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复习资料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复习资料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复习资料
算法与程序设计(高中)复习资料

主题一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点击考点

1、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

3、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4、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描述算法

5、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

考点注解

1、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一般来说,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从具体问题抽象出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一个解此数学模型的算法,最后编出程序进行测试调整直道到最终解答。寻求数学模型的实质就是分析问题,从中提取操作的对象,并找出这些操作对象之间含有的关系,然后用数学的语言加以描述。 2、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其内容、性质、规模,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分析问题就是要确定用计算机做什么,接下来,就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算法。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有了算法才能转化成指令代码,计算机才能按照指令代码一步一步去执行,直到得到问题的解。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独立于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一个算法可以用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

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算法 ,应该通过分析、比较、挑选一种最优的算法。一个好算法必须用到科学的方法 ,应该好好学习各学科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即它是能终止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而不应当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 3)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原则上都能精确运行

4)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所谓输入是指算法在执行时需要从外界获得数据,其目的是为算法建立某些初始状态。如果建立初始状态所需的数据已经包含在算法中了,那就不再需要输入了。 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用来求解问题的,问题求解的结果应以一定的形式输出。 4、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描述算法

一个算法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描述。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 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德语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并且容易理解。缺点:书写较烦、不确定性、对复杂的问题难以表达准确、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

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下解决以下问题的算法:借助一个空杯将一杯橙汁和一杯可乐互换所盛放的杯子。

(1) 橙汁倒入空杯;

(2) 可乐倒入刚空出的杯子; (3) 橙汁倒入刚倒出可乐的杯子 2)流程图

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流程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也称为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优点:形象、直观、容易理解。

由键盘输入一个任意值作为 n ,求1到 n 的累加值。

用流程图的方法描述一下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其中a≠0 )的实数解的算法。Input 三个实数值(其中a≠0 )To a,b,c

d=b^2-4*a*c

If d 大于等于0 Then

X1= (-b-d )/2*a

X2= (-b+d )/2*a

输出X1和X2的值

Else

输出方程无实数解

3)伪代码

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

优点:简洁、易懂、修改容易

缺点:不直观、错误不容易排查

比如:

IF 九点以前THEN

do 私人事务;

ELSE 9点到18点THEN

工作;

ELSE

下班;

END IF

这样不但可以达到文档的效果,同时可以节约时间. 更重要的是,使结构比较清晰,表达方式更加直观.

5、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泛指一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如图1-1所示。1)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

计算机使用的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二进制编码方式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计算机发明之初,科学家只能用二进制数编制的指令控制计算机运行。每一条计算机指令均由一组“0”、“1”数字,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若要计算机执行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编写大量的这种指令。这种有规则的二进制数组成的指令集,就是机器语言(也称为指令系统)。不同系列的CPU,具有不同的机器语言,如目前个人计算机中常用AMD公司的系列CPU和Intel公司的系列CPU,具有不同的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与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相比,其执行效率高。但其可读性差,不易记忆;编写程序既难又繁,容易出错;程序调试和修改难度巨大,不容易掌握和使用。此外,因为机器语言直接依赖于中央处理器,所以用某种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只能在相应的计算机上执行,无法在其他型号的计算机上执行,也就是说,可移植性差。

2)汇编语言(Assemble Language)

为了减轻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痛苦,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用比较容易识别、记忆的助记符替代特定的二进制串。下面是几条Intel80x86的汇编指令:ADD AX , BX ;表示将寄存器AX 和 BX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保存在寄存器AX中。

SUB AX , NUM ;表示将寄存器AX中的内容减去NUM,结果保存在寄存器AX中。

MOV AX , NUM ;表示把数NUM保存在寄存器AX中。

通过这种助记符,人们就能较容易地读懂程序,调试和维护也更方便了。但这些助记符号计算机无法识别,需要一个专门的程序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翻译程序被称为汇编程序。汇编语言的一条汇编指令对应一条机器指令,与机器语言性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示方式做了改进,其可移植性与机器语言一样不好。总之,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执行效率仍接近于机器语言,因此,汇编语言至今仍是一种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

3)高级语言

尽管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方便,但汇编语言仍然具有许多不便之处,程序编写的效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954年,第一个高级语言—FORTRAN问世了。高级语言是一种用能表达各种意义的“词”和“数学公式”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编写程序的语言,也称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几百种高级语言问世,影响较大、使用较普遍的有FORTRAN、A LGOL、COBOL、BASIC、LISP、SNOBOL、PL/1、Pascal、C、PROLOG、Ada、C++、Visual C++、Visual Basic 、Delphi、Java等。高级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早期语言到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

过程。

高级语言与自然语言和数学表达式相当接近,不依赖于计算机型号,通用性较好。高级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程序编写的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

与汇编语言一样,计算机无法直接识别和执行高级语言,必须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才能执行,如图1-2所示。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解释方法采用边解释边执行的方法,如早期的BASIC 语言即采用解释方法,在执行BASIC 源程序时,解释一条BASIC 语句,执行一条语句。编译方法采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先把源程序编译成指定机型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然后再把目标程序和各种标准库函数连接装配成完整的目标程序,在相应的机型上执行。如C 、C++、Visual C++及Visual Basic 等均采用编译的方法。编译方法比解释方法更具有效率。

同步集训

一、选择题

1、人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①~⑤),请按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在下列选项(A~D )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

①调试运行程序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算法 ④问题解决 ⑤编写程序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③⑤①

C 、④②③⑤①

D 、②③⑤①④

2、在下图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流程图中,对于标注为(1)的流程线,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 .该流程线可有可无

B .当程序运行不出结果时,才需要该部分流程线

C .该部分流程线保证了问题解决的正确性

D .该部分流程线有错

3、下列三种算法的描述,缺乏直观性、简洁性,最容易产生歧义的是( ) A 、自然语言描述法 B 、流程图 C 、伪代码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 A 、矩形框 B 、菱形框 C 、圆形框 D 、椭圆形框

5、“分支判断”作为解决问题的算法的一个基本步骤,正是体现了计算机的( )能力。 A 、算术运算能力 B 、逻辑运算能力 C 、分布式运算能力 D 、记忆存储能力

6、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框图来描述

C 、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

D 、算法的框图表示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但只能有一个输出 7、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算法 B 、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算法

C 、能解决问题的算法都是好算法,没优劣之分

D 、算法不是程序设计所必需的

8、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 B 、有穷性是算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C 、可行性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 D 、算法对程序设计没有任何作用

9、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只有一种 B 、算法必定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输出 C 、算法中可以存在不确切的步骤 D 、描述算法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

10、从以下计算S 的算法可以看出,S 的代数式表示是( ) ①变量S 的初值是0; ②变量I 从1起循环到N ;

③循环表达式为S=S+(-1)*i ; ④输出变量S 的值

A .1-2+3-4+…+(-1)N*(N -1)

B .1-2+3-4+…+(-1)N -1*n

C .1+2+3+4+…+(n -1)+n

开始

输入正整数n

赋初值

s=0 i=1

s=s+i i=i+1 i>n 吗

否 是

开始

输入正整数n

赋初值 s=0 i=1 s=s+i i=i+1

i>n 吗 输出s 的结束

D .-1-2-3-4-…-(n -1)-n

11、下列选项都是属于高级语言的是( ) A 、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 B 、Basic 语言 Pascal 语言 C 、汇编语言 Basic 语言 D 、机器语言 Pascal 语言

12、下列选项都是属于低级语言的是( ) A 、汇编语言 机器语言 B 、Basic 语言 Pascal 语言 C 、汇编语言 Basic 语言 D 、机器语言 Pascal 语言

13、________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理解执行的语言。 A 、汇编语言 B 、Pascal 语言 C 、Basic 语言 D 、机器语言

14、下列关于程序设计言中机器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Visual Basic 属于机器语言的一种 B 、机器语言就是Visual Basic

C 、机器语言比高级语言更早出现

D 、高级语言比机器语言更早出现

15、下列选项中,最先出现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

A 、汇编语言

B 、高级语言

C 、Visual Basic

D 、机器语言

16、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理解执行的语言需要转换,这种转换是( ) A 、人工转换或机器转换 B 、计算机语言提供的解释器或编译器负责转换 C 、操作系统负责转换

D 、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然语言理解 二、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 2、简述算法的特征。 3、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4、高级语言编制的源程序计算机无法直接识

别,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计算机执行。请问有

哪些转换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区别?

