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设计代码
- 格式:docx
- 大小:24.49 KB
- 文档页数:12
开闭原则java代码(原创版)目录1.开闭原则的定义和作用2.Java 代码的编写方法和示例3.开闭原则在 Java 代码中的应用和优势正文1.开闭原则的定义和作用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简称 OCP)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种原则,它主张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通过扩展新的代码来实现新功能或修复问题。
开闭原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Java 代码的编写方法和示例在 Java 中,我们可以通过接口、抽象类和封装等手段来实现开闭原则。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java// 抽象类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 {public abstract void makeSound();}// 具体类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Overridepublic void makeSound() {System.out.println("Woof!");}}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Overridepublic void makeSound() {System.out.println("Meow!");}}// 扩展新功能public interface Feature {void addFeature();}public class DogWithFeature implements Animal, Feature { @Overridepublic void makeSound() {System.out.println("Woof!");}@Overridepublic void addFeature() {System.out.println("New feature added!");}}```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抽象类`Animal`,包含一个抽象方法`makeSound()`。
一、引言面向对象编程是现代编程语言中的重要特征之一,而Java作为其中的代表,它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领域。
在日常编程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面向对象编程的场景,例如设计和实现一个交通工具类,建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模型等。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Java面向对象编程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二、场景一: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有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等多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一个高效且功能完善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以下是一些具体要求和思路:1. 创建图书类Book,包括图书的属性(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 等)和方法(借出、归还等);2. 创建管理员类Manager,包括管理员的属性(尊称、工号等)和方法(归还图书、管理读者等);3. 创建读者类Reader,包括读者的属性(尊称、借书量等)和方法(借书、还书等);4. 设计图书馆类Library,实现各种操作方法,如添加书籍、删除书籍、借阅记录等。
三、场景二:模拟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需要设计和实现账户类、交易类等对象,并且实现相应的功能。
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思路和要求:1. 创建账户类Account,包括账户的属性(账号、余额等)和方法(存款、取款、查询余额等);2. 创建交易类Transaction,记录每一笔交易的相关信息,如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类型等;3. 设计银行类Bank,实现各种操作方法,如开户、销户、转账、交易记录查询等;4. 采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实现账户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特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四、场景三:实现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运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思路:1. 创建学生类Student,包括学生的属性(学号、尊称、芳龄、性别等)和方法(录入信息、查询信息、修改信息等);2. 设计班级类Class,管理学生信息,包括班级的属性(班级号、班级人数等)和方法(添加学生、删除学生等);3. 创建教师类Teacher,包括教师的属性(工号、尊称等)和方法(管理学生信息、发布通知等);4. 设计管理系统类ManagementSystem,实现学生信息的相关操作,如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
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Java是一门流行的编程语言,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与其它编程语言相比,Java有其独特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面向对象编程强调的是程序的对象,而不是程序的函数或指令。
这种编程思想使得Java在软件开发中越发重要。
一、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在Java编程中,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是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模式,其中程序看作是一系列对象,每个对象都可以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和传递数据。
OOP将数据和方法捆绑在一起,使得数据和方法能够共同操作,对象有助于降低软件的复杂性并强化代码的重用性。
二、Java的基础数据类型Java有两类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代表的是单一值,例如布尔型、字符型、整型和浮点型。
引用数据类型代表的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进行的抽象。
这些事物可以指对象、集合和数组等复杂的数据结构。
三、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实现Java编程中,作为程序员,首先要学会如何写类。
一个类表示了一个对象的行为和属性,同时还定义了该对象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Person_class的类,其中包含属性name、age和gender。
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set_name()方法来设置该对象的name属性。
Java通过继承实现代码重用。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从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这使得代码可重用性更高。
子类可以通过继承获得父类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新的方法和属性。
Java中,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Java还支持多态。
Java中,多态指对象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父类或子类的对象。
这使得代码可以更加灵活。
多态性可以通过向上转型、方法重载和方法覆盖来实现。
四、Java的封装封装是OOP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同时只提供公共API以供外部使用。
Java中的封装通常通过访问控制符来实现。
