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

11.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_____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情况如图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_____ kg.

12.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

A.20g B.200g C.2kg D.20 kg

13.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

14.欲称出约39 g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 )

A.30 g、9g B.30g、5 g.4 g

C.20g、10 g、5g、2g、2g D.20g、10 g、5g、4g

15.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 )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16.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相关内容后,小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1)实验时,小明选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2.(1)2.0×1027(2)9.1×10-253.(1) kg (2) mg (3)g (4)t 4.形状状态5.静止不变6.D 7.D 8.A

【拓展提优】

9.游码左24 10.取下小砝码,移动游码11.调零螺丝 2.2 12.C 13.B 14.C 15.B 16.(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第2课时测量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数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则他测得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_______.

2.如果我们到商店里买1000只小钉子,售货员一般只是用天平称一定质量M总的钉子给我们,请你讲出售货员确定钉子大致数量的方法.

(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n(例如100)只钉子的质量,记作M.

(2)计算顾客所需购买的每一个钉子的质量m=_______.

(3)钉子总数量的表达式为:N=_______.

3.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合理的步骤序号是:____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D.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

E.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F.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G.将烧杯装水后放在天平左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H.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4.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拓展提优】

5.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托盘天平时的实验情景.

(1)请你指出存在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g.

7.某同学用一架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砝码,依次加进1g、2g、2g、5g、10 g、20 g、50 g、100 g的砝码,这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右侧,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了,他又依次取下lg、2g、2g、10 g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已知这本书共200面(一张纸有两面),问:

(1)平均每张纸的质量是多少?

(2)这位同学往天平里加砝码的做法有无不当之处?

8.学校有一个水龙头坏了,一直不停地滴水,小明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但许多同学却不以为然,为增强同学们的节约意识,小明决定做一个实验来测算一下这个水龙头一个月(按30天计)由于滴水而流走的水的质量.请帮小明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求在步骤中写出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及所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最后的表达式.

9.实验室里有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如图所示,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条件下,您将如何判断这架天平是否准确?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左33.2 大2.(2)M

n (3)

nM

M

总3.A、F、B、D、C、E、G、H 4.实验目的零平衡螺

母左

【拓展提优】

5.(1)将游码移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标尺(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在中央刻度两侧等幅摆动)6.(1)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用手直接拿砝码(2)52.4 7.(1)1.75 g (2)不当之处是没有按先估测待测物体的质量,后由大到小依次放入砝码的正确方法去操作8.(1)用天平测出一个小烧杯的质量m1;(2)将小烧杯放在水龙头下,接住滴下的水,并开始计时,待烧杯中

接有约半杯水后停止计时,记下所用时间t(以min为单位);(3)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4)一个

月内这只水龙头由于滴水而浪费掉的水的质量m=()4 21

4.3210 m m

t

-??

9.要点:(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3)取出两只相同的砝码,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如果天平仍然水平平衡,则天平是准确的;否则不准确.

同步测试卷(6.1~6.2)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物体的质量取决于( ) A.物体外部的形状B.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处的位置D.物体所处的状态

2.下列计算机相关设备中,质量约为2 kg的是( ) A.一个U盘B.一个鼠标C.一台笔记本电脑D.一整套台式电脑

3.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形状和质量都变了

B.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和质量都变了

C.一粒植物种子被“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带入太空后质量变为零了

D.一块铜从20℃升高到80℃,铜的质量保持不变

4.天平的每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用镊子取放砝码B.气温升高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砸了一下D.生锈了

5.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6.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7.将已经调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张桌子上称量物体质量时( ) A.不必调整B.底座水平和横梁水平必须重新调整

C.只要调整底座水平即可D.只要调整横梁的平衡即可

8.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9.为了用托盘天平称5 cm长的一段棉线的质量,某组同学提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称5 cm长的一段棉线的质量

B.称10 cm长的一段棉线的质量,把结果除以2

C.把5 cm长的棉线与铁块一起称,然后去掉棉线再称铁块,把两次测量结果相减

D.称5 m长的棉线的质量,把结果除以100

10.小琴同学要准确地称量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做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称出烧杯和

剩余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m1;③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称出其总质量m2;④把一部分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做实验;⑤试管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m=m2-m1.较准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③②④⑤D.以上步骤都准确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42分)

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在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案秤、电子秤等.