三、阅读流程图,写出其处理的任务问题

1、 该流程图处理的任务是:

备注:x mod y 是x 除y 的余数,如10 mod 4 余数是2

2、该流程图处理的任务是:

四、用流程图表示如下问题的算法,由键盘输入两个整数 a 、 b ,输

出其中较大的数。

主题一 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同步集训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C

7、B

8、B

9、B10、D11、B 12、A13、D14、C15、D16、B 6、简答题

1、计算机程序就是指计算机如何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一组机器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算法的一种描述,简称程序。

程序设计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实现步骤编写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的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泛指一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2、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即它是能终止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而不应当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 3)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原则上都能精确运行

4)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所谓输入是指算法在执行时需要从外界获得数据,其目的是为算法建立某些初始状态。如果建立初始状态所需的数据已经包含在算法中了,那就不再需要输入了。

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用来求解问题的,问题求解的结果应以一定的形式输出。

3、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高级语言的历程

4、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解释方法采用边解释边执行的方法,如早期的BASIC 语言即采用解释方法,在执行BASIC 源程序时,解释一条BASIC

语句,执行一条语句。编译方法采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先把源程序编译成指定机型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然后再把目标程序和各种标准库函数连接装配成完整的目标程序,在相应的机型上执行。如C、C++、Visual C++及Visual Basic等均采用编译的方法。编译方法比解释方法更具有效率。

三、阅读流程图,写出其处理的任务问题1、该流程图处理的任务是:输入两个数a和b,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并输出。

2、该流程图处理的任务是:输入一个数n,计算并输出1到n的和

四、用流程图表示如下问题的算法

主题二程序设计基础

点击考点

1、能够使用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设计简单的用户界面。

2、知道常用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含义;学会定义常量、变量的数据类型。

3、知道程序中运算符、函数、

表达式的表示方式,能够转换数学

表达式为程序接受的表达式。

4、学会使用顺序结构设计程

序的基本方法。

5、学会使用选择结构设计程

序的基本方法。

6、学会使用循环结构设计程

序的基本方法。

7、了解程序的编辑与翻译过

程方法,比较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

语言的优势与不足。

考点注解

7、能够使用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设计简单的用户界面。

Visual Basic是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可视化程序让程序设计人员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控件,像搭积木式地构造应用程序的各种界面。VB的集成开发环境如下: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对象为中心,以事件为过程执行起点。

在可视化程序开发环境中,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等控件都叫对象。

对象的特征称为对象的属性。

在对象上发生的事情称为事件,常用的有单击(click),双击(dblclick),加载(load),按键(keypress)等

对象能够执行的操作叫方法。如form1.cls的作用是清除窗体form1中的内容。

8、知道常用的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含义;学会定义常量、变量的数据类型。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数据可以依照类型进行分类。数据类型用于确定一个变量所具有的值在计算机内的存储方式,以及对变量可以进行何种操作。VB 语言的数据类型比较丰富,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类型定义语句在基本数据类型的基础上定义新的数据类型(自定义数据类型)。

VB

数据类型

常量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不能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常量可以直接用一个数来表示,称为常数(或称为直接常量),也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称为符号常量。

1)直接常量(常数)

各种数据类型都有其常量表示,如表所示。

2)符号常量

常量在程序中也可用符号表示。

符号常量的定义格式如下:

[访问权限] Const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数值>

如:Const PI As Single =3.1416

表示定义PI为符号常量,代表单精度型数值3.1416。

变量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可以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1)变量的命名规则

(1)变量名首字符必须是字母;

(2)变量名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3)变量名不能使用VB中的关键字(保留字);

(4)变量名在同一个作用域内必须唯一;(5)变量名长度不超过255;

(6)变量的命名最好还应遵守一定的编程约定。

2)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的作用域是指变量的有效范围,根据变量说明方式的不同,变量有三个作用域,见表

3)变量定义语句

(1)定义模块或过程局部变量

Dim <变量名> As <类型> [, <变量名> As <类型>]…

(2)定义全局变量

Public <变量名> As <类型> [, <变量名> As <类型>]…

9、知道程序中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式,能够转换数学表达式为程序接受的表达式。

运算符是在代码中对各种数据进行运算的符号。例如,有进行加、减、乘、除算术运算的运算符,有进行与、或、非、异或逻辑运算的运算符。

表达式是由运算符和运算对象及圆括号组成的一个序列,它是由常量、变量、函数等用运算符连接而成的式子。表达式是构成程序代码的最基本要素。

1)赋值运算符

赋值语句的语法格式为:

<变量名> = <表达式> 例如:Count=5。

2)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1)算术运算符

VB中算术运算符有+(加)、-(减)、*(乘)、/(除)、\(整除)、mod(模运算,求余数)和^(幂)。

(2)算术运算符及优先级:^(乘方)→*、/→\(整除)→mod(取余)→+、-

(3)算术表达式:用算术运算符和括号将运算对象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算术表达式。运算运算对象可以是常量、变量或函数等。例如:

Dim a As Integer,x As Single

a=5

x = a ^ 2 * a - 1.5 + a \ 2 + a Mod 2

运算结果为X=5^ 2*5-1.5+5\2+5 mod 2 =125-1.5+2+1=126.5

3)字符串运算符

VB中的字符串运算符主要用来将两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VB提供了两个字符串运算符:―&‖和―+‖。

如:"中国" & "江苏" "中国" +"江苏"

结果均为"中国江苏"

4)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

VB的关系运算符用于对两个数据进行比较,其运算结果为逻辑值True或False。

关系运算符有:=、<>、<、>、>=、<=、IS(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引用变量)。

(2)关系表达式:由常量、变量、函数等用关系运算符连接而成的式子称为关系表达式。例如: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x As Boolean

a=3

b=5

x=a

运算结果为x=3<8=True

5)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1)逻辑运算符

VB中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Not、And、Or 和Xor,也称为布尔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运算对象应

是逻辑值或关系表达式,运算结果为逻辑值。如表所示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为: Not(非) →And(与) →Or(或) →Xor(异或) ( 2)逻辑表达式

用逻辑运算符将运算对象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逻辑表达式。例如: 5>3 And 3>1 Not x Or (b>c)

逻辑表达式的值是一个逻辑值,用 True 或False 来表示。例如,逻辑表达式5>3 And 3>1,其结果为True 。

6)运算规则 运算符优先级

运算符的优先级:算术运算符 →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算术函数

字符函数

转换函数

日期与时间函数

10、学会使用顺序结构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按照语句代码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的程序结构称为顺序结构,如图所示

11、学会使用选择结构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在一种以上可能的操作中按条件选取一个执行的结构称为分支结构。

(1)两路分支:在两种可能的操作中按条件选取一个执行的结构称为两路分支结构,也称双分支结构。左图为双分支结构流程图。

(2)多路分支:在多种可能的操作中按条件选取一个执行的结构称为多分支结构。右图为多分支结构流程图,执行时从B1至Bn依次判断每个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就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成立,就执行Sn+1操作。

VB中用于实现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语句有两种,即If与Select语句。

1、If 语句

VB中有三种形式的If语句,分别是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If语句。

1)单分支If语句

单分支If语句的使用格式通常是: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2)双选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执行过程:当表达式的值为真时,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

3)多选条件语句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2>

.……

ElseIf <条件n-1> Then

<语句n-1>

Else

<语句n>

End If

2、Select Case 语句

当程序中分支较多,尤其需要多重嵌套的时候,使用If分支语句比较冗长,而且结构也不清晰,为此VB提供了一种更加简洁的分支语句Select Case。该语句对一个结果的多种情况进行判断,语法格式如下:

Select Case <条件表达式>

Case <表达式1>

<语句1>

Case <表达式2>

<语句2>

……

Case <表达式n-1>

<语句n-1>

Case Else

<语句n>

End Select

12、学会使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的基本方法。

按条件重复执行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即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

(1)当型循环结构:先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真或假)再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的循环结构称为当型循环结构,如左图所示。

(2)直到型循环结构: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再根据判断结果(真或假)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的循环结构称为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两种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对于当型循环结构,程序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对于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序至少要执行一次循环体。

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VB中循环语句有两种:Do…Loop语句和For…Next语句。Do…Loop语句是条件型循环,当循环的执行是由条件控制,在循环的次数不确定时通常选用该语句;For语句是计数循环,在循环次数已知时选用该语句。

1、Do…Loop 语句

(1)当型循环语句

①Do While…Loop语句

语句格式为:

Do While <条件表达式>

语句

Loop

Do While … Loop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当其值为True 时,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序列,然后再重新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当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时,循环终止,执行Loop语句后的语句。

②Do Until…Loop 语句

语句格式为:

Do Until <条件>

语句

Loop

Do Until … Loop 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当其值为False时,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序列,然后再重新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直到条件表达式的值为True时,循环终止,执行Do Until … Loop 语句的下一条语句。

(2)直到型循环语句

①Do …Loop While语句

语句格式为:

Do

语句

Loop While<条件>

Do … Loop 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执行循环语句,再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当条件条件表达式的值为True时继续执行循环体,当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结束循环,转而执行Loop While 后面的语句。

②Do… Loop Until语句

语句格式为:

Do

语句

Loop Until<条件>

Do … Loop Until语句的执行过程是:先执行循环语句,再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当条件条件表达式的值为False时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为True结束循环转而执行Loop Until后面的语句。

2、For…Next 语句

在循环次数已知的情况下,采用For…Next语句实现循环结构是比较合适的选择。For…Next语句的格式如下: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

<语句>

[Exit For ]

<语句>

Next <循环变量>

13、了解程序的编辑与翻译过程方法,比较编译型语言与解释型语言的优势与不足。

高级语言与自然语言和数学表达式相当接近,不依赖于计算机型号,通用性较好。高级语言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程序编写的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

与汇编语言一样,计算机无法直接识别和执行高级语言,必须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才能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解释方法采用边解释边执行的方法,如早期的BASIC 语言即采用解释方法,在执行BASIC 源程序时,解释一条BASIC语句,执行一条语句。编译方法采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先把源程序编译成指定机型的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然后再把目标程序和各种标准库函数连接装配成完整的目标程序,在相应的机型上执行。如C、C++、Visual C++及Visual Basic等均采用编译的方法。编译方法比解释方法更具有效率。

同步集训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窗口可以在设计时直观的调整窗口在屏幕上的位置()

A.代码窗口B.窗体布局窗口

C.窗体设计窗口D.属性窗口

2.在VisualBasic中,所有的窗体和控件都必定具有一个属性是()

A.N ame B.Font

C.Caption D.Fillcolor

3.Visual Basic窗体设计器的主要功能是:()

A.建立用户界面B.编写源程序代码

C.画图D.显示文字

4.Visual Basic中窗体文件的扩展名是()

A.VBP B.FRM

C.VBW D.PDM

5.当一个工程含有多个窗体时,其中的启动窗体是()

A.启动Visual Basic时建立的窗体

B.第一个添加的窗体

C.最后一个添加的窗体

D.在―工程属性‖对话框中指定的窗体

6.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Label1的标签。当单击标签时,在标签中显示―我喜欢学习VB语言‖。下列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是()A.Private Sub Label1_Click()

Label1.Caption = "我喜欢学习VB语言"

End Sub

B.Private Sub Form1_Click()

Label1.Caption = "我喜欢学习VB语言"

End Sub

C.Private Sub Label1_Click()

Label1.Enabled = "我喜欢学习VB语言"

End Sub

D.Private Sub Label1_Click()

Label1.Visible = "我喜欢学习VB语言"

End Sub

7.Visual Basic中工程文件的扩展名是()

A.VBP B.FRM

C.VBW D.PDM

8.下面的四个VB逻辑表达式语法中,正确的是()

A.x>y.And.x<>y

B.x>y~z

C.x>y And <>z

D.x>y And y<>z

9.表达式‖123‖+‖A‖&100的值是()

A.123100

B.123A100

C.‖123A100‖

D.1230100

10.代数式ab2÷(5c+d)的VB表达式是()

A.a * b ^ b / (5 c + d)

B.a×b×b / (5 × c + d)

C.a * b * b / 5 * c + d

D.a * b * b / (5 * c + d)

11.按变量名的命名规则,下面字符中不能用于构成变量名的是()

A.字母

B.数字

C.下划线

D.空格

12.在程序中用到某一整型变量的数据范围为-32768~40000,则该变量类型应声明为()

A.Integer

B. Byte

C.Long D. Double

13.设a=2,b=3,c=4,d=5,表达式3>2*b OR a=c AND b<>c OR c>d的值是()A.1 B.-1 C.False D.True

14.实现数值转换字符串的函数是()

A.STR()B.CHR()

C.V AL()

D.ASC()

15.实现字符串转换数值的函数是()

A.STR()B.CHR()

C.V AL()D.ASC()

二、填空题

1.在窗体上画一个标签按钮(名称为Label1),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Label1_Click()

Dim a, b, c As Integer

b = 5

c = 6

Print a = b + c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标签,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2.VB应用程序中窗体文件的扩展名是____________。

3.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构成对象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程序段执行后,

a=5

b=9

c=14

a=a+b

c=c-b

则a=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

5.若X=-1,则Abs(X)=_________。

6.表达式8 <> 5 + 3 Or Not 10 > 12 – 3的值是_________。

7.表达式9 ^ 2 Mod 6 ^ 3 \ 3 ^ 2的值为__________。

8.若s=‖I am John‖,则LEN(s)的值为_________。

9.ABS(-2)+SQR(16)=__________。

10.补充完善下列程序段

①从键盘输入圆的半径R,输出圆的周长L和面积S。

Dim R As Single

Dim L As Single

Dim S As Single

_____=InputBox("输入半径R ")

L=2*3.14*R

S=3.14*R*R

Print "圆的周长L= ";L

Print "圆的面积S= ";S

②计算旅客的行李费,收费标准为:20千克以下(包括20千克)不收费,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收20元。X表示行李重量,Y表示行李费。

Dim X As Single

Dim Y As Single

X=InputBox("输入行李重量")

If ________ Then

Y=0

Else

Y=20*(X-20)

End If

Print "行李费= ";Y

③求s=2+4+6+……+100之和。

Dim i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s=0

For i=2 To 100 Step 2

s=_________

Next i

Print s

④输出100以内(包含100)能被3整除的数。

Dim I As Integer

I=1

Do

If I Mod 3=0 Then

Print I

End If

I=I+1

Loop Until _________

⑤. 有一张单据上有一个5位数的号码67□□8,其中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不清了,但知道该数能够被78整除,也能被67整除,下面是用穷举法求出该号码的程序段: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n As Long

For a = 0 To 9

For b = 0 To ①

n = 67008 + ②* 100 + b * 10

If n Mod 78 = 0 ③n Mod67=0 Then

Print ④

End If

Next b

Next a

请将应填写的内容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并运行程序写出该号码(每空3分,共12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主题二程序设计基础

同步集训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D

6、A

7、A

8、D

9、B10、C11、D

12、C13、C14、A15、C16、B

二、填空题

1、11

14、frm

15、属性、事件、方法

16、a=14 b=9 c=5

17、x=1

18、False

19、9

20、9

21、6

22、1)r 2)x<=20 3)s+i 4)i=100 5)9 a and n

主题三算法与程序实现

点击考点

1、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思想。

2、了解枚(穷)举算法求解问题的过程

3、了解使用数组存储批量数据的基本方法

4、理解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算法思想

5、了解一到两种经典排序算法思想(如插入排序、冒泡排序)。

6、了解递归思想与递归的数学意义。

考点注解

1、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思想。

所谓解析法(analysis algorithm)是指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

解析法举例:

【出租车计费】

某城市的出租车计费标准为起步价10元(3公里内),此外,在3公里到10公里之间每公里

2.1元,超过10公里部分每公里3元,输入行车距离x,输出车费y。

编写数学表达式:设车程数为X公里,车费为Y元,则

Y= 10 (x<=3)

10+2.1*(x-3) (3

10+2.1*7+3*(x-10) (x>10)

VB代码:

Privat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y as single

X=val(inputbox("请输入行车距离"))

If x<=3 then

Y=10

Elseif x>3 and x<=10 then

Y=10+2.1*(x-3)

Else

Y=10+2.1*7+3*(x-10)

Endif

Print y

End sub

小结: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求解问题的解析表达式。

2、了解枚(穷)举算法求解问题的过程

穷举法也叫枚举法或列举法。

在研究对象是由有限个元素构成的集合时,把所有对象一一列举出来,再对其一一进行研究。带入实际,一个个检验是否符合,穷举完所有对象问题将最终得以解决。这种方法一般在计算机中运用,因为计算机计算速度快,可以很快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穷举法举例:

百钱买百鸡问题。用100元钱买100只鸡,公鸡每只5元,母鸡每只3元,小鸡3只1元,要求每种都买,问能买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几只?

算法分析:

设x为公鸡数量,取值从1只到20只,y为母鸡的数量,取值从1只到33只,z为小鸡的数量,判断5元*x+3元*y+z/3是否等于100元,输出每次符合条件的x,y,z即为所求。

VB代码:

Privat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y ,z as integer

For x=1 to 20 step 1

For y=1 to 33 step 1

z=100-x-y

If 5*x+3*y+z/3=100 then

Print x,y,z

Next y

Next x

End sub

小结:

穷举法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穷举法的基本思路:

把问题涉及的可能情况一一罗列出来,并且根据题目的条件和实际背景逐个作出判断,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解答。

穷举法的解题步骤:

1)、分析问题,找出条件与未知数,确定变量;

2)、列举出变量所有可能的情况,用循环或循环的嵌套实现;

3)、写出符合条件的判断语句,用选择语句实现;

4)、输出符合条件的情况;

5)、优化程序。

3、了解使用数组存储批量数据的基本方法。

数组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这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

在VB中定义数组的格式为:

Dim 数组名(常量)as 数据类型

下面举例说明定长数组的定义:

①Dim a(1 to 3)As Integer

②Dim b(5 to 9)As String

③Dim c(7)As Integer

其中,例①定义了一个具有三个元素的整型数组,其下标从1到3。例②定义了一个具有五个元素的字符型数组,其下标从5到9。例③缺省了下界,它定义了一个具有八个元素的整型数组,其下标从0到7。

数组的赋值一般是通过循环来完成的。例如

For i=0 to 50 step 1

Chinese(i)=100

Next i

数组元素是组成数组的基本单元。数组元素也是一种变量,其标识方法为数组名后跟一个下标。下标表示了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数组中的数据在逻辑上应该是相互关联的。

4、理解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算法思想

【顺序查找】

所谓顺序查找就是从数组的第一个数开始,逐个与要查找的数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输出找到的信息。

以下程序是随机生成num个整数放在数组d中,然后输入一个数,在数组d中顺序查找,如果找到就输出在数组中的位置,否则输出在数组中没有找到的信息。

Dim d(1 To 1000) As Integer

Dim nu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生成随机数按钮

num = Val(Text1.Text)

If num <= 0 Or num >= 1000 Then

Text1.Text = "数据个数不符合"

Exit Sub

End If

Randomize '初始化随机函数

List1.Clear

For i = 1 To num

j = Round(Rnd * 1000) 'rnd函数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

List1.AddItem Str(i) + " " + Str(j)

d(i) = j

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Key = Val(Text2.Text)

j = 1

Do While j <= num

If d(j) = Key Then

Label5.Caption = "在数组的" + Str(j) + " 位置中"

Exit Do

End If

j = j+1

Loop

If j = num + 1 Then

Label5.Caption = "在数组中没有找到" + Str(Key)

End If

End Sub

【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它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

【二分查找要求】:1.必须采用顺序存储结构2.必须按关键字大小有序排列。

【优缺点】折半查找法的优点是比较次数少,查找速度快,平均性能好;其缺点是要求待查表为有序表,且插入删除困难。因此,折半查找方法适用于不经常变动而查找频繁的有序列表。

【算法思想】首先,将表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与查找关键字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利用中间位置记录将表分成前、后两个子表,如果中间位置记录的关键字大于查找关键字,则进一步查找前一子表,否则进一步查找后一子表。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记录,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为止,此时查找不成功。

以下程序是在上面的command1_click中随机生成num个整数放在数组d中,然后使用冒泡排序方法将数组d中的数从小到大排好序,然后输入一个数,在数组d中二分查找,如果找到就输出在数组中的位置,否则输出在数组中没有找到的信息。

Dim d(1 To 1000) As Integer

Dim nu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生成随机数按钮

num = Val(Text1.Text)

If num <= 0 Or num >= 1000 Then

Text1.Text = "数据个数不符合"

Exit Sub

End If

Randomize '初始化随机函数

List1.Clear

For i = 1 To num

j = Round(Rnd * 1000) 'rnd函数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

List1.AddItem Str(i) + " " + Str(j)

d(i) = j

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冒泡排序按钮

List2.Clear

For i = 1 To num - 1 '冒泡排序递增

For j =1 To num-i Step 1

If d(j) >d(j + 1) Then ' 如果下个数据小,则于上一个数据交换 temp = d(j)

d(j) = d(j +1)

d(j +1) = 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 = 1 To num '在列表2中显示排序后的数据

List2.AddItem Str(i) + " " + Str(d(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Key = Val(Text2.Text)

i = 1

j = num

Do While i <= j

M = (j + i) \ 2

If d(M) = Key Then

Label6.Caption = "在数组的" + Str(M) + " 位置中"

Exit Sub

End If

If d(M) < Key Then

i = M + 1

Else

j = M - 1

End If

Loop

Label6.Caption = "在数组中没有找到" + Str(Key)

End Sub

5、了解一到两种经典排序算法思想(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

通过二分查找算法的使用,我们发现经常要把无序的数据经过排序操作变成有序的数据,然后才能使用。计算机中有各种各样的排序方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

【冒泡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至此第一趟结束,将最大的数放到了最后。在第二趟: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因为可能由于第2个数和第3个数的交换,使得第1个数不再小于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倒数第二个数(倒数第一的位置上已经是最大的),第二趟结束,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其实在整个数列中是第二大的数)。如此下去,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最终完成排序。

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小数往前放,大数往后放,相当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例如有一组关键字{14,15,30,28,5,10},

第一趟:14和15比不交换

15和30比不交换

30和28比交换

30和5比交换

30和10比交换

第一趟冒泡结果:14,15,28,5,10,30

经过第一趟冒泡最大的数30到了最后一个位置,其它的数都上升了一个位置,好像轻的泡泡升上去了一样

第二趟:14和15比不交换

15和28比不交换

28和5比交换

28和10比交换

第二趟冒泡结果:14,15,5,10,28,30

经过第二趟冒泡第二大的数28到了最后第二个位置,其它的数都上升了一个位置,好像轻的泡泡升上去了一样

第三趟:14和15比不交换

15和5比交换

15和10比交换

第三趟冒泡结果:14,5,10,15,28,30

经过第三趟冒泡第三大的数15到了最后第三个位置,其它的数都上升了一个位置,好像轻的泡泡升上去了一样

第四趟:14和5比交换

14和10比交换

第四趟冒泡结果:5,10,14,15,28,30

经过第四趟冒泡第四大的数14到了最后第四个位置,其它的数都上升了一个位置,好像轻的泡泡升上去了一样

第五趟:5和10比不交换

第五趟冒泡结果:5,10,14,15,28,30

6个数经过5趟比较就全部排好序了。

以下程序是在上面的command1_click中随机生成num个整数放在数组d中,然后使用冒泡排序方法将数组d中的数从小到大排好序

Dim d(1 To 1000) As Integer

Dim num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生成随机数按钮

num = Val(Text1.Text)

