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时1 物体的质量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天平的结构,熟记天平使用的关键操作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观察、探究,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为m

(2)单位: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1t = 1000 kg 1 kg = 1000g 1g = 1000mg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

使用步骤: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如果指针来回摆动,只要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差不多也可看作平衡)。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先估测物体的质量,取合适的砝码添加),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读盘中央刻度线,此时,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的所示质量之和就是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向天平里添加砝码时,轻拿轻放。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思考:

(1)一个质量为4Kg物体,放到太空,它的质量是多少?如果在太空,能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吗?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就是物体的形状

B.质量是物体含有杂质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D.质量就是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g;一枚1元硬币约 g.

3.比较下列物体质量的质量,然后从小到大排列顺序:

A.月球

B.苹果

C. 大象

D.鸡蛋

4.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

C.1kg 的泡沫塑料和1kg 的铜块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物理书的质量要变小 5.下列关于天平操作方法,正确的认识是 ( )

A. 被测物体的质量一定要超过天平的称量

B. 称物体质量时,要把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右盘上

C.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可以调动衡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 潮湿的物体或化学物品不要直接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质量,可以放在烧杯中称量

6.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置在 盘中,如果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 砝码(选填“增加”或“减少”).

7.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

中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 )

A.57.2g

B.58.2g

C.57.2g

D.58.4g

8.“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搭载了不少科学实验用品,这些用品从地球到

太空中,其质量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进行了以下几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

A. 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托盘的左边

B. 为了节省时间,砝码的添加要用手直接拿

C. 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 被测物体质量大小应将托盘上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

10.质量为1.6×106mg 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 ( )

A.一头大象

B.一位中学生

C.一只鸡

D. 一棵小铁钉 11.

100g

,

( )

A.质量变小

B.质量变大

C.质量不变

D.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12.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标尺的最大示数为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后,在 天平的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 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的右边;从右盘中取出5g 砝码后,放入两个2g 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

图6-1

A.将平衡螺母向外旋出

B.以5g 和4g 的平均值4.5g 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C.将平衡螺母向内旋进一点

D.移动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中线

13.一桶2l 的“金龙牌”色拉油, 其质量大约为 ( )

A.16g

B.16g

C.1.6kg

D.5kg

1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6-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 ;(2) .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用镊子往天平托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D.实验室里的天平为了清洁,要定期用水清洗

16.某同学在测铁块质量时,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随后就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再在天平的左盘里放入砝码,从而称出铁块的质量.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错误是(1) ;(2) .

17.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

.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2

图6-3

课时2 测量物体的质量

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称量时步骤有如下几项: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C.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

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进行称量

合理的顺序是:

2.如何用天平测出1cm2扬子晚报的质量,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要求:写出所需补充的器材,以及测量的步骤.

3.想象一下,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质量发生变化吗?宇航员杨利伟可以用天平测量这个物体的质量吗?

4.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0”点,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d.计算盘中砝码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①有遗漏是步骤( ),补充:

②有错误的步骤( ),改正:

5.某实验室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个砝码盒),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已“滑丝”无法移动,其它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也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平衡时,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请你使用这架天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要求简述测量过程(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表达出测量的结果.

6.以下是用天平称量某一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的有关操作步骤.

A.用天平称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

B.用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

C.计算出水的质量

D.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F.用镊子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的顺序是.

7.小明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个零件的质量,该天平配置的最小的砝码的数值是1kg. (1)小明按正确方法测量时,测得零件的质量为39.70g,则小明在天平的盘放了砝码,其质量数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2)若小明使用这架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个物体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32.40g,则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8.如图6-4所示,A、B是从同一厚薄均匀的铅皮上截下的两块小铅皮,其中A的形状是正方形,B的形状是不规则形状,现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架天平(包

括砝码),请你较为准确的测出B物体的面积.