12.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________;(2)一辆汽车的质量约为4_______;

(3)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__________;(4)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_______.

13.单位换算:

(1)540 g=________kg=_______mg;(2)6×103mg=________g=_________t.

1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

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

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_无关.

15.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l g有效负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我国太空第一人,身高为1.68 m、质量为

65________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选出来的,杨利伟从地面飞上太

空后,其质量将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6.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17.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和天平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_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

将调零螺母向________(左/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kg.

18.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_______________(质量由小到大/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在凋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

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

19.在一次用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的过程中,有如下配套砝码:100 g一个,50 g一个,20 g两个,10 g 一个,5 g一个.天平标尺的刻度如图所示,天平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g,它能分辨的最小质量是_______g.

20.商店常用天平称量货物的质量.一营业员在称量时.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___(大/小);若调零时平衡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了一些.称

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___(大/小).

三、解答题(共28分)

21.(6分)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

(1)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_上,再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

盘中央的刻度线两侧摆,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

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2.(4分)方方同学使用天平测量橡皮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右盘中,使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是橡皮的质量;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不完整,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1)不完整的是步骤( ),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错误的是步骤( ),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水质量的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3)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4.(4分)某同学用一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本书的质量,他将书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依次加进1 g、2 g、2 g、5 g、10 g、20 g、50 g、100 g的砝码各一个,这时指针偏向标尺右边,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了.他又依次取下1 g、2 g、2 g、10 g的砝码各一个,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已知这本书共200页(一张纸有两页),求:

(1)平均每张纸的质量是多少?

(2)这位同学往天平盘里加砝码的操作有无缺点?写出你的看法.

25.(4分)用天平称一瓶水的质量时,佳佳的做法是:先测出瓶子的质量m1,再将瓶子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2,则一瓶水的质量为m2-m1;小刚的做法是:先将瓶子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2′,再将水倒掉,测出瓶子的质量m1′,则这瓶水的质量为m2′-m1′.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26.(4分)学习了“物体的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

橡皮泥质量28g28g28g28g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

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_________.

A.类比法B.综舍法C.归纳法D.等效法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D 5.D 6.D 7.B 8.D 9.D 10.B

二、11.千克(kg) 天平磅秤(或杆秤) 12.(1)kg (2)t (3)g (4)mg 13.(1)0.54

5.4×105(2)6 6×10-614.形状状态15.kg 不变16.水平零刻度线右52.4 17.零右3.2 18.质量由大到小移动游码19.210 0.2 20.大小

三、21.(1)水平桌面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①用手拿砝码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3)向右盘增加

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22.(1)b 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2)c 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23.(1)①A 使游码与零刻度线对齐后调节平衡螺母②D 移动游码而不是旋转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BAEDC (3)110.6 24.(1)1.75 g (2)有缺点正确的方法:在对被测物体质量进行估测的基础上,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25.若用小刚的办法,测定了总质量,将瓶子中的水全部倒出后,肯定有少量残留,所以所测瓶子的质量必然不准确了,而再去擦拭清除瓶子中的残留,显然不是合理的做法,所以应该采取佳佳的做法26.(1)橡皮泥的形状很容易改变,方便实验的进行(2)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的变化而改变(3)C

第3课时物质的密度(一)

【基础巩固】

1.在密度单位中,1 g/cm3=_______kg/m3.测得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71g,体积为180 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9×103 kg/m3,测得它的质量为39.5 kg,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m3.若将该钢板截去1/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g/cm3.