If num <= 0 Or num >= 1000 Then

Text1.Text = "数据个数不符合"

Exit Sub

End If

Randomize '初始化随机函数

List1.Clear

For i = 1 To num

j = Round(Rnd * 1000) 'rnd函数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

List1.AddItem Str(i) + " " + Str(j)

d(i) = j

Nex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冒泡排序按钮

List2.Clear

For i = 1 To num - 1 '冒泡排序递增

For j =1 To num-i Step 1

If d(j) >d(j + 1) Then ' 如果下个数据小,则于上一个数据交换

temp = d(j)

d(j) = d(j +1)

d(j +1) = 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 = 1 To num '在列表2中显示排序后的数据

List2.AddItem Str(i) + " " + Str(d(i))

Next i

End Sub

【选择排序】(BubbleSort)的基本概念是:

(1)从n个数中选出最小数的下标,出了循环,将最小数与第一个数交换位置;

(2)除第一个数外,在剩下的n-1个数中再按方法(1)选出次小的数,与第二个数交换位置;

(3)以此类推,最后构成递增序列。

选择排序算法步骤:

1、从原始数列{a1,a2,a3,…,an}开始进行排序,比较n-1次,从中选出最小关键字,放在有序数列中形成{a1}、{a2,a3,…,an}有序数列和无序数列两部分,完成第1趟排序。

2、处理第i趟排序时(i=2,3,…,n),从剩下的n-i+1个元素中找出最小关键字,放在有序数列的后面

3.重复第二步,共进行n-1趟的选择处理,数列全部有序。

选择排序举例:

设有数列{ 18,12,10,12,30,16 }

初始状态:{},{18,12,10,12,30,16} 比较次数

i=1 {10},{18,12,12,30,16} 5

i=2 {10,12},{12,18,30,16} 4

i=3 {10,12,12},{18,30,16} 3

i=4 {10,12,12,16},{18,30} 2

i=5 {10,12,12,16,18},{30} 1

总计:15 次比较次数,5次交换次数

以下代码是用选择法为随机产生的10个数字排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Randomize ?随机产生10个整数

For i = 1 To 10

a(i) = Int(Rnd * 10)

Print a(i),

Next i

Print

For i = 1 To 9 ?10个数选择9趟

k = i

For j = i + 1 To 10

If a(k) > a(j) Then

k = j ?将选择出来的小树的坐标放入k中

End If

Next j

t = a(i): a(i) = a(k): a(k) = t ?将选择出来

Next i 的小树a(k)与a(i)交换

For i = 1 To 10 Step 1 ?输出10个从小到

Print a(i), 大排好序的数

Next i

End Sub

【选择法排序】总结:

选择法排序每一次选取一个最小值,在每次比较时先不进行交换,一趟比较完成后再和假想的极值交换,提高了排序效率。

【冒泡排序】和【选择法排序】的区别:

冒泡和快速排序的区别在于:冒泡算法,每次比较如果发现较小的元素在后面,就交换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位置;处理二遍之后,"次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次高位置。在作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元素,所以不必检查。一般地,第i遍处理时,不必检查第i高位置以上的元素,因为经过前面i-1遍的处理,它们已正确地排好序。而选择排序算法的改进在于:先并不急于调换位置,先从A[1]开始逐个检查,看哪个数最小就记下该数所在的位置P,等一躺扫描完毕,再把A[P]和A[1]对调,这时A[1]到A[10]中最小的数据就换到了最前面的位置。

所以,选择排序每扫描一遍数组,只需要一次真正的交换,而冒泡可能需要很多次。比较的次数是一样的。

6、了解递归思想与递归的数学意义。

递归算法是把问题转化为规模缩小了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然后递归调用函数(或过程)来表示问题的解。

递归过程一般通过函数或子过程来实现。递归算法:在函数或子过程的内部,直接或者间接地调用自己的算法。

递归算法的特点

递归算法是一种直接或者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在计算机编写程序中,递归算法对解决一

大类问题是十分有效的,它往往使算法的描述简洁而且易于理解。

递归算法解决问题的特点:

2、递归就是在过程或函数里调用自身。

3、在使用递归策略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递归结束条件,称为递归出口。

4、递归算法解题通常显得很简洁,但递归算法解题的运行效率较低。所以一般不提倡用递归算法设计程序。

5、在递归调用的过程当中系统为每一层的返回点、局部量等开辟了栈来存储。递归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栈溢出等。所以一般不提倡用递归算法设计程序。

递归算法要求

递归算法所体现的―重复‖一般有三个要求:

一是每次调用在规模上都有所缩小(通常是减半);

二是相邻两次重复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前一次要为后一次做准备(通常前一次的输出就作为后一次的输入);

三是在问题的规模极小时必须用直接给出解答而不再进行递归调用,因而每次递归调用都是有条件的(以规模未达到直接解答的大小为条件),无条件递归调用将会成为死循环而不能正常结束。

如何设计递归算法

23、确定递归公式

24、确定边界(终了)条件

用递归解决问题:

年龄问题:有5个人,第5个人的年龄比第4个的年龄大2岁,第4个人的年龄比第3个的年龄大2岁,第3个人的年龄比第2个的年龄大2岁,第2个人的年龄比第1个的年龄大2岁,第1个的年龄10岁。问第5个人年龄多大?

算法分析:

要想知道第5个人的年龄就必须知道第4个人的年龄,要想知道第4个人的年龄就必须知道第3个人的年龄,要想知道第3个人的年龄就必须知道第2个人的年龄,要想知道第2个人的年龄就必须知道第1个人的年龄,

第1个人年龄是10岁,所以第2个人年龄就是10+2=12岁,第2个人年龄是12岁,所以第3个人年龄就是12+2=14岁,第3个人年龄是14岁,所以第4个人年龄就是14+2=16岁,第4个人年龄是16岁,所以第5个人年龄就是16+2=18岁。

设计算法:

设n为第几个人,显然当n=1时,问题的解为10,而当n〉1时,问题的解可以转化为:2+f(n-1) 编写程序:

定义一个递归函数f(n)

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

Dim f as integer

If n=1 then

f=10

Else

f=2+f(n-1)

Endif

End function

调用递归函数f(n)

Privat sub command1_click()

Dim f, n as integer

n=inputbox()

f=f(n)

print f

Endsub

【递归算法总结】:

能采用递归描述的算法通常有这样的特征:为求解规模为N的问题,设法将它分解成规模较小的问题,然后从这些小问题的解方便地构造出大问题的解,并且这些规模较小的问题也能采用同样的分解和综合方法,分解成规模更小的问题,并从这些更小问题的解构造出规模较大问题的解。特别地,当规模N=1时,能直接得解。

递归算法的执行过程分递推和回归两个阶段。在递推阶段,把较复杂的问题(规模为n)的求解推到比原问题简单一些的问题(规模小于n)的求解。例如上例中,求解f(n),把它推到求解f(n-1)。也就是说,为计算f(n),必须先计算f(n-1),而计算f(n-1),又必须先计算f(n-3)。依次类推,直至计算f(1),能立即得到结果10。在递推阶段,必须要有终止递归的情况。例如在函数f中,当n 为1的情况。

在回归阶段,当获得最简单情况的解后,逐级返回,依次得到稍复杂问题的解,例如得到f(1)后,返回得到f(2)的结果,……,在得到了f(n-1)的结果后,返回得到f(n)的结果。