(1)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2)B的面积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9.一架托盘天平,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标尺的指针也只能指着0点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至少设计出1种应急使用的方案.

方案1:

方案2:

10.现有一个砝码盒和一块小石子,石子的质量明显小于砝码的总质量,若想用这盒砝码来测定石子的质量,现有如图6-5所示的简易“天平”,天平的两个横梁臂长度并不相等.小明将被测的石子放在右盘,左盘中放一些沙子.盘中沙子太少,横梁左边便会抬得很高,盘中沙子太多,横梁右边会抬得很高,小明调节盘中沙子的多少,使横梁保持了水平.为了测定石子的质量,下面的操作将怎样进行?请补充完整.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5 图6-4

课时3 物质的密度

1.认识不同物质的物体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就不同;体积相同,质量就不同

2.知道同种物质的物体,如果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3.理解密度的含义,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之一,知道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会计算和比较物质密度的大小

4.通过比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关系,初步尝试利用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某种性质

物质的密度

A.物理意义:密度是反映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B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字母ρ表示.

C公式:ρ=m/V

说明:①ρ=m/V是ρ的定义式,而不是ρ的决定式.因为ρ是物质的特性之一,ρ不是由m和V决定的.所以对于公式ρ=m/V,不能从数学角度理解为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不变的唯一性;而特性是指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当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变化.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密度在温度、压强或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值也会发生变化.

D.单位

在S1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 米3,常用单位有:克/ 厘米3.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 kg/m3

E.测量

原理:ρ=m/V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或量杯)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体积工具.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1 mL=1㎝3);读数时,若液面呈凹形(如水等),视线要与液体的凹平面相平,若液面呈凸形(如水银等),视线要与凸平面相平.

用排水法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预先倒人一定量的水,即既要能浸没固体,同时水面又不能超过其最大刻度值.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可用铁块将其全部压入水中,也可用重物将其全部拉入水中测量其体积.

如果没有量筒或量杯,可利用天平和水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杯壁上作一标记,让液体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则V液=V水=m水/ρ水.

由于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通过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测量误差.

物体的密度还可用压强、浮力、杠杆等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测量.液体的密度可用量筒直接测量.

F.应用

a.鉴别物质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可通过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如科学史上氩气就是通过测定未知气体的密度而发现的.

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鉴别物质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物质的密度相差不大(甚至相同),或者物体是由几种物质制成的合金,所以在鉴别物质时,还常常利用其他的物质属性(如比热容、导电性、吸铁性、硬度、熔点、沸点、颜色、气味等)同时鉴别.

b .选择材料

根据制造的需要,选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如用密度较大的铅来做捕鱼的网坠和密度计中的配重,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来做航空工业的材料等.

c .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由ρ=m/V 可得:m=ρV ,V=m/ρ.

d .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把物体的平均密度(或原有体积、实际质量)与该物质的实际密度(或实心体积、应有的实心质量)相比较,可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1.铝的密度是

2.7×103kg/m 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将铝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合 g/m 3

2.如图6-6所示,两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试根据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 杯盛的是 ;B 杯盛的是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3.某石化工厂要用油罐车运送原油.每节车厢的容积是50m 3,运完808t 原油(原油的密度为0.8×103kg/m 3), 则列车调度员需要准备的车箱数量为 ( ) A.20节 B.20.2节 C.21节 D.24节

4.如图6-7所示,表示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 A.ρA >ρB >ρC , 且ρA >ρ水

B.ρA >ρB >ρ C , 且ρA >ρ水

C.ρC >ρB >ρ A , 且ρA >ρ水

D.ρC >ρB >ρ A , 且ρA >ρ水 5.对于ρ=m/V,小明对它的理解如下,其中正确的认识是

( )

A.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D.以上认识都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密度一定大于非金属的密度 B.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C.在任何情况下,水银都是液体密度最大的

D.金属块的密度做成实心金属球,密度不变 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把一块铁片压成铁饼,它的密度变大了

C.一种是实心固体,另一种是液体,只要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同,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8.一杯水,冬天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 不变, 变大, 变小.