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5 g/cm3=1.5 g/cm3×1000=1.5 g/m3

B.2×103 kg/m3=2×103×1000 g/cm3=2×106 g/cm3

C.3 g/cm3=3×106 m3/103 kg=3×103 g/m3

D.2.5 g/cm3=2.5×10-3 kg/10-6 m3=2.5×103 kg/m3

4.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3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 A.2倍B.3倍C.6倍D.1

6

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如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相同/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写一个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优】

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

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甲/乙),甲的密

度是_______g/cm3.

8.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

的密度_______;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

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9.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

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 cm3的中子星物质的

质量是1.5×109 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1.5×1012 kg/m3B.1.5×1015 kg/m3

C.1.5×1018 kg/m3D.1.5×1021 kg/m3

10.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B.体积C.表面积D.密度

11.上体育课时,王涛同学发现足球的气不足,于是他就给这只足球打气,打好气后,这只足球内气体的密度将( )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判断

12.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

C.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D.以上说法都对

1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选用了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样品,他在实验中测得和经过计算的数据见下表.

(1)对实验1、2或3、4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单位体积的质量_______.

(2)比较1、3、5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不同物质_______一般不相同.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103950 2.5×10-37.9 3.D 4.D 5.C 6.(1)如图所示(2)相同不同速度(3)为了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题: 1、需要的实验器材? 2、实验电路图? 3、怎样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4、本活动的探究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后同桌相互 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学生上黑板进行活动探究 1、连接电路 2、进行实验 3、收集数据 引导学生 合理猜 想,引出 探究课题 培养学生 进本的实 验操作能 力,学会 用控制变 量法探究 问题 学会交流

刚才几位同学都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探究,并进行了科学地分析。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组的探究结果。 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PPTflash动画展示该实验过程,进一步理清实验思路、过程以及探究时注意的细节问题 活动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学生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电 压变大为原来的两倍时,电 流也变为原来的两倍;电压 变大为原来的三倍时,电流 也变为原来的三倍。 即:电阻一定时,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 认真观看的同时思考滑动 变阻器在本探究中的作用 实验 次序 电压 U/V 电流 I/A ① ② ③ 激发学生 交流的欲 望 学会分析 数据、归 纳结论 进一步掌 握电流与 电压的关 系

课堂 小结 1.回顾本课探究过程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3.本节课学会了哪些研究方法? 同桌或邻桌间相互交流后, 点名回答 进一步掌握新知 课堂 练习 PPT 展示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 巩固新知 作业布置 作业:课本“www ”习题 独立完成 进一步落实新知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主要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但由于本节课容量大、时间紧,学生素质较低时,教师不能一味放手,要注意适当引导。利用PPTflash 动画演示及实物投影显示学生归纳的结论,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板书,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显得比较宽裕,是本课圆满完成的关键之一。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知识梳理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 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 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 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m v ρ= m v ρ =m v ρ =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 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⑷理解密度公式: m v ρ=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②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④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5分)1.某同学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3.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其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4.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喝剩的白酒盖上瓶盖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7. 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B.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C.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D.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 故物质既不放热也 不吸热 8. 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规律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0.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D.风和地面 11.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将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8cm处,所成想的特点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12.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13.为了防止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苏科版2017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

八上物理课本插图 1.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 光由进入 时,发生了折 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 相当于 一个。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 “文字”将会【】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写出一点即可),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 5.如图所示,向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若干个回形针,会看到水面逐渐向上凸起而不流出,这是因为。 6.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7.如图所示,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8.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明,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作用。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 第1题图 第4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第7题图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李树林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 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s;声音在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t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 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 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 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 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 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苏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 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11 重 2 的苹果放 在手掌中,空气阻力不计对苹果施力的物体有和。
12 用 30 的力握住重为 15 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 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 40,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1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 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 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气体压强。
14.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 2013 年送上月 球,该月球车装有 6 个宽大的车轮,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 车辆对地面的;修鞋师傅用的锥子做得尖尖的,那是为 了。
15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 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 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点;用到的物理知 识是。
16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 35,放在水平桌面上, 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比为,压强之比为。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第 17 题 4 分,第 18、19、20 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7 如图所示,用 50 牛沿与水平方向 成 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18 在研究物重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 值是 5 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①在下表中空 白处填出合适的数据质量 100200300400500600 弹簧测力计 示数 098196294490 无示数②实验表明质量增加多少倍,重 力也增加多少倍,从而可以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____。
④从上表可看出最后一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无示 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 实验装置如图 83-12 所示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 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 做该实验 时,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 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 10,则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材解析文档

