,有少数学者开始从灾害经济的角度做工作,他们主要侧重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成灾和运动特征及区域性危险区划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5.1评价思路 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建立在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地质灾害的社会经济易损性基础上的,易发性偏重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而易损性偏重于社会属性。对一个地质灾害点而言,首先是易于发生地质灾害,并且对社会造成一定损失(易损),我们可认定地质灾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危险性评价是由易发性与易损性叠加而成,反映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思路见框图5-1,分为两部分:易发性和易损性,易发性从五个方面分别予以评价,其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和其他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生命损失、财产损失、社会经济损失和资源与环境损失。 图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要素图 5.2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 城市地质灾害易发性是指城市的地质结构体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程度。根据城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种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建立不同灾种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判别模式,对工作区的各地质环境分区单元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判,做出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评价图。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种不同类型区域。 5.2.1滑坡易发程度判别方法 1、滑坡形成的环境条件 (1)地层岩性

不同地层岩性,其物理力学指标不同(表5-1,2),岩土抗破坏强度也不相同。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低,在水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松散覆盖层、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易滑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内在物质基础(表5-3,4)。 表5-1 西南地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崩塌、泥石流、滑坡区别

崩塌与滑坡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常推积在山坡脚,呈锥形体,结构零乱,毫无层序;而滑坡堆积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状,滑坡体的整体性较好,反映出层序和结构特征。也就是说,在滑坡堆积物中,岩体(土体)的上下层位和新老关系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有规律的分布。 2、崩塌体完全脱离母体(山体),而滑坡体则很少是完全脱离母体的。多属部分滑体残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发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则不然,通常是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多数滑坡体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动距离却很大。同时,滑坡下滑速度一般比崩塌缓慢。 4、崩塌堆积物表面基本上不见裂缝分布。而滑坡体表面,尤其是新发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纵横裂缝。比如:分布在滑坡体上部(也就是后部)的弧形拉张裂缝;分布在滑坡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缝(呈羽毛状);分布在滑坡体前部的横张裂缝,其方向垂直于滑坡方向,即受压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体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为多的扇形张裂缝,或者称为滑坡前缘的放射状裂缝。

什么叫山地灾害?? 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山地灾害有哪些种类?? 山地灾害的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冰崩、雪崩、水土流失等7种,前6种为突发性山地灾害,水土流失为渐进性山地灾害;也有人称为缓发性山地灾害。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是我国主要的山地灾害类型,是本科普专栏介绍的重点。 我国山地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我国有灾害性泥石流沟一万多条,滑坡数万处,崩塌数十万处,广泛分布在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滇山地、秦岭、云贵高原、黄土高原、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山洪分布更为广泛,除上海市以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山区都可能发生山洪灾害。 山地灾害的危害? 中国是世界上受山地灾害危害最严重和暴发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地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毁坏城镇、村庄、农田,破坏工厂、矿山、交通、通讯、电力、水利和国防等各种设施,破坏生态环境。山地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四分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山地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亿元,死亡和失踪人数达1000到1500人。 山地灾害危害城镇 山地灾害危害交通 山地灾害危害水利水电事业 山地灾害危害工厂、矿山和村庄 山地灾害危害旅游 山地灾害危害农田 山地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浅谈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浅谈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摘要: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发生的频次越来越大。现在地壳活动不断增强,为地质灾害发生提供了一个诱导因素,然而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经济开发活动不合理,如工程开发、滥伐森林、破坏草场、过度垦荒等,使得泥石流这一地质灾害的危害进一步加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大力加强对泥石流及其灾害的风险评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概述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死亡近千人,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趋严重。 泥石流灾害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主要表现为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期以来,人们从被动的人抗争、经验性的抵御,到逐步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尽可能合理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泥石流运动的客观复杂性和突发性,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还需要提高认识,为了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泥石流灾害减灾防灾工程,首要任务是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性、危害范围和程度以及破坏损失等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即灾害风险评估。 2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基本现状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当今世界在减灾领域的热门研究领域。国际上以美国W.J.Petak和A.A.Atkission 所著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政策》(1982)一书为代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灾害风险评估内容概括为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风险辨识着重于描述可能的问题对系统的负作用或影响;风险估算则着眼于定量地描述处于风险中的人口分布,阐明事件的成因、发生的概率、相应于不同强度时的后果,并将这些强度或事件的概率统计作为风险的定量结果;风险评价主要是为决策者提出建议,据此可以权衡风险的大小。 在泥石流灾害的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理论研究和野外实地调查分析评价,还是室内实验模拟以及灾害防治工程评价等都有大量的成果。国际上以日本高桥堡编著的《泥石流》(1991)一书为代表,该书系统地总结论述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运动机理、发生发展及堆积过程。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国家对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较早提出了采用类似于交通信号中红、黄、绿三色的特定含义、划分泥石流危险区、潜在危险区和无危险区;加拿大O.Hungr等认为泥石流危险范围的确定应以理论做基础,而目前还没有合适的理论,因此强调凭经验,通过实地勘测来确定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我国学者谭炳炎于1986年提出了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方法。刘希林、唐川等在泥石流危险性分析评价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1988年,刘希林首次提出了泥石流危险度的判定方法;1993年,唐川、刘希林等应用泥石流二维非恒定流理论建立了危险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初步应用于实际。我国台湾学者谢成伦、詹钱登等也做了与唐川等相类似的研究,在1996年,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数值解与实验室的模拟结果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非工程措施,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为区域经济发展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依据。根据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分析结果,特别是区域性评价成果,可划分泥石流灾害威胁的高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度风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本评估工作目的是: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二、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 评估范围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来源及可能影响范围。本建设项目属面状工程,评估范围一般为由用地红线外扩30~50m。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划分。 三、工作部署、工作量 (一)、资料收集 收集建设场地及临近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建设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的有关资料,以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最新成果资料。 (二)、技术要求 1、开展工作前,组织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土资源部[2004]69号