9.一壶2L 的色拉油塑料桶,若盛满油,其质量为1.6 kg,若装满水,则质量为多大?(塑料桶的质量忽略不计)

10.空气的密度在常温常压下约为1.29kg/m 3,由此估算一下你所在教室的内的空气的总质量(要写出估算的过程).

图6-6 图6-7

11.将一个质量为8.9g 的铜球(密度8.9×103kg/m 3)投入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足够深),则从烧杯溢出水的质量为多大?

12.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放入三个烧

杯中,待液面静止时(水没有溢出),三个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原来盛水最少的是 ( )

A.放铝块的烧杯

B.放铁块的烧杯

C.放铜块的烧杯

D.原来盛水一样多

13.一只抢救病人的氧气瓶,原来密度为ρ,当抢救病人用去瓶中一半氧气时,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变为 ( ) A. ρ B. 0.5ρ C. 0.25ρ D. 2ρ

14.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 )

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大

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 棉花的体积比铁大

15.如图6-8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 )

A.2:1

B.1:2

C.3:4

D.4:3

16.一块冰的体积为30L,如果全部熔化成水,则体积变化了多少?(冰的密度为0.9×103kg/m 3)

17.

:

(1) 求一块体积为4×10m 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 如图6-9图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8

图6-9

课时4 密度知识的应用

1.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含义,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能比较物质密度的大小

2.会使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液体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

3.经历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过程,具有用简单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的意识,并利用简易器材进行物质密度的测定,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小明测定铁块密度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结合图6-10所示情况,完成表格.

2.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水中含沙量增加,为了及时监测含沙量,现在某河段中间捞取体积为5×10-3m 3 黄河水,测得其质量为5.6kg,问该河段每立方米黄河水(指纯水和沙的总体积为1m 3)中的含沙量为多少kg?(沙的密度为2.5×103kg/m 3).

3.给你一架已调好平衡的天平(配有砝码),和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包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计算该金属颗粒的密度数学表达式.

4.“正北牌”方糖是利用一种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形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方糖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糖密度的方法,请你设计出2种测方糖密度大小的方案.要求:写出方案的设计步骤及所测物理量,并用所测物理量表示方糖的密度.

6.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共做了三次;记录结果如下表:

目 的 测定一小块矿石的密度

器 材 矿石、天平(砝码盒)、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 理 (1)

步骤

(填入选项序号) A.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带测矿石的质量m 石;

(2) (3) (4) 选 项

B.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

C.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

D.把矿石用细线系好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部分水溢出)

记录和结论

(填写数学表达式)

(1) 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 石+m-M (2) 矿石的体积= (3) 矿石的密度=

(1)该液体密度是 kg/m ;(2)容器的质量是 g .(3)m= g . 7.为了研究物质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上表①处填写完整.(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②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③ .(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④ .

8.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采用方案A 测出的ρ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 中,物理量 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ρ盐水的值偏 (选填"大"或"小").

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一套实验方案.甲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

2.主要错误订正:

课时5 物质的物理属性

1.通过生活中事例的比较和分类体会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

2.知道硬度也是物质的属性之一,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知道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A.物质的硬度

物质的软硬程度称为硬度.阻止被刮破、刮伤或产生凹痕能力越强的物质硬度越高.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B.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透明度、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升华热、比热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弹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同学们上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在钢做成的外壳内灌上铅制成的,它分别利用了钢的硬度较大、不易磨损的物理属性,利用了铅的密度较大的物理属性,可以使球做得较小.

一种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有时选用的一种材料兼顾了它的几个属性,如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用的铝合金,就同时利用了它具有较小的密度、较大的硬度和较好的延展性,当然不可能一种材料的所有属性都应用到,也不需要都应用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只要选择利大于弊的材料即可.