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1年版) 特色与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苏科版)在实验区使用已10年,它在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修订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该套教教科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八年级教科书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 为了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处理和使用好这套教材,我想谈一谈修订后教材的特色和教学建议。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2.保持并强化教材特色,着力改善教材的薄弱环节。 3.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提高教材的适宜性。 修订教材主要特色如下: 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编写教材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无论是在序言、各章节,还是在课外作业中,我们都极力关注让学生有兴奋感和充实感。 1.关注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 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 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 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 象?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 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 望。 图1. 修订方案P4图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积极思维。教材利用卡通人物的对话,或引入探究的问题,或陈述不同的观点,或暴露学生常见的错误认识,以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如图所示的卡通画,用小华唱《青藏高原》歌曲的情景,自然引入探究音调的课题;以一幅人落水的漫画引入折射现象的课题。 图2,“音调”的引入 3.初中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为此,对于教材中一些重、难点,我们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例如,先“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再“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先“初识透镜”,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学习“速度”;先“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再“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由此较好化解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树立信心。

八年级物理教材全解.docx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⑴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本 P12) ⑵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马上停止, 它原来发出的声音还在向远处继续传播。 二、声音上怎样传播的 1、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到远处 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向外传播的。 猜想与假设:声音依靠气体、液体、固体向外传播。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放有音乐芯片的瓶中空气抽去;在鱼缸旁击掌;耳朵贴在桌面,轻 敲另一端。 分析论证:音乐芯片的声音越来越小;鱼受到惊吓;听到很清晰的叩击声。 得出结论:声音是依靠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向外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叫做介质,介质中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介质的相应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 状向四周传播,就像将一石块投入水中,水面就会形成一圈圈的水波一样,故叫声波,所以声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三、声速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叫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2、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指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⑵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就增加。 四、回声 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 象叫做回声。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2、回声的利用: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结合公式,可以利用回声测 量距离或者利用空气中的声速和金属物体的长度测量声音在这种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s=vt 计算时,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利用回t 应为 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人耳的构造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苏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 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2.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 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王世豪,王世豪,老班从楼下来了,我听到她讲话了……”林成对王世豪喊道。林成主要是根据 什么来判定是班主任来了 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响度 D.声音悦耳动听 4.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 5.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固 6.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 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7. 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他 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8.下列各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9.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A杯盛有冰块B杯盛有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片分别为a、b,过 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导语】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 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 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 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 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 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苏教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二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苏科初中物理八上《3.5 光的反射》word教案 (1)

第2节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1.光反射的规律 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实验1: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实验2: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结合图4.2-4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1)按照教科书图4.2-2,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图4.2-3),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路的可逆性 实验3: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4: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教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下图: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 演示: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图略) 强调: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教师分析实例:同学们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这是因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光线强度比粉笔字漫反射的光线强。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让“反光”部分粗糙,这样就可以发生漫反射,减弱反光部分来的反射光,同学们就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粉笔字反射来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三、课堂小结 1.光线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现象。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初二物理上册课本

第一章声现象 16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 测量。通过评估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 真实值。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1.我们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 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 000 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得这么远,那么 从北京传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火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 机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数据,进行估算。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 个敲打的声音?亲自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4.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向相反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 经过1.5 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 m/s计算)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 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体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声音在空气 中传播的速度受影响。 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 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 生物课上大家已经知道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 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 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图1.2-1)。