在编写递归函数时要注意,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和参数知识局限于当前调用层,当递推进入―简单问题‖层时,原来层次上的参数和局部变量便被隐蔽起来。在一系列―简单问题‖层,它们各有自己的参数和局部变量。

由于递归引起一系列的函数调用,并且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重复计算,递归算法的执行效率相对较低。

同步集训

单选题

8、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在列举问题可能解的过程中,____。

A.不能遗漏,但可以重复

B.不能遗漏,也不应重复

C.可以遗漏,但不应重复

D.可以遗漏,也可以重复

9、鸡、兔共笼问题,有腿共60条,问鸡、兔各有多少只?下面鸡和兔只数最合理的范

围是____。(范围确定了循环的起始值和终止值)

A.鸡:1到28,兔:1到14

B.鸡:2到28,兔:1到14

C.鸡:1到28,兔:2到14

D.鸡:2到28,兔:2到14

3. 采用盲目的搜索方法,在搜索结果的过程中,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

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合要求的,保留那些合乎要求的结果,这种方法叫做____。

A.递推法B.枚举法

C.选择法D.解析法

4.以下算法中,需通过多重循环一一列举出解决问题所有可能解,并在逐一列举的过程中,检验每个可能的解是否是问题的真正解的是。而需要从实际问题中归纳出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数学公式,就此设计出合适的算法的是。

A.解析法穷举法

B.递归法解析法

C.穷举法解析法

D.穷举法递归法

5.有5个人,问第5人年龄,说比前面第4人小3岁。问第4、3、2人,都说比前面人小3岁,问第1人,说他的年龄为38岁。问第5人的年龄多大。用递归法解决此问题的正确步骤是()

A ①定义age(n)函数②函数中当n>1时返回函数值age(n-1)当n=1返回函数值为38

B ①定义age(n)函数②函数中当n>1时返回函数值age(n-1)-3当n=1返回函数值为38

C ①定义age(n)函数②函数中不断调用age(n-1)-3

D ①定义age(n)函数②函数中不断调用age(n)函数自己

6.我们在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常采用的算法有解析法、穷举法、递归法、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等,分析下列问题应采用哪种算法解决?

一个数除以5余1,除以6余5,除以7余4,除以11余10,求符合这些条件的最小的数是多少?

7.某学校图书管理系统中有10万条图书资料记录(已经索引排序),假设从中取出一条记录与待查项进行比较所花的时间为10毫秒,则用对分法在该系统中查找任意一本指定图书最多花费的时间约为()

A.100万毫秒

B.10万毫秒

C.10毫秒

D.170毫秒

8.二分法查找(对半查找)算法,下列正确的是()

(A)先将数据按降序或升序排列(B)数据依输入顺序排列

(C)应先将数据由小到大排列(D)数据的个数为奇数个

9.编程求解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下列算法中最适用的是

A二分法B穷举法

C.解析法D冒泡排序法

二、填空题

1.随机产生10个1-100之间的正整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序并输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完善下面的VB程序,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语句或表达式,完成程序设计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n = 10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Dim a(1 To 100)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a(i) = 100 * Rnd(1) + i

Next i

For i = 1 To n - 1

For j = i + 1 To n

If _______________ Then

k = a(j-1): a(j-1) = a(j): a(j) = k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 = 1 To 10

List1.AddItem Str(a(i))

Next i

End Sub

2. 有一张单据上有一个5位数的号码67□□8,其中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不清了,但知道该数能够被78整除,也能被67整除,下面是用穷举法求出该号码的程序段: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n As Long

For a = 0 To 9

For b = 0 To ①

n = 67008 + ②* 100 + b * 10

If n Mod 78 = 0 ③n Mod 67 = 0 Then

Print ④

End If

Next b

Next a

请将应填写的内容写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并运行程序写出该号码(每空3分,共12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3. 有一个数组DATA存放了N个数据,现从中删除了一个元素,其余的元素依次向前递补(假设删除的是第3个元素,则要将第4个元素移到第3个元素处,第5个元素移到第4个元素

处,以此类推),然后输出数组内容。填写程序中的空缺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data(10) As Integer

Dim I, N, T As Integer

N = 10

For I = 1 To N

data(I) = I * 2

Next I

T = InputBox("删除第几个元素")

For I = ____________________

data(I - 1) = data(I)

Next I

__________________

For I = 1 To N

Print data(I);

Next I

End Sub

4.写出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f(100, 8)

End Sub

Public Function f(ByVal n%, ByVal r%)

If n <> 0 Then

f = f(n \ r, r)

Print n Mod r

End If

End Function

主题三算法与程序实现

同步集训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6、穷举法

7、D

8、A11、B11、D

填空题

1、a(j-1)>a(j)

2、9 a and n

3、t+1 to n n=n-1

4、4 4 1

主题四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点击考点

1、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3、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特征

考点注解

1、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任务,把所要完成的任务精心分割成若干相对独立,但相互仍可有联系的任务模块,这样的任务模块还可以继续细分成更小的模块。直至那些小模块变得任务相对单纯,对外的数据交换相对简单,容易编写,容易检测,容易阅读和维护。

在VB语言中,使用函数和过程来实现被细分了的各个模块的代码

2)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在设计程序求解问题时,首先要对问题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某些部分还比较复杂可再分解,经过逐步分解和细化后,将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从总体到局部,逐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可解的基本问题,再通过求解这些基本问题最终求解得原问题的解。

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的基本思想。

3)模块划分原则:

使每个模块都容易解释。设计程序系统时使用按功能划分模块的方法,使模块的内聚度强,耦合度弱(独立性比较高)。

4)采用模块化方法得到的系统是由互相连接的模块构成的。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时,提倡按层次结构组织各模块。

VB中过程与函数使用举例如下:

1、自定义函数

格式:Public Function 函数名(形式参数表) As 类型

语句组

函数名=表达式

End Function

注意:

(1)形式参数表中的参数是自变量

(2)第一个语句的―As 类型‖指明函数值勤的数据类型

(3)―函数名=表达式‖是一个赋值语句

(4)可用Exit Function退出自定义函数

调用:与内部函数一样

例:求三个数的平均数的自定义函数:

Public Function ave(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s Single

ave = (a + b + c) / 3

End Function

调用自定义函数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 = InputBox("input")

b = InputBox("input")

c = InputBox("input")

x = ave(a, b, c) ?调用自定义函数A VE()Print "平均数为"; x

End Sub

2、自定义过程

格式:Private Sub 子过程名(形式参数表)

语句组(过程体)

End Sub

调用:子过程名实际参数表

例:

Private Sub average(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ve As Single)

ave = (a + b + c) / 3

End Sub

调用: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x As Single

a = InputBox("input")

b = InputBox("input")

c = InputBox("input")

average a, b, c, x ?子过程average的调用Print "平均数为"; x

End Sub

2、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三、面向对象,VB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它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的程序设计问题分解为一个个能够完成独立功能的相对简单的对象集合,所谓―对象‖就是一个可操作的实体,如窗体、窗体中的命令按钮、标签、文本框等。面向对象的编程就好像搭积木一样,程序员可根据程序和界面设计要求,直接在屏幕上―画"出窗口、菜单、按钮等不同类型的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设置属性。

四、属性

属性是对对象特性的描述,VB为每一类对象都规定了若干属性,设计中可以改变具体对象的属性值。比如窗体的背景颜色、高度与宽度。

五、事件驱动

在Windows环境下,程序是以事件驱动方式运行的,每个对象都能响应多个不同的事件,每个事件都能驱动一段代码——事件过程,该代码决定了对象的功能。通常称这种机制为事件驱动。事件可由用户的操作触发,也可以由系统或应用程序触发。例如,单击一个命令按钮,就触发了按钮的Click(单击)事件,该事件中的代码就会被执行。若用户未进行任何操作(未触发事件),则程序就处于等待状态。整个应用程序就是由彼此独立的事件过程构成。

在VB中事件的调用形式是:

Private Sub对象名_事件名

(事件内容)

End Sub

4)方法(Method)

方法指的是控制对象动作行为的方式。它是对象本身内含的函数或过程,它也是一个动作,是一个简单的不必知道细节的无法改变的事件,但不称作事件;同样,方法也不是随意的,一些对象有一些特定的方法。在VB里方法的调用形式是:

对象名.方法名

属性、方法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VB对象具有属性、方法和事件。属性是描述对象的数据;方法告诉对象应做的事情;事件是对象所产生的事情,事件发生时可以编写代码进行处理。

VB的窗体和控件是具有自己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对象。可以把属性看作一个对象的性质,把方法看作对象的动作,把事件看作对象的响应。

在VB程序设计中,基本的设计机制就是:改变对象的属性、使用对象的方法、为对象事件编写事件过程。程序设计时要做的工作就是决定应更改哪些属性、调用哪些方法、对哪些事件作出响应,从而得到希望的外观和行为。

事件驱动模型

在传统的或―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

在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中,代码不是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而是在响应不同的事件时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事件可以由用户操作触发、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甚至由应用程序本身的消息触发。这些事件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因此应用程序每次运行时所经过的代码的路径都是不同的。

7、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特征

面向对象主要特征:

封装性:封装是一种信息隐蔽技术,它体现于类的说明,是对象的重要特性。封装使数据和加工该数据的方法(函数)封装为一个整体,以实现独立性很强的模块,使得用户只能见到对象的外特性(对象能接受哪些消息,具有那些处理能力),而对象的内特性(保存内部状态的私有数据和实现加工能力的算法)对用户是隐蔽的。封装的目的在于把对象的设计者和对象者的使用分开,使用者不必知晓行为实现的细节,只须用设计者提供的消息来访问该对象。

继承性: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之间数据和方法的机制。它由类的派生功能体现。一个类直接继承其它类的全部描述,同时可修改和扩充。继承具有传递性。继承分为单继承(一个子类只有一父类)和多重继承(一个类有多个父类)。类的对象是各自封闭的,如果没继承性机制,则类对象中数据、方法就会出现大量重复。继承不仅支持系统的可重用性,而且还促进系统的可扩充性。

多态性:对象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一消息为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产生完全不同的行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利用多态性用户可发送一个通用的信息,而将所有的实现细节都留给接受消息的对象自行决定,如是,同一消息即可调用不同的方法。例如:Print消息被发送给一图或表时调用的打印方法与将同样的Print消息发送给一正文文件而调用的打印方法会完全不

同。多态性的实现受到继承性的支持,利用类继承的层次关系,把具有通用功能的协议存放在类层次中尽可能高的地方,而将实现这一功能的不同方法置于较低层次,这样,在这些低层次上生成的对象就能给通用消息以不同的响应。在OOPL中可通过在派生类中重定义基类函数(定义为重载函数或虚函数)来实现多态性。

综上可知,在面对对象方法中,对象和传递消息分别表现事物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类和继承是是适应人们一般思维方式的描述范式。方法是允许作用于该类对象上的各种操作。这种对象、类、消息和方法的程序设计范式的基本点在于对象的封装性和类的继承性。通过封装能将对象的定义和对象的实现分开,通过继承能体现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态联编和实体的多态性,从而构成了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

同步集训

7、下面选项内不属于描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征的名词是()

A、继承性

B、多态性

C、连续性

D、封装性

2、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自顶而下、逐步求精B.面向对象

C. 自定义函数、过程

D. 可视化编程

3、下列属性是每个控件都有的。

A、Name

B、Caption

C、Font

D、Interval

4、下列控件中可用于接受用户输入文本,又可用于显示文本的是。

A、Label

B、TextBox

C、Timer

D、CommandButton

5、改变Label中显示的文本内容,要设置的属性是()。

A、Text

B、BackColor

C、Caption

D、(名称)

6、改变Text中显示的文本内容,要设置的属性是()。

A、Text

B、BackColor

C、Caption

D、(

名称)

①②③图1

7、在图1 中,这3个控件名称依次是()。

A、Label、TextBox、CommandButton

B、TextBox、Label、CommandButton

C、CommandButton、Label、TextBox

D、CommandButton、TextBox、Label

8、双击窗体中的对象后,VB将显示的窗口是()。

A、项目(工程)窗口

B、工具箱

C、代码窗口

D、属性窗口

9、如果文本框Text1的内容为-12,文本框Text2的内容为7,则下列程序段运行后文本框Text3的内容显示为()。

Dim x As Single, y As Single, z As Single

x=Val(Text1.Text)

y=Val(Text2.Text)

z=x-y

Text3.Text=Str(z)

A、-5

B、7

C、-12

D、-19

10、如果文本框Text1的内容为3,则下列程序段运行后Label1的内容显示为()。

Dim x As Single, i As Single, s As Double

s=0

x=Val(Text1.Text)

For i=1 To x

s=s*i

Next i

Label1.Caption=Str(s)

A、6

B、9

C、0D、1

主题四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同步集训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A

7、A

8、C

9、D10、A

高中数学公式史上最全大全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最全面,最详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 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 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 探讨,通过 Flash 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 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课时) (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 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

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 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 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 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 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 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 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 的危险。你能不能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法呢?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学 生:学生讨论回答。 〖展示步骤〗 ①两个妖怪先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②再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③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和一个和尚回来; ④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⑤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⑥两个妖怪过河。 【F lash 动画展示】通过讨论和动画展示,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和 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步骤。(二)【课件展示】算法的概念:

2018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总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资料 必修知识梳理 主题1 信息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概念: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的基本特征: ?载体依附性:甲骨文、信号灯、交通图标等。 ?价值性:体现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么精神领域的需求,如学习资料、娱乐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使用。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感觉剥夺实验 ?时效性:交通信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 ?共享性:新闻、网络资源等。 ?其他: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性、可增值性、不完整性(如盲人摸象) 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 ):1字节(Byte)=8位(bit)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 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 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人类历史上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人性化——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DOS:磁盘操作系统 GUI:图形用户界面 新的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如,3D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实验、军事模拟练习、建筑模拟设计等。 ?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ASP(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如Office小助手、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 或“蜘蛛”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多功能的个性化手机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简称性价比):性价比=性能/价格 补充:电子商务(简称EC);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直接获取信息(相对而言,获得的信息最可靠):如,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劳动、参与科学实验;参观活动。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题 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信息来源属于媒体类的是() A、网络 B、老师 C、同学 D、活动过程 2、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 A、扫描仪 B、电视机 C、摄像机 D、照相机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突出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4、根据统计,当前计算机病毒扩散最快的途径是() A、软件复制 B、网络传播 C、磁盘拷贝 D、运行游戏软件 5、下列关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复制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 B、可以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 C、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D、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不需要尊重作者的意见 6、要从网上下载容量较大的文件,如整部电影的视频文件,一般情况下使用()进行下载,下载效

率会更高。 A、浏览器自身的“另存为”菜单选项 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另存为”选项 C、 FlashGet 工具软件 D、 WinZip 工具软件 7、若要制作一张你在最向往的地方(但没去过)的留影图片,采用的最核心的技术是() A、图象的色彩高校 B、图象的合成 C、图象滤镜调整 D、亮度和对比度调整 8、高二年级的会考报名中,需要提供每位学生的数字照片一张,学校应选择哪种信息采集工具最方便、快 捷() A、数码摄像机 B、普通相机 C、数码相机 D、扫描仪 9、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声卡、光盘 10、以下行为中,不正当的是() A、安装正版软件 B、购买正版 CD C、末征得同意私自使用他人资源 D、参加反盗版公益活动 12、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计算机犯罪行为() A、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他人信息资源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A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 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例 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 例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例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C ) A.文字B.视频C.声音D.图像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⑦传 递性: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 例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例5.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 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 例6.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 B )功能 A.处理信息B.传递信息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例7.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例8.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的是( D ) A.听诊器B.摄像头C.麦克风D.计算器例9.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 B ) A.飞鸽传书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4.信息技术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例10. 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 D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D.语言的使用例11.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例12.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A.网络化方向发展B.多元化方向发展 C.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D.虚拟化方向发展例13.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D )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高昂贵的价格 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主流是积极面。 7.信息的传递:时间上(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与空间上(我们可以通过电 视知道发生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传递 例14.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 D )A.时间传送 B.电缆传送 C.信道传送 D.空间传送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考点】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 / 8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沪教版选修1