1.雕刻师用刀在玉器上雕刻,玉器上留下了刻痕,说明雕刻刀的硬度比玉器要(选填“强“或”弱”).

2.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A.状态

B.密度

C.比热容

D.声音

3.现有玻璃片、钢锯条、陶瓷、塑料尺几件常见物品,请你设计一种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比较出上述几种物质的硬度大小顺序.

4.物质的物理属性通常包括硬度、形状、和、、等.

5.、现有书、保龄球、篮球、纸张、水果、西红柿、电脑磁盘、鞋子、VCD光盘、石膏雕塑、苹果、钢笔等,试将上述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要说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南京长江二桥在世界上同类桥中排列第二名,全长21.197km,南汊主桥长2938m,主跨628m.南京长江二桥的两座索塔高达195.41m,有两个主墩,固定在水下50m左右的深层岩石中,其双壁钢围堰直径达36m,高度54-60m,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深水基础设施.此桥采用了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钢桥面铺装层施工,根据对环氧沥青混凝土1 200万次高温、低温、常温疲劳实验的结果,长江二桥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质量达到世界一流.试从二桥的建设的相关资料中分析出,二桥建设利用到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7.硬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属性,在家庭装潢中,利用到物质的硬度物理属性的建筑材料或施工环节有许多,试列举出1-2例.

8.观察老虎钳的构造,看看它是由哪些材料构成,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物理属性?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若可以,请列出替代品.

9.自行车是学生常用代步工具之一.观察自行车的构造,试列举出自行车构成的材料有哪些?能否将其进行适当分类?

10.观察自己的旅游鞋,弄清楚鞋子构成的材料、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体积、形状有哪些特征?试列表写出各自特征.

11.请列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质属性,进行探究方案设计,试比较和说明不同物体的这种属性差异.

12.现有一个塑料直尺和一把钢尺,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两者硬度的差异.

1.自我评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单元自我测试卷A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物质"、"质量"、"物体"三个概念中的一个.铁锤和铁钉是 ,它们都是由铁做成,铁是 ,铁锤和铁钉含有铁的多少不一样, 表明它们所含的铁的多少.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8t = kg = mg ;1.7×10-3

g= kg = mg .一

个红血球的质量约为5×10-11

kg ,其相当于 t .

3.将1m 的铁丝拉成2m 长,铁丝的质量将 ,铁丝的比热容将 .若铁丝被截成三段,则铁丝的硬度将 .(填"不变"、"变大"、"变小").不小心将一个乒乓球踩瘪了,若将此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温热,过一会儿,乒乓球的体积会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乒乓球的球内气体的质量将 (填"变化"、"不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含有的物质少

B.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温度无关

C.质量的大小由物体的位置和状态决定

D.除kg 是质量的单位以外,质量没有其它单位

5.某人抽取2mL 的血液,称得质量为2.1g ,如果一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共4.2kg ,则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多少mL ?

6.在调节横梁平衡时,看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则应调节横梁右端的 ,将它旋 一些.(填"进去"或"出去").在测量物体质量时,一般要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先试 的砝码,后加 的砝码(填""大"、"小).若砝码盒内有1g 和2g 各一个,20g 和5g 各两个、50g 和100g 各一个.这盒砝码在称量大约39g 的物体质量时,应先放 g 的砝码.

7.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6-14所示,只调节游码,则应向 调(选填“左“、”右”),天平才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6-14所示,则物体A 的

质量为 kg.