文及广西地方标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统一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本次工作的重点。 2、在调查前,熟悉收集到的资料,了解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规模、特点。在分析和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野外踏勘后,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制订详细的评估工作大纲。 3、野外调查采用1:10000、1:1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手持GPS定点。 4、室内资料整理按《评估规程》工作程序,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建议,编制“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三)、工作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估工作以采用收集现有资料、野外实地调查访问为主,野外以1:10000、1:1000地形图作工作底图,采用GPS定点定位,皮尺,罗盘量测,记录本或卡片描述记录,室内对所获取的数据采用定量、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工作次序安排 1、前期工作准备、搜集资料; 2、进行野外勘踏、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及野外调查; 3、室内资料整理、编制图表、编写报告、进行内审; 4、复制,送专家组审查; 5、按专家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正式报告。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

https://www.doczj.com/doc/ac3699658.html,/shuiyuhuanjing/2007/0 711/content_1076_9.html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参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及有关单位共同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殷跃平、张作辰、张茂省、郑万模、魏伦武、吴树仁、张永双、张开军、李晓春、胡瑞林、鄢毅、王军、王治华、李媛、孟辉、杨旭东、侯春堂、杨冰。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解释。 引言 为规范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指导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制定本规范。 二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了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大江大河和重要交通干线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工作。1999年以来开展了约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损失。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呈加剧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系统翔实,尤

其是更大比例尺精度更高的调查资料。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将围绕人民生命、财产、生存环境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要矿山、国家级或省级旅游景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比例尺:1∶50000),为各级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全文共分十四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总则、基本规定、调查分级、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滑坡灾害调查、崩塌灾害调查、泥石流灾害调查、不稳定斜坡灾害调查、基本调查方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设计编写和成果报告编制、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等内容。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标准规定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控制精度及基本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2—2001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T14158—93 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10万—1∶20万) DZ/T0097—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 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对地勘单位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评估程序 《技术要求》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作出如下规定: 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崩塌、滑坡其评估范围应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则必须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建设工程和规划区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一般应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米~1000米为限。 《技术要求》规定,在已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

工程建设,建设工程处于已划定为危险性大—中等的区段,还应按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程特点进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评估的三个级别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划分为三级,分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基础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评估范围与级别;设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明确工作部署与工作量,提出质量监控措施和成果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具体分级和分类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表2 地震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表3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技术要求》分别对三个级别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具体规定。 一级评估应有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号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 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不同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2.1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2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3.总则 3.1为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5号)的精神,规范全国建设工程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3.2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3.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3.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必须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遥感影象、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基础上,进行地面调查,必要时可适当进行物探、坑槽探与取样测试。 3.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审查、备案后,方可提交立项、用地审批使用。 3.8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和规划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有关的评价工作。 4.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见下面的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