解析法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解析算法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的学习,掌握用解析算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2)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精神和态度。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用解析法设计程序,解析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常用算法,在之前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例题分析中也曾使用过,该算法的分析也为今后的各种算法学习做好了准备。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解析算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学会分析问题,合理设计算法,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可视化编程的能力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这样就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算法的分析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一个测量树高的例子进行引入,用简单的例子分析解析算法,然后采用教材上的活动“求解铁丝问题”让学生掌握解析算法的实现过程,用“求岛屿面积”的实践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题 2’ 从A、B两点仰角的角度与两点之 间的距离可计算出MN的高度。 引出课题:解析法 探究学习 8’[学习任务一] 问题:MN是竖直于地面的物体, 其底部N不可到达。为了测量MN 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一条与MN 在同一平面的水平线线段AB为 基线,测得AB的长为a=20米, 在A点向M点张望的仰角α =38.4°,在B点向M点张望的仰 角β=22.8°。试设计程序计算高 度MN。 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一”(填 写电子文档) 1、问题分析:怎样写出计算表达 式。(请学生回答) 2、设计求解表达式MN=a/(1/tan β- 1/tanα)的算法。 (以下部分小组合作完成) 3、实现应用程序:老师提供程序 的可视化界面及不完整的程序, 要求学生程序填空,完善程序。 4、将程序输入到程序窗体的按钮 中并调试计算本题结果。附带计 算学校中一棵桂花树和一棵龙柏 的高度。 1、由α、β与a 推导出计算表达 式。 2、根据计算表达 式,分析解题算 法。 3、小组合作,填 空完成程序,交流 填空结果。 4、复制程序,调 试并得出运算结 果。 让学生在 老师的带 领下了解 解析法解 题的一般 过程。 学习小结2’老师提问:请同学说说求解任务 一的步骤是怎样的? 老师用流程图表示这个步 骤,提出解析法的概念。 了解解析算法的 概念。 让学生初 步了解解 析算法的 概念。 [学习任务二]求解“铁丝问题” “智力大比拼”活动: (1)一根长为6米,可制作一个 2平方米的矩形框,问该矩形长 和宽各为多少? (2)上面同样的问题,制作的面 积为2.1平方米,那么长、宽各 参与“智力大比 拼”活动。 产生计算机程序 解决问题与简单 人脑思维运算的 比较。 让学生参 与“智力大 比拼”活 动,产生冲 突,激发学 生学习的 兴趣。

高中数学必修2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练习题

第一题: 1、新建幻灯片,选取自动版式为"项目清单",应用设计模板“Nature(自然型)”; 2、添加标题“课件制作”,字型加粗;添加项目1“素材准备”,项目2“课件集成”,对项目1和项目2设置动画效果为“打字机”; 3、添加新幻灯片2,选用自动版式“空白版式”,添加标题“素材准备”,标题字为红色,插入来自剪贴画中办公室类的“计算机.wmf”图片; 4、添加新幻灯片3,选用自动版式“空白版式”,添加标题“课件集成”,添加一个动作按扭,类型为“第一张”,设置声音效果为“激光”; 5、对幻灯片1中的“课件集成”,设置超级链接,链接到“幻灯片3”; 6、在幻灯片中插入日期,格式:2004年7月15日星期四,要求标题幻灯片不显示并自动更新。 7、对全部幻灯片设置切换方式为“水平百叶窗”,切换速度为中速。 第二题: 1、新建幻灯片,选择自动版式为“文本和剪贴画”,应用模板“Notebook (笔记本型)”; 2、添加标题“多媒体集成平台”,字体为“黑体”;添加项目1“Powerpoint 2000”,项目2“Authorware 6.5”,项目3“Flash MX”,全部项目设置动画效果为“空投”, 插入剪贴画中比喻类“联合.wmf”图片; 3、添加新幻灯片2,选择自动版式为“空白版式”,添加标题“Powerpoint 2000”,颜色为“蓝色”,插入自选图形中基本形状中的“矩形”图,填充底色为绿色; 4、添加新幻灯片3,选择自动版式为“空白版式”,添加标题“Authorware 6.5”,添加一个动作按扭,类型为“上一张”,动作按扭设置声音效果为“风铃”; 5、添加新幻灯片4,选择自动版式为“空白版式”,添加标题“Flash MX”,插入BALL_ANI.GIF动画,位置:WINDOWS\SYSTEM\OOBE\IMAGES。 6、将幻灯片1中插入的“联合.wmf”图片设置超级链接为“https://www.doczj.com/doc/ac1625213.html,”; 7、对全部幻灯片设置切换方式为“盒状收缩”,速度为“快速”。 第三题: 1、新建幻灯片,选取自动版式“项目清单”,应用模板“Marble(大理石型)”; 2、添加标题“多媒体演示稿”,添加文本项目1“图形”,项目2“影片”,项目3“声音”,全部项目设置动画效果为“溶解”; 3、添加新幻灯片2、3、4,均选取自动版式“空白版式”,标题分别为“图形”、“影片”、“声音”。 4、在幻灯片2(标题为“图形”)中插入剪贴画建筑物类中的“灯塔.wmf”图片,在幻灯片3(标题为“影片”)中插入Authorware 6.0\ShowMe目录下的Edison.avi文件,在幻灯片4中(标题为“声音”)中插入Windows系统目录下Media目录中的chimes.wav; 5、在幻灯片1中,设置超级链接,项目2“影片”链接到幻灯片3; 6、将幻灯片3设置为隐藏; 7、对全部幻灯片设置切换方式为“横向棋盘式”,速度:中速。 第四题: 1、新建幻灯片,选取自动版式为:图表,输入标题:XX学校三年级学生成绩比较,设置字体:隶书,字号:60,阴影样式:阴影样式2; 2、双击图表占位符,设置列标题设为:一班、二班、三班、四班,行标题:语文、数学、

最全面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全-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x A x C U A , x C U A x A . 1 ? A A 2 n 2 n 2 n 1个;非空子集有 2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集合 { a ,a , , a } 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 1 2 n n 2 2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ax 2 (1) 一般式 f (x) bx c(a 0) ; h)2 (2) 顶点式 f (x) a(x k(a 0) ;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h, k ) 时,设为此式) (3) 0) ;(当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零点式 f (x) a(x x 1 )( x x 2 )(a ( x 1,0),( x 2 ,0) 时,设 为此式) 2 a(x x 0 ) ( 4)切线式: f ( x) (kx d ), (a 0)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 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横 坐标为 x 0 时,设为此式) 4 5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是 都是大于 小于 反设词 不 是 不都是不大于不小于 存在某 存在某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 n 个至多有 n 个 p 或 q p 且 q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 n n q q 1)个 1)个 至多有( 至少有( p 且 p 或 x ,成立 x ,不成立 x ,不成立 x ,成立 对所有 对任何 6 ( 下图 ):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 )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互 互 互 否 为 为 互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逆否命题 若非q则非p 互逆 p p q ,则 q ,且 充要条件: (1)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反之,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 2)、 q ≠> p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 p ,且 q p ,则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 p ,且 q ≠ > p ,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 增函数: (1)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文字描述是: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默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 1、空集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Z __________ Q 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常用集合字母表示)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定义: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___________y 值与之对应,称y 是x 的函数。 4、求函数定义域三种基本形式: ①分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式,开偶次方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则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指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②对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③幂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6、如果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一定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偶函数; 7、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区间D 内任取两个值1x 、2x ,设21x x <,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8、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两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线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