8.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 ) A.30kg B.45kg

C.450kg

D.4500g

9.欲称出质量为39g 的物体的质量,应依次往天平右盘内加砝码,则砝码添加的顺序是 ( )

A.30g 9g

B.30g 5g 4g

C.20g 10g 5g 4g

D.20g 10g 5g 2g 2g

10.如图6-15所示,一个同学正在使用天平,试指出他的操作中的3处不当之处,试写在图画的下方, 、 、

11.影视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6-14 图6-15

12.冬天,菜农喜欢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因此,()

A.气温声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

B.气温降低时放出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气温降低时吸收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13.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体积的1/2,将物体甲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物体乙放在天平的右端,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甲的密度与物体乙的密度的比值为。

14.为了研究物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写在下列表中:

(1)此表“”处填。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是: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

成;

(3)比较2、3亮此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是。

(4)比较1、4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5.现有如下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水和烧杯;量筒;细线;细针;刻度尺;待测物体。要用密度公式测量不同待测固体的密度,则上列器材中(填序号);(1)应选用的是;(2)不选用的是;(3)可能用也可能不用的是。

16.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从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由制成的。

17.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1)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1

单元自我测试卷B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 。下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形状、状态、

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 。

2.质量是5×10-2

kg 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只鸡

B. 一个大苹果

C.一个鸡蛋

D.一个乒乓球 3.有一台已调好的托盘天平,当在右盘中加入36.20g 的砝码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1.0格,如图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再加100mg 的砝码,天平指针则向右偏1.5格,如图虚线处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 4.一个铜块经历了下列变化后,质量大小发生变化的是 ( ) A.把它带到月球上 B.加热变成铜水 C.把它压成铜片 D.锈蚀后剩余的铜块

5.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的托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 把一粒米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6.下面是“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探究步骤:

A. 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

B.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 0,再把量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 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 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端“0”点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最小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探究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探究的顺序,把字母排列在横线上: ;根据以上选出的最佳步骤中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可求出植物油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 。

7.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是为了防止水馆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

8.对密度ρ=m/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是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关于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密度一定相同

C.质量相同的物体,它的密度可能相同

D. 质量不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10.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若把甲物体截去1/3,则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11.金刚石比较坚硬,可以做石油钻探的钻头,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质属性。

12.用铁球和铜球各做一个实心小球(ρ铁<ρ铜=,则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用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B.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C.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D.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13.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14.有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估测出这卷裸铜线的总长度,小华利用所学知识,很快测出了铜线长度。若现有器材是:天平,剪刀,刻度尺,请设计一个估测方案。要求:写出估测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15.给你一架天平,一杯盐水,一只刻度已模糊不清的量筒,另给适量的水、一根细线、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1)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物理量;(2)直接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16.现有一架天平,两只完全相同的10ml的量筒,1只有带测液体的玻璃杯,一只滴管,只允许使用1次天平,如果能写出实验的步骤和表达式。

17.某同学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热得快”加热液体,实验数据由该同学记录如下表: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的数据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关系是什么?至少分析出其中两条规律。

参考答案: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时1

1.C

2.25,5

3.D,B,C,A

4.B

5.D

6. 左,增加,

7.D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不该用手直接拿砝码,称量时砝码与物体的位置颠倒了15.D 16.被测铁块不能放在右盘,没有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17.左,减少砝码

课时2

1.B,C,A,D

2.器材:刻度尺,天平,步骤略

3.不会,不能,质量不变,但物体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

4. b,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C,被测物体放在托盘左盘

5.略

6.E,F,D,B,A,C

7.右30g,20g, 10g, 5g, 2g, 2g ;31.6g

8.略

9.略10.略

课时3

1.1m3铝质量为

2.7×103kg 不变,2.7 2.酒精

3.C

4.D

5.D.