Java的访问控制符有public、private、protected和default。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继承和多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继承和多态概念。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继承和多态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1.2 课程目标理解继承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如何使用继承来实现代码复用理解多态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如何使用多态来实现动态绑定第二章:继承2.1 继承的概念介绍继承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为什么使用继承2.2 继承的语法介绍如何使用extends关键字实现继承解释继承中的构造函数和继承关系2.3 继承的实现演示如何使用继承来复用代码解释继承的层次结构和菱形继承第三章:多态3.1 多态的概念介绍多态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多态的好处3.2 方法重写解释方法重写的概念和规则演示如何使用方法重写来实现多态3.3 方法重载解释方法重载的概念和规则演示如何使用方法重载来提高代码可读性第四章:继承和多态的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动物和鸟类使用继承和多态来定义动物和鸟类的关系实现动物和鸟类的属性和方法4.2 案例二:形状和圆形使用继承和多态来定义形状和圆形的关系实现形状和圆形的属性和方法第五章:总结和练习5.1 课程总结回顾继承和多态的概念和原理强调继承和多态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5.2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第六章:继承和多态的深入理解6.1 继承的类型解释接口继承和类继承的区别讨论继承的优点和缺点6.2 多态的应用探讨多态在日常编程中的应用场景分析多态如何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第七章:Java中的继承和多态实例7.1 继承实例:汽车和摩托车通过实例展示如何使用继承来创建汽车和摩托车类演示如何通过继承来扩展属性和方法7.2 多态实例:支付接口和具体的支付方式创建一个支付接口和多个具体的支付方式类演示如何使用多态来实现不同的支付方法第八章:继承和多态的陷阱与最佳实践8.1 继承的陷阱讨论继承可能带来的过度耦合问题解释如何避免继承的陷阱8.2 多态的陷阱分析多态可能导致的类型不匹配问题探讨如何安全地使用多态8.3 最佳实践提供使用继承和多态的最佳实践指南强调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第九章:继承和多态在设计模式中的应用9.1 设计模式简介介绍设计模式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设计模式与继承和多态的关系9.2 继承和多态在设计模式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继承和多态如何在设计模式中发挥作用讨论设计模式如何提高程序设计的质量和可复用性第十章:课程回顾与拓展学习10.1 课程回顾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强调继承和多态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10.2 拓展学习资源提供一些拓展学习的资源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其他方面第十一章:继承和多态的实际应用案例11.1 案例分析:图形库的设计通过分析图形库的设计,展示继承和多态如何用于实现复杂的图形操作。
一JA V A上机实验编程题答案(红色字体为重要知识点)JA V A上机题(0)1 某应用软件的登录密码是123(整数),用户从键盘输入密码,如果正确则输出显示“欢迎使用本软件”的字样,如果密码错误则输出显示“密码错,请重新输入!”的字样。
(用==运算符实现)import java.util.*;class mima{void f(){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密码:");}}public class sj0_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mima m=new mima();m.f();int s = 0;s=reader.nextInt();while(s!=123){System.out.println("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s=reader.nextInt();}System.out.printf("欢迎使用本软件!");}}2 5个学生(每个学生学习了3门课),输入5个学生的学号(整数)和3门课程的成绩(整数),统计并输出3门课程总分最高的学生的学号和总分。
(二维数组实现)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sj0_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int Stuscore[][]=new int[5][5];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int xuehao=0,Maxsum=0;System.out.printf("请输入学生的学号和各科的成绩:\n");for(int i=0;i<5;i++){for(int j=0;j<4;j++)Stuscore[i][j]=reader.nextInt();System.out.printf("\n");}for(int i=0;i<5;i++){for(int j=1;j<4;j++)Stuscore[i][4] +=Stuscore[i][j];if(Stuscore[i][4]>Maxsum)Maxsum=Stuscore[i][4];if(Maxsum==Stuscore[i][4])xuehao=i;}System.out.printf("总分最高的学生的学号和总分为:%d,%d",Stuscore[xuehao][0],Maxsum);}}3从键盘上输入若干成绩(正整数),输入的数以0为中止标记,输出最高成绩、最低成绩、90分以上人数。
Java中的28原则在 Java 编程中,28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代码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
该原则主要是基于观察得出的结论,即在任何一个系统或程序中,80%的功能只有20%的代码实现,而剩下的20%的功能却需要80%的代码来实现。
因此,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我们应该将这20%的复杂代码进行封装和抽象,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
在 Java 中,28原则的实现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点:1.面向对象设计:Java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面向对象设计(OOD)的原则是实现28原则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地使用类、接口、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特性,可以将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结构进行封装和抽象,从而降低代码的复杂度。
2.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解决常见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也是实现28原则的一种方式。
在 Java 中,设计模式的使用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例如,单例模式可以确保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工厂模式可以创建对象等。
3.模块化:模块化是将一个大的系统划分为多个小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接口。
通过模块化,可以将复杂的系统划分为简单的模块,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在 Java 中,可以使用包(package)来组织代码,通过导入和导出来实现模块间的通信。
4.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一种验证代码是否按照预期工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单元测试,可以对每个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从而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在 Java 中,JUnit 是一个常用的单元测试框架。
5.文档和注释: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良好的文档和注释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编写清晰的文档和注释,可以让其他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代码的意图和实现方式。
在 Java 中,可以使用 Javadoc 和注释(comment)来编写文档和注释。
总之,Java 中的 28原则是提高代码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面向对象设计、设计模式、模块化、单元测试、文档和注释等方法,可以实现这个原则,从而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目录第一节类和对象第二节定义方法第三节静态成员第四节包装类01 类和对象类的定义类的定义也称为类的声明。
类中含有两部分元素,分别是数据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类定义的一般格式如下。
修饰符 class 类名 [extends父类名]{修饰符类型成员变量1;修饰符类型成员变量2;……修饰符类型成员方法 1 (参数列表){方法体}……}其中,class是关键字,表明其后定义的是一个类。
含有class的这一行称为类头,后面大括号括住的部分称为类体。
class前的修饰符可以有多个,用来限定所定义的类的使用方式。
类名是用户为该类所起的名字,它必须是一个合法的标识符,并尽量遵从命名约定。
extends是关键字。
如果所定义的类是从某一个父类派生而来,那么,父类的名字要写在extends之后。
类定义中的数据成员变量可以有多个。
成员变量前面的类型是该变量的类型;类中的成员方法也可以有多个,其前面的类型是方法返回值的类型。
如果没有返回值,则写void。
方法体是要执行的真正语句。
在方法体中还可以定义该方法内使用的局部变量,这些变量只在该方法内有效。
方法的参数列表中可以含有0 个或多个参数,每个参数的前面要指明该参数的类型。
类定义中的修饰符是访问权限修饰符,包括 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也可以不写,表示是默认修饰符。
它们既可以用来修饰类,又可以修饰类中的成员,修饰符决定所修饰成员在程序运行时被访问的方式。
具体来说,用public修饰的成员表示是公有的,也就是它可以被其他任何对象访问。
类中限定为private的成员只能被这个类本身访问,在类外不可见。
用 protected修饰的成员是受保护的,只可以被同一包及其子类的实例对象访问。
如果不写任何修饰符,则表明是默认的,相应的成员可以被所在包中的各类访问。
类的示例使用类可以构造所需的各种类型。
例如,程序中要说明日期这个类型,它含有3个成员变量:日、月、年,分别用3个整数来表示。