第一章声现象 18 图1.2-4立体声收音机上 的STEREO-MONO开关 双耳效应 眼睛常用来确定发声物体的位置,但如果 你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 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 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 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 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所以说,我们听到的声 音是立体的。但是如果只用一个话筒将舞台上的声音放大后播放出来,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立体的声音。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图1.2-3)。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的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 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1.许多立体声收音机有“STEREO-MONO”开 关(图1.2-4)。开关处于STEREO位置时放出的声音 和电台播出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 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 体声的效果。 图1.2-3立体声

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专项练习汇编

第4题图 2018届九年级物理复习 学号 姓名 八年级物理上册 1. 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光由 进入 时,发生了折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相当于一个 。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文字”将会 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 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 理知识是 ( 写出一点即可),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 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 (选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 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 ,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 浮力大小 。 5.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 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 6.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 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 明 ,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 7.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 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 作用。 8.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 晃,这说明 。 9.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鼓面,可使鼓声的 变大,如图所示,唱到“高原”的“高”就 唱不下去了,是因为唱歌时的 太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0.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和慢拨木梳的齿, 拨木梳的齿时,卡片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1.如图,用手蘸水后摩擦高脚杯的杯口,听到杯子发出声音,当注入杯中的水量发生变化时候,声 音特性中的 (音调、响度、音色)发生了变化,当水量增多时候,声音这个的特性变 。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天津专用)+第九章+压强+趣味.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奇异的容器 能不能制造出这样一种容器,使流出的水不顾容器里面液体的液面在逐渐降低,始终流出得很均匀而不会越来越慢呢?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办不到的。 但是这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如下图所画的瓶正是这样一种奇异的容器。这个容器是一个普通的窄颈瓶,通过它的塞子,插着一根玻璃管。如果你把比玻璃管下端更低的龙头打 开,液体就会均匀地往外流,一直到容器里的液面降低到跟玻璃管下端相平为止。如果把玻璃管插到差不多与水龙头平齐的地方,你就可以使全部液体均匀地从容器里流出,虽然这是 一股很弱的水流。 这是什么缘故呢?让我们想一想,在龙头开着的时候(如图所示),容器里会发生些 什么情况?水向外流的时候,容器里的液面就会下降,外面的空气就通过玻璃管从水下面流进瓶里的稀薄空气里。气泡一个一个从水里冒上来,聚集在容器上部的水面上。这时候在那么高的水平面上所受的压力等于大气的压力。也就是说,从龙头流出的水,只是在 那一层水的压力下往外流,因为容器内外的大气压力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也因为那一层水的高度是不变的,所以从龙头流出的水始终保持着同样的速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现在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拔去跟玻璃管下端相平的塞子,那么水会流出得多快 呢?

原来水完全不往外流(当然这只是在孔非常小,可以不予计算的时候才是这样。不然的话,水会在同孔的宽度一样厚的那一薄层水的压力下向外流)。事实上,这里的内外压力都跟大气压力相等,没有什么力能够迫使水向外流。 可是如果你把那个比玻璃管下端高的塞子拔出来,那就不但没有水从容器里流出,外面的空气还会从这里流进容器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容器这一部分里,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要小。 有这种特别性质的容器是物理学家马里奥特发明出来的,所以这样的容器就叫做“马里奥特容器”。 静脉滴注中的压强知识 1.当输液针刚插入瓶内时,有时为何会有药液冲出? 当护士用针筒把药剂压入瓶子内时,里面空气体积变小,瓶内空气压强增大,因 ,所以当输液针头插入瓶口时,就有药液被压出来,速度很快,直至。这样一来造成了不少药液的损失,有经验的护士总是在压入药剂后抽出一部分空气,使。 2.输液瓶口为何要插两根管? 假设刚开始时瓶内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瓶口处的压强为,(如图所示)由于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水柱,所以。当输液针插入瓶口后,因,所以有一部分药液经输液管流出。在药液高度降低时,瓶内空气体积变大压强变小,减小,当时,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