6.D

7.C

8.质量,体积,密度

9. 2kg 10. 约250—300kg 11.1g 12.A 13.B 14. C 15.A 16.3×10-3m3 17.10-2kg,0.09kg

课时4

1.20,157,70,50,7.85×103

2.略

3.略

4.略

5.ρ=m/v C,D,B ; C=(m石+m-M)/ρ,m石/(m石+m-M)

6. 1×103,4.9,44.9

7.成正比,越小,密度越大;不同物质,相同体积,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8.水质量,小

9.略

课时5

1.硬

2.D

3.略

4.颜色,气味,导电性

5.—12. 略

单元自我测试A

1.物体,物体,质量

2.5.8×103 5.8×109;1.7×10-6,1.7 ;5×10-14

3.不变,不变,不变

4.B

5.4000ml

6.平衡螺母进去大小20g

7.右7

8.2 8.B

9.D 10.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人没有面对天平标尺站立11. B 12.B

13.2:1

14.0.5,正比,越大,密度越小;相同体积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15.①②③④⑦,

⑤⑥,④16.155,50,70,20,7.75×103;铁17.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比油多;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质量的的吸热多

单元自我测试卷B

1.质量,相同

2.C

3.0.1

4.D

5.A

6.GFCEAD ρ=(m-m2)/v

7.D

8.D

9.C 10.4:9 11.硬度大12.B 13.不合要求,略14.略15—16.略17.物质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以及质量大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质量大的物质吸热多;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越高,物质吸收热量多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相等/不相等) 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 7.交流与合作(评估) 第1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反应声音的三个物理量)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 ( )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 图1 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 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 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 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 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 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 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 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 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 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 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 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教案 [005]

5.2 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生从测量的速度的过程中,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 (3)通过尝试计算,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对速度的定义、公式和理解 3、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三、教具: 纸锥、米尺、表、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交流:同学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吗?首先我们来一个猎豹捕食的视频。 播放《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鹿的场景。 提出问题:猎豹能追捕到鹿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猎豹比鹿跑的快(或猎豹比鹿速度大),引入课题“速度” 同学们能再举一些物体运动快慢不一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老师鼓励,(举例过程中,老师引入一些关于快慢的比喻,如说一个人走路慢就像蜗牛爬行一样,说一个跑的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等等。跑的快与慢,对于动物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能否生存) 总结:物体运动有快慢。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动物的运动快慢呢? 活动5.5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猜一猜: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哪个纸锥下落得较快? 师:(对一个学生)你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顶角小的,(或其他说法) 师:(对其余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猜想? (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再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哪个纸锥快的呢?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或引导)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总结:相同时间比路程(如学生回答不出来,引导:没落地之前如何判断哪个快呢)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会,来看一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过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使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B C B C B D A B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__振动____,____音色____,___噪声_______。 14._____汽化____,____吸收_____,____液化_______。 15._____红外线_____,______紫外线_______,。 16.____热胀冷缩___,甲,____乙_____ ____酒精______,______酒精沸点低于100℃______。 17.____声源___、__次____。 18._____吸收__,____反射___。 19.__漫反射___,___镜面反射___,___光的反射__。 20.______变大__,___不变__ 。 21.______蒸发___。 22. 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升华__ ,______凝华__。 23. ____汽化_____,_____吸收______。 三、作图题(12分) 略28.(1) _____色散______;_______牛顿_____。(2) ______不是____。 (3) ___红外取暖器____。(4) _____100元纸币____。 29.(1) _____自下而上___。(2) ___甲___。(3) ______吸____;_____不变____。 (4) ___降低_____;_____液化__。 (5) ____相同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水的多少不同___。 30.(1) _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____;___入射角和反射角_____。(2) ____不发生____。31.(1) ______左_______。(2) ______0℃_____;_____100℃___。 (3) _________ 增大瓶子的容积_______。 32.(1) __________ 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_。 (2) ____末点燃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大小相等_____。 (3) __________玻璃板放倾斜了_____。 (4) ____不能____。 (5) _______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_____。 33.(1) __________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________。 (2) _______错误的_____。 (3) _______略。 34.(1) ____液化_ __。(2) ___D___。(3) ____B_____。 (3) ________升高; 略_____。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李树林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s;声音在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t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完整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3)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____法. (4)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进耳朵,引起鼓膜______,人便听到声音. (5)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___. 【答案】拨动塑料尺的力度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音色控制变量空气振动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解析】 【详解】 (1)响度与振幅有关,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实验要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音调. (2)钢尺和塑料尺的材料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的不同. (3)实验中研究响度与振幅关系时,应控制频率不变,而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则要控制振幅相同,故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除比较法外,还有控制变量法. (4)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声波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给听小骨、耳蜗,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5) 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69 2(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1t=10kg=10g=10mg(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 ρ,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V 3333单位:kg/m, g/cm,1g/cm=1000kg/m;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3 33 9(水的密度ρ=1.0×10kg/m.它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10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 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11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1.496×10m 10. L.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它是最长的长度单位( 15 1 l.y.=9.461×10m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演员表演时主要模仿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2.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A.重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B.重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C.轻敲,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D.轻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3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 ——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4 .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则体 温计的示数是() A.36℃B.38℃C.39℃D.以上都有可能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色散现象 6. 阳春三月,公园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 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7. 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8.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射到镜面,当入射角减少10°后() A.反射角是10°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9. 如图所示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仍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 (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 【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 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 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复习资料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复 习资料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初二物理 苏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考前复习 【例题选讲】 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 2.从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 A.平均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有关 3.炒菜时不小心突然发生油锅起火的现象,为尽快灭火,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 A ) A.将要炒的菜赶紧倒入油锅B.赶紧往锅中浇一碗冷水C.迅速将油锅从火炉上移开 D.立即关闭火炉 4.物体被“毛玻璃”遮住后就看不清了,其原因是………………………………..…….( C ) A.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在“毛玻璃”表面被全部反射了 B.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一部分被“毛玻璃”反射,另一部分被吸收 C.物体射向“毛玻璃”的光,在“毛玻璃”表面产生了漫反射和折射 D.“毛玻璃”是不透光的

5.在凸透镜的主轴上距透镜到2f 处,横卧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杆 AB,如图所示。关于细杆AB的 像A’B’的粗细和指向,应该是 右图中的………………..( B ) 6.小明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离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 来,请你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 到………………………………………………………………………………… ……………….( B) A.2m B.4m C.小于2m D.大于4m 7.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显微镜物镜焦距很短,目镜焦距较长 B.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很长,目镜焦距很短 C.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 D.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物体,主要是减小视角 8.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9.人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好象在水里的“云”中游动,则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早晨太阳还没升上地平线,我们也能看到它的亮光,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0.“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小;四是楼群林 立,难以形成热对流。 11.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折射和色散后形成的彩色光弧。红色光弧在虹的外侧,紫色光弧在虹的内侧。雨后的霓常出现在虹外侧,颜色要淡一些,它的外侧是紫色光,内侧是红色光。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平面镜 教案

3.4 平面镜课时教学计划

【设计意图】 一、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探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避免探究过程的盲目性和形式化,使探究活动达到启迪学生思、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我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怎样做”、“应该这样做”,而是转变角色,既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在学生交流环节,让学生自己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在教学反馈环节,

安排了“找图中错误”等思维练习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过程体验 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离不开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创设探究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正是为学生搭建这种舞台。例如:在提出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更真实、更实际。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兴趣自主选择、进行实验探究,同时,为学生提供电池、胶棒、国际象棋子这些色彩鲜艳、易操作、易观察的器材,让学生在可选择的条件下通过动手、动眼和动脑来完成科学探究。 三、关注交往与合作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环节,我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师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在交流总结环节,采用了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评估的方式。这种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四、体现学科综合 新课程倡导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改变学科本位,推进课程整合,让学生在科学情境、人文情境中感受求知的快乐。我在本节教学中,开发了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承的其它学科资源,如小女孩在镜前玩耍的生活片段,动画课件,找错误的图片,对称的自然风景,优雅的配乐等,将它们合理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力求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深刻感受科学的美,艺术的美,自然的美,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之旅,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向,促进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了持久学习愿望的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